一八一二年,克莱德河的宁静被隆隆的机器声打破,螺旋桨在水面上搅起千层白浪,这条名为“慧星号”的船只时速达六千米,定期往返于格拉斯哥和格勒诺克之间。自此,无数船只整日繁忙地穿梭于这条苏格兰河流的航道中。居住在大的商业城市的人想来特别熟悉蒸汽船只航海史上的这段掌故。
一八六二年十二月三日,格拉斯哥的泥泞的街头人潮涌动,有船主、商贩、手工作坊主、工人、水手、妇女、儿童。他们行色匆匆,直奔凯尔万船坞。凯尔万船坞是属托德和麦克·格莱葛瑞名下的一座大型造船厂。格莱葛瑞这个姓氏充分显示了过去的高地人的后代以工业家著称,而以前的古老的部落的子孙多沦落为工人。
凯尔万船坞位于克莱德河右岸,出城走几分钟就到了。看热闹的人潮涌进巨大的造船工地,连堤岸两头,码头墙上,商店房顶都被抢占一空。河面上的小艇也纵横交叉,拥挤不堪。左岸的戈旺高地也是密密麻麻的围观者。可实际上人们争先恐后想一睹风采的并非一个隆重恢宏的场面,只不过是简单的船舶下水仪式而已、格拉斯哥人对此早已司空见惯。“苔尔芬”号(就是这艘由托德和麦克·格莱葛瑞造船厂建造的船只),可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说真的,没有,这是一艘一千五百登记吨的大型钢船。性能优良,各项技术指标都很高。发动机是由朗斯菲尔德车问锻造,耐高压.能达五百马力的强大功率。两个双螺旋桨分别安装在船尾舵柱的两侧,在发动机的带动下高速运转——这是迪德武德米瓦尔系统的全新运用,它不仅使船只获得较快的速度,而且在特殊情况下使速度发挥至极限。船体的吃水深度也不深,行家们并没有自欺欺人,他们不无道理地指出该船只适合于中等水深的河道里。就算把这些看作“苔尔芬”号的独特性能,但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为何人群蜂拥而至。说到底,“苔尔芬”号与别的船只毫无二致。亦或它的下水标志着某个机械制造上的技术难关被攻破?也不是。克莱德河迎接过比它更大的船舶,“苔尔芬”号的试航是最平常不过了。
当涨起的潮水即将落下时,开航操作开始了;木槌敲在垫在平板龙骨下的楔子上,飘出一声声清脆悦耳的乐音。一阵颤栗划过庞大的船身;尽管船身只升起一点,但人们感觉得到船体正摇晃不已;船开始下滑,越来越快,不大一会儿,它就脱离了涂抹着厚厚一层油脂的滑道,进入克莱德河。顿时水面上烟雾笼罩,只看得见浓重的白色蒸汽正盘旋升空。船尾猛地撞在河床,旋即漂浮在巨浪峰顶。
试航成功。“苔尔芬”号平静地荡漾地碧波里,它就像条鱼儿回到大海的怀抱,悠闲自得。两岸欢声雷动,掌声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欢呼雀跃呢?可能是那些心绪激动的围观者籍以表达他们的似火热情吧。这艘船究竟哪点激起群众这般不同寻常的兴趣?一句话,是由于笼罩在它即将驶往何地的那层神秘面纱。没人知道它出海的确切意图。问问周围的人,得到的答案必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这让人大吃一惊,但并不足以为怪。
但据知情者或自称知情的人声称,“苔尔芬”号此行与美国大陆上厮杀正酣的那场残酷的战争有关。他们所知的也仅此而已。至于这是艘私掠船、运输船还是南部联军或北军的舰船,这就没人能说个所以然出来。
“哦!哦!”一个人嚷着,一口咬定“苔尔芬”号是为南部联军造的。
“呸!呸!呸!”另一人叫喊着,赌咒发誓说再快的船只,也不可能靠近美洲大陆沿岸海城。
因此这是个解不开的秘密,除非是格拉斯哥的万桑·普雷费尔和科的合作伙伴,至少是他们的心腹知己才可能知晓内情。
格拉斯哥城内极富经营头脑、生意兴隆、财源广播的商号当数万桑·普雷费尔和科商行。这是本城一个古老而倍受尊崇的家族所创,他们的先祖多巴科贵族老爷修建了本城最漂亮繁华的城区。《联合法令》颁布后,这些头脑精明的商人成立了格拉斯哥最早的一批商行。贩卖维尼吉亚和马里兰的烟草。他们暴敛巨资;一个新的商业中心从此诞生。格拉斯哥也很快发展成一个工业和制造业中心;棉纺厂、铸造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城市欣欣向荣,只几年时间就达到了最鼎盛时期。
普雷费尔商行忠实地履行先辈的经营策略。它投身于最富风险的交易中,支持英国的商业发展。目前,商行老板是万桑·普雷费尔,他五十岁左右,尽管野心勃勃,但基本上还是务实求上进的,他的血管里流着纯净的船主的血液。除去生意上的事,平素他是五雷轰顶也面不改色之人,哪怕是生意的导向问题也触他不动,同时他为人诚恳正直。
但是,建造并武装“苔尔芬”号这个设想并不是他首先提出的,而是他侄子吉姆斯·普雷费尔的主意。吉姆斯·普雷费尔是位三十岁的美男子,享有“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商队中的最勇敢的船长”之美誉。
话说某日,坐在东蒂恩咖啡屋里,吉姆斯·普雷费尔怒气冲冲地看完美国报纸,把一项风险很大的计划告诉了叔叔。
“万桑叔叔,”他冷不防地说道,“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咱们就可以净赚两百万!”
“拿什么去赌?”万桑叔叔问道。
“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只。”
“没别的?”
“当然少不了船长和船员。但这并不包托在内。”
“等等看吧。”万桑叔叔故意用同义迭用答道。
“一切早就一目了然。”吉姆士·普雷费尔接着说道,“您不是看过了‘论坛报’、‘纽约先驱报’、‘泰晤士报’、‘里乞蒙调查’还有‘美国评论’吗?”
“早就翻得烂熟了,吉姆士侄儿。”
“您跟我一样认为美国这场战争还会打很久吗?”
“是的。”
“您清楚这场战争令英国,特别是格拉斯哥蒙受多大的经济损失吗?”
“尤其是我们普雷费尔和科商行的利益损失重大。”万桑叔叔答道。
“对。”年轻船长表示赞同。
“詹姆斯,每日我为此深受煎熬,我不无恐惧地想到这场战争会给我们的生意造成重大灾难。这并不是说普雷费尔商号实力不够强大,而是它的一些生意伙伴会因此破产倒闭。啊!这伙美国佬,不管他们是拥护奴隶制还是废奴分子,都给我统统见鬼去吧!”
如果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上来看,人道主义始终高于个人利益,万桑·普雷费尔此番话就有失公允。但考虑到纯粹的商业利益,他又不无道理。格拉斯哥市场上棉花匮乏,而大量的棉花都是从美国进口来的。“棉花饥荒”①日益严重,成千上万的工人沦落为靠乞讨、施舍过日。格拉斯哥拥有二万五千台机动棉纺机,美国内战爆发前,每天可纺棉六百二十五万米,即每年五亿镑棉纱。通过这些数字不难看出,棉纺织工业的原料供应几近断绝,对城市工业造成的巨大冲击。每时每刻都有公司破产倒闭。所有工厂暂停生产。工人们挣扎在饥饿线上。
①一种英国式的生动表达法。
也就是这幅令人目不忍睹的惨景使詹姆斯·普雷费尔萌生了这个大胆的计划。
“我要去寻找棉花,”他说,“不惜任何代价都要运回棉花。”
但因为他与万桑叔叔一样身为商人,所以他决定以商品交换的方式,通过买卖来达成。
“刀桑叔叔,”他说,“这就是我的想法。”
“等等看吧,詹姆士。”
“事情很简单。我们只需建造一艘容积大、航行快的船只。”
“这倒可以。”
“船上满载军需品、粮食及衣物。”
“这也行得通。”
“我负责指挥,途中尽量避免与北军遭遇,我要突破南部港口的封锁线。”
“你向物资紧缺的南军高价兜售货物。”叔叔说道。
“我会满载棉花胜利返航……”
“他们会毫不吝啬地用棉花塞满你的船舱。”
“恰如您说的,万桑叔叔,您觉得如何?”
“还不错,你打算亲自出马?”
“是的,但得有艘好船。”
“这你不用操心。船员呢?”
“哦!我会想办法的。我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手,精通航海即可。我们此行不是与北军正面冲突,而是要远远地避开他们。”
“你们必须甩开他们。”万桑叔叔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好了,詹姆斯,告诉我你打算驶往美国海岸的哪一处?”
“瞧这条线,叔叔,已经有船只突破了新奥尔良、维明顿和萨瓦拉的封锁。我呢,计划沿这条航线一直朝前驶向查理斯顿。除了‘百慕达’号,还没有英国船只驶进过那片水域。我要像“百慕达”号那样,如果我的船吃水浅的话,我们可以去的地方,北军船只无法追踪。”
“查理斯顿的棉花简直泛滥成灾了。当地人别无他法,只有烧掉。”万桑叔叔又说。
“的确如此,”詹姆斯答道。“何况,这几乎是座死城,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博勒加尔将军又缺乏军需品;他必然高价收购我的货物。”
“太棒了,侄儿!你可时出发?”
“半年后,我必须借助漫长冬夜的掩护,这样此次航程会更顺利些。”
“放手干吧,侄儿。”
“一言为定,叔叔。”
“一言为定。”
“千万别声张?”
“千万别声张!”
于是,五个月后,“苔尔芬”号在凯尔万船坞建成。而没人知道它船行的真实目的地。
一八六二年十二月三日,格拉斯哥的泥泞的街头人潮涌动,有船主、商贩、手工作坊主、工人、水手、妇女、儿童。他们行色匆匆,直奔凯尔万船坞。凯尔万船坞是属托德和麦克·格莱葛瑞名下的一座大型造船厂。格莱葛瑞这个姓氏充分显示了过去的高地人的后代以工业家著称,而以前的古老的部落的子孙多沦落为工人。
凯尔万船坞位于克莱德河右岸,出城走几分钟就到了。看热闹的人潮涌进巨大的造船工地,连堤岸两头,码头墙上,商店房顶都被抢占一空。河面上的小艇也纵横交叉,拥挤不堪。左岸的戈旺高地也是密密麻麻的围观者。可实际上人们争先恐后想一睹风采的并非一个隆重恢宏的场面,只不过是简单的船舶下水仪式而已、格拉斯哥人对此早已司空见惯。“苔尔芬”号(就是这艘由托德和麦克·格莱葛瑞造船厂建造的船只),可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说真的,没有,这是一艘一千五百登记吨的大型钢船。性能优良,各项技术指标都很高。发动机是由朗斯菲尔德车问锻造,耐高压.能达五百马力的强大功率。两个双螺旋桨分别安装在船尾舵柱的两侧,在发动机的带动下高速运转——这是迪德武德米瓦尔系统的全新运用,它不仅使船只获得较快的速度,而且在特殊情况下使速度发挥至极限。船体的吃水深度也不深,行家们并没有自欺欺人,他们不无道理地指出该船只适合于中等水深的河道里。就算把这些看作“苔尔芬”号的独特性能,但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为何人群蜂拥而至。说到底,“苔尔芬”号与别的船只毫无二致。亦或它的下水标志着某个机械制造上的技术难关被攻破?也不是。克莱德河迎接过比它更大的船舶,“苔尔芬”号的试航是最平常不过了。
当涨起的潮水即将落下时,开航操作开始了;木槌敲在垫在平板龙骨下的楔子上,飘出一声声清脆悦耳的乐音。一阵颤栗划过庞大的船身;尽管船身只升起一点,但人们感觉得到船体正摇晃不已;船开始下滑,越来越快,不大一会儿,它就脱离了涂抹着厚厚一层油脂的滑道,进入克莱德河。顿时水面上烟雾笼罩,只看得见浓重的白色蒸汽正盘旋升空。船尾猛地撞在河床,旋即漂浮在巨浪峰顶。
试航成功。“苔尔芬”号平静地荡漾地碧波里,它就像条鱼儿回到大海的怀抱,悠闲自得。两岸欢声雷动,掌声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欢呼雀跃呢?可能是那些心绪激动的围观者籍以表达他们的似火热情吧。这艘船究竟哪点激起群众这般不同寻常的兴趣?一句话,是由于笼罩在它即将驶往何地的那层神秘面纱。没人知道它出海的确切意图。问问周围的人,得到的答案必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这让人大吃一惊,但并不足以为怪。
但据知情者或自称知情的人声称,“苔尔芬”号此行与美国大陆上厮杀正酣的那场残酷的战争有关。他们所知的也仅此而已。至于这是艘私掠船、运输船还是南部联军或北军的舰船,这就没人能说个所以然出来。
“哦!哦!”一个人嚷着,一口咬定“苔尔芬”号是为南部联军造的。
“呸!呸!呸!”另一人叫喊着,赌咒发誓说再快的船只,也不可能靠近美洲大陆沿岸海城。
因此这是个解不开的秘密,除非是格拉斯哥的万桑·普雷费尔和科的合作伙伴,至少是他们的心腹知己才可能知晓内情。
格拉斯哥城内极富经营头脑、生意兴隆、财源广播的商号当数万桑·普雷费尔和科商行。这是本城一个古老而倍受尊崇的家族所创,他们的先祖多巴科贵族老爷修建了本城最漂亮繁华的城区。《联合法令》颁布后,这些头脑精明的商人成立了格拉斯哥最早的一批商行。贩卖维尼吉亚和马里兰的烟草。他们暴敛巨资;一个新的商业中心从此诞生。格拉斯哥也很快发展成一个工业和制造业中心;棉纺厂、铸造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城市欣欣向荣,只几年时间就达到了最鼎盛时期。
普雷费尔商行忠实地履行先辈的经营策略。它投身于最富风险的交易中,支持英国的商业发展。目前,商行老板是万桑·普雷费尔,他五十岁左右,尽管野心勃勃,但基本上还是务实求上进的,他的血管里流着纯净的船主的血液。除去生意上的事,平素他是五雷轰顶也面不改色之人,哪怕是生意的导向问题也触他不动,同时他为人诚恳正直。
但是,建造并武装“苔尔芬”号这个设想并不是他首先提出的,而是他侄子吉姆斯·普雷费尔的主意。吉姆斯·普雷费尔是位三十岁的美男子,享有“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商队中的最勇敢的船长”之美誉。
话说某日,坐在东蒂恩咖啡屋里,吉姆斯·普雷费尔怒气冲冲地看完美国报纸,把一项风险很大的计划告诉了叔叔。
“万桑叔叔,”他冷不防地说道,“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咱们就可以净赚两百万!”
“拿什么去赌?”万桑叔叔问道。
“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只。”
“没别的?”
“当然少不了船长和船员。但这并不包托在内。”
“等等看吧。”万桑叔叔故意用同义迭用答道。
“一切早就一目了然。”吉姆士·普雷费尔接着说道,“您不是看过了‘论坛报’、‘纽约先驱报’、‘泰晤士报’、‘里乞蒙调查’还有‘美国评论’吗?”
“早就翻得烂熟了,吉姆士侄儿。”
“您跟我一样认为美国这场战争还会打很久吗?”
“是的。”
“您清楚这场战争令英国,特别是格拉斯哥蒙受多大的经济损失吗?”
“尤其是我们普雷费尔和科商行的利益损失重大。”万桑叔叔答道。
“对。”年轻船长表示赞同。
“詹姆斯,每日我为此深受煎熬,我不无恐惧地想到这场战争会给我们的生意造成重大灾难。这并不是说普雷费尔商号实力不够强大,而是它的一些生意伙伴会因此破产倒闭。啊!这伙美国佬,不管他们是拥护奴隶制还是废奴分子,都给我统统见鬼去吧!”
如果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上来看,人道主义始终高于个人利益,万桑·普雷费尔此番话就有失公允。但考虑到纯粹的商业利益,他又不无道理。格拉斯哥市场上棉花匮乏,而大量的棉花都是从美国进口来的。“棉花饥荒”①日益严重,成千上万的工人沦落为靠乞讨、施舍过日。格拉斯哥拥有二万五千台机动棉纺机,美国内战爆发前,每天可纺棉六百二十五万米,即每年五亿镑棉纱。通过这些数字不难看出,棉纺织工业的原料供应几近断绝,对城市工业造成的巨大冲击。每时每刻都有公司破产倒闭。所有工厂暂停生产。工人们挣扎在饥饿线上。
①一种英国式的生动表达法。
也就是这幅令人目不忍睹的惨景使詹姆斯·普雷费尔萌生了这个大胆的计划。
“我要去寻找棉花,”他说,“不惜任何代价都要运回棉花。”
但因为他与万桑叔叔一样身为商人,所以他决定以商品交换的方式,通过买卖来达成。
“刀桑叔叔,”他说,“这就是我的想法。”
“等等看吧,詹姆士。”
“事情很简单。我们只需建造一艘容积大、航行快的船只。”
“这倒可以。”
“船上满载军需品、粮食及衣物。”
“这也行得通。”
“我负责指挥,途中尽量避免与北军遭遇,我要突破南部港口的封锁线。”
“你向物资紧缺的南军高价兜售货物。”叔叔说道。
“我会满载棉花胜利返航……”
“他们会毫不吝啬地用棉花塞满你的船舱。”
“恰如您说的,万桑叔叔,您觉得如何?”
“还不错,你打算亲自出马?”
“是的,但得有艘好船。”
“这你不用操心。船员呢?”
“哦!我会想办法的。我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手,精通航海即可。我们此行不是与北军正面冲突,而是要远远地避开他们。”
“你们必须甩开他们。”万桑叔叔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好了,詹姆斯,告诉我你打算驶往美国海岸的哪一处?”
“瞧这条线,叔叔,已经有船只突破了新奥尔良、维明顿和萨瓦拉的封锁。我呢,计划沿这条航线一直朝前驶向查理斯顿。除了‘百慕达’号,还没有英国船只驶进过那片水域。我要像“百慕达”号那样,如果我的船吃水浅的话,我们可以去的地方,北军船只无法追踪。”
“查理斯顿的棉花简直泛滥成灾了。当地人别无他法,只有烧掉。”万桑叔叔又说。
“的确如此,”詹姆斯答道。“何况,这几乎是座死城,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博勒加尔将军又缺乏军需品;他必然高价收购我的货物。”
“太棒了,侄儿!你可时出发?”
“半年后,我必须借助漫长冬夜的掩护,这样此次航程会更顺利些。”
“放手干吧,侄儿。”
“一言为定,叔叔。”
“一言为定。”
“千万别声张?”
“千万别声张!”
于是,五个月后,“苔尔芬”号在凯尔万船坞建成。而没人知道它船行的真实目的地。
“苔尔芬”号的仪器设备运转良好。船上的帆缆索具早已预备齐全,稍加调整即可使用。高悬三个纵帆的桅杆不过是奢侈的摆设。事实上并不能指望船只靠扬帆破浪逃开北军。主要还是靠船舱里的功率强劲的发动机。这种设计完全合乎情理。
“苔尔芬”号约十二月末将在克莱德河的海湾试航。造船师和船长二者孰最满意,还很难说清。新船乘风破浪,邀游在广阔的水面上。测程仪测出其时速为一万七千米。这个时速在英、美、法的航海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因而,“苔尔芬”号即使和最快的船只赛跑,也必能把它们远远地抛在后面。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往船上装货了。轮船停驳在格拉斯哥桥(这是克莱德河入海前最后一座克莱德河大桥)下边的码头。巨大的码头上衣物、武器及军需品堆积如山,它们很快被搬运到船舱里。这些货物暴露了此行的神秘的目的。普雷费尔商行也不能长久保守秘密。何况“苔尔芬”号急着出海,英国水域并没有发现美国巡洋舰的影踪。到时还要招募船员,怎么可以对此永久地保持缄默呢?招募船员,却不告诉他们航行的目的地,这恐怕很难办到。更重要的是此行要冒生命危险。一般说来,当人会有性命之忧时,总喜欢知道为什么及怎样,但是这种危险的前景并没吓倒人。不仅雇佣的船员薪水很高,而且每人还可分到红利。因此水手们闻讯而至,其中不乏好手。詹姆斯·普雷费尔简直不知如何是好。但他沉着冷静下来,严格地挑选。二十四小时后,三十名曾为尊敬的女王陛下效劳的优秀水手组成了“苔尔芬”号的船员组。
出发日期定于一月三日。十二月三十一日,“苔尔芬”号已万事俱备。货舱里军需品、食物装得满满的,煤舱里也贮满了煤。什么也无法挽留住它的出海。
一月二日,船长站在船顶,威严的目光最后扫视了一遍他的船只。这时,舷门口出现一个人,他要求见詹姆斯·普雷费尔。一个水手把他带到艉楼。
此人身材魁梧、宽肩、面色红润,尽管表情憨痴,但无法掩饰住他细敏的心思,乐天派的性格。乍看上去,他对航海似乎是个外行,只见他不停地左顾右盼,不像一个经常在船上混的人。可是,他注视着帆缆索具,像水手那样晃荡着身子,又似乎是个经验丰富的水手。
他站在船长面前,盯着他,说道:
“您是詹姆斯·普雷费尔船长吗?”
“是我。”船长答道,“你找我有何贵干?”
“毛遂自荐。”
“船员已满员了,我们不缺人手。”
“哦!正相反,多一个人并不会碍您的事。”
“你这么想?”詹姆斯·普雷费尔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人,反问道。
“当然。”水手答道。
“你是谁?”船长问。
“您放心,我不过是个粗野的水手,一个强壮的家伙,一个快活的人儿。我的双臂坚实有力,完全能胜任船上的工作。”
“但除了‘苔尔芬’号还有别的船只,除了詹姆斯·普雷费尔还有别的船长。为什么你来这儿?”
“因为我只愿意为‘苔尔芬’号效力,只服从詹姆斯·普雷费尔船长的命令。”
“我不需要你。”
“可人们总用得着壮汉。为了证明我确实有劲,就让你手下三、四个最强壮的水手与我比试一把,上吧!”
“请别多心!”詹姆斯·普雷费尔说道,“你叫什么?”
“克伦科斯顿,先生。”
船长退后几步,以便好好打量这位大力士:他站在面前,整个人显得“方方正正”,他的气势、身材、外貌都说明他不是在夸海口。船长觉得此人必有高举千斤磐石之力,看他的目光里也没有冷砌人心的寒霜。
“你去过哪些地方?”普雷费尔问他。
“各处都转了转。”
“你知道‘苔尔芬’号去那边干什么吗?”
“知道,这正是吸引我来此的地方。”
“很好。如果我放走你这样的壮汉,上帝也会诅咒我。去找大副马修先生登记一下。”
说完,詹姆斯·普雷费尔满心以为这个水手会离开,跑到船头上去,但他错了。克伦科斯顿站着没动。
“嗯,你听见我的话了吗?”船长责问道。
“听见了。”水手应道。“但我还有事要说。”
“啊!你真烦人,”詹姆斯不耐烦地说道,“我没时间和你废话。”
“我不会烦你太久,”克伦科斯顿反驳道,“只两句话,我告诉你,我有一个侄儿。”
“你那个侄儿可有位英俊的叔叔。”詹姆斯·普雷费尔说道。
“呀!呀!”克伦科斯顿感叹道。
“你有完没完?”船长显得极不耐烦。
“事情是这样的:既然您要了叔叔,那也得捎带上侄儿。”
“天!岂有此理!”
“对!这是规矩。叔叔和侄儿必须在一起。”
“你侄儿?”
“一个十五岁的男孩,目前还在见习。但他信心十足,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
“哦,克伦科斯顿大叔,”詹姆斯·普雷费尔叫起来,“你把‘苔尔芬’号当成培养少年水手的学校了?”
“别这么说小水手,”水手接口道,“说不定将来会出个纳尔逊、富兰克林式的人物。”
“当然!朋友,”詹姆斯·普雷费尔答道,“你这个人很对我的胃口。把你的侄儿带来吧;但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做叔叔的不是你自称的那个大力士,那就有得瞧。去吧,一小时后回来。”
克伦科斯顿没等他说第二遍。他笨拙地向船长敬了个礼就上岸了。一小时后,他带着侄儿回到船上。这是个十四、五岁的男孩,脸色白皙,身子柔柔弱弱,看上去怯生生的,可没有叔叔的那般体格和意志。克伦科斯顿甚至不得不温言相待,让他不必害怕。
“走吧,”他说,“大胆点!没人吃咱们!船快开了。”
“哎!”年轻人答道,“愿上帝保佑我们。”
当天,克伦科斯顿和约翰·史蒂格斯叔侄加入了“苔尔芬”号。
次日清晨,五点,轮船的隆隆机器声响起,在锅炉的震颤下桥也瑟瑟发抖。蒸汽从阀门中逸出,发出嘶声长鸣,出发的时刻到了。
尽管天还黑沉沉的,码头上、桥上还是挤满了送行的人群。人们赶来向这英勇无畏的船只道别。万桑·普雷费尔紧紧地拥抱住詹姆斯船长。就像古罗马时代送别亲人上战场一样。他气度不凡,落在侄儿脸上的两个响亮的吻显示出一个不倦的灵魂。
“去吧,詹姆斯,”他对年轻船长说道,“早去早回,千万记住,要充分发挥你的优势。高价售出低价买进,叔叔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这句话是从《怎样作一个成功的商人》上引用的,话音一落,叔侄作告别分手,所有送行的人都上岸了。
这时,克伦科斯顿和约翰·史蒂格斯紧靠着站在艏楼上,叔叔兴奋地对侄儿说:
“太好了!太好了!两小时后我们就在海上了,我想象中的旅行就是这般开始的。”
小水手只是紧握克伦科斯顿的手,没说话。
詹姆斯·普雷费尔正在下发启航前的最后命令。
“有压力吗?”他问大副。
“有,船长。”马修答道。
“很好,解开缆索。”
他的命令马上被执行。“苔尔芬”号启程了。它穿过众多的船只,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只留下响砌云霄的欢送声。
“苔尔芬”号沿克莱德河顺流而下。克莱德河可说是人类辛勤劳动创造出的奇迹。六十年来,挖泥机不停地挖、铲,河道深达十五法尺,河宽也增加了三倍。格拉斯哥码头林立的桅杆和岸上的烟囱越来越小,最后完全隐在烟雾中。锤子、斧头的叮噹声也越来越微弱,船驶至巴尔蒂克村,只见岸上农舍、别墅鳞次栉比,与工厂比邻而居。“苔尔芬”号减缓马力,慢慢航行在河堤间的狭窄水道里。其实宽度对一条可通航的河道来说并不十分重要,主要要求航道比较深。轮船由苏格兰海最优秀的水手驾驶,穿过漂漂荡荡的浮标,抛下挂着信号灯的石柱和沙丘,昂头前进。它驶过朗弗朱镇,来到克尔巴特克山脚下的布林港湾前(沿布林港往里走,可到达连接爱丁堡和格拉斯哥西城的运河口),克莱德河面也陡然变宽。
迷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瞥见四百法尺高的敦巴顿城堡的轮廓。左岸格拉斯哥的船只在波浪中时起时伏。继续前行了几英里,船只行至詹姆斯·瓦特的故乡格里诺克门前。再下去就到了克莱德河的入海口,河水从这里的海湾流入北方运河里。“苔尔芬”号感受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气息。驶出海口,它沿着风景如画的阿兰岛海岸航行。
船只绕过冈蒂尔角,驶过拉特隆岛。“苔尔芬”号派小船把领航员送回漂浮在海面上的小帆船后,船长一声号令,它取道爱尔兰北部海道,船舶一般都不走这边。不久,最后一片陆地也消失不见了。眼前是苍茫一片碧海。
“苔尔芬”号约十二月末将在克莱德河的海湾试航。造船师和船长二者孰最满意,还很难说清。新船乘风破浪,邀游在广阔的水面上。测程仪测出其时速为一万七千米。这个时速在英、美、法的航海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因而,“苔尔芬”号即使和最快的船只赛跑,也必能把它们远远地抛在后面。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往船上装货了。轮船停驳在格拉斯哥桥(这是克莱德河入海前最后一座克莱德河大桥)下边的码头。巨大的码头上衣物、武器及军需品堆积如山,它们很快被搬运到船舱里。这些货物暴露了此行的神秘的目的。普雷费尔商行也不能长久保守秘密。何况“苔尔芬”号急着出海,英国水域并没有发现美国巡洋舰的影踪。到时还要招募船员,怎么可以对此永久地保持缄默呢?招募船员,却不告诉他们航行的目的地,这恐怕很难办到。更重要的是此行要冒生命危险。一般说来,当人会有性命之忧时,总喜欢知道为什么及怎样,但是这种危险的前景并没吓倒人。不仅雇佣的船员薪水很高,而且每人还可分到红利。因此水手们闻讯而至,其中不乏好手。詹姆斯·普雷费尔简直不知如何是好。但他沉着冷静下来,严格地挑选。二十四小时后,三十名曾为尊敬的女王陛下效劳的优秀水手组成了“苔尔芬”号的船员组。
出发日期定于一月三日。十二月三十一日,“苔尔芬”号已万事俱备。货舱里军需品、食物装得满满的,煤舱里也贮满了煤。什么也无法挽留住它的出海。
一月二日,船长站在船顶,威严的目光最后扫视了一遍他的船只。这时,舷门口出现一个人,他要求见詹姆斯·普雷费尔。一个水手把他带到艉楼。
此人身材魁梧、宽肩、面色红润,尽管表情憨痴,但无法掩饰住他细敏的心思,乐天派的性格。乍看上去,他对航海似乎是个外行,只见他不停地左顾右盼,不像一个经常在船上混的人。可是,他注视着帆缆索具,像水手那样晃荡着身子,又似乎是个经验丰富的水手。
他站在船长面前,盯着他,说道:
“您是詹姆斯·普雷费尔船长吗?”
“是我。”船长答道,“你找我有何贵干?”
“毛遂自荐。”
“船员已满员了,我们不缺人手。”
“哦!正相反,多一个人并不会碍您的事。”
“你这么想?”詹姆斯·普雷费尔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人,反问道。
“当然。”水手答道。
“你是谁?”船长问。
“您放心,我不过是个粗野的水手,一个强壮的家伙,一个快活的人儿。我的双臂坚实有力,完全能胜任船上的工作。”
“但除了‘苔尔芬’号还有别的船只,除了詹姆斯·普雷费尔还有别的船长。为什么你来这儿?”
“因为我只愿意为‘苔尔芬’号效力,只服从詹姆斯·普雷费尔船长的命令。”
“我不需要你。”
“可人们总用得着壮汉。为了证明我确实有劲,就让你手下三、四个最强壮的水手与我比试一把,上吧!”
“请别多心!”詹姆斯·普雷费尔说道,“你叫什么?”
“克伦科斯顿,先生。”
船长退后几步,以便好好打量这位大力士:他站在面前,整个人显得“方方正正”,他的气势、身材、外貌都说明他不是在夸海口。船长觉得此人必有高举千斤磐石之力,看他的目光里也没有冷砌人心的寒霜。
“你去过哪些地方?”普雷费尔问他。
“各处都转了转。”
“你知道‘苔尔芬’号去那边干什么吗?”
“知道,这正是吸引我来此的地方。”
“很好。如果我放走你这样的壮汉,上帝也会诅咒我。去找大副马修先生登记一下。”
说完,詹姆斯·普雷费尔满心以为这个水手会离开,跑到船头上去,但他错了。克伦科斯顿站着没动。
“嗯,你听见我的话了吗?”船长责问道。
“听见了。”水手应道。“但我还有事要说。”
“啊!你真烦人,”詹姆斯不耐烦地说道,“我没时间和你废话。”
“我不会烦你太久,”克伦科斯顿反驳道,“只两句话,我告诉你,我有一个侄儿。”
“你那个侄儿可有位英俊的叔叔。”詹姆斯·普雷费尔说道。
“呀!呀!”克伦科斯顿感叹道。
“你有完没完?”船长显得极不耐烦。
“事情是这样的:既然您要了叔叔,那也得捎带上侄儿。”
“天!岂有此理!”
“对!这是规矩。叔叔和侄儿必须在一起。”
“你侄儿?”
“一个十五岁的男孩,目前还在见习。但他信心十足,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
“哦,克伦科斯顿大叔,”詹姆斯·普雷费尔叫起来,“你把‘苔尔芬’号当成培养少年水手的学校了?”
“别这么说小水手,”水手接口道,“说不定将来会出个纳尔逊、富兰克林式的人物。”
“当然!朋友,”詹姆斯·普雷费尔答道,“你这个人很对我的胃口。把你的侄儿带来吧;但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做叔叔的不是你自称的那个大力士,那就有得瞧。去吧,一小时后回来。”
克伦科斯顿没等他说第二遍。他笨拙地向船长敬了个礼就上岸了。一小时后,他带着侄儿回到船上。这是个十四、五岁的男孩,脸色白皙,身子柔柔弱弱,看上去怯生生的,可没有叔叔的那般体格和意志。克伦科斯顿甚至不得不温言相待,让他不必害怕。
“走吧,”他说,“大胆点!没人吃咱们!船快开了。”
“哎!”年轻人答道,“愿上帝保佑我们。”
当天,克伦科斯顿和约翰·史蒂格斯叔侄加入了“苔尔芬”号。
次日清晨,五点,轮船的隆隆机器声响起,在锅炉的震颤下桥也瑟瑟发抖。蒸汽从阀门中逸出,发出嘶声长鸣,出发的时刻到了。
尽管天还黑沉沉的,码头上、桥上还是挤满了送行的人群。人们赶来向这英勇无畏的船只道别。万桑·普雷费尔紧紧地拥抱住詹姆斯船长。就像古罗马时代送别亲人上战场一样。他气度不凡,落在侄儿脸上的两个响亮的吻显示出一个不倦的灵魂。
“去吧,詹姆斯,”他对年轻船长说道,“早去早回,千万记住,要充分发挥你的优势。高价售出低价买进,叔叔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这句话是从《怎样作一个成功的商人》上引用的,话音一落,叔侄作告别分手,所有送行的人都上岸了。
这时,克伦科斯顿和约翰·史蒂格斯紧靠着站在艏楼上,叔叔兴奋地对侄儿说:
“太好了!太好了!两小时后我们就在海上了,我想象中的旅行就是这般开始的。”
小水手只是紧握克伦科斯顿的手,没说话。
詹姆斯·普雷费尔正在下发启航前的最后命令。
“有压力吗?”他问大副。
“有,船长。”马修答道。
“很好,解开缆索。”
他的命令马上被执行。“苔尔芬”号启程了。它穿过众多的船只,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只留下响砌云霄的欢送声。
“苔尔芬”号沿克莱德河顺流而下。克莱德河可说是人类辛勤劳动创造出的奇迹。六十年来,挖泥机不停地挖、铲,河道深达十五法尺,河宽也增加了三倍。格拉斯哥码头林立的桅杆和岸上的烟囱越来越小,最后完全隐在烟雾中。锤子、斧头的叮噹声也越来越微弱,船驶至巴尔蒂克村,只见岸上农舍、别墅鳞次栉比,与工厂比邻而居。“苔尔芬”号减缓马力,慢慢航行在河堤间的狭窄水道里。其实宽度对一条可通航的河道来说并不十分重要,主要要求航道比较深。轮船由苏格兰海最优秀的水手驾驶,穿过漂漂荡荡的浮标,抛下挂着信号灯的石柱和沙丘,昂头前进。它驶过朗弗朱镇,来到克尔巴特克山脚下的布林港湾前(沿布林港往里走,可到达连接爱丁堡和格拉斯哥西城的运河口),克莱德河面也陡然变宽。
迷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瞥见四百法尺高的敦巴顿城堡的轮廓。左岸格拉斯哥的船只在波浪中时起时伏。继续前行了几英里,船只行至詹姆斯·瓦特的故乡格里诺克门前。再下去就到了克莱德河的入海口,河水从这里的海湾流入北方运河里。“苔尔芬”号感受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气息。驶出海口,它沿着风景如画的阿兰岛海岸航行。
船只绕过冈蒂尔角,驶过拉特隆岛。“苔尔芬”号派小船把领航员送回漂浮在海面上的小帆船后,船长一声号令,它取道爱尔兰北部海道,船舶一般都不走这边。不久,最后一片陆地也消失不见了。眼前是苍茫一片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