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历险小说>> 儒勒·凡尔纳 Jules Verne   法国 France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
桑道夫伯爵 Mathias Sandorf
  依利里的首都——特里埃斯特分为迥异的两部分:富饶的新城,德雷齐安,正临着港湾,便于开发海底资源;贫困的旧城,破败零乱,被夹峙在科尔索河与卡斯特山地之间。科尔索河是两城的界河。卡斯特山顶,矗立着一座城堡,景色格外秀美。
  
  特里埃斯特港外延伸着桑·卡洛大堤,常有商船在此停靠。岸上游荡着一群群无家可归的人,有时候数目多得惊人。他们的上衣、长裤、背心或外套都没有口袋,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东西可装的。


  First serialized in Le Temps in 1885, Mathias Sandorf is Jules Verne's epic Mediterranean adventure. It employs many of the devices that had served well in his earlier novels: islands, cryptograms, surprise revelations of identity, technically advanced hardware and a solitary figure bent on revenge. Verne dedicated the novel to the memory of Alexandre Dumas, pere, hoping to make Mathias Sandorf the Monte Cristo of Voyages Extraordinaires (The Extraordinary Voyages) series.
  
  Overview
  
  Trieste, 1867. Two petty criminals, Sarcany and Zirone, intercept a carrier pigeon. They find a ciphered message attached to its leg and uncover a plot to liberate Hungary from Habsburg-Austrian rule. The two meet with Silas Toronthal, a corrupt banker, and form a plan to deliver the conspirators to the police in exchange for a rich reward. The three Hungarian conspirators, Count Mathias Sandorf, Stephen Bathory and Ladislas Zathmar (in their Hungarian form: Sándor Mátyás, Báthory István and Szatmári László, respectively) are arrested and sentenced to death. Only Sandorf can escape.
  
  Fifteen years later, the renowned physician Dr. Antekirtt (actually Sandorf) sets out to avenge his friends. Enlisting the aid of two French acrobats, Pescade and Matifou, he scours the Mediterranean in search of those who planned the betrayal. Rich beyond all imagination, wielding great power and master of an island fortress filled with advanced weaponry, Dr. Antekirtt will not rest until justice is done.
  
  The Wanderer's Tale: An Adventure Subgenre
  
  In the generation after Dumas, Jules Verne wrote a number of Wanderer adventures. Three of the most notable, Michael Strogoff, the Steam House (La Maison à vapeur) and Mathias Sandorf, are set in three of Europe's great Empires: the Russian, the British (in India,) and the Austrian. Their plots and themes have a good deal in common, as Jean Yves Tadie points out. Each one is about the empire's political troubles, each features a pursuer who is himself pursued, each has a trio of characters at its centre and each grants minor importance (compared with other Verne books) to machinery.
  
  (From Seven Types of Adventure: An Eniology of Major Genre by Martin Green Penn State Press).
  
  Background on the novel
  
  Verne claimed that Sandorf was modeled on his publisher. Like Hetzel, a former exile, Sandorf has fervent patriotism and a high moral sense. Dr Antekirtt is a mixture of Hetzel and Bixio, one of the publisher's friends. Others see similarities with Hungarian freedom fighter Lajos Kossuth and Austrian prince Louis Salvator.
  
  The action moves from Trieste down the Adriatic coast, to Sicily and the shores of North Africa. "I wish my readers to learn everything they should know about the Mediterranean," Verne wrote Hetzel," which is why the action transports them to twenty different places" (Simon Vierne, Jules Verne, Paris Ballard 1986). Several of the settings come from Verne's own travels, a rescue during a storm off Malta and visits to Catania and Etna.
  
  Verne researched the Italian landscape by rereading some of Stendhal's works notably Promenades in Rome and The Charterhourse of Parma. Verne may have first heard about the Foiba beneath Pisino castle in Charles Yriarte’s works Les Bords de l'Adriatique (The Ports of the Adriatic) - (Hachette, Paris 1878) and Trieste e l'Istria (Trieste and Istria) - (Hachette, Paris 1875). Yriatre described the old castle as well as his trip down into the gorge. He also mentioned an experiment by a young nobleman, Count Esdorff, to find the end of the underground river. Unfortunately the count's boat never made it out of the underground cave.
  Film, TV or theatrical adaptations
  
  Mathias Sandorf was performed as a five act play in Paris in the 1880s. It even played the Boston theatre in the fall of 1888.
  
  There have also been three screen adaptations of Mathias Sandorf. The first was made in 1921 and directed by Henri Fescourt. It starred Yvette Andréyor, Romuald Joube, Jean Toulout. During the 20s Fescourt wa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directors working for Cineroman, and Mathias Sandorf, Les Gransa and Mandarin were among his most popular works.
  
  In in 1963 Georges Lampin directed another version and starring Louis Jourdan, Francisco Rabal, Renaud Mary, Serena Vergano. The most recent version was a TV miniseries made for French television in 1979. Directed by Jean-Pierre Decourt it starred the hungarian Istvan Bujtor as Mathias Sandorf, Ivan Desny as Zathmar, Amadeus August, Claude Giraud, Monika Peitsch, Sissy Höfferer, Jacques Breuer.
第一章 信鸽
  依利里的首都——特里埃斯特分为迥异的两部分:富饶的新城,德雷齐安,正临着港湾,便于开发海底资源;贫困的旧城,破败零乱,被夹峙在科尔索河与卡斯特山地之间。科尔索河是两城的界河。卡斯特山顶,矗立着一座城堡,景色格外秀美。
   特里埃斯特港外延伸着桑·卡洛大堤,常有商船在此停靠。岸上游荡着一群群无家可归的人,有时候数目多得惊人。他们的上衣、长裤、背心或外套都没有口袋,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东西可装的。
   然而,一八六七年五月十八日那天,或许有人会注意到,在这些游民当中,有两个穿戴稍好的人。他们不大可能钱多得消受不了,除时来运转。但他们确实又都是那种人,为了发横财,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这两个人,一个叫萨卡尼,自称是的黎波里人;另一个,西西里家伙,名为齐罗纳。这一对儿,在大堤上转悠了十好几圈,终于在堤尖上停了下来。从那儿,他们眺望着特里埃斯特湾西部无边无际的海面,仿似那遥远的地方,驶来一条满载着他们财富的轮船一般!
   “几点了?”齐罗纳操着意大利语问道,他的伙伴萨卡尼说起意大利话来,和他说其他地中海方言一样的地道。
   而萨卡尼没吭一声。
   “哎!我真傻!”西西里人喊起来,“肚子咕咕直叫,到时候了,我们竟忘了吃午饭!”
   这座港城隶属于奥匈帝国,奥地利人、意大利人、斯拉夫人混杂在一起。因此,尽管他俩初来乍到,也没有引起丝毫注意。更何况,他们又都披着长及靴统的棕色披风,趾高气扬地走在街上,就算他们的囊中空空如洗,也没人料得到。
   年轻点儿的萨卡尼,今年二十五岁,中等个儿,身材匀称,举止文雅。没有教名,就叫萨卡尼,这是因为他没受过洗礼,很可能他原籍是非洲人——来自的黎波里塔尼亚或突尼斯。尽管有着棕色的皮肤,但他清秀的容貌令他看上去更像白人,而不像个黑人。
   人不可貌相,萨卡尼就是最好的说明。要极细心地观察,才能透过他端正的五官——漂亮的黑眼,优美的鼻,清秀的唇上一抹淡淡的髯须,窥探到此人的阴险奸诈。从他沉着冷木的脸上,很难发现他对社会的蔑视、厌恶乃至永不止息的反抗。相貌学家们认定,所有骗子,不管他再狡黠,都会露出些马脚。通常,也的确如此。而萨卡尼却是个例外。仅看外表,任谁都猜不出他的身分,也不知道他过去干过什么。他并不像一般的骗子无赖那么惹人生厌,因而,也就越发地危险。
   萨卡尼童年的情形,没人知道。只有一点毫无疑问,他是个被人遗弃的孩子。他怎么长大,又是谁曾经抚养过他?那段时光,不知他栖居于的黎波里塔尼亚的哪个穷僻旯旮?又是谁照料着,让他在恶劣的气候中,躲过无数次足以致命的灾病?的确,没人说得清——或许连他自己也不明就里——偶然地降临于世,糊里糊涂地长大,任凭命运摆布。然而,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并非一无所获,他在现实中接受教育:周游世界;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为了生计绞尽脑汁。几年来,经过种种周折之后,他和特里埃斯特城最富的一户,银行家西拉斯·多龙塔有了瓜葛。从而卷进了我们的这次事件。
   至于萨卡尼的伙伴,意大利人齐罗纳,纯粹是个无法无天、无所不敢为的冒险者。一切唯利是图,不论什么差事,只要有钱,谁给的钱多就为谁效劳。他来自西西里岛,三十出头,既能想出坏点子,也能接受坏点子,而干起来,又尤其在行。他出生在什么地方,要是知道,他是不会介意说出来的。至于他都呆过哪些地方,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讲的。还是在西西里流浪的时候,偶然的机会让他和萨卡尼狼狈相交。于是,他们一起周游世界,试图通过哪怕合法不合法的手段发笔横财,摆脱他俩的霉运。齐罗纳蓄着胡子,总那么朝气蓬勃,深褐的肤色,浓黑的毛发。他半眯的双眼,摇摇晃晃的脑袋,怎么也掩藏不了他天生的狡猾。不过,他总是话不离口,来竭力粉饰他的奸相。况且,他也确是快乐多于愁绪,不像他年轻的伙伴那么落落寡合。
   而那一天,齐罗纳的话语却非常有限。显然,午饭的问题困得他愁口难开。前天晚上,在一家低级的小赌场里萨卡尼运气实在太糟,最后一把,竟输了个精光。如今这两人都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也只得听天由命了。他们在桑·卡洛大堤上来回徘徊,不见财神降临,便决定去新城德雷齐安的街上转转,碰碰运气。
   在新城的广场、码头、人行道上、港口内外,以及横贯全城的大运河两岸,七万意大利籍市民熙熙攘攘,为了生意奔忙劳碌。当地居民说的是威尼斯语,而各国的海员、商人、职工、官员又操着德语、法语、英语,还有斯拉夫语,当地的母语便在这样一座国际交往频繁的都市中渐渐削弱了。
   这是座富有的城市,尽管如此,也不见得在街上出没的都是有钱人。才不是呢!即使是最富裕的特里埃斯特人也无法和那些英国、亚美尼亚、希腊或犹大商人相提并论。他们才是这城里的顶尖人物,其生活排场之奢华,毫不逊色于奥匈帝国首都的达官显贵。然而,在他们背后,文有多少不幸的人流浪在这繁华街道呢?特里埃斯特位于亚得里亚海深处,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为自由贸易港。沿街高楼耸立,封门闭户,里面堆满了世界各地汇集于此的琳琅货品。欧洲最昌盛的奥地利劳埃德海运公司的船只泊在港里,装卸品目繁多的财富。而就在这附近,又有多少人吃不上一顿午餐,说不定连晚饭也没有着落呢?他们四处徘徊。可怜的人啊!就像在伦敦、利物浦①、马赛、阿佛尔②、安特卫普③、里窝那④一样,数以百计的穷人,混杂在富有的船东之中,他们在兵工厂周遭游荡,兵工厂戒备森严;他们在交易所的广场上逗留,交易所大门紧闭,他们东倒西歪,聚集在商业部大楼的台阶前面,大楼里设有带埃德海运公司的办公室、议案厅,此时,海运公司和商业部正进行着的合作。
   ①伦敦、利物浦:英国港口城市。
   ②马赛、阿佛尔(即勒阿弗尔):法国港口城市。
   ③安特卫普:比利时港口城市。
   ④里窝那:意大利港口城市。
   在沿海的各大城市,不论古老的,还是新兴的,总蚁集着一层不幸的阶级,又尤以繁华的中心居多,这无疑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他们来自何处?不清楚。他们又将去向何方?也不知道。连他们自己也无法预料会在什么地方撒手人寰。其间,为数众多的人没有社会地位,此外再加上许多异国人,随着火车、商船,像无主包裹一样被抛弃于此。他们把交通挤得水泄不通,徒劳地忙活,怎么赶也赶不走。
   再说那天,萨卡尼和齐罗纳,越过海湾上空,最后瞟了一眼圣·泰勒莎高耸的灯塔,离开大堤,穿过市镇剧院和街心花园之间的小路,来到大广场。广场上塑着查理六世的雕像,雕像脚下的喷泉,由邻近的卡斯特山石堆砌而成,他们又在这儿闲逛了片刻。
   两人朝左又走了回去。齐罗纳盯着路上的行人,全然一副不可扼制的打劫欲望。正当交易所要关门的时候,他们绕过了商业部巨大的方形建筑。
   “瞧,交易所空空如也……和我们彼此彼此,”齐罗纳皮笑肉不笑,想着总该说些什么了。
   萨卡尼一脸冷漠,像是没听见他那伙伴蹩脚的玩笑。他的伙伴伸了伸懒腰,饿鬼似地打了个哈欠。
   广场上树立着莱奥波德一世的铜像,他们穿过这块三角形的地带。齐罗纳吹了声口哨,——流浪顽童式的——惊飞了老交易所柱廊之下咕咕叫着的一群蓝鸽子。它们和威尼斯圣·马克广场上的总督宫之间的浅灰色鸽群一般模样。不远处,流淌着特里埃斯特新旧两城的界河——科尔索河,不断壮大。
   街面很宽,可并不雅致。商店里顾客盈门,都毫无品味。要说它是巴黎的意大利人街,其实更像伦敦的摄政王大街或是纽约的百老汇。街上行人众多,熙来攘住,车流从大广场涌向德拉·勒尼亚广场——听听这些名字,可见特里埃斯特城受意大利渊源的影响之大。
   如果说萨卡尼还假装对一切视而不见的话,齐罗纳则简直暴露无疑,迈不开步子。他每经过一家商店,没有不眼馋的,带着副无钱买东西的人特有的表情。而那些店里,又多的是适合他们口味的东西,特别是在食品店和酒馆,滚滚流动的啤酒比奥匈帝国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多。
   “置身这条科尔索河,让人更饥更渴了。”齐罗纳发表意见说。他的舌头像盗贼的响板一样,在两片于巴巴的嘴唇之间吧嗒作响。
   听了这俏话,萨卡尼只是耸耸肩。
   这时两人拐进左边的第一条街道,沿着运河一直走到蓬多·罗索旋转桥,穿过桥,来到那些甚至能停靠巨型轮船的码头。他们对那里摊贩的吆喝声毫不介意。靠近圣安东尼奥教堂时,萨卡尼突然右转。他的伙伴二话没说,紧紧跟上。而后,他们再次越过科尔索河,冒险横穿旧城。旧城的路面狭窄,攀沿卡斯特山而上,第一段陡坡处竟至车辆难行。街巷多顺着布拉风方向,以避开这股凛冽的东北寒风的侵袭。对于齐罗纳和萨卡尼这两个不名一文的人而言,古旧的特里埃斯特比新城繁富的街区更让他们感到自在。
   其实,自从他们一到依利里的首都,就缩居在桑达·玛丽里·玛吉约教堂不远处的一家简陋的小旅店里。旅店老板看到与日俱增的帐单,直到如今还不付钱,于是便催得愈发的紧,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尴尬,齐罗纳和萨卡尼穿过广场,绕着利卡尔多门不停转悠。
   总之,看一看,研究研究古罗马建筑遗迹并不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既然在这种流浪汉出没的街上,财运难遇,他俩便一前一后,攀着山间直通卡斯特山顶的小径,爬到大教堂的平台上。
   “何苦呢,爬到那上头去!”齐罗纳把短斗篷掖进腰带,小声嘟囔着。
   而说归说,他仍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他年轻的伙伴。从山脚下,我们可以看见他们沿着蛇形在卡斯特山坡上与街道不相匹配的阶梯拾级而上,约摸十分钟的光景,他们登上了平台,被折腾得更渴、更饿了。
   真美,放眼望去,特里埃斯特湾无边无际,和远远的海面连成一片。海港里,往来的渔船络绎不绝,汽艇、商轮进进出出。多妙啊,整座城市尽收眼底,市郊以及山丘上层层迭列的房舍,高地上星散的别墅。而这一切再也激不起两位冒险者的赞叹,一来他们已司空见惯,再则不知多少次,当他们穷苦愁闷时,都来这儿遛达。特别是齐罗纳,倒更愿意在科尔索河一带繁富的商店外逛逛。但既然他们爬这么高,是来窥寻机运和意外之获的,就必须少些急躁,耐心等待。
   在通往平台的台阶尽头,紧挨着圣·拜占廷式的大教堂,有一小块围墙围着的空地,曾经是基地,如今建了座古物博物馆。古基已不复存在,唯余几块基石,横躺在葱郁的树木的矮枝之下。四处散落着罗马的石碑,中世纪的短柱,文艺复兴各个时期建筑装饰物的残片以及玻化的立柱,还可见到骸骨的碎块,全然杂乱地掩布于深草丛中。
   围墙门没关,萨卡尼顺手一推,迈了进去。齐罗纳跟在后面,不胜恐怖地说:
   “要是来这里自尽,倒真是个好地方!”
   “我正要建议你这么干呢!”萨卡尼讥讽地回了一句。
   “嗨!我拒绝,我的伙计!十天里,只要过上一天好日子,我就别无他求了。”
   “不仅如此,还会更好呢!”
   “但愿意大利诸圣听从你的希望,天晓得我要怎么感激他们呢!”
   “还是走吧。”萨卡尼说。
   两人顺着两排骨灰瓮之间的半圆形小道往前走,看见前面有块罗曼式蔷薇花饰伏在地上,于是来到跟前,坐了下来。
   起初,都沉默不语——萨卡尼倒无所谓,可他的伙伴齐罗纳则按捺不住,打了一、二个憋闷的哈欠之后,打开了话匣子:
   “上帝呀,左等右等,财运也不来,而我们还愚蠢地指望着呢!”
   萨卡尼没理他。
   “你也是,”齐罗纳又说,“出的什么点子,到废墟里来找财运。怕是我们走错了路吧,我的伙计!在这片古旧的坟场里头,莫非魔鬼会赐给幽灵恩惠吗?灵魂一旦出离了死亡的肉体,要钱也没用了。要是我也和他们一样,别说是晚点儿吃午饭,连不吃晚饭也无所谓;咱们还是走吧!”
   萨卡尼一动不动,若有所失地望着远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齐罗纳安静了一会儿,又不由自主地唠叨起来:
   “萨卡尼,看来好机运今天是忘了他的老朋友了,我怎么想的,你知道吗?我盼望多龙塔银行的一个伙计,提来一只塞满钞票的公文包,代表银行家交给我们,并连连地表示歉意,说久等了,久等了!”
   “听着,齐罗纳,”萨卡尼双眉紧锁,“我再最后重复一次,对西拉斯·多龙塔别再有任何指望了。”
   “你肯定是这样吗?”
   “是的,是的!我从他那儿可能弄到的贷款已全部花光。而且,对于我们最后的请求,他也断然拒绝了。”
   “真糟!”
   “糟透了!可就是这么回事儿!”
   “好了,你的钱花得精光,那是因为你弄得到贷款,”齐罗纳还不死心,“人家凭什么给你钱?还不是靠着你的精明能干,满腔热情地替他们效了几次劳,做成了几笔漂亮的买卖……正因如此,我们刚到特里埃斯特的头几个月里,多龙塔在钱上还不怎么很吝啬!但是,要是你再抓不住他的把柄,不对他软硬兼施,拿到贷款,恐怕是不可能的。”
   “按说,本来早就该这么着。”萨卡尼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膀,“要是成了的话,你也用不着四处讨饭了!我就不信,苍天有眼,别看我现在收拾不了多龙塔,但总有一天,我会让他连本带利,而且利上加利,偿还他今天所拒绝我的!另外,我也想了,目前他家的生意有些难做,他在几家不景气的企业中的投资又遭到损失。德国的柏林、慕尼黑的几家企业倒闭,像冲击波一样危及特里埃斯特。不管他怎么说,反正我最后一次上他家时,看见西拉斯的神情挺紧张!水越混越好……只要它一混……”
   “那当然好,”齐罗纳喊道,“可是等来等去,我们就得喝清水啦!萨卡尼,依我看,不妨再到多龙塔那里作最后一次努力!务必再一次砸开他的钱柜,至少要弄到一笔足够我们回到西西里的路费,顺便经过马耳他……”
   “回西西里去干什么?”
   “这个你就甭管了!对那儿我了如指掌,没准儿还能带回去一帮既勇猛又无偏见的马耳他兄弟,我们一起能干出了不起的事情呢!嘿!一帮凶神恶煞!要是在这儿没油水可捞了,我们就走,叫这个该死的银行家给我们出路费!尽管你对他的底细不甚了解,这就足以说明他并不希望你留在特里埃斯特。”
   萨卡尼摇了摇头。
   “快点儿吧!不能老这么下去了!我们已筋疲力尽了!”齐罗纳又说。
   他站了起来,跺跺地,像对待不想养他的后娘似的。
   这时,一只鸟在围墙外艰难地飞翔,吸引了齐罗纳的视线。这是只疲惫不堪的鸽子,翅膀微微地扇动,渐渐地落向地面。
   在现代鸟类学的专业术语中,鸽子分了一百七十六种,它属于哪一种,齐罗纳才管不着,在他眼里,这只是一样能吃的东西。于是,他向同伴打了个手势,便虎视眈眈地盯着猎物。
   显然,这只鸽子已经筋疲力竭了。它刚刚攀上大教堂的尖顶(教堂正门一侧是座远古时期的方形塔楼),坚持不住,就往下坠,先落在圣徒朱斯特雕像的壁龛顶上;可它的两爪软弱无力,没有抓住,一直飘落到教堂正面和塔楼夹角处古老圆柱的顶端。
   要说萨卡尼冷漠寡言,对鸽子的行踪无动于衷的话,齐罗纳却一直盯着它不放。这只北来的禽鸟,长途跋涉已耗尽了它的体力,但作为鸽子的本能迫使它朝更远的目标挣扎。它在天空中勾画出弧形的轨迹之后,不得不重新停下来,正好落在古坟地里一丛低矮的树枝上。
   齐罗纳决心抓住它,蹑手蹑脚地朝那棵树挪去。他很快便爬到了那棵长满节瘤的树干下面,从那儿,他伸手就能够到那枝树桠。他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地伏在那儿,仿佛一条猎犬,窥视着栖息在自己枝头的猎物。
   鸽子对此丝毫不觉,试图再次起飞,但它的体力再次违背了意愿,刚离开枝头几步远,便又跌落在地上。
   齐罗纳一个箭步冲上去,伸手把鸽子一把抓住,整个过程也就一秒钟的时间。本能地,他想把这个可怜的小生命掐死,稍忍了忍,发出声惊叫,勿勿忙忙地走近萨卡尼。
   “一只信鸽子!”他说。
   “那么,它可能是最后一次送信了!”萨卡尼接口回答。
   “毫无疑问,”齐罗纳说,“那个它翅膀底下挂的小纸条的收件人,就活该倒霉了……”
   “一张纸条?”萨卡尼叫起来。“等等,齐罗纳,别动!先赏它个死缓!”
   齐罗纳的手掐着信鸽的脖子,正要下力,被萨卡尼一把握住。萨卡尼抢过齐罗纳从鸽子翅膀底下解开的小口袋,打开,拿出一张写着密码的小纸条。
   纸条上只有十八个词,排成三竖行:
   ihnalz zaemen ruiopn
   arnuro trvree mtqssl
   odxhnp estlev eeuart
   aeeeil ennios noupvg
   spesdr erssur ouitse
   eedgnc toeedt artuee
   寄出地址和送达地址都没有。至于这十八个词,每词都由同样多的字母组成。不掌握破译密码的途径,是否可以了解这些词的意思?看来不大可能——除非是个天才的破译密码专家——而且这份密码文件还必须是“可以破译的”!
   密码信没有说明任何东西,萨卡尼望着它,一头雾水,十分失望。信中莫非有重要的通告,并且带有威胁性?我们可以,也应该这么想,这是采取的预防措施,即使落到了收信人以外的手里,信的内容也不至于泄露。在通讯联络中,不通过邮局,不使用电报,而是利用异于平常的信鸽传递,就说明此事是非常之绝密。
   “说不定,这几行字里蕴含的奥秘会助我们发财呢!”萨卡尼说。
   “那么,”齐罗纳答道,“这只鸽子代表着财运了!这上午,它可让我一阵好追!该死的!我去把它宰了!……反正,重要的是拿到了信件,把它煮来吃掉也没什么大碍……”
   “慢着,伙计,”萨卡尼还是不同意,他又一次救了这鸟儿的小命。“也许赖着这只鸽子,我们有办法找到纸条的收信人,不管怎么说,只要他住在特里埃斯特,我们是会找到他的,对吗?”
   “找到了又怎样呢?这也不会让你弄清纸条上写了些什么呀,萨卡尼!”
   “不见得,齐罗纳。”
   “你又不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
   “是不知道!但是,两个通信人,要是我查明了其中的一个,我想一定能帮我找到另一个!所以,不仅不能把鸽子弄死,反之还得让它恢复体力,把信送到目的地呢!”
   “带上纸条吗?”齐罗纳问。
   “带上纸条,我会分毫不差地复制一份,留起来,直到它派得上用场的时候。”
   于是萨卡尼从口袋里掏出一本记事本,用铅笔将密码信复制了一份。他知道,大部分密码文件都来不得半点疏忽,所以复制时字形和字距都和原件完全一样。复制完毕,他把复制品放回记事本,把原件装回小袋,系在鸽子的翅膀下。
   齐罗纳瞧着他的举动,对靠这事儿发财,几乎不抱什么希望。
   “现在怎么办?”他问。
   萨卡尼回答说:“现在,留心好好地照顾我们的这位信使。”
   其实,这只鸽子并非完全没劲儿,它只是饥饿过度,以至筋疲力尽。它的双翅丝毫无损,既没中枪,也没折断,表明没有猎人射杀过它,也不曾遇上顽童向它投掷石块。它只是饿极了、渴坏了。
   于是齐罗纳找了找,顺着地皮寻到几粒树种喂它,鸽子贪婪地吞下去。不久前才下过雨。古老的陶器残片里还剩了一点积水,齐罗纳又喂了它五、六滴水解渴。这样,经过半小时的照料、休整和回暖,鸽子重又精神抖擞,可以继续它不间断的旅途了。
   萨卡尼观察着鸽子,说:“要是还要飞很远,它的目的地在特里埃斯特以外,它中途掉下来我们也无所谓了,反正它很快就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不可能跟着它了。可要是收信人就在城里的一所房子等着它,它有足够的力气飞到那儿、停下来,因为这不过只需一、二分钟。”
   “你总是很有理,”西西里人说,“可是,即使它就在城里,我们能窥察到它经常出没的处所吗?”
   “为此,我们起码要尽力而为,”萨卡尼一句话就把他的伙伴驳了回去。
   他设想:
   大教堂由两个小教堂组成,一个是圣母的,一个是特里埃斯特的主保圣人朱斯特的。正面,有扇大型的圆花窗,窗下就是大教堂的主门。正面的一角为一圆塔,上面塔楼高耸,是卡斯特山地的最高点。从这里向下望去,从就近的山坡一直到海湾沿岸,城市像地形图一样铺陈,尾顶组成的方格群,清晰可辨。所以从塔顶放掉鸽子,可以掌握它的行迹。毫无疑问,如果它的目的地在特里埃斯特城内,而不是在依利里半岛的其他地方,找出鸽子在哪家栖息是很可能的。
   既然有成功的可能,就有试一试的必要。剩下的问题就是释放这只鸟了。
   于是,萨卡尼和齐罗纳离开古坟场,穿过教堂前的小广场,朝塔楼走去。古老的屋檐下面,与圣·朱斯特的壁龛相垂直的地方,正好有一扇尖顶式拱门开着。俩人走进去,开始沿着通往高处的陡峭的螺旋式楼梯向上攀登。
   他们花了两、三分钟,才登上最高一层,顶着这座大建筑的屋顶。这一层外面没有平台,但前后各开了一扇窗子,因此下面的山陵、海面,林林总总,都能一览无余。
   萨卡尼和齐罗纳来到那个正对特里埃斯特城的窗口,站在那儿朝西北方眺望。
   这时,屹立在大教堂后面卡斯特山路上的、十六世纪修建的城堡上的钟楼,时钟已打四点。尽管临近黄昏,天色却还很亮。纯净的天空中,一轮红日徐徐地向着亚得里亚海面落下。城里面向钟楼的大部分屋舍,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其门面清晰可见。
   时机非常之有利。
   萨卡尼把鸽子捧在手里,最后一次抚摩它,以示宽宏和鼓励,然后放飞了鸽子。
   小鸟振翅而翔,但一开始就急速往下落,使人担心它会突然坠地,结束它空中信使的生涯。
   出于这种焦虑,西西里人情绪紧张,禁不住失望地叫了起来。
   “不会的!看,它又飞起来了!”萨卡尼说。
   果不其然,鸽子在低空恢复了平衡,接着一个急转弯,侧身向城市的西北区飞去。
   萨卡尼和齐罗纳紧紧盯着鸽子的行踪。
   绝妙的记路本领,使鸽子在飞行中毫不犹豫,径直飞往它应去的地方——假如没有古坟场树下的这次停留,本来一小时之前它就该抵达那里。
   萨卡尼和他的伙伴怀着焦急的心情,全神贯注地观察鸽子的去向。他们心想。一旦鸽子飞越了城墙,所有计划便统统落空。
   鸽子在空中消失了。
   “我看见了!……我一直盯着它呢!”齐罗纳叫起来。他的视力异常敏锐。
   “要看清楚,它停在什么地方,”萨卡尼嘱咐道,“定出那儿准确的位置!”
   几分钟之后,鸽子落在一幢房子上,那房子坐落在一片丛林之中,位于医院和公园那边。它尖尖的屋顶,是城里这一带最高的建筑。当时看得清楚,鸽子穿过阁楼的天窗就不见了,天窗上有个透光的铁制信风标。如果特里埃斯特城位于弗拉芒国家之中的话,信风标肯定是出自冈丹·麦西之手。
   大体方向已经确定了,信风标又极易识别,以它为参照物,找到那所有天窗的阁楼,就是说,找到密码信收件人的住处,就并不困难了。
   萨卡尼和齐罗纳立即下山,奔下卡斯特山坡,飞快地走上了通往德拉·勒尼亚广场的一条狭小街道。为了寻找东城的那片房子,他们不得不在广场上停下来,分辨一下方向。
   在两条主要大街的交叉路口,科尔萨街通往公园,阿克道托街树木成荫,美丽宜人,通到博榭托啤酒厂。左右两条道,究竟该走哪一条?两个冒险家也拿不定主意,他们本能地选择了右边的阿克道托街,想逐个察看一下街上的房子,因为他们在山上时曾注意到,信风标的下面有几处绿荫。他们边走边看街边房舍各式各样的围墙和屋顶,直到大街尽头,都未曾发现他们要找的东西。
   “看那儿!”齐罗纳喊起来。
   他指着一枚信风标,海风正吹得它在支柱上哗哗作响。几只鸽子围着天窗在上面飞翔。
   可以肯定,这正是信鸽飞来栖息的地方。
   这座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房子,隐没在阿克道托大街尽头的一片屋舍之中。
   萨卡尼到邻近的店铺打听了些情况。首先,他了解到,多年以来,那幢房子就是拉迪斯拉·扎特马尔伯爵的住所。
   “扎特马尔伯爵是什么人?”齐罗纳问,这个名字对他毫无意义。
   “就是扎特马尔伯爵呗!”萨卡尼也不知道。
   “或许我们可以再问问?……”
   “以后再说吧,齐罗纳。别这么急。多想想,冷静一下儿,现在,我们回旅店去!”
   “正好!……吃得起饭的人这会儿正该上桌了!”齐罗纳冷言相讽道。
   “要是我们今天吃不上饭,很可能明天就有的吃了!”
   “上哪儿吃去?”
   “谁知道呢,齐罗纳?说不定是扎特马尔伯爵家吧!”
   两人不紧不慢地走着,——有什么好急的呢?——不久他们便转回了寒酸的小旅店,可对他俩而言,这已过于奢华,因为他们连住宿费也无力偿付。
   多么出人意料的惊喜啊!……一封寄给萨卡尼的信件刚刚送到。
   信里有一张二百费罗林①的票据,一条附言,再没别的了:
   ①古代佛罗伦萨金币名。
   这是我给予你们的最后一笔款项,足够你们返回西西里。走吧,我不愿再听人提到你们了。
   西拉斯·多龙塔
   “上帝万岁!”齐罗纳喊道,“银行家回心转意了!可以断言,永远不应对这些财界人士丧失信心!”
   “这也正是我的想法。”萨卡尼说。
   “这么一来,这钱可以让我们离开特里埃斯特了吗?……”
   “不!它可以让我们留下来!”
第二章 马蒂亚斯·桑道夫伯爵
  匈牙利人的祖先是马扎尔人,约公元九世纪迁居到现今匈牙利境内,目前占了匈牙利人口的三分之一——共有五百多万。他们究竟源自西班牙人、埃及人还是鞑靼人,亦或是阿特拉王统治的匈奴人以及北方芬兰人的后代呢?——暂不必究——这些问题尚存争议。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既非斯拉夫人,也不是日耳曼人,似乎他们对此都很厌恶。
   这些匈牙利人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从十一世纪起,他们接受了新的宗教信仰,成为狂热的天主教徒。然而,他们所说的,仍是他们的古老语言,它纯粹、柔和、动听,具有诗的魅力。虽不及德语那么语汇丰富,但却更为精确、铿锵有力。这种语言在十四到十六世纪的二百年中,取代了拉丁语的地位,用于撰写法律、法令条文,继而逐渐演变为国语。
   一六九九年一月二十一日,卡尔洛瓦茨条约①将匈牙利和德兰斯瓦尼亚划归奥地利管辖。
   ①南斯拉夫境内的城市,一六九九年,土耳其、奥地利、波兰、、威尼斯在此签定条约,土耳其丧失了其在欧洲的大部分属地,匈牙利、德兰斯瓦尼亚划归奥地利管辖。
   二十年之后,奥地利君主颁布诏书,重申奥匈帝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新的继承法规定,国王没有儿子,公主也可以继位。于是,一七四九年玛丽亚·泰勒莎登上了她父亲查理六世的皇帝宝座,成为奥地利帝国第一位女王。
   匈牙利人臣服于帝国的武力,但是一百五十年后,各阶级、各阶层,都有人起来反对皇帝诏书和卡尔洛瓦茨条约。
   我们的故事开始的时代,有个出身名门的马扎尔人,他憎恨日耳曼的一切,希望恢复祖国昔日的自主,这两种憎爱分明的情感贯穿了他一生。还在他年轻的时候,便结识了领袖科苏特①。尽管他的出身和他所受的教育令他在许多重要的问题上同科苏特有分歧,但这位爱国者的满腔热忱却令他无限敬佩。
   ①应该说,桑道夫接受过非常严格的教育。他没有沉湎于万贯科苏特·劳纳什(180-1894年):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领导匈牙利人民进行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曾一度建立匈牙利共和国。
   马蒂亚斯·桑道夫伯爵,住在法加拉斯县德兰斯瓦尼亚的一个伯爵领地里。这是座古老的封建城堡,傲然矗立在德兰斯瓦尼亚和瓦拉几的天然边界——东喀尔巴阡山北段的一个山脊上。那里山势险峻,悬崖陡峭,对造反者而言,是最理想的庇护所,他们可以在那里坚守到最后一刻。
   城堡附近蕴藏着丰富的铁、铜矿,经过精心的开发,成为阿尔特纳克城堡主人的一笔巨大财富。这座庄园包括法加拉斯县的一部分,人口不到七万二千。这些市民和乡民,一念到桑道夫伯爵的恩典,都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赤胆忠心和无限感激之情。因而,这座城堡也成了维也纳司法部门重点监视的目标。司法部在帝国的各部中完全独立,不受约束。官方已经了解到阿尔特纳克城堡主人的思想,尽管还没有惊动他,但已经对此感到不安了。
   马蒂亚斯·桑道夫,当年三十五岁。个子中等偏高,肌肉健壮有力,宽肩,方脸,面色红润,气宇轩昂,一副典型的马扎尔人模样。他动作敏捷,言语清晰,目光坚定平和。他的血脉循环旺盛,微微牵动鼻翼、嘴角,唇边总是挂着慈善的微笑,言谈举止风趣幽默,这一切无不表明其胸襟坦荡、慷慨大度。我们已注意到,法国人和马扎尔人的性格极为相似,桑道夫伯爵即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桑道夫伯爵的性格中,有一个颇突出的特点:不计较个人所得。若他个人受到损害,可以毫不介意,然而一旦朋友蒙难,则决不姑息。他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刻骨仇恨背信弃义。由此,他总是客观公正,与奸诈不共戴天。他决不是那种“一切罪恶,让上帝去惩罚”的人。家产所营造的安逸享乐之中,而是兴致勃勃地钻研物理科学和医学研究。如果生活的需要迫使他去救死扶伤的话,他本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他自己却乐于做一个能倍受学者们称赞的化学家。他被肯定是佩斯大学、布拉迪斯拉发科学院、施姆尼茨皇家矿学院最勤奋的学生之一。刻苦的学习生活使他的天赋美德更加成熟,并臻于完善。确切地说,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认识他的人,特别是帝国各院校里的老师和朋友们,无不对此交口称赞。
   过去,在阿尔特纳克城堡里,有欢声、笑语,热闹激动。德兰斯瓦尼亚的猎人们,总爱登上喀尔巴阡山脉的这座峻岭,汇集狩猎。桑道夫伯爵生性好斗,在舞台上无从施展,只得借危险的大型围猎,来驱散内心的郁闷。他置身时局之外,却密切关注着形势的发展。他要么学习。要么享受财富所允许的轻松安逸,似乎安于这种生活。那时,伯爵夫人蕾娜·桑道夫尚还健在。她是阿特尔纳克城堡聚会的灵魂。可就在这故事发生的前十五个月,年轻貌美的她不幸暴毙,只留下一个小女儿,现在刚满两岁。
   桑道夫伯爵遭受这突至的打击,变得落落寡欢,无所慰藉。城堡也就此沉寂、荒芜了。从那一天起,沉痛君临,它的主人过着一种形同隐修的生活。他全副生命倾注在女儿身上,这个孩子,由管家的妻子罗丝娜·郎代克照料着。这位年轻贤良的女人,全心全意地养育着伯爵的唯一继承人,像是她再世的母亲。
   在他夫人去世的头几个月里,伯爵寸步不离城堡。他静思冥想,生活在昔日的回忆中。随之,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她在欧洲所处的屈辱地位,才慢慢地从悲痛中振作起来。
   其实,一八五九年爆发的法意战争①,已经给予奥匈帝国的强盛以可怕的一击。
   ①1859年4月,法意对奥宣战,最后,奥军战败,撤出伦巴底,退守威尼斯。
   这一击并未完结,七年之后,也就是一八六六年,萨多瓦之战①更是一记重创。战争不仅使奥地利丧失了它在意大利的属地,还令它沦为德国的附属国。这样一个战败国,竟仍然妄图奴制匈牙利。匈牙利人的愤慨再也无法压抑,他们的民族尊严受到了侮辱。对他们来说,即使居斯托扎和利萨之战②的胜利,也无法为萨多瓦的战败雪耻。
   ①1866年,普鲁士对奥宣战,萨多瓦为捷克西部一市镇,普军在此大败意军,战争结果,奥大败,普鲁士基本统一了德意志。
   ②居斯托扎,意大利一市镇,1866年,奥于此击败意大利。利萨,南斯拉夫一海岛,1866年,奥于此海战击败意大利。
   第二年,桑道夫伯爵仔细地研究了形势,认为发动一场独立运动将可能成功。
   行动的时刻来到了。就在这一年——一八六七年的五月三日,伯爵拥抱了自己的女儿,将她托付给罗丝娜·郎代克精心照料,便离开了阿尔特纳克城堡,动身前往佩斯。在那儿,他与朋友们和独立运动的拥护者建立了联系,进行了初步的部署;而后,又过了几天,他来到特里埃斯特,静候事变。
   那儿将成为起义的指挥中心。集中在伯爵手中的情报将从那儿散发到各地。在这座城市里,密谋起义的首领或许还不太受怀疑,可以比较完全,尤其是比较自由地采取行动,便于把这场爱国主义事业成功地进行到底。
   在特里埃斯特,桑道夫伯爵有两个最知心的朋友,和他怀着同样的抱负,决心追随伯爵,将独立运动进行到底。一个是拉蒂斯拉·扎特马尔,一个是埃蒂安·巴托里教授,他们都是名门出身的马扎尔人,比桑道夫年长十多岁,几乎没什么财产。扎特马尔从多瑙河彼岸里帕多川的一个小庄园获取一点微薄的收入;巴托里仅靠在特里埃斯特教授物理维生。
   扎特马尔的住所,就是萨卡尼和齐罗纳刚刚在阿克道托大街上辨识出的那座,——这是幢简朴的屋舍,桑道夫伯爵离开自己的城堡之后,也就是说直到预计的起义结束之前的这段时期,扎特马尔把此房交给他使用。这房里唯一一个人只有五十五岁的匈牙利人鲍立克,他像桑道夫自己的管家郎代克一样,对主人忠心耿耿。
   埃蒂安·巴托里教授在斯特拉镇大街拥有一幢同样不起眼的住房,几乎和扎特马尔伯爵的房子位于同一街区。就在这所屋子里,伴着他的夫人和当时八岁的儿子,巴托里消磨了他的一生。
   巴托里教授原是十六世纪德兰斯瓦尼亚王国马扎尔亲王的后裔。后来由于家族的分枝日趋繁杂,这种亲缘关系便逐渐疏远而失去联系,难怪人们感到惊奇,布拉迪斯拉发科学院的一个普通教授竟是王室的后裔。尽管带着这种难堪,巴托里仍是位一流的学者;虽然离群索居,却还成就卓然。他就像作茧自缚的春蚕,默默无闻,克己为人。然而,由于他毫不掩藏自己的主张,终于有一天辞职,从此,靠着患难中他妻子的全力支持,成为特里埃斯特城内一位没有固定教职的教授。
   自从桑道夫伯爵来到以后,尽管他对外是在大广场上的巴拉伍其德洛旅馆——现名德洛姆旅馆——租了套房间,三个朋友常在扎特马尔的家里聚会。局万万没有料到,这座位于阿克道托大街的房子成了密谋起义的指挥中心,并且在帝国的各主要城市里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扎特马尔和巴托里,毫不犹豫地充当了桑道夫最忠实的助手。他们一致认为,发起一场独立运动,使匈牙利重新立于欧洲强国之林的时机已经到来。他们深知,为此他们将冒着生命的危险,但牺牲并不能吓得他们裹足不前。于是,阿克道托的这座住宅成为起义主要首领的碰头地点。来自帝国各地的众多拥护者在此商讨办法,领取命令。由于一些重要的指示,即不能邮寄,也不能发报,就由信鸽担负快捷、安全的通讯任务,带着密件往来于特里埃斯特、匈牙利的主要城市和德兰斯瓦尼亚之间。总之,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至此,保证了起义几乎没受什么怀疑。况且,我们也知道,通信都采用密码语言,这是一种绝对安全的保密方法。
   五月二十一日晚上八时许,也就是被萨卡尼截去密码信的那只鸽子到达的第三天,扎特马尔和巴托里两个人都呆在办公室里,等待桑道夫归来。为了处理些个人私事,桑道夫伯爵最近回了趟德兰斯瓦尼亚,回到阿尔特纳克城堡;同时他也利用这次行程,在经过省会克鲁日的时候,把密信的内容传达给该城的朋友们。而实际上,这封密信的抄件,已经落到萨卡尼的手里了。
   桑道夫伯爵走后,特里埃斯特和布达之间已交换了其他一些信函,几封密件又由信鸽送来了。这时,扎特马尔正用一种名叫“密码方格”的工具,将密信译成明文。
   其实,这些密信都是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字母换位法写成的。用这种方法,每个字母仍保留它在字母表中的面目,也就是说,“b”即“b”,“o”仍然是“o”。但是,当密码方格按照一定的方位和顺序盖在密码信上时,根据空格和实格的不同,空格中露出应读的字母,而其他的则被实格遮住。这样,字母经过重新组合,凑成明信。
   这种密码方格纸板,已非常陈旧。按照弗雷斯内上校的办法改进以后,完善了许多,成为目前最好、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其他的办法完全不可靠——要么以不变的字母为基础,或称单秘诀,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总是由同一字母或同一符号表示;要么以变化字母为基础,或称双秘诀,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用另一个字母或符号表示。一名老练的密码专家,运用或然率或是反复摸索的方法,在这类研究中能成功的破译密码。只要是以字母为基础,并在密码的使用中频繁而反复地出现一些字母,比如法语、英语、德语中的“e”,西班牙语中的“o”,俄语中的“a”,意大利语中的“e”和“i”,密码专家都能恢复密码的真意,用明文表示出来。因此,用这些方法拟写的密码函电,都难以抵挡密码专家的敏锐推断,无法破译的极少。
   看来,密码方格或密码字典——其中有些代表现成句子的常用字由数字表示——可充分保证无法破译。但是,这两套办法都有相当严重的缺陷:要求绝对保密,更确切些说,用以拟字函电的密码方格纸或密码字典,绝对不能落入外人的手里。因为得不到方格纸板和密码字典,谁看见了也没用,而一旦有了这两样东西,就谁都看得懂了。
   桑道夫伯爵及其拥护者使用的,就是这种密码方格,即在纸板的某些位置裁出方孔,借以拟写密码文件。出于谨慎起见,为了在万一纸板被盗或丢失的情况下不惹麻烦,他们规定,信件一经读完,就立刻销毁。这样,密谋可谓不留一点蛛丝马迹。高贵的领主,匈牙利权贵和资产阶级、平民的代表们就可以一致行动,赴汤蹈火。
   扎特马尔刚把最后一批密件烧掉,忽听有人轻轻地敲叩办公室门。进来的是鲍立夫,桑道夫伯爵尾随其后,他才从附近的火车站步行回来。
   扎特马尔立即迎了上去。
   “此行如何,马蒂亚斯?……”他急切地询问,想马上得到令人放心的消息。
   “成功了,扎特马尔。”伯爵回答,“我毫不怀疑德兰斯瓦尼亚的朋友们的感情,对于他们的合作,我们可以完全放心。”
   “三天前从佩斯来的信,你转告他们了吗?”巴托里问。他和伯爵交从甚密,而以“你”①相称。
   ①法语中二人称单数有二种称谓:vows,您;tn,你。
   “他们都知道了,”桑道夫说,“他们接到了通知,并且做好了准备:只要一声令下,就会揭竿而起。两小时之内,我们将控制布达和佩斯,半天时间,夺下蒂萨河两岸的主要省份;只需一天,便会成为德兰斯瓦尼亚和军管政府的主人。那时,八百万匈牙利人民将重获自由独立!”
   “那么国会呢?”巴托里问。
   “我们的人占了多数,”桑道夫回答说,“他们将立即组成新政府,主持各项事务。既然各州到行政上几乎不受国王管辖,而且各州长均有自己的,那么一切活动都会顺利而正常地运行。”
   “但是由副王在布达主持的特别委员会怎么办呢?”扎特马尔接着问。
   “副王和布达特别委员会很快就要无法活动了。”
   “也无法同维也纳的匈牙利首相府取得联系吗?”
   “是的,我们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为了行动一致,保证这次起义的成功。”
   “一定会成功!”巴托里说。
   “是的,会成功!在军队里,每一名匈牙利血统的士兵都和我们站在一起,为我们服务。马扎尔人的后代,看到罗道夫和科尔文的旗帜难道会不激动吗?”
   桑道夫伯爵怀着无比高尚的爱国主义,说了这番话。接着,他话锋一转,道: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切不可疏忽大意,小心谨慎,只会令我们越发强大!你们在特里埃斯特,听到些什么可疑的风声了吗?”
   “没有,”扎特马尔回答。“在这里,人们特别关心政府在普拉港搞的那些工程,绝大部分工人都被征募去参予修建了。”
   十五年来,奥地利政府总担心可能会失去威尼斯——实际上早已经丧失——一直想在伊斯的利亚半岛南端的肯拉港兴建规模宏大的兵工厂和海军港,以控制亚得里亚海的北部。特里埃斯特市曾对此工程提出,因为它削弱了该城在海运上的重要地位。尽管如此,工程仍以狂热的速度向前推进。因而,桑道夫和他的朋友们深信,一旦独立运动波及此地,特里埃斯特市民是会支持他们的。
   虽说占尽了契机,为确保匈牙利独立运动的成功,起义者仍严守秘密。局一点也没有怀疑,当时这次运动的主要首领就要聚集在阿尔道托大街这所普通的房子里。
   这样看来,为了事业的成功,事无巨细,都已考虑了,只等起义时刻一到,就立即行动。特里埃斯特和匈牙利主要城市以及德兰斯瓦尼亚之间的密码联络,除非发生了意外事件,都已停止。起义的最后部署已经确定,信鸽也就没什么密函可传递的了。慎而又慎,他们还是决定关闭扎特马尔住宅这处掩护所。
   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如果说战争离不开金钱的话,起义也同样需要它。在这种的时刻,起义者不能没有资金。
   大家知道,扎特马尔和巴托里都不惜为了祖国的独立而捐躯,但鉴于其个人生活都不算富裕,他们无法出资。而桑道夫伯爵却无比富有,他准备将自己的一生,连同他的所有家产,全部贡献给爱国主义事业。因此,数月以来,通过管家郎代克的努力,已从他的土地上筹措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共计二百多万弗罗林(约五百万法郎)。
   但这笔钱必须由他本人支配;并且随时可以取用。于是他以自己的名义,将它们存入了特里埃斯特的一家银行。当时这家银行信誉卓著,地位牢靠。它叫多龙塔银行,就是萨卡尼和齐罗纳在该市高地的公墓上休息时,提及的那家。
   然而,这件偶然的存钱事宜,将导致最为严重的后果,接下来的故事中我们将自会明了。
   在桑道夫同扎特马尔、巴托里的最后一次谈话中,曾一度提及这笔钱,他说最近想去拜访银行家多龙塔,以便通知他,就在这两天要提取这笔款子。
   果然,事态有了意外发展,尤其是那天晚上桑道夫伯爵发觉扎特马尔的住宅受到盯梢,这令他更加放心不下,促使他很快发出特里埃特预先约定的暗号。
   晚上八点时分,桑道夫和巴托里走出大门,分别返回柯西亚·斯达迪翁寓所和德洛姆旅馆的时候,发现有两条人影在暗中窥探,鬼鬼祟祟地尾随其后,又竭力避免让他们察觉。
   伯爵及其伙伴想弄个究竟,便毫不迟疑地朝那两个可疑的人走去。还不等追上他们,人影就在大运河尽头的圣·安东尼教堂的拐角消失无踪了。
首页>> 文学论坛>> 历险小说>> 儒勒·凡尔纳 Jules Verne   法国 France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