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生理心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奧地利 Austria   世界大戰和冷戰   (1856年五月6日1939年九月23日)
夢的解析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發表於1900年。在這本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夢作為實例,對有關夢的問題從各個方面進行認真的探討。從性欲望的潛意識活動和决定論觀點出發,指出夢是欲望的滿足,絶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即通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的解析》將夢分為顯相和隱義。顯相是隱義的假面具,掩蓋着欲望(隱義)。他解釋說,夢是潛意識的欲望,由於睡眠時檢查作用鬆懈,趁機用偽裝方式繞過抵抗,闖入意識而成夢。夢的內容不是被壓抑與欲望的本來面目,必須加以分析或解釋。釋夢就是要找到夢的真正根源。
  《夢的解析》-作品概述
  
  《夢的解析》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1856-1939)著,1900年出版。全書共7章,分述釋夢的歷史和方法,夢願望的達成和偽裝,夢材料的來源和運作方式以及夢的心理過程。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構成可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夢的解析》提出了下列看法。
  
  通觀全書,弗洛伊德的理論論證可分為六大部分,分別是:一、對兒童的夢的研究;二、探討夢的檢查作用;三、探討夢的象徵作用;四、分析夢的運作;五、舉例分析幾個真實夢境;六、夢的作用在於滿足願望。弗洛伊德從沒有偽裝或偽裝較少的兒童的夢開始講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夢境,其解夢的最關鍵因素就是揭開夢的偽裝。
  《夢的解析》-作品主旨
  
  《夢的解析》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夢對人的影響以及人做夢時的思想意識狀態。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種精神活動;“其動機常常是一個尋求滿足的願望”。夢是因願望而起,它的內容是“願望的達成”。夢不僅使思想有表現的機會,而且藉幻覺經驗的方式,以表示願望的滿足。關於夢是“願望的達成”,作者舉了許多實例。其中一個是他的5歲的小兒子的夢。有一次,他們全家到達赫山腳下去遊玩。小兒子由於常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並不滿足於在山下玩。但父母並沒有帶他上山,他當時不很高興。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飛揚地跑過來告訴我;‘昨晚我夢見我們走廟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現在纔明白,當初我說要去達赫山時,他就滿心地以為他一定可以由荷爾斯塔特翻山越嶺走到他天天用望遠鏡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獲知他衹能以山腳下的瀑布為終點時,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滿足了。但夢卻使他得到了補償。”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潛意識的自我表現,潛意識被壓在人的心靈的最深處,但它很活躍,於方百計要突破前意識的領域冒出來。當“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體息,即自我”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而放鬆了戒備的時候,潛意識使開始活動,於是出現了夢。由於做夢的人有不少願望是違反道德的,於是潛意識使以改頭換面的形式冒出來。夢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於夢的化裝造成的。夢既經過多次化裝就必須通過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釋。
  
  《夢的解析》指出夢和精神病有相似之處,他認為“夢包含着簡要的神經質病的心理學”。因為他在聞釋夢和神經病時都是以關於潛意識的理論為依據的。他總結夢和精神病都符合潛意識的活動規律,得出的結論是:“潛意識比較喜歡和前意識中那些不被註意、被漠視或剛被打入冷宮(受排擠)的概念攀上關係。”通過這種手法,狡猾的潛意識可以偷偷溜到意識領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過去人們所說的夢是來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啓示,強調夢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部分,是來自潛意識。夢既不是靈魂的顯現也不是上帝的啓示,而是人類早年實踐活動的濃縮品和沉澱物。
  《夢的解析》-作品評價
  
  《夢的解析》一出,在當時是不被人們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於其中理論多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療一些精神病人時通過感性經驗進行的總結,沒有理論數據的支持。另一方面,當時的心理學家對於弗洛伊德將個別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結論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這本書剛出版時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責難。雖然今天,人們發現這本書有着它偉大的價值,而且弗洛伊德偉大心理學家的地位逐漸被認可,但是,對於他的觀點並不能全盤接受。《夢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缺憾。
  
  第一,《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總結,沒有經過任何科學的論證,雖然其中的解釋不乏合理可信之處,但對於講求有科學依據地研究心理學現象的現實情況不符。在《夢的解析》中,這一點也有體現。
  
  第二,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學家,他對於人類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將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廣到普通人身上,就讓大多數人無法接受了。弗洛伊德認為在人們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對於“性”的這個禁區,人們既想闖入,又迫於道德限製,所以衹有在夢中釋放自己的願望,使自身得到滿足。基於這樣的理論,弗洛伊德在其對夢的解釋中,除了個別十分明顯的是對普通欲望的滿足(如饑渴、排泄等)的夢外,大多數夢在他的眼裏都與對性的渴望脫不了幹係。這樣的說法不但難於被人接受而且過於絶對,並不能涵蓋所有夢的意義。
  
  第三,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於滿足人的願望,可以保護睡眠。這樣的說法過於絶對。事實上,在夢裏,除了滿足願望的夢之外,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單純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務影響而做的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為人們的驚醒並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禦機製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於噩夢本身的産生給出合理的解釋。在弗洛伊德看來,縱使夢本身的含義並不單一,他也不能給出過於多的解釋,因為這對於一個理論的誕生是不利的。
  
  對於精神分析學這個理論學問來說,弗洛伊德不能兼顧夢的含義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對於精神分析治療時,不應該以偏概全,忽視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後,弗洛伊德提出進行夢的解剖分析時必須對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瞭解纔行。這一點,認為是應該肯定的。也因為這個原因,不應妄自對他人的夢加以揣析。要想正確地解夢,必須對做夢者有一個長期的縱嚮瞭解,因而解析夢這個過程,也是十分費時費力的。
  
  雖然《夢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問題,但是瑕不掩瑜,仍要承認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從一個其他人從沒探索過的領域對人們的心理、夢境進行了分析,並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係統,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此,要瞭解西方的心理學發展,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瞭解弗洛伊德,就不能不關註這本《夢的解析》。
  《夢的解析》-作品影響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其中敘述了弗洛伊德對於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
  
  《夢的解析》有史以來第一次以科學的方法來分析和研究“夢”的著作。在書中,弗洛伊德通過對夢的科學性探索和解釋,發現了“夢的工作”原理,以其天才式的、令人嘆為觀止的開創精神指出“夢是願望的滿足”,挖掘出人性的真正主宰——潛意識。該書全面地體現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包含許多對文學、神話、教育等領域有啓示性的觀點,引導了整個20世紀的人類文明。
  
  弗洛伊德第一次科學地揭示人們為什麽會做夢,為什麽會做奇奇怪怪的夢,夢意味着什麽,夢傳達着什麽,夢將人們引嚮何方。在書中,弗洛伊德以數百個有趣的夢為實例,以流暢的筆觸一一分析其中所藴含的深沉含義,對諸如“夢是什麽?”人為什麽會做夢?“夢中的情形為什麽通常稀奇古怪?”“夢的意義何在?”“夢的原動力何在?”等一係列睏擾人類數千年的疑問提出了合理的解釋。
  
  弗洛伊德稱該是他“所有發現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他一生中衹會有一次的“領悟”。著名精神分析學家魯本•弗洛伊德這樣評價:“《夢的解釋》一書中所闡釋的夢的基本理論至今仍然大體上未受到挑戰,甚至任何值得認真研究的替代理論也沒有出現過。”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is a book by psychoanalyst Sigmund Freud. The first edition (in German, and bearing the title Die Traumdeutung) was published in November 1899 (post-dated as 1900 by the publisher). The book inaugurated the theory of Freudian dream analysis, which activity Freud famously described as "the royal roa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unconscious mental processes."
  
  At the beginning of Chapter One, Freud describes his work thus:
  
   In the following pages, I shall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 psychological technique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interpret dreams, and that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every dream will reveal itself as a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full of significance, and one which may be assigned to a specific place in the psychic activities of the waking state. Further, I shall endeavour to elucidate the processes which underlie the strangeness and obscurity of dreams, and to deduce from these processes the nature of the psychic forces whose conflict or co-oper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our dreams.
  
  The book introduces Freud's theory of the unconscious with respect to dream interpretation. Dreams, in Freud's view, were all forms of "wish-fulfillment" — attempts by the unconscious to resolve a conflict of some sort, whether something recent or something from the recesses of the past (later in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Freud would discuss dreams which did not appear to be wish-fulfillment). However,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unconscious is in an unruly and often disturbing form, a "censor" in the preconscious will not allow it to pass unaltered into the conscious. During dreams, the preconscious is more lax in this duty than in waking hours, but is still attentive: as such, the unconscious must distort and warp the meaning of its information to make it through the censorship. As such, images in dreams are often not what they appear to be, according to Freud, and need deeper interpretation if they are to inform on the structures of the unconscious.
  
  Freud makes his argument by first reviewing previous scientific work on dream analysis, which he finds interesting but inadequate. He then describes a number of dreams which illustrate his theory. Many of his most important dreams are his own — his method is inaugurated with an analysis of his dream "Irma's injection" — but many also come from patient case studies. Much of Freud's sources for analysis are in literature, and the book is itself as much a self-conscious attempt at literary analysis as it is a psychological study. Freud here also first discusses what would later become the theory of the Oedipus complex.
  
  The initial print run of the book was very low — it took many years to sell out the first 600 copies. Freud revised the book at least eight times, and in the third edition added an extensive section which treated dream symbolism very literally, following the influence of Wilhelm Stekel. Later psychoanalysts have expressed frustration with this section, as it encouraged the notion that dream interpretation was a straightforward hunt for symbols of sex, penises, etc. (Example: "Steep inclines, ladders and stairs, and going up or down them, ar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exual act.") These approaches have been largely abandoned in favor of more comprehensive methods.[citation needed]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hi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psychology, Freud said of this work, "Insight such as this falls to one's lot but once in a lifetime."
弗氏原序(第一版)
  我嘗試在本書中描述“夢的解析”;相信在這麽做的時候,我並沒有超越神經病理學的範圍。因為心理學上的探討顯示夢是許多病態心理現象的第一種;它如歇斯底裏性恐懼、強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屬於此現象,並且因為實際的理由,很為醫生們所看重。由後遺癥看來,夢並沒有實際上的重要性;不過由它成為一種範例的理論價值來看,其重要性卻相對地增加不少。不管是誰,如果他不能解釋夢中影像的來源,那麽他也極不可能會瞭解恐懼癥、強迫癥或是妄想,並且不能藉此給病人帶來任何治療上的影響。
   不過形成本論題的重要性的原因亦應為本著作無法完全負責的原因——這本書裏常常有許多失落的綫索,以致我的論述常常不得不中斷;其數目不亞於夢的形成和那比較容易被瞭解的病態心理問題兩者間所存在的許多相關點。關於這些問題,我不擬在此書中加以討論,不過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並且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料,那麽我以後將陸續地加以探討。
   造成發表本書睏難的另一個原因是那些運用來說明“夢的解析”的材料的特殊性。在閱讀本書時,大傢自然會明白為什麽那些刊載於文獻上,或者來源不明的夢都能夠加以利用。衹有本人以及那些接受我心理治療的病患的夢才能夠有資格被選用。我放棄病人的夢不用,因為其夢形成的程序由於現存的神經質特徵而有不必要的混雜。不過在發表自己的夢時,我又不可避免地要將許多私人的精神生活呈露在衆人面前——超過我所願意做的,或者可以說,超過任何科學家發表其論述時所要牽涉到的私人事情(當然在詩人就不一樣)。這是我的痛苦,但卻是必要的;與其完全地捨棄了提供對這心理學上發現的證據,我寧可選擇後者。但自然的,我無法避免以省略或以替代品來取代我的一些草率行為。然而這麽一來,它的價值就減低了不少。我衹希望讀者能設身處地站在我的睏難立場上想一想,多多包涵;另外,如果有誰發現我的夢涉及他時,請允許我在夢中生活有這自由思想的權利。
   弗洛伊德(1900年)
第一章 一九○○年以前
  有關夢的科學研究
   以下我將討論有關應用心理技巧來解析夢的可能性,並由此顯示所有夢均充滿特別意義,而與夢者白天的精神活動有所聯繫,然後,我擬再就各夢所隱藏的奇異曖昧作一番演繹,以期由此看出夢的形成過程中所含之衝突或吻合之處。為了使夢的問題變成更容易瞭解,我對這方面的努力使我不得不對有關夢的各方說法作一通盤整理。
   本書中我擬對早期以及當代有關夢的理論先作一概括的介紹,因為在以後的推論中,我將無法再有機會談到這些。儘管夢的存在早已在幾千年前即令人睏惑研思,但科學方面的瞭解其實仍是非常有限。因此所有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從來就沒有人能引用一傢說法涵蓋一切現象。讀者也許都自己有過不少奇異的經驗或有關此類的豐富材料,但真正有關夢的本質或其根本的解釋方法,相信也仍付之闕如。當然,受一般教育而非夢析專傢者對這方面的知識,那是更加貧乏了。
   史前時期原始人類有關夢的觀念,均深深影響他們對宇宙和靈魂的看法,而這些有興趣的問題由於篇幅所限,我衹好推薦有心之人詳讀拉巴剋、史賓塞、泰勒及其他作者之名作。在我們未能完成釋夢工作以前,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瞭解他們對這問題所作的玄思及推測將有多重要的貢獻。
   這種原始時代所遺留下來對夢的看法迄今仍深深影響一般守舊者對夢的評價,他們深信夢與超自然的存在有密切的關係,一切夢均來自他們所信仰的鬼神所發的啓示。也因此,它必對夢者有特別的作用,也就是說夢是在預卜未來的。因此,夢內容的多彩多姿以及對夢者本身所遺留的特殊印象,使他們很難想象出一套有係統的劃一的觀念,而需要以其個別的價值與可靠性作各種不同的分化與聚合。因此,古代哲學家們對夢的評價也就完全取决於其個人對一般人文看法的差異。
   在亞理士多德的兩部作品內容曾提及夢,當時他們已認為夢是心理的問題,它並非得自神諭,而是一種由於精力過剩而來的産物。他所謂的“精力過剩”,意指夢並非超自然的顯靈,而仍是受製於人類精神力的法則,當然,這多少對某些人而言,也與神靈是有點關係的。夢是按夢者本身睡眠深度所産生的不同精神活動,亞理士多德曾提過一些夢中的特點;舉例而言,他觀察到夢能將輕微的睡中知覺道出強烈的感官刺激(“一個睡覺中的人在他感到肉體上某部分較暖和時,他可能夢見自己走入火堆中”),由此他推論夢很容易告訴醫師病人最先不易察覺的病兆(在希波剋拉底的名作內就曾提過夢與疾病的聯繫)。
   由此,讀者可以看出在亞理士多德以前的作者們並不以為夢是一種精神活動,而堅稱神諭的存在。因此,自古以來這兩種不同的說法就一直無法妥協,古人曾試圖將夢分成兩類,一種是真正有價值的夢,它能帶給夢者警告,或預卜,而另一種無價值、空洞的夢衹是帶來睏惑或引入歧途。
   -------
   ●註:由於本書第一章 衹是對本書所作概括介紹、且所占篇幅太多,又非弗氏本人之論著,故此章采布利爾(譯者註:有係統地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介紹入美國者,當數布利爾為第一人。)之節譯英文本,衹將有關以後讀者對本書瞭解所需之大綱譯出。畢竟正如本人所說:“大概通常讀者沒有人願意花那麽多精力與時間去瞭解所有古今對夢的所有人不同理論吧!”
   以下即布利爾對這六萬言的第一章 所作的節譯:
   科學問世以前對夢的觀念,當然是由古人本身對宇宙整體的觀念所醖釀而成的,他們慣於將其精神生活投射於一假想之外在現實。而且,他們所看的夢端視白天醒來後所殘留的夢相,而這方面的記憶較之其他精神內容,當然變得陌生,且不尋常,仿佛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但我們也千萬不要以為這種視夢為超自然力的理論今日已不再存在。事實上,今日不衹是那些深信怪力亂神的神話、小說者,仍執著於被這科學颶風橫掃過所殘存的鬼神之說,就是一些社會中佼佼者,儘管他們在某些方面嫌棄過分的感情用事,但他們的宗教信仰卻仍使他們深信神靈之力確實是這種無法解釋的夢現象的原因,某些哲學派如Schelling也深信古來相傳的神力對夢的影響,而對某些思想傢而言,夢的預卜力量也仍無法完全抹煞。儘管科學家們已清楚地意識到這類迷信的不可信,但所有這些紛紜不一的歧見之所以仍會存在,主要還是因為迄今心理學方面的解釋仍不足以解决積存盈庫的夢之材料。要想將有關夢的科學研究歷史作一整理實在是一大難事,因為有些研究在某段時期確實十分有價值,但到目前為止卻仍不能在一特定的方向有真正的進展,俾能使此後的學者按已證實的成就而繼續發展下去,每位學者總得對同一問題從頭開始重新整理而仍無法突破這解不開的結。如果要我將這班學者按年列出他們各傢的說法,我將很難對目前我們對此問題的看法作一清晰而中肯的交代,因此我寧可按其學說的內容分別討論,而不以作者來分類,並且由手頭上所整理到的資料舉出各種不同的夢問題來介紹各種不同的解析。然而由於資料是如此地分散而難見於各種不同的文獻,我衹好要求讀者對我目前所作的整理不要作太多的挑剔,畢竟我已盡量努力避免漏掉任何基本上的事實或觀點。
   在日後德文的增版中,弗洛伊德又有以下的增補:
   在這第二版的問世,我未對這方面文獻的整理有所增補,是有其理由的。也許讀者對此會有所不滿,但我卻决心如此。在第一版時,我耗盡心血地在開宗明義第一章 裏對以往的文獻作整理,而我發覺這次如果在此再有所增補,將不見得能有多大助益,因為事實上,這兩版相隔的九年之間,無論是文學上或實際論著上,對夢的研究並無任何新穎的卓見。自從我第一版的《夢的解析》問世以來,從來無人問津,那些所謂“夢的研究學者”更完全忽略了我的見解,而衹是一味地表現出他們那種難以接受新觀念的“食古不化”與“故步自封”,正如法國諷世小說傢AnatoleFrance(1844—1924)的“Lessavantsnesontpascurieux”如果在科學研討上也有報復的權利的話,那麽這回也該輪到我,可以名正言順地忽略掉他們在我這書出版以後所發表的心得。在雜志上出現的有關這方面的少數研究也總是充滿對我的錯誤看法與缺乏瞭解,因此我對那些針對這書所發的批評所作的辯駁是——他們最好再重讀我的書,或者應該說他們纔是應該好好讀我的書的人。
   在一九一四年德文第四版問世時,也就是我(Brill自稱)的英文譯本第一版問世一年後,弗氏又加了如下數語:
   最近,這種情形顯然已有改觀,我這部《夢的解析》所作的貢獻已不再受人忽視。但這種新情況使我更難作整理,《夢的解析》一書已引起一係列的新事端與問題,而作者也曾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解釋說明過,但在我未能架構出整套理論來反駁他們以前,我無法在本章加添任何新的補註。不過,將來若有任何卓越的文獻出現的話,我一定會在以後的版本內附加上去的。
首頁>> 文學>> 生理心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奧地利 Austria   世界大戰和冷戰   (1856年五月6日1939年九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