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四书类>> 王云五 Wang Yunw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888年1979年), 毛子水 Mao Zishu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893年1988年)
論語今註今譯
  《論語》為儒傢名著,毛子水為國學名傢,本書便是名傢註譯名著的一部典範。本書通俗易懂,且不失其學術的嚴謹性,是不可多得的名傢譯本。
編纂古籍今註今譯序
  由於語言文字習俗之演變,古代文字原為通俗者,在今日頗多不可解。以故,讀古書者,尤以在具有數千年文化之我國中,往往苦其文義之難通。餘為協助現代青年對古書之閱讀,在距今四十餘年前,曾為本館創編學生國學叢書數十種,其凡例如下:
  一、中學以上國文功課,重在課外閱讀,自力攻求,教師則為之指導焉耳。惟重篇巨帙,釋解紛繁,得失互見,將使學生披沙而得金,貫散以成統,殊非時力所許。是有需乎經過整理之書篇矣。本館鑒此,遂有學生國學叢書之輯。
  二、本叢書所收,均重要著作,略舉大凡:經部如詩、禮、春秋;史部如史、漢、五代;子部如莊、孟、荀、韓,並皆列入;文辭則上溯漢、魏,下迄五代;詩歌則陶、謝、李、杜,均有單本;詞則多采五代、兩宋;麯則擷取元、明大傢;傳奇、小說,亦選其英。
  三、諸書選輯各篇,以足以表現其書,其作傢之思想精神、文學技術者為準;其無關宏旨者,概從刪削。所選之篇類不省節,以免割裂之病。
  四、諸書均為分段落,作句讀,以便省覽。
  五、諸書均有註釋;古籍異釋紛如,即采其較長者。
  六、諸書較為罕見之字,均註音字母,以便諷誦。
  七、諸書捲首,均有新序,述作者生平、本書概要。凡所以示學生研究門徑者,不厭其詳。
  然而此叢書,僅各選輯全書之若幹片段,猶之嘗其一臠,而未窺全豹。及一九六四年,餘謝政後重主本館,適國立編譯館有《今註資治通鑒》之編纂,甫出版三册,以經費及流通兩方面,均有藉助於出版傢之必要,商之於餘,以其係就全書詳註,足以彌補餘四十年前編纂學生國學叢書之闕,遂予接受。甫歲餘,而全書十五册,千餘萬言,已全部問世矣。
  餘又以《今註資治通鑒》,雖較學生國學叢書已進一步,然因若幹古籍,文義晦澀,今註以外,能有今譯,則相互為用,今註可明個別意義,今譯更有助於通達大體,寧非更進一步歟?
  本館所任之古籍今註今譯十二種,經慎選專傢定約從事,閱時最久者將及二年,較短者不下一年,則以屬稿諸君,無不敬恭將事,求備求詳;迄今衹有《尚書》及《禮記》二種繳稿,所有註譯字數,均超出原預算甚多,以《禮記》一書言,竟超過倍數以上。茲當第一種之《尚書今註今譯》排印完成,問世有日,謹述緣起及經過如上。
  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王云五
《論語今註今譯》新版序
  《論語》為中國的第一書,是世人所共同承認的。我記得英國近代一位文學家威爾斯(H.G. Wells)曾把《論語》列為世界十大書之一。他的選取,當然有他的標準,可惜我們不知道他詳細的意思。三百年前,日本一位學者伊藤仁齋(1627—1705)在他所撰的《論語古義》的首頁刻有“最上至極,宇宙第一”八個字。他這個“第一”,當是就孔子所講的道理而言。想起伊藤仁齋的年代,我們自然可以說他的見解是很公正的。
  但若專就人文方面的道理講,即在現代,我們還可以贊同伊藤先生的意思。近世西方所稱的“金律”(Golden Rule),乃指《馬太福音》七章十二節或《路加福音》六章三十一節而言。這就是孔子所以為“終身可行”的“恕”。我們很正當地可以把恕道看做人類行為道德的基礎。世界上文明民族的先哲,很多都曾說過恕道,但原始記載恕道的話而現在尚存的書,則實以《論語》為最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著作中都有意同“金律”的話,但他們的年代都後於孔子。如果我們要憑這一點說《論語》是現代世界上人文範圍中的第一書,自然可以說得通。
  但我以為,我們若把孔子生平的志慮作為選取這個“第一書”的依據,理由似更為正大。《論語》中曾記了孔子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個道字,不是“吾道一以貫之”的“道”,乃是“魯一變,至於道”的“道”,它含有“天下有道”全句的意義。(孔子所說的“天下有道”,意思極近於後人所說的“天下太平”。)孔子一生棲棲,心中所期望的衹是“天下太平”,到了老來,禁不住吐了心聲:“我若有一天聽到‘天下太平了’,我便什麽時候死去也願意!”我們從這句話可以想到孔子全副的心情。世界各民族古代的聖哲中有這樣憂世憂民的志懷流露出來的,就我所知,以孔子這句話為最顯著。《論語》確是世界上宣揚仁愛的首部經典,從人文的立場講,自應為“第一書”。
  這本《論語今註今譯》,於一九七五年出版。九年來雖重印過幾次,但內容並沒有很大的更動。去年秋天,出版者要將這書重新排印,囑我加以修改。我因而自行校訂一遍。除改正錯字外,有許多章節的註文和譯文乃是重寫的。我在衰老的年齡中,得有機會改正這書裏的誤謬,使更適於學子的閱讀,頗為欣喜;而這一生能為這樣一本書盡點心力,亦自慶幸。
  我很覺得我這書中還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並世學人如肯不吝指教,使我得以減少這本書中的錯誤,乃是我所企望的!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毛子水
首頁>> 文學>> 四书类>> 王云五 Wang Yunw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888年1979年), 毛子水 Mao Zishui   中國 China   現代中國   (1893年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