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有九對
一曰切對。二曰切側對。三曰字對。四曰字側對。五曰聲對。六曰雙聲對。七曰雙聲側對。八曰疊韻對。九曰疊韻側對。
切對一。謂象物切正不偏枯。
切側對二,詩曰:“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
字對三。詩曰:“山柳架寒露(一作“山椒架寒露),池篠韻涼飈。”
字側對四。謂字義俱別,形體半同。詩曰:“玉雞清五洛,瑞雉映三秦。”
聲對五。謂字義別,聲名對也。詩曰:“疏蟬韻高柳,密蔦挂深鬆。”
雙聲對六。詩曰:“洲渚近環映,樹石相因依。”
雙聲側對七。詩曰:“花明金𠔌樹,菜映首山薇。”
疊韻對八。詩曰:“平明披黼帳,窈窕步花庭。”
疊韻側對九。詩曰:“浮鐘霄響徹,飛鏡晚光斜。”
詩有十體
一曰形似。二曰質氣。三曰情理。四曰直置。五曰雕藻。六曰影帶。七曰婉轉。八曰飛動。九曰清切。十曰精華。
形似一。謂貌其形而得似也(一作“謂邈其形而不得似也”)。詩曰:“風花無定影,露竹有餘清。”
質氣二。謂有質骨而依其氣也。詩曰:“霜峰暗無色”,“雪覆登道白。”
情理三。謂敘情以入理緻也。詩曰:“遊禽知暮返,行客獨未歸(一作“行路獨未歸”)。”
直置四。謂直書可置於句也。詩曰:“隱隱山分地,蒼蒼海接天。”
雕藻五。謂以凡目前事而雕妍之也。詩曰:“岸緑開河柳,池紅照海榴。”
影帶六。謂以事意相愜而用之也。詩曰:“露花如濯錦,泉月似沉鈎。”
婉轉七。謂屈麯其詞,婉轉成句也。詩曰:“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一作“湖水帶星來”)。”
飛動八。詩曰:“空葭凝露色,落葉動秋聲。”
九曰清切(一作“情切”)。詩曰:“猿聲出峽斷,月影落江寒。”
精華十。詩曰:“青田擬駕鶴,丹穴欲乘鳳。”
一曰切對。二曰切側對。三曰字對。四曰字側對。五曰聲對。六曰雙聲對。七曰雙聲側對。八曰疊韻對。九曰疊韻側對。
切對一。謂象物切正不偏枯。
切側對二,詩曰:“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
字對三。詩曰:“山柳架寒露(一作“山椒架寒露),池篠韻涼飈。”
字側對四。謂字義俱別,形體半同。詩曰:“玉雞清五洛,瑞雉映三秦。”
聲對五。謂字義別,聲名對也。詩曰:“疏蟬韻高柳,密蔦挂深鬆。”
雙聲對六。詩曰:“洲渚近環映,樹石相因依。”
雙聲側對七。詩曰:“花明金𠔌樹,菜映首山薇。”
疊韻對八。詩曰:“平明披黼帳,窈窕步花庭。”
疊韻側對九。詩曰:“浮鐘霄響徹,飛鏡晚光斜。”
詩有十體
一曰形似。二曰質氣。三曰情理。四曰直置。五曰雕藻。六曰影帶。七曰婉轉。八曰飛動。九曰清切。十曰精華。
形似一。謂貌其形而得似也(一作“謂邈其形而不得似也”)。詩曰:“風花無定影,露竹有餘清。”
質氣二。謂有質骨而依其氣也。詩曰:“霜峰暗無色”,“雪覆登道白。”
情理三。謂敘情以入理緻也。詩曰:“遊禽知暮返,行客獨未歸(一作“行路獨未歸”)。”
直置四。謂直書可置於句也。詩曰:“隱隱山分地,蒼蒼海接天。”
雕藻五。謂以凡目前事而雕妍之也。詩曰:“岸緑開河柳,池紅照海榴。”
影帶六。謂以事意相愜而用之也。詩曰:“露花如濯錦,泉月似沉鈎。”
婉轉七。謂屈麯其詞,婉轉成句也。詩曰:“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一作“湖水帶星來”)。”
飛動八。詩曰:“空葭凝露色,落葉動秋聲。”
九曰清切(一作“情切”)。詩曰:“猿聲出峽斷,月影落江寒。”
精華十。詩曰:“青田擬駕鶴,丹穴欲乘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