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春
杜子春者,周、隋間人。少落魄,不事傢産,然以心氣閑縱,嗜酒邪遊。資 産蕩盡,投於親故,皆以不事事之故見棄。方鼕,衣破腹空,徒行長安中,日晚 未食,彷徨不知所往,於東市西門,饑寒之色可掬,仰天長吁。有一老人策杖於 前,問曰:“君子何嘆?”子春言其心,且憤其親戚疏薄也。感激之氣,發於顔 色。老人曰:“幾緡則豐用?”子春曰:“三五萬則可以活矣。”老人曰:“未 也,更言之。”“十萬。”曰:“未也。”乃言:“百萬。”曰:“未也。”曰: “三百萬。”乃曰:“可矣。”於是袖出一緡,曰:“給子今夕,明日午時俟子 於西市波斯邸,慎無後期。”及時,子春往,老人果與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子春既富,蕩心復熾。自以為終身不復羈旅也,乘肥衣輕,會酒徒,徵絲竹 歌舞於倡樓,不復以治生為意。一二年間,稍稍而盡。衣服車馬,易貴從賤,去 馬而驢,去驢而徒,倏忽如初。既而復無計,自嘆於市門。發聲而老人到,握其 手曰:“君復如此,奇哉!吾將復濟子,幾緡方可?”子春慚不對,老人因逼之, 子春愧謝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時,來前期處。”子春忍愧而往,得錢一千萬。 未受之初,憤發以為從此謀生,石季倫、猗頓小竪耳。錢既入手,心又翻然,縱 適之情,又卻如故。不三四年間,貧過舊日。復遇老人於故處,子春不勝其愧, 掩面而走,老人牽裾止之,曰:“嗟乎!拙謀也。”因與三千萬,曰:“此而不 痊,則子貧在膏肓矣。”子春曰:“吾落魄邪遊,生涯罄盡。親戚豪族,無相顧 者,獨此叟三給我,我何以當之?”因謂老人曰“吾得此,人間之事可以立,孤 孀可以衣食,於名教復圓矣。感叟深惠,立事之後,唯叟所使。”老人曰:“吾 心也。子治生畢,來歲中元,見我於老君雙檜下。”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轉 資揚州,買良田百頃,郭中起甲第,要路置邸百餘間,悉召孤孀分居第中,婚嫁 甥侄,遷祔旅櫬,恩者煦之,仇者復之。既畢事,及期而往。
老人者方嘯於二檜之陰,遂與登華山雲臺峰。入四十裏餘,見一居處,室屋 嚴潔,非常人居。彩雲遙覆,鸞鶴飛翔,其上有正堂,中有藥爐,高九尺餘,紫 焰光發,灼煥窗戶。玉女九人環爐而立,青竜白虎,分據前後。其時日將暮,老 人者不復俗衣,乃黃冠絳帔士也。持白石三丸,酒一卮遺子春,令速食之訖。取 一虎皮鋪於內西壁,東嚮而坐,戒曰:“慎勿語,雖尊神、惡鬼、夜叉、猛獸、 地獄,及君之親屬為所囚縛,萬苦皆非真實,但當不動不語耳,安心莫懼,終無 所苦。當一心念吾所言。”言訖而去。子春視庭,唯一巨甕,滿中貯水而已。
道士適去,而旌旗戈甲,千乘萬騎,遍滿崖𠔌來,呵叱之聲動天,有一人稱 大將軍,身長丈餘,人馬皆着金甲,光芒射人。親衛數百人,拔劍張弓,直入堂 前,呵曰:“汝是何人,敢不避大將軍!”左右竦劍而前,逼問姓名,又問作何 物,皆不對。問者大怒,催斬,爭射之,聲如雷,竟不應。將軍者拗怒而去。俄 而猛虎、毒竜、狻猊、獅子、腹蛇萬計,哮吼拿攫而爭前,欲搏噬,或跳過其上。 子春神色不動。有頃而散。既而大雨滂澍,雷電晦暝,火輪走其左右,電光掣其 前後,目不得開。須臾,庭際水深丈餘,流電吼雷,勢若山川開破,不可製止, 瞬息之間,波及坐下。子春端坐不顧。未頃而散。將軍者復來,引牛頭獄卒,奇 貌鬼神,將大鑊湯而置子春前,長槍刃叉,四面周匝,傳命曰:“肯言姓名即放, 不肯言,即當心叉取置之鑊中。”又不應。因執其妻來,捽於階下,指曰:“言 姓名免之。”又不應。乃鞭捶流血,或射或斫,或煮或燒,苦不可忍。其妻號哭 曰:“誠為陋拙,有辱君子。然幸得執巾櫛,奉事十餘年矣,今為尊鬼所執,不 勝其苦。不敢望君匍匐拜乞,望君一言,即全性命矣。人誰無情,君乃忍惜一言。” 雨淚庭中,且咒且駡,子春終不顧。將軍曰:“吾不能毒汝妻耶?”令取銼碓, 從腳寸寸坐刂之。妻叫哭愈急,竟不顧之。將軍曰:“此賊妖術已成,不可使久 在世間。”敕左右斬之。
斬訖,魂魄被領見閻羅王,王曰:“此乃雲臺峰妖民乎?”促付獄中,於是 熔銅、鐵杖、碓搗、磑磨、火坑、鑊湯、刀山、劍林之苦,無不備嘗。然心念道 士之言,亦似可忍,竟不呻吟。獄卒告受罪畢,王曰:“此人陰賊,不合得作男 身,宜令作女人。”配生宋州單父縣丞王勤傢,生而多病,針灸醫藥之苦,略無 停日。亦嘗墜火墮床,痛苦不濟,終不失聲。俄而長大,容色絶代,而口無聲, 其傢目為啞女,親戚相狎,侮之萬端,終不能對。同鄉有進士盧珪者,聞者容而 慕之,因媒氏求焉。其傢以啞辭之,盧曰:“苟為妻而賢,何用言矣,亦足以戒 長舌之婦。”乃許之。盧生備禮親迎為妻,數年,恩情甚篤,生一男,僅二歲, 聰慧無敵。盧抱兒與之言,不應。多方引之,終無辭。盧大怒曰:“昔賈大夫之 妻鄙其夫纔不笑爾。然觀其射雉,尚釋其憾。今吾陋不及賈,而文藝非徒射雉也, 而竟不言。大丈夫為妻所鄙,安用其子!”乃持兩足,以頭撲於石上,應手而卒, 血濺數步。子春愛生於心,忽忘其約,不覺失聲雲:“噫!”
“噫”聲未息,身坐故處,道士者亦在其前,初五更矣。其紫焰穿屋上天, 火起四捨,屋室俱焚。道士嘆曰:“措大誤餘乃如是!”因提其髻投水甕中。未 頃火息。道士前曰:“出。吾子之心,喜怒哀懼惡欲,皆能忘也。所未臻者,愛 而已。嚮使子無‘噫’聲,吾之藥成,子亦上仙矣。嗟乎,仙纔之難得也!吾藥 可重煉,而子之身猶為世界所容矣。勉之哉!”遙指路使歸。子春強登基觀焉, 其爐已壞,中有鐵柱大如臂,長數尺。道士脫衣,以刀子削之。
○裴諶
裴諶、王敬伯、梁芳約為方外之友。隋大業中,相與入白鹿山學道,謂黃白 可成,不死之藥可致,雲飛羽化,無非積學。辛勤采煉,手足胼胝,十數年間。 無何,梁芳死,敬伯謂諶曰:“吾所以去國忘傢,耳絶絲竹,口厭肥豢,目棄奇 色,去華屋而樂茅齋,賤歡娛而貴寂寞者,豈非覬乘雲駕鶴,遊戲蓬壺?縱其不 成,亦望長生,壽畢天地耳。今仙海無涯,長生未緻,辛勤于云山之外,不免就 死。敬伯所樂,將下山乘肥衣輕,聽歌玩色,遊於京洛,意足然後求達,垂功立 事,以榮耀人寰,縱不能憩三山,飲瑤池,驂竜衣霞,歌鸞飛鳳,與仙翁為侶, 且腰金拖紫,圖影凌煙,厠卿大夫之間,何如哉?子盍歸乎?無空死深山。”諶 曰;“吾乃夢醒者,不復低迷。”敬伯遂歸,諶留之不得。時唐貞觀初,以舊籍 調授左武衛騎曹參軍,大將軍趙朏妻之以女。數年間,遷大理廷評,衣緋,奉使 淮南,舟行過高郵。
製使之行,呵叱風生,行船不敢動。時天微雨,忽有一漁舟突過,中有老人, 衣簑戴笠,鼓棹而去,其疾如風。敬伯以為吾乃製使,威振遠近,此漁父敢突過 我。試視之,乃諶也。遽令追之,因請維舟,延之坐內,握手慰之曰:“兄久居 深山,拋擲名宦而無成,到此極也。夫風不可係,影不可捕,古人倦夜長,尚秉 燭遊,況少年白晝而擲之乎?敬伯自出山數年,今廷尉評事矣。昨者推獄平允, 乃天錫命服。淮南疑獄,今氵獻於有司,上擇詳明吏覆訊之,敬伯預其選,故有 是行。雖未可言官達,比之山叟,自謂差勝。兄甘勞苦,竟如曩日,奇哉!奇哉! 今何所須,當以奉給。”諶曰:“吾儕野人,心近雲鶴,未可以腐鼠嚇也。吾沉 子浮,魚鳥各適,何必矜炫也。夫人世之所須者,吾當給爾,子何以贈我?吾與 山中之友,或市藥於廣陵,亦有息肩之地。青園橋東,有數裏櫻桃園,園北車門, 即吾宅也。子公事少隙,當尋我於此。”遂倏然而去。
敬伯到廣陵十餘日,事少閑,思諶言,因出尋之。果有車門,試問之,乃裴 宅也。人引以入,初尚荒涼,移步愈佳。行數百步,方及大門,樓閣重複,花木 鮮秀,似非人境。煙翠蔥蘢,景色妍媚,不可形狀。香風颯來,神清氣爽,飄飄 然有凌雲之意,不復以使車為重,視其身若腐鼠,視其徒若螻蟻。既而稍聞劍佩 之聲,二青衣出曰:“阿郎來。”俄有一人,衣冠偉然,儀貌奇麗,敬伯前拜, 視之乃諶也。裴慰之曰:“塵界仕官,久食腥膻,愁欲之火焰於心中,負之而行, 固甚勞睏。”遂揖以入,坐於中堂,窗戶棟梁,飾以錄寶,屏帳皆畫雲鶴。有頃, 四青衣捧碧玉臺盤而至,器物珍異,皆非人世所有,香醪嘉饌,目所未窺。既而 日將暮,命其促席,燃九光之燈,光華滿座。女樂二十人,皆絶代之色,列坐其 前。
裴顧小黃頭曰:“王評事昔吾山中之友,道情不固,棄吾下山,別近十年, 纔為廷尉屬。今俗心已就,須俗妓以樂之。顧伶傢女無足召者,當召士大夫之女 已適人者。如近無姝麗,五千裏內皆可擇之。”小黃頭唯唯而去。諸妓調碧玉箏, 調未諧而黃頭已復命,引一妓自西階登,拜裴席前。裴指曰:“參評事。”敬伯 答拜,細視之,乃敬伯妻趙氏也。敬伯驚訝不敢言,妻亦甚駭,目之不已。遂令 坐玉階下,一青衣捧玳瑁箏授之,趙素所善也,因令與妓合麯以送酒。敬伯坐間 取一殷色朱李投之,趙顧敬伯,潛係於衣帶。妓奏之麯,趙皆不能逐。裴乃令隨 趙所奏,時時停之,以呈其麯。其歌舞雖非雲韶九奏之樂,而清沉宛轉,酬獻極 歡。天將曉,裴召前黃頭曰:“送趙氏夫人。”且謂曰:“此堂乃九天畫堂,常 人不到。吾昔與王為方外之交,憐其為俗所迷,自投湯火,以智自燒,以明自賊, 將沉浮於生死海中,求岸不得,故命於此,一以醒之。今日之會,誠難再得,亦 夫人之宿命,乃得暫遊,雲山萬重,往復勞苦,無辭也。”趙拜而去。
裴謂敬伯曰:“評公使車留此一宿,得無驚群將乎?宜且就館,未赴闕閑時, 訪我可也。塵路遐遠,萬愁攻人,努力自愛。”敬伯拜謝而去。後五日,將還, 潛詣取別,其門不復有宅,乃荒涼之地,煙草極目,惆悵而返。
及京奏事畢,得歸私第,諸趙競怒曰:“女子誠陋拙,不足以奉事君子。然 已辱厚禮,亦宜敬之。夫上以承祖先,下以繼後事,豈苟而已哉。奈何以妖術緻 之萬裏而娛人之視聽乎?朱李尚在,其筵足徵,何諱乎?”敬伯盡言之,且曰: “當此之時,敬伯亦自不測。此蓋裴之道成矣,以此相炫也。”其妻亦記得裴言, 遂不復責。
籲!神仙之變化,誠如此乎?將幻者鬻術以致惑乎?固非常智之所及。且夫 雀為蛤,雉為蜃,人為虎,腐草為螢,蜣螂為蟬,鯤為鵬,萬物之變化,書傳之 記者,不可以智達,況耳目之外乎!
○韋氏
京兆韋氏女者,既笄二年,母告之曰:“有秀纔裴爽者,欲聘汝。”女笑曰: “非吾夫也。”母記之,雖媒媼日來,盛陳裴之才,其傢甚慕之,然終不諧。又 一年,母曰:“有王悟者,前參京兆軍事,其府之司錄張審約者,汝之老舅也, 為王媒之,將聘汝矣。”女亦曰:“非也。”母又曰:“張亦熟我,又為王之媒 介也,其辭不虛矣。”亦終不諧。
又二年,進士張楚金求之。母以告之,女笑曰:“吾之夫乃此人也。”母許 之,遂擇吉焉。既成禮訖,因其母徐問之,對曰:“吾此乃夢徵矣。然此生之事 皆見矣,豈獨適楚金之先知乎!某既笄,夢年二十適清河楚金,以尚書節制廣陵, 在鎮七年,而楚金伏法。闔門皆死,惟某與新婦一人,生入掖庭,蔬食而役者十 八年,蒙詔放出。自午承命,日暮方出宮關,與新婦渡水,迨暗及灘,四顧將昏 然,不知所往,因與新婦相於灘於掩泣,相勉曰:‘此不可久立,宜速渡。’遂 南行。及岸數百步,有壞坊焉。自入西門,隨垣而北,其東大門屋,因造焉,又 無人而大開,遂入。及壞戟門,亦開,又入。逾屏回廊四合,有堂既扃。階前有 四大櫻桃樹林,花發正茂。及月色滿庭,似無人居,不知所告。因與新婦對臥階 下。未幾,有老人來詬逐,告以前情,遂去。又聞西廊步必履之聲,有一少年郎 來詬,且呼老人令遂之。苦告之,少年郎低首而走。徐乃白衫素履,哭拜階下曰: ‘某尚書之侄也。’乃慟哭曰:‘無處問耗,不知阿母與阿嫂至,乃自天降也。 此即舊宅,堂中所鎖,無非舊物。’慟哭開戶,宛如故居之地,居之九年前從化 (本句疑有脫誤)。”其母大奇之。且人之榮悴,無非前定,素聞之矣,豈夢中 之信,又如此乎?乃心記之。
俄而楚金授鉞廣陵,神竜中以徐敬業有興復之謀,連坐伏法,惟妻與婦□死, 配役掖庭十八年,則天因降誕日,大縱籍役者,得□例焉。午後受詔,及行,總 監緋閹走留食,候之。食畢,實將暮矣。其褰裳涉水而哭,及宅所在,無差夢焉。
噫!夢信徵也,則前所敘扶風公之見,又何以偕焉。
○元無有
寶應中,有元無有,嘗以仲春末獨行維揚郊野。值日晚,風雨大至。時兵荒 後,人戶逃竄,入路旁空莊。須臾霽止。斜月自出。無有憩北軒,忽聞西廊有人 行聲,未幾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異,相與談諧,吟詠甚暢,乃雲:“今夕如 秋,風月如此,吾黨豈不為文,以紀平生之事?”其文即曰口號聯句也。吟詠既 朗,無有聽之甚悉。其一衣冠長人曰:
“齊紈魯縞如霜雪,寥亮高聲為子發。”
其二黑衣冠短陋人曰:
“嘉賓良會清夜時,輝煌燈燭我能持。”
其三故弊黃衣冠人,亦短陋,詩曰:
“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綆相牽常出入。”
其四黑衣冠,身亦短陋,詩曰:
“爨薪貯水常煎熬,充他口腹我為勞。”
無有亦不以四人為異,四人亦不虞無有之在堂隍也,遞相褒賞,羨其自負, 雖阮嗣宗《詠懷》亦不能加耳。四人遲明方歸舊所,無有就尋之,堂中惟有故杵、 燭臺、水桶、破鐺,乃知四人即此物所為也。
○郭代公
代國公郭元振,開元中下第,自晉之汾,夜行陰晦失道。久而絶遠有燈火之 光,以為人居也,逕往投之。八九裏有宅,門宇甚峻。既入門,廊下及堂下燈燭 輝煌,牢饌羅列,若嫁女之傢,而悄無人。公係馬西廊前,歷階而升,徘徊堂上, 不知其何處也。俄聞堂中東閣有女子哭聲,嗚咽不已。公問曰:“堂中泣者,人 耶,鬼耶?何陳設如此,無人而獨泣?”曰:“妾此鄉之祠有烏將軍者,能禍福 人,每歲求偶於鄉人,鄉人必擇處女之美者而嫁焉。妾雖陋拙,父利鄉人之五百 緡,潛以應選。今夕,鄉人之女並為遊宴者,到是,醉妾此室,共鎖而去,以適 於將軍者也。今父母棄之就死,而令惴惴哀懼。君誠人耶,能相救免,畢身為掃 除之婦,以奉指使。”公憤曰:“其來當何時?”曰:“二更。”公曰:“吾忝 為大丈夫也,必力救之。如不得,當殺身以徇汝,終不使汝枉死於淫鬼之手也。” 女泣少止,於是坐於西階上,移其馬於堂北,令一僕侍立於前,若為賓而待之。
未幾,火光照耀,車馬駢闐,二紫衣吏入而復出,曰:“相公在此。”逡巡, 二黃衣吏入而出,亦曰:“相公在此。”公私心獨喜:“吾當為宰相,必勝此鬼 矣。”既而將軍漸下,導吏復告之。將軍曰:“入。”有戈劍弓矢翼引以入,即 東階下,公使僕前曰:“郭秀纔見。”遂行揖。將軍曰:“秀纔安得到此?”曰: “聞將軍今夕嘉禮,願為小相耳。”將軍者喜而延坐,與對食,言笑極歡。公於 囊中有利刀,思取刺之,乃問曰:“將軍曾食鹿臘乎?”曰:“此地難遇。”公 曰:“某有少須珍者,得自禦廚,願削以獻。”將軍者大悅。公乃起,取鹿臘並 小刀,因削之,置一小器,令自取。將軍喜,引手取之,不疑其他。公伺其無機, 乃投其脯,捉其腕而斷之。將軍失聲而走,導從之吏,一時驚散。公執其手,脫 衣纏之,令僕夫出望之,寂無所見,乃啓門謂泣者曰:“將軍之腕已在於此矣。 尋其血蹤,死亦不久。汝既獲免,可出就食。”泣者乃出,年可十七八,而甚佳 麗,拜於公前,曰:“誓為僕妾。”公勉諭焉。天方曙,開視其手,則豬蹄也。
俄聞哭泣之聲漸近,乃女之父母兄弟及鄉中耆老,相與舁櫬而來,將收其屍 以備殯殮。見公及女,乃生人也。鹹驚以問之,公具告焉。鄉老共怒殘其神,曰: “烏將軍,此鄉鎮神,鄉人奉之久矣,歲配以女,纔無他虞。此禮少遲,即風雨 雷雹為虐。奈何失路之客,而傷我明神,緻暴於人,此鄉何負?當殺公以祭烏將 軍,不爾,亦縛送本縣。”揮少年將令執公,公諭之曰:“爾徒老於年,未老於 事。我天下之達理者,爾衆聽吾言。夫神,承天而為鎮也,不若諸侯受命於天子 而疆理天下乎?”曰:“然。”公曰:“使諸侯漁色於中國,天子不怒乎?殘虐 於人,天子不伐乎?誠使爾呼將軍者,真神明也,神固無豬蹄,天豈使淫妖之獸 乎?且淫妖之獸,天地之罪畜也,吾執正以誅之,豈不可乎!爾曹無正人,使爾 少女年年橫死於妖畜,積罪動天。安知天不使吾雪焉?從吾言,當為爾除之,永 無聘禮之患,如何?”鄉人悟而喜曰:“願從公命。”
乃令數百人,執弓矢刀槍鍬钁之屬,環而自隨,尋血而行。纔二十裏,血入 大塚穴中。因圍而屬刂之,應手漸大如甕口,公令束薪燃火投入照之。其中若大 室,見一大豬,無前左蹄,血臥其地,突煙走出,斃於圍中。
鄉人翻共相慶,會錢以酬公。公不受,曰:“吾為人除害,非鬻獵者。”得 免之女辭其父母親族曰:“多幸為人,托質血屬,閨闈未出,固無可殺之罪。今 者貪錢五十萬,以嫁妖獸,忍鎖而去,豈人所宜!若非郭公之仁勇,寧有今日? 是妾死於父母而生於郭公也。請從郭公,不復以舊鄉為念矣。”泣拜而從公,公 多歧援諭,止之不獲,遂納為側室,生子數人。
公之貴也,皆任大官之位。事已前定,雖生遠地,而至於鬼神終不能害,明 矣。
○來君綽
隋煬帝徵遼,十二軍盡沒,總管來護坐法受戮,煬帝盡欲誅其諸子。君綽憂 懼連誅,因與秀纔羅巡、羅逖、李萬進結為奔走之友,共亡命至海州。
夜黑迷路,路旁有燈火,因與共投之。扣門數下,有一蒼頭迎拜君綽,君綽 因問:“此是誰傢?”答曰:“科鬥郎君,姓威,即當府秀纔也。”遂啓門,又 自閉,敲中門,曰:“蝸兒,外有四五個客。”蝸兒即又一蒼頭也。遂開門,秉 燭引客就館客位,床榻茵褥甚備。俄有二小童持燭自中門出,曰:“六郎子出來。” 君綽等降階見主人。主人辭彩朗然,文辯紛錯,自通姓名曰“威污蠖”。敘寒溫 訖,揖客由阼階,坐曰:“污蠖忝以本州鄉賦,得與足下同聲,清宵良會,殊是 所願。”即命酒合坐。漸至酣暢,談謔交至,衆所不能對。君綽頗不能平,欲以 理挫之,無計,因舉觴曰:“君綽請起一令,以坐中姓名雙聲者,犯罰如律。” 君綽曰:“威污蠖。”實譏其姓。衆皆撫手大笑,以為得言。及至污蠖,改令曰: “以坐中人姓為歌聲,自二字至五字。”令曰:“羅李,羅來李,羅李羅來,羅 李羅李來。”衆皆慚其辯捷。羅巡又問:“君風雅之士,足得自比雲竜,何玉名 之自貶子耶?”污蠖曰:“僕久從賓貢,多為主司見屈。以僕後於群士,何異尺 蠖於污池乎?”巡又問:“公華宗,氏族何為不載?”污蠖曰:“我本田氏,出 於齊威王,亦猶桓丁之類,何足下之不學耶?”既而蝸兒舉方丈盤至,珍羞水陸, 充溢其間。君綽及僕者無不飽飫。夜闌徹燭,連榻而寢。遲明敘別,恨恨俱不自 勝。
君綽等行數裏,猶念污蠖,復來,見昨所會之處,了無人居,唯污池,池邊 有大螾,長數尺。又有蝸蠃丁子,皆大常者數倍,方知污蠖及二竪皆此物也。 遂共惡昨宵所食,各吐出青泥及污水數升。
杜子春者,周、隋間人。少落魄,不事傢産,然以心氣閑縱,嗜酒邪遊。資 産蕩盡,投於親故,皆以不事事之故見棄。方鼕,衣破腹空,徒行長安中,日晚 未食,彷徨不知所往,於東市西門,饑寒之色可掬,仰天長吁。有一老人策杖於 前,問曰:“君子何嘆?”子春言其心,且憤其親戚疏薄也。感激之氣,發於顔 色。老人曰:“幾緡則豐用?”子春曰:“三五萬則可以活矣。”老人曰:“未 也,更言之。”“十萬。”曰:“未也。”乃言:“百萬。”曰:“未也。”曰: “三百萬。”乃曰:“可矣。”於是袖出一緡,曰:“給子今夕,明日午時俟子 於西市波斯邸,慎無後期。”及時,子春往,老人果與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子春既富,蕩心復熾。自以為終身不復羈旅也,乘肥衣輕,會酒徒,徵絲竹 歌舞於倡樓,不復以治生為意。一二年間,稍稍而盡。衣服車馬,易貴從賤,去 馬而驢,去驢而徒,倏忽如初。既而復無計,自嘆於市門。發聲而老人到,握其 手曰:“君復如此,奇哉!吾將復濟子,幾緡方可?”子春慚不對,老人因逼之, 子春愧謝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時,來前期處。”子春忍愧而往,得錢一千萬。 未受之初,憤發以為從此謀生,石季倫、猗頓小竪耳。錢既入手,心又翻然,縱 適之情,又卻如故。不三四年間,貧過舊日。復遇老人於故處,子春不勝其愧, 掩面而走,老人牽裾止之,曰:“嗟乎!拙謀也。”因與三千萬,曰:“此而不 痊,則子貧在膏肓矣。”子春曰:“吾落魄邪遊,生涯罄盡。親戚豪族,無相顧 者,獨此叟三給我,我何以當之?”因謂老人曰“吾得此,人間之事可以立,孤 孀可以衣食,於名教復圓矣。感叟深惠,立事之後,唯叟所使。”老人曰:“吾 心也。子治生畢,來歲中元,見我於老君雙檜下。”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轉 資揚州,買良田百頃,郭中起甲第,要路置邸百餘間,悉召孤孀分居第中,婚嫁 甥侄,遷祔旅櫬,恩者煦之,仇者復之。既畢事,及期而往。
老人者方嘯於二檜之陰,遂與登華山雲臺峰。入四十裏餘,見一居處,室屋 嚴潔,非常人居。彩雲遙覆,鸞鶴飛翔,其上有正堂,中有藥爐,高九尺餘,紫 焰光發,灼煥窗戶。玉女九人環爐而立,青竜白虎,分據前後。其時日將暮,老 人者不復俗衣,乃黃冠絳帔士也。持白石三丸,酒一卮遺子春,令速食之訖。取 一虎皮鋪於內西壁,東嚮而坐,戒曰:“慎勿語,雖尊神、惡鬼、夜叉、猛獸、 地獄,及君之親屬為所囚縛,萬苦皆非真實,但當不動不語耳,安心莫懼,終無 所苦。當一心念吾所言。”言訖而去。子春視庭,唯一巨甕,滿中貯水而已。
道士適去,而旌旗戈甲,千乘萬騎,遍滿崖𠔌來,呵叱之聲動天,有一人稱 大將軍,身長丈餘,人馬皆着金甲,光芒射人。親衛數百人,拔劍張弓,直入堂 前,呵曰:“汝是何人,敢不避大將軍!”左右竦劍而前,逼問姓名,又問作何 物,皆不對。問者大怒,催斬,爭射之,聲如雷,竟不應。將軍者拗怒而去。俄 而猛虎、毒竜、狻猊、獅子、腹蛇萬計,哮吼拿攫而爭前,欲搏噬,或跳過其上。 子春神色不動。有頃而散。既而大雨滂澍,雷電晦暝,火輪走其左右,電光掣其 前後,目不得開。須臾,庭際水深丈餘,流電吼雷,勢若山川開破,不可製止, 瞬息之間,波及坐下。子春端坐不顧。未頃而散。將軍者復來,引牛頭獄卒,奇 貌鬼神,將大鑊湯而置子春前,長槍刃叉,四面周匝,傳命曰:“肯言姓名即放, 不肯言,即當心叉取置之鑊中。”又不應。因執其妻來,捽於階下,指曰:“言 姓名免之。”又不應。乃鞭捶流血,或射或斫,或煮或燒,苦不可忍。其妻號哭 曰:“誠為陋拙,有辱君子。然幸得執巾櫛,奉事十餘年矣,今為尊鬼所執,不 勝其苦。不敢望君匍匐拜乞,望君一言,即全性命矣。人誰無情,君乃忍惜一言。” 雨淚庭中,且咒且駡,子春終不顧。將軍曰:“吾不能毒汝妻耶?”令取銼碓, 從腳寸寸坐刂之。妻叫哭愈急,竟不顧之。將軍曰:“此賊妖術已成,不可使久 在世間。”敕左右斬之。
斬訖,魂魄被領見閻羅王,王曰:“此乃雲臺峰妖民乎?”促付獄中,於是 熔銅、鐵杖、碓搗、磑磨、火坑、鑊湯、刀山、劍林之苦,無不備嘗。然心念道 士之言,亦似可忍,竟不呻吟。獄卒告受罪畢,王曰:“此人陰賊,不合得作男 身,宜令作女人。”配生宋州單父縣丞王勤傢,生而多病,針灸醫藥之苦,略無 停日。亦嘗墜火墮床,痛苦不濟,終不失聲。俄而長大,容色絶代,而口無聲, 其傢目為啞女,親戚相狎,侮之萬端,終不能對。同鄉有進士盧珪者,聞者容而 慕之,因媒氏求焉。其傢以啞辭之,盧曰:“苟為妻而賢,何用言矣,亦足以戒 長舌之婦。”乃許之。盧生備禮親迎為妻,數年,恩情甚篤,生一男,僅二歲, 聰慧無敵。盧抱兒與之言,不應。多方引之,終無辭。盧大怒曰:“昔賈大夫之 妻鄙其夫纔不笑爾。然觀其射雉,尚釋其憾。今吾陋不及賈,而文藝非徒射雉也, 而竟不言。大丈夫為妻所鄙,安用其子!”乃持兩足,以頭撲於石上,應手而卒, 血濺數步。子春愛生於心,忽忘其約,不覺失聲雲:“噫!”
“噫”聲未息,身坐故處,道士者亦在其前,初五更矣。其紫焰穿屋上天, 火起四捨,屋室俱焚。道士嘆曰:“措大誤餘乃如是!”因提其髻投水甕中。未 頃火息。道士前曰:“出。吾子之心,喜怒哀懼惡欲,皆能忘也。所未臻者,愛 而已。嚮使子無‘噫’聲,吾之藥成,子亦上仙矣。嗟乎,仙纔之難得也!吾藥 可重煉,而子之身猶為世界所容矣。勉之哉!”遙指路使歸。子春強登基觀焉, 其爐已壞,中有鐵柱大如臂,長數尺。道士脫衣,以刀子削之。
○裴諶
裴諶、王敬伯、梁芳約為方外之友。隋大業中,相與入白鹿山學道,謂黃白 可成,不死之藥可致,雲飛羽化,無非積學。辛勤采煉,手足胼胝,十數年間。 無何,梁芳死,敬伯謂諶曰:“吾所以去國忘傢,耳絶絲竹,口厭肥豢,目棄奇 色,去華屋而樂茅齋,賤歡娛而貴寂寞者,豈非覬乘雲駕鶴,遊戲蓬壺?縱其不 成,亦望長生,壽畢天地耳。今仙海無涯,長生未緻,辛勤于云山之外,不免就 死。敬伯所樂,將下山乘肥衣輕,聽歌玩色,遊於京洛,意足然後求達,垂功立 事,以榮耀人寰,縱不能憩三山,飲瑤池,驂竜衣霞,歌鸞飛鳳,與仙翁為侶, 且腰金拖紫,圖影凌煙,厠卿大夫之間,何如哉?子盍歸乎?無空死深山。”諶 曰;“吾乃夢醒者,不復低迷。”敬伯遂歸,諶留之不得。時唐貞觀初,以舊籍 調授左武衛騎曹參軍,大將軍趙朏妻之以女。數年間,遷大理廷評,衣緋,奉使 淮南,舟行過高郵。
製使之行,呵叱風生,行船不敢動。時天微雨,忽有一漁舟突過,中有老人, 衣簑戴笠,鼓棹而去,其疾如風。敬伯以為吾乃製使,威振遠近,此漁父敢突過 我。試視之,乃諶也。遽令追之,因請維舟,延之坐內,握手慰之曰:“兄久居 深山,拋擲名宦而無成,到此極也。夫風不可係,影不可捕,古人倦夜長,尚秉 燭遊,況少年白晝而擲之乎?敬伯自出山數年,今廷尉評事矣。昨者推獄平允, 乃天錫命服。淮南疑獄,今氵獻於有司,上擇詳明吏覆訊之,敬伯預其選,故有 是行。雖未可言官達,比之山叟,自謂差勝。兄甘勞苦,竟如曩日,奇哉!奇哉! 今何所須,當以奉給。”諶曰:“吾儕野人,心近雲鶴,未可以腐鼠嚇也。吾沉 子浮,魚鳥各適,何必矜炫也。夫人世之所須者,吾當給爾,子何以贈我?吾與 山中之友,或市藥於廣陵,亦有息肩之地。青園橋東,有數裏櫻桃園,園北車門, 即吾宅也。子公事少隙,當尋我於此。”遂倏然而去。
敬伯到廣陵十餘日,事少閑,思諶言,因出尋之。果有車門,試問之,乃裴 宅也。人引以入,初尚荒涼,移步愈佳。行數百步,方及大門,樓閣重複,花木 鮮秀,似非人境。煙翠蔥蘢,景色妍媚,不可形狀。香風颯來,神清氣爽,飄飄 然有凌雲之意,不復以使車為重,視其身若腐鼠,視其徒若螻蟻。既而稍聞劍佩 之聲,二青衣出曰:“阿郎來。”俄有一人,衣冠偉然,儀貌奇麗,敬伯前拜, 視之乃諶也。裴慰之曰:“塵界仕官,久食腥膻,愁欲之火焰於心中,負之而行, 固甚勞睏。”遂揖以入,坐於中堂,窗戶棟梁,飾以錄寶,屏帳皆畫雲鶴。有頃, 四青衣捧碧玉臺盤而至,器物珍異,皆非人世所有,香醪嘉饌,目所未窺。既而 日將暮,命其促席,燃九光之燈,光華滿座。女樂二十人,皆絶代之色,列坐其 前。
裴顧小黃頭曰:“王評事昔吾山中之友,道情不固,棄吾下山,別近十年, 纔為廷尉屬。今俗心已就,須俗妓以樂之。顧伶傢女無足召者,當召士大夫之女 已適人者。如近無姝麗,五千裏內皆可擇之。”小黃頭唯唯而去。諸妓調碧玉箏, 調未諧而黃頭已復命,引一妓自西階登,拜裴席前。裴指曰:“參評事。”敬伯 答拜,細視之,乃敬伯妻趙氏也。敬伯驚訝不敢言,妻亦甚駭,目之不已。遂令 坐玉階下,一青衣捧玳瑁箏授之,趙素所善也,因令與妓合麯以送酒。敬伯坐間 取一殷色朱李投之,趙顧敬伯,潛係於衣帶。妓奏之麯,趙皆不能逐。裴乃令隨 趙所奏,時時停之,以呈其麯。其歌舞雖非雲韶九奏之樂,而清沉宛轉,酬獻極 歡。天將曉,裴召前黃頭曰:“送趙氏夫人。”且謂曰:“此堂乃九天畫堂,常 人不到。吾昔與王為方外之交,憐其為俗所迷,自投湯火,以智自燒,以明自賊, 將沉浮於生死海中,求岸不得,故命於此,一以醒之。今日之會,誠難再得,亦 夫人之宿命,乃得暫遊,雲山萬重,往復勞苦,無辭也。”趙拜而去。
裴謂敬伯曰:“評公使車留此一宿,得無驚群將乎?宜且就館,未赴闕閑時, 訪我可也。塵路遐遠,萬愁攻人,努力自愛。”敬伯拜謝而去。後五日,將還, 潛詣取別,其門不復有宅,乃荒涼之地,煙草極目,惆悵而返。
及京奏事畢,得歸私第,諸趙競怒曰:“女子誠陋拙,不足以奉事君子。然 已辱厚禮,亦宜敬之。夫上以承祖先,下以繼後事,豈苟而已哉。奈何以妖術緻 之萬裏而娛人之視聽乎?朱李尚在,其筵足徵,何諱乎?”敬伯盡言之,且曰: “當此之時,敬伯亦自不測。此蓋裴之道成矣,以此相炫也。”其妻亦記得裴言, 遂不復責。
籲!神仙之變化,誠如此乎?將幻者鬻術以致惑乎?固非常智之所及。且夫 雀為蛤,雉為蜃,人為虎,腐草為螢,蜣螂為蟬,鯤為鵬,萬物之變化,書傳之 記者,不可以智達,況耳目之外乎!
○韋氏
京兆韋氏女者,既笄二年,母告之曰:“有秀纔裴爽者,欲聘汝。”女笑曰: “非吾夫也。”母記之,雖媒媼日來,盛陳裴之才,其傢甚慕之,然終不諧。又 一年,母曰:“有王悟者,前參京兆軍事,其府之司錄張審約者,汝之老舅也, 為王媒之,將聘汝矣。”女亦曰:“非也。”母又曰:“張亦熟我,又為王之媒 介也,其辭不虛矣。”亦終不諧。
又二年,進士張楚金求之。母以告之,女笑曰:“吾之夫乃此人也。”母許 之,遂擇吉焉。既成禮訖,因其母徐問之,對曰:“吾此乃夢徵矣。然此生之事 皆見矣,豈獨適楚金之先知乎!某既笄,夢年二十適清河楚金,以尚書節制廣陵, 在鎮七年,而楚金伏法。闔門皆死,惟某與新婦一人,生入掖庭,蔬食而役者十 八年,蒙詔放出。自午承命,日暮方出宮關,與新婦渡水,迨暗及灘,四顧將昏 然,不知所往,因與新婦相於灘於掩泣,相勉曰:‘此不可久立,宜速渡。’遂 南行。及岸數百步,有壞坊焉。自入西門,隨垣而北,其東大門屋,因造焉,又 無人而大開,遂入。及壞戟門,亦開,又入。逾屏回廊四合,有堂既扃。階前有 四大櫻桃樹林,花發正茂。及月色滿庭,似無人居,不知所告。因與新婦對臥階 下。未幾,有老人來詬逐,告以前情,遂去。又聞西廊步必履之聲,有一少年郎 來詬,且呼老人令遂之。苦告之,少年郎低首而走。徐乃白衫素履,哭拜階下曰: ‘某尚書之侄也。’乃慟哭曰:‘無處問耗,不知阿母與阿嫂至,乃自天降也。 此即舊宅,堂中所鎖,無非舊物。’慟哭開戶,宛如故居之地,居之九年前從化 (本句疑有脫誤)。”其母大奇之。且人之榮悴,無非前定,素聞之矣,豈夢中 之信,又如此乎?乃心記之。
俄而楚金授鉞廣陵,神竜中以徐敬業有興復之謀,連坐伏法,惟妻與婦□死, 配役掖庭十八年,則天因降誕日,大縱籍役者,得□例焉。午後受詔,及行,總 監緋閹走留食,候之。食畢,實將暮矣。其褰裳涉水而哭,及宅所在,無差夢焉。
噫!夢信徵也,則前所敘扶風公之見,又何以偕焉。
○元無有
寶應中,有元無有,嘗以仲春末獨行維揚郊野。值日晚,風雨大至。時兵荒 後,人戶逃竄,入路旁空莊。須臾霽止。斜月自出。無有憩北軒,忽聞西廊有人 行聲,未幾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異,相與談諧,吟詠甚暢,乃雲:“今夕如 秋,風月如此,吾黨豈不為文,以紀平生之事?”其文即曰口號聯句也。吟詠既 朗,無有聽之甚悉。其一衣冠長人曰:
“齊紈魯縞如霜雪,寥亮高聲為子發。”
其二黑衣冠短陋人曰:
“嘉賓良會清夜時,輝煌燈燭我能持。”
其三故弊黃衣冠人,亦短陋,詩曰:
“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綆相牽常出入。”
其四黑衣冠,身亦短陋,詩曰:
“爨薪貯水常煎熬,充他口腹我為勞。”
無有亦不以四人為異,四人亦不虞無有之在堂隍也,遞相褒賞,羨其自負, 雖阮嗣宗《詠懷》亦不能加耳。四人遲明方歸舊所,無有就尋之,堂中惟有故杵、 燭臺、水桶、破鐺,乃知四人即此物所為也。
○郭代公
代國公郭元振,開元中下第,自晉之汾,夜行陰晦失道。久而絶遠有燈火之 光,以為人居也,逕往投之。八九裏有宅,門宇甚峻。既入門,廊下及堂下燈燭 輝煌,牢饌羅列,若嫁女之傢,而悄無人。公係馬西廊前,歷階而升,徘徊堂上, 不知其何處也。俄聞堂中東閣有女子哭聲,嗚咽不已。公問曰:“堂中泣者,人 耶,鬼耶?何陳設如此,無人而獨泣?”曰:“妾此鄉之祠有烏將軍者,能禍福 人,每歲求偶於鄉人,鄉人必擇處女之美者而嫁焉。妾雖陋拙,父利鄉人之五百 緡,潛以應選。今夕,鄉人之女並為遊宴者,到是,醉妾此室,共鎖而去,以適 於將軍者也。今父母棄之就死,而令惴惴哀懼。君誠人耶,能相救免,畢身為掃 除之婦,以奉指使。”公憤曰:“其來當何時?”曰:“二更。”公曰:“吾忝 為大丈夫也,必力救之。如不得,當殺身以徇汝,終不使汝枉死於淫鬼之手也。” 女泣少止,於是坐於西階上,移其馬於堂北,令一僕侍立於前,若為賓而待之。
未幾,火光照耀,車馬駢闐,二紫衣吏入而復出,曰:“相公在此。”逡巡, 二黃衣吏入而出,亦曰:“相公在此。”公私心獨喜:“吾當為宰相,必勝此鬼 矣。”既而將軍漸下,導吏復告之。將軍曰:“入。”有戈劍弓矢翼引以入,即 東階下,公使僕前曰:“郭秀纔見。”遂行揖。將軍曰:“秀纔安得到此?”曰: “聞將軍今夕嘉禮,願為小相耳。”將軍者喜而延坐,與對食,言笑極歡。公於 囊中有利刀,思取刺之,乃問曰:“將軍曾食鹿臘乎?”曰:“此地難遇。”公 曰:“某有少須珍者,得自禦廚,願削以獻。”將軍者大悅。公乃起,取鹿臘並 小刀,因削之,置一小器,令自取。將軍喜,引手取之,不疑其他。公伺其無機, 乃投其脯,捉其腕而斷之。將軍失聲而走,導從之吏,一時驚散。公執其手,脫 衣纏之,令僕夫出望之,寂無所見,乃啓門謂泣者曰:“將軍之腕已在於此矣。 尋其血蹤,死亦不久。汝既獲免,可出就食。”泣者乃出,年可十七八,而甚佳 麗,拜於公前,曰:“誓為僕妾。”公勉諭焉。天方曙,開視其手,則豬蹄也。
俄聞哭泣之聲漸近,乃女之父母兄弟及鄉中耆老,相與舁櫬而來,將收其屍 以備殯殮。見公及女,乃生人也。鹹驚以問之,公具告焉。鄉老共怒殘其神,曰: “烏將軍,此鄉鎮神,鄉人奉之久矣,歲配以女,纔無他虞。此禮少遲,即風雨 雷雹為虐。奈何失路之客,而傷我明神,緻暴於人,此鄉何負?當殺公以祭烏將 軍,不爾,亦縛送本縣。”揮少年將令執公,公諭之曰:“爾徒老於年,未老於 事。我天下之達理者,爾衆聽吾言。夫神,承天而為鎮也,不若諸侯受命於天子 而疆理天下乎?”曰:“然。”公曰:“使諸侯漁色於中國,天子不怒乎?殘虐 於人,天子不伐乎?誠使爾呼將軍者,真神明也,神固無豬蹄,天豈使淫妖之獸 乎?且淫妖之獸,天地之罪畜也,吾執正以誅之,豈不可乎!爾曹無正人,使爾 少女年年橫死於妖畜,積罪動天。安知天不使吾雪焉?從吾言,當為爾除之,永 無聘禮之患,如何?”鄉人悟而喜曰:“願從公命。”
乃令數百人,執弓矢刀槍鍬钁之屬,環而自隨,尋血而行。纔二十裏,血入 大塚穴中。因圍而屬刂之,應手漸大如甕口,公令束薪燃火投入照之。其中若大 室,見一大豬,無前左蹄,血臥其地,突煙走出,斃於圍中。
鄉人翻共相慶,會錢以酬公。公不受,曰:“吾為人除害,非鬻獵者。”得 免之女辭其父母親族曰:“多幸為人,托質血屬,閨闈未出,固無可殺之罪。今 者貪錢五十萬,以嫁妖獸,忍鎖而去,豈人所宜!若非郭公之仁勇,寧有今日? 是妾死於父母而生於郭公也。請從郭公,不復以舊鄉為念矣。”泣拜而從公,公 多歧援諭,止之不獲,遂納為側室,生子數人。
公之貴也,皆任大官之位。事已前定,雖生遠地,而至於鬼神終不能害,明 矣。
○來君綽
隋煬帝徵遼,十二軍盡沒,總管來護坐法受戮,煬帝盡欲誅其諸子。君綽憂 懼連誅,因與秀纔羅巡、羅逖、李萬進結為奔走之友,共亡命至海州。
夜黑迷路,路旁有燈火,因與共投之。扣門數下,有一蒼頭迎拜君綽,君綽 因問:“此是誰傢?”答曰:“科鬥郎君,姓威,即當府秀纔也。”遂啓門,又 自閉,敲中門,曰:“蝸兒,外有四五個客。”蝸兒即又一蒼頭也。遂開門,秉 燭引客就館客位,床榻茵褥甚備。俄有二小童持燭自中門出,曰:“六郎子出來。” 君綽等降階見主人。主人辭彩朗然,文辯紛錯,自通姓名曰“威污蠖”。敘寒溫 訖,揖客由阼階,坐曰:“污蠖忝以本州鄉賦,得與足下同聲,清宵良會,殊是 所願。”即命酒合坐。漸至酣暢,談謔交至,衆所不能對。君綽頗不能平,欲以 理挫之,無計,因舉觴曰:“君綽請起一令,以坐中姓名雙聲者,犯罰如律。” 君綽曰:“威污蠖。”實譏其姓。衆皆撫手大笑,以為得言。及至污蠖,改令曰: “以坐中人姓為歌聲,自二字至五字。”令曰:“羅李,羅來李,羅李羅來,羅 李羅李來。”衆皆慚其辯捷。羅巡又問:“君風雅之士,足得自比雲竜,何玉名 之自貶子耶?”污蠖曰:“僕久從賓貢,多為主司見屈。以僕後於群士,何異尺 蠖於污池乎?”巡又問:“公華宗,氏族何為不載?”污蠖曰:“我本田氏,出 於齊威王,亦猶桓丁之類,何足下之不學耶?”既而蝸兒舉方丈盤至,珍羞水陸, 充溢其間。君綽及僕者無不飽飫。夜闌徹燭,連榻而寢。遲明敘別,恨恨俱不自 勝。
君綽等行數裏,猶念污蠖,復來,見昨所會之處,了無人居,唯污池,池邊 有大螾,長數尺。又有蝸蠃丁子,皆大常者數倍,方知污蠖及二竪皆此物也。 遂共惡昨宵所食,各吐出青泥及污水數升。
○崔環
安平崔環者,司戎郎宣之子。元和五年夏五月,遇疾於滎陽別業。忽見黃衫 吏二人,執帖來追,遂行數百步,入城。城中有街兩畔,官林相對,絶無人傢, 直北數裏到門,題曰“判官院”。見二吏迤邐嚮北,亦有林木,袴靴秣頭,佩刀 頭,執弓矢者,散立者,各數百人。同到之人數千,或杻,或係,或縛,或囊 盛耳頭,或連其項,或衣服儼然,或簪裙濟濟,各有懼色,或泣或嘆。其黃衫人 一留伴環,一入告。俄聞决人四下聲,既而告者出曰:“判官傳語:何故不撫幼 小,不務成傢,廣破莊園,但恣酒色!又慮爾小纍無掌,且為寬恕,輕杖放歸, 宜即洗心,勿復貳過。若踵前非,固無容捨。”乃敕伴者令送歸。環曰:“判官 謂誰?”曰:“司戎郎也。”環泣曰:“棄背多年,號天莫及。幸蒙追到,慈顔 不遙,乞一拜見,死且無恨。”二吏曰:“明晦各殊,去留有隔,不合見也。” 環曰:“嚮者傳語雲已見責。此身不入,何以受刑?”吏曰:“入則不得歸矣。 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傢,二魂受杖耳。不信,看郎脛合有杖痕。”遂褰衣自視, 其兩脛各有杖痕四,痛苦不濟,匍匐而行,舉足甚艱。同到之人,嘆羨之聲,喧 於歧路。
南行百餘步,街東有大林。二吏前曰:“某等日夜事判官,為日雖久,幽冥 小吏,例不免貧。各有許惠資財,竟無暇取,不因送郎陰路,無因得往求之。請 即暫止林下,某等偕去,俄頃即來。諸處皆是惡鬼曹司,不合往,乞郎不移足相 待。”言訖各去,久而不來。環悶,試詣街西行,一署門題曰“人礦院”,門亦 甚淨。環素有膽,且恃其父為判官,身又蒙放,遂入其中。過屏障,見一大石, 周回數裏。有一軍將坐於石北廳上,據案而坐,鋪人各繞石及石上,有數十大鬼, 形貌不同,以大鐵椎椎人為礦石。東有杻械枷鎖者數千人,悲啼恐懼,不可名 狀。點名拽來,投來石上,遂椎之,既碎,唱其名。軍將判之,一吏於案後讀之 雲:“傅某獄訖。”鬼亦捧雲。其中有傅磑獄者,付火獄者,傅湯獄者。環直逼 石前看之,軍將指之雲:“曹司法嚴,不合妄入,彼是何人,敢來閑看!”人吏 競來傳問,環恃不對。軍將怒曰:“看既無端,問又不對,傍觀豈如身試之審乎?” 敕一吏拽來鍛之。環一魂尚立,見其石上別有一身,被拽撲臥石上,大錘錘之, 痛苦之極,實不可忍。須臾,骨肉皆碎,僅欲成泥。二吏者走來,槌胸曰:“郎 君,再三乞不閑行,何故來此?”遂告軍將曰:“此是判官郎君,陽祿未終,追 來卻放,暫來入者。無間地獄,入不須臾。遂道如斯。何計得令復舊?”軍將者 亦懼曰:“初問不言,忿而處置,如何?”因問諸鬼曰:“何計得令復舊?”皆 曰:“唯濮陽霞一人耳。”曰;“遠近?”曰:“去此萬裏。昨者北海王與化形 出遊,為海人所愪。其王請出,今亦未回。”乃令一鬼召之。
有頃而到,乃一髯眇目翁也,應急而來,喘猶未定。軍將指環曰:“何計?” 霞曰:“易耳。”遂解衣纏腰,取懷中藥末,糝於礦上團撲,一翻一糝,扁槎其 礦為頭頂及身手足,剜刻五髒,通為腸胃,雕為九竅,逡巡成形,以手承其項曰: “起!”遂起來,與立合為一,遂能行。大為二吏所貴。相與復南行。將去,濮 陽霞撫肩曰:“措大,人礦中搜得活,然而去不許一錢。”環許錢三十萬。霞笑 曰:“老吏身忙,當使小鬼梟兒往取,見即分付。”
行及城門,見一吏南走,曰:“黃河欲分一枝,前者天令三丁取一,計功不 計,今請二丁取一。”二吏以私行有礦環之過,恐宣之怒環而召也,謂環曰: “彼見若問,但言欲觀地獄之法,以為儆戒,故在此耳。”吏見果問,環答之如 言。遂別去復行。
須臾,至滎陽,二吏曰:“還生必矣。某將有所取,能一觀乎?”環曰: “固所願也。”共入縣郭,到一人傢中堂,一吏以懷中繩係床上女人頭,盡力拽 之,一吏以豹皮囊徐收其氣,氣盡乃拽下,皆縛之。同送環傢,入門,二吏大呼 曰:“崔環!”誤築門扇,遂寤。其傢泣候之,已七日矣。後數日,有梟鳴於庭, 環曰:“濮陽翁之子來矣。”遂令傢人刻紙錢焚之,乃去。疾平,潛尋所見婦人 傢,乃縣糾郭霈妻也。其時尚未有分河之議,後數日,河中節度使司徒薛公平議 奏分河一枝,冀減衝城之勢。初奏三丁取一,既慮不足,復奏二丁役一,竟如環 陰司所見也。
○柳歸舜
吳興柳歸舜,隋開皇二十年自江南抵巴陵,大風吹至君山下。因維舟登岸, 尋小徑,不覺行四五裏,興酣,逾越溪澗,不由徑路。忽道傍有一大石,表裏洞 徹,圓而砥平,周匝六七畝。其外盡生翠竹,圓大如盎,高百餘尺,葉曳白雲, 森羅映天,清風徐吹,戛為絲竹音。石中央又生一樹,高百尺,條幹偃陰為五色。 翠葉如盤,花徑尺餘,色深碧,葉深紅,異香成煙,箸物霏霏。
有鸚鵡數千,丹嘴翠衣,尾長二三尺,翺翔其間,相呼姓字,音旨清越。有 名“武遊郎”者,有名“阿蘇兒”者,有名“武仙郎”者,有名“自在先生”者, 有名“踏蓮露”者,有名“鳳花臺”者,有名“戴蟬兒”者,有名“多花子”者。 或有唱歌者曰:“吾此麯是漢武鈎弋夫人常所唱。”詞曰:
“戴蟬兒,分明傳與君王語。
建章殿裏未得歸,朱箔金缸雙鳳舞。”
名阿蘇兒者曰:“我憶阿嬌深宮下淚,唱曰:‘昔請司馬相如為作《長門賦》, 徒使費百金,君王終不顧。’”又有誦司馬相如《大人賦》者曰:“吾初學賦時, 為趙昭儀抽七寶釵橫鞭,餘痛不徹。今日誦得,還是終身一藝。”名武遊郎者言: “餘昔見漢武帝乘鬱金楫,泛積翠池,自吹紫玉笛,音韻朗暢,帝意歡適。李夫 人歌以隨,歌曰:‘顧鄙賤、奉恩私。願吾君,萬歲期。’”
又名武仙郎者問歸舜曰:“君何姓氏行第?”歸舜曰:“姓柳,第十二。” 曰:“柳十二自何許來?”歸舜曰:“吾將至巴陵,遭風泊舟,興酣至此耳。” 武仙郎曰:“柳十二官人,偶因遭風,得臻異境,此所謂因病緻妍耳。然下官禽 鳥,不能致力生人,為足下轉達桂傢三十娘子。”因遙呼曰:“阿春,此間有客。” 即有紫雲數片,自西南飛來。去地丈餘,雲氣漸散,遂見珠樓翠幕,重檻飛楹, 周匝石際。一青衣自戶出,年始十三四,身衣珠翠,顔甚姝美,謂歸舜曰:“三 十娘子使阿春傳語郎君:貧居僻遠,勞此檢校。不知朝來食否?請垂略坐,以具 蔬饌。”即有捧水精床出者。歸舜再讓而坐。阿春因呼鳳花臺鳥:“何不看客? 三十娘子以黃郎不在,不敢接對郎君。汝若等閑,似前度受捶。”有一鸚鵡即飛 至曰:“吾乃鳳花臺也。近有一篇,君能聽乎?”歸舜曰:“平生所好,實契所 願。”鳳花臺乃曰:“吾昨過蓬萊玉樓,因有一章。詩曰:
露接朝陽生,海波翻水晶。
玉樓瞰寥廓,天地相照明。
此時下棲止,投跡依舊楹。
顧餘復何忝,日侍群仙行。
歸舜曰:“麗則麗矣。足下師乃誰人?”鳳花臺曰:“僕在王丹左右一千餘 歲,杜蘭香教我真籙,東方朔授我秘訣。漢武帝求太中大夫,遂在石渠署見揚雄、 王褒等賦頌,始曉箴論。王莽之亂,方得還吳。後為朱然所得,轉遺陸遜。復見 機、雲製作,方學綴篇什。機、雲被戮,便至於此。殊不知近日誰為宗匠?”歸 舜曰:“薛道衡、江總也。”因誦數篇示之。鳳花臺曰:“近代非不靡麗,殊少 骨氣。”俄而阿春捧赤玉盤,珍羞萬品,目所不識,甘香裂鼻。
飲食訖,忽有二道士自空飛下,顧見歸舜曰:“大難得!與鸚鵡相對。君非 柳十二乎?君船以風便,索君甚急,何不急回?”因投一尺綺曰:“以此掩眼, 即去矣。”歸舜從之,忽如身飛,卻墜巴陵。達舟所,舟人欲發。問之,失歸舜 已三日矣。後卻至此,泊舟尋訪,不復再見也。
○崔書生
開元天寶中,有崔書生者,於東周邏𠔌口居,好植花竹,乃於戶外別蒔名花, 春暮之時,英蕊芬鬱,遠聞百步。書生每晨必盥漱獨看。忽見一女郎自西乘馬東 行,青衣老少數人隨後。女郎有殊色,所乘馬駿。崔生未及細視,而女郎已過矣。 明日又過,崔生於花下先緻酒茗樽杓,鋪陳茵席,乃迎馬首曰:“某以性好花木, 此園無非手植。今香茂似堪流盼。伏見女郎頻自過此,計僕馭當疲,敢具簞醪, 希垂憩息。”女郎不顧而過。其後青衣曰:“但具酒饌,何憂不至。”女郎顧叱 曰:“何故輕與人言!”言訖遂去。
崔生明日又於山下別緻醪酒,俟俟女郎至,崔生乃鞭馬隨之,到別墅之前, 又下馬拜請。良久,一老青衣謂女郎曰:“車馬甚疲,暫歇無傷。”因自控女郎 馬至堂寢下,老青衣謂崔生曰:“君既未婚,予為媒妁可乎?”崔生大悅,再拜 跪,請不相忘。老青衣曰:“事即必定,後十五日大吉辰,君於此時,但具婚禮 所要,並於此備酒饌。小娘子阿姊在邏𠔌中,有微疾,故小娘子日往看省。某去, 便當咨啓,至期則皆至此矣。”於是促行。崔生在後,即依言營備吉日所要。至 期,女郎及姊皆到。其姊亦儀質極麗。遂以女郎歸於崔生。
崔生母在舊居,殊不知崔生納室。崔生以不告而娶,但啓聘媵。母見女郎, 女郎悉歸之禮甚具。經月餘日,忽有一人送食於女郎,甘香特異。後崔生覺母慈 顔衰瘁,因伏問幾下,母曰:“吾有汝一子,冀得永壽。今汝所納新婦,妖美無 雙。吾於士塑圖書之中,未嘗識此,必恐是狐媚之輩,傷害於汝,遂致吾憂。” 崔生入室見女郎,女郎涕淚交下,曰:“本待箕帚,便望終天,不知尊夫人待以 狐媚輩,明晨即便請行,相愛今宵耳。”崔生掩淚不能言。
明日,女郎車騎至,女郎乘馬,崔生從送之,入邏𠔌三十餘裏,山間有川, 川中異香珍果,不可勝紀。館於屋室,侈於王者。青衣百許,迎拜女郎曰:“小 娘子,無行崔生,何必將來!”於是捧入,留崔生於門外。未幾,一青衣傳女郎 姊言曰:“崔生遺行,使太夫人疑阻,事宜便絶,不合相見。然小妹曾奉周旋, 亦當奉屈。”俄而召崔生入,責誚再三,辭辯清婉,崔生但拜伏受譴而已。遂坐 於中寢對食,食訖,命酒,召女樂洽飲,鏗鏘萬變。樂闕,其姊謂女郎曰:“ 令崔郎卻回,汝有何物贈送?”女郎遂出白玉合子遺崔生,崔生亦自留別。於是 各嗚咽而出。行至邏𠔌,回望千岩萬壑,無徑路,自慟哭歸傢。常見玉合子, 鬱不樂。
忽有鬍僧扣門求食,崔生出見,鬍僧曰:“君有至寶,乞相示也。”崔生曰: “某貧士,何有見請?”僧曰:“君豈不有異人奉贈,貧道望氣知之。”崔生因 出合子示鬍僧,僧起拜請曰:“請以百萬市之。”遂將去。崔生問僧曰:“女郎 是誰?”曰:“君所納妻,王母第三個女,玉卮娘子也。姊亦負美名在仙都,況 復人間。所惜君娶之不得久遠。倘住一年,君舉傢必仙矣。”崔生嘆怨迨卒。
○曹惠
武德初,有曹惠者,製授江州參軍。官捨有佛堂,堂中有二木偶人,長尺餘, 雕飾甚巧,丹青剝落。惠因持歸與稚兒。後稚兒方食餅,木偶即引手請之。兒驚 報惠,惠笑曰:“取木偶來。”即言曰:“輕紅、輕素自有名,何呼木偶!”於 是轉盼馳走,悉無異人。
惠問曰:“汝何時來物,頗能作怪?”輕素曰:“某與輕紅是宣城太守謝傢 俑偶,當時天下工巧,總不及瀋隱侯傢老蒼頭孝忠也。輕素、輕紅即孝忠所造也。 隱侯哀宣城無辜,葬日故有此贈。時輕素在壙中,方持湯與樂傢娘子濯足,聞外 有持兵稱敕聲,娘子畏懼,跣足化為白螻,少頃,二賊執炬至,盡掠財物,謝郎 時頷瑟瑟環,亦為賊敲頤脫之。賊人照見輕紅等,曰:‘二明器不惡,可與小兒 為戲具。’遂持出,時天正二年也。自爾流落數傢,陳末麥鐵杖猶子咬頭將至此, 以到今日。*?被縈治試唬骸霸悰判恍鞮撬魍蹙叢蚺巠籧麑五嵩評旨夷餇子?”輕 素曰:“王氏乃生前之妻,樂傢乃冥婚耳。王氏本屠酤種,性粗率多力,至冥中 猶與宣城琴瑟不睦,何宣城顔嚴,則磔石抵關以為威脅。宣城自密啓於天帝,帝 許逐之。二女一男,悉隨母歸矣。遂再娶樂彥輔第八娘子,美資質,善書,好彈 琴,尤與殷東陽仲文、謝荊州晦夫人相得,日恣追尋。宣城嘗雲:‘我纔方古詞 人,唯不及東阿耳。其餘文士,皆吾機中之肉,可以宰割矣。’見為南曹典銓郎, 與潘典門同列,乘肥衣輕,貴於生前百倍。然十日一朝晉、宋、梁,可以為勞, 近聞亦已停矣。”
惠又問曰:“汝二人靈異若此,吾欲捨汝,何如?”即皆喜曰:“以輕素等 變化,雖無不可,君意如不放,終不能逃。廬山山神欲索輕素作舞姬久矣,今此 奉辭,便當受彼榮富。然君能終恩,請命畫工,便賜粉黛。”即令工人為圖之, 使被錦綉。輕素喜笑曰:“此度非論舞姬,亦當彼夫人。無以奉酬,請以微言留 別。百代之中,但有他人會者,無不為忠臣居大位矣。言曰:‘雞角入骨,紫鶴 吃黃角甲(疑此處有脫誤,“黃角甲”,《廣記》作“黃鼠申”,“申”字或屬 下讀),不害五通泉室,為六代吉昌。’”言訖而滅。
後有人禱廬山神,女巫雲:“神君新納一夫人,要翠花釵簪,汝宜求之,當 降大福。”禱者求而焚之,遂如願焉。惠亦不能知其微言,訪之時賢皆不識,或 雲:中書令岑文本識其三句,亦不為人說雲。
○滕庭俊
文明元年,毗陵掾滕庭俊患熱病積年,每發身如火燒,熱數日方定。召醫, 醫不能治。後之洛調選,行至滎陽西十四五裏,天嚮暮,未達前所。遂投一道旁 莊傢,主人暫出未至,庭俊心無聊賴,自嘆吟曰:“為客多苦辛,日暮無主人。” 即有老父,須發甚禿,衣服亦弊,自堂西出而曰:“老父雖無所解,然性好文章, 適不知郎君來,正與和且耶聯句次,聞郎君吟‘為客多苦辛,日暮無主人’,雖 曹丕‘客子常畏人’不能過也。老父與和且耶同作渾傢門客,門客雖貧,亦有鬥 酒接郎君清話耳。”庭俊甚異之,問:“老父居止何所?”老父曰:“僕忝渾傢 掃門之客,姓麻,名束禾,第大,君何不呼為麻大。”庭俊即謝不敏,與之偕行, 繞堂西隅,遂見一門,門啓,華堂復閣甚綺秀,館中有樽酒盤杓。麻大揖庭俊同 坐。
良久,門中一客出,麻大曰:“和至矣。”庭俊即降階相讓,還坐,且耶謂 麻大曰:“適與君聯句,詩頭來未?”麻大自書題目曰:“同在渾平原門聯句一 首。予已為四句矣。”麻大詩曰:
自與慎終鄰,馨香遂滿身。
無關好清淨,又用去灰塵。
且耶良久乃曰:“僕是七言,韻又不同,如何?”麻大曰:“但自為一章, 亦不惡。”於是且耶即吟曰:
鼕日每去依煙火,春至還歸養子孫。
曾嚮苻王筆端坐,邇來求食渾傢門。
庭俊猶未悟,見其館華盛,因有淹留歇馬之計,乃書四言雲:
田文稱好客,凡養幾多人?
如使馮驩在,今希厠下賓。
且耶、麻大笑曰:“何得相譏?嚮使君得在渾傢,一日自當足矣。”於是餐 膳餚饌,引滿數十巡。主人至,覓庭俊不見,使人叫喚之,庭俊應曰:“唯。” 而館宇並麻、和二人一時不見,身在厠屋下,傍有大蒼蠅、禿帚而已。庭俊先有 熱疾,自此後頓愈,不復更發矣。
○顧總
梁天監元年,顧總為縣吏,數被鞭捶,嘗鬱鬱憤懷,因逃墟墓之間,彷徨惆 悵,不知所適。忽有二黃衣見顧總曰:“劉君,頗憶疇昔周旋否?”總驚曰: “弊宗乃顧氏,先未曾面清顔,何有周旋之問?”二人曰:“僕二人,王粲、徐 幹也。足下生前是劉楨,為坤明侍中,以納賂金謫為小吏,公今當不知矣。然公 言辭歷歷,猶有記室音旨。”因出袖中五軸書示總曰:“此君集也,當諦視之。” 總試省覽,乃瞭然明悟,便覺藻思泉涌。
其集人多有本,惟卒後數篇記得。詩一章,題目曰《從駕遊幽麗宮卻憶平生 西園文會因寄修文府正郎蔡伯喈》,詩曰:
在漢絶綱紀,溟瀆多騰湍。
煌煌魏世祖,拯溺靜波瀾。
天紀已垂定,邦人亦保完。
大開相公府,掇拾盡幽蘭。
始從衆君子,日侍賢主歡。
文皇在春宮,烝孝逾問安。
監撫多餘閑,園圃恣遊觀。
末臣戴簪筆,翊聖從和鸞。
月出行殿涼,珍木清露溥。
天文信輝麗,鏗鏘振琅玕。
被命仰為和,顧徵成所難。
弱質不自持,危脆朽萎殘。
豈意十餘年,陵寢梧楸寒。
今朝坤明國,再顧簪蟬冠。
侍遊於離宮,高躡浮雲端。
卻憶西園時,生死暫悲酸。
君昔漢公卿,未央冠群賢。
倘若念平生,覽此同愴然。
其餘七篇,傳者失本。
王粲謂總曰:“吾本短小,無何取樂進女,女似其父,短小尤甚。自別君後, 改娶劉荊州女。尋生一子,荊州與名似翁奴,今年十八,長七尺三寸,所恨未得 參丈人也。當渠年十一,與餘同覽鏡,餘謂之曰:‘汝首魁梧於餘。’渠立應餘 曰:‘防風骨節專車,不如白起頭小而銳。’餘又謂曰:‘汝長大當為將。’又 應余曰:‘仲尼三尺童子,羞言霸道。況某承大人嚴訓,敢措意於相斫道乎?’ 餘知其瞭瞭過人矣。不知足下生來有郎娘否?”良久沉思,稍如相識,因曰: “二君子既是總友人,何計可脫小吏之厄?”徐幹曰:“君但執前集,訴於縣宰, 則脫矣。”總又問:“坤明是何國?”幹曰:“魏開國鄴地也。公昔為開國侍中, 何遽忘也?”公在坤明國傢纍悉無恙,賢小娘子嬌羞娘,有一篇奉憶,昨者已誦 似丈人矣,詩曰:
憶爺拋女不歸傢,不作侍中為小吏。
就辛苦,棄榮華,願爺相念早相見,
與兒買李市甘瓜。
誦訖,總不覺涕淚交下,為一章寄嬌羞娘子:
憶兒貌,念兒心,望兒不見淚沾襟。
時殊世異難相見,棄謝此生當訪尋。
既而王粲、徐幹與總殷勤敘別。
乃攜《劉楨集》五捲,並具陳見王粲、徐幹之狀,仍說前生是劉楨。縣宰因 見楨卒後詩,大驚曰:“不可使劉公幹為小吏。”即解遣,以賓禮待之。後不知 總所在,集亦尋失矣。時人勖子弟皆曰:“死劉楨猶庇得生顧總,可不進修哉!”
○周靜帝居延部落主
周靜帝初,居延部落主勃都骨低凌暴,奢逸好樂,居處甚盛。忽有人數十至 門,一人先投剌曰:“省名部落主成多受。”因趨入。骨低問曰:“何故省名部 落?”多受曰:“某等數人各殊,名字皆不別造。有姓馬者,姓皮者,姓鹿者, 姓熊者,姓獐者,姓衛者,姓班者,然皆名受。唯某帥名多受耳。”骨低曰: “君等悉似伶官,有何所解?”多受曰:“曉弄碗珠。性不愛俗,言皆經義。” 骨低大喜曰:“目所未睹。”有一優即前曰:“某等肚饑,臈臈怡怡,皮漫 繞身三匝。主人食若不充,開口終當不捨。”骨低悅,更命加食。一人曰:“某 請弄大小相成,終始相生。”於是長人吞短人,肥人吞瘦人,相吞殘兩人。長者 又曰:“請作終始相生耳。”於是吐下一人,吐者又吐一人。遞相吐出,人數復 足。骨低甚驚,因重賜賫遣之。
明日又至,戲弄如初。連翩半月,骨低頗煩,不能設食。諸伶皆怒曰:“主 人當以某等為幻術,請藉郎君娘子試之。”於是持骨低兒女弟妹甥侄妻妾等吞之 於腹中。腹中皆啼呼請命,骨低惶怖,降階頓首,哀乞親屬。伶者皆笑曰:“此 無傷,不足憂。”即吐出之,親屬完全如初。
骨低深怒,欲伺隙殺之。因令密訪之。見至一古宅基而滅。骨低聞而令掘之, 深數尺,於瓦礫下得一大木檻。中有皮袋數千。檻旁有𠔌麥,觸即為灰。檻中得 竹簡書,文字磨滅,不可識。唯隱隱似有三數字,若是“陵”字。骨低知是諸袋 為怪,欲舉出焚之。諸袋因號呼檻中曰:“某等無命,尋合化滅。緣李都尉留水 銀在此,故得且存。某等即都尉李少卿般糧袋,屋崩平壓,綿歷歲月,今已有命, 見為居延山神收作伶人,伏乞存情於神,不相殘毀。自此不敢復擾高居矣。”骨 低利其水銀,盡焚諸袋。無不為冤楚聲,血流漂灑。焚訖,骨低房廊戶牖悉為冤 痛之音,如焚袋時,月餘日不止。其年骨低舉傢病死,死者相繼,周歲無復孑遺。 水銀後亦失所在。
○劉諷
文明年,竟陵掾劉諷,夜投夷陵空館,月明下憩。忽有一女郎西軒至,儀質 溫麗,緩歌閑步,徐徐至中軒,回命青衣曰:“紫綏,取西堂花茵來,兼屈劉傢 六姨姨、十四舅母、南鄰翹翹小娘子,並將溢奴來,傳語道此間好風月,足得遊 樂。彈琴詠詩,大是好事。雖有竟陵判司,此人已睡明月下,不足回避也。”
未幾而三女郎至,一孩兒,色皆絶國。於是紫綏鋪花茵於庭中,揖讓班坐。 坐中設犀角酒樽,象牙杓,緑罽花觶,白琉璃盞,醪醴馨香,遠聞空際。女郎談 謔歌詠,音詞清婉。一女郎為明府,一女郎為錄事,明府女郎舉觴澆酒曰:“ 三姨婆壽等祇果山,六姨姨與三姨婆壽等,劉姨夫得太山府糾判官,翹翹小娘子 嫁得諸餘國太子,溢奴便作諸餘國宰相,某三四女伴總嫁得地府司文捨人,不然, 嫁得平等王郎君六郎子、七郎子,則平生素望足矣。”一時皆笑曰:“須與蔡傢 娘子賞口。”翹翹錄事獨下一籌,罰蔡傢娘子曰:“劉姨夫才貌溫茂,何故不與 他五道主使,空稱糾判官,怕六姨姨不歡,深吃一盞。”蔡傢娘子即持杯曰: “誠知被罰,直緣劉姨夫年老眼暗,恐看五道黃紙文書不得,誤大神伯公事。飲 亦何傷。”於是衆女郎皆笑倒。又一女郎起,傳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說,須傳 翠簪,翠簪過令不通即罰。令曰:“鸞老頭腦好,好頭腦鸞老。”傳說數巡,因 令紫綏下坐,使說令,紫綏素吃訥,令至,但稱“鸞老鸞老”。女郎皆笑,曰: “昔賀若弼弄長孫鸞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無發,故造此令。”
三更後,皆彈琴擊筑,齊唱迭和。歌曰:
明日清風,良宵會同。星河易翻,歡娛不終。
緑樽翠杓,為君斟酌。今夕不飲,何時歡樂?又歌曰:
楊柳楊柳,裊裊隨風急。
西樓美人春夢中,翠簾斜捲千條人。
又歌曰:
玉戶金釭,願陪君王。邯鄲宮中,金石絲簧。
衛女秦娥,左右成行。紈縞繽紛,翠眉紅妝。
王歡轉盼,為王歌舞。願得君歡,常無災苦。
歌竟,已是四更。即有一黃衫人,頭有角,儀貌甚偉,走入拜曰:“婆提王 屈娘子,便請娘子速來!”女郎等皆起而受命,卻傳曰:“不知王見召,適相與 望月至此。既蒙王呼喚,敢不奔赴。”因命青衣收拾盤筵。諷因大聲連咳,視庭 中無復一物。明旦,諦視之,拾得翠釵數衹。將出示人,更不知是何物也。
○董慎
隋大業元年,兗州佐史董慎,性公直,明法理。自都督以下,用法有不直, 必起犯顔而諫之。雖加削責,亦不懼,必俟刑正而後退。嘗因事暇偶歸傢,出州 門,逢一黃衣使者曰:“太山府君呼君為錄事,知之乎?”因出懷??牒示慎。牒 曰:“董慎名稱茂實,案牒精練,將分疑獄,必俟良能,權差知右曹錄事者。” 印處分明,及後署曰倨。慎謂使者曰:“府君呼我,豈有不行,然不識府君名謂 何?”使者曰:“錄事勿言,到府即知矣。”因持大布囊,內慎於中,負之趨出 兗州郭,緻囊於路左,汲水為泥,封慎兩目。
慎目既無所睹,都不知經過遠近,忽聞大唱曰:“範慎追董慎到。”使者曰: “諾。”趨入。府君曰:“所追錄事,今復何在?”使者曰:“冥司幽秘,恐或 漏泄,嚮請左曹匿影布囊盛之。”府君大笑曰:“使一範慎追一董慎,取左曹布 囊盛一右曹錄事,可謂能防慎矣。”便令寫出,抉去目泥,便賜青縑衣、魚須笏、 豹皮靴,文甚斑駁。邀登副階,命左右取榻令坐,曰:“藉君公正,故有是請。 今有閩州司馬令狐寔等六人,置無間獄,承天曹符,以寔是太元夫人三等親, 令式遞減三等。昨罪人程翥一百二十人引例,喧訟紛紜,不可止遏。已具名申天 曹。天曹以為罰疑唯輕,亦令量減二等。餘恐後人引例多矣,君謂宜如何?”慎 曰:“夫水照妍蚩而人不怒者,以其至清無情,況於天地刑法,豈宜恩貸姦慝。 然慎一胥吏爾,素無文字,雖知不可,終語無條貫。常州府秀纔張審通,辭彩雋 拔,足得備君管記。”府君令帖召。
俄頃審通至,曰:“此易耳,君當判以狀申。”府君曰:“尹善為我辭。” 即補充左曹錄事,仍賜衣服如董慎,各給一玄狐,每出即乘之。審通判曰:“天 本無私,法宜畫一,苟從恩貸,是恣姦行。令狐寔前命減刑,已同私請;程翥後 申簿訴,且異罪疑。倘開遞減之科,實失公傢之論。請依前付無間獄,仍錄狀申 天曹者。”即有黃衫人持狀而往。少頃,復持天符曰:“所申文狀,多起異端。 奉主之宜,但合遵守。周禮八議,一曰議親,又元化匱中釋衝符,亦曰無不親。 是則典章昭然,有何不可。豈可使太元功德,不能庇三等之親。仍敢愆違,須有 懲謫。府君可罰不紫衣六十甲子,餘依前處分者。”府君大怒審通曰:“君為情 辭,使我受譴。”即命左右取方寸肉塞卻一耳,遂無聞。審通訴曰:“乞更為判 申,不允,則甘罪再罰。”府君曰:“君為我去罪,即更與君一耳。”審通又判 曰:“天大地大,本以無親;若使奉主,何由得一?苟欲因情變法,實將生偽喪 真。太古以前,人猶至樸,中古之降,方聞各親。豈可使太古育物之心,生仲尼 觀蠟之嘆。無不親,是非公也,何必引之。請寬逆耳之辜,敢薦沃心之藥。庶其 閱實,用得平均。令狐寔等並請依正法。仍錄狀申天曹者。”黃衣人又持往, 臾又有天符來曰:“再省所申,甚為允當。府君可加六天副正使,令狐寔、程翥 等並正法處置者。”府君悅,即謂審通曰:“非君不可以正此獄。”因命左右割 下耳中肉,令一小兒擘之為一耳,安於審通額上,曰:“塞君一耳,與君三耳, 何如?”又謂慎曰:“甚賴君薦賢以成我美,然不可久留君,當壽一周年相報耳。 君兼本壽,得二十一年矣。”即促送歸傢。
使者復以泥封二人,布囊各送至宅,欻如寫出,而顧問妻子,妻子云:“君 亡精魂已十餘日矣。”慎自此果二十一年而卒。審通數日額角癢,遂踴出一耳, 通前三耳,而踴出者尤聰。時人笑曰:“天有九頭鳥,地有三耳秀纔。”亦呼為 雞冠秀纔者。慎初見府君稱鄰,後方知倨乃鄰傢也。
安平崔環者,司戎郎宣之子。元和五年夏五月,遇疾於滎陽別業。忽見黃衫 吏二人,執帖來追,遂行數百步,入城。城中有街兩畔,官林相對,絶無人傢, 直北數裏到門,題曰“判官院”。見二吏迤邐嚮北,亦有林木,袴靴秣頭,佩刀 頭,執弓矢者,散立者,各數百人。同到之人數千,或杻,或係,或縛,或囊 盛耳頭,或連其項,或衣服儼然,或簪裙濟濟,各有懼色,或泣或嘆。其黃衫人 一留伴環,一入告。俄聞决人四下聲,既而告者出曰:“判官傳語:何故不撫幼 小,不務成傢,廣破莊園,但恣酒色!又慮爾小纍無掌,且為寬恕,輕杖放歸, 宜即洗心,勿復貳過。若踵前非,固無容捨。”乃敕伴者令送歸。環曰:“判官 謂誰?”曰:“司戎郎也。”環泣曰:“棄背多年,號天莫及。幸蒙追到,慈顔 不遙,乞一拜見,死且無恨。”二吏曰:“明晦各殊,去留有隔,不合見也。” 環曰:“嚮者傳語雲已見責。此身不入,何以受刑?”吏曰:“入則不得歸矣。 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傢,二魂受杖耳。不信,看郎脛合有杖痕。”遂褰衣自視, 其兩脛各有杖痕四,痛苦不濟,匍匐而行,舉足甚艱。同到之人,嘆羨之聲,喧 於歧路。
南行百餘步,街東有大林。二吏前曰:“某等日夜事判官,為日雖久,幽冥 小吏,例不免貧。各有許惠資財,竟無暇取,不因送郎陰路,無因得往求之。請 即暫止林下,某等偕去,俄頃即來。諸處皆是惡鬼曹司,不合往,乞郎不移足相 待。”言訖各去,久而不來。環悶,試詣街西行,一署門題曰“人礦院”,門亦 甚淨。環素有膽,且恃其父為判官,身又蒙放,遂入其中。過屏障,見一大石, 周回數裏。有一軍將坐於石北廳上,據案而坐,鋪人各繞石及石上,有數十大鬼, 形貌不同,以大鐵椎椎人為礦石。東有杻械枷鎖者數千人,悲啼恐懼,不可名 狀。點名拽來,投來石上,遂椎之,既碎,唱其名。軍將判之,一吏於案後讀之 雲:“傅某獄訖。”鬼亦捧雲。其中有傅磑獄者,付火獄者,傅湯獄者。環直逼 石前看之,軍將指之雲:“曹司法嚴,不合妄入,彼是何人,敢來閑看!”人吏 競來傳問,環恃不對。軍將怒曰:“看既無端,問又不對,傍觀豈如身試之審乎?” 敕一吏拽來鍛之。環一魂尚立,見其石上別有一身,被拽撲臥石上,大錘錘之, 痛苦之極,實不可忍。須臾,骨肉皆碎,僅欲成泥。二吏者走來,槌胸曰:“郎 君,再三乞不閑行,何故來此?”遂告軍將曰:“此是判官郎君,陽祿未終,追 來卻放,暫來入者。無間地獄,入不須臾。遂道如斯。何計得令復舊?”軍將者 亦懼曰:“初問不言,忿而處置,如何?”因問諸鬼曰:“何計得令復舊?”皆 曰:“唯濮陽霞一人耳。”曰;“遠近?”曰:“去此萬裏。昨者北海王與化形 出遊,為海人所愪。其王請出,今亦未回。”乃令一鬼召之。
有頃而到,乃一髯眇目翁也,應急而來,喘猶未定。軍將指環曰:“何計?” 霞曰:“易耳。”遂解衣纏腰,取懷中藥末,糝於礦上團撲,一翻一糝,扁槎其 礦為頭頂及身手足,剜刻五髒,通為腸胃,雕為九竅,逡巡成形,以手承其項曰: “起!”遂起來,與立合為一,遂能行。大為二吏所貴。相與復南行。將去,濮 陽霞撫肩曰:“措大,人礦中搜得活,然而去不許一錢。”環許錢三十萬。霞笑 曰:“老吏身忙,當使小鬼梟兒往取,見即分付。”
行及城門,見一吏南走,曰:“黃河欲分一枝,前者天令三丁取一,計功不 計,今請二丁取一。”二吏以私行有礦環之過,恐宣之怒環而召也,謂環曰: “彼見若問,但言欲觀地獄之法,以為儆戒,故在此耳。”吏見果問,環答之如 言。遂別去復行。
須臾,至滎陽,二吏曰:“還生必矣。某將有所取,能一觀乎?”環曰: “固所願也。”共入縣郭,到一人傢中堂,一吏以懷中繩係床上女人頭,盡力拽 之,一吏以豹皮囊徐收其氣,氣盡乃拽下,皆縛之。同送環傢,入門,二吏大呼 曰:“崔環!”誤築門扇,遂寤。其傢泣候之,已七日矣。後數日,有梟鳴於庭, 環曰:“濮陽翁之子來矣。”遂令傢人刻紙錢焚之,乃去。疾平,潛尋所見婦人 傢,乃縣糾郭霈妻也。其時尚未有分河之議,後數日,河中節度使司徒薛公平議 奏分河一枝,冀減衝城之勢。初奏三丁取一,既慮不足,復奏二丁役一,竟如環 陰司所見也。
○柳歸舜
吳興柳歸舜,隋開皇二十年自江南抵巴陵,大風吹至君山下。因維舟登岸, 尋小徑,不覺行四五裏,興酣,逾越溪澗,不由徑路。忽道傍有一大石,表裏洞 徹,圓而砥平,周匝六七畝。其外盡生翠竹,圓大如盎,高百餘尺,葉曳白雲, 森羅映天,清風徐吹,戛為絲竹音。石中央又生一樹,高百尺,條幹偃陰為五色。 翠葉如盤,花徑尺餘,色深碧,葉深紅,異香成煙,箸物霏霏。
有鸚鵡數千,丹嘴翠衣,尾長二三尺,翺翔其間,相呼姓字,音旨清越。有 名“武遊郎”者,有名“阿蘇兒”者,有名“武仙郎”者,有名“自在先生”者, 有名“踏蓮露”者,有名“鳳花臺”者,有名“戴蟬兒”者,有名“多花子”者。 或有唱歌者曰:“吾此麯是漢武鈎弋夫人常所唱。”詞曰:
“戴蟬兒,分明傳與君王語。
建章殿裏未得歸,朱箔金缸雙鳳舞。”
名阿蘇兒者曰:“我憶阿嬌深宮下淚,唱曰:‘昔請司馬相如為作《長門賦》, 徒使費百金,君王終不顧。’”又有誦司馬相如《大人賦》者曰:“吾初學賦時, 為趙昭儀抽七寶釵橫鞭,餘痛不徹。今日誦得,還是終身一藝。”名武遊郎者言: “餘昔見漢武帝乘鬱金楫,泛積翠池,自吹紫玉笛,音韻朗暢,帝意歡適。李夫 人歌以隨,歌曰:‘顧鄙賤、奉恩私。願吾君,萬歲期。’”
又名武仙郎者問歸舜曰:“君何姓氏行第?”歸舜曰:“姓柳,第十二。” 曰:“柳十二自何許來?”歸舜曰:“吾將至巴陵,遭風泊舟,興酣至此耳。” 武仙郎曰:“柳十二官人,偶因遭風,得臻異境,此所謂因病緻妍耳。然下官禽 鳥,不能致力生人,為足下轉達桂傢三十娘子。”因遙呼曰:“阿春,此間有客。” 即有紫雲數片,自西南飛來。去地丈餘,雲氣漸散,遂見珠樓翠幕,重檻飛楹, 周匝石際。一青衣自戶出,年始十三四,身衣珠翠,顔甚姝美,謂歸舜曰:“三 十娘子使阿春傳語郎君:貧居僻遠,勞此檢校。不知朝來食否?請垂略坐,以具 蔬饌。”即有捧水精床出者。歸舜再讓而坐。阿春因呼鳳花臺鳥:“何不看客? 三十娘子以黃郎不在,不敢接對郎君。汝若等閑,似前度受捶。”有一鸚鵡即飛 至曰:“吾乃鳳花臺也。近有一篇,君能聽乎?”歸舜曰:“平生所好,實契所 願。”鳳花臺乃曰:“吾昨過蓬萊玉樓,因有一章。詩曰:
露接朝陽生,海波翻水晶。
玉樓瞰寥廓,天地相照明。
此時下棲止,投跡依舊楹。
顧餘復何忝,日侍群仙行。
歸舜曰:“麗則麗矣。足下師乃誰人?”鳳花臺曰:“僕在王丹左右一千餘 歲,杜蘭香教我真籙,東方朔授我秘訣。漢武帝求太中大夫,遂在石渠署見揚雄、 王褒等賦頌,始曉箴論。王莽之亂,方得還吳。後為朱然所得,轉遺陸遜。復見 機、雲製作,方學綴篇什。機、雲被戮,便至於此。殊不知近日誰為宗匠?”歸 舜曰:“薛道衡、江總也。”因誦數篇示之。鳳花臺曰:“近代非不靡麗,殊少 骨氣。”俄而阿春捧赤玉盤,珍羞萬品,目所不識,甘香裂鼻。
飲食訖,忽有二道士自空飛下,顧見歸舜曰:“大難得!與鸚鵡相對。君非 柳十二乎?君船以風便,索君甚急,何不急回?”因投一尺綺曰:“以此掩眼, 即去矣。”歸舜從之,忽如身飛,卻墜巴陵。達舟所,舟人欲發。問之,失歸舜 已三日矣。後卻至此,泊舟尋訪,不復再見也。
○崔書生
開元天寶中,有崔書生者,於東周邏𠔌口居,好植花竹,乃於戶外別蒔名花, 春暮之時,英蕊芬鬱,遠聞百步。書生每晨必盥漱獨看。忽見一女郎自西乘馬東 行,青衣老少數人隨後。女郎有殊色,所乘馬駿。崔生未及細視,而女郎已過矣。 明日又過,崔生於花下先緻酒茗樽杓,鋪陳茵席,乃迎馬首曰:“某以性好花木, 此園無非手植。今香茂似堪流盼。伏見女郎頻自過此,計僕馭當疲,敢具簞醪, 希垂憩息。”女郎不顧而過。其後青衣曰:“但具酒饌,何憂不至。”女郎顧叱 曰:“何故輕與人言!”言訖遂去。
崔生明日又於山下別緻醪酒,俟俟女郎至,崔生乃鞭馬隨之,到別墅之前, 又下馬拜請。良久,一老青衣謂女郎曰:“車馬甚疲,暫歇無傷。”因自控女郎 馬至堂寢下,老青衣謂崔生曰:“君既未婚,予為媒妁可乎?”崔生大悅,再拜 跪,請不相忘。老青衣曰:“事即必定,後十五日大吉辰,君於此時,但具婚禮 所要,並於此備酒饌。小娘子阿姊在邏𠔌中,有微疾,故小娘子日往看省。某去, 便當咨啓,至期則皆至此矣。”於是促行。崔生在後,即依言營備吉日所要。至 期,女郎及姊皆到。其姊亦儀質極麗。遂以女郎歸於崔生。
崔生母在舊居,殊不知崔生納室。崔生以不告而娶,但啓聘媵。母見女郎, 女郎悉歸之禮甚具。經月餘日,忽有一人送食於女郎,甘香特異。後崔生覺母慈 顔衰瘁,因伏問幾下,母曰:“吾有汝一子,冀得永壽。今汝所納新婦,妖美無 雙。吾於士塑圖書之中,未嘗識此,必恐是狐媚之輩,傷害於汝,遂致吾憂。” 崔生入室見女郎,女郎涕淚交下,曰:“本待箕帚,便望終天,不知尊夫人待以 狐媚輩,明晨即便請行,相愛今宵耳。”崔生掩淚不能言。
明日,女郎車騎至,女郎乘馬,崔生從送之,入邏𠔌三十餘裏,山間有川, 川中異香珍果,不可勝紀。館於屋室,侈於王者。青衣百許,迎拜女郎曰:“小 娘子,無行崔生,何必將來!”於是捧入,留崔生於門外。未幾,一青衣傳女郎 姊言曰:“崔生遺行,使太夫人疑阻,事宜便絶,不合相見。然小妹曾奉周旋, 亦當奉屈。”俄而召崔生入,責誚再三,辭辯清婉,崔生但拜伏受譴而已。遂坐 於中寢對食,食訖,命酒,召女樂洽飲,鏗鏘萬變。樂闕,其姊謂女郎曰:“ 令崔郎卻回,汝有何物贈送?”女郎遂出白玉合子遺崔生,崔生亦自留別。於是 各嗚咽而出。行至邏𠔌,回望千岩萬壑,無徑路,自慟哭歸傢。常見玉合子, 鬱不樂。
忽有鬍僧扣門求食,崔生出見,鬍僧曰:“君有至寶,乞相示也。”崔生曰: “某貧士,何有見請?”僧曰:“君豈不有異人奉贈,貧道望氣知之。”崔生因 出合子示鬍僧,僧起拜請曰:“請以百萬市之。”遂將去。崔生問僧曰:“女郎 是誰?”曰:“君所納妻,王母第三個女,玉卮娘子也。姊亦負美名在仙都,況 復人間。所惜君娶之不得久遠。倘住一年,君舉傢必仙矣。”崔生嘆怨迨卒。
○曹惠
武德初,有曹惠者,製授江州參軍。官捨有佛堂,堂中有二木偶人,長尺餘, 雕飾甚巧,丹青剝落。惠因持歸與稚兒。後稚兒方食餅,木偶即引手請之。兒驚 報惠,惠笑曰:“取木偶來。”即言曰:“輕紅、輕素自有名,何呼木偶!”於 是轉盼馳走,悉無異人。
惠問曰:“汝何時來物,頗能作怪?”輕素曰:“某與輕紅是宣城太守謝傢 俑偶,當時天下工巧,總不及瀋隱侯傢老蒼頭孝忠也。輕素、輕紅即孝忠所造也。 隱侯哀宣城無辜,葬日故有此贈。時輕素在壙中,方持湯與樂傢娘子濯足,聞外 有持兵稱敕聲,娘子畏懼,跣足化為白螻,少頃,二賊執炬至,盡掠財物,謝郎 時頷瑟瑟環,亦為賊敲頤脫之。賊人照見輕紅等,曰:‘二明器不惡,可與小兒 為戲具。’遂持出,時天正二年也。自爾流落數傢,陳末麥鐵杖猶子咬頭將至此, 以到今日。*?被縈治試唬骸霸悰判恍鞮撬魍蹙叢蚺巠籧麑五嵩評旨夷餇子?”輕 素曰:“王氏乃生前之妻,樂傢乃冥婚耳。王氏本屠酤種,性粗率多力,至冥中 猶與宣城琴瑟不睦,何宣城顔嚴,則磔石抵關以為威脅。宣城自密啓於天帝,帝 許逐之。二女一男,悉隨母歸矣。遂再娶樂彥輔第八娘子,美資質,善書,好彈 琴,尤與殷東陽仲文、謝荊州晦夫人相得,日恣追尋。宣城嘗雲:‘我纔方古詞 人,唯不及東阿耳。其餘文士,皆吾機中之肉,可以宰割矣。’見為南曹典銓郎, 與潘典門同列,乘肥衣輕,貴於生前百倍。然十日一朝晉、宋、梁,可以為勞, 近聞亦已停矣。”
惠又問曰:“汝二人靈異若此,吾欲捨汝,何如?”即皆喜曰:“以輕素等 變化,雖無不可,君意如不放,終不能逃。廬山山神欲索輕素作舞姬久矣,今此 奉辭,便當受彼榮富。然君能終恩,請命畫工,便賜粉黛。”即令工人為圖之, 使被錦綉。輕素喜笑曰:“此度非論舞姬,亦當彼夫人。無以奉酬,請以微言留 別。百代之中,但有他人會者,無不為忠臣居大位矣。言曰:‘雞角入骨,紫鶴 吃黃角甲(疑此處有脫誤,“黃角甲”,《廣記》作“黃鼠申”,“申”字或屬 下讀),不害五通泉室,為六代吉昌。’”言訖而滅。
後有人禱廬山神,女巫雲:“神君新納一夫人,要翠花釵簪,汝宜求之,當 降大福。”禱者求而焚之,遂如願焉。惠亦不能知其微言,訪之時賢皆不識,或 雲:中書令岑文本識其三句,亦不為人說雲。
○滕庭俊
文明元年,毗陵掾滕庭俊患熱病積年,每發身如火燒,熱數日方定。召醫, 醫不能治。後之洛調選,行至滎陽西十四五裏,天嚮暮,未達前所。遂投一道旁 莊傢,主人暫出未至,庭俊心無聊賴,自嘆吟曰:“為客多苦辛,日暮無主人。” 即有老父,須發甚禿,衣服亦弊,自堂西出而曰:“老父雖無所解,然性好文章, 適不知郎君來,正與和且耶聯句次,聞郎君吟‘為客多苦辛,日暮無主人’,雖 曹丕‘客子常畏人’不能過也。老父與和且耶同作渾傢門客,門客雖貧,亦有鬥 酒接郎君清話耳。”庭俊甚異之,問:“老父居止何所?”老父曰:“僕忝渾傢 掃門之客,姓麻,名束禾,第大,君何不呼為麻大。”庭俊即謝不敏,與之偕行, 繞堂西隅,遂見一門,門啓,華堂復閣甚綺秀,館中有樽酒盤杓。麻大揖庭俊同 坐。
良久,門中一客出,麻大曰:“和至矣。”庭俊即降階相讓,還坐,且耶謂 麻大曰:“適與君聯句,詩頭來未?”麻大自書題目曰:“同在渾平原門聯句一 首。予已為四句矣。”麻大詩曰:
自與慎終鄰,馨香遂滿身。
無關好清淨,又用去灰塵。
且耶良久乃曰:“僕是七言,韻又不同,如何?”麻大曰:“但自為一章, 亦不惡。”於是且耶即吟曰:
鼕日每去依煙火,春至還歸養子孫。
曾嚮苻王筆端坐,邇來求食渾傢門。
庭俊猶未悟,見其館華盛,因有淹留歇馬之計,乃書四言雲:
田文稱好客,凡養幾多人?
如使馮驩在,今希厠下賓。
且耶、麻大笑曰:“何得相譏?嚮使君得在渾傢,一日自當足矣。”於是餐 膳餚饌,引滿數十巡。主人至,覓庭俊不見,使人叫喚之,庭俊應曰:“唯。” 而館宇並麻、和二人一時不見,身在厠屋下,傍有大蒼蠅、禿帚而已。庭俊先有 熱疾,自此後頓愈,不復更發矣。
○顧總
梁天監元年,顧總為縣吏,數被鞭捶,嘗鬱鬱憤懷,因逃墟墓之間,彷徨惆 悵,不知所適。忽有二黃衣見顧總曰:“劉君,頗憶疇昔周旋否?”總驚曰: “弊宗乃顧氏,先未曾面清顔,何有周旋之問?”二人曰:“僕二人,王粲、徐 幹也。足下生前是劉楨,為坤明侍中,以納賂金謫為小吏,公今當不知矣。然公 言辭歷歷,猶有記室音旨。”因出袖中五軸書示總曰:“此君集也,當諦視之。” 總試省覽,乃瞭然明悟,便覺藻思泉涌。
其集人多有本,惟卒後數篇記得。詩一章,題目曰《從駕遊幽麗宮卻憶平生 西園文會因寄修文府正郎蔡伯喈》,詩曰:
在漢絶綱紀,溟瀆多騰湍。
煌煌魏世祖,拯溺靜波瀾。
天紀已垂定,邦人亦保完。
大開相公府,掇拾盡幽蘭。
始從衆君子,日侍賢主歡。
文皇在春宮,烝孝逾問安。
監撫多餘閑,園圃恣遊觀。
末臣戴簪筆,翊聖從和鸞。
月出行殿涼,珍木清露溥。
天文信輝麗,鏗鏘振琅玕。
被命仰為和,顧徵成所難。
弱質不自持,危脆朽萎殘。
豈意十餘年,陵寢梧楸寒。
今朝坤明國,再顧簪蟬冠。
侍遊於離宮,高躡浮雲端。
卻憶西園時,生死暫悲酸。
君昔漢公卿,未央冠群賢。
倘若念平生,覽此同愴然。
其餘七篇,傳者失本。
王粲謂總曰:“吾本短小,無何取樂進女,女似其父,短小尤甚。自別君後, 改娶劉荊州女。尋生一子,荊州與名似翁奴,今年十八,長七尺三寸,所恨未得 參丈人也。當渠年十一,與餘同覽鏡,餘謂之曰:‘汝首魁梧於餘。’渠立應餘 曰:‘防風骨節專車,不如白起頭小而銳。’餘又謂曰:‘汝長大當為將。’又 應余曰:‘仲尼三尺童子,羞言霸道。況某承大人嚴訓,敢措意於相斫道乎?’ 餘知其瞭瞭過人矣。不知足下生來有郎娘否?”良久沉思,稍如相識,因曰: “二君子既是總友人,何計可脫小吏之厄?”徐幹曰:“君但執前集,訴於縣宰, 則脫矣。”總又問:“坤明是何國?”幹曰:“魏開國鄴地也。公昔為開國侍中, 何遽忘也?”公在坤明國傢纍悉無恙,賢小娘子嬌羞娘,有一篇奉憶,昨者已誦 似丈人矣,詩曰:
憶爺拋女不歸傢,不作侍中為小吏。
就辛苦,棄榮華,願爺相念早相見,
與兒買李市甘瓜。
誦訖,總不覺涕淚交下,為一章寄嬌羞娘子:
憶兒貌,念兒心,望兒不見淚沾襟。
時殊世異難相見,棄謝此生當訪尋。
既而王粲、徐幹與總殷勤敘別。
乃攜《劉楨集》五捲,並具陳見王粲、徐幹之狀,仍說前生是劉楨。縣宰因 見楨卒後詩,大驚曰:“不可使劉公幹為小吏。”即解遣,以賓禮待之。後不知 總所在,集亦尋失矣。時人勖子弟皆曰:“死劉楨猶庇得生顧總,可不進修哉!”
○周靜帝居延部落主
周靜帝初,居延部落主勃都骨低凌暴,奢逸好樂,居處甚盛。忽有人數十至 門,一人先投剌曰:“省名部落主成多受。”因趨入。骨低問曰:“何故省名部 落?”多受曰:“某等數人各殊,名字皆不別造。有姓馬者,姓皮者,姓鹿者, 姓熊者,姓獐者,姓衛者,姓班者,然皆名受。唯某帥名多受耳。”骨低曰: “君等悉似伶官,有何所解?”多受曰:“曉弄碗珠。性不愛俗,言皆經義。” 骨低大喜曰:“目所未睹。”有一優即前曰:“某等肚饑,臈臈怡怡,皮漫 繞身三匝。主人食若不充,開口終當不捨。”骨低悅,更命加食。一人曰:“某 請弄大小相成,終始相生。”於是長人吞短人,肥人吞瘦人,相吞殘兩人。長者 又曰:“請作終始相生耳。”於是吐下一人,吐者又吐一人。遞相吐出,人數復 足。骨低甚驚,因重賜賫遣之。
明日又至,戲弄如初。連翩半月,骨低頗煩,不能設食。諸伶皆怒曰:“主 人當以某等為幻術,請藉郎君娘子試之。”於是持骨低兒女弟妹甥侄妻妾等吞之 於腹中。腹中皆啼呼請命,骨低惶怖,降階頓首,哀乞親屬。伶者皆笑曰:“此 無傷,不足憂。”即吐出之,親屬完全如初。
骨低深怒,欲伺隙殺之。因令密訪之。見至一古宅基而滅。骨低聞而令掘之, 深數尺,於瓦礫下得一大木檻。中有皮袋數千。檻旁有𠔌麥,觸即為灰。檻中得 竹簡書,文字磨滅,不可識。唯隱隱似有三數字,若是“陵”字。骨低知是諸袋 為怪,欲舉出焚之。諸袋因號呼檻中曰:“某等無命,尋合化滅。緣李都尉留水 銀在此,故得且存。某等即都尉李少卿般糧袋,屋崩平壓,綿歷歲月,今已有命, 見為居延山神收作伶人,伏乞存情於神,不相殘毀。自此不敢復擾高居矣。”骨 低利其水銀,盡焚諸袋。無不為冤楚聲,血流漂灑。焚訖,骨低房廊戶牖悉為冤 痛之音,如焚袋時,月餘日不止。其年骨低舉傢病死,死者相繼,周歲無復孑遺。 水銀後亦失所在。
○劉諷
文明年,竟陵掾劉諷,夜投夷陵空館,月明下憩。忽有一女郎西軒至,儀質 溫麗,緩歌閑步,徐徐至中軒,回命青衣曰:“紫綏,取西堂花茵來,兼屈劉傢 六姨姨、十四舅母、南鄰翹翹小娘子,並將溢奴來,傳語道此間好風月,足得遊 樂。彈琴詠詩,大是好事。雖有竟陵判司,此人已睡明月下,不足回避也。”
未幾而三女郎至,一孩兒,色皆絶國。於是紫綏鋪花茵於庭中,揖讓班坐。 坐中設犀角酒樽,象牙杓,緑罽花觶,白琉璃盞,醪醴馨香,遠聞空際。女郎談 謔歌詠,音詞清婉。一女郎為明府,一女郎為錄事,明府女郎舉觴澆酒曰:“ 三姨婆壽等祇果山,六姨姨與三姨婆壽等,劉姨夫得太山府糾判官,翹翹小娘子 嫁得諸餘國太子,溢奴便作諸餘國宰相,某三四女伴總嫁得地府司文捨人,不然, 嫁得平等王郎君六郎子、七郎子,則平生素望足矣。”一時皆笑曰:“須與蔡傢 娘子賞口。”翹翹錄事獨下一籌,罰蔡傢娘子曰:“劉姨夫才貌溫茂,何故不與 他五道主使,空稱糾判官,怕六姨姨不歡,深吃一盞。”蔡傢娘子即持杯曰: “誠知被罰,直緣劉姨夫年老眼暗,恐看五道黃紙文書不得,誤大神伯公事。飲 亦何傷。”於是衆女郎皆笑倒。又一女郎起,傳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說,須傳 翠簪,翠簪過令不通即罰。令曰:“鸞老頭腦好,好頭腦鸞老。”傳說數巡,因 令紫綏下坐,使說令,紫綏素吃訥,令至,但稱“鸞老鸞老”。女郎皆笑,曰: “昔賀若弼弄長孫鸞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無發,故造此令。”
三更後,皆彈琴擊筑,齊唱迭和。歌曰:
明日清風,良宵會同。星河易翻,歡娛不終。
緑樽翠杓,為君斟酌。今夕不飲,何時歡樂?又歌曰:
楊柳楊柳,裊裊隨風急。
西樓美人春夢中,翠簾斜捲千條人。
又歌曰:
玉戶金釭,願陪君王。邯鄲宮中,金石絲簧。
衛女秦娥,左右成行。紈縞繽紛,翠眉紅妝。
王歡轉盼,為王歌舞。願得君歡,常無災苦。
歌竟,已是四更。即有一黃衫人,頭有角,儀貌甚偉,走入拜曰:“婆提王 屈娘子,便請娘子速來!”女郎等皆起而受命,卻傳曰:“不知王見召,適相與 望月至此。既蒙王呼喚,敢不奔赴。”因命青衣收拾盤筵。諷因大聲連咳,視庭 中無復一物。明旦,諦視之,拾得翠釵數衹。將出示人,更不知是何物也。
○董慎
隋大業元年,兗州佐史董慎,性公直,明法理。自都督以下,用法有不直, 必起犯顔而諫之。雖加削責,亦不懼,必俟刑正而後退。嘗因事暇偶歸傢,出州 門,逢一黃衣使者曰:“太山府君呼君為錄事,知之乎?”因出懷??牒示慎。牒 曰:“董慎名稱茂實,案牒精練,將分疑獄,必俟良能,權差知右曹錄事者。” 印處分明,及後署曰倨。慎謂使者曰:“府君呼我,豈有不行,然不識府君名謂 何?”使者曰:“錄事勿言,到府即知矣。”因持大布囊,內慎於中,負之趨出 兗州郭,緻囊於路左,汲水為泥,封慎兩目。
慎目既無所睹,都不知經過遠近,忽聞大唱曰:“範慎追董慎到。”使者曰: “諾。”趨入。府君曰:“所追錄事,今復何在?”使者曰:“冥司幽秘,恐或 漏泄,嚮請左曹匿影布囊盛之。”府君大笑曰:“使一範慎追一董慎,取左曹布 囊盛一右曹錄事,可謂能防慎矣。”便令寫出,抉去目泥,便賜青縑衣、魚須笏、 豹皮靴,文甚斑駁。邀登副階,命左右取榻令坐,曰:“藉君公正,故有是請。 今有閩州司馬令狐寔等六人,置無間獄,承天曹符,以寔是太元夫人三等親, 令式遞減三等。昨罪人程翥一百二十人引例,喧訟紛紜,不可止遏。已具名申天 曹。天曹以為罰疑唯輕,亦令量減二等。餘恐後人引例多矣,君謂宜如何?”慎 曰:“夫水照妍蚩而人不怒者,以其至清無情,況於天地刑法,豈宜恩貸姦慝。 然慎一胥吏爾,素無文字,雖知不可,終語無條貫。常州府秀纔張審通,辭彩雋 拔,足得備君管記。”府君令帖召。
俄頃審通至,曰:“此易耳,君當判以狀申。”府君曰:“尹善為我辭。” 即補充左曹錄事,仍賜衣服如董慎,各給一玄狐,每出即乘之。審通判曰:“天 本無私,法宜畫一,苟從恩貸,是恣姦行。令狐寔前命減刑,已同私請;程翥後 申簿訴,且異罪疑。倘開遞減之科,實失公傢之論。請依前付無間獄,仍錄狀申 天曹者。”即有黃衫人持狀而往。少頃,復持天符曰:“所申文狀,多起異端。 奉主之宜,但合遵守。周禮八議,一曰議親,又元化匱中釋衝符,亦曰無不親。 是則典章昭然,有何不可。豈可使太元功德,不能庇三等之親。仍敢愆違,須有 懲謫。府君可罰不紫衣六十甲子,餘依前處分者。”府君大怒審通曰:“君為情 辭,使我受譴。”即命左右取方寸肉塞卻一耳,遂無聞。審通訴曰:“乞更為判 申,不允,則甘罪再罰。”府君曰:“君為我去罪,即更與君一耳。”審通又判 曰:“天大地大,本以無親;若使奉主,何由得一?苟欲因情變法,實將生偽喪 真。太古以前,人猶至樸,中古之降,方聞各親。豈可使太古育物之心,生仲尼 觀蠟之嘆。無不親,是非公也,何必引之。請寬逆耳之辜,敢薦沃心之藥。庶其 閱實,用得平均。令狐寔等並請依正法。仍錄狀申天曹者。”黃衣人又持往, 臾又有天符來曰:“再省所申,甚為允當。府君可加六天副正使,令狐寔、程翥 等並正法處置者。”府君悅,即謂審通曰:“非君不可以正此獄。”因命左右割 下耳中肉,令一小兒擘之為一耳,安於審通額上,曰:“塞君一耳,與君三耳, 何如?”又謂慎曰:“甚賴君薦賢以成我美,然不可久留君,當壽一周年相報耳。 君兼本壽,得二十一年矣。”即促送歸傢。
使者復以泥封二人,布囊各送至宅,欻如寫出,而顧問妻子,妻子云:“君 亡精魂已十餘日矣。”慎自此果二十一年而卒。審通數日額角癢,遂踴出一耳, 通前三耳,而踴出者尤聰。時人笑曰:“天有九頭鳥,地有三耳秀纔。”亦呼為 雞冠秀纔者。慎初見府君稱鄰,後方知倨乃鄰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