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笔记杂录>> 趙璘 Zhao Lin   中國 China   唐代   (?844年)
因話錄
  唐代筆記小說集。
  撰者唐代趙璘,字澤章。平原(今屬山東)人生卒年不詳。大和八年(834)進士及第。開成三年(838),博學鴻詞登科。大中七年(853)為左補闕。後官衢州刺史。
  本書所記皆唐代事。共6,分為5部:捲一宮部為君,記帝王;捲二、捲三商部為臣,記公卿;捲四角部為人,記不仕者,並附以諧戲;捲五徵部為事,多記典故;捲六羽部為物,記無所歸附的見聞雜事。
  由於趙璘是唐德宗時宰相趙宗儒的侄孫、關中貴族柳氏的外孫,傢世顯赫,多識朝廷典故,故所記多為第一手材料。《四庫全書總目》稱其書“雖體近小說,而往往足與史傳相參”。
  書中敘及元和以後文壇情況(捲三)以及文淑僧講經(捲四)、女優弄假官戲(捲一)等事,都可供治文學史、戲麯史者參考。但其中也有失實之處,如捲一記劉禹錫除播州刺史一條,其細節就與當時事實有出入,為司馬光《通鑒考異》所指摘。
  
  記不得什麽時候得到一本電子書,便是閑來無事翻的這本唐人《因話錄》,衹看了幾則,便讓人徘徊不能去。
  
  皇帝出來沒穿衣服,小孩子看出皇帝光着屁股。世事常和人開玩笑,當人們眼睛不好使的時候,小孩子偏能看出破綻,人們認為孩子嘴裏吐真言,孩子卻又未必就說真話。《因話錄》裏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些王爺隨唐玄宗父子遊太清宮,唐玄中微睜竜目,竟看見大殿東梁上盤了一條竜,唐玄宗環顧左右問王爺們:“ 你們看見什麽了?”王爺們肉眼凡胎,當然什麽也看不見。故事到這裏,好像就有了和《皇帝的新衣》相同的味道,不凡的東西,不是凡人能看得到的。這時候,唐玄宗好像壓低聲音有些神秘地問他兒子看見什麽沒有,他兒子低頭沒有說什麽,唐玄宗卻好像已經感覺到什麽,仿佛俯身貼耳般地問:“頭在何處?”這一問,讓人隔千年感到仿佛是語聲悄悄而又人有會心,仿佛唐玄宗已經看到了,而他知道他的兒子也看到了,他們說着話,眼睛卻都投嚮他們看到的東西。皇帝的兒子到底是皇帝的兒子,唐玄宗的兒子李亨,也就是後來的皇帝肅宗仿佛輕聲地對他父親說:“在東上。”唐玄宗大感高興,手撫孩子說:“真我兒也。”
  
  竜生竜,鳳生鳳,皇帝眼神不錯,皇帝兒子的眼神可能也就非同一般,安祿山朝見唐玄宗,肅宗早早看出這傢夥不是個物,一再跟他父親提醒,他父親卻衹是不吱聲。一天,唐玄中召集太子諸王一起賽球,可能是看父皇一直沒有什麽明確態度,李亨决定自己動手,在賽球時準備“潛欲以鞍馬傷之”。當年皇宮中進行的那場球賽大概相當於今天的馬球,衹是不知李亨是要在安祿山的鞍馬上做什麽手腳,還是要弄今天足球場上的合理衝撞。不想他這小小的心思讓唐玄宗看出來了,唐玄宗悄悄對他兒子說:“我不是不懷疑他,但我看出來了,此鬍無尾,成不了大氣候,你先不用管他。”《因話錄》的作者為唐玄宗提前放了一個馬後炮,這馬後炮卻不計成本,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在馬嵬坡上自盡,大唐江山從此也不復過去了。
  
  有資料這樣介紹:《因話錄》,六捲,分宮、商、角、徵、羽五部,記唐人遺聞軼事、時事掌故,可與史傳相參證。
  
  魯迅曾試圖嚮古代筆記和野史中去尋找真實,多少年後,餘傑也認為,有一種描述歷史的方式稍稍保存了歷史的原生態,這就是筆記。這裏“稍稍”兩字用得好,也就是說,筆記野史也不盡可信。
  
  《因話錄》,唐人趙璘撰,《太平廣記》有薛能賦詩嘲趙璘“不知元在鞍轎裏,將為空馱席帽歸”,不知是這個趙璘不是。查新舊“唐書”,一時匆忙,未找到。
首頁>> 文學>> 笔记杂录>> 趙璘 Zhao Lin   中國 China   唐代   (?8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