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浩,1955年9月出生,祖籍江蘇武進。1993年11月任檢察風雲雜志社總編輯至今,二級高級檢察官,副編審。中國社會學會理事,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期刊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協會理事,上海慈善事業發展研究中心特聘專傢。曾主編《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實施要義》、《法博士斷案》、《檢察風雲錄》、《檢察風雲》集萃叢書四册等。還在報刊上發表法學、出版學等專業論文及雜談、收藏鑒賞類文章70餘篇。
檢察風雲雜志社2001年至2006年連續三次榮獲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發的全國檢察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金鼎圖書奬,2008年被中國期刊協會評為全國“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先進期刊“,並在全國行業評比中獲得其他多項殊榮。...
檢察風雲雜志社2001年至2006年連續三次榮獲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發的全國檢察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金鼎圖書奬,2008年被中國期刊協會評為全國“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先進期刊“,並在全國行業評比中獲得其他多項殊榮。...
內容簡介:
說真話,道真相,屬雜文最為酣暢淋漓。
雜文者,用冷峻的目光審視大衆靈魂,口誅筆伐。所以,魯迅先生如是說:
“中國大衆的靈魂,是反映在我的雜文裏了。”
這本雜文集,幫助你更為深刻地體悟司法環境和司法實際。本書圍繞的中心是各個時期的社會法製環境和存在的問題。作者有多年來關註社會的知名雜文傢,也有身處反腐前沿的司法工作人員,也有一直關註和研討我國司法環境的學界學者。全書三篇,第一篇“反腐警鐘”,對各種腐敗現象發出警示,第二篇是“法治鼓點”,從法製監督、法製建設以及公民的法律意識方面提出積極的建議。第三篇“社會探針”,對當前我國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社會現象、社會問題和社會習俗進行反思和分析。有的一針見血,切中弊端,有的幽默風趣,有的高瞻遠矚,明見在先。縱橫時弊,嬉笑怒駡,字裏行間盡顯辛辣,但處處可見其對這個國度的深切愛戀,
說真話,道真相,屬雜文最為酣暢淋漓。
雜文者,用冷峻的目光審視大衆靈魂,口誅筆伐。所以,魯迅先生如是說:
“中國大衆的靈魂,是反映在我的雜文裏了。”
這本雜文集,幫助你更為深刻地體悟司法環境和司法實際。本書圍繞的中心是各個時期的社會法製環境和存在的問題。作者有多年來關註社會的知名雜文傢,也有身處反腐前沿的司法工作人員,也有一直關註和研討我國司法環境的學界學者。全書三篇,第一篇“反腐警鐘”,對各種腐敗現象發出警示,第二篇是“法治鼓點”,從法製監督、法製建設以及公民的法律意識方面提出積極的建議。第三篇“社會探針”,對當前我國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社會現象、社會問題和社會習俗進行反思和分析。有的一針見血,切中弊端,有的幽默風趣,有的高瞻遠矚,明見在先。縱橫時弊,嬉笑怒駡,字裏行間盡顯辛辣,但處處可見其對這個國度的深切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