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释家类>> 宝云 Bao Yun   中国 China   南朝宋   (376年449年)
佛本行经
  (经名)一名佛本行赞传,西土贤圣撰集,刘宋宝云译,七卷。偈赞佛一代行状之偈文也。
  
  刘宋六合山寺沙门释宝云译
  因缘品第一。阿育王时,密迹金刚,为诸天颂佛始末。称叹如来品第二。降胎品第三。如来生品第四。梵志占相品第五。阿夷决疑品第六。入誉论品第七。与众彩女游居品第八。现忧惧品第九。阎浮提树荫品第十。出家品第十一。车匿品第十二。瓶沙王问事品第十三。为瓶沙王说法品第十四。不然阿兰品第十五。降魔品第十六。转法轮品第十七。度宝称品第十八。广度品第十九。现大神变品第二十。升忉利宫为母说法品第二十一。忆先品第二十二。游维耶离品第二十三。叹锭光佛时品第二十四。降象品第二十五。魔劝舍寿品第二十六。调达入地狱品第二十七。现乳哺力品第二十八。大灭品第二十九。叹无为品第三十。八王分舍利品第三十一。
第1卷
  大正藏 第 04 册 No. 0193 佛本行经
  
  No. 193
  佛本行经卷第一(一名佛本行赞传)
  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
  因缘品第一
   今粗颁宣法慈心专听受
   佛众经要义圣师之言辞
   传佛之典籍最利益于世
   受者蒙大庆润及一切生
   普一切诸佛仙圣明王智
   慈心称名者获福不可量
   今故演吉祥忧苦永灭亡
   所至之方域莫不得安隐
   捡情专守心各各静意听
   其有奉持者雪除诸垢秽
   以清净法水勤加浣濯心
   入灭度深池受色甚鲜明
   五欲犹奔马普世随之迷
   回旋无出要劳欲所欺误
   或驰于盲冥独周旋五道
   以智慧之勒善御回愚心
   当以无常策捶制情欲马
   挫折饕餮意令志舍谀谄
   六欲江河流趣恶甚速疾
   当以智慧力设牢厚堤塘
   乐生死勤苦未曾得休息
   以无厌足意迷醉于五欲
   八种之汤药和合甚神良
   顺服甘露味迷醉寻醒悟
   三界众生类倒见手所指
   颠倒于五道犹如拍鞠跳
   垂脱尽苦际还复堕生死
   今闻圣明教宜息迷惑心
   慈悲之光明普照耀于世
   愚睹热时焰痴心自迷惑
   生死犹广泽孤麑迷于中
   宜服饮法乳除久饥虚渴
   众生从久来为老死所吸
   不喜见良药逆骂谤医师
   医合三十七杂药神良膏
   宜以方便求勤服以除患
   尘劳之长夜众生甚安眠
   宜办甘露鼓寤令莫睡眠
   佛日出于世照曜法丰秋
   宜以智慧眼勤心普遍观
   众生心如水躁扰浊不明
   以法渟使清犹如秋时水
   众生善御心定意不躁浊
   速疾得归趣入于泥洹海
   种种变形体于生死长远
   天人三恶趣地狱鬼畜生
   今宜舍险欺谄伪[仁-二+豈]??形
   入灭琉璃城合为一种色
   有王名阿育无忧厚国土
   能使怨忧恐归附者喜敬
   普于此地立八万四千塔
   天龙鬼神喜声震于天下
   时金刚力士闻是震动声
   佛法更盛明因是追念佛
   低头拄颊闷惟佛在世时
   诸天有问曰唯仁何为愁
   谛视良久间然后乃长叹
   怀悲声战怅发言报之曰
   佛天中天师施善教天人
   追忆佛圣尊是以愁闷耳
   是诸天人等后生不见佛
   佛去世之后乃生于天上
   始闻佛名号衣毛皆起竖
   因以慈敬心问于金刚神
   唯仁佛是谁有何善妙德
   有何智慧力有何律禁法
   其形貌何类以何自严饰
   唯仁垂顾屈为吾等具说
   以是光明言劝进金刚神
   发言犹花敷含笑和颜曰
   所问深妙法难可仓卒说
   诸圣不能究独我安能陈
   若能以手指举拂世界地
   四海诸渊池一吸能令尽
   若能都浑吞铁围金刚山
   以莲花根丝系悬须弥山
   若欲围缠裹穷尽虚空表
   若复欲计知十方众生数
   是事犹易致学之或可得
   欲叹佛功德无能尽具者
   愿承佛威神令意不谬误
   能少少颁宣叹佛之德善
   今我之所说犹如鹦鹉言
   以欢悦仁等可专意谛听
  佛本行经称叹如来品第二
   今欲升清虚翔佛无外法
   适欲称发言心为之沉疑
   吾心之羽翮势弱不能强
   佛之空无慧包博虚空外
   假令有力士尽力射虚空
   箭行过劫数不能至空际
   若干贤圣明于佛大空慧
   以无量辩才不叹尽佛德
   已度苦海岸枯竭爱欲河
   塞生老死渊开立大法海
   天人及异术不能尽意源
   是故佛慧海深邃无涯底
   须弥众山王诸天游居上
   佛德喻须弥莫能见顶者
   魔王进三女来欲乱道意
   所至靡不惑唯佛慈能护
   魔王十八亿变形来欲战
   佛从衣出臂如日照云赤
   以百福相手拟地胜魔王
   不敢当佛德犹冥眺日光
   诸天无能毁魔王贡高幢
   唯佛能碎坏佛竖大法幢
   其余尘劳王强力含怒害
   愚痴及死魔军率诸子孙
   爱生五盖子先登缠覆世
   有余怀害进变形若干种
   怒害疾悭妒热恼慢贡高
   倒见贪欲界邪痴尘劳王
   其弊怀害强围绕求对战
   结布尘劳阵各现武备力
   各放刚猛弩以中凡愚夫
   其箭如毒蛇又有如炽火
   迦叶佛已来无与为对者
   佛德障其箭益甚放燋燃
   乘戒德之车被忍辱牢铠
   驾以精进马入灭尘劳阵
   以正见利鉾以正思为箭
   以正言为羽以正行为筈
   以正路为矢意筒中拔箭
   放慈弓駃发佛箭名四等
   一发灭尘劳震三千世界
   慧炽烧尘欲犹如军被烧
   施戒忍进定慧信及坚固
   守志不移动犹众川归海
   世清空中明十方普蒙安
   心一定坚固思惟世起灭
   以得金刚心坏碎尘劳山
   以佛眼观见三千界如镜
   外学诸神仙久学无所觉
   一切智无师名诸师之师
   强慧金刚觜溃坏痴坚卵
   脱出愚冥狱陵无为清虚
   天上食甘露食随兰马麦
   不甘着天味不患厌马麦
   调达怒放石罗云立其前
   俱以慈眼视见毒栴檀等
   外学所诽谤天人所称叹
   于二意不动犹口吹须弥
   名闻三千世佛是普世师
   好首所虚谤心等无喜戚
   愚利衰毁誉若称讥苦乐
   八法不能染犹如水莲花
   天上人间乐视皆为不实
   观世如愚戏有形皆空无
   三恶趣众生开其难开门
   空三恶趣狱导天人无为
   经趣度三世缚阿须伦憍
   劝导众善本雨三宝于世
   往古转轮王自在于四方
   于己不自从免死至无为
   佛修种种业治理法空城
   济脱尘劳贼将至无为城
   日明照昼不及夜不曜天上三恶趣
   佛光昼夜三千世及至一切众生心
   佛神妙晖常盛明千万无数难可喻
   月之盛明十五日其晖曜夜无益昼
   天帝怀忧悴寿命临终没
   垂退失天福诣佛还见谛
   日月世眼目阿须伦所娆
   佛慈济世间救令不遭厄
   忧烟想如焰乐欲如服药
   爱着喻盛火佛灭以法水
   怀恚甚怒害饮醉狂惑乱
   鸯崛魔醉象佛以慈制伏
   无量生死坚缠裹愚痴之贼蔽其目
   佛以言箄智慧药决除郁鞞迦叶贼
   是三人等尘甚厚假令声闻如恒沙
   无有能动其毛者唯佛济使睹道明
   容貌甚憍慢因宝黼黻服
   迸沙最矜高见佛屈修礼
   头如戴火焰牙长眼正赤
   怒则掷火烧佛降阿腊鬼
   龙王怀毒怒雹害魔竭国
   佛动地崩山威势灭龙毒
   佛犹大象王入生死华池
   践蹈尘劳草伫立泥洹中
   佛导度生死如牛渡流河
   众生渡至今如群牛随导
   佛如八解池生法芙蓉花
   天人如蜂集服香则离苦
   诸天闻海水底有不死药
   以海大龙王缠绕须弥山
   诸天阿须伦揽海至千岁
   设若干方便尽力甚勤苦
   引万种药精进令水上凝
   谓是不死药接盛以金瓶
   服者不永寿不离老病死
   意谬持神药转轮无边际
   佛以七觉意慧力揽大海
   围绕以灭定引以精进力
   致出甘露药永安灭老病
   最乐灭众苦服者离生死
   佛明喻日不乱精盛喻月满而不寒
   乐过六天而消欲焰如盛火无所烧
   法甚微妙德行具众善伏藏称福聚
   普集天人之善好叹视佛德无厌足
   光耀如日明如月悦目如华声雷震
   步如象王忍如地普胜世间佛独最
   如是无量清妙叹众圣穷劫不能尽
   况吾愚浅欲究竟犹无舟船欲渡海
   诸天皆叉手怀悦谓金刚
   愿佛下兜术即受许为说
  佛本行经降胎品第三
   处兜术宫时以天眼普观
   睹众生苦恼追忆往古誓
   本愿安众生累劫劳求佛
   生生遭艰难不厌种德本
   第一上祠祀从发意以来
   以金遍布施惠施手成德
   从初种种施闻者衣毛竖
   头目身手足妻子所爱重
   严驾名象马宝车垂真珠
   若当合聚此普地不容受
   勤施声雷震如天降时雨
   累劫以慧水普润饱众生
   施酪池乳江福山酥如泉
   蜜堑石蜜积普严饰此地
   未曾违求者与与无所逆
   水灌受者手喻于四大海
   奉父母明师慈心具种事
   所施无涯限成施度无极
   所生守戒胜没命不秽禁
   剃头为沙门发积喻大山
   生愚夫五欲遭没命危难
   不动毁净禁具戒度无极
   生得尊自由未曾施人恶
   截头目手足心定得忍辱
   情悟发求佛逮进超九劫
   弥勒等应先勇猛出其前
   贪慕深妙法因身受慧义
   入火投山岩支节铁针钉
   十八法智慧奉行无发劳
   觉了一切原度智无极岸
   施戒忍进定智慧江海渊
   慈悲伤众生成喜悦光耀
   毛孔杂色光明动兜术宫
   诸天怀疑集肃敬礼菩萨
   即时种种击金鼓任资赋与七觉筹
   谁欲与吾降世间故相延请法宾会
   光从兜术照四方乐役力渚阎浮提
   即敕侍臣卿月猛汝识世间大国王
   何国可托生不违古典制
   应遭遇菩萨奉顺佛言教
   对曰唯圣听有大豪尊王
   有王名善求典主王舍城
   婆罗奈城主王名曰善猛
   蝎国王百才郁禅王名巢
   光焰王留生又王名勇武
   王善臂之子又名白雪王
   是八大王有名闻不审为可托生不
   曰有是王秽不真遍更察观真正者
   思惟斯须曰更有转轮王种寿兴后
   王最盈后名师子其子白净释中尊
   善妙称吾意应托生为子
   白净男中上妙后女中英
   诸城邑之中迦夷罗越最
   今日吾当降施善于世间
   示众生以正牢缚欲枷锁
   破坏生死狱开示无为路
   示众生方便令出生死狱
   卿等谁欲乐离苦灭度安
   欲自度苦者与吾俱降下
   颁宣是法已便下兜术宫
   显乘令普知白象如银山
   菩萨乘象王如日照白云
   诸天鼓乐舞普雨杂色花
   日精之明珠光照耀王宫
   降神下生时现瑞甚微妙
   菩萨降入胎如雁处清渊
   如秋盛月照如象处花池
   日以光照好月以盛明珠
   菩萨无可喻唯与善福俱
   处妙后胎已地六反震动
   犹如水中船空中崩雷声
   海池肃肃动众流净澄清
   诸天于空中布华如帐缦
   称庆踊跃喜地神欣然笑
   诸华尽敷鲜遍地无空缺
   树神见众花开张如目视
   魔王爱乐树即萎憔悴愁
   妙后寐寤寻忆梦诸根寂然喜踊跃
   举目四向遍察视王颜怡悦莲华色
   即启王曰唯愿听梦中所见甚吉祥
   大白象王有六牙忽然来至在我前
   王闻后所梦怀疑喜踊跃
   即召梵志占为说梦所见
   明达善占梦思惟乃发言
   按典籍占梦唯听今谛说
   女梦日光明入腹因此怀妊生吉子
   如日赫照普地界其子德尊主十方
   梦见月满众生俱光照女腹因怀胎
   生子圣达转金轮典主四方正法治
   此女梦白象趣入其右胁
   此子无瑕秽天人稽首礼
   一切无不知所生必为佛
   此典古圣谶王后梦白象
   当生宝圣子神仙独象步
   安卦以占之必生天人师
   其唯有二趣乐家为圣王
   舍家除须发成佛众圣师
   喜其占梦谛赐金恣其意
   王后闻甚喜以善事启王
   自梦此以来甜如服甘露
   体性众恶除唯愿乐众善
   不乐名宝衣唯善洁素服
   不好宝名扇乐露清凉风
   厌秽于五欲乐受正真法
   六情不复着色声香味触
   不复乐宫室意思游园观
   启王如是已王即答之曰
   恣卿意所乐王从将俱出
   乃至于流民清凉花树园
   后自内观身如净水月影
   处胎无垢秽金花琉璃舆
   月满诸根具睹如宝明珠
   后觉生期至游诣花香园
   其园肃肃清诸妙神来集
  佛本行经如来生品第四
   于时佛星适与月合吉瑞应期
   从右胁生犹如云除千日霍现
   譬如久冥炬光卒耀东方为首
   树为头发华草为毛莲花为面
   青莲为眼丹树为口须弥为乳
   四海为腹中土为腰南方为髋
   私为垂珠恒为香璎西方为足
   众宝为饰诸转轮王历代典主
   如江河数佛所履践千辐相轮
   常行印车过去诸佛所修德义
   生育万物犹如慈母难动即时
   肃然震声怀喜庠序和悦而瞻
   即时右胁显大辉耀遏绝日光
   日如萤火令日失明无复精光
   光如华髻现若干色侧塞四方
   满虚空中譬如云除日照忽现
   尔时诸天见晃昱光悚然怪异
   而相谓言日天下耶金树出乎
   有神对曰佛日出现日天子疑
   是何异日将无夺我日成宫殿
   怀嫉霍然彼千光明佛耀辉地
   日焰照空太子怀光千倍逾日
   日光还折退不敢当天地普然
   如劫尽焰天地明辟如始旦晓
   诸神普喜地祇鼓舞光明雨洒
   甘露良药充饱一切灭忧恼患
   海震如笑树木跛??渊池青莲
   如开目视众树散花以敬太子
   众鸟翔鸣如雅颂音诸天慕善
   如花遇日都照十方晃如金色
   神祇怀喜花非时敷金银栴檀
   细末如尘天意作花晴无云雨
   光明普照遍满十方明珠火焰
   奄然不现日所不照幽隐冥处
   霍然大明耀三恶趣圣智明达
   教世光相梵天神等华中化生
   慈谦敬心散适意花掌莲华色
   两手接擎怀爱敬心慈目熟视
   以梵清音叹其功德躬自倾屈
   头面礼足戴之顶上日处须弥
   号名百祠手执金刚以千慈眼
   熟视无厌天华白盖杂妙宝花
   其明如月上于太子叹其功曰
   劳苦弥劫以大方便发求佛道
   愿垂慈心众生可伤唯为普世
   不请之师北斗七星亦如称叹
   现七觉意消七劳垢故行七步
   如师子起足迹印现喻如七星
   其步大然不怀疑慢地神倾屈
   低仰接足以普明日照于四方
   现四谛法如师子吼吾齐以此
   末后受形不复处在胞胎之狱
   今当得佛最难得道将导一切
   服甘露灭安靡软草杂色众花
   如天綩綖周遍布地譬如天王
   处清池渊如金树花视甚微妙
   诸五趣类受苦恼者皆得休息
   身安快乐众结缚着甚急牢狱
   尔时众结悉得解脱尔时洪音
   遍闻佛界诸天鬼神怀喜踊跃
   速升虚空进见圣宝诸天侧塞
   充满无间大龙王子如须弥山
   目犹日月动海出水头戴云盖
   速疾寻至细雨香水敬浴太子
   安祥天子受天世人大敬祠祀
   能与其愿自化己身现有四头
   乘牛执盖敬护菩萨童男天子
   首戴羽冠威力巍巍号孔雀幢
   贯胄带甲执持武备为大军师
   将从大众拥护菩萨一由延内
   天王大力名毗沙门珍宝充盈
   德有志界天二十八神将军俱
   各与营从器钾严整与亿鬼神
   来护菩萨又有天王名尊自在
   与无央数巨亿诸天执持幢幡
   而来云集以恭肃敬礼菩萨足
   阎王恶害无能胜者驱逐众生
   以一种法掷弃所执太山狱杖
   以慈愍心来礼菩萨无数诸天
   龙鬼神王净居天上诸清净天
   叉手合掌如未敷藕赍敬曲躬
   永叹菩萨金色天华明真珠台
   青芙蓉花绀琉璃茎兴成意花
   若干妙色末栴檀香散下如雨
   天女空中眷属俱来鼓天伎乐
   歌叹功勋往古修行众亿善本
   果报成熟润及群生庆云震乐
   诸天散华身放光明晃晃昱昱
   诸天吒叹众生欢喜蒙佛神德
   普严世界金鸟诸龙俱怀和协
   天阿须伦弃舍怨嫌从白净月
   出清凉光普为世间灭爱憎火
  佛本行经梵志占相品第五
   当尔之时众善普会殃患消灭
   快乐无极王因是喜赦降天下
   欣庆来集如众川流如天帝释
   生子瞿或如安祥天生子童男
   如毗沙门生子宝瓶菩萨诞育
   王亦欢喜菩萨体软如天初生
   乳母收养如育婴孩请诸旧德
   晓事母人围卫拥护不离左右
   光相明照如梵中尊诸母速疾
   将诣天祀欲令拜谒诸天形像
   天像皆起屈申低仰诸有金石
   水泥天像叉手稽首礼敬菩萨
   诸母惊怖心皆愕然缘是瑞应
   号天中天未谛审知太子神德
   因此恐怖速还归宫白净王闻
   惊怪怖战因召梵志明占相者
   应令寻至王即问曰唯诸明师
   占相吾子惧因此子犯触天像
   唯拔吾心诸深狐疑梵志喜颜
   对曰天王今应称庆不宜怀戚
   王族更新当从今始转轮圣帝
   应临四方按卦占察右胁生者
   必为尊贵圣达普智临众王上
   显如须弥为众山王无能及者
   众宝之中如意为最众流之中
   大海为最众光之中日月为最
   今是太子众圣中最按占古典
   有威仪王因手而生律王掌生
   情思力王从父腋出王名往古
   因父?生抆陀竭王顶上生出
   是等德强皆转轮王今占光瑞
   相应圣王摄度天人以圣慧力
   名号普闻周遍十方如大圣王
   号抆陀竭金轮白象玉女绀马
   明珠圣臣主兵七宝游天世间
   从兵四品当为天人开无为路
   当有千子才力勇猛当以正法
   治世太平若舍家出进求道术
   必当为佛以慧胜世抑按世间
   众圣明师按卦所占唯此二趣
   王欣解颜谓梵志曰自宗祖来
   圣王断绝父王亦无转轮王位
   子何由能自致圣王王虽如是
   梵志愕然皆共同声举手称叹
   犹如大龙雷震之声于王殿上
   大称善庆唯王莫疑谓其不然
   父子德异宿行不同唯在宿世
   修立德行请呈籍卦王当照之
   往古仙圣贤才明达次比四句
   若医药方往医娄他不能敏达
   其子仙贤明达逾父往古圣王
   后亦不继百转之孙乃复还绍
   近圣亦复限齐江海其光莫能
   如其子者如是异术乃余无数
   往古先人所不达及其后苗裔
   秀出逾前事任宿德非由于人
   前世所修与今德合虽今时非
   德人居吉瞻按籍卦与瑞附合
   必得于世为转轮王王告诸大
   众梵志曰今当为子因德立字
   梵志默然心思斯须谦逊卑声
   启白天王察今时运太清和顺
   吉鸟翔鸣瑞应至声地动庠序
   节气调适风雨顺时世应太平
   众火炎现清彻无烟诸天塞空
   现形叉手雨众杂花天乐并作
   王教平均国应丰熟大王国境
   祥瑞普臻当名太子号曰吉财
   王意大悦重赐梵志金角乳牛
   数百千头王还喜悦摩太子头
   以妙宝璎系太子颈慈心叉手
   叹其德曰先临圣王然后出家
  佛本行经阿夷决疑品第六
   高山花果池快乐如天观
   众山少及者故名阿夷岳
   曩久居此山年耆结蔟发
   长暴露形体寿高百有余
   体犹如黑云发如白银数
   眼睛微亦理形如杂色山
   智慧如梵天明如日月火
   四火日第五自暴名阿夷
   卒闻响响声鸟兽鸣如语
   其解鸟兽音怀疑出庐窟
   见天交错飞于空中欢喜
   因仰问天人诸天何为喜
   有天名法乐寻答阿夷曰
   师为未闻耶世有奇吉祥
   白净王生子当度世众生
   卒必成佛道为天世人师
   闻佛之名号踊跃衣毛竖
   即上升虚空欲见释童子
   因所见瑞应神通意审谛
   弹指顷之间便到王宫门
   是上圣通士明达禁戒备
   王以爱敬意速迎请入宫
   让之以上座谦恭辞慰劳
   垂愍回接顾屈来入鄙国
   阿夷觉王意爱敬尽礼义
   以慈目视王执谦以敬谢
   王宜应如是爱宾以上礼
   大王承法治垂恩于国民
   自先过诸王种种大施与
   于财宝贫使戒智慧丰富
   吾所由至此宜怀欢喜听
   闻空中天语王生子作佛
   我忻所闻事觉吉祥故来
   法幢甚可爱观释种族旗
   王闻说是言喜愕情惶灼
   速呼太子来与阿夷相见
   在乳母抱上光相照然明
   见太子德相如天后抱子
   阿夷不能忍便前取太子
   两手抱爱视如黑云裹日
   在阿夷抱上菩萨明益辉
   犹如黑山间销金炉炽火
   以慈心久视眼中即雨泪
   太子体晃昱如黑云雨雹
   王见阿夷泣心怀甚怖懅
   恐子将不祥怀疑语阿夷
   唯圣时见示吾气垂欲绝
   今见仁悲泣是故心惊战
   得无是吾命一旦忽然灭
   先为我致庆后将无遗戚
   劣乃得此子久渴得升水
   将无为吾怨幡不令吾当
   吾始生意念得子至眼眠
   子目遗后视则吾不忧世
   是吾族珍树生于宝宫池
   将护诚告我以爱己子情
   面如盛满月阿夷熟视之
   眼玩青绀光舌如莲花叶
   头发绀青色覆其高广额
   颊车如师子诸颔充平满
   师子肩长臂掌轮千辐理
   次视其相已从顶至足相
   师尽爱敬意稽首礼太子
   泪堕如雨下怀惨惘启王
   其有充满足三十二妙好
   必当成为佛以善胜普世
   诸天闻是语于空中散华
   同声称善善王谓阿夷言
   前师按卦占定成转轮王
   今圣师视相定之使成佛
   王言犹投苏火炎盛炽猛
   益增阿夷口更说决定言
   如我观察相恣媚灭欲意
   示众生灭度当以佛容貌
   假令空中雨金刚之大山
   不动太子毛何况余艰难
   普世众力士诸弊害鬼神
   及阿须轮王军官属营从
   各执金刚杵大如须弥山
   来欲击太子山杵破散尽
   太子不动移当作是觉知
   吾不以是戚当以怀欢庆
   我自伤流泣遇佛而空过
   颁宣慧照曜奋千辞义光
   佛因当显明我独不见感
   立在无为空灭如月清冷
   世蒙凉除热我独当燋然
   佛谛执金刚慧杵碎尘劳
   当有甘露药我独不得尝
   佛如海马王济渡海流人
   我独退在后淫鬼所裂啖
   一切智池水善意诸虫贝
   通放慧江流一切饮除渴
   众善为根株忍枝意止叶
   觉意以为花成泥洹甘果
   解脱众生禅戒香遍世间
   佛树当生长我薄德不睹
   愚痴门甚牢恩爱门甚固
   当以法籥开生死牢狱门
   普世相烧然以淫怒痴炎
   当以法水灭如云雨野火
   以悲心之角定糊十方锋
   当施善法乳天人饮无厌
   普世之婴罗尘劳之重疾
   以最胜法药当疗众生病
   佛之大海渊诸佛之宝渚
   度生死贾客以宝充其饶
   芥子比须弥牛迹水况海
   萤火喻日光转轮王方佛
   胜通达梵天喻觉慧帝释
   超净相梵志世典古王传
   古仙圣大师学深厌祠祀
   若闻佛圣化疾舍本术卢
   澡瓶杖簇结弃本诸威仪
   寻舍贡高意厌本所习礼
   咄此老害懅令人无所及
   吾已得五通今事礼不偶
   今雨欲然耀慧定照世间
   吾今垂垂灭如何不悲乎
   即呼弟子来汝莫如吾误
   以徒托太子阿夷辞还退
  佛本行经入誉论品第七
   是时释王德日夜增宝仓国境
   名称智慧金宝积聚种种璎珞
   众善来归如秋海渊象马车乘
   犹天严驾贤善调良自然诣厩
   甘蔗石蜜酥乳水浆粳粮谷米
   气味力增殃患普除怨敌屈附
   旧亲增敬疫馑消亡凉风和调
   时雨细润空中晃昱甚好严备
   尽王境土长益丰茂众善普集
   不祥枯竭以太子德合成谐偶
   以谐偶故名称普闻诸根成就
   相好可观犹月初生十五日满
   诸王长者普进贡献栴檀羊车
   驾御金鹿象牙金银杂宝合成
   粟珍宝厕象子马驹童子曳弄
   戏笑娱乐白银雁子珊瑚口觜
   随其年长致献贡御金宝博奕
   以供太子年在幼少为事尊长
   重逾须弥忍辱过地渊深于海
   意博包空时过孩童初入在美
   世人所习众诸技术太子学能
   不加日劳年满十六体方精健
   文武兼备艺过诸释王睹太子
   德日殊异兄弟中猛如勇师子
   王忽寤忆阿夷所言如何当令
   舍是洪德涉苦入山精勤学道
   心即怀疑召诸臣议思计令子
   不入山学执谦尊教如天帝臣
   承帝诏命思计设理沉思斯须
   执敬启言寻承命旨子难卒留
   海可过济日可失明月可舍凉
   子愿难违唯然天王宜设方便
   若设方便为事必克假令不克
   无遗恨情事离方便则难施立
   听承古仙服水气者长劳困形
   皮骨相连重如太山遭欲风吹
   爱恚战动如风吹树严妙堂舍
   色声香味华香严饰状如天女
   第一上乐迷醉女乐五欲犹能
   迷惑仙士夫色声香味细滑触
   诸心所喜五情所贪以欲坚牢
   力强大网以系子心乃可无忧
   王然此义即召美女十五以上
   容色妙者六十四种姿媚具备
   寻致诸女充太子宫久学调静
   执惭愧戈于婇女中如月众星
   摄藏辉光不甘五欲口终不发
   不逊之言
   眼不起视色犹饿夫于乐
   诸伎女怀惭如冥逃光走
   父王闻是已不安寝于床
   因更令境内有相好乐者
   其谁有妙女必尽来应会
   若有违限者加之以重谪
   设此严限已益出众璎珞
   恣之取璎珞入宫为婇女
   种种严修饰诸游观园池
   无数众女集皆受赋璎珞
   太子德如日目无能当者
   自执意挍计终无能染污
   执杖释种女姿貌如天女
   心忍辱如地面晖如月满
   古圣王苗裔相应玉女宝
   德广覆天下除忧如天乐
   持重有智慧相好容貌光
   名称最第一是故号除称
   手执波昙花眼如绀莲叶
   两手奉好花欢喜诣其母
   唯母见严饰意欲入宫观
   欲见释太子心自然恋慕
   母即告女曰宁今受御谪
   终不听汝往愿母必见听
   重启父母已即听随其愿
   爱敬执谦恭报慈父母已
   将从显然往如水恒趣海
   至于王宫中到遥观太子
   过去五百世曾为太子妻
   其所生之处女中最第一
   前世缘牵故故熟视太子
   颜容怡开敷如日水莲华
   厥行步庠序寂然无声向
   犹如众江流入海则寂定
   众中有一女造二首歌颂
   音韵甚合好应时顺事理
   有女来甚妙执持绀莲花
   忆往世善行故以相发寤
   过世上名华供养定光佛
   执花甚姝好犹如吉利天
   菩萨忽然闻定光佛之名
   心中即惊动徐举目遍视
   即发声谓曰进手中花来
   以言众所侥如服甘露药
   应声寻花进以奉上菩萨
   侍在菩萨左如明星在月
   太子视璎珞不宜其所服
   即解明珠璎掷以挂女颈
   于是明珠璎严饰女形容
   姝好无双比益发明珠光
   犹如天帝释处于紫绀壁
   亦如十五日月与众星俱
   合宫尽欢喜皆共同举声
   称曰真得妃莫不同甚欢
   如是歌称声斯须流闻王
   王闻甚欢悦重赐名宝珍
   王即令求女父母来赐与珍宝
   不可称计召明梵志卜择良辰
   涂香坦地饰以众花以神咒酥
   充饱火神灌太子手父母授女
   为太子妃女中第一在太子侧
   如日月星
  佛本行经卷第一
  大正藏 第 04 册 No. 0193 佛本行经
第2卷
  佛本行经卷第二(一名佛本行赞传)
  宋凉州沙门释宝云译
  与众婇女游居品第八
   种种严饰犹如天宫春秋冬夏
   四时各异应节修治游观园池
   亦如天帝施安树林太子因游
   至园池观婇女围绕如月处星
   于是众女昼夜作乐嘲调戏笑
   过数年已或娱乐之更造新术
   或现己身或时书颂或图庙画
   或有刻镂或有以泥为若干像
   或有结花以为敷饰或?面目
   或有涂香或以镜照或栉梳头
   或黛黑眉或丹口唇或复有女
   华相打掷或戏笑者或悲叹泣
   或口咏歌可听可乐犹如华中
   众萤蜂鸣众女求浴太子听从
   无忧树间丹华之池圆光文饰
   照树金色犹金在火耀耀林树
   诸树倾屈散供众花众鸟相和
   悲哀而鸣女笑鸟鸣震声远闻
   五音俱作感动人情太子入池
   水至其腰诸女围绕明耀浴池
   犹如明珠绕宝山王妙相显赫
   其好巍巍众女水中种种戏笑
   或相湮没或水相洒或有弄华
   以华相掷或入水底良久乃出
   或于水中现其众华或复于水
   但现其手众女池中光耀众华
   令众藕花失其精光或有攀缘
   太子手臂犹如杂花缠着金柱
   女妆涂香水洗皆堕栴檀木榓
   水成香池如是戏笑难可计数
   六万婇女围绕其侧太子于中
   如天帝释于天浴池与天女俱
   于是皆乘金银宝船游戏池中
   如天乘云太子复乘七宝之船
   妃在其侧俱共入池色身金照
   光各一丈如日乘船莫不惊愕
   谓是日出众华开张明重光照
   喻日天子太子出池诸女更严
   作众伎乐行甘蔗浆诸女饮已
   跳踉舞戏时日便冥向月烛明
   欲惑太子意终不倾欲使其贪
   意终不着慧灯甚明终无能灭
   犹明珠灯不损飞蛾斯须至冥
   众女睡眠太子妃寐梦睹忧变
   太子出家舍宫婇女逃入山泽
   妃独逐走从后求哀莫相捐弃
   澡手见授今弃付谁惟今自察
   无量过失愿微重荣莫生相舍
   独入山泽勤修众德何吝于妾
   致大酷恶古贤出学亦复好妃
   唯垂愍伤愿听侍从追呼不息
   太子入林心意发狂树树行求
   ?向树曰汝独无忧我独怀恼
   示我太子仰见树上有赤觜鸟
   向鸟叹苦我失所怙汝声似之
   留声与汝愿以鸣声除我心恼
   又见树曰汝何不慈吾厄夫怙
   迷行犯触贤夫所弃宜见愍伤
   如何见笑华尽开敷见双头鹆
   相将俱飞益增忧苦流泣且言
   唯愿示我怀重慊者令我睹之
   失之我亡树华散我更耗我心
   唯汝仁鸟莫嫉快我当散我心
   好喜伎乐未曾相犯何为必尔
   为风所动树枝倾曲犹如以掌
   击打于我鸟兽角视尔不遣夫
   水声如骂我不任治太子不还
   便悲叹曰留目绀莲留超与应
   留笑华敷留颜金华留发辟兵
   我见遗忽口言未止忽见太子
   于林树间便前搏曰何为相弃
   语顷惊觉抱持太子惭惧战??
   太子问曰何为如是便说梦事
   太子报曰此非为汝吾无所去
   谁往谁返无有往者亦无所至
   汝谛觉是色如聚沫觉意如泡
   相如光炎行如芭蕉识法如幻
   诸根无力形体相因犹如华合
   觉世无常譬如野马吾我无有
   亦无坚要合会有离汝当谛觉
   太子自思是吾出应
  佛本行经现忧惧品第九
   王愍太子愁劝令行游观
   始出宫城门霍然日出云
   驾乘七宝车众德相自严
   所将从贵重如月与众星
   功德充满备形容甚殊妙
   都敕国邑里并除老病死
   穷冻困厄者莫令现道侧
   各各尽力严若干幢幡盖
   楼阁诸妇女犹如天宫城
   严饰甚靡丽莫不怀欢庆
   万民皆歌咏声向震一国
   犹秋水归海诤竞欲观见
   庄严易服饰未竟便起走
   或未及庄严闻声便驰往
   于众阁栏楯侧塞不相容
   或头身自悬犹如众华垂
   或有倾屈礼各怀敬叹曰
   当为世导师散众花香璎
   见以皆愕观展转相谓言
   此当为何神或云从天降
   或云是天帝魔王或梵王
   怀疑欢踊跃歌叹若干种
   诸天见太子容饰导从出
   犹如天帝释出游观之时
   于是净居天欲兴降瑞应
   如前佛见瑞劝意出家学
   天卒化病人喘卧在道侧
   色恶眼睛黄体气口燋干
   身肿腹膀胀恶露诸不净
   宛转而自涂菩萨举目见
   问是为何物丑恶难可视
   御者寻对曰食饮不时节
   四大错不顺是名为病人
   菩萨报之曰视何不分减
   御者复对曰是不可分代
   都世无能免疾病之危厄
   四百四种病大患如世间
   尊亦未免离处大变难患
   太子即停驾惨然怀忧叹
   闻病心惊痛如象被毒箭
   见病触其情寻敕御回车
   心惧怀悚然如牛畏雷雹
   闻雷声怖愕惊懅体不安
   后时复更出天化作老人
   头如丝雪雾皮缓肌体皱
   战如水中枝身偻如张弓
   太子见即问是名为何人
   生便如是耶为有变者乎
   御者因对曰始从身受胎
   微起如泡沫缘起五体见
   分合成六情然后乃出生
   小饮母乳活次长乃食谷
   转缘地而行初语如鹦鹉
   尔乃立行走体貌形容成
   诸根转成熟以故名曰老
   是名天使召显教悟众生
   形衰失欢惨如花被毒霜
   面如月遭蚀心犹日云雾
   壮进力枯竭如夏沙淋水
   窃人志思才无形如来贼
   心恼失听识犹野火烧泽
   迫迮如压油饮其体精气
   怀变令形异是者名为老
   太子视良久怅然而长叹
   老病大石山强磨碎众生
   世普遭苦患何可畅意安
   当设方便逃如避强害寇
   后复出游见天化命过人
   宗亲随丧车被发而啼哭
   问曰是何等以至诚示吾
   尔时诸侍御便为具足说
   日迫致枯老病流精汁竭
   八节之利锯攦刻寿命树
   日月之斧利昼夜恒斫断
   会遇无常风随靡崩颠堕
   与父母离别随行独迷走
   妻子及兄弟无亲可恃怗
   莫能设方便围绕而哭泣
   追慕哀摧伤叹其生时德
   吾亦当尔乎都上尊莫疑
   我亦离亲耶尔尊必当别
   普世死所执如何畅笑语
   不知惭愧故更历无数死
   昼夜之长涂日月运不停
   老枯病所毒忧恼之牙齿
   四时舌所舐宿行速危险
   一切莫能免死犹龙所吞
   普入尽伤折都崩尽断坏
   悉夺其所愿尽吞尽烧没
   尽驱尽挫摧莫有能禁遮
   尊当觉是死闻已怀惧曰
   处世之笑者金石为笑耶
   太子怀忧行忆死如汤灼
   犹如猛师子处林遭野火
   思欲得免离老病死炽炎
   顺道念不忘方便欲求出
   天化作梵志见形暴露憔
   簇发须眉长被粗鹿皮衣
   手持澡瓶水又执三枝杖
   菩萨因问曰仁修术愿何
   寻声应太子唯听我所愿
   无病老死患是处名天上
   今于此下种生天广大花
   愿求快安乐萌芽天上生
   太子叹吒曰斯士见计明
   告御天离患是亦吾所乐
   心惟怀一疑为永恒不常
   若必常安乐可愿生天耳
   天于上称善叹太子心净
   天上虽快乐卒必当堕落
   食福众善快终无永长存
   福尽即退堕三涂受苦分
   日有千光炎福尽堕闇冥
   月满盛照耀月天堕失明
   梵释无数天虽实天荣位
   还为可伤物乞丐饿鬼形
   昔为宝顶佛燃灯立七日
   始发意求佛誓愿甚坚固
   即时魔心战犹如芭蕉树
   亦令魔宫殿震动不得安
   为三界所敬今者不宜忘
   于无央数佛修若干劳勤
   昔为施安佛起七宝大塔
   犹如须弥山峙立于地上
   上锭光七华受莂当为佛
   金华散普佛终日愿大乘
   又为起庙寺事莲华上佛
   及余无数佛众宝香花施
   以天华供养无数能仁佛
   又供现义佛华香毕已寿
   歌叹方面佛乃至于七日
   供养无见佛尽己之形寿
   复施顶王佛七宝名衣服
   布施无漏佛求欲作沙门
   又于理光佛入道持净法
   复于无限佛剃头作沙门
   于数千诸佛执勤劳谦敬
   有身喂饿虎以妻息施与
   舍眼身肌肉手足心不乱
   如是不可计头施有千数
   当施与之时震动三千界
   如是言说顷现天寿终堕
   后者悲叹慕展转相怜伤
   下现八地狱各十六官属
   忽有大声出普世皆当死
   从此转进行释种女名鹿
   见太子如天发大声言曰
   是父不怀忧为母大安乐
   其夫如此者妇如逮无为
   如从天云雷声入太子耳
   始闻无为音犹疲劳得息
   诸情已充足意中如逮得
   以己盛宝璎遥掷挂女颈
   以闻无为喜不以邪欲与
   劝心向无为忽见化沙门
   威仪戒寂静法服手持钵
   太子告御者回车往行就
   太子问沙门寻声而应之
   六情无诸漏舍家转离患
   山岩空闲树止宿独静处
   乞丐自存活太子愿学此
   我名曰沙门欲求解脱故
   爱憎意俱除诸情调心定
   无著舍吾我众事一切弃
   乘自守车舆手执智慧弓
   广设诸方便欲坏灭魔兵
   愿无火无地无水无风云
   无日月星辰无云空息患
   无老死忧苦亦无别离恼
   甘露永乖灭吾愿求是处
   说是言适竟忽灭太子前
   太子安庠行光影照耀地
   还至游观园心寂灭定安
   意思若干种众善之方便
  佛本行经阎浮提树荫品第十
   菩萨于是时心怀惨然还
   过到游观园德曜犹天帝
   诸仙圣之王不以女色惑
   时见农田夫兴功耕犁作
   践截蠕动虫即起悲痛心
   如亲伤赤子恺然而长叹
   去其树不远伏藏忽出现
   辟方一由旬七宝光盈满
   将从喜踊跃取金画宝器
   铭题古王号某器某王造
   太子省铭题过去转轮王
   八万四千代展转相承习
   视其七宝积如见毒蛇虺
   回顾花光颜倾屈敬先代
   泣出绀色睫雨于花容颜
   即举普慈目仰广视空中
   发情哀梵音敕其左右曰
   往古诸释尊雄猛世憍慢
   舍国名天位空独至何方
   赋役劳四域积聚无央数
   土地国宝藏故字其主无
   心思计无常趣阎浮树下
   即举金刚膊置金色?上
   坐思坚不动聚意专一定
   观起灭合散逮得一定住
   如江河沙数诸佛不共意
   九恼江流浊以珠能使清
   于一切众生慈心弹指顷
   福无限无量慈加众生故
   复起慈愍心欲安众苦患
   谛察见一切平等逮一禅
   弃诸欲恶法寻得欢喜解
   乃至第四禅及无量清净
   日时转向夕诸树荫移徙
   唯阎浮树影如盖覆太子
   犹人识恩养宿行报不舍
   荫不离太子如报不舍对
   释种王闻之腾至如师子
   见子处树下犹如云中日
   情喜怀踊跃愕然不自胜
   慈目垂泣视礼足悲声叹
   以无量敬意如是今再礼
   愿国土有德莫生舍弃去
   普怀喜踊跃犹如侥天福
   幸莫弃愚迷失侥坠罪冥
   子是世间德显古先人号
   一切所恃赖诸释中之雄
   是吾之身命诸女之欲天
   众生之梵天普命之自在
   莫夺吾等命犹如强敌王
   王爱子不觉悲惨且还宫
   王去后不久太子从禅觉
   闻空中有声三天于上问
   天人之导师愿听我等言
   愿尊可时出从无央数劫
   名色二支分周遍于五道
   根萌至于有甚大而坚固
   今以智慧犁反生死树原
   爱深广渊池乱想如鱼游
   回覆迷牢着嫉恚驶流波
   第二天所启以清净敬意
   可乘进浮舟度尘劳海岸
   第三天启言种山憍慢岩
   邪见之深坑嫉恚之绝崖
   病死之川谷倾邪而屈曲
   以慧金刚杵坏破众苦山
   闻已从坐起晃耀如金山
   雄步臂??平声如云雷音
   目如绀莲叶面容如月盛
   厌家乐无为意但思欲出
   如师子被箭伤心还入宫
   行诣父王宫白净之殿前
   跪叉手自启唯愿听所陈
   欲得舍家出述修古圣业
   合会必有离谁能依久存
   王闻其所启心如动水月
   感噎不能言良久乃发声
   唯莫怀此意非是卿出时
   年始初美盛不宜居山泽
   今正是吾时舍位入法律
   以卿有德子幸应践荣位
   地祇怀悕望求转轮圣王
   释种因卿显汝不宜禅位
   因以深重声而报父王曰
   愿尊以四事为己之保任
   使病不侵强老不夺盛壮
   死是普世患令莫窃寿命
   盛事不坏败如是为四事
   若必能保任便可无忧住
   不行诸山泽泰然治国民
   王曰此四事无能保任者
   卿应食国位无有不顺理
   居位可修法致得无为道
   七宝为首冠宝服光耀体
   众好自荣恣如欲界天子
   皆居临王位自致得解脱
   有王名力胜有王名不迷
   有王名识知有王名武力
   此等居王位逮得解脱灭
   如是但居国两得无所失
   于意得自在及乃国土地
   无能妨废者必当速成办
   吾愿以五服容饰驾授卿
   沐卿宝盖下吾乃居山泽
   太子执谦敬而报父王曰
   若不可保任愿莫见固遮
   虽是真金舍失火当避走
   智者不宜遮逃灾避火者
   当觉真金舍及与自在俱
   虽快三火炽不当舍逃乎
   又有清浴池芙蓉甚充满
   中有裹蜾??不可舍弃耶
   手执持老弓甚强停调利
   射以病苦箭发着终不失
   堕宿对之围阎王常所猎
   何愚当立待可来快射我
   若有人畏空方方逃避走
   所到见虚空怖不知所趣
   如是于五趣无常普周遍
   欲至无畏方是不宜故遮
   于时释尊王默然不加报
   手自牵子手晓喻欲令起
   即敕诸傍臣增伎乐牢守
   于时圣太子入宫自消息
  佛本行经出家品第十一
   太子于是时心怀甚憔悴
   又更诣父王尽意勤求出
   尊若见怜愍愿观世扰动
   合会莫不离难得保久长
   唯愿见听放至仙人山泽
   于彼修净行开现解脱路
   更无有余愿过逾出上者
   若审见爱愍愿必见听放
   于时白净王以莲花色手
   牵太子手已悲声而告之
   垂泣而熟视良久乃长叹
   然后发声言辛酸苦痛辞
   唯子可放舍莫复怀此心
   今未应是汝山泽自守时
   心习受荣乐未曾少苦勤
   为众欲所劫犹如无御车
   如今正是吾山泽自守时
   应以王荣位次欲委授卿
   香汤灌沐汝以宝冠驾授
   我怀喜不忧入山泽无虑
   愿见汝沐浴初践于王位
   驾授观视汝慰吾父侥意
   写恩爱所生久积之涕泣
   泪盈目入泽以塞先人责
   太子闻王令如是即启王以清深辞
   已审觉王垂爱愍余亦孝敬重爱尊
   若欲逃出夫火宅有亲爱遮不令出
   以亲爱故俱被烧有何善好愿思之
   今欲逃避无常火智者不宜遮令烧
   但欲求免不俱烧愿见听许入山泽
   谁不欲与亲属俱若永已聚不离散
   与诸亲厚所爱染死力不强离别者
   是故释王愿恕亮非为无为恋慕心
   以不自在属无常是故决意求泥洹
   前世所有诸亲爱我在何许彼何至
   我今以何益彼等宿对风吹如云散
   王敕云非卿去时若死来时可却者
   曼火未盛有所烧当与逆灭莫出后
   尊以王位尽委授彼无恃怙无归救
   犹负大石渡深水是故不宜受王位
   王闻太子言辞理甚正直
   子言不可答无理可固遮
   即令敕诸臣窃守太子宫
   增益其伎乐莫令子愁惨
   已后不久日向欲夕于是入宫
   如月入云坐观伎乐如象被闭
   患厌伎乐小却偃息虽小偃息
   于事觉寤寤寐寻起见婇女眠
   璎珞迸散失弃乐器衣裳发露
   种种若干涎涕流出涂污咽胸
   偃伏张口难可观视或有女人
   抱乐器眠或更相枕或独夫伏
   或有女人直立而眠髻解垂发
   如孔雀毛或有女人仰视而眠
   犹如司历仰占星宿见如是已
   甚怀不悦谛观诸女熟自思惟
   慨然长叹震动胸中想处宫中
   如丘墓间诸女盛美姿容妙好
   太子忧惧如象遭火诸女姿好
   眠贼所盗忘失志思乐器交错
   诸女性弱常怀惭愧为眠昏象
   而见蹋践如妙花树枝叶繁茂
   卒遇饿象拔破碎散生死危害
   甚轻躁扰险薄欺伪无亲旧故
   此现生存形体如是或于是身
   不知惭愧忽然堕地亡失姿好
   睡眠之困坚?其目睡眠加之
   形体难视若当死亡其形何似
   是本支体是本诸根眠盖所覆
   乃致斯变犹失机关不可复还
   失姿则卧若草土块久远已来
   痴力甚强覆蔽耳目令聋盲冥
   身之污秽显露可见覆以薄皮
   莫能觉知一切普世甚遭困厄
   无所恃怙如轮迅转缘尘劳垢
   所沉湮没犹如大象沉深渊池
   今吾不宜牵连于此尘劳之网
   以自结缚是故恶此五欲爱垢
   舍屋浑住独入山静为宿善本
   催逼发寤太子决意欲出生死
   吾出家时今已会至不宜久处
   生死大畏是故今日当入山泽
   唯觉生死热时炎光吾自观察
   有能堪任四大未分当早逃走
   诸天人觉太子心清时净居天
   寻时来下压诸侍卫纯昏眠寐
   即时普开宫城诸门若当如常
   每开门时其声向彻闻一由延
   天开诸门令寂无声天叹太子
   种种功德诸天踊跃欢喜充怀
   为太子显种种祥瑞天散花香
   连续不断伎乐歌咏震动虚空
   见吉祥瑞诸天劝助心甚欢喜
   因作是想人恋宗亲不能舍离
   ??牛爱尾为火所烧即从坐起
   意计决定于婇女花宝宫浴池
   犹如雁王弃花渊池太子亦尔
   无所恋着是吾最后与女人俱
   是吾末后止宿居家虚空尚可
   破为百分吾终不着爱欲还此
   即时出宫如师子王坏裂坚网
   独行游步裂家牢网亦复如是
   即以方便觉起车匿以柔软声
   告语车匿速取良马犍陟使来
   诸天迷惑车匿心意即致白马
   犹如马王被驾鞍勒皆令严备
   喻如白鹤与云电俱于是太子
   手摩马头以柔软辞晓喻白马
   吾有大愿委累于汝生长共俱
   如贤善友必为快善令吾无碍
   欲突牢阵度至彼岸是汝最后
   所应奉事今夜是汝最后负重
   吾后不复劳动犍陟是我最后
   乘齐此断太子说已便前上马
   如日初出现于山岗在白马上
   威德巍巍犹秋时月乘白云中
   四种鬼神欲令速疾接举马足
   甚使精良四王躬自在前而导
   诸天从出明如昼日天龙鬼神
   及诸仙圣同声叹曰愿行无碍
   所以舍弃四方天下及亲宝宫
   疾得其愿太子即出宫城之外
   震动显赫展畅言说须弥山王
   令尚可散口气吹之或可崩堕
   吾若不能成佛圣道终不还入
   赤泽之城犹如疾风吹遣浮云
   斯须之顷出释国界如发意顷
   寻时即至犹日到于西山之岳
   即便下马入山泽中心怀欢喜
   办已大事
  佛本行经车匿品第十二
   菩萨以普慈目睫绀青色
   眼雨泪且言尽心晓车匿
   金鞘明珠靶拔剑如抽虺
   自以剃其头天敬接发去
   解宝璎珞付车匿遥跪敬意嘱及曰
   以此宝珠拜上王执慈意启唯莫忧
   畏死怀惧甚苦剧乃令父王失所侥
   未还膝下之报养乃令慈母宿天上
   未致父子慈孝恩养畏死别痛
   入山灭意觉生死恶事甚众多
   我性本调强变令疏如父恋爱
   以加于我我亦慈敬尊重于父
   今卿车匿具达此义何烦殷勤
   广及嘱启闲缓丰饶快乐之时
   亲厚良友甚易可得遭患遇厄
   良友难值能以快善济人厄者
   或有仆使不蒙恩爱众劳事役
   不悉堪能如卿车匿受恩堪能
   遭恶有卿亦难可遇凡人居于
   快乐中时疏远外人来归为友
   人遭困俭苦厄中时骨肉亲友
   叛为他人此吾曩先诸释种族
   驰声四远家私风俗是我先人
   所由山泽诸释亦复不宜蚩我
   以财施者甚移众多莫有能以
   善法广施能以善法广施与者
   无央数劫甚难遭值如卿车匿
   今还归家宜向父王陈吾缺断
   世人由知捐除爱着爱着已除
   则无忧恋吾见普世皆沉没在
   忧恼苦患大海深渊所以舍家
   欲除老病不宜相恼增益忧患
   人生堕地常追逐人老病死患
   甚弊恶害谁能开心信不畏是
   拔刀恶贼追人走者若不自劝
   开意远离家属亲族恩爱染着
   必当强遭别离之患死对不避
   贤愚贵贱
   亲族恩爱会必当强别离
   奚不别求度不令强死别
   王若怀此想子非时入山
   行善莫待时命如烛遇风
   胜情于父王遥跪叉手启
   世间遭剧苦莫念脱苦者
   吾已脱老病逮得最荣乐
   天帝受五欲不及我受乐
   所以离亲族后图获大利
   欲令一切生永灭憎爱离
   卿知吾素慈父王爱重我
   车匿方便启谏王令释忧
   车匿闻教敕愕然怀悲感
   悚息战栗闷心如被毒箭
   雨泪下连珠长跪啼且言
   如何转轮族今殄灭于尊
   尊口恒习言与是复与是
   今反行乞求如何不耻世
   生性柔体婉今反卒被恶
   本犹芙蓉花今出火相烧
   尊今唯宜速出心之恶奇
   毒蛇卒入舍当寻掷弃去
   今不审王意念尊心摧伤
   不忆缘尊恼犹昼更遭冥
   不谓当有是妙德柔软子
   望应节雨泽反雨火释族
   如是大慈父以善养育尊
   忽舍养父王如行欺失善
   姨养犹如母系育如亲生
   愿尊莫忽忘如识反复士
   如是诸亲族及昆弟乡邑
   愿莫舍是会如悭人吝财
   尊与城别后国人狂怀忧
   如龙遇金鸟举国动如是
   尊生时普国吉祥如天上
   今舍入山泽坠苦如堕狱
   初施德于国犹冬日阳和
   后施忧恼热如夏亢燋然
   咄哉苦无德审为天所迷
   致马来与尊致忧恼一国
   施目泪于民心忧口祝祷
   王以下男女覆以忧雾云
   先师训礼仪当普慈众生
   恼二亲种族自守有何道
   象马千祠祀若慈愍众生
   假称量二德慈福万亿重
   今王求宝子垂老忧体重
   狂行失志思如野象失子
   涕泣目眩赤失寐颜色变
   今王叹呼吟犹山鸟失子
   吾当用活为失丰德神子
   从子遭恼报王当云如是
   尊面习盖荫何忍日暴露
   在宫寝寐时宝帐綩綖褥
   宝枕文绣被五音以寝寐
   今布草枕臂鸟鸣如何眠
   若人闻此问纵令金刚心
   他闻心当裂况亲族知识
   卿莫放吾志奉我有大劳
   今还马犍陟吾以居山泽
   马闻太子语目即雨热泪
   跪地畅悲鸣便跪舌舐足
   以百福相手太子摩马头
   犹如晓良友吾当识汝勤
   车匿启太子已割意舍国
   愿莫见遣还离尊用活为
   恋尊心燋恼何忍能还命
   舍尊旷野路云何独堪谐
   卿但将马去可来还见吾
   事成当还国不成愿形枯
   车匿啼且还顺道而牵马
   顾视而无厌蹋地强还归
   太子舍家出愿逮不动处
   欲令一切生皆逮得是处
  佛本行经瓶沙王问事品第十三
   于是车匿将马去后寂然灭意
   详雄猛步如师子王裂坏众网
   专心一向乐居山泽形体巍巍
   目明普视入林树间如日入云
   虽独游行德如大众众善内着
   外福始友
   行且自思惟不宜着彩服
   忽见释化作猎师被袈裟
   太子因语曰此服非汝宜
   取吾金彩衣卿袈裟与我
   猎师寻便与木兰真袈裟
   受衣还释形忽然升虚逝
   太子被袈裟体宜则鲜明
   犹如盛秋月紫云所缠绕
   林薮有梵志隐居学神仙
   见太子往至皆怀愕然心
   熟视观太子不能还其竲
   怀疑良久顷乃还相谓曰
   得无是北斗七星第八者
   或云乘马宿下行视世间
   或云观其形将是德神愿
   或名日天子或言月天降
   于其中有一智达梵志曰
   将无是梵天自下至此林
   以卿梵志等守行纯熟故
   喜欲充吾侥故行至此林
   以如是言论同声相谓已
   梵志体重者忽然即轻便
   菩萨问梵志各修何道术
   无有可采者有一梵志曰
   善哉汝德妙意决甚深奥
   年盛德幼美觉生死欲秽
   唯当审谛察生天泥洹道
   乐取灭度者是可谓为人
   若心必决定乐趣无为者
   速疾可往诣中清净山林
   于彼有仙士名曰无不达
   彼得审谛眼观见泥洹无
   如我今观察仁意之审谛
   彼之所修学岂能合仁意
   其面如满月舌如花叶者
   必当普饮尽智慧之渊海
   视菩萨行步如月天子降
   于是诸梵志皆叹未曾有
   心皆怀踊跃如渊海潮波
   情中欣欣喜犹冥蒙月光
   太子见是等所学各若干
   种种暴露形心伤怅然叹
   何一恶之甚愚痴所迷惑
   世间可怜伤迷行强入苦
   心思无吾我犹如大象王
   悚然怀恐惧出离盛火林
   金色之光明晃照林树边
   犹如秋节日历青云而去
   见恒运众流至于海水王
   以群雁白鹄为白珠璎珞
   用势洪流波以当宝环钏
   来至恒水侧犹如海神王
   以百福德相普庄严其身
   入于恒水中众流皆澄清
   一切水中神从下迎接足
   斯须寻历过犹如群雁王
   时度恒水已知宜行应节
   除去贡高意入王舍分卫
   被服沙门衣木兰色袈裟
   寂定摄诸根行步应威仪
   见太子体相功德耀巍巍
   所服寂灭衣色应清净行
   人民皆愕然扰动怀欢喜
   熟观菩萨形眼睛如系着
   聚观是菩萨其心无厌极
   宿世功德备众相悉具足
   犹如妙芙蓉杂色千种藕
   众人往自观如蜂集莲花
   厥所由至趣众人悉随从
   譬如人诸根随心走周旋
   因展转相谓叹羡其功德
   观此言是人人中之妙宝
   谛视其眼目面之妙姿容
   譬如聚粟金中有帝绀宝
   光明所缠绕德相积聚成
   姿貌甚和合众好悉具足
   弥一切人意眼睛俱相随
   数数谛熟视而无有厌足
   犹如遇暴雪寒冻甚猛切
   众人争竞前犹如得火汤
   诸贵姓女人各驰出其舍
   犹如盛云中晃晃出电光
   譬如无忧树枝叶花繁茂
   风之所吹屈倾曲礼菩萨
   抱上婴孩儿口皆放母乳
   熟视观菩萨忘不还求乳
   举城中人民皆共竞叹誉
   各各言是好是妙是好相
   时有一人言若卒有人言
   如尝石蜜饼是美是不美
   如彼之形貌若偏叹一事
   不可偏说一众德善积聚
   审谛之表识众善尽显露
   以严饰其身充满人心目
   众花饰其容软香感人情
   犹如阳春节显然而晃昱
   夫宿行之报如何无慈心
   以是天形乞不为普地王
   识能识知是行从他人乞
   谁能施是人计无有称者
   尔时其国王厥号为瓶沙
   时处高观上遥见太子行
   即问左右曰彼行者是谁
   容貌甚鲜明而服缦色衣
   傍臣即启王广陈其种姓
   王敕傍臣曰察其行所趣
   于城外食讫上槃塔名山
   光影照然明如日临山岗
   于时王瓶沙单与将从俱
   王至槃塔山服饰形容殊
   侍从执宝盖祥雅师子步
   王至下宝车步步而登山
   见太子独坐诸根寂然灭
   譬如盛满月霍然处云上
   如诸法色像忽然而化现
   意甚怀愕然顾谓傍臣曰
   其有是形貌姿容可爱喜
   今是必可保能成大善德
   今观其众善宛软而柔弱
   略视其要相唯佛应有是
   除去憍慢意执谦而为礼
   王因其时宜而问讯菩萨
   王以清净意前坐青石上
   即便启菩萨因是说偈言
   太子之先族出于日天子
   年时在壮幼形容甚照曜
   不审其缘故乃兴发此意
   乞丐以自济不甘世王位
   姿媚甚怡照已积善快然
   犹如阎浮树众花茂盛好
   服着此袈裟喻如以草裹
   犹树花畏雪不敢显其辉
   太子宜服着天上之名宝
   今此缦色衣殊不与相宜
   若有洁净物有微秽可诃
   显露而悉现无方可以除
   臂??甚长好犹如紫金柱
   宜饰以七宝应执持妙弓
   如是之手臂但宜以惠施
   不宜以是手从人而乞取
   若其执谦敬不肯习父位
   今我尽爱敬相请临鄙国
   尽所有荣禄享此摩竭国
   若欲普土地鄙当躬相佐
   如仁之德相并应摄天世
   但以手执持天世岂足劳
   如今天帝释起中为人臣
   何况此地上如吾等诸王
   我不厌善法亦不患守义
   非时舍出家唯此疑我情
   初如少壮年已过志衰弱
   诸根以调良易回如马勒
   施慧戒自守众行之面目
   发现先世行逮遇前善本
   顷年转长大尔乃可奉法
   年高意便调不随逐诸欲
   以是故不可困极其形体
   今所逮福庆顺理可享食
   六情之可欲如应决充益
   然后乃出求甘露解脱法
   姿容之光明超逾日之精
   仁德已过出世人诸天人
   自古未曾闻亦所不曾见
   如是之形貌睹者皆愕然
   如今见太子举动之风姿
   又察其志本甚猛锐坚强
   犹如深渊底群鱼于中游
   于上虽不现察外动可知
   今见诸楷式在体而隐胗
   决定照然明指示圣王位
   如是之妙善不加薄德人
   吉详善名号不归不肖子
   假令心怀疑还耻于门族
   以服沙门形如何当还舍
   古世诸帝代天王未以来
   壮年欲国位垂老皆舍家
   瓶沙说是事广牵引比故
   又有余辛酸写体谦敬辞
   视觉菩萨意不动如太山
   执慈而默视清心听报诲
  佛本行经卷第二
  大正藏 第 04 册 No. 0193 佛本行经
首页>> 文学论坛>> 释家类>> 宝云 Bao Yun   中国 China   南朝宋   (376年4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