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论坛>> 释家类>> 求那跋陀罗 Gun!abhadra   印度 India   南朝宋   (394年468年)
佛说大意经
  大正藏 第 03 册 No. 0177 大意经
  
   
  
  No. 177 [No. 152(9)]
  
  佛说大意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佛告诸比丘。昔有国名欢乐无忧。王号曰广慈哀。国有居士名摩诃檀。妻名栴陀。生一子姿容端正世间少双。堕地便语。便誓愿言。我当布施天下救济人民。其有孤独贫穷者。我当给护令得安隐。父母因名为大意。见其有异姿不与人同。恐是天龙鬼神。欲行卜问。大意知之便报言。我自是人非天龙鬼神也。但念天下人民穷厄者。欲护视之耳。说此意便止不复语。至年十七乃报父母言。我欲布施勤苦人令得安隐。
  
  父母念言。子初生时已有是愿。便告子言。吾财无数自恣意所施与不相禁制也。大意报言。父母财物虽多犹不足我用。唯当入海采七宝以给施天下人民耳。数言如是。父母即听使行。
  
  大意便作礼辞行入海。道经他国。国中有婆罗门财富无量。见大意光颜端正。甚悦乐之。告言。我相敬重今有小女欲以相上。愿留止此。大意报言。我辞家入海欲采七宝。未敢相许。且须来还。于是遂进采得七宝。即遣人持宝还其本国转复到海际求索异物。忽见一大树高八十由延广亦八十由延。大意便上树遥见一银城宫阙殿舍皆是白银天女侍侧妓乐自然。有一毒蛇绕城三匝见大意便举头视之。大意自念言。人为毒所害者。皆由无善意故耳。便坐思须自思惟定意须臾顷蛇即低头睡卧。大意欲入城。守门者便入白王言外有贤者欲见于王。王身自出迎之欢喜而言。唯愿仁者。留住此一时三月得展供养答言。我欲行采宝不宜久留。王报言。我不视国事唯愿留住。大意便止留。王即供设衣服饮食妓乐床卧之具。乃历九十日竟。大意辞王欲去。王便取珍琦七宝欲以送之。大意言。我不多用是七宝。闻王有一明月珠意欲求之。王言。我不惜是珠但恐道路艰险难以自随耳。大意言。夫福之将人不畏艰险。王言。此珠有二十里中宝随之。便以贡于仁者。在意所欲。若后得道。愿为弟子得给供养逾于今日也。大意便受珠欢喜而去。
  
  于是大意转前行见一金城。宫阙殿舍皆是黄金。七宝之树自然音乐。天女侍从转倍于前。亦有毒蛇绕城六匝。见大意便举头视之。复坐定意。蛇复低头而卧。大意欲入城。守门者即入白王。王即出迎与相见请前语言。愿留一时三月展于供养。大意便止留。王即待遇施设饮食衣服天女众妓以娱乐之。乃历六十日辞王欲去。王守请使留。其意不乐止。遂辞王而去。王复取珍琦七宝以送之大意不肯受。告言。我不乐众宝。闻王有一明月珠。愿以相惠。王言。不敢爱之。但恐道远且险难以自随耳。报言。夫福之所将何有难险。王即报言。此珠有四十里中珍宝追之。便以贡上仁者。愿后得道为弟子。神足无比得展供养过于今日。便欢喜受珠而去。
  
  于是大意转前行。复见一水精城。宫阙殿舍皆是水精。七宝之树自然音乐。天女侍从转倍于前。亦有一毒蛇绕城九匝。见大意即复举头视之。大意即复坐深自思惟入定。蛇即复低头睡卧。大意欲进时。守门者入白王。王即出迎请前语言。愿留一时三月。大意即留。王复尽意供养施设饮食衣服妓乐以娱乐之。乃历四十日。即复辞王去。王便取珍琦七宝欲以送之。大意不受。报言。我不用是众宝。闻王有一明月珠。愿以相惠。王便报言。此珠有六十里中宝追之。便以上仁者。若后得道。愿为弟子智慧无比。当复供养过于今日。便受珠欢喜而去。
  
  于是大意转前行。复见琉璃城。宫阙殿舍皆是琉璃。七宝之树自然音乐。天女侍从转倍于前。亦见一毒蛇绕城十二匝。见大意便举头视之。大意即复坐深思惟入定。蛇复低头睡卧。大意欲进。时守门者入白王王出迎请前乞留一时三月。大意即留。王身自供养饮食衣服妓乐以娱乐之。乃历二十日辞王欲去。王即取珍琦七宝以送之。大意不受其珍宝言。我闻王有一明月珠。愿以相惠。王报言。此珠有八十里中珍宝追之。便以上于仁者。愿后得道时。我为弟子净意供养过于今日。令长得智慧。大意便受珠。欢喜而去。
  
  大意念言。吾本来求宝今已如志。当从是还。便寻故道欲还本国。经历大海。海中诸神王因共议言。我海中虽多众珍名宝。无有如此辈珠。便敕使海神要夺其珠。神便化作人与大意相见。问言。闻卿得琦异之物。宁可借视之乎。大意舒手示其四珠海神便摇其手使珠堕水中。大意念言。王与我言时。但道此珠难保。我幸已得之。今为此子所夺非趣也。即谓海神言。我自勤苦经涉险岨得此珠来。汝反夺我今不相还。我当抒尽海水耳。海神知之问言。卿志何高乃尔。海深三百三十六万由延。其广无涯奈何竭之。譬如日终不堕地。大风不可揽束。日尚可使堕地。风尚可搅束。大海水终不可抒令竭也。大意笑答之言。我自念前后受身生死坏。积其骨过于须弥山。其血流五河四海未足以喻。吾尚欲断是生死之根本。但此小海何足不抒。复说言。我忆念昔供养诸佛誓愿言。令我志行勇于道决所向无难。当移须弥山竭大海水。终不退意。便一其心以器抒海水。精诚之感达于第一四天。王来下助大意。抒水三分已抒其二。于是海中诸神王皆大振怖。共议言。今不还其珠者非小故也。水尽泥出子便坏我宫室。海神便出众宝以与大意。大意不取。告言。不用是辈但欲得我珠耳。促还我珠终不相置也。海神知其意感便出珠还之。
  
  大意得珠。过取婆罗门女。还其本国恣意大布施。自是之后境界无复饥寒穷乏者。四方士民皆去其旧土襁负归仁。如是布施历载。恩逮蜎飞蚑行蠕动靡不受润。其后寿终上为帝释。或下为飞行皇帝。积累功德。自致成佛三界特尊。皆由宿行非自然也。
  
  佛告诸比丘大意者我身是。时居士摩诃檀者。今现悦头檀是。时母栴陀者。今现夫人摩耶是。时欢乐无忧国王者。即摩诃迦叶是。时婆罗门女者俱夷是。时女父者弥勒是。时银城中王者。阿难是也。时金城中王者。目犍兰是。时水精城中王者。舍利弗是也。时琉璃城中王者。比丘须陀是也。时第四天王助大意抒海水者。即优陀是也。时夺其珠者。即调达是也。时四城门守者。即须[颱-台+犮]般特苏偈披拘留是。时绕四城毒蛇者。即是共杀酸陀利四臣是也。
  
  阿难整衣服作。礼白佛言。是时大意以何功德。乃致是四宝城处处得供养。及获四明月珠。众宝随之。
  
  佛言。乃昔惟卫佛世。大意尝以四宝为佛起塔。供养三尊持斋七日。是时有五百人同时共起寺。或悬缯然灯者。或烧香散花者。或供养比丘僧者。或诵经讲道者。今皆来会此。阿难及四辈弟子。闻经欢喜前为佛作礼。
  
  佛说大意经
佛说大意经
  大意经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佛说大意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佛告诸比丘。昔有国名欢乐无忧。王号曰广慈哀。国有居士名摩诃檀。妻名栴陀。生一子姿容端正世间少双。堕地便语。便誓愿言。我当布施天下救济人民。其有孤独贫穷者。我当给护令得安隐。父母因名为大意。见其有异姿不与人同。恐是天龙鬼神。欲行卜问。大意知之便报言。我自是人非天龙鬼神也。但念天下人民穷厄者。欲护视之耳。说此意便止不复语。至年十七乃报父母言。我欲布施勤苦人令得安隐。
  父母念言。子初生时已有是愿。便告子言。吾财无数自恣意所施与不相禁制也。大意报言。父母财物虽多犹不足我用。唯当入海采七宝以给施天下人民耳。数言如是。父母即听使行。
  大意便作礼辞行入海。道经他国。国中有婆罗门财富无量。见大意光颜端正。甚悦乐之。告言。我相敬重今有小女欲以相上。愿留止此。大意报言。我辞家入海欲采七宝。未敢相许。且须来还。于是遂进采得七宝。即遣人持宝还其本国转复到海际求索异物。忽见一大树高八十由延广亦八十由延。大意便上树遥见一银城宫阙殿舍皆是白银天女侍侧妓乐自然。有一毒蛇绕城三匝见大意便举头视之。大意自念言。人为毒所害者。皆由无善意故耳。便坐思须自思惟定意须臾顷蛇即低头睡卧。大意欲入城。守门者便入白王言外有贤者欲见于王。王身自出迎之欢喜而言。唯愿仁者。留住此一时三月得展供养答言。我欲行采宝不宜久留。王报言。我不视国事唯愿留住。大意便止留。王即供设衣服饮食妓乐床卧之具。乃历九十日竟。大意辞王欲去。王便取珍琦七宝欲以送之。大意言。我不多用是七宝。闻王有一明月珠意欲求之。王言。我不惜是珠但恐道路艰险难以自随耳。大意言。夫福之将人不畏艰险。王言。此珠有二十里中宝随之。便以贡于仁者。在意所欲。若后得道。愿为弟子得给供养逾于今日也。大意便受珠欢喜而去。
  于是大意转前行见一金城。宫阙殿舍皆是黄金。七宝之树自然音乐。天女侍从转倍于前。亦有毒蛇绕城六匝。见大意便举头视之。复坐定意。蛇复低头而卧。大意欲入城。守门者即入白王。王即出迎与相见请前语言。愿留一时三月展于供养。大意便止留。王即待遇施设饮食衣服天女众妓以娱乐之。乃历六十日辞王欲去。王守请使留。其意不乐止。遂辞王而去。王复取珍琦七宝以送之大意不肯受。告言。我不乐众宝。闻王有一明月珠。愿以相惠。王言。不敢爱之。但恐道远且险难以自随耳。报言。夫福之所将何有难险。王即报言。此珠有四十里中珍宝追之。便以贡上仁者。愿后得道为弟子。神足无比得展供养过于今日。便欢喜受珠而去。
  于是大意转前行。复见一水精城。宫阙殿舍皆是水精。七宝之树自然音乐。天女侍从转倍于前。亦有一毒蛇绕城九匝。见大意即复举头视之。大意即复坐深自思惟入定。蛇即复低头睡卧。大意欲进时。守门者入白王。王即出迎请前语言。愿留一时三月。大意即留。王复尽意供养施设饮食衣服妓乐以娱乐之。乃历四十日。即复辞王去。王便取珍琦七宝欲以送之。大意不受。报言。我不用是众宝。闻王有一明月珠。愿以相惠。王便报言。此珠有六十里中宝追之。便以上仁者。若后得道。愿为弟子智慧无比。当复供养过于今日。便受珠欢喜而去。
  于是大意转前行。复见琉璃城。宫阙殿舍皆是琉璃。七宝之树自然音乐。天女侍从转倍于前。亦见一毒蛇绕城十二匝。见大意便举头视之。大意即复坐深思惟入定。蛇复低头睡卧。大意欲进。时守门者入白王王出迎请前乞留一时三月。大意即留。王身自供养饮食衣服妓乐以娱乐之。乃历二十日辞王欲去。王即取珍琦七宝以送之。大意不受其珍宝言。我闻王有一明月珠。愿以相惠。王报言。此珠有八十里中珍宝追之。便以上于仁者。愿后得道时。我为弟子净意供养过于今日。令长得智慧。大意便受珠。欢喜而去。
  大意念言。吾本来求宝今已如志。当从是还。便寻故道欲还本国。经历大海。海中诸神王因共议言。我海中虽多众珍名宝。无有如此辈珠。便敕使海神要夺其珠。神便化作人与大意相见。问言。闻卿得琦异之物。宁可借视之乎。大意舒手示其四珠海神便摇其手使珠堕水中。大意念言。王与我言时。但道此珠难保。我幸已得之。今为此子所夺非趣也。即谓海神言。我自勤苦经涉险岨得此珠来。汝反夺我今不相还。我当抒尽海水耳。海神知之问言。卿志何高乃尔。海深三百三十六万由延。其广无涯奈何竭之。譬如日终不堕地。大风不可揽束。日尚可使堕地。风尚可搅束。大海水终不可抒令竭也。大意笑答之言。我自念前后受身生死坏。积其骨过于须弥山。其血流五河四海未足以喻。吾尚欲断是生死之根本。但此小海何足不抒。复说言。我忆念昔供养诸佛誓愿言。令我志行勇于道决所向无难。当移须弥山竭大海水。终不退意。便一其心以器抒海水。精诚之感达于第一四天。王来下助大意。抒水三分已抒其二。于是海中诸神王皆大振怖。共议言。今不还其珠者非小故也。水尽泥出子便坏我宫室。海神便出众宝以与大意。大意不取。告言。不用是辈但欲得我珠耳。促还我珠终不相置也。海神知其意感便出珠还之。
  大意得珠。过取婆罗门女。还其本国恣意大布施。自是之后境界无复饥寒穷乏者。四方士民皆去其旧土襁负归仁。如是布施历载。恩逮蜎飞蚑行蠕动靡不受润。其后寿终上为帝释。或下为飞行皇帝。积累功德。自致成佛三界特尊。皆由宿行非自然也。
  佛告诸比丘大意者我身是。时居士摩诃檀者。今现悦头檀是。时母栴陀者。今现夫人摩耶是。时欢乐无忧国王者。即摩诃迦叶是。时婆罗门女者俱夷是。时女父者弥勒是。时银城中王者。阿难是也。时金城中王者。目犍兰是。时水精城中王者。舍利弗是也。时琉璃城中王者。比丘须陀是也。时第四天王助大意抒海水者。即优陀是也。时夺其珠者。即调达是也。时四城门守者。即须颰般特苏偈披拘留是。时绕四城毒蛇者。即是共杀酸陀利四臣是也。
  阿难整衣服作。礼白佛言。是时大意以何功德。乃致是四宝城处处得供养。及获四明月珠。众宝随之。
  佛言。乃昔惟卫佛世。大意尝以四宝为佛起塔。供养三尊持斋七日。是时有五百人同时共起寺。或悬缯然灯者。或烧香散花者。或供养比丘僧者。或诵经讲道者。今皆来会此。阿难及四辈弟子。闻经欢喜前为佛作礼。
  佛说大意经
首页>> 文学论坛>> 释家类>> 求那跋陀罗 Gun!abhadra   印度 India   南朝宋   (394年4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