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林版《愛的教育》 葉至善
譯林出版社又要出版《愛的教育》了,編輯同志也要我寫幾句話介紹這部小說。他說:《愛的教育》是夏丏尊先生翻譯的,由開明書店出版;我是夏先生的女婿,又在開明書店當過編輯,由我來介紹是最合適不過的了、經編輯同志這麽一說,我真覺得非寫幾句不可了——因為六十多年前我當小學生的時候就讀這部小說,把書中的人物作為學習的榜樣;四十多年前我當了中學教師,又把這部小說看作教育孩子的指南:《愛的教育》跟我的關係的確夠深的了,我有責任把我所知道的告訴它的新讀者,因我以前寫過一篇介紹文章,現在也沒有多少新想法,就把那篇舊文章重新看了一遍,加了幾句話,讓編輯放在書前聊為序。
《愛的教育》是一九二三年介紹到我國來的,在《東方雜志》上連載。《東方雜志》是成年人讀的一種綜合性月刊;後來由開明書店出版單行本,作為《世界少年文學叢刊》的一種。夏丏尊先生在《譯者序言》裏說:他在一九二零年得到這部小說的日文譯本,一邊讀一邊流淚。他說他把自己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跟小說裏寫的相比,慚愧得流下了眼淚;又說小說固然是虛構的,但是他覺得世間要像小說裏寫的那樣纔好,又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當時許下願心,一定要把這部小說譯出來,不光是給孩子們讀,還要介紹給父母們和教師們讀,讓父母和教師都跟他一樣,流一些慚愧的眼淚,感動的眼淚——他認為這比給孩子們讀更為重要。夏先生把譯文先交給《東方雜志》發表,可能就是這個意思。
在《譯者序言》裏,夏先生把辦學校比做挖池塘。他說,我國辦學校以來,老在制度上方法上變來變去,好像把池塘,有人說方的好,有人說圓的好,不斷地改來改去,而池塘要成為池塘必須有水,這個關鍵問題反而沒有人註意。他認為辦好學校的關鍵是必須有感情,必須有愛;而當時的學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愛,因此都成了沒有水的池塘,任憑是方的還是圓的,總免不了空虛之感。夏先生給這部小說的評價很高,說作者寫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小說原名《心》,夏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內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後决定用《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許多中學小學把《愛的教育》定為學生必讀的課外書,許多教師認真地按照小說中寫的來教育他們的學生。就在我上學的那所小學裏,這樣做的教師就不少;有一位王志成先生還作了詳細的記錄,後來寫了一本《愛的教育實施記》,一九三零年由開明書店出版。等到我當教師,已經是抗日戰爭後期了。可是在內地的中學和小學裏,體罰還很盛行。打手心用竹鞭,老師一竹鞭下去,孩子們的手掌上就腫起一條杠來。每逢開學,傢長把孩子領到我跟前,指着孩子叮囑我說:“他要是不學好,給我着實往死裏打。”我精神上痛苦極了,於是想起夏先生的挖池塘的比喻:我得往池塘裏灌水——實施愛的教育啊!這股子傻勁現在想起來有點兒可笑,可是當時真抱着扭轉局面的希望和雄心。
等到一解放,《愛的教育》就不再印了。這是怎麽回事呢?是不是受到了哪方面的壓力或指斥呢?完全不是,停印這部小說是開明書店編輯部自己作出的决定。我當時在開明書店編輯少兒讀物,我是這樣想的:如今解放了,咱們中國要走嚮社會主義主義,一切都必須改變,為了美好的前途,教育更必須改變,資本主義的東西都得立即拋棄——什麽愛的教育!完全是小資産階級的空想立現在說起來我真是幼稚得可笑,很有點兒像“”初期的“小將”。不過我想,懷着這樣想法的人在當時不是個別的;《愛的教育》如果照常重印,在一個時期內可能會一本也賣不出去。可是靜下心來從另一方面想一想:學校辦不好是不是就因為缺少了感情,缺少了愛?是不是以感情和愛為基礎,就一定能把學校辦好?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夏先生的比喻並不確切。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不講感情,不講愛,學校就一定辦不好。我所以敢這樣肯定,因為在“”中已經作了大規模的試驗,得到的結果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經過這許多年的學習,我相信感情是有階級性的。我覺得,封建社會裏要求尊敬老師,資本主義社會裏要求尊敬老師,咱們社會主義社會裏也要求尊敬老師,但是出發點各不相同。咱們想到老師是替咱們整個社會培養有理想有能力的後一輩的,所以咱們應該比以往的任何時代更尊敬老師;决不能因為過去的社會都要求尊敬老師,咱們就得“對着幹”,非把老師整得斯文掃地不可,而“四人幫”卻正是這樣子的。我衹說尊敬老師這一個例子。為了明辨是非,為了醫治創傷,把《愛的教育》重新介紹給孩子們,介紹給父母們和老師們,在目前很有好處。我想,父母和老師最好能給孩子們一些指點:說清楚小說中哪些部分是好的,咱們應該學;哪些部分還不足,咱們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哪些部分不大對,咱們應該怎樣正確認識。《愛的教育》是一部好小說,但是咱們不能還像夏先生在六十年前那樣,把這部小說當作建設學校的藍圖。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譯者序言
這書給我以盧梭《愛彌兒》、裴斯泰洛齊《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動。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傢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書中敘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纔好。於是不覺就感激了流淚。
這書一般被認為是有名的兒童讀物,但我以為不但兒童應讀,實可作為普通的讀物。特別地應介紹給與兒童有直接關係的父母教師們,叫大傢流些慚愧或感激之淚。
學校教育到了現在,真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的更變迎合,而於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地,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註意。教育上的水是什麽?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
因了這種種,早想把這書翻譯。多忙的結果,延至去年夏季,正想鼓興開譯,不幸我唯一的妹因難産亡了。於是心灰意懶地就仍然延擱起來。既而,心念一轉,發了為紀念亡妹而譯這書的决心,這纔偷閑執筆,在《東方雜志》連載。中途因忙和病,又中斷了幾次,等全稿告成,已在亡妹周忌後了。
這書原名《考萊》,在意大利語是“心”的意思。原書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國大概都有譯本,書名卻不一致。我所有的是日譯本和英譯本,英譯本雖仍作《考萊》,下又標《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幾字,日譯本改稱《愛的學校》(日譯本曾見兩種,一種名《真心》,忘其譯者,我所有的是三浦修吾氏譯,名《愛的學校》的)。如用《考萊》原名,在我國不能表出內容,《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似不及《愛的學校》來得簡單。但因書中所敘述的不但是學校,連社會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愛的教育》。這書原是描寫情育的,原想用《感情教育》作書名,後來恐與法國佛羅貝爾的小說《感情教育》混同,就棄置了。
譯文雖曾對照日英二種譯本,勉求忠實,但以兒童讀物而論,殊愧未能流利生動,很有須加以推敲的地方。可是遺憾得很,在我現在實已無此功夫和能力。此次重排為單行本時,除草草重讀一過,把初刷誤植處改正外,衹好靜待讀者批評了。
《東方雜志》記者鬍愈之君,關於本書的出版,曾給予不少的助力,鄰人劉薫宇君,朱佩弦君,是本書最初的愛讀者,每期稿成即來閱讀,為盡校正之勞;封面及插畫,是鄰人豐子愷君的手筆。都足使我不忘。
刊開明書店版《愛的教育》
1924年10月1日 序
特將此書奉獻給九歲至十三歲的小學生們。
也可以用這樣的書名:一個意大利市立小學三年級學生寫的一學年之紀事。——然而我說: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我不能斷定他就能寫成恰如此書所印的一般。他是本自己的能力,慢慢的筆記在校內校外之見聞及思想於一册而已。年終他的父親為之修改,仔細地未改變其思想,並盡可能保留兒子所說的這許多話。四年後,兒子入了中學,重讀此册,並憑自己記憶力所保存的新鮮人物又添了些材料。
親愛的孩子們,現在讀這書吧,我希望你們能夠滿意,而且由此得益! (《續愛的教育》)譯者序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譯本出版以來,頗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樂閱。讀者之小,已常有人來信,叫我再多譯些這一類的書。朋友孫俍工先生亦是其中的一人,他遠從東京寄了這日譯本來,囑我翻譯。於是我發心譯了,先在《教育雜志》上逐期登載。這就是登載完畢以後的單行本。
原著者的事略,我尚未計悉,據日譯者三浦關造的序文中說,是意人利的有名詩人,且是亞米契斯的畏友,一九一零年死於著此書的桑·德連寨海岸。
這書以安利柯的舅父白契為主人公,所描寫的是自然教育。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是感情教育,軟教育,而這書所寫的卻是意志教育,硬教育、《愛的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傷性,而這書卻含有多量的興奮性。愛讀《愛的教育》的諸君,讀了這書.可以得着一種的調劑。
學校教育本來不是教育的全體,古今中外,盡有幼時無力受完全的學校教育而身心能力都優越的人。我希望國內整千萬無福升學的少年們能從這本書獲得一種慰藉,發出一種勇敢的自信來。
刊開明書店版《續愛的教育》
1930年2月
譯林出版社又要出版《愛的教育》了,編輯同志也要我寫幾句話介紹這部小說。他說:《愛的教育》是夏丏尊先生翻譯的,由開明書店出版;我是夏先生的女婿,又在開明書店當過編輯,由我來介紹是最合適不過的了、經編輯同志這麽一說,我真覺得非寫幾句不可了——因為六十多年前我當小學生的時候就讀這部小說,把書中的人物作為學習的榜樣;四十多年前我當了中學教師,又把這部小說看作教育孩子的指南:《愛的教育》跟我的關係的確夠深的了,我有責任把我所知道的告訴它的新讀者,因我以前寫過一篇介紹文章,現在也沒有多少新想法,就把那篇舊文章重新看了一遍,加了幾句話,讓編輯放在書前聊為序。
《愛的教育》是一九二三年介紹到我國來的,在《東方雜志》上連載。《東方雜志》是成年人讀的一種綜合性月刊;後來由開明書店出版單行本,作為《世界少年文學叢刊》的一種。夏丏尊先生在《譯者序言》裏說:他在一九二零年得到這部小說的日文譯本,一邊讀一邊流淚。他說他把自己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跟小說裏寫的相比,慚愧得流下了眼淚;又說小說固然是虛構的,但是他覺得世間要像小說裏寫的那樣纔好,又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當時許下願心,一定要把這部小說譯出來,不光是給孩子們讀,還要介紹給父母們和教師們讀,讓父母和教師都跟他一樣,流一些慚愧的眼淚,感動的眼淚——他認為這比給孩子們讀更為重要。夏先生把譯文先交給《東方雜志》發表,可能就是這個意思。
在《譯者序言》裏,夏先生把辦學校比做挖池塘。他說,我國辦學校以來,老在制度上方法上變來變去,好像把池塘,有人說方的好,有人說圓的好,不斷地改來改去,而池塘要成為池塘必須有水,這個關鍵問題反而沒有人註意。他認為辦好學校的關鍵是必須有感情,必須有愛;而當時的學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愛,因此都成了沒有水的池塘,任憑是方的還是圓的,總免不了空虛之感。夏先生給這部小說的評價很高,說作者寫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小說原名《心》,夏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內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後决定用《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許多中學小學把《愛的教育》定為學生必讀的課外書,許多教師認真地按照小說中寫的來教育他們的學生。就在我上學的那所小學裏,這樣做的教師就不少;有一位王志成先生還作了詳細的記錄,後來寫了一本《愛的教育實施記》,一九三零年由開明書店出版。等到我當教師,已經是抗日戰爭後期了。可是在內地的中學和小學裏,體罰還很盛行。打手心用竹鞭,老師一竹鞭下去,孩子們的手掌上就腫起一條杠來。每逢開學,傢長把孩子領到我跟前,指着孩子叮囑我說:“他要是不學好,給我着實往死裏打。”我精神上痛苦極了,於是想起夏先生的挖池塘的比喻:我得往池塘裏灌水——實施愛的教育啊!這股子傻勁現在想起來有點兒可笑,可是當時真抱着扭轉局面的希望和雄心。
等到一解放,《愛的教育》就不再印了。這是怎麽回事呢?是不是受到了哪方面的壓力或指斥呢?完全不是,停印這部小說是開明書店編輯部自己作出的决定。我當時在開明書店編輯少兒讀物,我是這樣想的:如今解放了,咱們中國要走嚮社會主義主義,一切都必須改變,為了美好的前途,教育更必須改變,資本主義的東西都得立即拋棄——什麽愛的教育!完全是小資産階級的空想立現在說起來我真是幼稚得可笑,很有點兒像“”初期的“小將”。不過我想,懷着這樣想法的人在當時不是個別的;《愛的教育》如果照常重印,在一個時期內可能會一本也賣不出去。可是靜下心來從另一方面想一想:學校辦不好是不是就因為缺少了感情,缺少了愛?是不是以感情和愛為基礎,就一定能把學校辦好?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夏先生的比喻並不確切。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不講感情,不講愛,學校就一定辦不好。我所以敢這樣肯定,因為在“”中已經作了大規模的試驗,得到的結果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經過這許多年的學習,我相信感情是有階級性的。我覺得,封建社會裏要求尊敬老師,資本主義社會裏要求尊敬老師,咱們社會主義社會裏也要求尊敬老師,但是出發點各不相同。咱們想到老師是替咱們整個社會培養有理想有能力的後一輩的,所以咱們應該比以往的任何時代更尊敬老師;决不能因為過去的社會都要求尊敬老師,咱們就得“對着幹”,非把老師整得斯文掃地不可,而“四人幫”卻正是這樣子的。我衹說尊敬老師這一個例子。為了明辨是非,為了醫治創傷,把《愛的教育》重新介紹給孩子們,介紹給父母們和老師們,在目前很有好處。我想,父母和老師最好能給孩子們一些指點:說清楚小說中哪些部分是好的,咱們應該學;哪些部分還不足,咱們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哪些部分不大對,咱們應該怎樣正確認識。《愛的教育》是一部好小說,但是咱們不能還像夏先生在六十年前那樣,把這部小說當作建設學校的藍圖。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譯者序言
這書給我以盧梭《愛彌兒》、裴斯泰洛齊《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動。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傢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書中敘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纔好。於是不覺就感激了流淚。
這書一般被認為是有名的兒童讀物,但我以為不但兒童應讀,實可作為普通的讀物。特別地應介紹給與兒童有直接關係的父母教師們,叫大傢流些慚愧或感激之淚。
學校教育到了現在,真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的更變迎合,而於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地,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註意。教育上的水是什麽?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
因了這種種,早想把這書翻譯。多忙的結果,延至去年夏季,正想鼓興開譯,不幸我唯一的妹因難産亡了。於是心灰意懶地就仍然延擱起來。既而,心念一轉,發了為紀念亡妹而譯這書的决心,這纔偷閑執筆,在《東方雜志》連載。中途因忙和病,又中斷了幾次,等全稿告成,已在亡妹周忌後了。
這書原名《考萊》,在意大利語是“心”的意思。原書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國大概都有譯本,書名卻不一致。我所有的是日譯本和英譯本,英譯本雖仍作《考萊》,下又標《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幾字,日譯本改稱《愛的學校》(日譯本曾見兩種,一種名《真心》,忘其譯者,我所有的是三浦修吾氏譯,名《愛的學校》的)。如用《考萊》原名,在我國不能表出內容,《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似不及《愛的學校》來得簡單。但因書中所敘述的不但是學校,連社會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愛的教育》。這書原是描寫情育的,原想用《感情教育》作書名,後來恐與法國佛羅貝爾的小說《感情教育》混同,就棄置了。
譯文雖曾對照日英二種譯本,勉求忠實,但以兒童讀物而論,殊愧未能流利生動,很有須加以推敲的地方。可是遺憾得很,在我現在實已無此功夫和能力。此次重排為單行本時,除草草重讀一過,把初刷誤植處改正外,衹好靜待讀者批評了。
《東方雜志》記者鬍愈之君,關於本書的出版,曾給予不少的助力,鄰人劉薫宇君,朱佩弦君,是本書最初的愛讀者,每期稿成即來閱讀,為盡校正之勞;封面及插畫,是鄰人豐子愷君的手筆。都足使我不忘。
刊開明書店版《愛的教育》
1924年10月1日 序
特將此書奉獻給九歲至十三歲的小學生們。
也可以用這樣的書名:一個意大利市立小學三年級學生寫的一學年之紀事。——然而我說: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我不能斷定他就能寫成恰如此書所印的一般。他是本自己的能力,慢慢的筆記在校內校外之見聞及思想於一册而已。年終他的父親為之修改,仔細地未改變其思想,並盡可能保留兒子所說的這許多話。四年後,兒子入了中學,重讀此册,並憑自己記憶力所保存的新鮮人物又添了些材料。
親愛的孩子們,現在讀這書吧,我希望你們能夠滿意,而且由此得益! (《續愛的教育》)譯者序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譯本出版以來,頗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樂閱。讀者之小,已常有人來信,叫我再多譯些這一類的書。朋友孫俍工先生亦是其中的一人,他遠從東京寄了這日譯本來,囑我翻譯。於是我發心譯了,先在《教育雜志》上逐期登載。這就是登載完畢以後的單行本。
原著者的事略,我尚未計悉,據日譯者三浦關造的序文中說,是意人利的有名詩人,且是亞米契斯的畏友,一九一零年死於著此書的桑·德連寨海岸。
這書以安利柯的舅父白契為主人公,所描寫的是自然教育。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是感情教育,軟教育,而這書所寫的卻是意志教育,硬教育、《愛的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傷性,而這書卻含有多量的興奮性。愛讀《愛的教育》的諸君,讀了這書.可以得着一種的調劑。
學校教育本來不是教育的全體,古今中外,盡有幼時無力受完全的學校教育而身心能力都優越的人。我希望國內整千萬無福升學的少年們能從這本書獲得一種慰藉,發出一種勇敢的自信來。
刊開明書店版《續愛的教育》
1930年2月
始業日 十七日
今天開學了,鄉間的三個月,夢也似的過去,又回到了這丘林的學校裏來了。早晨母親送我到學校裏去的時候,心還一味想着在鄉間的情形哩,不論哪一條街道,都充滿着學校的學生們;書店的門口呢,學生的父兄們都擁擠着在那裏購買筆記簿、書袋等類的東西;校役和都拼命似的想把路排開。到了校門口,覺得有人觸動我的肩膀,原來這就是我三年級時候的先生,是一位頭髮赤而捲攏、面貌快活的先生。先生看着我的臉孔說:
“我們不再在一處了!安利柯!”
這原是我早已知道的事,今天被先生這麽一說,不覺重新難過起來了。我們好容易地到了裏面,許多夫人、紳士、普通婦人、職工、官吏、女僧侶、男用人、女用人,都一手拉了小兒,一手抱了成績簿,擠滿在接待所樓梯旁,嘈雜得如同戲館裏一樣。我重新看這大大的休息室的房子,非常歡喜,因為我這三年來,每日到教室去都穿過這室。我的二年級時候的女先生見了我:
“安利柯!你現在要到樓上去了!要不走過我的教室了!”
說着,戀戀地看我。校長先生被婦人們圍繞着,頭髮好像比以前白了。學生們也比夏天的時候長大強壯了許多。纔來入一年級的小孩們不願到教室裏去,像驢馬似的倔強,勉強拉了進去,有的仍舊逃出,有的因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來。做父母的回了進去,有的誘騙,有的叱駡,先生們也弄得沒有法子了。
我的弟弟被編入在名叫代爾卡諦的女先生所教的一組裏。午前十時,大傢進了教室,我們的一級共五十五人。從三年級一同升上來的衹不過十五六人,慣得一等奬的代洛西也在裏面。一想起暑假中跑來跑去遊過的山林,覺得學校裏暗悶得討厭。又憶起三年級時候的先生來:那是常常對着我們笑的好先生,是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先生。那個先生的紅而捲攏的頭髮已不能看見了,一想到此,就有點難過。這次的先生,身材高長,沒有鬍須,長長地留着花白的頭髮,額上皺着直織,說話大聲,地瞪着眼一個一個地看我們的時候,眼光竟像要透到我們心裏似的。而且還是一位沒有笑容的先生。我想:
“唉!一天總算過去了,還有九個月呢!什麽用功,什麽月試,多討厭煙!”
一出教室,很不得就看見母親,飛跑到母親面前去吻她的手。母親說:
“安利柯啊!要用心羅!我也和你們用功呢!”
我高高興興地回傢了。可是因為那位親愛快活的先生已不在,學校也不如以前的有趣味了。 我們的先生 十八日
從今天起,現在的先生也可愛起來了。我們進教室去的時候,先生已在位子上坐着。先生前學年教過的學生們都從門口探進頭來和先生招呼。“先生早安!”“配巴尼先生早安!”大傢這樣說着。其中也有走進教室來和先生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可知大傢都愛慕這先生,今年也想仍清他教。先生也說着“早安!”去拉學生伸着的手,卻是不看學生的臉。和他們招呼的時候,雖也現出笑容,額上皺紋一裏,臉孔就板起來,並且把臉對着窗外,註視着對面的屋頂,好像他和學生們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後,先生又把我們一一地註視,叫我們默寫,自己下了講臺在桌位間巡回。看見有一個面上生着紅粒的學生,就讓他中止默寫,兩手托了他的頭查看,又摸他的額,問他有沒有發熱。這時先生後面有一個學生乘着先生不看見,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來。恰好先生回過頭去,那學生就急忙坐下,俯了頭預備受青。先生把手按在他的頭上,衹說:“下次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另外一點沒有什麽。
默寫完了,先生又沉默了,看着我們好一會兒,用粗大的親切的聲音這樣說:
“大傢聽我!我們從此要同處一年,讓我們好好地過這一年吧!大傢要用功,要規矩。我沒有一個傢屬,你們就是我的傢屬。去年以前,我還有母親,母親死了以後,我衹有一個人了!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傢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傢,給我慰藉,給我榮耀!我現在並不要你們用口來答應我,我確已知道你們已在心裏答應我,‘願意’了。我感謝你們。”
這時校役來通知放學,我們很靜很靜地離開座位。那個跳上椅子的學生走到先生的身旁,抖抖索索地說:“先生!饒了我這次!”先生用嘴親着他的額說:“快回去!好孩子!” 災難 二十一日
學年開始就發生了意外的事情。今晨到學校去,我和父親正談着先生所說的話。忽然見路上人滿了,都奔入校門去。父親就說:
“出了什麽意外的事了?學年纔開始,真不湊巧!”
好容易,我們進了學校,人滿了,大大的房子裏充滿着兒童和傢屬。聽見他們說:“可憐啊!洛佩諦!”從火山人海中,的帽子看見了,校長先生的光禿禿的頭也看見了。接着又走進來了一個戴着高冠的紳士,大傢說:“醫生來了!”父親問一個先生:“究竟怎麽了?”先生回答說:“被車子軋傷了!”“腳骨碎了!”又一先生說。原來是洛佩諦,是二年級的學生。上學來的時候,有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忽然離開了母親的手,倒在街上了。這時,街車正往他倒下的地方駛來。洛佩諦眼見這小孩將被車子軋傷,大膽地跳了過去,把他拖救出來。不料他來不及施出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自己。洛佩諦是個炮兵大尉的兒子。正在聽他們敘述這些話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婦人發狂似的奔到,從人堆裏掙紮進來,這就是洛佩諦的母親。另一個婦人同時跑攏去,抱了洛佩諦的母親的頭頸啜泣,這就是被救出的小孩的母親。兩個婦人嚮室內跑去,我們在外邊可以聽到她們“啊!洛佩諦呀!我的孩子呀!”的哭叫聲。
立刻,有一輛馬車停在校門口。校長先生抱了洛佩諦出來。洛佩諦把頭伏在校長先生肩上,臉色蒼白,眼睛閉着。大傢都靜默了,洛佩諦母親的哭聲也聽得出了。不一會兒,校長先生將抱在手裏的受傷的人給大傢看,父兄們、學生們、先生們都齊聲說:“洛佩諦!好勇敢!可憐的孩子!”靠近一點的先生學生們都去吻洛佩諦的手。這時洛佩諦睜開他的眼說:“我的書包呢?”被救的孩子的母親拿書包給他看,流着眼淚說:“讓我拿吧,讓我替你拿去吧。”洛佩諦的母親臉上現出微笑。這許多人出了門,很小心地把洛佩諦載入馬車。馬車就慢慢地駛去,我們都默默地走進教室。 格拉勃利亞的小孩 二十二日
洛佩諦到底做了非拄了杖不能行走的人了。昨日午後,先生正在說這消息給我們聽的時候,校長先生領了一個陌生的小孩到教室裏來。那是一個黑皮膚、濃發、大眼而眉毛波黑的小孩。校長先生將這小孩交給先生,低聲地說了一二句什麽話就出去了。小孩用了他黑面大的眼看着室中一切,先生攜了他的手嚮着我們:
“你們大傢應該歡喜。今天有一個從五百英裏以外的格拉勃利亞的萊奇阿地方來的意大利小孩進了這學校了。因為是遠道來的,請你們要特別愛這同胞。他的故鄉很有名,是意大利名人的産生地,又是産生強健的勞動者和勇敢的軍人的地方,也是我國風景區之一。那裏有森林,有山嶽,住民都富於才能和勇氣。請你們親愛地對待這小孩,使他忘記自己是離了故鄉的,使他知道在意大利,無論到何處的學校裏都是同胞。”
先生說着,在意大利地圖上指格拉勃利亞的萊奇阿的位置給我們看,又用了大聲叫:“爾耐斯托·代洛西!”——他是每次都得一等賞的學生——代洛西起立了。
“到這裏來!”先生說了,代洛西就離了座位走近格拉勃利亞小孩面前。
“你是級長。請對這新學友緻歡迎辭!請代表譬特蒙脫的小孩,表示歡迎格拉勒利亞的小孩!”
代洛西聽見先生這樣說,就抱了那小孩的頭頸,用了響亮的聲音說:“來得很好!”格拉到利亞小孩也熱烈地吻代洛西的煩。我們都拍手喝彩。先生雖然說:“靜些靜些!在教室內不可以拍手!”而自己也很歡喜。格拉動利亞小孩也歡喜。一等到先生指定了座位,那個小孩就歸座了。先生又說:
“請你們好好記着我方纔的話。格拉勃利亞的小孩到了丘林,要同住在自己傢裏一樣。丘林的小孩到了格拉勃利亞,也應該毫不覺得寂寞。實對你們說,我國為此曾打了五十年的仗,有三萬的同胞為此戰死。所以你們大傢要互相敬愛。如果有誰因為他不是本地人,對這新學友無禮,那就沒有資格來見我們的三色旗!”
格拉動利亞小孩歸到座位。和他鄰席的學生有送他鋼筆的,有送他畫片的,還有送他瑞士的郵票的。 同窗朋友 十五日
送郵票給格拉勒利亞小孩的,就是我所最歡喜的卡隆。他在同級中身軀最高大,年十四歲,是個大頭寬肩笑起來很可愛的小孩,卻已有大人氣。我已認識了許多同窗的友人,有一個名叫可萊諦的我也歡喜。他着了茶色的褲子,戴了貓皮的帽,常說有趣的話。父親是開柴店的,一八六六年曾在溫培爾脫親王部下打過仗,據說還拿到三個勳章呢。有個名叫耐利的,可憐是個駝背,身體住弱,臉色常是青青的。還有一個名叫華梯尼的,他時常穿着漂亮的衣服。在我的前面,有一個綽號叫做“小石匠”的,那是石匠的兒子,臉孔圓圓的像蘋果,鼻頭像個小球,能裝兔子的臉,時常裝着引人笑。他戴着破絮樣的襤褸的帽子,常常將帽子像手帕似的疊了藏在口袋裏。坐在“小石匠”旁邊的是一個叫做卡洛斐的瘦長、老鷹鼻、眼睛特別小的孩子。他常常把鋼筆、火柴空盒等拿來做買賣,寫字在手指甲上,做種種狡猾的事。還有一個名叫卡羅·諾琵斯的高傲的少年紳士。這人的兩旁有兩個小孩,我看是一對。一個是鐵匠的兒子,穿了齊膝的上衣,臉色蒼白得好像病人,對什麽都膽怯,永遠沒有笑容。一個是赤發的小孩,一隻手有了殘疾,挂牢在項頸裏。聽說他的父親到亞美利加去了,母親走來走去賣着野菜呢。靠我的左邊,還有一個奇怪的小孩,他名叫斯帶地,身材短而肥,項頸好像沒有一樣,他是個亂暴的小孩,不和人講話,好像什麽都不知道,可是先生的話,他總目不轉睛地蹙了眉頭、閉緊了嘴聽着。先生說話的時候,如果有人說話,第二次他還忍耐着,一到第三次,他就要憤怒起來頓腳了。坐在他的旁邊的是一個毫不知顧忌的相貌狡猾的小孩,他名叫勿蘭諦,聽說曾在別的學校被除了名的。此外還有一對很相像的兄弟,穿着一樣的衣服,戴着一樣的帽子。這許多同窗之中,相貌最好最有才能的,不消說要算代洛西了。今年他大概還是要得第一的。我卻愛鐵匠的兒子,那像病人似的潑來可西。據說他父親常要打他,他非常老實,和人說話的時候,或偶然觸犯別人的時候,他一定要說“對不住”,他常用了親切而悲哀的眼光看人。至於最長大的和最高尚的,卻是卡隆。 義快的行為 二十六日
卡隆的為人,我看了今日的事情就明白了。我因為二年級時候的女先生來問我何時在傢,到校稍遲,入了教室,先生還未來。一看,三四個小孩聚在一處,正在戲弄那赤發的一手有殘疾的賣野菜人傢的孩子剋洛西。有的用三角板打他,有的把慄子殼嚮他的頭上投擲,說他是“殘廢者”,是“鬼怪”,還將手挂在項頸上裝他的樣子給他看。剋洛西一個人坐在位子裏,臉色都蒼白了,眼光看着他們,好像說“燒了我吧”。他們見剋洛西如此,越加得了風頭,越加戲弄他。剋洛西終於怒了,紅了臉,身子都發震了。這時那個臉很討厭的勿蘭諦忽然跳上椅子,裝出剋洛西母親挑菜擔的樣子來。剋洛西的母親因為要接剋洛西回傢,時常到學校裏來的,現在聽說正病在床上。許多學生都知道剋洛西的母親,看了勿蘭諦裝的樣子,大傢笑了起來。剋洛西大怒,突然將擺在那裏的墨水瓶對準了勿蘭諦擲去。勿蘭諦很敏捷地避過,墨水瓶恰巧打着了從門外進來的先生的胸部。
大傢都逃到座位裏,怕得不做一聲。先生變了臉色,走到教桌的旁邊,用嚴厲的聲音問:“誰?”一個人都沒有回答。先生更高了聲說:“誰?”
這時,卡隆好像可憐了剋洛西,忽然起立,態度很堅决地說:“是我!”先生眼盯着卡隆,又看看呆着的學生們,靜靜地說:“不是你。”
過了一會兒,又說:“决不加罰,投擲者起立!”
剋洛西起立了,哭着說:“他們打我,欺侮我。我氣昏了,不知不覺就把墨水瓶投過去了。”
“好的!那麽欺侮他的人起立!’優生說了,四個學生起立了,把頭飾着。
“你們欺侮了無罪的人了!你們欺侮了不幸的小孩,欺侮弱者了!你們做了最無謂、最可恥的事了!卑怯的東西!”
先生說着,走到卡隆的旁邊,將手擺在他的腮下,托起他偏下的頭來,註視了他的眼說:“你的精神是高尚的!”
卡隆附攏先生的耳,不知說些什麽。先生突然嚮着四個犯罪者說:“我饒恕你們。” 我的女先生 二十七日
我二年級時候的女先生,今日準約到傢裏來訪我了。先生不到我傢已一年,我們很高興地招待她。先生的帽子分仍舊罩着緑色的面幕,衣服極樸素,頭髮也不修飾,她原是沒有工夫打扮的。她臉上的紅彩比去年似乎薄了好些,頭髮也白了些,時時咳嗽。母親問她:
“那麽,你的健康怎樣?先生!你如果不再顧着你的身體……”
“一點沒有什麽。”先生回答說,帶着又喜悅又像憂愁的笑容。
“先生太高聲講話了,為了小孩們太勞累自己的身體了。”母親又說。
真的,先生的聲音,聽不清楚的時候是沒有的。我還記得:先生講話總是連續着一息不停,弄得我們學生連看旁邊的工夫都沒有了。先生不會忘記自己所教過的學生,無論在幾年以前,衹要是她教過的總還記得起姓名。聽說,每逢月考,她都要到校長先生那裏去詢問他們的成績的。有時站在學校門口,等學生來了就叫他拿出作文簿給她看,查他進步得怎樣了。已經入了中學的學生,也常常穿了長褲子,挂了時計,去訪問先生。今天,先生是領了本級的學生去看繪圖展覽會,回去的時候轉到我們這裏來的。我們在先生那一班的時候,每逢星期二,先生常領我們到博物館去,把種種的東西說明給我們聽。先生比那時衰弱了許多了,可是仍舊非常起勁,遇到學校的事情,講起來,很快活。二年前,我大病在床上臥着,先生曾來望過我,先生今日還說要看看我那時睡的床,這床其實已經歸我的姊姊睡了。先生看了一會兒,也沒有說什麽。先生因為還要去望一個學生的病,不能久留。聽說是個馬鞍匠的兒子,發麻疹臥在傢裏呢。她又夾着今晚非改不可的作業本,據說,晚飯以前,某商店的女主人還要到她那裏來學習算術。
“啊!安利柯!”先生臨走嚮着我說,“你到了能解難題、做長文章的時候,仍肯愛你以前的女先生嗎?”說着,吻我。等到出了門,還在歐沿下揚聲說:“請你不要忘了我!安利柯啊!”
啊!親愛的先生!我怎能忘記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還記得先生,會到校裏來拜望你的。無論到了何處,衹要一聽到女教師的聲音,就要如同聽見你先生的聲音一樣,想起先生教我的兩年間的事來。啊啊!那兩年裏,我因了先生學會了多少的事!那時先生雖有病,身體不健,可是無論何時都熱心地愛護我們,教導我們的。我們書法上有了惡癖,她就很擔心。試驗委員考問我們的時候,她擔心得幾乎坐立不安。我們書寫清楚的時候,她就真心歡喜。她一嚮像母親樣地愛待我。這樣的好先生,叫我怎麽能忘記啊! 貧民窟 十八日
昨日午後,我和母親、雪爾維姊姊三人,送布給報紙上記載的窮婦人。我拿了布,姊姊拿了寫着那婦人住址姓名的條子。我們到了一處很高的傢屋的屋頂小閣裏,那裏有長的走廊,沿廊有許多室,母親到最末了的一室敲了門。門開了,走出一個年紀還輕,白色而瘦小的婦人來c是一嚮時常看見的婦人,頭上常常包着青布。
“你就是報紙上所說的那位嗎?”母親問。
“順,是的。”
“那麽,有點布在這裏,請你收了。”
那婦人非常歡喜,好像說不出答謝的話來。這時我瞥見有一個小孩,在那沒有傢具的暗騰騰的小室裏,背嚮外,靠着椅子好像在寫字。仔細一看,確是在那裏寫字,椅子上抹着紙,墨水瓶擺在地板上。我想,在這樣暗黑的房子裏,如何寫字呢。忽然看見那小孩長着赤發,穿着破的上衣,纔恍然悟到:原來這就是那賣菜人傢的兒子剋洛西,就是那一隻手有殘疾的剋洛西。乘他母親收拾東西的時候,我輕輕地告訴了母親。
“不要做聲!”母親說,“如果他覺到自己的母親受朋友的布施,多少難為情呢。不要作聲!”
可是恰巧這時,剋洛西回過頭來了。我不知要怎樣纔好,剋洛西對了我微笑。母親背地裏嚮我背後一推,我就進去拖住剋洛西,剋洛西立起來握我的手。
剋洛西的母親對我母親說:
“我衹是娘兒兩個。丈夫這七年來一直在亞美利加。我又生了病,不能再挑了菜去賣,什麽桌子等類的東西都已賣盡;弄得這孩子讀書都為難,要點盞小小的燈也不能夠,眼睛也要有病了。幸而教科書、筆記簿有市公所送給,總算勉強地進了學校。可憐!他是很歡喜到學校去的,但是……像我這樣不幸的人,是再沒有的了!”
母親把錢囊中所有的錢都拿出來給了她,吻了剋洛西,出來幾乎哭了。於是對我說;
“安利柯啊!你看那個可愛的孩子!他不是很刻苦地用功嗎?像你,是什麽都自由的,還說用功苦呢!啊!真的!那孩子一日的勤勉,比了你一年的勤勉,價值不知要大多少呢!像那小孩,纔是應該受一等賞的哩!” 學校 十八日
愛兒安利柯啊!你用功怕難起來了,像你母親所說的樣子。我還未曾看到你有高高興興勇敢地到學校裏去的樣子過。但是我告訴你:如果你不到學校裏去,你每日要怎樣地乏味,怎樣地疲倦啊!衹要這樣過了一禮拜,你必定要合了手來懇求把你再送進學校去吧。因為遊戲雖好,每日遊戲就要厭倦的。
現在的世界中,無論何人,沒有一個不學的。你想!職工們勞動了一日,夜裏不是還要到學校裏去嗎?街上店裏的婦人們、姑娘們勞動了一星期,星期日不是還要到學校裏去嗎?兵士們日裏做了一天的勤務,回到營裏不是還要讀書嗎?就是瞎子和啞子,也在那裏學習種種的事情,監獄裏的囚人,不是也同樣地在那裏學習讀書寫字等的功課嗎?
每晨上學去的時候,你要這樣想想:此刻,這個市內,有和我同樣的三萬個小孩都正在上學去。又,同在這時候,世界各國有幾千萬的小孩也正在上學去。有的正三五成群地走過清靜的田野吧,有的正走在熱鬧的街道上吧,也有浴了河邊或湖邊在那裏走着的吧,在猛烈的太陽下走着的也有吧,在寒霧蓬勃的河上駛着短艇的也有吧,從雪上乘了橇走的,渡溪的,爬山的,穿過森林的,渡過了急流的,躑躅行着冷靜的山路的,騎了馬在莽莽的原野跑着的也有吧。也有一個人走着的,也有兩個人並着走的,也有成了群排了隊走着的。着了不同的服裝,說着不同的語言,從被冰鎖住的俄羅斯以至椰子樹深深的阿拉伯,不是有幾千萬數都數不清楚的小孩,都夾了書學着同樣的事情,同樣地在學校裏上學嗎?你想像想像這無限數小孩所成的集體!又想像想像這樣大的集體在那裏做怎樣大運動!你再試想:如果這運動一終止,人類就會退回野蠻的狀態了。這運動纔是世界的進步,纔是希望,纔是光榮。要奮發啊!你就是這大軍隊的兵士,你的書本是武器,你的一級是一分隊,全世界是戰場,勝利就是人類的文明。安利柯啊!不要做卑怯的兵士啊!
—父親—— 少年愛國者(每月例話)
做卑怯的兵士嗎?决不做!可是,先生如果每日把像今日那種有趣的故事講給我們聽,我還要更加歡喜這學校呢。先生說,以後每月要講一次像今天這樣的高尚的少年故事給我們聽。並且叫我們用筆記下來。下面就是今天講的《少年愛國者》:
一隻法蘭西輪船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開到意大利的熱那亞來。艙裏乘客有法蘭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還有瑞士人。其中有個十一歲的少年,服裝襤褸,避開了人們,像野獸似的用白眼看着人傢。他的用這種眼色看人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原來在兩年前他被在鄉間種田的父母賣給了戲法班子,戲法班子裏的人打他,駡他,叫他受餓,強迫他學會把戲,帶他到法蘭西、西班牙到處跑,一味他,連食物都不充分供給他。戲法班子到了巴塞羅那的時候,他受不起與饑餓,終於逃了出來,到意大利領事館去求保護。領事可憐他,叫他乘上這衹船,還給他一封到熱那亞的出納官那裏的介紹書,要送他回到殘忍的父母那裏去。少年遍體是傷,非常衰弱,因為住的是二等艙,人傢都很奇怪,對他看。和他講話,他也不回答,好像憎惡一切的人。他的心已變到這步田地了。
有三個乘客從各方面探問他,他纔開了口。他用夾雜法蘭西語和西班牙語的意大利語,大略地講了自己的經歷。這三個乘客雖不是意大利人,卻聽懂了他的話,一半固了憐憫,一半固了吃酒以後的高興,給他少許的金錢,一面仍繼續着和他談說。這時有大批婦人從艙裏走出來,她們聽了少年的話,也就放意要人看見似的拿出若幹錢來擲在桌上,說:“這給了你,這也拿了去!”
少年低聲答謝,把錢收入袋裏,苦鬱的臉上到這時纔現出喜歡的笑容。他回到自己的床位上,拉攏了床幕,臥着靜靜地沉思:有了這些錢,可以在船裏買點好吃的東西,飽一飽兩年來饑餓的肚子;到了熱那亞,可以買件上衣換上;拿了錢回傢,比空手回去也總可以多少好見於父母,多少可以得着像人的待遇。在他,這金錢竟是一註財産。他在床位上正沉思得高興,這時那三個旅客圍牢了二等艙的食桌在那裏談論着,他們一壁飲酒,一壁談着旅行中所經過的地方情形。談到意大利的時候,一個說意大利的旅館不好,一個攻擊火車。酒漸漸喝多了,他們的談論也就漸漸地露骨了。一個說,如其到意大利,還是到北極去好,意大利住着的都是拐子土匪。後來又說意大利的官吏都是不識字的。
“愚笨的國民!”一個說。“下等的國民!”別一個說。“強盜……”
還有一個正在說出“強盜”的時候,忽然銀幣銅幣就雹子一般落到他們的頭上和肩上,同時在桌上地板上滾着,發出可怕的聲音來。三個旅客憤怒了,舉頭看時,一握銅幣又被飛擲到臉上來了。
“拿回去!”少年從床幕裏探出頭來怒叫。“我不要那說我國壞話的人的東西。” 煙囪掃除人 十一月一日
昨天午後到附近的一個女子小學校裏去。雪爾維姊姊的先生說要看《少年愛國者》,所以我拿吉給她看。那學校大約有七百個女小孩,我去的時候正放學。因為從明天起接連有“萬聖節”、“萬靈節”兩個節日,學生們正在歡喜高興地回去。我在那裏看見一件很美的事:在學校那一邊的街路角裏,立着一個臉孔墨黑的煙囪掃除人。他還是個小孩,一手靠着了壁,一手托着頭,在那裏暖泣。有兩三個三年級女學生走近去問他:“怎麽了?為什麽這樣哭?”他總不回答,仍舊哭着。
“來!快告訴我們,怎麽了?為什麽哭的?”女孩子再問他,他纔漸漸地擡起頭來。那是一個小孩似的臉,哭着告訴她們,說掃除了好幾處煙囪,得着三十個銅幣,不知什麽時候從口袋的破相裏漏掉了。說着又指破孔給她們看。據說,如果沒有錢就不能回去。
“要打的!”他說着又哭了起來,把頭俯伏在臂上,很為難的樣子。女學生們圍着他看,覺到他很可憐。這時其餘的女學生也夾了書包來了。有一個帽子上插着青羽的大女孩從袋裏拿出兩個銅幣來說:
“我衹有兩個,再湊湊就好了。”
“我也有兩個在這裏。”一個着紅衣的接着說。
“大傢湊起來,三十個光景是一定有的。”又叫其餘的同學們:“亞馬裏亞!灘邊!亞尼娜!一個銅幣,你們哪個有錢嗎?請拿出來!”
果然,有許多人為了買花或筆記本都帶着錢,大傢都拿出來了。小女孩也有拿出一個半分的小銀幣的。插青羽的女孩將錢集攏了大聲地數。
八個,十個,十五個,但是還不夠。這時,恰巧來了一個像先生一樣的大女孩,拿出一個當十的銀幣來,大傢都高興了。還不夠五個。
“五年級的來了!她們一定有的。”一個說。
五年級的女孩一到,銅幣立刻集起許多了。大傢還都急急地嚮這裏跑來。一個可憐的煙囪掃除人,被圍在美麗的衣服、搖動的帽羽、發絲帶、鬈毛之中,那樣子真是好看。三十個銅幣不但早已集齊,而且還多出了許多了。沒有帶錢的小女孩擠入大女孩群中,將花束贈給少年作代替。這時,忽然校役出來說:“校長先生來了!”女學生們就麻雀般地四方走散。煙囪掃除人獨自立在街路中,歡喜地扶着眼淚,手裏裝滿了錢,上衣的紐孔裏、衣袋裏、帽子裏都裝滿了花,還有許多花散布在他的腳邊。 萬靈節 二日
安利柯啊!徐曉得萬靈節是什麽日子嗎?這是係從前死去的人的日子。小孩在這天,應該紀念已死的人,——特別應紀念為小孩而死的人。從前死過的人有多少?又,即如今天,有多少人正在將死?你曾把這想到過嗎?不知道有多少做父親的在勞苦之中失了生命呢?不知道有多少做母親的為了養育小孩,辛苦傷身,非命地早入地下呢?因不忍見自己小孩的陷於不幸,絶望了自殺的男子,不知有多少?因失去了自己的小孩,投水悲痛,發狂而死的女人,不知道有多少?安利柯啊!你今天應該想想這許多死去的人啊!你要想想:有許多先生因為大愛學生,在學校裏勞作過度,年紀未老,就別了學生們而死去!你要想想:有許多醫生為了要醫治小孩們的病,自己傳染了而死去!你要想想:在難船、饑道、火災及其他非常危險的時候,有許多人是將最後的一口面包,最後的安全場所,最後從火災中逃身的繩梯,讓給了幼稚的小靈魂,自己卻滿足於犧牲而從容地瞑目了!
啊!安利柯啊!像這樣死去的人,數也數不盡。無論哪裏的墓地,都眠着成千成百的這樣神聖的靈魂。如果這許多的人能夠暫時在這世界中復活,他們必定要呼喚那些小孩們的名字,為他們而貢獻出自己的壯年的快樂,老年的平和,以及愛情、才能和生命的小孩們的名字。二十歲的女子,壯年的男子,八十歲的老人,青年的,——為幼者而殉身的這許多無名的英雄——這許多高尚偉大的人們墓前所應該撒的花,單靠這地球,是無論如何不夠長的。你們小孩是這樣地被他們愛着,所以,安利村啊!在萬靈節,要用感恩的心去紀念這許多亡人。這樣,你對於愛你的人們,對於為你勞苦的人們,自會更親和、更有情了。你真是幸福的人啊!你在萬靈節,還未曾有想起來要哭的人呢。
—母親——
今天開學了,鄉間的三個月,夢也似的過去,又回到了這丘林的學校裏來了。早晨母親送我到學校裏去的時候,心還一味想着在鄉間的情形哩,不論哪一條街道,都充滿着學校的學生們;書店的門口呢,學生的父兄們都擁擠着在那裏購買筆記簿、書袋等類的東西;校役和都拼命似的想把路排開。到了校門口,覺得有人觸動我的肩膀,原來這就是我三年級時候的先生,是一位頭髮赤而捲攏、面貌快活的先生。先生看着我的臉孔說:
“我們不再在一處了!安利柯!”
這原是我早已知道的事,今天被先生這麽一說,不覺重新難過起來了。我們好容易地到了裏面,許多夫人、紳士、普通婦人、職工、官吏、女僧侶、男用人、女用人,都一手拉了小兒,一手抱了成績簿,擠滿在接待所樓梯旁,嘈雜得如同戲館裏一樣。我重新看這大大的休息室的房子,非常歡喜,因為我這三年來,每日到教室去都穿過這室。我的二年級時候的女先生見了我:
“安利柯!你現在要到樓上去了!要不走過我的教室了!”
說着,戀戀地看我。校長先生被婦人們圍繞着,頭髮好像比以前白了。學生們也比夏天的時候長大強壯了許多。纔來入一年級的小孩們不願到教室裏去,像驢馬似的倔強,勉強拉了進去,有的仍舊逃出,有的因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來。做父母的回了進去,有的誘騙,有的叱駡,先生們也弄得沒有法子了。
我的弟弟被編入在名叫代爾卡諦的女先生所教的一組裏。午前十時,大傢進了教室,我們的一級共五十五人。從三年級一同升上來的衹不過十五六人,慣得一等奬的代洛西也在裏面。一想起暑假中跑來跑去遊過的山林,覺得學校裏暗悶得討厭。又憶起三年級時候的先生來:那是常常對着我們笑的好先生,是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先生。那個先生的紅而捲攏的頭髮已不能看見了,一想到此,就有點難過。這次的先生,身材高長,沒有鬍須,長長地留着花白的頭髮,額上皺着直織,說話大聲,地瞪着眼一個一個地看我們的時候,眼光竟像要透到我們心裏似的。而且還是一位沒有笑容的先生。我想:
“唉!一天總算過去了,還有九個月呢!什麽用功,什麽月試,多討厭煙!”
一出教室,很不得就看見母親,飛跑到母親面前去吻她的手。母親說:
“安利柯啊!要用心羅!我也和你們用功呢!”
我高高興興地回傢了。可是因為那位親愛快活的先生已不在,學校也不如以前的有趣味了。 我們的先生 十八日
從今天起,現在的先生也可愛起來了。我們進教室去的時候,先生已在位子上坐着。先生前學年教過的學生們都從門口探進頭來和先生招呼。“先生早安!”“配巴尼先生早安!”大傢這樣說着。其中也有走進教室來和先生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可知大傢都愛慕這先生,今年也想仍清他教。先生也說着“早安!”去拉學生伸着的手,卻是不看學生的臉。和他們招呼的時候,雖也現出笑容,額上皺紋一裏,臉孔就板起來,並且把臉對着窗外,註視着對面的屋頂,好像他和學生們招呼是很苦的。完了以後,先生又把我們一一地註視,叫我們默寫,自己下了講臺在桌位間巡回。看見有一個面上生着紅粒的學生,就讓他中止默寫,兩手托了他的頭查看,又摸他的額,問他有沒有發熱。這時先生後面有一個學生乘着先生不看見,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來。恰好先生回過頭去,那學生就急忙坐下,俯了頭預備受青。先生把手按在他的頭上,衹說:“下次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另外一點沒有什麽。
默寫完了,先生又沉默了,看着我們好一會兒,用粗大的親切的聲音這樣說:
“大傢聽我!我們從此要同處一年,讓我們好好地過這一年吧!大傢要用功,要規矩。我沒有一個傢屬,你們就是我的傢屬。去年以前,我還有母親,母親死了以後,我衹有一個人了!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傢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傢,給我慰藉,給我榮耀!我現在並不要你們用口來答應我,我確已知道你們已在心裏答應我,‘願意’了。我感謝你們。”
這時校役來通知放學,我們很靜很靜地離開座位。那個跳上椅子的學生走到先生的身旁,抖抖索索地說:“先生!饒了我這次!”先生用嘴親着他的額說:“快回去!好孩子!” 災難 二十一日
學年開始就發生了意外的事情。今晨到學校去,我和父親正談着先生所說的話。忽然見路上人滿了,都奔入校門去。父親就說:
“出了什麽意外的事了?學年纔開始,真不湊巧!”
好容易,我們進了學校,人滿了,大大的房子裏充滿着兒童和傢屬。聽見他們說:“可憐啊!洛佩諦!”從火山人海中,的帽子看見了,校長先生的光禿禿的頭也看見了。接着又走進來了一個戴着高冠的紳士,大傢說:“醫生來了!”父親問一個先生:“究竟怎麽了?”先生回答說:“被車子軋傷了!”“腳骨碎了!”又一先生說。原來是洛佩諦,是二年級的學生。上學來的時候,有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忽然離開了母親的手,倒在街上了。這時,街車正往他倒下的地方駛來。洛佩諦眼見這小孩將被車子軋傷,大膽地跳了過去,把他拖救出來。不料他來不及施出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自己。洛佩諦是個炮兵大尉的兒子。正在聽他們敘述這些話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婦人發狂似的奔到,從人堆裏掙紮進來,這就是洛佩諦的母親。另一個婦人同時跑攏去,抱了洛佩諦的母親的頭頸啜泣,這就是被救出的小孩的母親。兩個婦人嚮室內跑去,我們在外邊可以聽到她們“啊!洛佩諦呀!我的孩子呀!”的哭叫聲。
立刻,有一輛馬車停在校門口。校長先生抱了洛佩諦出來。洛佩諦把頭伏在校長先生肩上,臉色蒼白,眼睛閉着。大傢都靜默了,洛佩諦母親的哭聲也聽得出了。不一會兒,校長先生將抱在手裏的受傷的人給大傢看,父兄們、學生們、先生們都齊聲說:“洛佩諦!好勇敢!可憐的孩子!”靠近一點的先生學生們都去吻洛佩諦的手。這時洛佩諦睜開他的眼說:“我的書包呢?”被救的孩子的母親拿書包給他看,流着眼淚說:“讓我拿吧,讓我替你拿去吧。”洛佩諦的母親臉上現出微笑。這許多人出了門,很小心地把洛佩諦載入馬車。馬車就慢慢地駛去,我們都默默地走進教室。 格拉勃利亞的小孩 二十二日
洛佩諦到底做了非拄了杖不能行走的人了。昨日午後,先生正在說這消息給我們聽的時候,校長先生領了一個陌生的小孩到教室裏來。那是一個黑皮膚、濃發、大眼而眉毛波黑的小孩。校長先生將這小孩交給先生,低聲地說了一二句什麽話就出去了。小孩用了他黑面大的眼看着室中一切,先生攜了他的手嚮着我們:
“你們大傢應該歡喜。今天有一個從五百英裏以外的格拉勃利亞的萊奇阿地方來的意大利小孩進了這學校了。因為是遠道來的,請你們要特別愛這同胞。他的故鄉很有名,是意大利名人的産生地,又是産生強健的勞動者和勇敢的軍人的地方,也是我國風景區之一。那裏有森林,有山嶽,住民都富於才能和勇氣。請你們親愛地對待這小孩,使他忘記自己是離了故鄉的,使他知道在意大利,無論到何處的學校裏都是同胞。”
先生說着,在意大利地圖上指格拉勃利亞的萊奇阿的位置給我們看,又用了大聲叫:“爾耐斯托·代洛西!”——他是每次都得一等賞的學生——代洛西起立了。
“到這裏來!”先生說了,代洛西就離了座位走近格拉勃利亞小孩面前。
“你是級長。請對這新學友緻歡迎辭!請代表譬特蒙脫的小孩,表示歡迎格拉勒利亞的小孩!”
代洛西聽見先生這樣說,就抱了那小孩的頭頸,用了響亮的聲音說:“來得很好!”格拉到利亞小孩也熱烈地吻代洛西的煩。我們都拍手喝彩。先生雖然說:“靜些靜些!在教室內不可以拍手!”而自己也很歡喜。格拉動利亞小孩也歡喜。一等到先生指定了座位,那個小孩就歸座了。先生又說:
“請你們好好記着我方纔的話。格拉勃利亞的小孩到了丘林,要同住在自己傢裏一樣。丘林的小孩到了格拉勃利亞,也應該毫不覺得寂寞。實對你們說,我國為此曾打了五十年的仗,有三萬的同胞為此戰死。所以你們大傢要互相敬愛。如果有誰因為他不是本地人,對這新學友無禮,那就沒有資格來見我們的三色旗!”
格拉動利亞小孩歸到座位。和他鄰席的學生有送他鋼筆的,有送他畫片的,還有送他瑞士的郵票的。 同窗朋友 十五日
送郵票給格拉勒利亞小孩的,就是我所最歡喜的卡隆。他在同級中身軀最高大,年十四歲,是個大頭寬肩笑起來很可愛的小孩,卻已有大人氣。我已認識了許多同窗的友人,有一個名叫可萊諦的我也歡喜。他着了茶色的褲子,戴了貓皮的帽,常說有趣的話。父親是開柴店的,一八六六年曾在溫培爾脫親王部下打過仗,據說還拿到三個勳章呢。有個名叫耐利的,可憐是個駝背,身體住弱,臉色常是青青的。還有一個名叫華梯尼的,他時常穿着漂亮的衣服。在我的前面,有一個綽號叫做“小石匠”的,那是石匠的兒子,臉孔圓圓的像蘋果,鼻頭像個小球,能裝兔子的臉,時常裝着引人笑。他戴着破絮樣的襤褸的帽子,常常將帽子像手帕似的疊了藏在口袋裏。坐在“小石匠”旁邊的是一個叫做卡洛斐的瘦長、老鷹鼻、眼睛特別小的孩子。他常常把鋼筆、火柴空盒等拿來做買賣,寫字在手指甲上,做種種狡猾的事。還有一個名叫卡羅·諾琵斯的高傲的少年紳士。這人的兩旁有兩個小孩,我看是一對。一個是鐵匠的兒子,穿了齊膝的上衣,臉色蒼白得好像病人,對什麽都膽怯,永遠沒有笑容。一個是赤發的小孩,一隻手有了殘疾,挂牢在項頸裏。聽說他的父親到亞美利加去了,母親走來走去賣着野菜呢。靠我的左邊,還有一個奇怪的小孩,他名叫斯帶地,身材短而肥,項頸好像沒有一樣,他是個亂暴的小孩,不和人講話,好像什麽都不知道,可是先生的話,他總目不轉睛地蹙了眉頭、閉緊了嘴聽着。先生說話的時候,如果有人說話,第二次他還忍耐着,一到第三次,他就要憤怒起來頓腳了。坐在他的旁邊的是一個毫不知顧忌的相貌狡猾的小孩,他名叫勿蘭諦,聽說曾在別的學校被除了名的。此外還有一對很相像的兄弟,穿着一樣的衣服,戴着一樣的帽子。這許多同窗之中,相貌最好最有才能的,不消說要算代洛西了。今年他大概還是要得第一的。我卻愛鐵匠的兒子,那像病人似的潑來可西。據說他父親常要打他,他非常老實,和人說話的時候,或偶然觸犯別人的時候,他一定要說“對不住”,他常用了親切而悲哀的眼光看人。至於最長大的和最高尚的,卻是卡隆。 義快的行為 二十六日
卡隆的為人,我看了今日的事情就明白了。我因為二年級時候的女先生來問我何時在傢,到校稍遲,入了教室,先生還未來。一看,三四個小孩聚在一處,正在戲弄那赤發的一手有殘疾的賣野菜人傢的孩子剋洛西。有的用三角板打他,有的把慄子殼嚮他的頭上投擲,說他是“殘廢者”,是“鬼怪”,還將手挂在項頸上裝他的樣子給他看。剋洛西一個人坐在位子裏,臉色都蒼白了,眼光看着他們,好像說“燒了我吧”。他們見剋洛西如此,越加得了風頭,越加戲弄他。剋洛西終於怒了,紅了臉,身子都發震了。這時那個臉很討厭的勿蘭諦忽然跳上椅子,裝出剋洛西母親挑菜擔的樣子來。剋洛西的母親因為要接剋洛西回傢,時常到學校裏來的,現在聽說正病在床上。許多學生都知道剋洛西的母親,看了勿蘭諦裝的樣子,大傢笑了起來。剋洛西大怒,突然將擺在那裏的墨水瓶對準了勿蘭諦擲去。勿蘭諦很敏捷地避過,墨水瓶恰巧打着了從門外進來的先生的胸部。
大傢都逃到座位裏,怕得不做一聲。先生變了臉色,走到教桌的旁邊,用嚴厲的聲音問:“誰?”一個人都沒有回答。先生更高了聲說:“誰?”
這時,卡隆好像可憐了剋洛西,忽然起立,態度很堅决地說:“是我!”先生眼盯着卡隆,又看看呆着的學生們,靜靜地說:“不是你。”
過了一會兒,又說:“决不加罰,投擲者起立!”
剋洛西起立了,哭着說:“他們打我,欺侮我。我氣昏了,不知不覺就把墨水瓶投過去了。”
“好的!那麽欺侮他的人起立!’優生說了,四個學生起立了,把頭飾着。
“你們欺侮了無罪的人了!你們欺侮了不幸的小孩,欺侮弱者了!你們做了最無謂、最可恥的事了!卑怯的東西!”
先生說着,走到卡隆的旁邊,將手擺在他的腮下,托起他偏下的頭來,註視了他的眼說:“你的精神是高尚的!”
卡隆附攏先生的耳,不知說些什麽。先生突然嚮着四個犯罪者說:“我饒恕你們。” 我的女先生 二十七日
我二年級時候的女先生,今日準約到傢裏來訪我了。先生不到我傢已一年,我們很高興地招待她。先生的帽子分仍舊罩着緑色的面幕,衣服極樸素,頭髮也不修飾,她原是沒有工夫打扮的。她臉上的紅彩比去年似乎薄了好些,頭髮也白了些,時時咳嗽。母親問她:
“那麽,你的健康怎樣?先生!你如果不再顧着你的身體……”
“一點沒有什麽。”先生回答說,帶着又喜悅又像憂愁的笑容。
“先生太高聲講話了,為了小孩們太勞累自己的身體了。”母親又說。
真的,先生的聲音,聽不清楚的時候是沒有的。我還記得:先生講話總是連續着一息不停,弄得我們學生連看旁邊的工夫都沒有了。先生不會忘記自己所教過的學生,無論在幾年以前,衹要是她教過的總還記得起姓名。聽說,每逢月考,她都要到校長先生那裏去詢問他們的成績的。有時站在學校門口,等學生來了就叫他拿出作文簿給她看,查他進步得怎樣了。已經入了中學的學生,也常常穿了長褲子,挂了時計,去訪問先生。今天,先生是領了本級的學生去看繪圖展覽會,回去的時候轉到我們這裏來的。我們在先生那一班的時候,每逢星期二,先生常領我們到博物館去,把種種的東西說明給我們聽。先生比那時衰弱了許多了,可是仍舊非常起勁,遇到學校的事情,講起來,很快活。二年前,我大病在床上臥着,先生曾來望過我,先生今日還說要看看我那時睡的床,這床其實已經歸我的姊姊睡了。先生看了一會兒,也沒有說什麽。先生因為還要去望一個學生的病,不能久留。聽說是個馬鞍匠的兒子,發麻疹臥在傢裏呢。她又夾着今晚非改不可的作業本,據說,晚飯以前,某商店的女主人還要到她那裏來學習算術。
“啊!安利柯!”先生臨走嚮着我說,“你到了能解難題、做長文章的時候,仍肯愛你以前的女先生嗎?”說着,吻我。等到出了門,還在歐沿下揚聲說:“請你不要忘了我!安利柯啊!”
啊!親愛的先生!我怎能忘記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還記得先生,會到校裏來拜望你的。無論到了何處,衹要一聽到女教師的聲音,就要如同聽見你先生的聲音一樣,想起先生教我的兩年間的事來。啊啊!那兩年裏,我因了先生學會了多少的事!那時先生雖有病,身體不健,可是無論何時都熱心地愛護我們,教導我們的。我們書法上有了惡癖,她就很擔心。試驗委員考問我們的時候,她擔心得幾乎坐立不安。我們書寫清楚的時候,她就真心歡喜。她一嚮像母親樣地愛待我。這樣的好先生,叫我怎麽能忘記啊! 貧民窟 十八日
昨日午後,我和母親、雪爾維姊姊三人,送布給報紙上記載的窮婦人。我拿了布,姊姊拿了寫着那婦人住址姓名的條子。我們到了一處很高的傢屋的屋頂小閣裏,那裏有長的走廊,沿廊有許多室,母親到最末了的一室敲了門。門開了,走出一個年紀還輕,白色而瘦小的婦人來c是一嚮時常看見的婦人,頭上常常包着青布。
“你就是報紙上所說的那位嗎?”母親問。
“順,是的。”
“那麽,有點布在這裏,請你收了。”
那婦人非常歡喜,好像說不出答謝的話來。這時我瞥見有一個小孩,在那沒有傢具的暗騰騰的小室裏,背嚮外,靠着椅子好像在寫字。仔細一看,確是在那裏寫字,椅子上抹着紙,墨水瓶擺在地板上。我想,在這樣暗黑的房子裏,如何寫字呢。忽然看見那小孩長着赤發,穿着破的上衣,纔恍然悟到:原來這就是那賣菜人傢的兒子剋洛西,就是那一隻手有殘疾的剋洛西。乘他母親收拾東西的時候,我輕輕地告訴了母親。
“不要做聲!”母親說,“如果他覺到自己的母親受朋友的布施,多少難為情呢。不要作聲!”
可是恰巧這時,剋洛西回過頭來了。我不知要怎樣纔好,剋洛西對了我微笑。母親背地裏嚮我背後一推,我就進去拖住剋洛西,剋洛西立起來握我的手。
剋洛西的母親對我母親說:
“我衹是娘兒兩個。丈夫這七年來一直在亞美利加。我又生了病,不能再挑了菜去賣,什麽桌子等類的東西都已賣盡;弄得這孩子讀書都為難,要點盞小小的燈也不能夠,眼睛也要有病了。幸而教科書、筆記簿有市公所送給,總算勉強地進了學校。可憐!他是很歡喜到學校去的,但是……像我這樣不幸的人,是再沒有的了!”
母親把錢囊中所有的錢都拿出來給了她,吻了剋洛西,出來幾乎哭了。於是對我說;
“安利柯啊!你看那個可愛的孩子!他不是很刻苦地用功嗎?像你,是什麽都自由的,還說用功苦呢!啊!真的!那孩子一日的勤勉,比了你一年的勤勉,價值不知要大多少呢!像那小孩,纔是應該受一等賞的哩!” 學校 十八日
愛兒安利柯啊!你用功怕難起來了,像你母親所說的樣子。我還未曾看到你有高高興興勇敢地到學校裏去的樣子過。但是我告訴你:如果你不到學校裏去,你每日要怎樣地乏味,怎樣地疲倦啊!衹要這樣過了一禮拜,你必定要合了手來懇求把你再送進學校去吧。因為遊戲雖好,每日遊戲就要厭倦的。
現在的世界中,無論何人,沒有一個不學的。你想!職工們勞動了一日,夜裏不是還要到學校裏去嗎?街上店裏的婦人們、姑娘們勞動了一星期,星期日不是還要到學校裏去嗎?兵士們日裏做了一天的勤務,回到營裏不是還要讀書嗎?就是瞎子和啞子,也在那裏學習種種的事情,監獄裏的囚人,不是也同樣地在那裏學習讀書寫字等的功課嗎?
每晨上學去的時候,你要這樣想想:此刻,這個市內,有和我同樣的三萬個小孩都正在上學去。又,同在這時候,世界各國有幾千萬的小孩也正在上學去。有的正三五成群地走過清靜的田野吧,有的正走在熱鬧的街道上吧,也有浴了河邊或湖邊在那裏走着的吧,在猛烈的太陽下走着的也有吧,在寒霧蓬勃的河上駛着短艇的也有吧,從雪上乘了橇走的,渡溪的,爬山的,穿過森林的,渡過了急流的,躑躅行着冷靜的山路的,騎了馬在莽莽的原野跑着的也有吧。也有一個人走着的,也有兩個人並着走的,也有成了群排了隊走着的。着了不同的服裝,說着不同的語言,從被冰鎖住的俄羅斯以至椰子樹深深的阿拉伯,不是有幾千萬數都數不清楚的小孩,都夾了書學着同樣的事情,同樣地在學校裏上學嗎?你想像想像這無限數小孩所成的集體!又想像想像這樣大的集體在那裏做怎樣大運動!你再試想:如果這運動一終止,人類就會退回野蠻的狀態了。這運動纔是世界的進步,纔是希望,纔是光榮。要奮發啊!你就是這大軍隊的兵士,你的書本是武器,你的一級是一分隊,全世界是戰場,勝利就是人類的文明。安利柯啊!不要做卑怯的兵士啊!
—父親—— 少年愛國者(每月例話)
做卑怯的兵士嗎?决不做!可是,先生如果每日把像今日那種有趣的故事講給我們聽,我還要更加歡喜這學校呢。先生說,以後每月要講一次像今天這樣的高尚的少年故事給我們聽。並且叫我們用筆記下來。下面就是今天講的《少年愛國者》:
一隻法蘭西輪船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開到意大利的熱那亞來。艙裏乘客有法蘭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還有瑞士人。其中有個十一歲的少年,服裝襤褸,避開了人們,像野獸似的用白眼看着人傢。他的用這種眼色看人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原來在兩年前他被在鄉間種田的父母賣給了戲法班子,戲法班子裏的人打他,駡他,叫他受餓,強迫他學會把戲,帶他到法蘭西、西班牙到處跑,一味他,連食物都不充分供給他。戲法班子到了巴塞羅那的時候,他受不起與饑餓,終於逃了出來,到意大利領事館去求保護。領事可憐他,叫他乘上這衹船,還給他一封到熱那亞的出納官那裏的介紹書,要送他回到殘忍的父母那裏去。少年遍體是傷,非常衰弱,因為住的是二等艙,人傢都很奇怪,對他看。和他講話,他也不回答,好像憎惡一切的人。他的心已變到這步田地了。
有三個乘客從各方面探問他,他纔開了口。他用夾雜法蘭西語和西班牙語的意大利語,大略地講了自己的經歷。這三個乘客雖不是意大利人,卻聽懂了他的話,一半固了憐憫,一半固了吃酒以後的高興,給他少許的金錢,一面仍繼續着和他談說。這時有大批婦人從艙裏走出來,她們聽了少年的話,也就放意要人看見似的拿出若幹錢來擲在桌上,說:“這給了你,這也拿了去!”
少年低聲答謝,把錢收入袋裏,苦鬱的臉上到這時纔現出喜歡的笑容。他回到自己的床位上,拉攏了床幕,臥着靜靜地沉思:有了這些錢,可以在船裏買點好吃的東西,飽一飽兩年來饑餓的肚子;到了熱那亞,可以買件上衣換上;拿了錢回傢,比空手回去也總可以多少好見於父母,多少可以得着像人的待遇。在他,這金錢竟是一註財産。他在床位上正沉思得高興,這時那三個旅客圍牢了二等艙的食桌在那裏談論着,他們一壁飲酒,一壁談着旅行中所經過的地方情形。談到意大利的時候,一個說意大利的旅館不好,一個攻擊火車。酒漸漸喝多了,他們的談論也就漸漸地露骨了。一個說,如其到意大利,還是到北極去好,意大利住着的都是拐子土匪。後來又說意大利的官吏都是不識字的。
“愚笨的國民!”一個說。“下等的國民!”別一個說。“強盜……”
還有一個正在說出“強盜”的時候,忽然銀幣銅幣就雹子一般落到他們的頭上和肩上,同時在桌上地板上滾着,發出可怕的聲音來。三個旅客憤怒了,舉頭看時,一握銅幣又被飛擲到臉上來了。
“拿回去!”少年從床幕裏探出頭來怒叫。“我不要那說我國壞話的人的東西。” 煙囪掃除人 十一月一日
昨天午後到附近的一個女子小學校裏去。雪爾維姊姊的先生說要看《少年愛國者》,所以我拿吉給她看。那學校大約有七百個女小孩,我去的時候正放學。因為從明天起接連有“萬聖節”、“萬靈節”兩個節日,學生們正在歡喜高興地回去。我在那裏看見一件很美的事:在學校那一邊的街路角裏,立着一個臉孔墨黑的煙囪掃除人。他還是個小孩,一手靠着了壁,一手托着頭,在那裏暖泣。有兩三個三年級女學生走近去問他:“怎麽了?為什麽這樣哭?”他總不回答,仍舊哭着。
“來!快告訴我們,怎麽了?為什麽哭的?”女孩子再問他,他纔漸漸地擡起頭來。那是一個小孩似的臉,哭着告訴她們,說掃除了好幾處煙囪,得着三十個銅幣,不知什麽時候從口袋的破相裏漏掉了。說着又指破孔給她們看。據說,如果沒有錢就不能回去。
“要打的!”他說着又哭了起來,把頭俯伏在臂上,很為難的樣子。女學生們圍着他看,覺到他很可憐。這時其餘的女學生也夾了書包來了。有一個帽子上插着青羽的大女孩從袋裏拿出兩個銅幣來說:
“我衹有兩個,再湊湊就好了。”
“我也有兩個在這裏。”一個着紅衣的接着說。
“大傢湊起來,三十個光景是一定有的。”又叫其餘的同學們:“亞馬裏亞!灘邊!亞尼娜!一個銅幣,你們哪個有錢嗎?請拿出來!”
果然,有許多人為了買花或筆記本都帶着錢,大傢都拿出來了。小女孩也有拿出一個半分的小銀幣的。插青羽的女孩將錢集攏了大聲地數。
八個,十個,十五個,但是還不夠。這時,恰巧來了一個像先生一樣的大女孩,拿出一個當十的銀幣來,大傢都高興了。還不夠五個。
“五年級的來了!她們一定有的。”一個說。
五年級的女孩一到,銅幣立刻集起許多了。大傢還都急急地嚮這裏跑來。一個可憐的煙囪掃除人,被圍在美麗的衣服、搖動的帽羽、發絲帶、鬈毛之中,那樣子真是好看。三十個銅幣不但早已集齊,而且還多出了許多了。沒有帶錢的小女孩擠入大女孩群中,將花束贈給少年作代替。這時,忽然校役出來說:“校長先生來了!”女學生們就麻雀般地四方走散。煙囪掃除人獨自立在街路中,歡喜地扶着眼淚,手裏裝滿了錢,上衣的紐孔裏、衣袋裏、帽子裏都裝滿了花,還有許多花散布在他的腳邊。 萬靈節 二日
安利柯啊!徐曉得萬靈節是什麽日子嗎?這是係從前死去的人的日子。小孩在這天,應該紀念已死的人,——特別應紀念為小孩而死的人。從前死過的人有多少?又,即如今天,有多少人正在將死?你曾把這想到過嗎?不知道有多少做父親的在勞苦之中失了生命呢?不知道有多少做母親的為了養育小孩,辛苦傷身,非命地早入地下呢?因不忍見自己小孩的陷於不幸,絶望了自殺的男子,不知有多少?因失去了自己的小孩,投水悲痛,發狂而死的女人,不知道有多少?安利柯啊!你今天應該想想這許多死去的人啊!你要想想:有許多先生因為大愛學生,在學校裏勞作過度,年紀未老,就別了學生們而死去!你要想想:有許多醫生為了要醫治小孩們的病,自己傳染了而死去!你要想想:在難船、饑道、火災及其他非常危險的時候,有許多人是將最後的一口面包,最後的安全場所,最後從火災中逃身的繩梯,讓給了幼稚的小靈魂,自己卻滿足於犧牲而從容地瞑目了!
啊!安利柯啊!像這樣死去的人,數也數不盡。無論哪裏的墓地,都眠着成千成百的這樣神聖的靈魂。如果這許多的人能夠暫時在這世界中復活,他們必定要呼喚那些小孩們的名字,為他們而貢獻出自己的壯年的快樂,老年的平和,以及愛情、才能和生命的小孩們的名字。二十歲的女子,壯年的男子,八十歲的老人,青年的,——為幼者而殉身的這許多無名的英雄——這許多高尚偉大的人們墓前所應該撒的花,單靠這地球,是無論如何不夠長的。你們小孩是這樣地被他們愛着,所以,安利村啊!在萬靈節,要用感恩的心去紀念這許多亡人。這樣,你對於愛你的人們,對於為你勞苦的人們,自會更親和、更有情了。你真是幸福的人啊!你在萬靈節,還未曾有想起來要哭的人呢。
—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