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平淮夷雅表(元和十二年十月癸酉,淮蔡平。按《毛詩·江漢》註:
“淮夷,東國,在淮浦而夷行。”吳元濟在淮西,故亦曰淮夷。蓋公擬《江漢》
之詩而作也。與韓文公《平淮西碑》同時作。先儒穆伯長雲:“韓《元和聖德》、
《平淮西》,柳《雅章》之類,皆辭嚴義偉,製述如經,能崒然聳唐德於盛漢之
表。”《談藪》雲:“論柳文者,皆以謂《封建論》退之所無,《淮西雅》韓文
不逮。”)
臣宗元言:臣負罪竄伏,違尚書箋奏十有四年。(禮部郎官,掌尚書箋奏。
公永貞元年自禮部員外郎貶邵州刺史,再貶永州司馬。元和十年,召至京師,三
月,出為柳州刺史。至是元和十三年為十四年,故云。)聖恩寬宥,命守遐壤,
(柳州)。懷印曳紱,(紱,綬也。)有社有人。(《論語》:有民人焉,有社
稷焉。)臣宗元誠感誠荷,頓首頓首。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天造神斷,剋清
大憝。(《書·康誥》曰:元惡大憝。註:大惡之人,為人所大惡。此指元濟。)
金鼓一動,(《左傳》:金鼓以聲氣也。)萬方畢臣。太平之功,中興之德,推
校千古,無所與讓。臣伏自忖度,(忖度字見《孟子》。度,徒各切。)有方剛
之力,(《詩》:膂力方剛。)不得備戎行,(音杭。)致死命,況今已無事,
思報國恩,(一作恩德。)獨惟文章。伏見周宣王時稱中興,其道彰大,於後罕
及,然徵於《詩》大、小《雅》,其選徒出狩,則《車攻》、《吉日》;(《小
雅》。)命官分土,則《嵩高》、《韓奕》、《烝人》;(《大雅》。“烝民”
作“烝人”,避唐諱也。)南徵北伐,則《六月》、《采芑》;(《小雅》)平
淮夷,則《江漢》、《常武》。(《大雅》。)鏗鍧炳耀,(鏗鍧,鐘鼓聲。
鏗,丘耕切。鍧,呼宏切。)蕩人耳目。(蕩,上聲,又他浪切,動也。)故
宣王之形容與其輔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此無他,以《雅》故也。臣伏見陛
下自即位以來,平夏州,(永貞元年八月乙巳,憲宗即位。其年鼕,夏綏銀節度
留後楊惠琳反。元和元年三月,夏州兵馬使張承金斬惠琳。)夷劍南,(永貞元
年八月癸醜,劍南西川節度使韋臯卒,行軍司馬劉闢自稱留後。元和元年正月,
命高崇文與李元奕、嚴礪等軍以討闢,擒闢以獻。十月,闢伏誅。)取江東,
(元和二年十月,鎮海軍節度李錡反,殺留後王澹。乙醜,命王鍔討之。癸酉,
鎮海軍兵馬使張子良執錡以獻。十一月,錡伏誅。)定河北。(元和七年八月,
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卒,其子懷諫自稱知軍府事。十月,魏博軍以田季安之將田興
知軍事。是月,興以六州歸於有司。十一月,赦魏、博、貝、衛、澶、相六州,
詔興充魏博節度使,賜名弘正。元和四年,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反。五年,赦之。
至十年,有罪,絶其朝貢,詔六鎮節度進討。十三年,承宗獻德、棣二州降。)
今又發自天衷,剋翦淮右,(十二年十月,剋蔡州。十一月,元濟伏誅。翦,子
淺切。)而《大雅》不作,臣誠不佞,然不勝憤懣。(一作踴懣。一作憤踴。懣,
莫睏切。踴,餘隴切。)伏以朝多文臣,不敢盡專數事,謹撰《平淮夷雅》二篇,
雖不及尹吉甫、召穆公等,庶施諸後代,有以佐唐之光明,謹昧死再拜以獻,臣
宗元誠恐誠懼,頓首頓首,(一本作誠恐誠懼,死罪死罪。)謹言。
○平淮夷雅二篇(並序)
《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也。(憲宗元和九年,淮西吳少陽死,子
元濟偽表請主兵,不許,遂有反謀。時遣諸節度兵討之,輒不利。朝臣皆請罷兵,
獨裴度奏,病在腹心,不時去,且為大患。十二年,宰相逢吉涯又建言宜休師,
唯度請身自督戰。憲宗謂曰:“果為朕行乎?”度俯伏流涕曰:“臣誓不與賊偕
存。”即拜彰義軍節度使,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以韓弘為都統,表馬總為宣慰
副使,韓愈為行軍司馬,李正封、馮宿、李宗閔備兩使幕府,奏罷中官統監,使
將得專製號令,一戰氣倍。未幾,李愬夜入懸瓠城,縛吳元濟以獻。度遣馬總先
入蔡,持節徐進,撫定其人,民始知有生之樂。)
皇耆其武,(耆,緻也。《詩》:“耆定爾功。”耆,音旨,又巨移切。)
於溵於淮。(《說文》:“水出潁川陽城少室山,東入潁。”唐溵水縣屬陳
州。元和九年,討蔡,以李光顔為陳州刺史,詔以其軍當一面,光顔乃壁溵水。
明年,大破賊。溵,音殷,水名。)既巾乃車,(巾,飾也。《周官》有巾車
之職。《左氏傳》雲:巾車脂轄。巾,一作徒。)環蔡其來。(其,一作具。)
狡衆昏嚚(狡,《說文》:少狗也。匈奴地有狡犬,黑身巨口。一曰獪也,疾也。
狡衆,賊徒也。昏嚚,愚也。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嚚。狡,古巧切。嚚,魚巾切。)
甚毒於酲。(音呈,酒病也。)狂奔叫呶,(叫呶,歡聲也。《詩》:或不知叫
號。載號載呶。呶,尼交切。亦作呶。)以幹大刑。(幹,一作扞。)
皇咨於度,惟汝一德。曠誅四紀,(自吳少誠、少陽至元濟,凡五十年。四
紀,一作四祀。按《新唐史·德宗紀》:貞元二年六月,淮西兵馬使吳少誠殺其
節度使陳仙奇,自稱留後。《憲宗紀》:元和十二年十月,剋蔡州。又《唐宰相
表》,貞元二年丙寅,元和十二年丁酉,纔三十二年耳,安得四紀也。《憲宗紀》:
元和九年八月,彰義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元濟自稱知軍事。九月,山南東道節
度使嚴綬督兵討之。十二年七月,裴度為淮西宣慰使,自九年至十二年,用兵討
元濟,首尾止四年也,然《新史·元濟傳》曰:自少誠盜有蔡,四十年王師未嘗
傅城下,亦自誤耳。)其徯汝剋。(徯,待也。)錫汝斧鉞,其往視師。師是蔡
人,以宥以釐。(理也。《書》:允釐百工。力之反,一音禧,福也。《前漢》:
祠官祝釐。師古曰:釐,本字作禧,假藉用耳。)
度拜稽首,(首至地也。)廟於元龜。(元龜,大龜。謂以元龜卜之於廟。)
既禡既類,(禡,音駡。)於社是宜。(禡類宜皆師祭。《詩》:是類是禡。
《禮記》:天子將出徵,類於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於所徵之地。)金節煌
煌。(《周禮》: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竜節,皆以
金為之。)鍚盾雕戈。(鍚,《說文》:馬頭飾也。《詩》:鈎膺鏤鍚。盾,矛
盾,所以捍身蔽目者。雕,琢也。《說文》:戈,平頭戟。鍚,音陽。盾,音楯)
犀甲熊旂,(《周禮》:函人為甲,犀甲七屬。《楚詞》:操吳戈兮被犀甲。以
犀為鎧甲也。又《周禮》:熊虎為旗。今作旂,通用。熊旂五斿。)威命是荷。
(《左傳》昭七年,弗剋負荷。荷,音河。)
度拜稽首,出次於東。天子餞之,(是歲八月,度赴淮西,上禦通化門送之。)
罍斝是崇。(罍,《說文》:龜目酒樽,刻木作雲雷之象。象施不窮也。罍,玉
爵,夏曰盞,商曰斝,周曰爵。一說,斝受六升。斝,舉下切。)鼎臑俎胾。
(臑音濡,嫩軟貌。選熊蹯之臑。又奴刀、奴侯二切。羊豕臂也。胾,側史切,
大臠也。)五獻百籩。(《禮記》:一獻質,三獻文,五獻察。)凡百卿士,班
以周旋。
既涉於滻,(滻,水名,出京兆藍田關,入灞。《選》:控灞乘滻。滻,音
産。)乃翼乃前。孰圖厥猶,(《詩》:厥猶翼翼。一作由。)其佐多賢。宛宛
周道,(周道,猶言大道也。《詩》:有棧之車,行彼周道。)於山於川。遠揚
邇昭,陟降連連。
我旆我旗,(《說文》雲:旆者,繼旐之旗,沛然而垂。)於道於陌。(阡
陌,田間道。南北曰阡,東西曰陌。)訓於群帥,拳勇來格。(《詩·巧言》:
無拳無勇,職為亂階。註:拳,力也。格,至也。)公曰徐之,無恃頟頟。(頟
頟,勇悍之貌。《書》:罔晝夜頟頟。一本作額,肆惡無休息也。鄂格切。)式
和爾容,惟義之宅。(宅,居也。)
進次於郾,(唐許州潁川郡有郾城縣,與蔡州為鄰。《裴度傳》雲:度屯郾
城,勞諸軍,士奮於勇。郾,音偃,又於獻切。)彼昏卒狂。裒兇鞠頑,(《爾
雅》:裒,聚也。《詩·采芑》:陳師鞠旅。鞠旅,謂告其師旅也。裒,蒲侯切。
鞠,音掬。)鋒蝟斧螗。(《說文》:蝟,蟲也。似豪豬而小爾。蝟,毛刺是也。
螗,蟬也。《詩》:如蜩如螗。《後漢史》:運螳螂之斧,作螳。)赤子匍匐。
(上音蒲,手行也,又音符。下蒲北切,伏地也,又音服。)厥父是亢。(音岡,
拒也。《選·充國頌》:威謀靡亢。本傳註,亢,當也,音康。)怒其萌芽,以
悖太陽。(悖,音佩,又音勃,亂也。)
王旅渾渾,(鬍本切,又音鬍昆切,流洪也。)是佚是怙。既獲敵師,若饑
得餔。(餔,申時食,音步。餹餔餌,又音布,與食也。又音逋,歠也。《前
漢》:呂後因餹之,註甚詳。)蔡兇伊窘,悉起來聚。左搗其虛,靡愆厥慮。
(李祐言於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麯及四境拒守,守城者皆羸老之卒,可
以乘虛直抵其城。比賊將聞之,元濟已成擒矣。”愬從之,遂剋蔡州。)
載闢載祓,(音弗,謂祓除不祥也。)丞相是臨。弛其武刑,(弛,音豕,
解也。)諭我德心。(度以蔡卒為牙兵,或諫曰:“蔡人反側者尚多,不可不備。”
度曰:“吾為彰義軍節度使,元惡既擒,蔡人則吾人也。又何疑焉?”蔡人聞之
感泣。)其危既安,有長如林。(長,陟丈切。如,一作有。)曾是讙譊,
(《莊子》:奚以夫譊譊。讙,音歡。譊,女交切。)化為謳吟。
皇曰來歸,汝復相予。爵之成國,(一作“公於有晉”。以下文觀之,意若
重複。《左傳》襄公十四年:“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成國謂公侯之國,一作
於有晉國,又作於有晉胙。)胙以夏虛。(虛與墟同。《說文》:大丘。度入朝,
策勳進金紫光祿大夫、弘文館大學士、上柱國、晉國公,戶三千,復知政事。晉
地,即夏之所都。《左傳》:昔武王剋商,分唐叔,命以《唐誥》而封於夏墟。
註:夏墟,大夏,今原晉陽也。胙,報也。)度拜稽首,天子聖神。度拜稽首,
皇祐下人。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宜廟宜郊,以告德音。歸牛休馬,(歸馬於華山之陽,
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牛,一作刃。)豐稼於野。我武惟皇,永保無疆。
○皇武十有一章,章八句。
《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醜,以平淮右。(《左氏》:楚國方
城以為城。方城,山名,在唐州。元和十一年十二月,以李愬為唐鄧隋節度使,
與元濟戰,數有功。十二年十月,愬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馳百二十裏,夜半至
懸瓠城,破其門,取元濟以獻。“得其大醜”謂此。大醜,大酋也。《易》曰:
獲其大醜。愬,音訴。)
方城臨臨,王卒峙之。(峙,直裏切。供、峙,具也。)匪徼匪競,(徼,
音澆,求也。)皇有正命。(正,一作王。)皇命於愬,往舒餘仁。踣彼艱頑,
(《周禮》,凡殺人者踣諸市。踣,蒲墨切,僵也。)柔惠是馴。
愬拜即命,於皇之訓。(《書》:於帝其訓。於,謂遵行也。)既礪既攻,
(礪,淬礪。)以後厥刃。(後,一作復。)王師嶷嶷,(《詩》剋岐剋嶷。註:
其貌嶷嶷然。又《楚辭》:過萬酋之嶷嶷。註:海中山數萬頭也。嶷,魚力切。)
熊羆是式。(式,猶似也。)銜勇韜力,日思予殛。(訖力切,謂誅也。蓋言欲
誅賊也。晏本作“思奮予殛。”又一本作“日思奮殛”。)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蹈,一作逾。)士獲厥心,大襢高驤。(驤,舉首
也。)長戟酋矛,(《考工記》:酋矛常有四尺。註云:酋,發聲,直謂矛爾。)
粲其綏章。(《詩》:王錫韓侯,淑旂綏章。註云:綏,所引以登車,有采章也。
《說文》:車中靶也。)右翦左屠,聿禽其良。(十二年二月,愬擒元濟捉生虞
侯丁士良。士良,元濟驍將,愬釋其縛,署為捉生將,士良感之,言於愬曰:
“賊將吳秀琳擁三千之衆,據文城柵,為賊左臂,官軍不敢近者,有陳光洽為之
謀主也。士良能擒光洽。”戊申,果擒光洽以歸。三月,秀琳以文城柵降,愬撫
其背慰勞之。)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恩柔於肌,卒貢爾有。維彼攸恃,乃偵乃誘。(愬厚
待秀琳,與之謀取蔡。秀琳曰:“公欲取蔡,非得李祐不可。”愬遣廂虞侯史用
誠生擒祐以歸,釋不殺,用其策,戰比有功。偵,《博雅》:問也。《選》:偵
諜不敢東窺。偵,醜盈、醜正二切。)維彼攸宅,乃發乃守。
其恃爰獲,我功我多。陰諜厥圖,(諜,間諜。《周禮》:三曰邦諜。諜,
達協切。)以究爾訛。雨雪洋洋,(雨,去聲。)大風來加。(十月,愬軍出攻
蔡,夜至張柴村,風雪,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於燠其寒,於邇其遐。
汝陰之茫,(汝陰,地名,蔡州之境。)懸瓠之峨。(懸瓠,蔡州城,取其
形似。《愬傳》曰:愬入蔡州,取吳元濟,道分輕兵斷橋,以絶洄麯道。又以兵
絶朗山道。行七十裏,夜半至懸瓠城。雪甚,城旁有鵝鶩池,愬令擊之,以亂軍
聲,賊恃吳房朗山戍,無知者。瓠,音護。)是震是拔,大殲厥傢。(殲,將廉
切。)狡虜既縻,輸於國都。示之市人,即社行誅。(愬至懸瓠城。壬申,攻牙
城,毀其外門。癸酉,毀其南門。元濟於城上請罪,梯而下,檻送京師。十一月,
以元濟獻廟社,斬於獨柳之下。一本作以誅。)
乃諭乃止,蔡有厚喜。完其室傢,仰父俯子。(劉夢得《嘉話拾遺》言:柳
八駁《平淮西碑》雲:左餐右粥,何如《平淮夷雅》仰父俯子。又云:韓碑兼有
帽子,使我為之,便說用兵討叛。)汝水氵雲々,(音雲,水流轉之貌。)既清
而瀰。(渺瀰,水貌。瀰,一作夷。)蔡人行歌,我步逶遲。(逶,於危切。潘
曰:《詩》作倭,周道倭遲,註云:歷遠貌。)蔡人歌矣,蔡風和矣。(風,韓
作人。)孰纇蔡初,(纇,盧對切,一作類。)鬍甈爾居。(甈,牛列
切,又五計切。不安貌。《周禮·牧人》:毀事用龐。故書毀為甈。《釋
音》:丘例切。《揚子》:剛則甈。音五計切。今此謂杌隉不安,字當作臲,
音五結切,不安也。《書》作杌隉。)式慕以康,為願有餘。是究是咨,皇德既
舒。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裕,大也。)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愬父晟事
德宗,平朱泚之亂,功居多,封西平王。庸,用也。)內誨於傢,外刑於邦。
(刑,典刑也。)孰是蔡人,而不率從。
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西平有子,惟我有臣。疇允大邦,(《漢書》:疇
其爵邑。疇,等也。蔡平,以愬檢校尚書左僕射、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
襄鄧隋唐復郢均房等州觀察使。一本允作亢字。)俾惠我人。於廟告功,以顧萬
方。○方城十章,章八句。
○唐鐃歌鼓吹麯十二篇(並序一本序在篇末。鐃,如鈴,無舌有秉。又曰:
鐃,小鉦也。軍法,卒長執鐃。《古今註》:漢樂有黃門鼓吹,天子所以宴群臣。
短簫鐃歌,鼓吹之一章爾。亦以賜有功。《說文音律》,管塤之樂也。《月令》:
令樂正入學習吹。註:秋鼕重吹。鐃,女交切。吹,尺偽切。)
負罪臣宗元(一無負罪二字。)言:臣幸以罪居永州,(元和元年十一月,
公貶永州司馬。)受食府廩,竊活性命,得視息,無治事,時恐懼,小閑,(音
閑。)又盜取古書文句,聊以自娛。(元俱切。)
伏惟漢、魏以來,代有鐃歌鼓吹詞,(見下註。)唯唐獨無有。臣為郎時,
以太常聯禮部。(公為禮部員外郎,與太常寺聯事。)嘗聞鼓吹署(聞,一作問。)
有戎樂,詞獨不列。今又考漢麯十二篇,(《晉志》雲:漢時有短簫鐃歌之樂,
其麯有《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雍離》、《戰城南》、
《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
《雉子班》、《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留》、
《務成》、《玄雲》、《黃爵行》、《釣竿》,凡二十二麯,列於鼓吹,多序戰
陣之事。序雲十二篇,豈公之所取者,止於是耶?唐歐陽詢載梁瀋約鼓吹麯十二
首雲漢第一麯《朱輅》,今《木紀謝》;漢第二麯《思悲翁》,今《賢首山》;
漢第三麯《艾如張》,今《桐柏山》;漢第四麯《上之回》,今《道亡》;漢第
五麯《翁離》,今《抗威》;漢第六麯《戰城南》,今《漢東流》;漢第七麯
《巫山高》,今《鶴樓峻》;漢第八麯《上陵》,今《昏主》;漢第九麯《將進
酒》,今《石首扃》;漢第十麯《有所思》,今《期運集》;漢第十一麯《芳樹》,
今《於穆》;漢第十二麯《上邪》,今《大梁》。公雲漢麯十二篇,疑本於此也。)
魏麯十四篇。(魏受命,改其十二麯,使繆襲為詞,述以功德代漢。改《朱鷺》
為《楚之平》,言魏也。改《思悲翁》為《戰滎陽》,言曹公也。改《艾如張》
為《獲呂布》,言曹公東圍臨淮擒呂布也。改《上之回》為《剋官渡》,言曹公
與袁紹戰,破之於官渡也。改《雍離》為《舊邦》,言曹公勝袁紹於官渡,還譙,
收藏死亡士卒也。改《戰城南》為《定武功》,言曹公初破鄴,武功之定,始乎
此也。改《巫山高》為《屠柳城》,言曹公越北塞,歷白檀,破三郡烏丸於柳城
也。改《上陵》為《平南荊》,言曹公平荊州也。改《將進酒》為《平關中》,
言曹公徵馬超定關中也。改《有所思》為《應帝期》,言文帝以聖德受命應運期
也。改《芳樹》為《邕熙》,言魏氏臨其國,君臣邕穆,庶績鹹熙也。改《上邪》
為《太和》,言明帝繼體承統,太和改元,德澤流佈也。其餘並同舊名。魏樂亦
二十二麯,今雲十四篇。)晉麯十六篇,(及晉武帝受禪,令傅玄製為二十二篇,
述以功德代魏。改《朱鷺》為《靈之祥》,改《思悲翁》為《宣受命》,改《艾
如張》為《徵遼東》,改《上之回》為《宣輔政》,改《雍離》為《時運多難》,
改《巫山高》為《平玉衡》,改《上陵》為《文皇統百揆》,改《將進酒》為
《因時運》,改《有所思》為《惟庸蜀》,改《芳樹》為《天序》,改《上邪》
為《大晉承運期》,改《君馬黃》為《金靈運》,改《雉子班》為《於穆我皇》,
改《聖人出》為《仲春振旅》,改《臨高臺》為《夏苗田》,改《遠如期》為
《仲秋獮田》,改《石留》為《順天道》,改《務成》為《唐堯》,改《黃爵行》
為《伯益》,《釣竿》依舊名。其改者辭各有所指,猶魏之改漢也。今雲十六篇,
意見上。)漢歌詞不明紀功德,魏、晉歌功德具。今臣竊取魏、晉義,用漢篇數,
為唐鐃歌鼓吹麯十二篇,紀高祖、太宗功能之神奇,因以知取天下之勤勞,命將
用師之艱難。每有戎事,治兵振旅,幸歌臣詞以為容,(容,謂容貌威儀也。
《漢書》:魯徐生善為頌,蘇林註:不知經但能盤闢為禮容。師古註:頌,讀為
容。)且得大戒,宜敬而不害。臣淪棄既死,言與不言,其罪等耳。猶冀能言,
有益國事,不敢效怨懟默已。(懟,亦怨也。《左傳》:以死誰懟。懟,直吏切,
又音隊。)謹冒死上。
○隋亂既極,唐師起晉陽,平姦豪,為生人義主,以仁興武。為《晉陽武》
第一。(晉陽,太原屬邑。隋煬帝大業十二年,以唐高祖為太原留守,時煬帝南
遊江淮,天下盜起,太宗在晉陽,陰有安天下之志。義寧元年,晉陽宮監裴寂、
晉陽令劉文靜與太宗協謀,遂起義兵於晉陽。八月,高祖剋長安。武德元年,受
隋禪,即位焉。)
晉陽武,奮義威。煬之渝,(煬,暴也。渝,一作淪。淪,喪也。言煬帝失
德以亡其國。煬,音漾。)德焉歸?氓畢屠,(言民皆屠戮也。)綏者誰?皇烈
烈,專天機。號以仁,揚其旗。日之升,九土晞。(九土,九州。晞,一作熙。)
訴田圻。(一作斥田坼。圻,音沂。坼,恥格切,《說文》:裂也。)流洪輝。
有其二,(《論語》: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翼餘隋。斮梟鷔,
(斮,《說文》雲:斬也。梟鷔,惡鳥,以喻叛臣。《前漢·郊祀志》,古
天子春祠黃帝,用一梟破鏡。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黃帝欲絶其
類,使百吏祠皆用之。破鏡,如貙而虎眼。漢五月五日,作梟羹以賜百官。鷔,
不祥鳥也,白身赤口似雁,所集國亡。斮,側略切。梟。古堯切。鷔,五高
切。)連熊螭。(螭,《說文》:如竜而黃。一說無角曰螭。螭,醜知切。)枯
以肉,勍者羸。(勍,《左傳》:勍敵之人,強也。勍,渠京切。羸,倫為切。)
後土蕩,(蕩,平也。)玄穹彌。合之育,莽然施。(莽,《莊子》:適莽蒼者。
莽,母黨、莫補二切,又莫郎切。)惟德輔,(惟德是輔。)慶無期。○右《晉
陽武》二十六句。(句三字。)唐既受命,李密自敗來歸,以開黎陽斥東土,為
《獸之窮》第二。(李密,遼東襄平人。隋末,楊元感起兵黎陽,密往從之,不
見用。元感敗,密潛歸,以策幹東郡賊翟讓。讓推密為謀主,號魏公,移檄州縣,
列煬帝十罪,天下震動。義寧元年,隋遣王世充選卒十萬擊密。唐武德元年,密
失利,遂與其衆二萬人歸關中。既至,高祖拜光祿卿封邢國公。後禮漸薄,密意
不平。未幾,高祖遣密詣山東,收其餘衆。適復有詔召密,密懼,遂謀叛,據桃
林城。熊州副將盛彥師擊斬之,傳首長安。一本題雲:李密自邙山之敗,其下皆
貳,伯王之業知天授在唐,遂歸於有道,享我爵命,為《獸之窮》。邵本雲:
《獸之窮》十九句,其十五句句三字,其三句句七字,其一句句四字。以“天厚
黃德狙獷服”、“自亡其徒匪予戮”、“縻以尺組噉以秩”為三七字句,“弓
弭失箙”為四字句。)
獸之窮,奔大麓。(麓,山足。《書》:納於大麓。以獸喻密,故云奔大麓
也。麓,音鹿。)天厚黃德狙獷服。(唐以土德代隋,故云黃德。揚雄《劇秦美
新》:肉角之獸,狙獷而不臻。註:狙獷,犬嚙人者也。狙,《廣雅》:獼猴也。
狙,七餘切。獷,古孟切。)甲之櫜弓,弭矢箙。(櫜,韜也。櫜所以藏弓之器。
《詩》:載櫜弓矢。弭,止也。弭,《說文》:弓無緣也。《詩》:象弭魚服。
箙,矢房,所以藏矢。《周禮》:仲秋獻矢箙。櫜,音羔。弭,綿婢切。箙,音
服。)皇旅靖,敵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猛,(,音畎,猛
獸。按《唐韻》、《集韻》、《官韻》並無字。或謂當作,音暴,
強侵也。《周禮》有司氏。《爾雅》:,有力。註:出西海大秦國,
似狗多力。鉉雲:恐誤作。)虔慄慄。(音慄。)縻以尺組,
噉以秩。(此謂密至長安,以為光祿卿、邢國公。縻,忙皮切。組,總五切。
噉,杜覽切,與啗同。)黎之陽,土茫茫。富兵戎,盈倉箱。乏者德,莫能享。
(音香,協韻,義同,去聲。)驅豺兕,(《爾雅》:兕似牛。郭璞雲:一角,
青色,重千斤。)授我疆。○右《獸之窮》二十二句。(其十八句句三字,其四
句句四字。)
○太宗師討王充,建德助逆。師奮擊武牢下,擒之,遂降充。為《戰武牢》
第三。(唐武德元年,煬帝兇問至東都,王世充等奉越王侗即皇帝位,侗封世充
鄭國公。二年,世充脅越王侗求禪,遂僣位,改元,國號鄭。三年七月,高祖詔
秦王世民督諸軍討世充。先是,竇建德為侗所封,為夏王,與世充結歡。四年三
月,建德悉起兵救世充。五月,世民大破建德之衆於武牢,執之。王世充舉東都
降,河南平。王充即王世充也,避太宗諱,故去世。武牢,即虎牢也,唐諱虎字,
改為武。餘仿此。)
戰武牢,動河朔。(河朔,謂建德所據之地。)逆之助,圖掎角。(《左傳》
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註:掎其足也。《說文》:偏引也。
掎,居綺切。)怒鷇麛,(鷇,鳥子生須哺者。麛,鹿子。鷇麛,以喻世充、建
德也。麛,古候切,諸本作鷇,音丘候切,義同。麛,音莫兮切。)抗喬嶽。翹
萌芽,(翹,舉也。)傲霜雹。王謀內定,申掌握。鋪施芟夷,二主縛。憚華戎,
(憚,一作怛。)廓封略。命之瞢,(命,謂天命。瞢,母亙切,目不明,又音
蒙、甍、夢。《左傳》:亦無瞢焉。註:悶也。畢以斮。音斫,斬。卑,一作畢,
又畢是。《楚辭》:羌兩足以畢斮。)歸有德,唯先覺。○右《戰武牢》十八句。
(其十六句句三字,其二句句四字。)
○薛舉據涇以死,子仁杲尤勇以暴,師平之。為《涇水黃》第四。(薛舉,
隋末起兵隴西,自號西秦霸王。唐武德元年,寇涇州,敗唐兵。八月,謀取長安,
會有疾,死。子仁杲立,復圍涇州。十一月,秦王至高墌城,仁杲使宗羅睺將
兵來拒,秦王遣將擊之於淺水原,羅睺軍大潰,秦王乃親率驍騎據涇水臨之,仁
杲遂降。十二月,歸斬於長安市。)
涇水黃,(《漢·地理志》:涇水出安定郡涇陽縣幵頭山,東南至陽陵入渭。
《詩》雲,涇以渭濁,故云涇水黃也。)隴野茫。(舉盡有隴西之地。茫茫,大
也。)負太白,騰天狼。(太白、天狼,皆星名。《天官書》曰:秦之疆候在太
白,占於狼弧。蓋太白當秦疆,而涇隴即秦地,故云。又天狼,妖星,以喻貪殘。
《楚詞》:舉長矢兮射天狼。)有鳥鷙立,(鷙,音至。《說文》:擊殺鳥也。)
羽翼張。鈎喙决前,(喙,許穢切。)鉅趯傍。(鉅,足距。一作距。趯,音惕,
跳也。)怒飛饑嘯,翾不可當。(翾,隳緣切,小飛貌。)老雄死,子復良。
(舉卒,仁杲僣稱帝。)巢岐飲渭,肆翺翔。(岐,岐山。渭,渭水。)頓地紘。
(《列子》:八紘九野之水。註:八極也,又《前漢》八紘註:八方之綱維。)
提天綱。(《選·海賦》:天綱浡潏。)列缺掉幟,(列缺,電名。《選》雲:
霹靂列缺。《陵陽子明經》曰:列缺氣去地二千四百裏。列缺掉幟,言其旗幟飛
動如列缺也。幟,尺志切,一作檝。招搖耀鋩。術傢謂之破軍。《禮記》:招
搖在上,急繕其怒。招搖,北斗七星也。北斗居四方宿之中,以鬥末從十二月建
而指之,則四方宿不差。今軍行法雲亦作此。北斗星在軍中,舉之於上,以正四
方。《晉志》:招搖主鬍兵。鋩,刃端也。《選》:雄戟曜鋩。)鬼神來助,夢
嘉祥。腦塗原野,魄飛揚。(謂斬仁杲及其首帥等。)星辰復,恢一方。○右
《涇水黃》二十四句。(其十五句句三字,其九句句四字)。
○輔氏憑江、淮,竟東海,命將平之。為《奔鯨沛》第五。(輔氏,輔公祏
也。隋季與杜伏威為盜,轉掠淮南,伏威號總管,公祏為長史。唐武德二年,伏
威遣使歸國,詔授公祏淮南道行臺,封舒國公。六年,伏威入朝,公祏居守。八
月,遂稱帝於丹陽,國號宋,修陳故宮室居之,遣將侵海州,寇壽陽。詔趙郡王
孝恭及李靖、黃君漢、李世勣等討之。七年三月,公祏敗走,野人執送孝恭,孝
恭斬之,傳首京師。)
奔鯨沛,蕩海垠。(鯨,魚之王。崔豹《古今註》:海魚也。大者長千裏,
小者數千丈,其雌曰鯢。蕩,搖蕩。垠,岸。蕩,音蕩,又他浪切。垠,魚巾切。)
吐霓翳日,(霓,屈虹也。)腥浮雲。帝怒下顧,哀墊昏。(墊,音玷。)授以
神柄,推元臣。(此謂詔襄州道行臺僕射趙郡王孝恭等討公祏也。推,一作雄。)
手援天矛,截修鱗。(此謂孝恭大敗公祏擒之也,援,一作授。)披攘蒙霿,
(《爾雅》:地氣發天不應曰霿。與霧同,晦也。霿,武賦切,又茂、夢二音。)
開海門。地平水靜,浮天根。羲和顯耀,(《淮南子》:羲和,日禦也。)乘清
氛,赫炎溥暢,融大鈞。○右《奔鯨沛》十八句。(其十句句三字,其八句句四
字。)
○梁之餘,保荊、衡、巴、巫,窮南越,良將取之不以師。為《苞枿》第六。
(蕭銑,後梁宣帝曾孫,故曰梁之餘。義寧元年十月,自稱梁王。二年,僣稱皇
帝。西至三峽,南盡交趾,北距漢水,皆附屬,勝兵至四十餘萬。武德元年,徙
居江陵。四年九月,高祖詔發巴蜀兵,以趙郡王孝恭、李靖統十二總管討銑。十
月,銑出降,送長安,斬於都市。南方郡縣聞之,皆望風款附。枿,《爾雅》曰:
烈枿餘也。謂木斫髡而復生也。《說文》曰:伐木餘也。《詩》:苞有三蘖。
《前漢書·敘傳》:三枿之起。註引《詩》雲:包有三枿。《選》·《東京賦》:
山無槎枿。枿,牙葛切,又牙結切,與蘖同。)
苞枿矣,(《官韻》、《唐韻》、《集韻》、《玉篇》並無字,
疑作,傳寫者誤日為黑耳。,音隊,茂也。《玉篇》黑部有字,
徒對切,恐誤以隊作對。邵熊文士也,直音作隊。註曰:草木盛貌。必有
所據。)惟根之蟠。彌巴蔽荊,(荊,即江陵,銑所居地。)負南極以安。■A
3我舊梁氏,(■A3,音冒,一作曰。)緝綏艱難。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
聖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奮不以衆。投跡死地,謀猷縱。化敵為傢,慮則中。
(陟仲切。)浩浩海裔,不威而同。係縲降王,定厥功。(《孟子》:係縲其子
弟。註:係縲,猶結縛也。謂孝恭送銑於長安也。縲,力追切。降,鬍江切。)
澶漫萬裏,(澶漫,大水貌。杜詩:澶漫山東二百州,謂散遠也。《莊子》:澶
漫為樂。《選》:澶漫靡迤。澶,音憚。漫,謨官、莫半二切。)宣唐風。蠻夷
九譯,鹹來從。(傳四方之言曰譯,音亦。《韓詩外傳》:成王之時,越裳氏重
九譯而至。)凱還(一本作旋。)金奏,像形容。(《趙王孝恭傳》:銑降,帝
悅,遷孝恭荊州大總管,詔圖破銑狀以進。)震赫萬國,罔不龔。(《說文》:
肅也。《前漢》:象龔滔天。音恭,義同,通用。)○右《苞枿》二十八句(其
十六句句四字,其三句句五字,其九句句三字。)
○李軌保河右,師臨之不剋,變,或執以降。為《河右平》第七。(軌,字
處則,武威姑臧人。義寧元年七月,自稱河西大涼王,盡有河西五郡之地。唐武
德元年,高祖與書招撫之,册拜為涼州總管,封涼王。二年,軌奉書稱皇從弟大
涼皇帝臣軌,而不受官爵,高祖怒,始議討之。五月,軌將安興貴執軌以聞,河
西悉平。)
河右澶漫,(澶漫,見上註。)頑為之魁。王師如雷震,昆侖以頽。(昆侖,
山名,在西域。昆,音昆。侖,廬昆切。頽,徒回切。)上聾下聰,驁不可回。
(軌將安興貴仕長安,表請說軌,遣之,興貴至武威,乘間說軌,令舉河西以歸
唐,不聽。驁與傲通。《說文》:倨也。《莊子》:則辭以放驁。)助讎抗有德,
惟人之災。乃潰乃奮,執縛歸厥命。(即謂安興貴執軌以聞也。)萬室蒙其仁,
一夫則病。濡以鴻澤,皇之聖。威畏德懷,功以定。順之於理,物鹹遂厥性。○
右《河右平》十八句。(其十一句句四字,其五句句五字,其二句句三字。)
○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強焉。師大破之,降其國,告於廟。為《鐵山碎》第
八。(突厥,古匈奴北部。隋大業中,始畢可汗立,其族強盛。高祖起義兵,遣
劉文靜聘始畢,引以為援,遣兵從平京城。自後恃功驕倨。唐武德二年卒,立頡
利可汗。頡利、突利承父兄之資,尤有憑陵中國之意。九年,入寇便橋,太宗親
與盟於渭上,未幾復寇。貞觀三年,太宗詔李靖、李勣六總管師凡十餘萬討之。
十二月,突利率所部來奔。四年正月,靖進屯惡陽嶺,夜襲定襄,破之。頡利懼,
竄鐵山,靖乘間襲擊,遂大破,滅其國。頡利出奔,張寶相生擒之。復定襄、恆
安之地,斥地界自陰山北至大漠。夏曰獯鬻,殷曰鬼方,周曰獫狁,漢曰匈奴,
魏曰突厥。厥,九勿切。)
鐵山碎,大漠舒。二虜勁,(二虜,頡利、突利二可汗也。)連穹廬。背北
海,專坤隅。歲來侵邊,或傅於都。(於都,入寇便橋也。傅,音附,著也。
《左氏》:傅於許。)天子命元帥,奮其雄圖。破定襄,降魁渠。(靖襲定襄,
破之。頡利所親康蘇密來降。)窮竟窟宅,(竟,一作競。)斥餘吾。(斥,開
也。餘吾,匈奴地名。《前漢·武帝紀》:馬生餘吾水中。應劭註云:在朔方北
也。斥,一作並,蜀本作井。)百蠻破膽,邊氓蘇。威武燀耀,(燀,一作
煇輝,炊也。《左氏》:燀之以薪。《前漢》:燀耀威靈。燀,齒善切。)
明鬼區。(鬼區,夷遠。)利澤瀰萬祀,(瀰,諸本作彌。)功不可逾。官臣拜
手,(《左氏》:官臣偃實先後之。註:官臣,守官之臣。又一本作群臣,非。)
惟帝之謨。○右《鐵山碎》二十二句。(其十一句句三字,其九句句四字,其二
句句五字。)
○劉武周敗裴寂,鹹有晉地,太宗滅之。為《靖本邦》第九。(唐武德二年,
劉武周率兵侵並州,又進寇介州,陷之。五月,高祖遣李仲文討之,一軍全沒。
六月,右僕射裴寂請自行進討。七月,又為其將宋金剛所敗。武周進逼並州,遂
據太原,金剛進攻晉州,六日城陷。太宗表請益兵往擊之。三年四月,敗金剛於
雀鼠𠔌,又破武周於浩州。武周及金剛奔突厥,太宗進平並州,遂復故地。)
本邦伊晉,惟時不靖。根柢之搖,(柢,木根。《漢書》:蟠木根柢。柢,
典禮切,又音蒂。)枝葉攸病。守臣不任,(謂裴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與武周
戰,敗績。)勩於神聖。(勩,勞也,謂勞太宗自平之也。勩,羊至切。)惟鉞
之興,翦焉則定。洪惟我理,(洪,一作往,一本又作汪。)式和以敬。群頑既
夷,庶績鹹正。皇謨載大,惟人之慶。○右《靖本邦》十四句。(句四字。)
○李靖滅吐𠔌渾西海上。為《吐𠔌渾》第十。(吐𠔌渾居甘鬆山之南,洮水
之西。隋時,其王慕容伏允寇邊,煬帝敗之。太宗朝,屢入寇,然伏允耄不能事,
其相天柱王用事。貞觀九年,詔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與侯君集等擊之。伏
允謀入磧,靖等决策深入,破之柏海上。渾,音魂。)
吐𠔌渾盛強,背西海以誇。歲侵擾我疆,退匿險且遐。帝謂神武師,往徵靖
皇傢。烈烈旆其旗,(《詩》: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熊虎雜竜蛇。
(《周禮》:交竜為旂。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王旅千萬人,銜枚
默無嘩。(《周官》有銜枚氏。枚狀如箸,橫銜之。繣絜於項。繣者,結礙
也。絜者,繞也。蓋為結繞而繞項也。《漢書》:章邯夜銜枚擊項梁。顔師古註:
銜枚者,止言語歡囂,欲令敵人不知其來也。嘩,音華。)束刃逾山徼,(徼,
境也。《前漢》:南至牂牁為徼。註:以木石水為界。徼,古堯切,又音叫。)
張翼縱漠沙。一舉刈膻腥,屍骸積如麻。除惡務本根,(《左傳》隱六年:善為
國傢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況敢遺
萌芽。洋洋西海水,威命窮天涯。係虜來王都,(見題註。)犒樂窮休嘉。(
《周禮》:共其犒牛。犒,口到切。)登高望還師,(還,一作旋。)竟野如春
華。(竟,一作競。)行者靡不歸,親戚歡要遮。(《揚雄傳》:淫淫與與,前
後要遮。要,伊消切。)凱旋獻清廟,萬國思無邪。○右《吐𠔌渾》二十六句。
(句五字。)
○李靖滅高昌,為《高昌》第十一。(高昌,地在京師西四千八百裏。唐武
德二年,麯文泰嗣立為王。貞觀四年,文泰入朝,久之,與西突厥通,遂疏朝貢
之禮。十三年,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為交河道大總管,率薛萬鈞等擊之。十四年,
文泰死,子智盛立。王師進逼其都,智盛乃降,以其地為西州。據新、舊史《高
昌傳》及《李靖傳》,皆不見靖滅高昌事,而公題雲靖滅高昌,無所考焉。)
麹氏雄西北,別絶臣外區。(別,異也。外區謂西突厥。別,筆列切。)既
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螭,音攡。)竜旂翻海浪,
(竜旂,見前篇註。)馹騎馳坤隅。(馹,音日,驛傳也。《左氏》:吾將使馹
奔問諸晉。)賁、育捕嬰兒,(《揚子》註:孟賁、夏育皆衛人。《漢書》註:
孟賁,古之勇士,水行不避蛟竜,陸行不避豺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夏育亦
猛士。其唐兵滅高昌,如賁、育之搏嬰兒。郭璞註《爾雅》:空手執曰搏。賁,
音奔。)一掃不復餘。平沙際天極,但見黃雲驅。臣靖執長纓,(漢終軍自請願
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本傳》。)智勇伏囚拘。(《漢·賈誼傳》:
窘若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鹹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號天可汗,
(貞觀四年,李靖係突厥頡利可汗以獻。四月戊戌,西北四夷君長詣闕,請帝為
天可汗。帝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
後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郭子儀傳》:“天可汗存乎?”汗,音寒。)
以覆我國都。(覆,敷救切,蓋也。)兵戍不交害,(戍,一作戎。)各保性與
軀。○右《高昌》二十二句。(句五字。)
○既剋東蠻,群臣請圖蠻夷狀,如《周書·王會》。為《東蠻》第十二。
(唐東謝蠻在黔州西數百裏。貞觀三年,其酋長謝元深入朝,冠烏熊皮冠,以金
銀絡額,身被毛帔,韋皮行,而著履。中書侍郎顔師古因奏言:“周武王時,遠
國歸款,周史乃集其事為《王會》篇。今萬國來朝,至如此輩章服,實可圖寫,
今請撰為《王會圖》。”詔從之。以其地為應州,仍拜元深為刺史。《譚賓錄》
雲:顔師古奏言,乃命尚書閻立本圖之。)
東蠻有謝氏,冠帶理海中。自言我異世,雖聖莫能通。王卒如飛翰,(翰,
毛也。《詩》:如飛如翰。翰,侯肝切,又音寒。)鵬騫駭群竜。(鵬,鳥也。
騫,飛貌。鵬,音朋。騫,音軒。)轟然自天墜,(《漢書》:周亞夫東擊吳、
楚,趙涉遮說曰:“將軍何不從此右去,走藍田,出武關,抵雒陽,直入武庫,
擊鳴鼓,諸侯聞之,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此用其意。轟,呼宏切,群車聲。)
乃信神武功。係虜君臣人,纍纍來自東。(《前漢志》:果纍纍從楚而圍蔡。註:
纍讀曰絫。絫絫,不絶之貌。纍,倫追切。)無思不服從,唐業如山崇。百闢拜
稽首,鹹願圖形容。如周《王會書》,(《汲塚周書》第五十九篇名《王會》。
其圖,天子南面立,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內臺四面者,正北方
應侯、曹叔、伯舅,比服次之,要服次之,荒服又次之,是皆朝於內者。)永永
傳無窮,睢盱萬狀乖。(睢盱,張目貌。《集韻》:睢盱,小人喜悅貌。《列子》:
而睢睢,而盱盱。《選》:天地未祛,睢睢盱盱。註:視不明貌。睢,音雖。盱,
兇於切。)咿嗢九譯重。(咿嗢,言不明也。咿,音伊。《字林》:內悲也。嗢,
乙骨切,《說文》:咽也,一曰大笑。《選》:先嗢噦以理來。又《選》:喔咿
嚅唲,強笑貌。《前漢》:越裳氏重譯獻白雉。張衡《東京賦》:重舌之人九
譯,僉稽首而來王。九譯者,謂譯語度九重之國乃至於此也。)廣輪撫四海,
(《周禮·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馬融雲:東西為廣,南北為輪。
輪,從也。廣,古曠切。)浩浩知皇風。歌詩鐃鼓間,以壯我元戎。○右《東蠻》
二十二句。(句五字。)
○貞符(並序按:序雲,臣為尚書郎時,嘗著《貞符》。公為尚書禮部員外
郎,在永貞元年,《貞符》蓋是時作。然是年鼕,公繼貶永州司馬,而序又云,
“臣所貶州吳武陵為臣言董仲舒對三代受命之符”,則序蓋在永州作。宋景文
《筆錄》雲:柳子厚《貞符》、《礻昔說》,雖模寫前人體式,然自有新意,可
謂文矣。)
負罪臣宗元(一無負罪二字。)惶恐言:臣所貶州流人吳武陵(諸本流人上
有“量移”二字。考之史傳,止雲坐事流永州。胥山瀋晦曰:宜如《唐書》去
“量移”字。)為臣言:“董仲舒對三代受命之符。(董仲舒《策》曰:天之所
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緻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歸
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書》曰:白魚入於王舟,有火集於王屋,流
為烏。此蓋受命之符也。)誠然非耶?”臣曰:非也。何獨仲舒爾。自司馬相如、
劉嚮、揚雄、班彪、彪子固,皆沿襲嗤嗤(音癡,)推古瑞物以配受命。(司馬
相如《封禪文》、劉嚮《洪範五行傳》、揚雄《劇秦美新》、班彪《王命論》、
班固《典引》,皆言符瑞之應。)其言類淫巫瞽史,誑亂後代,(誑,古況切。)
不足以知聖人立極之本,顯至德,揚大功,(一作公。)甚失厥趣。臣為尚書郎
時,嘗著《貞符》,言唐傢正德受命於生人之意,纍積厚久,宜享年無極之義,
(一無年字。)本末閎闊。會貶逐中輟,不剋備究。武陵即叩頭邀臣:“此大事,
不宜以辱故休缺。(缺,破也,少也。《集韻》:缺或作,缺,傾雪切。)使
聖王之典不立,無以抑詭類,拔正道,表核萬代。”(表核,猶表正也,實也。)
臣不勝奮激,即具為書。念終泯沒蠻夷,不聞於時,獨不為也。(獨,一作猶。)
苟一明大道,施於人世,(一本,死字上有臣字。)死無所憾,用是自决。臣宗
元稽首拜手以聞。曰:
孰稱古初樸蒙空侗而無爭,(《揚子》:天降生民,空侗顓蒙。空侗,無知
貌。)厥流以訛,(流,謂末流。訛,謬也。)越乃奮敓鬥怒震動,專肆為淫威?
(《書》:敓攘矯虔。敓,古奪字。一作擊。瀋晦曰:諸本作振動靜專,《唐書》
無靜字,今以《唐書》為據。動字絶句。)曰:是不知道。惟人之初,總總而生,
林林而群。雪霜風雨雷雹暴其外,於是乃知架巢空穴,(一無乃知字,下同。)
輓草木,取皮革,饑渴牝牡之欲驅其內,(驅,一作歐。)於是乃知噬禽獸,咀
果𠔌。(咀,謂商量斟酌之。一曰含味。《前漢》:咀噍芝英兮嘰瓊華。噬,
音誓。咀,在呂切。)合偶而居。交焉而爭,睽焉而鬥。(睽,一作際。)力大
者搏,齒利者嚙,(倪結切,噬也。)爪剛者决,群衆者軋,(乙黠切。《說文》:
輾也。)兵良者殺。披披藉藉,草野塗血。(塗,一作流。)然後強有力者出而
治之,往往為曹於險阻,用號令起,(一無用字。)而君臣什伍之法立。(什伍,
謂兵法也。五人為伍,十人為什。)德紹者嗣,道怠者奪。於是有聖人焉曰黃帝,
遊其兵車,(一無遊字。)交貫乎其內,一統類,齊製量。(製量,謂法制度量
也。)然猶大公之道不剋建。於是有聖人焉曰堯,置州牧四嶽,持而綱之,立有
德有功有能者參而維之,運臂率指,屈伸把握,莫不統率。堯年老,(一無堯字。)
舉聖人而禪焉,大公乃剋建。由是觀之,厥初罔匪極亂。(匪,一作不。)而後
稍可為也。(一本,為下有世字,也下有而字。)非德不樹,故仲尼敘《書》,
於堯曰“剋明俊德”,於舜曰“瀎哲文明”,於禹曰“文命祗承於帝”,於湯曰
“剋寬剋仁,彰信兆民”,於武王曰“有道曾孫”。稽揆典誓,貞哉!惟茲德實
受命之符,以奠永祀。後之妖淫嚚昏(《左傳》: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諸本作
囂,非是。嚚,魚中切。)好怪之徒,乃始陳大電、(《河圖》雲,少典妃附寶,
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耀郊野,附寶意感而生黃帝於壽丘。《帝王世紀》:大電光
繞北斗樞星,附寶感而懷孕,二十四月生黃帝。)大虹、(《世紀》又云:舜母
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瑤光如虹貫月,感女樞而生顓頊。大星如虹流華渚,
而女節生少昊。見瀋約《宋書》。)玄鳥、(《詩·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
商。註云:玄鳥,鳦也。湯之先祖有娀氏女簡狄,配高辛氏,生契。箋雲:
鳦遺卵,簡狄吞之而生契。《史記》:帝嚳少妃簡狄,以春分祀高禖,而玄
鳥遺其卵,簡狄吞之,孕而生契焉。)巨跡、(《詩·生民》:履帝武敏歆。箋
雲:高辛初郊禖之時,有大神之跡,姜嫄履之而生棄。《史記》:帝嚳元妃薑
嫄,見大人跡,履之,感而生稷。)白狼、(《帝王世紀》曰:有神牽白狼銜
鈎入殷朝。《尚書璇璣鈐》曰:湯受金符帝籙,白狼銜鈎入殷朝。)白魚、流火
之烏(武王伐紂,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
上復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董仲舒《策》引《書》:白
魚入於王舟。註謂今文《尚書·泰誓》之辭,謂武王伐紂時有此瑞也。《前漢·
郊祀志》曰: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註引《尚書中候》曰:有火自天止於王屋,
流為赤烏,五至以𠔌俱來。)以為符。斯為詭譎闊誕,(詭,古委切。譎,音决。)
其可羞也,(其,一作甚。)而莫知本於厥貞。(《新唐史》無而字。)漢用大
度。(《漢書·高紀》:常有大度。)剋懷於有氓,登能庸賢,濯痍煦寒,(煦,
烝也。一曰溫潤。痍,音夷。煦,籲句切。)以瘳以熙,茲其為符也。而其妄臣
(一本作臣妾。)乃下取虺蛇,(虺音卉)上引天光,(《史記》:高祖被酒,
夜徑澤中,有白蛇當道,高帝拔劍斬之。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哭曰:吾子白
帝子,化為蛇,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又曰:高帝入關,五星聚於東井。班彪
《王命論》曰:初劉媼妊高祖而夢與神遇,震電晦冥,有竜蛇之怪。是以王、武
感物而折券,呂公睹形而進女,秦皇東遊以厭其氣,呂後望雲而知所處,始受命
則白蛇分,西入關則五星聚,故淮陰、留侯謂之天授,非人力也。公意其指此乎?)
推類號休。(號,鬍刀切,下同。)用誇誣於無知之氓。增以騶虞神鼎,(騶虞,
仁獸也,司馬相如《封禪書》曰:囿騶虞之珍群。又曰:般般之獸,樂我君囿。
白質黑章,其儀可喜。言時得此獸也。元鼎元年,得寶鼎汾水上,因是改元。四
年六月,又得之。)脅驅縱臾,(《西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王謀反事。註,
縱臾,勉強也。臾,一本作踴。《前漢》:日夜縱臾,謂奬勸也。縱,子勇切。
臾,音勇。)俾東之泰山石閭,(武帝太初三年夏四月,還,修封泰山,礻亶石
閭。《郊祀志》雲:石閭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言,仙人閭也,故上親禪焉。)
作大號,謂之封禪,(張晏曰:封禪者,天高而可冀近神靈也。《說文》:祭天
也。一曰讓也。王侯功不敢當,故讓於天。禪,音擅,古文作礻亶字。)皆《尚
書》所無有。莽述承效,(《王莽傳》,前輝光謝囂奏,武功長孟通瀎井得白石,
上圓下方,有丹書著石,文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述為
益州牧,有竜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孫帝。)
卒奮驁逆。其後有賢帝曰光武,剋綏天下,復承舊物,猶崇赤伏,(伏,一作服。
光武在長安時,同捨生強華自關中奉赤伏符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竜
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群臣奏曰:“受命之符,人應為大。”光武因此崇尚
符讖,建武元年也。)以玷厥德。魏、晉而下,尨亂鈎裂,厥符不貞,邦用不靖,
亦罔剋久,駁乎無以議為也。(《玉篇》:駁,馬色不純。《前漢》:白黑雜合
謂之駮。本作駁。)積大亂至於隋氏,環四海以為鼎,跨九垠以為爐,(垠,
《廣雅》:崖也。《前漢》:漂竜淵而還九垠兮。垠,音銀。爐,音盧。)爨以
毒燎,(爨,《說文》:齊謂之炊。燎,放火也。爨,取亂切。燎,音了。)煽
以虐焰。(煽,熾也。焰,火光也。煽,音扇,又音膻。焰,以贍切。)其人沸
涌灼爛,號呼騰蹈,莫有救止。
於是大聖乃起,丕降霖雨,瀎滌蕩沃,蒸為清氛,疏為泠風。(冷,音零。)
人乃漻然休然,(漻,水清深也,《集韻》:變化貌。《莊子》:油然漻然。註:
天下未有不變者也。漻,連條切。又音流。)相睎以生,(睎,一作晞。)
相持以成,相彌以寧。琢斮屠剔。(琢,一作椓,去陰之刑也。《書》劓刵椓
黥。剔,解骨也。琢,丁角切。)膏流節離之禍不作,而人乃剋完平舒愉,屍其
肌膚,以達於夷途。焚坼抵掎,(居綺切。)奔走轉死之害不起,(死,一作徙。)
而人乃剋鳩類集族,歌舞悅懌,用祗於元德。徒奮襢呼,犒迎義旅,歡動六合,
至於麾下。(麾,大將之旗。)大盜豪據,阻命遏德,義威殄戮,鹹墜厥緒,無
劉於虐。(盡殺曰劉。)人乃並受休嘉,去隋氏,剋歸於唐,躑躅謳歌,(躑躅,
行不進貌。躑,音擲。躅,除玉切。)灝灝和寧。(灝,音浩。)帝庸威慄,惟
人之為。敬奠厥賦,(奠,定也。)積藏於下,(《韓詩外傳》曰:王者藏於天
下,諸侯藏於百姓。)是謂豐國。鄉為義廩,斂發謹飭,歲丁大侵,(五穀不熟,
謂之大侵。見《𠔌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人以有年。簡於厥刑,不殘而懲,是
謂嚴威。小屬而支,(而,若也。屬,《說文》:連也。不斷而支體也。下而字
義同。屬,之欲切。)大生而孥,愷悌祗敬,用底於理。凡其所欲,不謁而獲,
凡其所惡,不祈而息。四夷稽服,不作兵革,不竭貨力。丕揚於後嗣,用垂於帝
式。十聖濟厥理。(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肅宗、代宗、德宗、
順宗,凡十帝,是為十聖。)孝仁平寬,惟祖之則。澤久而逾深,(逾,一作愈。)
仁增而益高,人之戴唐,永永無窮。是故受命不於天,於其人,休符不於祥,於
其仁。惟人之仁,匪祥於天,匪祥於天,茲惟貞符哉。(一本,無符字。)未有
喪仁而久者也,未有恃祥而壽者也。商之王以桑𠔌昌,以雉雊大,(商太戊時,
有桑𠔌共生於朝,一暮大拱。伊陟曰:妖不勝德,太戊修德,桑𠔌死。”桑𠔌。
二木名,下音𠔌。《說文》:楮也。又古候切。南人呼楮如𠔌,北人呼如彀。高
宗時,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高宗修政行德,殷道遂復興。雊,鳴也。古候
切。)宋之君以法星壽,(《廣雅》曰:法星,熒惑也,宋景公三十七年,熒惑
守心。心,宋之分野,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於相。”公曰:“相,吾
之股肱。”曰:“可移於民。”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於歲。”公曰:
“歲饑民睏,吾誰為君。”子韋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疑有動。”
於是候之,果徙三捨。捨行七星,星當一年,故延二十一年,景公在位六十四年
而卒。見《史記·宋世傢》。熒惑退捨,又見《呂氏春秋》。)鄭以竜衰,(魯
昭公十九年,鄭大水,竜鬥於時門之外洧淵。)魯以麟弱,(哀公十四年春,西
狩獲麟。)白雉亡漢,(漢平帝元始元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
黃犀死莽,(平帝元始二年,黃支國獻犀牛。王莽班《符命》,總說曰:肇命於
新都,受瑞於黃支。)惡在其為符也?(惡,音烏。)不勝唐德之代,光紹明瀎,
深鴻龐大,保人斯無疆。(一本,無大字。)宜薦於郊廟,文之雅詩,祗告於德
之休。帝曰:“諶哉。”(諶,亦作忱。時任切。)乃黜休祥之奏,究貞符之奧,
思德之所未大,求仁之所未備,以極於邦理,以敬於人事。
其詩曰:於穆敬德,(於,嘆辭。穆,美也。《詩》:於穆清廟。一作穆穆
敬德。)黎人皇之。(皇,君也。)惟貞厥符,浩浩將之。(將,助也。)仁函
於膚,刃莫畢屠。澤於爨,(,音罕,又虛汗切,火乾也。){沸鬲}炎以浣。
({沸鬲},涫也,湯沸也。浣,濯垢也。{沸鬲},方味切。浣,音緩。)殄厥兇
德,(殄,一作勃。)乃驅乃夷,懿其休風,是煦是吹。(煦,籲句切。氣以溫
之。)父子熙熙,相寧以嬉。賦徹而藏,(《孟子》:周人百畝而徹。謂什一之
賦。)厚我糗粻。(《禮記》:五十異粻。糗,去久切,又丘救切。熬米麥
也。粻,張、糧二音。)刑輕以清,我肌靡傷。(肌,一本作宗,一本作完。)
貽我子孫,百代是康。十聖嗣於理,仁後之子。子思孝父,易患於己。(於,一
作乎。)拱之戴之,神具爾宜。(一作神其佑爾。)載揚於雅,承天之嘏。(嘏,
音假,福也,大也。)天之誠神,宜鑒於仁。神之曷依,宜仁之歸。(一本,仁
作人字。)濮沿於北,(一本,沿作鉛字。)祝慄於南。(《前漢·禮樂志·房
中歌》曰:四極爰輳。師古曰:四極,四方極遠之處也。《爾雅》曰:東至於泰
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沿,北至於祝慄,謂之四極。)幅員西東,(《商頌》:
幅隕既長。註云:隕,當作圓。圓,周也。)祗一乃心。祝唐之紀,(紀,一作
祀。)後天罔墜。祝皇之壽,與地鹹久。曷徒祝之,心誠篤之。神協人同,(舊
本作屍協。《唐史》作神協。)道以告之。(告,音梏。)俾爾億萬年,不震不
危。我代之延,永永毗之。仁增以崇,曷不爾思?有號於天,(號,音豪。)僉
曰嗚呼,咨爾皇靈,無替厥符。
○視民詩(詩專以美房玄齡、杜如晦,意有仿於《大雅·崧高》、《烝民》
等詩。一本,此詩在外集。)
帝視民情,(帝,上帝。)匪幽匪明。慘或在腹,已如色聲。亦無動威,亦
無止力。弗動弗止,惟民之極。帝懷民視,(《書》:天視自我民視。)乃降明
德,(明德,謂明德之王。)乃生明翼。(《書》:庶明勵翼。)明翼者何?乃
房乃杜。惟房與杜,實為民路。乃定天子,乃開萬國。萬國既分,乃釋蠹民。乃
學與仕,乃播與食,(《書》:汝後稷播時百𠔌也。)乃器與用,乃貨與通。有
作有遷,無遷無作。士實蕩蕩,農實董董,工實蒙蒙,賈實融融。左右惟一,出
入惟同。攝儀以引,以遵以肆。(音曳,一作肄。)其風既流,品物載休。惟天
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惟百闢正,乃二公之令;惟百闢𠔌,
(𠔌,善也。《書》:凡厥正人,既富方𠔌。)乃二公之祿。二公行矣,弗敢憂
縱,是獲憂共;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獲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則。四夷是
則,永懷不忒。(忒,差忒也,《詩》:其儀不忒。)
“淮夷,東國,在淮浦而夷行。”吳元濟在淮西,故亦曰淮夷。蓋公擬《江漢》
之詩而作也。與韓文公《平淮西碑》同時作。先儒穆伯長雲:“韓《元和聖德》、
《平淮西》,柳《雅章》之類,皆辭嚴義偉,製述如經,能崒然聳唐德於盛漢之
表。”《談藪》雲:“論柳文者,皆以謂《封建論》退之所無,《淮西雅》韓文
不逮。”)
臣宗元言:臣負罪竄伏,違尚書箋奏十有四年。(禮部郎官,掌尚書箋奏。
公永貞元年自禮部員外郎貶邵州刺史,再貶永州司馬。元和十年,召至京師,三
月,出為柳州刺史。至是元和十三年為十四年,故云。)聖恩寬宥,命守遐壤,
(柳州)。懷印曳紱,(紱,綬也。)有社有人。(《論語》:有民人焉,有社
稷焉。)臣宗元誠感誠荷,頓首頓首。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天造神斷,剋清
大憝。(《書·康誥》曰:元惡大憝。註:大惡之人,為人所大惡。此指元濟。)
金鼓一動,(《左傳》:金鼓以聲氣也。)萬方畢臣。太平之功,中興之德,推
校千古,無所與讓。臣伏自忖度,(忖度字見《孟子》。度,徒各切。)有方剛
之力,(《詩》:膂力方剛。)不得備戎行,(音杭。)致死命,況今已無事,
思報國恩,(一作恩德。)獨惟文章。伏見周宣王時稱中興,其道彰大,於後罕
及,然徵於《詩》大、小《雅》,其選徒出狩,則《車攻》、《吉日》;(《小
雅》。)命官分土,則《嵩高》、《韓奕》、《烝人》;(《大雅》。“烝民”
作“烝人”,避唐諱也。)南徵北伐,則《六月》、《采芑》;(《小雅》)平
淮夷,則《江漢》、《常武》。(《大雅》。)鏗鍧炳耀,(鏗鍧,鐘鼓聲。
鏗,丘耕切。鍧,呼宏切。)蕩人耳目。(蕩,上聲,又他浪切,動也。)故
宣王之形容與其輔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此無他,以《雅》故也。臣伏見陛
下自即位以來,平夏州,(永貞元年八月乙巳,憲宗即位。其年鼕,夏綏銀節度
留後楊惠琳反。元和元年三月,夏州兵馬使張承金斬惠琳。)夷劍南,(永貞元
年八月癸醜,劍南西川節度使韋臯卒,行軍司馬劉闢自稱留後。元和元年正月,
命高崇文與李元奕、嚴礪等軍以討闢,擒闢以獻。十月,闢伏誅。)取江東,
(元和二年十月,鎮海軍節度李錡反,殺留後王澹。乙醜,命王鍔討之。癸酉,
鎮海軍兵馬使張子良執錡以獻。十一月,錡伏誅。)定河北。(元和七年八月,
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卒,其子懷諫自稱知軍府事。十月,魏博軍以田季安之將田興
知軍事。是月,興以六州歸於有司。十一月,赦魏、博、貝、衛、澶、相六州,
詔興充魏博節度使,賜名弘正。元和四年,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反。五年,赦之。
至十年,有罪,絶其朝貢,詔六鎮節度進討。十三年,承宗獻德、棣二州降。)
今又發自天衷,剋翦淮右,(十二年十月,剋蔡州。十一月,元濟伏誅。翦,子
淺切。)而《大雅》不作,臣誠不佞,然不勝憤懣。(一作踴懣。一作憤踴。懣,
莫睏切。踴,餘隴切。)伏以朝多文臣,不敢盡專數事,謹撰《平淮夷雅》二篇,
雖不及尹吉甫、召穆公等,庶施諸後代,有以佐唐之光明,謹昧死再拜以獻,臣
宗元誠恐誠懼,頓首頓首,(一本作誠恐誠懼,死罪死罪。)謹言。
○平淮夷雅二篇(並序)
《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也。(憲宗元和九年,淮西吳少陽死,子
元濟偽表請主兵,不許,遂有反謀。時遣諸節度兵討之,輒不利。朝臣皆請罷兵,
獨裴度奏,病在腹心,不時去,且為大患。十二年,宰相逢吉涯又建言宜休師,
唯度請身自督戰。憲宗謂曰:“果為朕行乎?”度俯伏流涕曰:“臣誓不與賊偕
存。”即拜彰義軍節度使,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以韓弘為都統,表馬總為宣慰
副使,韓愈為行軍司馬,李正封、馮宿、李宗閔備兩使幕府,奏罷中官統監,使
將得專製號令,一戰氣倍。未幾,李愬夜入懸瓠城,縛吳元濟以獻。度遣馬總先
入蔡,持節徐進,撫定其人,民始知有生之樂。)
皇耆其武,(耆,緻也。《詩》:“耆定爾功。”耆,音旨,又巨移切。)
於溵於淮。(《說文》:“水出潁川陽城少室山,東入潁。”唐溵水縣屬陳
州。元和九年,討蔡,以李光顔為陳州刺史,詔以其軍當一面,光顔乃壁溵水。
明年,大破賊。溵,音殷,水名。)既巾乃車,(巾,飾也。《周官》有巾車
之職。《左氏傳》雲:巾車脂轄。巾,一作徒。)環蔡其來。(其,一作具。)
狡衆昏嚚(狡,《說文》:少狗也。匈奴地有狡犬,黑身巨口。一曰獪也,疾也。
狡衆,賊徒也。昏嚚,愚也。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嚚。狡,古巧切。嚚,魚巾切。)
甚毒於酲。(音呈,酒病也。)狂奔叫呶,(叫呶,歡聲也。《詩》:或不知叫
號。載號載呶。呶,尼交切。亦作呶。)以幹大刑。(幹,一作扞。)
皇咨於度,惟汝一德。曠誅四紀,(自吳少誠、少陽至元濟,凡五十年。四
紀,一作四祀。按《新唐史·德宗紀》:貞元二年六月,淮西兵馬使吳少誠殺其
節度使陳仙奇,自稱留後。《憲宗紀》:元和十二年十月,剋蔡州。又《唐宰相
表》,貞元二年丙寅,元和十二年丁酉,纔三十二年耳,安得四紀也。《憲宗紀》:
元和九年八月,彰義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元濟自稱知軍事。九月,山南東道節
度使嚴綬督兵討之。十二年七月,裴度為淮西宣慰使,自九年至十二年,用兵討
元濟,首尾止四年也,然《新史·元濟傳》曰:自少誠盜有蔡,四十年王師未嘗
傅城下,亦自誤耳。)其徯汝剋。(徯,待也。)錫汝斧鉞,其往視師。師是蔡
人,以宥以釐。(理也。《書》:允釐百工。力之反,一音禧,福也。《前漢》:
祠官祝釐。師古曰:釐,本字作禧,假藉用耳。)
度拜稽首,(首至地也。)廟於元龜。(元龜,大龜。謂以元龜卜之於廟。)
既禡既類,(禡,音駡。)於社是宜。(禡類宜皆師祭。《詩》:是類是禡。
《禮記》:天子將出徵,類於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於所徵之地。)金節煌
煌。(《周禮》: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竜節,皆以
金為之。)鍚盾雕戈。(鍚,《說文》:馬頭飾也。《詩》:鈎膺鏤鍚。盾,矛
盾,所以捍身蔽目者。雕,琢也。《說文》:戈,平頭戟。鍚,音陽。盾,音楯)
犀甲熊旂,(《周禮》:函人為甲,犀甲七屬。《楚詞》:操吳戈兮被犀甲。以
犀為鎧甲也。又《周禮》:熊虎為旗。今作旂,通用。熊旂五斿。)威命是荷。
(《左傳》昭七年,弗剋負荷。荷,音河。)
度拜稽首,出次於東。天子餞之,(是歲八月,度赴淮西,上禦通化門送之。)
罍斝是崇。(罍,《說文》:龜目酒樽,刻木作雲雷之象。象施不窮也。罍,玉
爵,夏曰盞,商曰斝,周曰爵。一說,斝受六升。斝,舉下切。)鼎臑俎胾。
(臑音濡,嫩軟貌。選熊蹯之臑。又奴刀、奴侯二切。羊豕臂也。胾,側史切,
大臠也。)五獻百籩。(《禮記》:一獻質,三獻文,五獻察。)凡百卿士,班
以周旋。
既涉於滻,(滻,水名,出京兆藍田關,入灞。《選》:控灞乘滻。滻,音
産。)乃翼乃前。孰圖厥猶,(《詩》:厥猶翼翼。一作由。)其佐多賢。宛宛
周道,(周道,猶言大道也。《詩》:有棧之車,行彼周道。)於山於川。遠揚
邇昭,陟降連連。
我旆我旗,(《說文》雲:旆者,繼旐之旗,沛然而垂。)於道於陌。(阡
陌,田間道。南北曰阡,東西曰陌。)訓於群帥,拳勇來格。(《詩·巧言》:
無拳無勇,職為亂階。註:拳,力也。格,至也。)公曰徐之,無恃頟頟。(頟
頟,勇悍之貌。《書》:罔晝夜頟頟。一本作額,肆惡無休息也。鄂格切。)式
和爾容,惟義之宅。(宅,居也。)
進次於郾,(唐許州潁川郡有郾城縣,與蔡州為鄰。《裴度傳》雲:度屯郾
城,勞諸軍,士奮於勇。郾,音偃,又於獻切。)彼昏卒狂。裒兇鞠頑,(《爾
雅》:裒,聚也。《詩·采芑》:陳師鞠旅。鞠旅,謂告其師旅也。裒,蒲侯切。
鞠,音掬。)鋒蝟斧螗。(《說文》:蝟,蟲也。似豪豬而小爾。蝟,毛刺是也。
螗,蟬也。《詩》:如蜩如螗。《後漢史》:運螳螂之斧,作螳。)赤子匍匐。
(上音蒲,手行也,又音符。下蒲北切,伏地也,又音服。)厥父是亢。(音岡,
拒也。《選·充國頌》:威謀靡亢。本傳註,亢,當也,音康。)怒其萌芽,以
悖太陽。(悖,音佩,又音勃,亂也。)
王旅渾渾,(鬍本切,又音鬍昆切,流洪也。)是佚是怙。既獲敵師,若饑
得餔。(餔,申時食,音步。餹餔餌,又音布,與食也。又音逋,歠也。《前
漢》:呂後因餹之,註甚詳。)蔡兇伊窘,悉起來聚。左搗其虛,靡愆厥慮。
(李祐言於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麯及四境拒守,守城者皆羸老之卒,可
以乘虛直抵其城。比賊將聞之,元濟已成擒矣。”愬從之,遂剋蔡州。)
載闢載祓,(音弗,謂祓除不祥也。)丞相是臨。弛其武刑,(弛,音豕,
解也。)諭我德心。(度以蔡卒為牙兵,或諫曰:“蔡人反側者尚多,不可不備。”
度曰:“吾為彰義軍節度使,元惡既擒,蔡人則吾人也。又何疑焉?”蔡人聞之
感泣。)其危既安,有長如林。(長,陟丈切。如,一作有。)曾是讙譊,
(《莊子》:奚以夫譊譊。讙,音歡。譊,女交切。)化為謳吟。
皇曰來歸,汝復相予。爵之成國,(一作“公於有晉”。以下文觀之,意若
重複。《左傳》襄公十四年:“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成國謂公侯之國,一作
於有晉國,又作於有晉胙。)胙以夏虛。(虛與墟同。《說文》:大丘。度入朝,
策勳進金紫光祿大夫、弘文館大學士、上柱國、晉國公,戶三千,復知政事。晉
地,即夏之所都。《左傳》:昔武王剋商,分唐叔,命以《唐誥》而封於夏墟。
註:夏墟,大夏,今原晉陽也。胙,報也。)度拜稽首,天子聖神。度拜稽首,
皇祐下人。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宜廟宜郊,以告德音。歸牛休馬,(歸馬於華山之陽,
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牛,一作刃。)豐稼於野。我武惟皇,永保無疆。
○皇武十有一章,章八句。
《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醜,以平淮右。(《左氏》:楚國方
城以為城。方城,山名,在唐州。元和十一年十二月,以李愬為唐鄧隋節度使,
與元濟戰,數有功。十二年十月,愬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馳百二十裏,夜半至
懸瓠城,破其門,取元濟以獻。“得其大醜”謂此。大醜,大酋也。《易》曰:
獲其大醜。愬,音訴。)
方城臨臨,王卒峙之。(峙,直裏切。供、峙,具也。)匪徼匪競,(徼,
音澆,求也。)皇有正命。(正,一作王。)皇命於愬,往舒餘仁。踣彼艱頑,
(《周禮》,凡殺人者踣諸市。踣,蒲墨切,僵也。)柔惠是馴。
愬拜即命,於皇之訓。(《書》:於帝其訓。於,謂遵行也。)既礪既攻,
(礪,淬礪。)以後厥刃。(後,一作復。)王師嶷嶷,(《詩》剋岐剋嶷。註:
其貌嶷嶷然。又《楚辭》:過萬酋之嶷嶷。註:海中山數萬頭也。嶷,魚力切。)
熊羆是式。(式,猶似也。)銜勇韜力,日思予殛。(訖力切,謂誅也。蓋言欲
誅賊也。晏本作“思奮予殛。”又一本作“日思奮殛”。)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蹈,一作逾。)士獲厥心,大襢高驤。(驤,舉首
也。)長戟酋矛,(《考工記》:酋矛常有四尺。註云:酋,發聲,直謂矛爾。)
粲其綏章。(《詩》:王錫韓侯,淑旂綏章。註云:綏,所引以登車,有采章也。
《說文》:車中靶也。)右翦左屠,聿禽其良。(十二年二月,愬擒元濟捉生虞
侯丁士良。士良,元濟驍將,愬釋其縛,署為捉生將,士良感之,言於愬曰:
“賊將吳秀琳擁三千之衆,據文城柵,為賊左臂,官軍不敢近者,有陳光洽為之
謀主也。士良能擒光洽。”戊申,果擒光洽以歸。三月,秀琳以文城柵降,愬撫
其背慰勞之。)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恩柔於肌,卒貢爾有。維彼攸恃,乃偵乃誘。(愬厚
待秀琳,與之謀取蔡。秀琳曰:“公欲取蔡,非得李祐不可。”愬遣廂虞侯史用
誠生擒祐以歸,釋不殺,用其策,戰比有功。偵,《博雅》:問也。《選》:偵
諜不敢東窺。偵,醜盈、醜正二切。)維彼攸宅,乃發乃守。
其恃爰獲,我功我多。陰諜厥圖,(諜,間諜。《周禮》:三曰邦諜。諜,
達協切。)以究爾訛。雨雪洋洋,(雨,去聲。)大風來加。(十月,愬軍出攻
蔡,夜至張柴村,風雪,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於燠其寒,於邇其遐。
汝陰之茫,(汝陰,地名,蔡州之境。)懸瓠之峨。(懸瓠,蔡州城,取其
形似。《愬傳》曰:愬入蔡州,取吳元濟,道分輕兵斷橋,以絶洄麯道。又以兵
絶朗山道。行七十裏,夜半至懸瓠城。雪甚,城旁有鵝鶩池,愬令擊之,以亂軍
聲,賊恃吳房朗山戍,無知者。瓠,音護。)是震是拔,大殲厥傢。(殲,將廉
切。)狡虜既縻,輸於國都。示之市人,即社行誅。(愬至懸瓠城。壬申,攻牙
城,毀其外門。癸酉,毀其南門。元濟於城上請罪,梯而下,檻送京師。十一月,
以元濟獻廟社,斬於獨柳之下。一本作以誅。)
乃諭乃止,蔡有厚喜。完其室傢,仰父俯子。(劉夢得《嘉話拾遺》言:柳
八駁《平淮西碑》雲:左餐右粥,何如《平淮夷雅》仰父俯子。又云:韓碑兼有
帽子,使我為之,便說用兵討叛。)汝水氵雲々,(音雲,水流轉之貌。)既清
而瀰。(渺瀰,水貌。瀰,一作夷。)蔡人行歌,我步逶遲。(逶,於危切。潘
曰:《詩》作倭,周道倭遲,註云:歷遠貌。)蔡人歌矣,蔡風和矣。(風,韓
作人。)孰纇蔡初,(纇,盧對切,一作類。)鬍甈爾居。(甈,牛列
切,又五計切。不安貌。《周禮·牧人》:毀事用龐。故書毀為甈。《釋
音》:丘例切。《揚子》:剛則甈。音五計切。今此謂杌隉不安,字當作臲,
音五結切,不安也。《書》作杌隉。)式慕以康,為願有餘。是究是咨,皇德既
舒。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裕,大也。)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愬父晟事
德宗,平朱泚之亂,功居多,封西平王。庸,用也。)內誨於傢,外刑於邦。
(刑,典刑也。)孰是蔡人,而不率從。
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西平有子,惟我有臣。疇允大邦,(《漢書》:疇
其爵邑。疇,等也。蔡平,以愬檢校尚書左僕射、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
襄鄧隋唐復郢均房等州觀察使。一本允作亢字。)俾惠我人。於廟告功,以顧萬
方。○方城十章,章八句。
○唐鐃歌鼓吹麯十二篇(並序一本序在篇末。鐃,如鈴,無舌有秉。又曰:
鐃,小鉦也。軍法,卒長執鐃。《古今註》:漢樂有黃門鼓吹,天子所以宴群臣。
短簫鐃歌,鼓吹之一章爾。亦以賜有功。《說文音律》,管塤之樂也。《月令》:
令樂正入學習吹。註:秋鼕重吹。鐃,女交切。吹,尺偽切。)
負罪臣宗元(一無負罪二字。)言:臣幸以罪居永州,(元和元年十一月,
公貶永州司馬。)受食府廩,竊活性命,得視息,無治事,時恐懼,小閑,(音
閑。)又盜取古書文句,聊以自娛。(元俱切。)
伏惟漢、魏以來,代有鐃歌鼓吹詞,(見下註。)唯唐獨無有。臣為郎時,
以太常聯禮部。(公為禮部員外郎,與太常寺聯事。)嘗聞鼓吹署(聞,一作問。)
有戎樂,詞獨不列。今又考漢麯十二篇,(《晉志》雲:漢時有短簫鐃歌之樂,
其麯有《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雍離》、《戰城南》、
《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
《雉子班》、《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留》、
《務成》、《玄雲》、《黃爵行》、《釣竿》,凡二十二麯,列於鼓吹,多序戰
陣之事。序雲十二篇,豈公之所取者,止於是耶?唐歐陽詢載梁瀋約鼓吹麯十二
首雲漢第一麯《朱輅》,今《木紀謝》;漢第二麯《思悲翁》,今《賢首山》;
漢第三麯《艾如張》,今《桐柏山》;漢第四麯《上之回》,今《道亡》;漢第
五麯《翁離》,今《抗威》;漢第六麯《戰城南》,今《漢東流》;漢第七麯
《巫山高》,今《鶴樓峻》;漢第八麯《上陵》,今《昏主》;漢第九麯《將進
酒》,今《石首扃》;漢第十麯《有所思》,今《期運集》;漢第十一麯《芳樹》,
今《於穆》;漢第十二麯《上邪》,今《大梁》。公雲漢麯十二篇,疑本於此也。)
魏麯十四篇。(魏受命,改其十二麯,使繆襲為詞,述以功德代漢。改《朱鷺》
為《楚之平》,言魏也。改《思悲翁》為《戰滎陽》,言曹公也。改《艾如張》
為《獲呂布》,言曹公東圍臨淮擒呂布也。改《上之回》為《剋官渡》,言曹公
與袁紹戰,破之於官渡也。改《雍離》為《舊邦》,言曹公勝袁紹於官渡,還譙,
收藏死亡士卒也。改《戰城南》為《定武功》,言曹公初破鄴,武功之定,始乎
此也。改《巫山高》為《屠柳城》,言曹公越北塞,歷白檀,破三郡烏丸於柳城
也。改《上陵》為《平南荊》,言曹公平荊州也。改《將進酒》為《平關中》,
言曹公徵馬超定關中也。改《有所思》為《應帝期》,言文帝以聖德受命應運期
也。改《芳樹》為《邕熙》,言魏氏臨其國,君臣邕穆,庶績鹹熙也。改《上邪》
為《太和》,言明帝繼體承統,太和改元,德澤流佈也。其餘並同舊名。魏樂亦
二十二麯,今雲十四篇。)晉麯十六篇,(及晉武帝受禪,令傅玄製為二十二篇,
述以功德代魏。改《朱鷺》為《靈之祥》,改《思悲翁》為《宣受命》,改《艾
如張》為《徵遼東》,改《上之回》為《宣輔政》,改《雍離》為《時運多難》,
改《巫山高》為《平玉衡》,改《上陵》為《文皇統百揆》,改《將進酒》為
《因時運》,改《有所思》為《惟庸蜀》,改《芳樹》為《天序》,改《上邪》
為《大晉承運期》,改《君馬黃》為《金靈運》,改《雉子班》為《於穆我皇》,
改《聖人出》為《仲春振旅》,改《臨高臺》為《夏苗田》,改《遠如期》為
《仲秋獮田》,改《石留》為《順天道》,改《務成》為《唐堯》,改《黃爵行》
為《伯益》,《釣竿》依舊名。其改者辭各有所指,猶魏之改漢也。今雲十六篇,
意見上。)漢歌詞不明紀功德,魏、晉歌功德具。今臣竊取魏、晉義,用漢篇數,
為唐鐃歌鼓吹麯十二篇,紀高祖、太宗功能之神奇,因以知取天下之勤勞,命將
用師之艱難。每有戎事,治兵振旅,幸歌臣詞以為容,(容,謂容貌威儀也。
《漢書》:魯徐生善為頌,蘇林註:不知經但能盤闢為禮容。師古註:頌,讀為
容。)且得大戒,宜敬而不害。臣淪棄既死,言與不言,其罪等耳。猶冀能言,
有益國事,不敢效怨懟默已。(懟,亦怨也。《左傳》:以死誰懟。懟,直吏切,
又音隊。)謹冒死上。
○隋亂既極,唐師起晉陽,平姦豪,為生人義主,以仁興武。為《晉陽武》
第一。(晉陽,太原屬邑。隋煬帝大業十二年,以唐高祖為太原留守,時煬帝南
遊江淮,天下盜起,太宗在晉陽,陰有安天下之志。義寧元年,晉陽宮監裴寂、
晉陽令劉文靜與太宗協謀,遂起義兵於晉陽。八月,高祖剋長安。武德元年,受
隋禪,即位焉。)
晉陽武,奮義威。煬之渝,(煬,暴也。渝,一作淪。淪,喪也。言煬帝失
德以亡其國。煬,音漾。)德焉歸?氓畢屠,(言民皆屠戮也。)綏者誰?皇烈
烈,專天機。號以仁,揚其旗。日之升,九土晞。(九土,九州。晞,一作熙。)
訴田圻。(一作斥田坼。圻,音沂。坼,恥格切,《說文》:裂也。)流洪輝。
有其二,(《論語》: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翼餘隋。斮梟鷔,
(斮,《說文》雲:斬也。梟鷔,惡鳥,以喻叛臣。《前漢·郊祀志》,古
天子春祠黃帝,用一梟破鏡。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黃帝欲絶其
類,使百吏祠皆用之。破鏡,如貙而虎眼。漢五月五日,作梟羹以賜百官。鷔,
不祥鳥也,白身赤口似雁,所集國亡。斮,側略切。梟。古堯切。鷔,五高
切。)連熊螭。(螭,《說文》:如竜而黃。一說無角曰螭。螭,醜知切。)枯
以肉,勍者羸。(勍,《左傳》:勍敵之人,強也。勍,渠京切。羸,倫為切。)
後土蕩,(蕩,平也。)玄穹彌。合之育,莽然施。(莽,《莊子》:適莽蒼者。
莽,母黨、莫補二切,又莫郎切。)惟德輔,(惟德是輔。)慶無期。○右《晉
陽武》二十六句。(句三字。)唐既受命,李密自敗來歸,以開黎陽斥東土,為
《獸之窮》第二。(李密,遼東襄平人。隋末,楊元感起兵黎陽,密往從之,不
見用。元感敗,密潛歸,以策幹東郡賊翟讓。讓推密為謀主,號魏公,移檄州縣,
列煬帝十罪,天下震動。義寧元年,隋遣王世充選卒十萬擊密。唐武德元年,密
失利,遂與其衆二萬人歸關中。既至,高祖拜光祿卿封邢國公。後禮漸薄,密意
不平。未幾,高祖遣密詣山東,收其餘衆。適復有詔召密,密懼,遂謀叛,據桃
林城。熊州副將盛彥師擊斬之,傳首長安。一本題雲:李密自邙山之敗,其下皆
貳,伯王之業知天授在唐,遂歸於有道,享我爵命,為《獸之窮》。邵本雲:
《獸之窮》十九句,其十五句句三字,其三句句七字,其一句句四字。以“天厚
黃德狙獷服”、“自亡其徒匪予戮”、“縻以尺組噉以秩”為三七字句,“弓
弭失箙”為四字句。)
獸之窮,奔大麓。(麓,山足。《書》:納於大麓。以獸喻密,故云奔大麓
也。麓,音鹿。)天厚黃德狙獷服。(唐以土德代隋,故云黃德。揚雄《劇秦美
新》:肉角之獸,狙獷而不臻。註:狙獷,犬嚙人者也。狙,《廣雅》:獼猴也。
狙,七餘切。獷,古孟切。)甲之櫜弓,弭矢箙。(櫜,韜也。櫜所以藏弓之器。
《詩》:載櫜弓矢。弭,止也。弭,《說文》:弓無緣也。《詩》:象弭魚服。
箙,矢房,所以藏矢。《周禮》:仲秋獻矢箙。櫜,音羔。弭,綿婢切。箙,音
服。)皇旅靖,敵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猛,(,音畎,猛
獸。按《唐韻》、《集韻》、《官韻》並無字。或謂當作,音暴,
強侵也。《周禮》有司氏。《爾雅》:,有力。註:出西海大秦國,
似狗多力。鉉雲:恐誤作。)虔慄慄。(音慄。)縻以尺組,
噉以秩。(此謂密至長安,以為光祿卿、邢國公。縻,忙皮切。組,總五切。
噉,杜覽切,與啗同。)黎之陽,土茫茫。富兵戎,盈倉箱。乏者德,莫能享。
(音香,協韻,義同,去聲。)驅豺兕,(《爾雅》:兕似牛。郭璞雲:一角,
青色,重千斤。)授我疆。○右《獸之窮》二十二句。(其十八句句三字,其四
句句四字。)
○太宗師討王充,建德助逆。師奮擊武牢下,擒之,遂降充。為《戰武牢》
第三。(唐武德元年,煬帝兇問至東都,王世充等奉越王侗即皇帝位,侗封世充
鄭國公。二年,世充脅越王侗求禪,遂僣位,改元,國號鄭。三年七月,高祖詔
秦王世民督諸軍討世充。先是,竇建德為侗所封,為夏王,與世充結歡。四年三
月,建德悉起兵救世充。五月,世民大破建德之衆於武牢,執之。王世充舉東都
降,河南平。王充即王世充也,避太宗諱,故去世。武牢,即虎牢也,唐諱虎字,
改為武。餘仿此。)
戰武牢,動河朔。(河朔,謂建德所據之地。)逆之助,圖掎角。(《左傳》
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註:掎其足也。《說文》:偏引也。
掎,居綺切。)怒鷇麛,(鷇,鳥子生須哺者。麛,鹿子。鷇麛,以喻世充、建
德也。麛,古候切,諸本作鷇,音丘候切,義同。麛,音莫兮切。)抗喬嶽。翹
萌芽,(翹,舉也。)傲霜雹。王謀內定,申掌握。鋪施芟夷,二主縛。憚華戎,
(憚,一作怛。)廓封略。命之瞢,(命,謂天命。瞢,母亙切,目不明,又音
蒙、甍、夢。《左傳》:亦無瞢焉。註:悶也。畢以斮。音斫,斬。卑,一作畢,
又畢是。《楚辭》:羌兩足以畢斮。)歸有德,唯先覺。○右《戰武牢》十八句。
(其十六句句三字,其二句句四字。)
○薛舉據涇以死,子仁杲尤勇以暴,師平之。為《涇水黃》第四。(薛舉,
隋末起兵隴西,自號西秦霸王。唐武德元年,寇涇州,敗唐兵。八月,謀取長安,
會有疾,死。子仁杲立,復圍涇州。十一月,秦王至高墌城,仁杲使宗羅睺將
兵來拒,秦王遣將擊之於淺水原,羅睺軍大潰,秦王乃親率驍騎據涇水臨之,仁
杲遂降。十二月,歸斬於長安市。)
涇水黃,(《漢·地理志》:涇水出安定郡涇陽縣幵頭山,東南至陽陵入渭。
《詩》雲,涇以渭濁,故云涇水黃也。)隴野茫。(舉盡有隴西之地。茫茫,大
也。)負太白,騰天狼。(太白、天狼,皆星名。《天官書》曰:秦之疆候在太
白,占於狼弧。蓋太白當秦疆,而涇隴即秦地,故云。又天狼,妖星,以喻貪殘。
《楚詞》:舉長矢兮射天狼。)有鳥鷙立,(鷙,音至。《說文》:擊殺鳥也。)
羽翼張。鈎喙决前,(喙,許穢切。)鉅趯傍。(鉅,足距。一作距。趯,音惕,
跳也。)怒飛饑嘯,翾不可當。(翾,隳緣切,小飛貌。)老雄死,子復良。
(舉卒,仁杲僣稱帝。)巢岐飲渭,肆翺翔。(岐,岐山。渭,渭水。)頓地紘。
(《列子》:八紘九野之水。註:八極也,又《前漢》八紘註:八方之綱維。)
提天綱。(《選·海賦》:天綱浡潏。)列缺掉幟,(列缺,電名。《選》雲:
霹靂列缺。《陵陽子明經》曰:列缺氣去地二千四百裏。列缺掉幟,言其旗幟飛
動如列缺也。幟,尺志切,一作檝。招搖耀鋩。術傢謂之破軍。《禮記》:招
搖在上,急繕其怒。招搖,北斗七星也。北斗居四方宿之中,以鬥末從十二月建
而指之,則四方宿不差。今軍行法雲亦作此。北斗星在軍中,舉之於上,以正四
方。《晉志》:招搖主鬍兵。鋩,刃端也。《選》:雄戟曜鋩。)鬼神來助,夢
嘉祥。腦塗原野,魄飛揚。(謂斬仁杲及其首帥等。)星辰復,恢一方。○右
《涇水黃》二十四句。(其十五句句三字,其九句句四字)。
○輔氏憑江、淮,竟東海,命將平之。為《奔鯨沛》第五。(輔氏,輔公祏
也。隋季與杜伏威為盜,轉掠淮南,伏威號總管,公祏為長史。唐武德二年,伏
威遣使歸國,詔授公祏淮南道行臺,封舒國公。六年,伏威入朝,公祏居守。八
月,遂稱帝於丹陽,國號宋,修陳故宮室居之,遣將侵海州,寇壽陽。詔趙郡王
孝恭及李靖、黃君漢、李世勣等討之。七年三月,公祏敗走,野人執送孝恭,孝
恭斬之,傳首京師。)
奔鯨沛,蕩海垠。(鯨,魚之王。崔豹《古今註》:海魚也。大者長千裏,
小者數千丈,其雌曰鯢。蕩,搖蕩。垠,岸。蕩,音蕩,又他浪切。垠,魚巾切。)
吐霓翳日,(霓,屈虹也。)腥浮雲。帝怒下顧,哀墊昏。(墊,音玷。)授以
神柄,推元臣。(此謂詔襄州道行臺僕射趙郡王孝恭等討公祏也。推,一作雄。)
手援天矛,截修鱗。(此謂孝恭大敗公祏擒之也,援,一作授。)披攘蒙霿,
(《爾雅》:地氣發天不應曰霿。與霧同,晦也。霿,武賦切,又茂、夢二音。)
開海門。地平水靜,浮天根。羲和顯耀,(《淮南子》:羲和,日禦也。)乘清
氛,赫炎溥暢,融大鈞。○右《奔鯨沛》十八句。(其十句句三字,其八句句四
字。)
○梁之餘,保荊、衡、巴、巫,窮南越,良將取之不以師。為《苞枿》第六。
(蕭銑,後梁宣帝曾孫,故曰梁之餘。義寧元年十月,自稱梁王。二年,僣稱皇
帝。西至三峽,南盡交趾,北距漢水,皆附屬,勝兵至四十餘萬。武德元年,徙
居江陵。四年九月,高祖詔發巴蜀兵,以趙郡王孝恭、李靖統十二總管討銑。十
月,銑出降,送長安,斬於都市。南方郡縣聞之,皆望風款附。枿,《爾雅》曰:
烈枿餘也。謂木斫髡而復生也。《說文》曰:伐木餘也。《詩》:苞有三蘖。
《前漢書·敘傳》:三枿之起。註引《詩》雲:包有三枿。《選》·《東京賦》:
山無槎枿。枿,牙葛切,又牙結切,與蘖同。)
苞枿矣,(《官韻》、《唐韻》、《集韻》、《玉篇》並無字,
疑作,傳寫者誤日為黑耳。,音隊,茂也。《玉篇》黑部有字,
徒對切,恐誤以隊作對。邵熊文士也,直音作隊。註曰:草木盛貌。必有
所據。)惟根之蟠。彌巴蔽荊,(荊,即江陵,銑所居地。)負南極以安。■A
3我舊梁氏,(■A3,音冒,一作曰。)緝綏艱難。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
聖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奮不以衆。投跡死地,謀猷縱。化敵為傢,慮則中。
(陟仲切。)浩浩海裔,不威而同。係縲降王,定厥功。(《孟子》:係縲其子
弟。註:係縲,猶結縛也。謂孝恭送銑於長安也。縲,力追切。降,鬍江切。)
澶漫萬裏,(澶漫,大水貌。杜詩:澶漫山東二百州,謂散遠也。《莊子》:澶
漫為樂。《選》:澶漫靡迤。澶,音憚。漫,謨官、莫半二切。)宣唐風。蠻夷
九譯,鹹來從。(傳四方之言曰譯,音亦。《韓詩外傳》:成王之時,越裳氏重
九譯而至。)凱還(一本作旋。)金奏,像形容。(《趙王孝恭傳》:銑降,帝
悅,遷孝恭荊州大總管,詔圖破銑狀以進。)震赫萬國,罔不龔。(《說文》:
肅也。《前漢》:象龔滔天。音恭,義同,通用。)○右《苞枿》二十八句(其
十六句句四字,其三句句五字,其九句句三字。)
○李軌保河右,師臨之不剋,變,或執以降。為《河右平》第七。(軌,字
處則,武威姑臧人。義寧元年七月,自稱河西大涼王,盡有河西五郡之地。唐武
德元年,高祖與書招撫之,册拜為涼州總管,封涼王。二年,軌奉書稱皇從弟大
涼皇帝臣軌,而不受官爵,高祖怒,始議討之。五月,軌將安興貴執軌以聞,河
西悉平。)
河右澶漫,(澶漫,見上註。)頑為之魁。王師如雷震,昆侖以頽。(昆侖,
山名,在西域。昆,音昆。侖,廬昆切。頽,徒回切。)上聾下聰,驁不可回。
(軌將安興貴仕長安,表請說軌,遣之,興貴至武威,乘間說軌,令舉河西以歸
唐,不聽。驁與傲通。《說文》:倨也。《莊子》:則辭以放驁。)助讎抗有德,
惟人之災。乃潰乃奮,執縛歸厥命。(即謂安興貴執軌以聞也。)萬室蒙其仁,
一夫則病。濡以鴻澤,皇之聖。威畏德懷,功以定。順之於理,物鹹遂厥性。○
右《河右平》十八句。(其十一句句四字,其五句句五字,其二句句三字。)
○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強焉。師大破之,降其國,告於廟。為《鐵山碎》第
八。(突厥,古匈奴北部。隋大業中,始畢可汗立,其族強盛。高祖起義兵,遣
劉文靜聘始畢,引以為援,遣兵從平京城。自後恃功驕倨。唐武德二年卒,立頡
利可汗。頡利、突利承父兄之資,尤有憑陵中國之意。九年,入寇便橋,太宗親
與盟於渭上,未幾復寇。貞觀三年,太宗詔李靖、李勣六總管師凡十餘萬討之。
十二月,突利率所部來奔。四年正月,靖進屯惡陽嶺,夜襲定襄,破之。頡利懼,
竄鐵山,靖乘間襲擊,遂大破,滅其國。頡利出奔,張寶相生擒之。復定襄、恆
安之地,斥地界自陰山北至大漠。夏曰獯鬻,殷曰鬼方,周曰獫狁,漢曰匈奴,
魏曰突厥。厥,九勿切。)
鐵山碎,大漠舒。二虜勁,(二虜,頡利、突利二可汗也。)連穹廬。背北
海,專坤隅。歲來侵邊,或傅於都。(於都,入寇便橋也。傅,音附,著也。
《左氏》:傅於許。)天子命元帥,奮其雄圖。破定襄,降魁渠。(靖襲定襄,
破之。頡利所親康蘇密來降。)窮竟窟宅,(竟,一作競。)斥餘吾。(斥,開
也。餘吾,匈奴地名。《前漢·武帝紀》:馬生餘吾水中。應劭註云:在朔方北
也。斥,一作並,蜀本作井。)百蠻破膽,邊氓蘇。威武燀耀,(燀,一作
煇輝,炊也。《左氏》:燀之以薪。《前漢》:燀耀威靈。燀,齒善切。)
明鬼區。(鬼區,夷遠。)利澤瀰萬祀,(瀰,諸本作彌。)功不可逾。官臣拜
手,(《左氏》:官臣偃實先後之。註:官臣,守官之臣。又一本作群臣,非。)
惟帝之謨。○右《鐵山碎》二十二句。(其十一句句三字,其九句句四字,其二
句句五字。)
○劉武周敗裴寂,鹹有晉地,太宗滅之。為《靖本邦》第九。(唐武德二年,
劉武周率兵侵並州,又進寇介州,陷之。五月,高祖遣李仲文討之,一軍全沒。
六月,右僕射裴寂請自行進討。七月,又為其將宋金剛所敗。武周進逼並州,遂
據太原,金剛進攻晉州,六日城陷。太宗表請益兵往擊之。三年四月,敗金剛於
雀鼠𠔌,又破武周於浩州。武周及金剛奔突厥,太宗進平並州,遂復故地。)
本邦伊晉,惟時不靖。根柢之搖,(柢,木根。《漢書》:蟠木根柢。柢,
典禮切,又音蒂。)枝葉攸病。守臣不任,(謂裴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與武周
戰,敗績。)勩於神聖。(勩,勞也,謂勞太宗自平之也。勩,羊至切。)惟鉞
之興,翦焉則定。洪惟我理,(洪,一作往,一本又作汪。)式和以敬。群頑既
夷,庶績鹹正。皇謨載大,惟人之慶。○右《靖本邦》十四句。(句四字。)
○李靖滅吐𠔌渾西海上。為《吐𠔌渾》第十。(吐𠔌渾居甘鬆山之南,洮水
之西。隋時,其王慕容伏允寇邊,煬帝敗之。太宗朝,屢入寇,然伏允耄不能事,
其相天柱王用事。貞觀九年,詔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與侯君集等擊之。伏
允謀入磧,靖等决策深入,破之柏海上。渾,音魂。)
吐𠔌渾盛強,背西海以誇。歲侵擾我疆,退匿險且遐。帝謂神武師,往徵靖
皇傢。烈烈旆其旗,(《詩》: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熊虎雜竜蛇。
(《周禮》:交竜為旂。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王旅千萬人,銜枚
默無嘩。(《周官》有銜枚氏。枚狀如箸,橫銜之。繣絜於項。繣者,結礙
也。絜者,繞也。蓋為結繞而繞項也。《漢書》:章邯夜銜枚擊項梁。顔師古註:
銜枚者,止言語歡囂,欲令敵人不知其來也。嘩,音華。)束刃逾山徼,(徼,
境也。《前漢》:南至牂牁為徼。註:以木石水為界。徼,古堯切,又音叫。)
張翼縱漠沙。一舉刈膻腥,屍骸積如麻。除惡務本根,(《左傳》隱六年:善為
國傢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況敢遺
萌芽。洋洋西海水,威命窮天涯。係虜來王都,(見題註。)犒樂窮休嘉。(
《周禮》:共其犒牛。犒,口到切。)登高望還師,(還,一作旋。)竟野如春
華。(竟,一作競。)行者靡不歸,親戚歡要遮。(《揚雄傳》:淫淫與與,前
後要遮。要,伊消切。)凱旋獻清廟,萬國思無邪。○右《吐𠔌渾》二十六句。
(句五字。)
○李靖滅高昌,為《高昌》第十一。(高昌,地在京師西四千八百裏。唐武
德二年,麯文泰嗣立為王。貞觀四年,文泰入朝,久之,與西突厥通,遂疏朝貢
之禮。十三年,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為交河道大總管,率薛萬鈞等擊之。十四年,
文泰死,子智盛立。王師進逼其都,智盛乃降,以其地為西州。據新、舊史《高
昌傳》及《李靖傳》,皆不見靖滅高昌事,而公題雲靖滅高昌,無所考焉。)
麹氏雄西北,別絶臣外區。(別,異也。外區謂西突厥。別,筆列切。)既
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烈烈王者師,熊螭以為徒。(螭,音攡。)竜旂翻海浪,
(竜旂,見前篇註。)馹騎馳坤隅。(馹,音日,驛傳也。《左氏》:吾將使馹
奔問諸晉。)賁、育捕嬰兒,(《揚子》註:孟賁、夏育皆衛人。《漢書》註:
孟賁,古之勇士,水行不避蛟竜,陸行不避豺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夏育亦
猛士。其唐兵滅高昌,如賁、育之搏嬰兒。郭璞註《爾雅》:空手執曰搏。賁,
音奔。)一掃不復餘。平沙際天極,但見黃雲驅。臣靖執長纓,(漢終軍自請願
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本傳》。)智勇伏囚拘。(《漢·賈誼傳》:
窘若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鹹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號天可汗,
(貞觀四年,李靖係突厥頡利可汗以獻。四月戊戌,西北四夷君長詣闕,請帝為
天可汗。帝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
後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郭子儀傳》:“天可汗存乎?”汗,音寒。)
以覆我國都。(覆,敷救切,蓋也。)兵戍不交害,(戍,一作戎。)各保性與
軀。○右《高昌》二十二句。(句五字。)
○既剋東蠻,群臣請圖蠻夷狀,如《周書·王會》。為《東蠻》第十二。
(唐東謝蠻在黔州西數百裏。貞觀三年,其酋長謝元深入朝,冠烏熊皮冠,以金
銀絡額,身被毛帔,韋皮行,而著履。中書侍郎顔師古因奏言:“周武王時,遠
國歸款,周史乃集其事為《王會》篇。今萬國來朝,至如此輩章服,實可圖寫,
今請撰為《王會圖》。”詔從之。以其地為應州,仍拜元深為刺史。《譚賓錄》
雲:顔師古奏言,乃命尚書閻立本圖之。)
東蠻有謝氏,冠帶理海中。自言我異世,雖聖莫能通。王卒如飛翰,(翰,
毛也。《詩》:如飛如翰。翰,侯肝切,又音寒。)鵬騫駭群竜。(鵬,鳥也。
騫,飛貌。鵬,音朋。騫,音軒。)轟然自天墜,(《漢書》:周亞夫東擊吳、
楚,趙涉遮說曰:“將軍何不從此右去,走藍田,出武關,抵雒陽,直入武庫,
擊鳴鼓,諸侯聞之,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此用其意。轟,呼宏切,群車聲。)
乃信神武功。係虜君臣人,纍纍來自東。(《前漢志》:果纍纍從楚而圍蔡。註:
纍讀曰絫。絫絫,不絶之貌。纍,倫追切。)無思不服從,唐業如山崇。百闢拜
稽首,鹹願圖形容。如周《王會書》,(《汲塚周書》第五十九篇名《王會》。
其圖,天子南面立,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內臺四面者,正北方
應侯、曹叔、伯舅,比服次之,要服次之,荒服又次之,是皆朝於內者。)永永
傳無窮,睢盱萬狀乖。(睢盱,張目貌。《集韻》:睢盱,小人喜悅貌。《列子》:
而睢睢,而盱盱。《選》:天地未祛,睢睢盱盱。註:視不明貌。睢,音雖。盱,
兇於切。)咿嗢九譯重。(咿嗢,言不明也。咿,音伊。《字林》:內悲也。嗢,
乙骨切,《說文》:咽也,一曰大笑。《選》:先嗢噦以理來。又《選》:喔咿
嚅唲,強笑貌。《前漢》:越裳氏重譯獻白雉。張衡《東京賦》:重舌之人九
譯,僉稽首而來王。九譯者,謂譯語度九重之國乃至於此也。)廣輪撫四海,
(《周禮·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馬融雲:東西為廣,南北為輪。
輪,從也。廣,古曠切。)浩浩知皇風。歌詩鐃鼓間,以壯我元戎。○右《東蠻》
二十二句。(句五字。)
○貞符(並序按:序雲,臣為尚書郎時,嘗著《貞符》。公為尚書禮部員外
郎,在永貞元年,《貞符》蓋是時作。然是年鼕,公繼貶永州司馬,而序又云,
“臣所貶州吳武陵為臣言董仲舒對三代受命之符”,則序蓋在永州作。宋景文
《筆錄》雲:柳子厚《貞符》、《礻昔說》,雖模寫前人體式,然自有新意,可
謂文矣。)
負罪臣宗元(一無負罪二字。)惶恐言:臣所貶州流人吳武陵(諸本流人上
有“量移”二字。考之史傳,止雲坐事流永州。胥山瀋晦曰:宜如《唐書》去
“量移”字。)為臣言:“董仲舒對三代受命之符。(董仲舒《策》曰:天之所
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緻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歸
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書》曰:白魚入於王舟,有火集於王屋,流
為烏。此蓋受命之符也。)誠然非耶?”臣曰:非也。何獨仲舒爾。自司馬相如、
劉嚮、揚雄、班彪、彪子固,皆沿襲嗤嗤(音癡,)推古瑞物以配受命。(司馬
相如《封禪文》、劉嚮《洪範五行傳》、揚雄《劇秦美新》、班彪《王命論》、
班固《典引》,皆言符瑞之應。)其言類淫巫瞽史,誑亂後代,(誑,古況切。)
不足以知聖人立極之本,顯至德,揚大功,(一作公。)甚失厥趣。臣為尚書郎
時,嘗著《貞符》,言唐傢正德受命於生人之意,纍積厚久,宜享年無極之義,
(一無年字。)本末閎闊。會貶逐中輟,不剋備究。武陵即叩頭邀臣:“此大事,
不宜以辱故休缺。(缺,破也,少也。《集韻》:缺或作,缺,傾雪切。)使
聖王之典不立,無以抑詭類,拔正道,表核萬代。”(表核,猶表正也,實也。)
臣不勝奮激,即具為書。念終泯沒蠻夷,不聞於時,獨不為也。(獨,一作猶。)
苟一明大道,施於人世,(一本,死字上有臣字。)死無所憾,用是自决。臣宗
元稽首拜手以聞。曰:
孰稱古初樸蒙空侗而無爭,(《揚子》:天降生民,空侗顓蒙。空侗,無知
貌。)厥流以訛,(流,謂末流。訛,謬也。)越乃奮敓鬥怒震動,專肆為淫威?
(《書》:敓攘矯虔。敓,古奪字。一作擊。瀋晦曰:諸本作振動靜專,《唐書》
無靜字,今以《唐書》為據。動字絶句。)曰:是不知道。惟人之初,總總而生,
林林而群。雪霜風雨雷雹暴其外,於是乃知架巢空穴,(一無乃知字,下同。)
輓草木,取皮革,饑渴牝牡之欲驅其內,(驅,一作歐。)於是乃知噬禽獸,咀
果𠔌。(咀,謂商量斟酌之。一曰含味。《前漢》:咀噍芝英兮嘰瓊華。噬,
音誓。咀,在呂切。)合偶而居。交焉而爭,睽焉而鬥。(睽,一作際。)力大
者搏,齒利者嚙,(倪結切,噬也。)爪剛者决,群衆者軋,(乙黠切。《說文》:
輾也。)兵良者殺。披披藉藉,草野塗血。(塗,一作流。)然後強有力者出而
治之,往往為曹於險阻,用號令起,(一無用字。)而君臣什伍之法立。(什伍,
謂兵法也。五人為伍,十人為什。)德紹者嗣,道怠者奪。於是有聖人焉曰黃帝,
遊其兵車,(一無遊字。)交貫乎其內,一統類,齊製量。(製量,謂法制度量
也。)然猶大公之道不剋建。於是有聖人焉曰堯,置州牧四嶽,持而綱之,立有
德有功有能者參而維之,運臂率指,屈伸把握,莫不統率。堯年老,(一無堯字。)
舉聖人而禪焉,大公乃剋建。由是觀之,厥初罔匪極亂。(匪,一作不。)而後
稍可為也。(一本,為下有世字,也下有而字。)非德不樹,故仲尼敘《書》,
於堯曰“剋明俊德”,於舜曰“瀎哲文明”,於禹曰“文命祗承於帝”,於湯曰
“剋寬剋仁,彰信兆民”,於武王曰“有道曾孫”。稽揆典誓,貞哉!惟茲德實
受命之符,以奠永祀。後之妖淫嚚昏(《左傳》: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諸本作
囂,非是。嚚,魚中切。)好怪之徒,乃始陳大電、(《河圖》雲,少典妃附寶,
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耀郊野,附寶意感而生黃帝於壽丘。《帝王世紀》:大電光
繞北斗樞星,附寶感而懷孕,二十四月生黃帝。)大虹、(《世紀》又云:舜母
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瑤光如虹貫月,感女樞而生顓頊。大星如虹流華渚,
而女節生少昊。見瀋約《宋書》。)玄鳥、(《詩·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
商。註云:玄鳥,鳦也。湯之先祖有娀氏女簡狄,配高辛氏,生契。箋雲:
鳦遺卵,簡狄吞之而生契。《史記》:帝嚳少妃簡狄,以春分祀高禖,而玄
鳥遺其卵,簡狄吞之,孕而生契焉。)巨跡、(《詩·生民》:履帝武敏歆。箋
雲:高辛初郊禖之時,有大神之跡,姜嫄履之而生棄。《史記》:帝嚳元妃薑
嫄,見大人跡,履之,感而生稷。)白狼、(《帝王世紀》曰:有神牽白狼銜
鈎入殷朝。《尚書璇璣鈐》曰:湯受金符帝籙,白狼銜鈎入殷朝。)白魚、流火
之烏(武王伐紂,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
上復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董仲舒《策》引《書》:白
魚入於王舟。註謂今文《尚書·泰誓》之辭,謂武王伐紂時有此瑞也。《前漢·
郊祀志》曰: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註引《尚書中候》曰:有火自天止於王屋,
流為赤烏,五至以𠔌俱來。)以為符。斯為詭譎闊誕,(詭,古委切。譎,音决。)
其可羞也,(其,一作甚。)而莫知本於厥貞。(《新唐史》無而字。)漢用大
度。(《漢書·高紀》:常有大度。)剋懷於有氓,登能庸賢,濯痍煦寒,(煦,
烝也。一曰溫潤。痍,音夷。煦,籲句切。)以瘳以熙,茲其為符也。而其妄臣
(一本作臣妾。)乃下取虺蛇,(虺音卉)上引天光,(《史記》:高祖被酒,
夜徑澤中,有白蛇當道,高帝拔劍斬之。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哭曰:吾子白
帝子,化為蛇,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又曰:高帝入關,五星聚於東井。班彪
《王命論》曰:初劉媼妊高祖而夢與神遇,震電晦冥,有竜蛇之怪。是以王、武
感物而折券,呂公睹形而進女,秦皇東遊以厭其氣,呂後望雲而知所處,始受命
則白蛇分,西入關則五星聚,故淮陰、留侯謂之天授,非人力也。公意其指此乎?)
推類號休。(號,鬍刀切,下同。)用誇誣於無知之氓。增以騶虞神鼎,(騶虞,
仁獸也,司馬相如《封禪書》曰:囿騶虞之珍群。又曰:般般之獸,樂我君囿。
白質黑章,其儀可喜。言時得此獸也。元鼎元年,得寶鼎汾水上,因是改元。四
年六月,又得之。)脅驅縱臾,(《西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王謀反事。註,
縱臾,勉強也。臾,一本作踴。《前漢》:日夜縱臾,謂奬勸也。縱,子勇切。
臾,音勇。)俾東之泰山石閭,(武帝太初三年夏四月,還,修封泰山,礻亶石
閭。《郊祀志》雲:石閭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言,仙人閭也,故上親禪焉。)
作大號,謂之封禪,(張晏曰:封禪者,天高而可冀近神靈也。《說文》:祭天
也。一曰讓也。王侯功不敢當,故讓於天。禪,音擅,古文作礻亶字。)皆《尚
書》所無有。莽述承效,(《王莽傳》,前輝光謝囂奏,武功長孟通瀎井得白石,
上圓下方,有丹書著石,文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述為
益州牧,有竜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孫帝。)
卒奮驁逆。其後有賢帝曰光武,剋綏天下,復承舊物,猶崇赤伏,(伏,一作服。
光武在長安時,同捨生強華自關中奉赤伏符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竜
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群臣奏曰:“受命之符,人應為大。”光武因此崇尚
符讖,建武元年也。)以玷厥德。魏、晉而下,尨亂鈎裂,厥符不貞,邦用不靖,
亦罔剋久,駁乎無以議為也。(《玉篇》:駁,馬色不純。《前漢》:白黑雜合
謂之駮。本作駁。)積大亂至於隋氏,環四海以為鼎,跨九垠以為爐,(垠,
《廣雅》:崖也。《前漢》:漂竜淵而還九垠兮。垠,音銀。爐,音盧。)爨以
毒燎,(爨,《說文》:齊謂之炊。燎,放火也。爨,取亂切。燎,音了。)煽
以虐焰。(煽,熾也。焰,火光也。煽,音扇,又音膻。焰,以贍切。)其人沸
涌灼爛,號呼騰蹈,莫有救止。
於是大聖乃起,丕降霖雨,瀎滌蕩沃,蒸為清氛,疏為泠風。(冷,音零。)
人乃漻然休然,(漻,水清深也,《集韻》:變化貌。《莊子》:油然漻然。註:
天下未有不變者也。漻,連條切。又音流。)相睎以生,(睎,一作晞。)
相持以成,相彌以寧。琢斮屠剔。(琢,一作椓,去陰之刑也。《書》劓刵椓
黥。剔,解骨也。琢,丁角切。)膏流節離之禍不作,而人乃剋完平舒愉,屍其
肌膚,以達於夷途。焚坼抵掎,(居綺切。)奔走轉死之害不起,(死,一作徙。)
而人乃剋鳩類集族,歌舞悅懌,用祗於元德。徒奮襢呼,犒迎義旅,歡動六合,
至於麾下。(麾,大將之旗。)大盜豪據,阻命遏德,義威殄戮,鹹墜厥緒,無
劉於虐。(盡殺曰劉。)人乃並受休嘉,去隋氏,剋歸於唐,躑躅謳歌,(躑躅,
行不進貌。躑,音擲。躅,除玉切。)灝灝和寧。(灝,音浩。)帝庸威慄,惟
人之為。敬奠厥賦,(奠,定也。)積藏於下,(《韓詩外傳》曰:王者藏於天
下,諸侯藏於百姓。)是謂豐國。鄉為義廩,斂發謹飭,歲丁大侵,(五穀不熟,
謂之大侵。見《𠔌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人以有年。簡於厥刑,不殘而懲,是
謂嚴威。小屬而支,(而,若也。屬,《說文》:連也。不斷而支體也。下而字
義同。屬,之欲切。)大生而孥,愷悌祗敬,用底於理。凡其所欲,不謁而獲,
凡其所惡,不祈而息。四夷稽服,不作兵革,不竭貨力。丕揚於後嗣,用垂於帝
式。十聖濟厥理。(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肅宗、代宗、德宗、
順宗,凡十帝,是為十聖。)孝仁平寬,惟祖之則。澤久而逾深,(逾,一作愈。)
仁增而益高,人之戴唐,永永無窮。是故受命不於天,於其人,休符不於祥,於
其仁。惟人之仁,匪祥於天,匪祥於天,茲惟貞符哉。(一本,無符字。)未有
喪仁而久者也,未有恃祥而壽者也。商之王以桑𠔌昌,以雉雊大,(商太戊時,
有桑𠔌共生於朝,一暮大拱。伊陟曰:妖不勝德,太戊修德,桑𠔌死。”桑𠔌。
二木名,下音𠔌。《說文》:楮也。又古候切。南人呼楮如𠔌,北人呼如彀。高
宗時,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高宗修政行德,殷道遂復興。雊,鳴也。古候
切。)宋之君以法星壽,(《廣雅》曰:法星,熒惑也,宋景公三十七年,熒惑
守心。心,宋之分野,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於相。”公曰:“相,吾
之股肱。”曰:“可移於民。”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於歲。”公曰:
“歲饑民睏,吾誰為君。”子韋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疑有動。”
於是候之,果徙三捨。捨行七星,星當一年,故延二十一年,景公在位六十四年
而卒。見《史記·宋世傢》。熒惑退捨,又見《呂氏春秋》。)鄭以竜衰,(魯
昭公十九年,鄭大水,竜鬥於時門之外洧淵。)魯以麟弱,(哀公十四年春,西
狩獲麟。)白雉亡漢,(漢平帝元始元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
黃犀死莽,(平帝元始二年,黃支國獻犀牛。王莽班《符命》,總說曰:肇命於
新都,受瑞於黃支。)惡在其為符也?(惡,音烏。)不勝唐德之代,光紹明瀎,
深鴻龐大,保人斯無疆。(一本,無大字。)宜薦於郊廟,文之雅詩,祗告於德
之休。帝曰:“諶哉。”(諶,亦作忱。時任切。)乃黜休祥之奏,究貞符之奧,
思德之所未大,求仁之所未備,以極於邦理,以敬於人事。
其詩曰:於穆敬德,(於,嘆辭。穆,美也。《詩》:於穆清廟。一作穆穆
敬德。)黎人皇之。(皇,君也。)惟貞厥符,浩浩將之。(將,助也。)仁函
於膚,刃莫畢屠。澤於爨,(,音罕,又虛汗切,火乾也。){沸鬲}炎以浣。
({沸鬲},涫也,湯沸也。浣,濯垢也。{沸鬲},方味切。浣,音緩。)殄厥兇
德,(殄,一作勃。)乃驅乃夷,懿其休風,是煦是吹。(煦,籲句切。氣以溫
之。)父子熙熙,相寧以嬉。賦徹而藏,(《孟子》:周人百畝而徹。謂什一之
賦。)厚我糗粻。(《禮記》:五十異粻。糗,去久切,又丘救切。熬米麥
也。粻,張、糧二音。)刑輕以清,我肌靡傷。(肌,一本作宗,一本作完。)
貽我子孫,百代是康。十聖嗣於理,仁後之子。子思孝父,易患於己。(於,一
作乎。)拱之戴之,神具爾宜。(一作神其佑爾。)載揚於雅,承天之嘏。(嘏,
音假,福也,大也。)天之誠神,宜鑒於仁。神之曷依,宜仁之歸。(一本,仁
作人字。)濮沿於北,(一本,沿作鉛字。)祝慄於南。(《前漢·禮樂志·房
中歌》曰:四極爰輳。師古曰:四極,四方極遠之處也。《爾雅》曰:東至於泰
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沿,北至於祝慄,謂之四極。)幅員西東,(《商頌》:
幅隕既長。註云:隕,當作圓。圓,周也。)祗一乃心。祝唐之紀,(紀,一作
祀。)後天罔墜。祝皇之壽,與地鹹久。曷徒祝之,心誠篤之。神協人同,(舊
本作屍協。《唐史》作神協。)道以告之。(告,音梏。)俾爾億萬年,不震不
危。我代之延,永永毗之。仁增以崇,曷不爾思?有號於天,(號,音豪。)僉
曰嗚呼,咨爾皇靈,無替厥符。
○視民詩(詩專以美房玄齡、杜如晦,意有仿於《大雅·崧高》、《烝民》
等詩。一本,此詩在外集。)
帝視民情,(帝,上帝。)匪幽匪明。慘或在腹,已如色聲。亦無動威,亦
無止力。弗動弗止,惟民之極。帝懷民視,(《書》:天視自我民視。)乃降明
德,(明德,謂明德之王。)乃生明翼。(《書》:庶明勵翼。)明翼者何?乃
房乃杜。惟房與杜,實為民路。乃定天子,乃開萬國。萬國既分,乃釋蠹民。乃
學與仕,乃播與食,(《書》:汝後稷播時百𠔌也。)乃器與用,乃貨與通。有
作有遷,無遷無作。士實蕩蕩,農實董董,工實蒙蒙,賈實融融。左右惟一,出
入惟同。攝儀以引,以遵以肆。(音曳,一作肄。)其風既流,品物載休。惟天
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惟百闢正,乃二公之令;惟百闢𠔌,
(𠔌,善也。《書》:凡厥正人,既富方𠔌。)乃二公之祿。二公行矣,弗敢憂
縱,是獲憂共;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獲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則。四夷是
則,永懷不忒。(忒,差忒也,《詩》:其儀不忒。)
○佩韋賦(並序西門豹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韋,皮繩,喻緩也。弦,弓弦,喻急也。事見《韓非子》。範丹自以狷急不能從
容,常佩韋以自戒。事見《後漢書》。據集有《與呂溫書》雲:自吾得友君子,
而後知中庸之門戶階室,此貞元末事也。時公願學中庸,見於文字者甚多,賦亦
當作於貞元二十年後歟?韋,雨非切。)
柳子讀古書,睹直道守節者即壯之,(壯,一作狀之。即,一作則。)蓋有
激也。恆懼過而失中庸之義,慕西門氏佩韋以戒,故作是賦。其辭曰:
邈予生此下都兮,塊天質之愨醇。日月迭而化升兮,■A4遁初而枉神。
(枉,一作柱。一作裧神。一作在神。■A4,音浸。)雕大素而生華兮,(
《廣雅》雲:大素,質之始也。華,猶薄也。生,一作成。)汩末流以喪真。
(汩,音骨。)睎往躅而周章兮,(睎,慕也。周章,不决貌。)懵倚伏其
無垠。(垠,一作根。懵,迷惑不明也。《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垠,垠堮也。懵,母總、母亙二切。)世既奪予之大和兮,眷授予以經常。循
聖人之通途兮,鬱縱臾而不揚。(縱臾,猶勉強也。註見《貞符》。縱,子勇切。
臾,音勇。)猶悉力而究陳兮,獲貞則於典章。嫉時以奮節兮,憫己以抑志。登
嵩丘而垂目兮,(嵩,自中切,中丘也。)瞰中區之疆理。(瞰,苦濫切,下視
也。)橫萬裏而極海兮,頽風浩其四起。恟驚怛而躑躅兮,(恟,音兇,又
上聲,憂恐也。躑躅,行不進貌。)惡浮詐之相詭。思貢忠於明後兮,振教導乎
遐軌。(乎,一本作之。)紛吾守此狂狷兮,(紛,音分。)懼執競而不柔。
(柔,一作求。競,強也。《詩》:執競武王。)探先哲之奧謨兮,(奧,於到
切。)攀往列之洪休。(列,一作烈。)曰瀋潛而剛剋兮,(《書》:瀋潛剛剋。)
固讜人之嘉猷。(讜,音黨,直言也。)嗟行行而躓踣兮,(行行,剛強貌。
《論語》:子路行行如也。躓,跲也。行行,並下浪切。躓,音緻。踣,蒲墨
切。)信往古之所仇。彼穹壤之廓殊兮,寒與暑而交修。執中而俟命兮,固仁聖
之善謀。吾祖士師之直道兮,亦愀然於伐國。(《論語》:柳下惠為士師,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董仲舒傳》:
魯君問柳下惠“吾欲伐齊何如?”下惠曰:“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
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於我哉!”愀,七小切,色變。)尼父戮齊而誅卯兮,
本柔仁以作極。(定十年《𠔌梁傳》:公會齊侯於夾𠔌,孔子相焉。齊人使優施
舞於魯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當死。”使司馬行法焉,首足異門而出。
《傢語》:孔子為魯司寇,七日,而誅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藺
竦顔以誚秦兮,入降廉猶臣僕。(秦、趙會於河外澠池。秦王請趙王鼓瑟,趙王
鼓之。藺相如復請秦王鼓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內,臣得以頸血濺大
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皆靡。秦王為一擊缶。趙王歸國,以為
上卿。廉頗曰:“相如以口舌位居吾上,必辱之。”相如聞之,引車避曰:“顧
吾念之,強秦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二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
所以為此者,先國傢之急而後私讎也。”降,謂下也。一本猶上有以字。)吉優
繇而布和兮,殘萑蒲以屏匿。(吉,鄭子太叔遊吉也。《左氏》昭公二十年:子
太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太叔悔,興徒兵以攻之,
萑苻之盜少止。萑,音丸。苻,與蒲同。繇,與遊同。《前漢》:優繇亮直。)
劌拔刃於霸侯兮,退■A5々而畏服。(劌,曹沫也。《左氏》、《𠔌梁》
作曹劌。齊桓公與魯會於柯而盟。劌執匕首劫齊桓公,左右莫敢動。劌曰:“大
國侵魯,亦已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
劌投其匕首,下壇,就其群臣之位,顔色不變,辭令如故。■A5々,謹也。
《博雅》雲:謹敬之貌。《史·魯世傢》:■A5々如畏然。劌,音桂。躬,
丘六切,又弓、穹二音。)寬與猛其相濟兮,孰不頌茲之盛德。剋明哲而保躬兮,
恢《大雅》之所勖。(《詩·大雅》雲: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勖,音旭,勉也。)
陽宅身以執剛兮,率易帥而蒙辜。(《左傳》文五年:陽處父聘於衛,過寧,寧
嬴曰:“瀋潛剛剋,高明柔剋。夫子一之,其不沒乎?”六年,晉搜於夷,使狐
射姑將中軍,趙盾佐之。陽處父至自溫,改搜於董,易中軍。狐射姑怨陽子之易
其班也,九月,使續鞫居殺處父。)羽愎心以盭志兮,首身離而不懲。(羽既敗
垓下,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
郎中騎楊喜等五人各得其一體。愎,很也。盭,戾也。愎,蒲逼切。盭,音戾。)
雲嶽嶽而專強兮,果黜志而乖圖。(《前漢·朱雲傳》: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師古曰:長角貌。成帝時,雲嘗言於朝,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張禹。上怒曰:
“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雲下,雲攀殿上檻折,呼曰:
“臣得從竜逢、比幹遊於地下足矣!未知朝廷何如爾!”左將軍辛慶忌死爭之,
上意始解。自是不復仕。)鹹觸屏以拒訓兮,肆殞越而就陵。(《前漢》:陳萬
年病,召子鹹教戒於床下,語至夜半,鹹睡,頭觸屏風,萬年怒,鹹謝曰:“具
曉所言,大要教鹹諂也。”萬年遂不復言。萬年死,元帝擢鹹為史中丞。以言石
顯,髡為城旦。)冶訐諫於昏朝兮,名崩弛而陷誅。(《左氏》宣公九年:陳靈
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戲於朝。泄冶諫曰:“公卿宣淫,
民無效焉。且聞不令,君其納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請殺
之,公弗禁,遂殺泄冶。訐,音羯,告也。)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
(罹,音灕。仍,一作俱。)歷九折而直奔兮,固摧轅而失途。(漢王陽為益州
刺史,行部至邛崍九折坂,嘆曰:“吾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遵大路
而麯轍兮,又求達而不能。廣守柔以允塞兮,抵暴梁而壞節。(梁冀鴆殺質帝,
李固、鬍廣、趙戒、杜喬皆以清河王蒜宜立為嗣。先是,蠡吾侯志娶冀妹,冀欲
立之。衆論既異,明日,冀會公卿,意氣兇兇,言辭激切,鬍廣、趙戒皆畏憚,
曰:“惟大將軍令。”而固與喬堅守本議。冀激怒,竟立蠡吾侯,是為桓帝。遂
枉害李固、杜喬。固臨命,與鬍廣、趙戒書曰:“梁氏迷謬,公等麯從。受主厚
祿,顛而不扶,傾覆大事,後之良史,豈有所私?”廣、戒得書悲慚。)傢捴謙
而溫美兮,脅子公而喪哲。(《左傳》宣四年:子公與子傢謀殺鄭靈公。子傢曰:
“畜老猶憚殺之,況君乎?”反譖子傢,子傢懼而從之。夏,弒靈公。)義師仁
而惡很兮,(一本無惡字。)遂潰騰而滅裂。(宋義下令,謂項羽很如狼,羽即
帳中斬其頭。或曰翟義也。為東郡太守,王莽居攝,義心惡之,乃立東平王子信
為天子,自號大司馬,舉兵討之。莽遣將攻之。義不勝,與劉信棄軍亡去,捕得,
屍磔陳都市,夷滅三族。)斯委懦以從邪兮,(懦,一作儒。)悼上蔡其何補。
(始皇崩於沙丘。趙高欲殺太子扶蘇,而立鬍亥,謂丞相斯雲雲,斯曰:“安得
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雲雲,斯曰雲雲,高曰雲雲,斯曰雲雲,
高曰雲雲,斯乃仰天而嘆,垂淚太息曰:“嗟夫,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
命哉!”於是斯乃聽高。其後,為高所譖,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出獄,謂
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
而夷三族。事詳見《史記》李斯本傳。)徐偃柔以屏義兮,倏邦離而身虜。(張
華《博物志》:徐偃王治其國,仁義著聞,諸侯服從。周王使楚伐之。偃王仁,
不忍鬥其民,為楚所敗,走彭城武原東山下。)桑弘和而卻武兮,渙宗覆而國舉。
(桑弘和,一作乘柔知,名字不同,事不可得而考。)設任柔而自處兮,蒙大戮
而不悟。(任柔,一作仁柔,其事未詳,或云鱄設諸,恐非。)故曰:純柔純
弱兮,必削必薄;純剛純強兮,必喪必亡。韜義於中,(韜,音叨。)服和於躬;
和以義宣,剛以柔通。守而不遷兮,變而無窮。交得其宜兮,乃獲其終。姑佩茲
韋兮,(姑,一作始。)考古齊同。亂曰:(亂,理也,所以重理一賦之意。)
韋之申申,佩於躬兮。本正生和,探厥中兮。哲人交修,樂有終兮。庶寡其過,
追古風兮。(追,一作進。)
○揚雄酒箴(晁太史雲:雄以諷成帝,其文為酒客難法度士。)
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藏水
滿懷。不得左右,牽於纆徽。一旦專礙,為■A6所轠。身提黃泉,骨肉為
泥。自用如此,不如鴟夷。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藉酤。常為國
器,托於屬車。出入兩宮,經營公傢。繇是言之,酒何過乎?(專,上絹切。■
A6,丁浪切。轠,音雷。)
○瓶賦(東坡雲:揚子云《酒箴》,有問無答。子厚《瓶賦》,蓋補亡耳。
子厚以瓶為智,幾於信道知命者。晁太史無咎取公此賦於《變騷》,而係之以詞
曰:昔揚雄作《酒箴》,謂鴟夷盛酒而瓶藏水,酒甘以喻小人,水淡以比君子。
故鴟夷以親近托車,而瓶以疏遠居井而羸,此雄欲同塵於皆醉者之詞也。故宗元
復正論以反之,以謂寧為瓶之潔以病己,無為鴟夷之旨以愚人。蓋更相明,亦猶
雄為《反騷》,非反也,合也。今附《酒箴》於此篇首。賦大意,則謂鴟夷雖巧
麯不忤於物,而或以致敗衆亡國之患。未若為瓶,師乎淡泊而不媚私昵,則非巧
麯徼覬一時者之比,此公自喻雲耳。)
昔有智人,善學鴟夷。(鴟夷,字見《史記·齊世傢》,范蠡自號鴟夷子皮。
註云:蓋以吳王殺子胥而盛以鴟夷,今蠡以有罪,故為號也。韋昭曰:鴟夷,革
囊也。又蠡本傳註則雲:若盛酒之鴟夷,用則多所容納,不用則可捲而懷,不忤
於物。)鴟夷蒙鴻,(蒙鴻,並上聲,廣大貌。)罍罃相追。(罍,樽也。罃,
缶也。罍,音雷。罃,音鶯。罃字本作罌。一作斝,斝亦樽名。音假。)諂誘吉
士,喜悅依隨。開喙倒腹,(喙,籲穢切。)斟酌更持。味不苦口,昏至莫知。
頽然縱傲,與亂為期。視白成黑,顛倒妍媸。(上倪堅切,下音嗤。)己雖自售,
人或以危。敗衆亡國,流連不歸。誰主斯罪,鴟夷之為。不如為瓶,居井之眉。
(《酒箴》註云:眉,井邊也。若人目上之有眉。作湄字者非。)鈎深挹潔。
(挹,酌也。)淡泊是師。和齊五味,(和,去聲。齊,纔詣切。)寧除渴饑。
不甘不壞,久而莫遺。清白可鑒,終不媚私。利澤廣大,孰能去之。綆絶身破,
(《說文》雲:綆,井索也。)何足怨咨。功成事遂,復於土泥。歸根反初,無
慮無思。何必巧麯,徼覬一時。(徼,求也。覬,幸也。徼,古堯切。覬,音冀。)
子無我愚,我智如斯。
○牛賦(公之《瓶賦》、《牛賦》,其辭皆有所托,當是謫永州後感憤而作。
以牛自喻,謂牛有耕墾之勞,利滿天下,而終不得其所為緘縢俎豆之用。雖有功
於世,而無益於己。彼羸驢駑馬,麯意從人,而反得所安,終謂命有好醜,非若
能力,皆感憤之辭也。東坡雲:嶺外俗皆恬殺牛,海南為甚。乃書子厚《牛賦》
遺瓊州僧道贇,使曉諭之,即書此賦也。)
若知牛乎?牛之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鳴,(《說
文》:牟,牛鳴。)黃鐘滿脰。(《月令》:中央土,律中黃鐘之宮。黃鐘,謂
土也。脰,音豆,項也。)抵觸隆曦,(音羲。)日耕百畝。往來修直,植乃禾
黍。自種自斂,服箱以走。(《詩》:睆彼牽牛,不以服箱。箱,車上之器,可
以盛者。)輸入官倉,己不適口。富窮飽饑,功用不有。陷泥蹙塊,常在草野。
人不慚愧,利滿天下。皮角見用,肩尻莫保。(尻,苦刀切。《說文》曰:脽
也。)或穿緘縢,或實俎豆。由是觀之,物無逾者。不如羸驢,(羸,音虆。)
服逐駑馬。麯意隨勢,不擇處所。不耕不駕,藿菽自與。(藿,豆葉。菽,大豆。
藿,音霍。)騰踏康莊,(《爾雅》: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出入輕舉。
喜則齊鼻,怒則奮躑。當道長鳴,聞者驚闢。(闢,避也。項羽叱楊喜,人馬俱
驚,闢易數裏。謂開張而易其本處,闢,音闢。)善識門戶,終身不惕。牛雖有
功,於己何益?命有好醜,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解祟賦(並序)(祟,神禍也,音邃。據序雲“柳子既謫”,蓋在永州時
作。)
柳子既謫,(公永貞元年為禮部員外郎,以附王叔文,出為邵州。十一月,
再貶永州司馬。)猶懼不勝其口,筮以《玄》,遇《幹》之八。其贊曰:“赤舌
燒城,吐水於瓶。”(於,一作千。)其測曰:“君子解祟也。”(《太玄》:
《幹》以準《易》之《升》。次八,赤舌燒城,吐水於瓶。測曰:赤舌吐水,君
子以解祟也。註:赤舌,謂九也。兌為口舌,八為木,木生火。火中之舌,故赤
也。赤舌所敗,若火燒城。《詩》曰:哲婦傾城,口舌之由也。金生水,故吐水
也。水滅於火,雖有傾城之言,以水拒之,災無由生矣。晁曰:宗元釋《玄》之
意,以謂其吉其兇,口實為之。赫然陽闢,黝然陰翕,炎以熾火,涼以激水,既
以是燔,亦以是熄。蓋靜實君躁,以喻祟不外作,要自勝者常吉。)喜而為之賦。
(一有曰字。)
鬍赫炎薫熇之烈火兮,(薫,一作重。熇,虛驕、黑各二切。炎氣也。)
而生夫人之齒牙。上殫飛而莫遁,(殫,音單,極也。遁,徒睏切。)旁窮走而
逾加。九泉焦枯而四海滲涸兮,(滲,下漉也。涸,水竭也。滲,所禁切。涸,
音鶴,又鬍故切。)紛揮霍而要遮。(要遮,註見《鐃歌鼓吹麯》。)風雷唬唬
以為橐龠兮,(《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註云:橐龠,中空虛,故能
有聲。橐以皮,龠以竹,橐以風動,龠以氣動。唬,呼交切,又古伯切,虎鳴也。
橐,音托。)回祿煽怒而喊呀。(回祿,火神。煽,熾也。喊,呵也。呀,張口
貌。煽,音扇。喊,呼鹹切,又虎覽切。呀,虛牙切。)燉堪輿為甗釒敖,(堪
輿,天地也。燉,風而火盛貌。甗,鬲屬。釒敖,燒器也。燉,他昆切。甗,語
蹇切,又平聲,又去聲。釒敖,音傲。)爇雲漢而成霞。(爇,焚也。《左傳》:
爇僖負羈。爇,儒劣切。)鄧林大椿不足以充於燎兮,(《列子》:誇父逐日,
道死,其杖化為鄧林,鄧林廣數千裏焉。《莊子》: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
春,八千歲為秋。一本無於字。)倒扶桑落棠膠轕而相叉。(或作轇轕。
《山海經》:大荒之中暘𠔌,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一日居上,枝皆
戴烏。《淮南子》曰:出於暘𠔌,登於扶桑,入於虞泉。轇轕,廣大貌,亦
雜亂貌。《靈光殿賦》:轇轕無垠。廣大貌也。《東京賦》雲:鈒戟轇
轕。雜亂貌也。又《楚辭》:騎轇轕而雜亂兮。轕,音葛。)膏搖唇而
增熾兮,焰掉舌而彌葩。(掉舌字見《史記》。蘇秦掉三寸舌。葩,華也。葩,
披巴切。)沃無瓶兮撲無彗。(慧,旋芮、徐醉二切,帚也。)金流玉鑠兮,
(《說文》:鑠,銷金也。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鑠,式灼切。)
曾不自比於塵沙。獨凄己而燠物,愈騰沸而骹。(骹,腳腰也。,
大嚙也。一本作骸。骹,苦交切。,客牙切。)吾懼夫灼爛灰滅之
為禍,往搜乎《太玄》之奧,(《太玄經》之秘奧也。)訟衆正,訴群邪。曰:
去爾中躁與外撓,姑務清為室而靜為傢。苟能是,則始也汝邇,今也汝遐。涼汝
者進,烈汝者賒。譬之猶豁天淵而覆原燎,(《書》: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
而,一作以。豁,呼括切。燎,音了。)夫何長喙之紛拏。(長喙,赤舌也。拏,
《說文》:牽引也。拏,女加切。)今汝不知清己之慮,而惡人之嘩;不知靜之
為勝,而動焉是嘉。徒遑遑乎狂奔而西傃,盛氣而長嗟。(傃,嚮也。傃,
一作素。奔,一作莽。西傃,一作四索。)不亦遼乎!於是釋然自得,以泠風
濯熱,(《莊子》: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詩》: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以清源滌瑕。履仁之實,去盜之誇。(《老子》:是謂盜之誇,非道也哉。去,
上聲。)冠太清之玄冕,佩至道之瑤華。鋪衝虛以為席,駕恬泊以為車。瀏乎以
遊於萬物者,(瀏,留、柳二音,水清深貌。)始彼狙雌倏施,而以祟為利者,
夫何為耶!(雌,一作雄。)
○懲咎賦(《唐書》本傳載此賦。曰:宗元不得召,內憫悼,悔念往咎,作
賦自儆。蓋為永州司馬時作。元和三年秋也。晁太史取此賦於《續楚辭》,序曰:
宗元竄斥崎嶇蠻瘴間,堙厄感鬱,一寓於文,為離騷數十篇。懲咎者,悔志也。
其言曰:“苟餘齒之有懲兮,蹈前烈而不頗。”後之君子欲成人之美者,讀而悲
之。)
懲咎愆以本始兮,孰非餘心之所求?處卑污以閔世兮,固前志之為尤。始餘
學而觀古兮,怪今昔之異謀。惟聰明為可考兮,追駿步而遐遊。潔誠之既信直兮,
仁友藹而萃之。日施陳以係縻兮,(《騷》雲:日康娛以自忘兮。係縻,一本作
擊摩。)邀堯、舜與之為師。(一無師字。)上睢盱而混茫兮,(睢盱,註見
《鐃歌鼓吹麯》,荒忽不可考信也。)下駁詭而懷私。(駁,一作駮。)旁羅列
以交貫兮,求大中之所宜。曰道有象兮,而無其形。推變乘時兮,與志相迎。不
及則殆兮,過則失貞。謹守而中兮,與時偕行。萬類蕓蕓兮,(一作紜紜。《老
子》:夫物蕓蕓,各歸其根。註:蕓蕓,華葉茂盛也。)率由以寧。剛柔馳張兮,
出入綸經。(綸,一作倫。)登能抑枉兮,白黑濁清。(一本,作清濁。)蹈乎
大方兮,物莫能嬰。奉訏謨以槙內兮,(訏,大也。謨,謀也。《詩》:訏謨
定命。訏,音籲。)欣餘志之有獲。再徵信乎策書兮,謂炯然而不惑。(炯,一
作耿。徵信,一作明信。)愚者果於自用兮,惟懼夫誠之不一。不顧慮以周圖兮,
專茲道以為服。讒妒構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斷,丁亂切。)哀吾黨之不
淑兮,(吾黨,謂伾文之屬也。)遭任遇之卒迫。(卒,音猝。)勢危疑而多
詐兮,逢天地之否隔。(《選》:啓泰真之否隔兮。此謂順宗有疾,憲宗監國之
際。)欲圖退而保己兮,悼乖期乎曩昔。欲操術以致忠兮,衆呀然而互嚇。(
《集韻》:嚇,以口距人。《莊子》:仰而視之曰嚇。音赫。註:怒而拒物聲也。
又呼駕切。呀,虛牙切,張口貌。互字一本作予。)進與退吾無歸兮,甘脂潤乎
鼎鑊。(《說文》:鑊,鎸也。)幸皇鑒之明宥兮,纍郡印而南適。(《漢書》:
印何纍纍,綬若若耶!重積也。永貞元年九月,公初貶為邵州刺史。)惟罪大而
寵厚兮,宜夫重仍乎禍謫。(是年十一月,再貶為永州司馬。)既明懼乎天討兮,
又幽慄乎鬼責。(《莊子》:無人非,無鬼責。)惶惶乎夜寤而書駭兮,類麏麏
之不息。(麏,獐也。,《說文》雲:牡鹿也。以夏至解角。麏,或作麕,從
禾。一作麚字。麏,俱倫切。,音加。)凌洞庭之洋洋兮,溯湘流之氵雲
氵雲。飄風擊以揚波兮,舟摧抑而回邅。(楚人名轉為邅。)日霾曀以昧幽兮,
(《爾雅》雲:風而雨土為霾。《釋名》曰:霾,晦也。《詩·終風》註云:陰
而風曰曀。霾,音埋。曀,音翳。)黝雲涌而上屯。(黝,青黑色。屯,聚也。
《列子》:望之如雲屯。黝字,一本作玄。黝,於糾切。)暮屑窣以淫雨兮,
(屑,先結切。《集韻》:勃屑,行貌。窣,蘇骨切。《說文》:從穴中卒出。)
聽嗷嗷之哀猿。(嗷,衆口愁也。)衆烏萃而啾號兮,(烏,一作鳥。)沸洲渚
以連山。漂遙逐其詎止兮,逝莫屬餘之形魂。攢巒奔以紆委兮,(小山上銳曰巒。
巒,音鸞。委,於鬼切。)束洶涌之崩湍。畔尺進而尋退兮,蕩洄汩乎淪漣。
(水平伏曰淪。漣,水動也。《詩》淪漪註:漣風行水成文。淪,小風水文轉如
輪。汩,音骨。《莊子》與汩俱出註:回伏而涌者汩也。又疾也,汩沒也。又越
筆切。)際窮鼕而止居兮,羈絫棼以縈纏。(絫,《前漢》敬吊楚之湘絫註:不
以罪死曰絫。棼,扶分切。)哀吾生之孔艱兮,循《凱風》之悲詩。罪通天而降
酷兮,不殛死而生為。(元和九年,公之母盧氏卒於永州。殛,一本作亟。《說
文》:從人從口從又從二。二,天地也。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
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殛,訖力、去吏二切。)逾再歲之寒暑兮,猶貿貿而
自持。(《記·檀弓》:貿貿然來。註:目不明貌。一作貿,音茂。)將沉淵而
隕命兮,詎蔽罪以塞禍。惟滅身而無後兮,顧前志猶未可。進路呀以劃絶兮,
(劃,忽麥切。)退伏匿又不果。為孤囚以終世兮,長拘攣而轗軻。(《楚辭》:
轗軻而留滯。)曩餘志之修蹇兮,(《楚辭》:汝何博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
姱節。又云:吾令蹇修以為理。註:好修謇謇誇異之節。俗本作修騫,誤。)
今何為此戾也?夫豈貪食而盜名兮,不混同於世也。將顯身以直遂兮,衆之所宜
蔽也。不擇言以危肆兮,固群禍之際也。禦長轅之無橈兮,(《說文》:橈,麯
木。《周禮》:唯轅直且無橈也。橈,乃孝切。)行九折之峨峨。卻驚棹以橫江
兮,溯凌天之騰波。幸餘死之已緩兮,完形軀之既多。苟餘齒之有懲兮,蹈前烈
而不頗。(《楚詞》:循繩墨而不頗。頗,音坡,傾也。烈,一作列。)死蠻夷
固吾所兮,雖顯寵其焉加。(焉,於虔切,何也。後以意求。)配大中以為偶兮,
諒天命之謂何。
○閔生賦(賦雲:“肆餘目於湘流兮”,蓋在永州時作。又云:“孟軻四十
乃始持心兮”雲雲,“顧餘質愚而減齒兮”雲雲,當是四十以前也。其諸元和五
六年間歟?)
閔吾生之險厄兮,紛喪志以逢尤。(《騷》雲:紛逢尤以離謗。晁無咎雲:
柳宗元雅善蕭俛,在江嶺間貽書言情雲,宗元與罪人交十年,官以是進,辱在
附會,居治平世,終身為頑人之類,猶有少恥,未能盡忘。此蓋以叔文輩為罪人,
頑人謂己恥辱,然悔厲極矣。其曰閔吾生之險厄,紛喪志以逢尤。蓋自以生之不
幸,喪志而為此雲。)氣沉鬱以杳眇兮,涕浪浪而常流。(《騷》雲:攬茹蕙以
掩涕兮,沾餘襟之浪浪。浪,音郎。)膏液竭而枯居兮,魄離散而遠遊。言不信
而莫餘白兮,雖遑遑欲焉求。合喙而隱志兮,幽默以待盡。為與世而斥謬兮,固
離披以顛隕。騏驥之棄辱兮,駑駘以為騁。(駑駘,音奴臺。聘,一作哂。)玄
虯蹶泥兮,(虯,竜無角者。《莊子》曰:蹶泥則沒足滅跗。蹶,音厥。晁作
蹷。虯,渠幽切,諸韻並作■A8。)畏避蛙黽。(蛙,蝦蟆也。黽,亦蛙
屬,與蛙同。音烏瓜切。黽,武幸切。一本黽作蜃,大蛤也。)行不容之崢嶸兮,
(崢,助耕切,嶸,音宏。)質魁壘而無所隱。(《前漢·鮑宣傳》雲:朝廷亡
有耆艾魁壘之士。服虔曰:魁壘,壯貌也。壘,一作能。魁能並如字。《甘泉賦》:
臯伊之徒,冠倫魁能。魁,口賄切。壘,音磊。)鱗介槁以橫陸兮,鴟嘯群而厲
吻。心沉抑以不舒兮,形低摧而自愍。肆餘目於湘流兮,望九疑之垠垠。(湘水
出零陵,北入江。零陵,永州也。九疑,山名。《湘中記》雲:九山相似,行者
疑惑,故云。文穎雲:九疑山,半在蒼梧,半在零陵,相傳以為舜所葬。垠,音
銀。)波淫溢以不返兮,蒼梧鬱其蜚雲。(蜚,古飛字。)重華幽而野死兮,世
莫得其偽真。(《史記》: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屈子之
悁微兮,抗危辭以赴淵。(屈原仕楚,為上官大夫、令尹子蘭所讒,賦《離騷》、
《九辯》、《九章》,投汨羅而死。悁,規緣切。)古固有此極憤兮,矧吾生之
藐艱。(藐,音邈。一作眇。)列往則以考己兮,指鬥極以自陳。登高岩而企踵
兮,瞻故邦之殷轔。(《前漢》:振殷轔而軍裝。轔,註:盛多也。殷,音隱,
又離珍切。)山水浩以蔽虧兮,路蓊勃以揚氛。(蓊,烏孔切。)空廬頽而不理
兮,(空,一作室。)翳丘木之榛榛。(翳,一計切。)塊窮老以淪放兮,匪魑
魅吾誰鄰?(《史記》:舜流四兇族於四裔,以禦魑魅。魑,醜知切。魅,音寐。)
仲尼之不惑兮,有垂訓之謨言。(《語》:孔子曰:“吾四十而不惑。”)孟軻
四十乃始持心兮,猶希勇乎黝、賁。(《孟子》:我四十不動心。黝、賁,北宮
黝、孟賁也。見《公孫醜上》。黝,伊糾切。賁,音奔。)顧餘質愚而齒減兮,
(元和七年,公年始四十,時猶未也。)宜觸禍以阽身。(阽,危也。《楚辭》:
阽餘身而危死節兮,覽餘初其猶未悔。阽,音????。)知徙善而革非兮,又何懼乎
今之人。噫!禹績之勤備兮,曾莫理夫茲川。(上文皆言湘中事。茲川,意謂湘
江也。湘水,《禹貢》不經見,此公所謂曾莫理夫茲川也耶?)殷、周之廓大兮,
南不盡夫衡山。(衡山,南嶽也。見《周禮·職方氏》、《王製》:南不盡衡山,
北不盡恆山。)餘囚楚、越之交極兮,邈離絶乎中原。壤污潦以墳洳兮,蒹(潦,
魯浩、郎到二切。《左氏》:潢污行潦之水。墳,符吻切。土膏肥也。洳,如倨
切。漸濕也。)蒸沸熱而恆昏。戲鳧鸛乎中庭兮,蒹葭生於堂筵。雄虺蓄形於木
杪兮,短狐伺景於深淵。(景,即影字。《楚辭》:雄虺九首。註:虺別名也。
《毛詩》:為鬼為蜮。陸璣疏:蜮,一名射影。南人將入水,先以瓦石投水令濁,
然後入。又《博物志》:江南山有射工蟲,長一二寸,口中有弩形射人影,不治,
則殺人。短狐伺景指此。狐字一作弧。虺,許偉切。)仰矜危而俯慄兮,弭日夜
之拳攣。(病體拘麯。《易》:有孚攣如。攣,閭緣切。)慮吾生之莫保兮,
(生,一作年。)忝代德之元醇。孰眇軀之敢愛兮,竊有繼乎古先。明神之不欺
餘兮,(一本神字在明上。餘,一作為。)庶激烈而有聞。冀後害之無辱兮,匪
徒蓋乎曩愆。(徒,一作攘。)
○夢歸賦(公在永州,懷思鄉閭而作也。晁無咎曰:宗元既貶,悔其年少氣
銳,不識幾微,久幽不還,故作《夢歸賦》。初言覽故鄉喬木而悲,中言仲尼欲
居九夷,老子適戎以自釋,末雲首丘鳴號,示終不忘其舊。當世憐之,然衆畏其
才高,竟廢不起。)
罹擯斥以窘束兮,餘惟夢之為歸。精氣註以凝冱兮,(冱,水凝也。《莊子》
曰:河漢冱而不能寒。冱,音互。)循舊鄉而顧懷。夕餘寐於荒陬兮,心慊慊而
莫違。(慊,苦簟切。)質舒解以自恣兮,息愔翳而愈微。(愔,伊淫切,安和
貌。)欻騰踴而上浮兮,(欻,暴起也。《說文》雲:有所吹起,諸韻無從三火
者。杜子美《虎牙行》:秋風欻吸吹南國。《文選》江淹詩:欻吸鵾雞悲。諸傢
多用從二火字。《莊子》朝菌註下云:欻,生芝也。後漢張平子《思玄賦》:欻
神化而蟬蛻兮。惟二字從三火。欻,況物切,疾貌。)俄滉瀁之無依。(滉
瀁,上力廣切,下餘掌切。深廣貌。)圓方混而不形兮,顥醇白之霏霏。(顥,
白貌。《楚辭》:天白顥顥。又云:雲霏霏而承宇。顥,音昊。)上茫茫而無星
辰兮,(一作茫洋。)下不見夫水陸。(水,一作川。)若有鉥餘以往路兮,
(鉥,音述,導也。《說文》:綦針也。晏本作訹。訹,言也。音恤。
《說文》:誘也。《漢書》“怵於邪說”註:怵體訹字耳。)馭擬擬以回覆。
(《漢·食貨志》引《詩》黍稷擬擬註:盛貌。詩作薿薿。似,魚紀切。)浮雲
縱以直度兮,雲濟餘乎西北。風纚纚以經耳兮,(纚纚,連也。《楚辭》:
索鬍繩之纚纚。纚纚,風聲也。一作釃釃。晁作纚纚以驚耳。纚
音邐,又音離。)類行舟迅而不息。洞然於以瀰漫兮,(瀰漫,大水貌。以字一
本重作於字。瀰,音彌。漫,音瞞。)虹蜺羅列而傾側。(《爾雅》:蝃,
虹也。蜺為挈貳,與電同。又蜺,雌虹也。)橫衝飆以{湯皿}擊兮,(飆,卑遙
切。{湯皿},音蕩,又他浪切。)忽中斷而迷惑。靈幽漠以瀄汩兮,(靈字,
一本作零雨二字。瀄汩,水流貌。瀄,音節。汩,越筆切。)進怊悵而不得。
(《楚辭》:怊悵而自悲。怊,敕喬切。)白日邈其中出兮,(一本,出作無,
又一本,無出字。)陰霾披離以泮釋。(霾,音埋,風雨土也。)施嶽瀆以定位
兮,互參差之白黑。忽崩騫上下兮,(一本作崩騫翔以上下以徊徨兮,又作忽崩
騫翔以上下兮,又作崩騫上下以徊徨兮。)聊按行而自抑。(行,一作衍。)指
故都以委墜兮,瞰鄉閭之修直。(瞰,音闞。)原田蕪穢兮,崢嶸榛棘。喬木摧
解兮,垣廬不飾。(公與許孟容書云:先墓在城南,無異子弟為主,自譴逐來,
消息存亡不一至鄉閭。又云:城西有數頃田,樹果百株,多先人手自封殖,今已
荒穢,恐便斬伐。有哀憤毀傷之意,與此賦同。書在元和四年作,賦亦當後先於
此。)山嵎嵎以岩立兮,(嵎,音虞。山高貌。)水汩汩以漂激。(汩,音骨,
又越筆切。)魂恍惘若有亡兮,(恍,音怳。惘,音罔,恍惚也。)涕汪浪以隕
軾。(浪,音郎。晁作浪浪。)類曛黃之黭漠兮,(《楚辭·思美人》章:
指幡塚之西隈兮,與纁黃以為期。註:纁黃,蓋昏時。黭,果實黑壞貌。掩、
黯二音。晁作黔漠。)欲周流而無所極。紛若喜而佁兮,(佁,敕吏切。擬,
音毅。《韻》音擬。不前也。又音態、礙。)心回互以壅塞。(互,音戶,俗作
■A9。一本又作■A10。音支,目汁凝也。諸《韻》皆無■A10字,作回
■A9,恐是。章藉章敦頤《釋音》作■A10眩。眩,音縣,目無常主也。)
鐘鼓喤以戒旦兮,(喤,音橫。)陶去幽而開寤。罾罻蒙其復體兮,(罾罻,
音曾熨。魚網也。復字,一作後。)孰雲桎梏之不固?(桎,手械。梏,足械。
上音質,下姑沃切。)精誠之不可再兮,餘無蹈夫歸路。偉仲尼之聖德兮,(德,
一本作位。)謂九夷之可居。(《論語》: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子曰:“君
子居之,何陋之有。”居,協韻,去聲。)惟道大而無所入兮,猶流遊乎曠野。
(野,一本作墅,非。)老聃遁而適戎兮,指淳茫以縱步。(《史記》:老聃見
周衰,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乃著書五千餘言
而去。又《神仙傳》:老子將去周而出關,以升昆侖。關令尹喜掃門,道見老子,
老子以長生之事教之。)蒙莊之恢怪兮,寓大鵬之遠去。(莊子,蒙人。《逍遙
遊》篇雲:北溟有魚,其名曰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是鳥也,海運則徙於南
溟。)苟遠適之若茲兮,鬍為故國之為慕?首丘之仁類兮,斯君子之所譽。(
《禮記》:狐死正丘首,仁也。)鳥獸之鳴號兮,有動心而麯顧。(《禮記》:
鳥獸喪其群匹,越月逾時,則必返巡,過其故鄉,翔回焉,鳴號焉,然後乃能去
之。)膠餘衷之莫能捨兮,(衷,一作哀。)雖判析而不悟。列茲夢以三復兮,
(三,一作往。)極明昏而告訴。
○囚山賦(永貞元年,公謫居永州。元和九年,作此賦。晁太史無咎序公此
賦於《變騷》曰:《語》雲:仁者樂山。自昔達人,有以朝市為樊籠者矣,未聞
以山林為樊籠者。宗元謫南海久,厭山不可得而出,懷朝市不可得而復,丘壑草
木之可愛者,皆陷井也,故賦《囚山》。淮南小山之辭,亦言山中不可以久留,
以謂賢人遠伏,非所宜爾,何至以幽獨為狴牢,不可一日居哉?然終其意近《招
隱》,故錄之。)
楚越之郊環萬山兮,勢騰踴夫波濤。紛對回合仰伏以離迾兮,(迾,音列,
又音例,遮也。一本無對字。)若重墉之相褒。爭生角逐上軼旁出兮,(軼,迭、
佚二音。《說文》:車相出也。)下坼裂而為壕。(壕,音豪,塹也。)欣下頽
以就順兮,曾不畝平而又高。沓雲雨而漬厚土兮,(沓,合也。漬,漚物也。沓,
達合切。漬,疾智切,一本無而字,漬作積。)蒸鬱勃其腥鱢。(《周禮》:辨
腥鱢膻香之不可食者。《說文》:鱢,豕膏臭也。腥,音星。鱢,蘇曹切。)陽
不舒以擁隔兮,群陰■A11而為曹。(A11,固寒也。《西京賦》:涸陰A
11寒。曹,偶也。為,一作與。A11,鬍故切,與冱同。)側耕危獲苟以食
兮,哀斯民之增勞。(斯民,一本作下民。一作小人。)攢林麓以為叢棘兮,
(攢,一作積。山足曰麓。《易》:寘於叢棘。疏雲:叢棘,謂囚執之處,以棘
叢而禁之也。)虎豹咆代狴牢之吠嗥。(咆,虎豹聲。《博物志》雲:狴,
獄別名。嗥亦咆也。咆,音庖。,虎檻切。狴,音陛。嗥,音豪。,一作闞,
虎檻切,恐是,蓋《韻》中無字。)鬍井眢以管視兮,(眢,目無明也。又廢
井也。《左傳》宣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註:視虛廢井而求拯己。《東方朔傳》:
以管窺天。一本鬍字上有予字。眢,音剜,又作殞。)窮坎險其焉逃。顧幽昧之
罪加兮,雖聖猶病夫嗷嗷。匪兕吾為柙兮,(兕,似牛,一角。《論語》:虎兕
出於柙。註云:柙,檻也。)匪豕吾為牢。(《詩》:執豕於牢。)積十年莫吾
省者兮,(公永貞元年乙酉,貶永州司馬。至元和九年甲午,為十年矣。明年,
始召至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增蔽吾以蓬蒿。聖日以理兮,(聖,一作世。)
賢日以進,誰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一本無下吾字。)
○愈膏肓疾賦(《左傳》成十年:晉景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
未至,公夢疾為二竪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其一曰:“居肓之上,
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肓,鬲也。心下為膏。晏元獻
嘗親書此賦雲:膚淺不類柳文,宜去之。或曰:公少作也,藉以論治國之理焉。
肓,音荒,鬲也。心上鬲下。)
景公夢疾膏肓,尚謂虛假,命秦緩以候問,遂俯伏於堂下。(俯伏,一作伏
身。)公曰:“吾今形體不衰,筋力未寡,子言其有疾者,何也?”秦緩乃窮神
極思,曰:“(窮,一作究。思,去聲。)夫上醫療未萌之兆,中醫攻有兆之者。
目定死生,心存取捨,亦猶卞和獻含璞之璧,伯樂相有孕之馬。然臣之遇疾,如
泥之處埏,(屍連切,和土也。)疾之遇臣,如金之在冶。雖九竅未擁,四支且
安。膚腠營胃,(膚,音孚。腠,音湊。肌脈也。營字一作脘。)外強中幹。
(僖十五年《左氏傳》:張脈僨興,外強中幹。)精氣內傷,神沮脈殫。以熱益
熱,以寒益寒。針灸不達,誠死之端。巫新麥以為讖,(楚禁切,驗也。)果不
得其所餐。”(成十年《左氏傳》:晉侯夢大厲。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
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六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召桑田巫,
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厠,陷而卒。餐,七安切。)公曰:“固知天賦性命,如
彼暄寒,短不足悲,修不足歡。哂彼醫兮,徒精厥術,如何為之可觀?”醫乃勃
然變色,攘袂而起:“子無讓我,我謂於子:我之技也,如石投水,如弦激矢。
視生則生,視死則死。膏肓之疾不救,衰亡之國不理。巨川將潰,非捧土之能塞。
(捧,上聲。)大廈將崩,非一木之能止。斯言足以諭大,子今察乎孰是!”爰
有忠臣,聞之憤怨,忘廢寢食,擗摽感嘆:(《詩》:寤闢有摽。註:闢,傷心
也。摽,拊心貌。擗,音闢。摽,婢小、匹妙二切。)生死浩浩,天地漫漫。
(《甘泉賦》:指東西之漫漫。註:無崖際之貌。漫,莫半切。)綏之則壽,撓
之則散。善養命者,鮐背鶴發成童兒。(鮐,海魚也。鮐背,謂背有鮐文。鮐,
音臺。)善輔弼者,殷辛、夏桀為周、漢。非藥曷以愈疾?非兵鬍以定亂?喪亡
之國,在賢哲之所扶匡;而忠義之心,(一無而字。)豈膏肓之所羈絆?(羈絆,
馬絡縶也。《前漢》:貫仁義之羈絆。羈,居宜切。絆,音半。)餘能理亡國之
刓弊?(刓,五官切。剸也,齊也。)愈膏肓之患難,君謂之何以?”醫曰:
“夫八紘之外,(紘,音宏。)六合之中,始自生靈,及乎昆蟲,神安則存,神
喪則終。亦猶道之紊也,患出於邪佞;身之憊也,(憊,音。)疾生於火
風。彼膏肓之與顛覆,匪藥石而能攻者哉。”因此而言曰:“餘今變禍為福,易
麯成直。寧關天命,在我人力。以忠孝為幹櫓,(音魯,大盾也。)以信義為封
殖。拯厥兆庶,綏乎社稷。一言而熒惑退捨,(見上《貞符序》註。)一揮而羲
和匪昃。(《淮南子》:魯陽公與韓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捨。
羲和,日禦也。)桑𠔌、生庭而自滅,野雉雊鼎而自息。(桑𠔌、雉雊二事,
見上《貞符》註。)誠天地之無親,曷膏肓之能極?”醫者遂口噤心醉,(噤,
巨禁切。)跼投棄針石,匍匐而前:(匍,扶、蒲二音。匐,音伏,又蒲墨切。)
“吾謂治國在天,子謂治國在賢;(治字,一本作浩。)吾謂命不可續,子謂命
將可延。詎知國不足理,疾不足痊。佐荒淫為聖主,保夭壽為長年。皆正直之是
與,庶將來之勉旃!”
韋,皮繩,喻緩也。弦,弓弦,喻急也。事見《韓非子》。範丹自以狷急不能從
容,常佩韋以自戒。事見《後漢書》。據集有《與呂溫書》雲:自吾得友君子,
而後知中庸之門戶階室,此貞元末事也。時公願學中庸,見於文字者甚多,賦亦
當作於貞元二十年後歟?韋,雨非切。)
柳子讀古書,睹直道守節者即壯之,(壯,一作狀之。即,一作則。)蓋有
激也。恆懼過而失中庸之義,慕西門氏佩韋以戒,故作是賦。其辭曰:
邈予生此下都兮,塊天質之愨醇。日月迭而化升兮,■A4遁初而枉神。
(枉,一作柱。一作裧神。一作在神。■A4,音浸。)雕大素而生華兮,(
《廣雅》雲:大素,質之始也。華,猶薄也。生,一作成。)汩末流以喪真。
(汩,音骨。)睎往躅而周章兮,(睎,慕也。周章,不决貌。)懵倚伏其
無垠。(垠,一作根。懵,迷惑不明也。《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垠,垠堮也。懵,母總、母亙二切。)世既奪予之大和兮,眷授予以經常。循
聖人之通途兮,鬱縱臾而不揚。(縱臾,猶勉強也。註見《貞符》。縱,子勇切。
臾,音勇。)猶悉力而究陳兮,獲貞則於典章。嫉時以奮節兮,憫己以抑志。登
嵩丘而垂目兮,(嵩,自中切,中丘也。)瞰中區之疆理。(瞰,苦濫切,下視
也。)橫萬裏而極海兮,頽風浩其四起。恟驚怛而躑躅兮,(恟,音兇,又
上聲,憂恐也。躑躅,行不進貌。)惡浮詐之相詭。思貢忠於明後兮,振教導乎
遐軌。(乎,一本作之。)紛吾守此狂狷兮,(紛,音分。)懼執競而不柔。
(柔,一作求。競,強也。《詩》:執競武王。)探先哲之奧謨兮,(奧,於到
切。)攀往列之洪休。(列,一作烈。)曰瀋潛而剛剋兮,(《書》:瀋潛剛剋。)
固讜人之嘉猷。(讜,音黨,直言也。)嗟行行而躓踣兮,(行行,剛強貌。
《論語》:子路行行如也。躓,跲也。行行,並下浪切。躓,音緻。踣,蒲墨
切。)信往古之所仇。彼穹壤之廓殊兮,寒與暑而交修。執中而俟命兮,固仁聖
之善謀。吾祖士師之直道兮,亦愀然於伐國。(《論語》:柳下惠為士師,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董仲舒傳》:
魯君問柳下惠“吾欲伐齊何如?”下惠曰:“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
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於我哉!”愀,七小切,色變。)尼父戮齊而誅卯兮,
本柔仁以作極。(定十年《𠔌梁傳》:公會齊侯於夾𠔌,孔子相焉。齊人使優施
舞於魯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當死。”使司馬行法焉,首足異門而出。
《傢語》:孔子為魯司寇,七日,而誅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藺
竦顔以誚秦兮,入降廉猶臣僕。(秦、趙會於河外澠池。秦王請趙王鼓瑟,趙王
鼓之。藺相如復請秦王鼓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內,臣得以頸血濺大
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皆靡。秦王為一擊缶。趙王歸國,以為
上卿。廉頗曰:“相如以口舌位居吾上,必辱之。”相如聞之,引車避曰:“顧
吾念之,強秦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二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
所以為此者,先國傢之急而後私讎也。”降,謂下也。一本猶上有以字。)吉優
繇而布和兮,殘萑蒲以屏匿。(吉,鄭子太叔遊吉也。《左氏》昭公二十年:子
太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太叔悔,興徒兵以攻之,
萑苻之盜少止。萑,音丸。苻,與蒲同。繇,與遊同。《前漢》:優繇亮直。)
劌拔刃於霸侯兮,退■A5々而畏服。(劌,曹沫也。《左氏》、《𠔌梁》
作曹劌。齊桓公與魯會於柯而盟。劌執匕首劫齊桓公,左右莫敢動。劌曰:“大
國侵魯,亦已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
劌投其匕首,下壇,就其群臣之位,顔色不變,辭令如故。■A5々,謹也。
《博雅》雲:謹敬之貌。《史·魯世傢》:■A5々如畏然。劌,音桂。躬,
丘六切,又弓、穹二音。)寬與猛其相濟兮,孰不頌茲之盛德。剋明哲而保躬兮,
恢《大雅》之所勖。(《詩·大雅》雲: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勖,音旭,勉也。)
陽宅身以執剛兮,率易帥而蒙辜。(《左傳》文五年:陽處父聘於衛,過寧,寧
嬴曰:“瀋潛剛剋,高明柔剋。夫子一之,其不沒乎?”六年,晉搜於夷,使狐
射姑將中軍,趙盾佐之。陽處父至自溫,改搜於董,易中軍。狐射姑怨陽子之易
其班也,九月,使續鞫居殺處父。)羽愎心以盭志兮,首身離而不懲。(羽既敗
垓下,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
郎中騎楊喜等五人各得其一體。愎,很也。盭,戾也。愎,蒲逼切。盭,音戾。)
雲嶽嶽而專強兮,果黜志而乖圖。(《前漢·朱雲傳》: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師古曰:長角貌。成帝時,雲嘗言於朝,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張禹。上怒曰:
“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雲下,雲攀殿上檻折,呼曰:
“臣得從竜逢、比幹遊於地下足矣!未知朝廷何如爾!”左將軍辛慶忌死爭之,
上意始解。自是不復仕。)鹹觸屏以拒訓兮,肆殞越而就陵。(《前漢》:陳萬
年病,召子鹹教戒於床下,語至夜半,鹹睡,頭觸屏風,萬年怒,鹹謝曰:“具
曉所言,大要教鹹諂也。”萬年遂不復言。萬年死,元帝擢鹹為史中丞。以言石
顯,髡為城旦。)冶訐諫於昏朝兮,名崩弛而陷誅。(《左氏》宣公九年:陳靈
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戲於朝。泄冶諫曰:“公卿宣淫,
民無效焉。且聞不令,君其納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請殺
之,公弗禁,遂殺泄冶。訐,音羯,告也。)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
(罹,音灕。仍,一作俱。)歷九折而直奔兮,固摧轅而失途。(漢王陽為益州
刺史,行部至邛崍九折坂,嘆曰:“吾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遵大路
而麯轍兮,又求達而不能。廣守柔以允塞兮,抵暴梁而壞節。(梁冀鴆殺質帝,
李固、鬍廣、趙戒、杜喬皆以清河王蒜宜立為嗣。先是,蠡吾侯志娶冀妹,冀欲
立之。衆論既異,明日,冀會公卿,意氣兇兇,言辭激切,鬍廣、趙戒皆畏憚,
曰:“惟大將軍令。”而固與喬堅守本議。冀激怒,竟立蠡吾侯,是為桓帝。遂
枉害李固、杜喬。固臨命,與鬍廣、趙戒書曰:“梁氏迷謬,公等麯從。受主厚
祿,顛而不扶,傾覆大事,後之良史,豈有所私?”廣、戒得書悲慚。)傢捴謙
而溫美兮,脅子公而喪哲。(《左傳》宣四年:子公與子傢謀殺鄭靈公。子傢曰:
“畜老猶憚殺之,況君乎?”反譖子傢,子傢懼而從之。夏,弒靈公。)義師仁
而惡很兮,(一本無惡字。)遂潰騰而滅裂。(宋義下令,謂項羽很如狼,羽即
帳中斬其頭。或曰翟義也。為東郡太守,王莽居攝,義心惡之,乃立東平王子信
為天子,自號大司馬,舉兵討之。莽遣將攻之。義不勝,與劉信棄軍亡去,捕得,
屍磔陳都市,夷滅三族。)斯委懦以從邪兮,(懦,一作儒。)悼上蔡其何補。
(始皇崩於沙丘。趙高欲殺太子扶蘇,而立鬍亥,謂丞相斯雲雲,斯曰:“安得
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雲雲,斯曰雲雲,高曰雲雲,斯曰雲雲,
高曰雲雲,斯乃仰天而嘆,垂淚太息曰:“嗟夫,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
命哉!”於是斯乃聽高。其後,為高所譖,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出獄,謂
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
而夷三族。事詳見《史記》李斯本傳。)徐偃柔以屏義兮,倏邦離而身虜。(張
華《博物志》:徐偃王治其國,仁義著聞,諸侯服從。周王使楚伐之。偃王仁,
不忍鬥其民,為楚所敗,走彭城武原東山下。)桑弘和而卻武兮,渙宗覆而國舉。
(桑弘和,一作乘柔知,名字不同,事不可得而考。)設任柔而自處兮,蒙大戮
而不悟。(任柔,一作仁柔,其事未詳,或云鱄設諸,恐非。)故曰:純柔純
弱兮,必削必薄;純剛純強兮,必喪必亡。韜義於中,(韜,音叨。)服和於躬;
和以義宣,剛以柔通。守而不遷兮,變而無窮。交得其宜兮,乃獲其終。姑佩茲
韋兮,(姑,一作始。)考古齊同。亂曰:(亂,理也,所以重理一賦之意。)
韋之申申,佩於躬兮。本正生和,探厥中兮。哲人交修,樂有終兮。庶寡其過,
追古風兮。(追,一作進。)
○揚雄酒箴(晁太史雲:雄以諷成帝,其文為酒客難法度士。)
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藏水
滿懷。不得左右,牽於纆徽。一旦專礙,為■A6所轠。身提黃泉,骨肉為
泥。自用如此,不如鴟夷。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藉酤。常為國
器,托於屬車。出入兩宮,經營公傢。繇是言之,酒何過乎?(專,上絹切。■
A6,丁浪切。轠,音雷。)
○瓶賦(東坡雲:揚子云《酒箴》,有問無答。子厚《瓶賦》,蓋補亡耳。
子厚以瓶為智,幾於信道知命者。晁太史無咎取公此賦於《變騷》,而係之以詞
曰:昔揚雄作《酒箴》,謂鴟夷盛酒而瓶藏水,酒甘以喻小人,水淡以比君子。
故鴟夷以親近托車,而瓶以疏遠居井而羸,此雄欲同塵於皆醉者之詞也。故宗元
復正論以反之,以謂寧為瓶之潔以病己,無為鴟夷之旨以愚人。蓋更相明,亦猶
雄為《反騷》,非反也,合也。今附《酒箴》於此篇首。賦大意,則謂鴟夷雖巧
麯不忤於物,而或以致敗衆亡國之患。未若為瓶,師乎淡泊而不媚私昵,則非巧
麯徼覬一時者之比,此公自喻雲耳。)
昔有智人,善學鴟夷。(鴟夷,字見《史記·齊世傢》,范蠡自號鴟夷子皮。
註云:蓋以吳王殺子胥而盛以鴟夷,今蠡以有罪,故為號也。韋昭曰:鴟夷,革
囊也。又蠡本傳註則雲:若盛酒之鴟夷,用則多所容納,不用則可捲而懷,不忤
於物。)鴟夷蒙鴻,(蒙鴻,並上聲,廣大貌。)罍罃相追。(罍,樽也。罃,
缶也。罍,音雷。罃,音鶯。罃字本作罌。一作斝,斝亦樽名。音假。)諂誘吉
士,喜悅依隨。開喙倒腹,(喙,籲穢切。)斟酌更持。味不苦口,昏至莫知。
頽然縱傲,與亂為期。視白成黑,顛倒妍媸。(上倪堅切,下音嗤。)己雖自售,
人或以危。敗衆亡國,流連不歸。誰主斯罪,鴟夷之為。不如為瓶,居井之眉。
(《酒箴》註云:眉,井邊也。若人目上之有眉。作湄字者非。)鈎深挹潔。
(挹,酌也。)淡泊是師。和齊五味,(和,去聲。齊,纔詣切。)寧除渴饑。
不甘不壞,久而莫遺。清白可鑒,終不媚私。利澤廣大,孰能去之。綆絶身破,
(《說文》雲:綆,井索也。)何足怨咨。功成事遂,復於土泥。歸根反初,無
慮無思。何必巧麯,徼覬一時。(徼,求也。覬,幸也。徼,古堯切。覬,音冀。)
子無我愚,我智如斯。
○牛賦(公之《瓶賦》、《牛賦》,其辭皆有所托,當是謫永州後感憤而作。
以牛自喻,謂牛有耕墾之勞,利滿天下,而終不得其所為緘縢俎豆之用。雖有功
於世,而無益於己。彼羸驢駑馬,麯意從人,而反得所安,終謂命有好醜,非若
能力,皆感憤之辭也。東坡雲:嶺外俗皆恬殺牛,海南為甚。乃書子厚《牛賦》
遺瓊州僧道贇,使曉諭之,即書此賦也。)
若知牛乎?牛之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鳴,(《說
文》:牟,牛鳴。)黃鐘滿脰。(《月令》:中央土,律中黃鐘之宮。黃鐘,謂
土也。脰,音豆,項也。)抵觸隆曦,(音羲。)日耕百畝。往來修直,植乃禾
黍。自種自斂,服箱以走。(《詩》:睆彼牽牛,不以服箱。箱,車上之器,可
以盛者。)輸入官倉,己不適口。富窮飽饑,功用不有。陷泥蹙塊,常在草野。
人不慚愧,利滿天下。皮角見用,肩尻莫保。(尻,苦刀切。《說文》曰:脽
也。)或穿緘縢,或實俎豆。由是觀之,物無逾者。不如羸驢,(羸,音虆。)
服逐駑馬。麯意隨勢,不擇處所。不耕不駕,藿菽自與。(藿,豆葉。菽,大豆。
藿,音霍。)騰踏康莊,(《爾雅》: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出入輕舉。
喜則齊鼻,怒則奮躑。當道長鳴,聞者驚闢。(闢,避也。項羽叱楊喜,人馬俱
驚,闢易數裏。謂開張而易其本處,闢,音闢。)善識門戶,終身不惕。牛雖有
功,於己何益?命有好醜,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解祟賦(並序)(祟,神禍也,音邃。據序雲“柳子既謫”,蓋在永州時
作。)
柳子既謫,(公永貞元年為禮部員外郎,以附王叔文,出為邵州。十一月,
再貶永州司馬。)猶懼不勝其口,筮以《玄》,遇《幹》之八。其贊曰:“赤舌
燒城,吐水於瓶。”(於,一作千。)其測曰:“君子解祟也。”(《太玄》:
《幹》以準《易》之《升》。次八,赤舌燒城,吐水於瓶。測曰:赤舌吐水,君
子以解祟也。註:赤舌,謂九也。兌為口舌,八為木,木生火。火中之舌,故赤
也。赤舌所敗,若火燒城。《詩》曰:哲婦傾城,口舌之由也。金生水,故吐水
也。水滅於火,雖有傾城之言,以水拒之,災無由生矣。晁曰:宗元釋《玄》之
意,以謂其吉其兇,口實為之。赫然陽闢,黝然陰翕,炎以熾火,涼以激水,既
以是燔,亦以是熄。蓋靜實君躁,以喻祟不外作,要自勝者常吉。)喜而為之賦。
(一有曰字。)
鬍赫炎薫熇之烈火兮,(薫,一作重。熇,虛驕、黑各二切。炎氣也。)
而生夫人之齒牙。上殫飛而莫遁,(殫,音單,極也。遁,徒睏切。)旁窮走而
逾加。九泉焦枯而四海滲涸兮,(滲,下漉也。涸,水竭也。滲,所禁切。涸,
音鶴,又鬍故切。)紛揮霍而要遮。(要遮,註見《鐃歌鼓吹麯》。)風雷唬唬
以為橐龠兮,(《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註云:橐龠,中空虛,故能
有聲。橐以皮,龠以竹,橐以風動,龠以氣動。唬,呼交切,又古伯切,虎鳴也。
橐,音托。)回祿煽怒而喊呀。(回祿,火神。煽,熾也。喊,呵也。呀,張口
貌。煽,音扇。喊,呼鹹切,又虎覽切。呀,虛牙切。)燉堪輿為甗釒敖,(堪
輿,天地也。燉,風而火盛貌。甗,鬲屬。釒敖,燒器也。燉,他昆切。甗,語
蹇切,又平聲,又去聲。釒敖,音傲。)爇雲漢而成霞。(爇,焚也。《左傳》:
爇僖負羈。爇,儒劣切。)鄧林大椿不足以充於燎兮,(《列子》:誇父逐日,
道死,其杖化為鄧林,鄧林廣數千裏焉。《莊子》: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
春,八千歲為秋。一本無於字。)倒扶桑落棠膠轕而相叉。(或作轇轕。
《山海經》:大荒之中暘𠔌,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一日居上,枝皆
戴烏。《淮南子》曰:出於暘𠔌,登於扶桑,入於虞泉。轇轕,廣大貌,亦
雜亂貌。《靈光殿賦》:轇轕無垠。廣大貌也。《東京賦》雲:鈒戟轇
轕。雜亂貌也。又《楚辭》:騎轇轕而雜亂兮。轕,音葛。)膏搖唇而
增熾兮,焰掉舌而彌葩。(掉舌字見《史記》。蘇秦掉三寸舌。葩,華也。葩,
披巴切。)沃無瓶兮撲無彗。(慧,旋芮、徐醉二切,帚也。)金流玉鑠兮,
(《說文》:鑠,銷金也。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鑠,式灼切。)
曾不自比於塵沙。獨凄己而燠物,愈騰沸而骹。(骹,腳腰也。,
大嚙也。一本作骸。骹,苦交切。,客牙切。)吾懼夫灼爛灰滅之
為禍,往搜乎《太玄》之奧,(《太玄經》之秘奧也。)訟衆正,訴群邪。曰:
去爾中躁與外撓,姑務清為室而靜為傢。苟能是,則始也汝邇,今也汝遐。涼汝
者進,烈汝者賒。譬之猶豁天淵而覆原燎,(《書》: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
而,一作以。豁,呼括切。燎,音了。)夫何長喙之紛拏。(長喙,赤舌也。拏,
《說文》:牽引也。拏,女加切。)今汝不知清己之慮,而惡人之嘩;不知靜之
為勝,而動焉是嘉。徒遑遑乎狂奔而西傃,盛氣而長嗟。(傃,嚮也。傃,
一作素。奔,一作莽。西傃,一作四索。)不亦遼乎!於是釋然自得,以泠風
濯熱,(《莊子》: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詩》: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以清源滌瑕。履仁之實,去盜之誇。(《老子》:是謂盜之誇,非道也哉。去,
上聲。)冠太清之玄冕,佩至道之瑤華。鋪衝虛以為席,駕恬泊以為車。瀏乎以
遊於萬物者,(瀏,留、柳二音,水清深貌。)始彼狙雌倏施,而以祟為利者,
夫何為耶!(雌,一作雄。)
○懲咎賦(《唐書》本傳載此賦。曰:宗元不得召,內憫悼,悔念往咎,作
賦自儆。蓋為永州司馬時作。元和三年秋也。晁太史取此賦於《續楚辭》,序曰:
宗元竄斥崎嶇蠻瘴間,堙厄感鬱,一寓於文,為離騷數十篇。懲咎者,悔志也。
其言曰:“苟餘齒之有懲兮,蹈前烈而不頗。”後之君子欲成人之美者,讀而悲
之。)
懲咎愆以本始兮,孰非餘心之所求?處卑污以閔世兮,固前志之為尤。始餘
學而觀古兮,怪今昔之異謀。惟聰明為可考兮,追駿步而遐遊。潔誠之既信直兮,
仁友藹而萃之。日施陳以係縻兮,(《騷》雲:日康娛以自忘兮。係縻,一本作
擊摩。)邀堯、舜與之為師。(一無師字。)上睢盱而混茫兮,(睢盱,註見
《鐃歌鼓吹麯》,荒忽不可考信也。)下駁詭而懷私。(駁,一作駮。)旁羅列
以交貫兮,求大中之所宜。曰道有象兮,而無其形。推變乘時兮,與志相迎。不
及則殆兮,過則失貞。謹守而中兮,與時偕行。萬類蕓蕓兮,(一作紜紜。《老
子》:夫物蕓蕓,各歸其根。註:蕓蕓,華葉茂盛也。)率由以寧。剛柔馳張兮,
出入綸經。(綸,一作倫。)登能抑枉兮,白黑濁清。(一本,作清濁。)蹈乎
大方兮,物莫能嬰。奉訏謨以槙內兮,(訏,大也。謨,謀也。《詩》:訏謨
定命。訏,音籲。)欣餘志之有獲。再徵信乎策書兮,謂炯然而不惑。(炯,一
作耿。徵信,一作明信。)愚者果於自用兮,惟懼夫誠之不一。不顧慮以周圖兮,
專茲道以為服。讒妒構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斷,丁亂切。)哀吾黨之不
淑兮,(吾黨,謂伾文之屬也。)遭任遇之卒迫。(卒,音猝。)勢危疑而多
詐兮,逢天地之否隔。(《選》:啓泰真之否隔兮。此謂順宗有疾,憲宗監國之
際。)欲圖退而保己兮,悼乖期乎曩昔。欲操術以致忠兮,衆呀然而互嚇。(
《集韻》:嚇,以口距人。《莊子》:仰而視之曰嚇。音赫。註:怒而拒物聲也。
又呼駕切。呀,虛牙切,張口貌。互字一本作予。)進與退吾無歸兮,甘脂潤乎
鼎鑊。(《說文》:鑊,鎸也。)幸皇鑒之明宥兮,纍郡印而南適。(《漢書》:
印何纍纍,綬若若耶!重積也。永貞元年九月,公初貶為邵州刺史。)惟罪大而
寵厚兮,宜夫重仍乎禍謫。(是年十一月,再貶為永州司馬。)既明懼乎天討兮,
又幽慄乎鬼責。(《莊子》:無人非,無鬼責。)惶惶乎夜寤而書駭兮,類麏麏
之不息。(麏,獐也。,《說文》雲:牡鹿也。以夏至解角。麏,或作麕,從
禾。一作麚字。麏,俱倫切。,音加。)凌洞庭之洋洋兮,溯湘流之氵雲
氵雲。飄風擊以揚波兮,舟摧抑而回邅。(楚人名轉為邅。)日霾曀以昧幽兮,
(《爾雅》雲:風而雨土為霾。《釋名》曰:霾,晦也。《詩·終風》註云:陰
而風曰曀。霾,音埋。曀,音翳。)黝雲涌而上屯。(黝,青黑色。屯,聚也。
《列子》:望之如雲屯。黝字,一本作玄。黝,於糾切。)暮屑窣以淫雨兮,
(屑,先結切。《集韻》:勃屑,行貌。窣,蘇骨切。《說文》:從穴中卒出。)
聽嗷嗷之哀猿。(嗷,衆口愁也。)衆烏萃而啾號兮,(烏,一作鳥。)沸洲渚
以連山。漂遙逐其詎止兮,逝莫屬餘之形魂。攢巒奔以紆委兮,(小山上銳曰巒。
巒,音鸞。委,於鬼切。)束洶涌之崩湍。畔尺進而尋退兮,蕩洄汩乎淪漣。
(水平伏曰淪。漣,水動也。《詩》淪漪註:漣風行水成文。淪,小風水文轉如
輪。汩,音骨。《莊子》與汩俱出註:回伏而涌者汩也。又疾也,汩沒也。又越
筆切。)際窮鼕而止居兮,羈絫棼以縈纏。(絫,《前漢》敬吊楚之湘絫註:不
以罪死曰絫。棼,扶分切。)哀吾生之孔艱兮,循《凱風》之悲詩。罪通天而降
酷兮,不殛死而生為。(元和九年,公之母盧氏卒於永州。殛,一本作亟。《說
文》:從人從口從又從二。二,天地也。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
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殛,訖力、去吏二切。)逾再歲之寒暑兮,猶貿貿而
自持。(《記·檀弓》:貿貿然來。註:目不明貌。一作貿,音茂。)將沉淵而
隕命兮,詎蔽罪以塞禍。惟滅身而無後兮,顧前志猶未可。進路呀以劃絶兮,
(劃,忽麥切。)退伏匿又不果。為孤囚以終世兮,長拘攣而轗軻。(《楚辭》:
轗軻而留滯。)曩餘志之修蹇兮,(《楚辭》:汝何博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
姱節。又云:吾令蹇修以為理。註:好修謇謇誇異之節。俗本作修騫,誤。)
今何為此戾也?夫豈貪食而盜名兮,不混同於世也。將顯身以直遂兮,衆之所宜
蔽也。不擇言以危肆兮,固群禍之際也。禦長轅之無橈兮,(《說文》:橈,麯
木。《周禮》:唯轅直且無橈也。橈,乃孝切。)行九折之峨峨。卻驚棹以橫江
兮,溯凌天之騰波。幸餘死之已緩兮,完形軀之既多。苟餘齒之有懲兮,蹈前烈
而不頗。(《楚詞》:循繩墨而不頗。頗,音坡,傾也。烈,一作列。)死蠻夷
固吾所兮,雖顯寵其焉加。(焉,於虔切,何也。後以意求。)配大中以為偶兮,
諒天命之謂何。
○閔生賦(賦雲:“肆餘目於湘流兮”,蓋在永州時作。又云:“孟軻四十
乃始持心兮”雲雲,“顧餘質愚而減齒兮”雲雲,當是四十以前也。其諸元和五
六年間歟?)
閔吾生之險厄兮,紛喪志以逢尤。(《騷》雲:紛逢尤以離謗。晁無咎雲:
柳宗元雅善蕭俛,在江嶺間貽書言情雲,宗元與罪人交十年,官以是進,辱在
附會,居治平世,終身為頑人之類,猶有少恥,未能盡忘。此蓋以叔文輩為罪人,
頑人謂己恥辱,然悔厲極矣。其曰閔吾生之險厄,紛喪志以逢尤。蓋自以生之不
幸,喪志而為此雲。)氣沉鬱以杳眇兮,涕浪浪而常流。(《騷》雲:攬茹蕙以
掩涕兮,沾餘襟之浪浪。浪,音郎。)膏液竭而枯居兮,魄離散而遠遊。言不信
而莫餘白兮,雖遑遑欲焉求。合喙而隱志兮,幽默以待盡。為與世而斥謬兮,固
離披以顛隕。騏驥之棄辱兮,駑駘以為騁。(駑駘,音奴臺。聘,一作哂。)玄
虯蹶泥兮,(虯,竜無角者。《莊子》曰:蹶泥則沒足滅跗。蹶,音厥。晁作
蹷。虯,渠幽切,諸韻並作■A8。)畏避蛙黽。(蛙,蝦蟆也。黽,亦蛙
屬,與蛙同。音烏瓜切。黽,武幸切。一本黽作蜃,大蛤也。)行不容之崢嶸兮,
(崢,助耕切,嶸,音宏。)質魁壘而無所隱。(《前漢·鮑宣傳》雲:朝廷亡
有耆艾魁壘之士。服虔曰:魁壘,壯貌也。壘,一作能。魁能並如字。《甘泉賦》:
臯伊之徒,冠倫魁能。魁,口賄切。壘,音磊。)鱗介槁以橫陸兮,鴟嘯群而厲
吻。心沉抑以不舒兮,形低摧而自愍。肆餘目於湘流兮,望九疑之垠垠。(湘水
出零陵,北入江。零陵,永州也。九疑,山名。《湘中記》雲:九山相似,行者
疑惑,故云。文穎雲:九疑山,半在蒼梧,半在零陵,相傳以為舜所葬。垠,音
銀。)波淫溢以不返兮,蒼梧鬱其蜚雲。(蜚,古飛字。)重華幽而野死兮,世
莫得其偽真。(《史記》: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屈子之
悁微兮,抗危辭以赴淵。(屈原仕楚,為上官大夫、令尹子蘭所讒,賦《離騷》、
《九辯》、《九章》,投汨羅而死。悁,規緣切。)古固有此極憤兮,矧吾生之
藐艱。(藐,音邈。一作眇。)列往則以考己兮,指鬥極以自陳。登高岩而企踵
兮,瞻故邦之殷轔。(《前漢》:振殷轔而軍裝。轔,註:盛多也。殷,音隱,
又離珍切。)山水浩以蔽虧兮,路蓊勃以揚氛。(蓊,烏孔切。)空廬頽而不理
兮,(空,一作室。)翳丘木之榛榛。(翳,一計切。)塊窮老以淪放兮,匪魑
魅吾誰鄰?(《史記》:舜流四兇族於四裔,以禦魑魅。魑,醜知切。魅,音寐。)
仲尼之不惑兮,有垂訓之謨言。(《語》:孔子曰:“吾四十而不惑。”)孟軻
四十乃始持心兮,猶希勇乎黝、賁。(《孟子》:我四十不動心。黝、賁,北宮
黝、孟賁也。見《公孫醜上》。黝,伊糾切。賁,音奔。)顧餘質愚而齒減兮,
(元和七年,公年始四十,時猶未也。)宜觸禍以阽身。(阽,危也。《楚辭》:
阽餘身而危死節兮,覽餘初其猶未悔。阽,音????。)知徙善而革非兮,又何懼乎
今之人。噫!禹績之勤備兮,曾莫理夫茲川。(上文皆言湘中事。茲川,意謂湘
江也。湘水,《禹貢》不經見,此公所謂曾莫理夫茲川也耶?)殷、周之廓大兮,
南不盡夫衡山。(衡山,南嶽也。見《周禮·職方氏》、《王製》:南不盡衡山,
北不盡恆山。)餘囚楚、越之交極兮,邈離絶乎中原。壤污潦以墳洳兮,蒹(潦,
魯浩、郎到二切。《左氏》:潢污行潦之水。墳,符吻切。土膏肥也。洳,如倨
切。漸濕也。)蒸沸熱而恆昏。戲鳧鸛乎中庭兮,蒹葭生於堂筵。雄虺蓄形於木
杪兮,短狐伺景於深淵。(景,即影字。《楚辭》:雄虺九首。註:虺別名也。
《毛詩》:為鬼為蜮。陸璣疏:蜮,一名射影。南人將入水,先以瓦石投水令濁,
然後入。又《博物志》:江南山有射工蟲,長一二寸,口中有弩形射人影,不治,
則殺人。短狐伺景指此。狐字一作弧。虺,許偉切。)仰矜危而俯慄兮,弭日夜
之拳攣。(病體拘麯。《易》:有孚攣如。攣,閭緣切。)慮吾生之莫保兮,
(生,一作年。)忝代德之元醇。孰眇軀之敢愛兮,竊有繼乎古先。明神之不欺
餘兮,(一本神字在明上。餘,一作為。)庶激烈而有聞。冀後害之無辱兮,匪
徒蓋乎曩愆。(徒,一作攘。)
○夢歸賦(公在永州,懷思鄉閭而作也。晁無咎曰:宗元既貶,悔其年少氣
銳,不識幾微,久幽不還,故作《夢歸賦》。初言覽故鄉喬木而悲,中言仲尼欲
居九夷,老子適戎以自釋,末雲首丘鳴號,示終不忘其舊。當世憐之,然衆畏其
才高,竟廢不起。)
罹擯斥以窘束兮,餘惟夢之為歸。精氣註以凝冱兮,(冱,水凝也。《莊子》
曰:河漢冱而不能寒。冱,音互。)循舊鄉而顧懷。夕餘寐於荒陬兮,心慊慊而
莫違。(慊,苦簟切。)質舒解以自恣兮,息愔翳而愈微。(愔,伊淫切,安和
貌。)欻騰踴而上浮兮,(欻,暴起也。《說文》雲:有所吹起,諸韻無從三火
者。杜子美《虎牙行》:秋風欻吸吹南國。《文選》江淹詩:欻吸鵾雞悲。諸傢
多用從二火字。《莊子》朝菌註下云:欻,生芝也。後漢張平子《思玄賦》:欻
神化而蟬蛻兮。惟二字從三火。欻,況物切,疾貌。)俄滉瀁之無依。(滉
瀁,上力廣切,下餘掌切。深廣貌。)圓方混而不形兮,顥醇白之霏霏。(顥,
白貌。《楚辭》:天白顥顥。又云:雲霏霏而承宇。顥,音昊。)上茫茫而無星
辰兮,(一作茫洋。)下不見夫水陸。(水,一作川。)若有鉥餘以往路兮,
(鉥,音述,導也。《說文》:綦針也。晏本作訹。訹,言也。音恤。
《說文》:誘也。《漢書》“怵於邪說”註:怵體訹字耳。)馭擬擬以回覆。
(《漢·食貨志》引《詩》黍稷擬擬註:盛貌。詩作薿薿。似,魚紀切。)浮雲
縱以直度兮,雲濟餘乎西北。風纚纚以經耳兮,(纚纚,連也。《楚辭》:
索鬍繩之纚纚。纚纚,風聲也。一作釃釃。晁作纚纚以驚耳。纚
音邐,又音離。)類行舟迅而不息。洞然於以瀰漫兮,(瀰漫,大水貌。以字一
本重作於字。瀰,音彌。漫,音瞞。)虹蜺羅列而傾側。(《爾雅》:蝃,
虹也。蜺為挈貳,與電同。又蜺,雌虹也。)橫衝飆以{湯皿}擊兮,(飆,卑遙
切。{湯皿},音蕩,又他浪切。)忽中斷而迷惑。靈幽漠以瀄汩兮,(靈字,
一本作零雨二字。瀄汩,水流貌。瀄,音節。汩,越筆切。)進怊悵而不得。
(《楚辭》:怊悵而自悲。怊,敕喬切。)白日邈其中出兮,(一本,出作無,
又一本,無出字。)陰霾披離以泮釋。(霾,音埋,風雨土也。)施嶽瀆以定位
兮,互參差之白黑。忽崩騫上下兮,(一本作崩騫翔以上下以徊徨兮,又作忽崩
騫翔以上下兮,又作崩騫上下以徊徨兮。)聊按行而自抑。(行,一作衍。)指
故都以委墜兮,瞰鄉閭之修直。(瞰,音闞。)原田蕪穢兮,崢嶸榛棘。喬木摧
解兮,垣廬不飾。(公與許孟容書云:先墓在城南,無異子弟為主,自譴逐來,
消息存亡不一至鄉閭。又云:城西有數頃田,樹果百株,多先人手自封殖,今已
荒穢,恐便斬伐。有哀憤毀傷之意,與此賦同。書在元和四年作,賦亦當後先於
此。)山嵎嵎以岩立兮,(嵎,音虞。山高貌。)水汩汩以漂激。(汩,音骨,
又越筆切。)魂恍惘若有亡兮,(恍,音怳。惘,音罔,恍惚也。)涕汪浪以隕
軾。(浪,音郎。晁作浪浪。)類曛黃之黭漠兮,(《楚辭·思美人》章:
指幡塚之西隈兮,與纁黃以為期。註:纁黃,蓋昏時。黭,果實黑壞貌。掩、
黯二音。晁作黔漠。)欲周流而無所極。紛若喜而佁兮,(佁,敕吏切。擬,
音毅。《韻》音擬。不前也。又音態、礙。)心回互以壅塞。(互,音戶,俗作
■A9。一本又作■A10。音支,目汁凝也。諸《韻》皆無■A10字,作回
■A9,恐是。章藉章敦頤《釋音》作■A10眩。眩,音縣,目無常主也。)
鐘鼓喤以戒旦兮,(喤,音橫。)陶去幽而開寤。罾罻蒙其復體兮,(罾罻,
音曾熨。魚網也。復字,一作後。)孰雲桎梏之不固?(桎,手械。梏,足械。
上音質,下姑沃切。)精誠之不可再兮,餘無蹈夫歸路。偉仲尼之聖德兮,(德,
一本作位。)謂九夷之可居。(《論語》: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子曰:“君
子居之,何陋之有。”居,協韻,去聲。)惟道大而無所入兮,猶流遊乎曠野。
(野,一本作墅,非。)老聃遁而適戎兮,指淳茫以縱步。(《史記》:老聃見
周衰,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乃著書五千餘言
而去。又《神仙傳》:老子將去周而出關,以升昆侖。關令尹喜掃門,道見老子,
老子以長生之事教之。)蒙莊之恢怪兮,寓大鵬之遠去。(莊子,蒙人。《逍遙
遊》篇雲:北溟有魚,其名曰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是鳥也,海運則徙於南
溟。)苟遠適之若茲兮,鬍為故國之為慕?首丘之仁類兮,斯君子之所譽。(
《禮記》:狐死正丘首,仁也。)鳥獸之鳴號兮,有動心而麯顧。(《禮記》:
鳥獸喪其群匹,越月逾時,則必返巡,過其故鄉,翔回焉,鳴號焉,然後乃能去
之。)膠餘衷之莫能捨兮,(衷,一作哀。)雖判析而不悟。列茲夢以三復兮,
(三,一作往。)極明昏而告訴。
○囚山賦(永貞元年,公謫居永州。元和九年,作此賦。晁太史無咎序公此
賦於《變騷》曰:《語》雲:仁者樂山。自昔達人,有以朝市為樊籠者矣,未聞
以山林為樊籠者。宗元謫南海久,厭山不可得而出,懷朝市不可得而復,丘壑草
木之可愛者,皆陷井也,故賦《囚山》。淮南小山之辭,亦言山中不可以久留,
以謂賢人遠伏,非所宜爾,何至以幽獨為狴牢,不可一日居哉?然終其意近《招
隱》,故錄之。)
楚越之郊環萬山兮,勢騰踴夫波濤。紛對回合仰伏以離迾兮,(迾,音列,
又音例,遮也。一本無對字。)若重墉之相褒。爭生角逐上軼旁出兮,(軼,迭、
佚二音。《說文》:車相出也。)下坼裂而為壕。(壕,音豪,塹也。)欣下頽
以就順兮,曾不畝平而又高。沓雲雨而漬厚土兮,(沓,合也。漬,漚物也。沓,
達合切。漬,疾智切,一本無而字,漬作積。)蒸鬱勃其腥鱢。(《周禮》:辨
腥鱢膻香之不可食者。《說文》:鱢,豕膏臭也。腥,音星。鱢,蘇曹切。)陽
不舒以擁隔兮,群陰■A11而為曹。(A11,固寒也。《西京賦》:涸陰A
11寒。曹,偶也。為,一作與。A11,鬍故切,與冱同。)側耕危獲苟以食
兮,哀斯民之增勞。(斯民,一本作下民。一作小人。)攢林麓以為叢棘兮,
(攢,一作積。山足曰麓。《易》:寘於叢棘。疏雲:叢棘,謂囚執之處,以棘
叢而禁之也。)虎豹咆代狴牢之吠嗥。(咆,虎豹聲。《博物志》雲:狴,
獄別名。嗥亦咆也。咆,音庖。,虎檻切。狴,音陛。嗥,音豪。,一作闞,
虎檻切,恐是,蓋《韻》中無字。)鬍井眢以管視兮,(眢,目無明也。又廢
井也。《左傳》宣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註:視虛廢井而求拯己。《東方朔傳》:
以管窺天。一本鬍字上有予字。眢,音剜,又作殞。)窮坎險其焉逃。顧幽昧之
罪加兮,雖聖猶病夫嗷嗷。匪兕吾為柙兮,(兕,似牛,一角。《論語》:虎兕
出於柙。註云:柙,檻也。)匪豕吾為牢。(《詩》:執豕於牢。)積十年莫吾
省者兮,(公永貞元年乙酉,貶永州司馬。至元和九年甲午,為十年矣。明年,
始召至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增蔽吾以蓬蒿。聖日以理兮,(聖,一作世。)
賢日以進,誰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一本無下吾字。)
○愈膏肓疾賦(《左傳》成十年:晉景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
未至,公夢疾為二竪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其一曰:“居肓之上,
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肓,鬲也。心下為膏。晏元獻
嘗親書此賦雲:膚淺不類柳文,宜去之。或曰:公少作也,藉以論治國之理焉。
肓,音荒,鬲也。心上鬲下。)
景公夢疾膏肓,尚謂虛假,命秦緩以候問,遂俯伏於堂下。(俯伏,一作伏
身。)公曰:“吾今形體不衰,筋力未寡,子言其有疾者,何也?”秦緩乃窮神
極思,曰:“(窮,一作究。思,去聲。)夫上醫療未萌之兆,中醫攻有兆之者。
目定死生,心存取捨,亦猶卞和獻含璞之璧,伯樂相有孕之馬。然臣之遇疾,如
泥之處埏,(屍連切,和土也。)疾之遇臣,如金之在冶。雖九竅未擁,四支且
安。膚腠營胃,(膚,音孚。腠,音湊。肌脈也。營字一作脘。)外強中幹。
(僖十五年《左氏傳》:張脈僨興,外強中幹。)精氣內傷,神沮脈殫。以熱益
熱,以寒益寒。針灸不達,誠死之端。巫新麥以為讖,(楚禁切,驗也。)果不
得其所餐。”(成十年《左氏傳》:晉侯夢大厲。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
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六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召桑田巫,
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厠,陷而卒。餐,七安切。)公曰:“固知天賦性命,如
彼暄寒,短不足悲,修不足歡。哂彼醫兮,徒精厥術,如何為之可觀?”醫乃勃
然變色,攘袂而起:“子無讓我,我謂於子:我之技也,如石投水,如弦激矢。
視生則生,視死則死。膏肓之疾不救,衰亡之國不理。巨川將潰,非捧土之能塞。
(捧,上聲。)大廈將崩,非一木之能止。斯言足以諭大,子今察乎孰是!”爰
有忠臣,聞之憤怨,忘廢寢食,擗摽感嘆:(《詩》:寤闢有摽。註:闢,傷心
也。摽,拊心貌。擗,音闢。摽,婢小、匹妙二切。)生死浩浩,天地漫漫。
(《甘泉賦》:指東西之漫漫。註:無崖際之貌。漫,莫半切。)綏之則壽,撓
之則散。善養命者,鮐背鶴發成童兒。(鮐,海魚也。鮐背,謂背有鮐文。鮐,
音臺。)善輔弼者,殷辛、夏桀為周、漢。非藥曷以愈疾?非兵鬍以定亂?喪亡
之國,在賢哲之所扶匡;而忠義之心,(一無而字。)豈膏肓之所羈絆?(羈絆,
馬絡縶也。《前漢》:貫仁義之羈絆。羈,居宜切。絆,音半。)餘能理亡國之
刓弊?(刓,五官切。剸也,齊也。)愈膏肓之患難,君謂之何以?”醫曰:
“夫八紘之外,(紘,音宏。)六合之中,始自生靈,及乎昆蟲,神安則存,神
喪則終。亦猶道之紊也,患出於邪佞;身之憊也,(憊,音。)疾生於火
風。彼膏肓之與顛覆,匪藥石而能攻者哉。”因此而言曰:“餘今變禍為福,易
麯成直。寧關天命,在我人力。以忠孝為幹櫓,(音魯,大盾也。)以信義為封
殖。拯厥兆庶,綏乎社稷。一言而熒惑退捨,(見上《貞符序》註。)一揮而羲
和匪昃。(《淮南子》:魯陽公與韓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捨。
羲和,日禦也。)桑𠔌、生庭而自滅,野雉雊鼎而自息。(桑𠔌、雉雊二事,
見上《貞符》註。)誠天地之無親,曷膏肓之能極?”醫者遂口噤心醉,(噤,
巨禁切。)跼投棄針石,匍匐而前:(匍,扶、蒲二音。匐,音伏,又蒲墨切。)
“吾謂治國在天,子謂治國在賢;(治字,一本作浩。)吾謂命不可續,子謂命
將可延。詎知國不足理,疾不足痊。佐荒淫為聖主,保夭壽為長年。皆正直之是
與,庶將來之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