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 影视评论>> 奧莉婭娜·法拉奇 Oriana Fallaci   意大利 Italy   公元   (1929年六月29日2006年九月15日)
好萊塢的七宗罪
  奧利亞娜•法拉奇深入好萊塢,用她手術刀般的文字,剖開好萊塢的光鮮表面,讓隱藏在聚光燈下的一切暴露無遺:毫宅、私人飛機、瘋狂影迷、鐵腕老闆、一夜成名的明星、傳緋聞、鬧矛盾、結婚、外遇、離婚、再結婚、再離婚、自殺……明星是怎麽製造出來的?他們的緋聞是真是假?他們為什麽頽廢、放蕩、瘋狂?法拉奇用衹屬於她的方式為你解答好萊塢——這個關於電影和美國、成功和失敗的最大謎團。
法拉奇的強大與勝利(偷愛警)(1)
  法拉奇的強大與勝利
  偷愛警/文
  七宗罪,簡單來看,最起碼需要七項案件罪名來完成故事的原委。但對於法拉奇的這部書,顯然並不是淺層面的點出七宗罪的元兇和罪行。七宗罪更像是是一針一針刺入到皮膚纖維的毒藥,警醒着你的感官神經。七宗罪凸顯出好萊塢人前馬後的偽善與仁道,錯綜復雜的事件背後,往往涉及到某個人、某個集團的利益。
  好萊塢是一個撈金的好地方,也是一個滋生罪孽的溫床,好萊塢更像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奈何橋,怎樣走都是生路,怎樣選擇都是死路,名利雙收同樣會失去一些想要得到的東西。七宗罪不能完全的涵蓋此書的全部概貌。簡單的數字“七”,絲毫不能合理的解釋“罪”初的緣由。反倒是法拉奇用她獨具慧眼的辯證角度,雕刻出美國印象中的沉浮興衰。紐約是個好地方,要比洛杉磯的喧囂來的冷靜安寧。法拉奇用特有色調,主觀而個性的堅持着信念的决定,放棄了吵嚷與爭辯。在奔走的路上,不斷接觸到的富豪、貴族、明星們,漸漸發現社會視角在傾斜和轉移,發現惡念的匕首,纔是挾持了心靈的匪徒。
  在捕風捉影的資訊裏,尋找夢露的徵程開始。法拉奇不相信一個明星的力量可以和總統將軍媲美,不過是危言聳聽的謠傳罷了。直到法拉奇落地洛杉磯,纔驚人的發現,眼前的一切,並非子虛烏有。無論是身份如何顯貴,資訊多麽靈通,夢露的行蹤,讓美國上下為之焦躁,成為舉棋不定的輿論聚焦點。千萬衹眼睛和信息為之瘋狂尋找。這個浮躁空間,充斥着對娛樂的極度膜拜。法拉奇能夠感覺到這是一場註定無果的采訪經歷,她憤然離開了這個娛樂之地,她發現,明星背後也會有嚴重的煩惱,名人的苦悶,有些時候要比常人看到的光鮮更加痛苦。上流社會的圈子,遭到衆人側目的限製和議論。不得不在極度崩潰的邊緣,用一種看似變態的減壓方式,釋放積存已久的抱怨與無奈。法拉奇甚至能夠真切的體會到這些上流人士的可憐與悲哀。
  名流不但要為了忙碌的工作而奔波,還要掩飾苦悶而嬉笑歡顔。為了生活的樂趣,犧牲愜意的港灣,美國的民主在層層的風化下,變得很虛無,更像是一場驚豔刺激的社會遊戲,不斷的洗牌,不斷的丟棄拾起。
  在光環下的名人,被法拉奇看作是物欲橫流的符號替代品,沒有一絲真實性可言,一個個人,在時尚潮流的面前,都會被大浪淘沙,淘之殆盡,能夠留下的,衹是另一個符號的升級替代品———姓名。你放心,不會有人過問名流們曾經的遺憾,也不會被現代人從回憶裏喚醒和追尋。一切的一切,衹是過去風嚮標的指示牌。活不明白的名流們,所認同的精彩與美麗,衹是社會弄潮中的幻影而已。
法拉奇的強大與勝利(偷愛警)(2)
  好萊塢是一塊調色板,不斷吸收着年輕與激情的細胞活力。主流推動,加劇了社會利益鏈條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興,叫做娛樂大衆,出現了一種頽廢,叫做撲朔迷離。擁擠的人群,讓少數人聚集在財富的頂端。枯黃的容顔魅力讓曾經的一切,成為回憶的插麯。好萊塢的財富,不會因為時間大門的緊閉,而消沉和停止。衹會越發驚豔神奇,刻畫出層出不窮的人物悲喜,無論是財富的擁有者,或是娛樂工作者。好萊塢會曼妙無比的存活下去,有需要,就會有人去捧,就會有人去追。
  相比法拉奇《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這部書更加具有一定的娛樂味道,《給》寫的很壓抑,也很現實。這部書保存了現實的細胞,也加入了娛樂的情調,很有女性看點的書籍。
  法拉奇的闖蕩與勇敢,是每個記者應該保留和珍存的財富,她對一切的恐懼和煩擾都如此淡然而不浮躁的處理。很有政治傢的頭腦。法拉奇的人物和事件,如此的驚訝與平凡,能夠感受到,別具一格的記者標志,指示法拉奇的強大與勝利。
首頁>> 文學>> 影视评论>> 奧莉婭娜·法拉奇 Oriana Fallaci   意大利 Italy   公元   (1929年六月29日2006年九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