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裹屍布之謎(第一部分)
《耶穌裹屍布之謎》第一章
“阿布伽羅,艾德沙的國王,嚮耶穌,這個在耶路撒冷出現的救世主,致敬。
我聽說過很多關於你治病救人的傳言。人們說,你能讓瞎子復明,讓瘸子走路,你能治愈麻風病人,驅除靈魂的污穢和邪惡,消除讓人倍受折磨的病痛,而且還能讓死人復活。
聽了你的這些故事,我想衹有兩個可能:要麽你就是來人間造福衆生的上帝,要麽你就是創造一切奇跡的上帝之子。
這就是我給你寫信的原因,希望你能抽出寶貴的時間到這裏來為我看病,讓我脫離那折磨人的病痛。
但我聽說那些猶太人都在私下議論你,似乎想做些對你不利的事情。
我要你知道,我的城市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它有着貴族血統,這就足夠了。”
國王停住手中的筆,死死盯住那個年輕人。
“赫薩爾,你肯定麽?”
“相信我,陛下……”
“我相信你,赫薩爾;你是我最忠實的朋友,你從沒讓我失望過。但是也許是你太想幫我治病,纔會相信關於這個猶太人的奇聞軼事……”
“陛下,我親眼見到耶穌用手在瞎子的眼睛上擦了一下,瞎子就重見光明了。我還看見一個癱瘓的人碰了碰耶穌的長衫,竟然站了起來,可以雙腿靈活地走路了。我還看到一個麻風病人躲在街角,耶穌走到她身邊,對她說:你已經痊愈了。的確,她的臉色變得紅潤,一直藏着不敢見人的雙手看起來也變得健康如初了……我跟隨着耶穌和他的信徒們,親眼目睹了他傳奇中的大部分故事。我們遇到了一個家庭正在辦喪禮,他們因為一個親戚的去世而悲慟萬分。耶穌走進他們傢,命令那個死去的人站起來。當時那個已經死了的人真的睜開了眼睛,坐了起來,連自己都驚訝萬分,不敢相信自己還活着……”
“赫薩爾,你說的有道理,為了治病,我也要相信這一切。如果他能讓死人復活,我願意相信這個耶穌真是上帝之子。但是,他會醫治我這個被貪欲俘虜的國王嗎?”
“阿布伽羅,耶穌不僅僅醫治肉體,他也醫治靈魂;他確信,一個人有所悔悟,嚮往體面生活,不再犯罪,就足以使得他得到上帝的寬恕。”
“但願如此……但我卻不能寬恕自己因為放縱了對阿尼婭的淫欲,而讓我的身體和靈魂都受到了巨大的傷害的罪過……”
“當初你怎麽會知道她有病呢?你怎麽會知道她身患重病而且會傳染你呢?”
“但是,赫薩爾,我是國王啊。現在她也因為自己的美麗而受到懲罰,疾病吞噬着她白淨的面容。”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後,一個女人面帶微笑走了進來。
阿布伽羅不許任何人碰他,他怕把疾病又傳給身邊的其他人。但他沒辦法抗拒王後堅决的意志,她堅持由自己來照顧他;不僅如此,她鼓勵他,讓他相信赫薩爾所說的納賽內羅人會創造那些奇跡。
國王悲傷地看着她。
“是你啊……我讓赫薩爾給耶穌帶去了一封信,請他過來,我願意和他分享我的王國。信馬上就寫好了,赫薩爾……”
“天一亮我就出發,我的國王……”
《耶穌裹屍布之謎》第二章
火苗吞噬着信徒們的長凳,教堂的大廳已經籠罩在煙霧之中。四個黑衣人急匆匆地嚮旁邊的一個祈禱室靠近。神壇旁邊的一扇門中一雙男人的手依稀可見。消防車刺耳的鳴笛聲越來越近。也就幾秒鐘的工夫,消防員就進入教堂內了。這意味着這次行動又失敗了。
是的,他們幾個人都在這裏了。那個人急忙朝幾個黑衣人跑過去,示意他們到他那裏。其中一個黑衣人繼續嚮前跑,而其他人卻都害怕了,在大火面前躑躅不前。火勢蔓延得比他們預料的要快得多。那個堅持跑到祈禱室的人看來已經被火焰團團圍住了。大火就要將他吞噬了。其他幾個人試圖靠近,但是都無能為力。大火控製了整個教堂,教堂的大門就要被消防員推開了。剩下的幾個黑衣人跑到側門那兒,那個男人正在門邊瑟瑟發抖地等着他們呢。就在消防竜頭的水衝入教堂的那一刻,他們逃了出去。那個被大火吞噬的黑衣人沒來得及發出任何聲響就一命嗚呼了。
這幾個逃亡者都沒有註意到,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那個隱藏在講道臺的陰影處的人盡收眼底。他手持一把帶消音器的手槍,沒有任何行動。
當那幾個黑衣人消失在側門之後,他從講道臺上走下來,在消防隊員趕到之前,偷偷沿着墻根溜走了。
馬爾科·巴羅尼猛吸了口煙,香煙和火災的煙霧一起在喉嚨裏纏繞着。消防隊員把神壇右邊角落的濃煙撲滅時,他已經跑出去透氣了。
整個廣場被膠帶封鎖起來了,緝私警攔住了那些好奇的閑人們,他們拼命想知道教堂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下午的這個時候,都靈像一鍋沸粥,人們急切地想知道耶穌的裹屍布是不是受到了什麽損壞。馬爾科要那些記者過來報道事情經過,好讓人們能平靜下來,告訴他們裹屍布沒有遭受任何損壞。
他惟一沒有告訴記者們的是:有人在火災裏喪命,但是至今不知道這個人的身份。
又是一次火災。火災不斷地騷擾着可憐的教堂。但是巴羅尼不相信這又是一次偶發事故,都靈教堂發生了太多的偶發事件:搶劫和偷盜,還有三次火災了。其中的一次發生在二戰之後,那次火災後發現了兩具被火燒焦的屍體。屍檢判斷這兩具屍體都是大概二十五歲左右的人,還判斷出死因除火災外,還曾被手槍射殺。最後還發現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屍體都沒有舌頭。他們都通過手術把舌頭割掉了。但是,為什麽呢?是誰開的槍呢?最終也沒有弄清楚屍體的身份。
《耶穌裹屍布之謎》第一章
“阿布伽羅,艾德沙的國王,嚮耶穌,這個在耶路撒冷出現的救世主,致敬。
我聽說過很多關於你治病救人的傳言。人們說,你能讓瞎子復明,讓瘸子走路,你能治愈麻風病人,驅除靈魂的污穢和邪惡,消除讓人倍受折磨的病痛,而且還能讓死人復活。
聽了你的這些故事,我想衹有兩個可能:要麽你就是來人間造福衆生的上帝,要麽你就是創造一切奇跡的上帝之子。
這就是我給你寫信的原因,希望你能抽出寶貴的時間到這裏來為我看病,讓我脫離那折磨人的病痛。
但我聽說那些猶太人都在私下議論你,似乎想做些對你不利的事情。
我要你知道,我的城市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它有着貴族血統,這就足夠了。”
國王停住手中的筆,死死盯住那個年輕人。
“赫薩爾,你肯定麽?”
“相信我,陛下……”
“我相信你,赫薩爾;你是我最忠實的朋友,你從沒讓我失望過。但是也許是你太想幫我治病,纔會相信關於這個猶太人的奇聞軼事……”
“陛下,我親眼見到耶穌用手在瞎子的眼睛上擦了一下,瞎子就重見光明了。我還看見一個癱瘓的人碰了碰耶穌的長衫,竟然站了起來,可以雙腿靈活地走路了。我還看到一個麻風病人躲在街角,耶穌走到她身邊,對她說:你已經痊愈了。的確,她的臉色變得紅潤,一直藏着不敢見人的雙手看起來也變得健康如初了……我跟隨着耶穌和他的信徒們,親眼目睹了他傳奇中的大部分故事。我們遇到了一個家庭正在辦喪禮,他們因為一個親戚的去世而悲慟萬分。耶穌走進他們傢,命令那個死去的人站起來。當時那個已經死了的人真的睜開了眼睛,坐了起來,連自己都驚訝萬分,不敢相信自己還活着……”
“赫薩爾,你說的有道理,為了治病,我也要相信這一切。如果他能讓死人復活,我願意相信這個耶穌真是上帝之子。但是,他會醫治我這個被貪欲俘虜的國王嗎?”
“阿布伽羅,耶穌不僅僅醫治肉體,他也醫治靈魂;他確信,一個人有所悔悟,嚮往體面生活,不再犯罪,就足以使得他得到上帝的寬恕。”
“但願如此……但我卻不能寬恕自己因為放縱了對阿尼婭的淫欲,而讓我的身體和靈魂都受到了巨大的傷害的罪過……”
“當初你怎麽會知道她有病呢?你怎麽會知道她身患重病而且會傳染你呢?”
“但是,赫薩爾,我是國王啊。現在她也因為自己的美麗而受到懲罰,疾病吞噬着她白淨的面容。”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後,一個女人面帶微笑走了進來。
阿布伽羅不許任何人碰他,他怕把疾病又傳給身邊的其他人。但他沒辦法抗拒王後堅决的意志,她堅持由自己來照顧他;不僅如此,她鼓勵他,讓他相信赫薩爾所說的納賽內羅人會創造那些奇跡。
國王悲傷地看着她。
“是你啊……我讓赫薩爾給耶穌帶去了一封信,請他過來,我願意和他分享我的王國。信馬上就寫好了,赫薩爾……”
“天一亮我就出發,我的國王……”
《耶穌裹屍布之謎》第二章
火苗吞噬着信徒們的長凳,教堂的大廳已經籠罩在煙霧之中。四個黑衣人急匆匆地嚮旁邊的一個祈禱室靠近。神壇旁邊的一扇門中一雙男人的手依稀可見。消防車刺耳的鳴笛聲越來越近。也就幾秒鐘的工夫,消防員就進入教堂內了。這意味着這次行動又失敗了。
是的,他們幾個人都在這裏了。那個人急忙朝幾個黑衣人跑過去,示意他們到他那裏。其中一個黑衣人繼續嚮前跑,而其他人卻都害怕了,在大火面前躑躅不前。火勢蔓延得比他們預料的要快得多。那個堅持跑到祈禱室的人看來已經被火焰團團圍住了。大火就要將他吞噬了。其他幾個人試圖靠近,但是都無能為力。大火控製了整個教堂,教堂的大門就要被消防員推開了。剩下的幾個黑衣人跑到側門那兒,那個男人正在門邊瑟瑟發抖地等着他們呢。就在消防竜頭的水衝入教堂的那一刻,他們逃了出去。那個被大火吞噬的黑衣人沒來得及發出任何聲響就一命嗚呼了。
這幾個逃亡者都沒有註意到,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那個隱藏在講道臺的陰影處的人盡收眼底。他手持一把帶消音器的手槍,沒有任何行動。
當那幾個黑衣人消失在側門之後,他從講道臺上走下來,在消防隊員趕到之前,偷偷沿着墻根溜走了。
馬爾科·巴羅尼猛吸了口煙,香煙和火災的煙霧一起在喉嚨裏纏繞着。消防隊員把神壇右邊角落的濃煙撲滅時,他已經跑出去透氣了。
整個廣場被膠帶封鎖起來了,緝私警攔住了那些好奇的閑人們,他們拼命想知道教堂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下午的這個時候,都靈像一鍋沸粥,人們急切地想知道耶穌的裹屍布是不是受到了什麽損壞。馬爾科要那些記者過來報道事情經過,好讓人們能平靜下來,告訴他們裹屍布沒有遭受任何損壞。
他惟一沒有告訴記者們的是:有人在火災裏喪命,但是至今不知道這個人的身份。
又是一次火災。火災不斷地騷擾着可憐的教堂。但是巴羅尼不相信這又是一次偶發事故,都靈教堂發生了太多的偶發事件:搶劫和偷盜,還有三次火災了。其中的一次發生在二戰之後,那次火災後發現了兩具被火燒焦的屍體。屍檢判斷這兩具屍體都是大概二十五歲左右的人,還判斷出死因除火災外,還曾被手槍射殺。最後還發現了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屍體都沒有舌頭。他們都通過手術把舌頭割掉了。但是,為什麽呢?是誰開的槍呢?最終也沒有弄清楚屍體的身份。
1997年4月12日的火災仍然叫人記憶猶新。那時,馬爾科已50歲,並且剛剛做完一個復雜的心髒手術。鮑拉堅决要他退休。他已經做到藝術品部的最高位置,可以說他的事業已經可以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了,他應該享受一下生活了。但是他卻不願意這麽做。他寧願每天都去辦公室。但是,他放棄了藝術品部部長的頭銜。在那個清晨,不顧鮑拉的抗議,他堅持要和同事一起去吃晚飯,並且喝得爛醉。這些同事每天都跟他一起追蹤那些搞藝術品走私的黑幫團夥,查找仿製品,並且保護珍貴的意大利文化遺産。
他們是由警察——具體說應該是緝私警,與相當一批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中世紀的藝術專傢、現代藝術專傢和神學藝術專傢等人組成的。
他和鮑拉是在羅馬大學裏認識的。她是學中世紀藝術的。他們是一見鐘情,不久就結婚了。
鮑拉在大學裏教書,她從來也不抱怨他在傢裏待的時間太少。衹有一次兩個人鬧得不愉快,産生了分歧。那是1997年春天,他從都靈回傢,告訴鮑拉說他不想退休,要她別操心他的私人醫生喬治覺得他簡直瘋了。讓他改變主意的,是報紙上的一篇報道,報紙上說,那起教堂大火並不是他聲明的那樣僅僅是意外事件。
那時,他正在調查都靈大教堂發生的另外一起火災的案子。從他上次調查的盜竊案至今至少有兩年多的時間了。那次是純屬碰巧抓到了小偷。
但是事實上,這個小偷什麽也沒有偷到,時間太緊,他沒來得及偷到任何東西。當時一個教士正好從教堂旁邊經過,發現了這個小偷,他被救火警報聲嚇得倉皇而逃。小偷在前面跑,教士在後面追,還不停地大叫道:抓小偷啊!抓小偷!在兩個不知名的年輕路人的幫助下,小偷被抓住了。但是小偷的舌頭已經被人割掉了,而且連手指也沒有了,指根處留下了燒焦的疤痕。總之,這是一個沒有國籍、沒有名字的男人。現在他被關在都靈的監獄裏,可是從他那裏什麽綫索也得不到。
不,他根本不相信這一切是巧合,他絶不僅僅就是個去都靈教堂行竊的小偷,不僅僅是一個沒有舌頭、沒有手指,衹有燒焦疤痕的男人。
自從1578年薩伯婭傢族將聖布存放到都靈大教堂後,各種意外事件就接連發生。特別是最近這些年裏,作案者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都沒有舌頭。
“需要把屍體挪到停屍間嗎?”
一個聲音讓他回到現實中來。
“頭,紅衣主教來了。他想跟您談談,看來他對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震驚。”
馬爾科從一扇側門走了進去,別人告訴他辦公室就在那兒。一個年輕的教士,大概三十歲左右,朝他走過來。
“我是伊維斯神父。”
“我是馬爾科·巴羅尼。”
“嗯,我知道,跟我來吧。主教大人正等着您呢。”
教士推開一扇沉重的門。紅衣主教是個面容和善的人,此時卻由於火災一事看來有些情緒不佳。
“您請坐,巴羅尼先生。”
“謝謝,尊敬的主教大人。”
“跟我講講到底是怎麽回事,查出了死者身份了嗎?”
“我們還不是很確定,主教大人。到現在為止,所有證據都證明是由於建築中的某個綫路短路引起了這場大火。”
“又是這樣!”
“嗯,主教大人,又是一次……我們想深入地調查一下,我希望能得到主教大人您的協助……”
“我全力支持。這真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不僅死了一個人,而且還損壞了藝術珍品,火災還差點殃及聖布。”
“主教大人,裹屍布……”
“巴羅尼,我知道你想說什麽,C14的分析已經說明那不可能是裹着耶穌身體的布料,但是對於數以百萬計的信徒來說,那塊裹屍布就是不折不扣的聖布,並且教皇也承認了它的真實性……”
“請原諒,主教大人,我絶對無意懷疑聖布的宗教價值。我衹是想問您,在最近這幾個月裏,是不是發生過什麽奇怪的事。”
“這個應該沒有。自從兩年前的神壇盜竊案之後,我們這裏一直都很平靜。”
“主教大人,您再好好想想。”
“你到底想讓我想出點什麽來呢?我在羅馬待了一段時間,聽說發生火災了纔趕回來的。兩周前,在教堂的改造工程開始之前,陸續有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來朝拜聖布。其中有一個由各國科學家組成的小組,他們在進行新的實驗……”
“他們是些什麽人?”
“他們啊,一大群教授,都是天主教徒。他們認為不管調查和C14的分析結果如何,聖布就是真正的耶穌裹屍布。”
“他們中難道就沒有誰做了些什麽,能引起您註意的嗎?”
“沒有,肯定沒有。這些教授們都很和善,衹有那個博拉爾德醫生,看起來有些守舊,不像其他同事們那麽多嘴,而且我們在教堂裏做彌撒的時候他會顯得比較緊張一些。”
“為什麽呢?”
“這是什麽話啊,巴羅尼先生!博拉爾德教授可是位老科學家,他研究如何保存裹屍布已經有很多年了。難道你擔心他會讓他研究的這個聖物冒什麽不必要的風險麽?我認識他也有很多年了,他是個很嚴肅的人,一個嚴謹的科學家,一個很好的天主教徒。”
“您還記得他在這裏時的一些場景麽?”
“那可就多了,我跟你說了,他的工作就是同教會合作研究如何保存裹屍布。像這次一樣,每次衹要有科學家來研究裹屍布,我通常都會叫他過來,要他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防裹屍布受損。”
“請您告訴我這位博拉爾德先生每次到訪的日期,好嗎?”
他還决定嚮主教大人要一份名單,上面有最近幾年所有研究裹屍布的科學家團體的名字和到訪都靈的時間記錄。
“那您需要從什麽時候起的記錄呢?”主教大人問道。
“如果可能的話,您給我最近二十年的吧。”
“天哪,您能告訴我,您到底想找什麽嗎?”
“我也不知道,主教大人,真的,我也不知道。”
“那這樣吧,我就跟我的助手,就是剛纔陪着你的年輕教士交代一下,讓他去找那些文件,並且盡快給你。這個伊維斯神父做事很有效率,從我的上任助手去世之後,他跟我一起工作已經有七個月了,我不得不承認他的出現讓我輕鬆了許多。他很聰明,謹慎,虔誠而且會說很多種語言……”
“他是法國人麽?”
“是的,法國人,但是事實上他的意大利語說得也非常棒。他還會說英語,德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阿拉米語等等……”
“主教大人,他是誰嚮您推薦的啊?”
“我的一個好朋友,繼任國務卿的助手,奧布裏主教閣下,他是個很厲害的人。”
主教拿起電話,要伊維斯神父進來。伊維斯神父很快就趕了過來。
“神父,你已經見過巴羅尼先生了。他想要我們幫他準備一份近二十年來所有到我們這裏對裹屍布進行研究的團隊的名單。你現在就着手準備一下吧。”
伊維斯神父在發問之前打量了一下馬爾科。
“伊維斯神父,他想知道在最近二十年誰同裹屍布有着聯繫,我們可以為他提供一些幫助。”
“主教大人,我會盡快把這個名單給他。我能問問這個火災同裹屍布難道有什麽關係麽?”
“哎,伊維斯神父,我也一直在問巴羅尼先生,為什麽每次我們一出現什麽災難,他總是堅持認為都是裹屍布鬧出來的問題。”
他們是由警察——具體說應該是緝私警,與相當一批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中世紀的藝術專傢、現代藝術專傢和神學藝術專傢等人組成的。
他和鮑拉是在羅馬大學裏認識的。她是學中世紀藝術的。他們是一見鐘情,不久就結婚了。
鮑拉在大學裏教書,她從來也不抱怨他在傢裏待的時間太少。衹有一次兩個人鬧得不愉快,産生了分歧。那是1997年春天,他從都靈回傢,告訴鮑拉說他不想退休,要她別操心他的私人醫生喬治覺得他簡直瘋了。讓他改變主意的,是報紙上的一篇報道,報紙上說,那起教堂大火並不是他聲明的那樣僅僅是意外事件。
那時,他正在調查都靈大教堂發生的另外一起火災的案子。從他上次調查的盜竊案至今至少有兩年多的時間了。那次是純屬碰巧抓到了小偷。
但是事實上,這個小偷什麽也沒有偷到,時間太緊,他沒來得及偷到任何東西。當時一個教士正好從教堂旁邊經過,發現了這個小偷,他被救火警報聲嚇得倉皇而逃。小偷在前面跑,教士在後面追,還不停地大叫道:抓小偷啊!抓小偷!在兩個不知名的年輕路人的幫助下,小偷被抓住了。但是小偷的舌頭已經被人割掉了,而且連手指也沒有了,指根處留下了燒焦的疤痕。總之,這是一個沒有國籍、沒有名字的男人。現在他被關在都靈的監獄裏,可是從他那裏什麽綫索也得不到。
不,他根本不相信這一切是巧合,他絶不僅僅就是個去都靈教堂行竊的小偷,不僅僅是一個沒有舌頭、沒有手指,衹有燒焦疤痕的男人。
自從1578年薩伯婭傢族將聖布存放到都靈大教堂後,各種意外事件就接連發生。特別是最近這些年裏,作案者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都沒有舌頭。
“需要把屍體挪到停屍間嗎?”
一個聲音讓他回到現實中來。
“頭,紅衣主教來了。他想跟您談談,看來他對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震驚。”
馬爾科從一扇側門走了進去,別人告訴他辦公室就在那兒。一個年輕的教士,大概三十歲左右,朝他走過來。
“我是伊維斯神父。”
“我是馬爾科·巴羅尼。”
“嗯,我知道,跟我來吧。主教大人正等着您呢。”
教士推開一扇沉重的門。紅衣主教是個面容和善的人,此時卻由於火災一事看來有些情緒不佳。
“您請坐,巴羅尼先生。”
“謝謝,尊敬的主教大人。”
“跟我講講到底是怎麽回事,查出了死者身份了嗎?”
“我們還不是很確定,主教大人。到現在為止,所有證據都證明是由於建築中的某個綫路短路引起了這場大火。”
“又是這樣!”
“嗯,主教大人,又是一次……我們想深入地調查一下,我希望能得到主教大人您的協助……”
“我全力支持。這真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不僅死了一個人,而且還損壞了藝術珍品,火災還差點殃及聖布。”
“主教大人,裹屍布……”
“巴羅尼,我知道你想說什麽,C14的分析已經說明那不可能是裹着耶穌身體的布料,但是對於數以百萬計的信徒來說,那塊裹屍布就是不折不扣的聖布,並且教皇也承認了它的真實性……”
“請原諒,主教大人,我絶對無意懷疑聖布的宗教價值。我衹是想問您,在最近這幾個月裏,是不是發生過什麽奇怪的事。”
“這個應該沒有。自從兩年前的神壇盜竊案之後,我們這裏一直都很平靜。”
“主教大人,您再好好想想。”
“你到底想讓我想出點什麽來呢?我在羅馬待了一段時間,聽說發生火災了纔趕回來的。兩周前,在教堂的改造工程開始之前,陸續有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來朝拜聖布。其中有一個由各國科學家組成的小組,他們在進行新的實驗……”
“他們是些什麽人?”
“他們啊,一大群教授,都是天主教徒。他們認為不管調查和C14的分析結果如何,聖布就是真正的耶穌裹屍布。”
“他們中難道就沒有誰做了些什麽,能引起您註意的嗎?”
“沒有,肯定沒有。這些教授們都很和善,衹有那個博拉爾德醫生,看起來有些守舊,不像其他同事們那麽多嘴,而且我們在教堂裏做彌撒的時候他會顯得比較緊張一些。”
“為什麽呢?”
“這是什麽話啊,巴羅尼先生!博拉爾德教授可是位老科學家,他研究如何保存裹屍布已經有很多年了。難道你擔心他會讓他研究的這個聖物冒什麽不必要的風險麽?我認識他也有很多年了,他是個很嚴肅的人,一個嚴謹的科學家,一個很好的天主教徒。”
“您還記得他在這裏時的一些場景麽?”
“那可就多了,我跟你說了,他的工作就是同教會合作研究如何保存裹屍布。像這次一樣,每次衹要有科學家來研究裹屍布,我通常都會叫他過來,要他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防裹屍布受損。”
“請您告訴我這位博拉爾德先生每次到訪的日期,好嗎?”
他還决定嚮主教大人要一份名單,上面有最近幾年所有研究裹屍布的科學家團體的名字和到訪都靈的時間記錄。
“那您需要從什麽時候起的記錄呢?”主教大人問道。
“如果可能的話,您給我最近二十年的吧。”
“天哪,您能告訴我,您到底想找什麽嗎?”
“我也不知道,主教大人,真的,我也不知道。”
“那這樣吧,我就跟我的助手,就是剛纔陪着你的年輕教士交代一下,讓他去找那些文件,並且盡快給你。這個伊維斯神父做事很有效率,從我的上任助手去世之後,他跟我一起工作已經有七個月了,我不得不承認他的出現讓我輕鬆了許多。他很聰明,謹慎,虔誠而且會說很多種語言……”
“他是法國人麽?”
“是的,法國人,但是事實上他的意大利語說得也非常棒。他還會說英語,德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阿拉米語等等……”
“主教大人,他是誰嚮您推薦的啊?”
“我的一個好朋友,繼任國務卿的助手,奧布裏主教閣下,他是個很厲害的人。”
主教拿起電話,要伊維斯神父進來。伊維斯神父很快就趕了過來。
“神父,你已經見過巴羅尼先生了。他想要我們幫他準備一份近二十年來所有到我們這裏對裹屍布進行研究的團隊的名單。你現在就着手準備一下吧。”
伊維斯神父在發問之前打量了一下馬爾科。
“伊維斯神父,他想知道在最近二十年誰同裹屍布有着聯繫,我們可以為他提供一些幫助。”
“主教大人,我會盡快把這個名單給他。我能問問這個火災同裹屍布難道有什麽關係麽?”
“哎,伊維斯神父,我也一直在問巴羅尼先生,為什麽每次我們一出現什麽災難,他總是堅持認為都是裹屍布鬧出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