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1873 年 2 月 2 日,帆船“浪子”號正航行在南緯 43°57′,西經165°19′。這是一艘載重 400 噸的捕鯨船,船上各式各樣的設備都是從舊金山裝備起來的。它的船主是惠爾頓,是加利福尼亞州一位富有的船隊隊長,鬍爾做這船的船長已經好幾年了。
每到捕鯨季節,惠爾頓就會命令船隊北上南下,嚮北穿過白令海峽直到北冰洋,嚮南則過合恩角直到南極洲。“浪子”號是惠爾頓的船隊中最小的一條捕鯨船,但它設備先進,操作簡便,衹用幾個船員就敢到南半球的冰山中去冒險。富有經驗的鬍爾船長很善於在這些冰山中間為“浪子”號找到一條巧妙的通道。這些冰山在夏季能漂流到新西蘭和好望角所在的那個緯度,比北冰洋冰山所能漂流的距離要遠得多。這些冰山本來體積就不太大,加上沿途的碰撞和溫暖的海流,所以它們大部分會消失在太平洋或大西洋中。
鬍爾船長是捕鯨老手,是惠爾頓船隊中最好的魚叉手之一。現在他手下有五名水手和一名見習水手,靠這麽幾個人去捕鯨實在是少了點,可惠爾頓覺得從舊金山出海時,衹雇用駕船必需的幾名水手能省不少錢,等到了新西蘭再補充。新西蘭有各種國籍的魚叉手和流浪者,這些人都在捕鯨季節找活幹,一般都熟悉捕鯨業務。到捕鯨季節一結束,發給他們工資送他們上岸。這些人就等着第二年再找活幹。這是雇用零工水手最合算的方法。
“浪子”號捕鯨船也是這麽幹的。
它剛剛在南極圈邊上忙完了這個捕鯨季節,可油桶裏並沒有都裝滿鯨油,鯨須的收穫也遠遠不夠豐收。由於毫無節制地濫捕,鯨科動物越來越少,北冰洋裏的北洋鯨和南極洲附近的黃腹 鯨都快絶種了。於是,人們衹好去獵取那些軀體龐大的哺乳動物,像脊鰭鯨也就是硬嘴鯨等等。但是獵取這種大鯨魚要危險得多。
在這個捕鯨季節裏,鬍爾船長追捕的就是這種大鯨魚。這次,“浪子”號不是很順利。一月初,也就是南極的盛夏季節就要到來的時候,雖然結束作業的時間還沒到,鬍爾船長卻不得不離開捕鯨作業區,因為他雇的那些臨時水手是一幫總找麻煩的搗蛋鬼。船長衹好送他們離船上岸。
“浪子”號轉頭嚮西北,駛嚮新西蘭北部豪拉基灣的威特馬拉。
臨時工們上了岸。
船員們都有點悶悶不樂,他們還沒有經歷過比這更糟的捕鯨季節。船上鯨魚油的收穫比往年要差上兩百桶。
鬍爾船長像一個第一次空手而歸的老獵人,心情沮喪地回來了。他極敏感的自尊心使他有點無地自容。他恨死那幫臨時工了,正是因為他們不服從指揮,纔使他們幾乎一無所獲。
鬍爾曾經想重新雇人再殺一遍,但臨時工們都上了別的捕鯨船,沒人了。所以他衹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當他準備馬上離開這裏時,有人提出要搭乘他的捕鯨船。對這個要求,船長無法拒絶。因為提出這個要求的是“浪子”號船主的妻子惠爾頓夫人。
她和她五歲的孩子小亞剋,還有她的表兄拜蒂柯特這個時候正在此地。惠爾頓因為商業上的原因常到新西蘭來。上次他來的時候,把她們三個都帶來了,原打算是從這裏回舊金山的。
就在他們準備動身的時候,小亞剋突然得了重病,惠爾頓因為商務緊急,不得不一個人先離開了這裏。
三個月以後,小亞剋病體康復,惠爾頓夫人很高興,她可以與這三個月的痛苦離別,帶上兒子回舊金山了。
“浪子”號正好在這個時候到來的。惠爾頓夫人立即决定讓鬍爾船長接她們上船,同行的還有一位名叫娜安的黑人女僕。娜安從惠爾頓夫人小的時候就一直在她們身邊。
鬍爾船長騰出了自己的艙房給惠爾頓夫人住。三千海裏、四五十天的海上旅行,他想讓惠爾頓夫人盡量舒適些。船上的一切井井有條,加上沿赤道綫航行是這個季節裏愜意的航行,所以大傢都充滿了信心。
唯一的不方便是“浪子”號要先到智利的瓦爾帕萊索去卸貨,這必然會耽誤一段時間。等卸完貨以後,這條帆船就可以乘着陸地吹來的東南風,沿着美洲海岸北上。
惠爾頓夫人並不害怕海上旅行。她時年三十,身強力壯,已經習慣了海上的長途旅行。她跟丈夫一起有過多次類似的經驗,乘坐一條噸位不大的海船的風險她是清楚的。然而她知道鬍爾船長是位航海老手,惠爾頓十分信任她。而“浪子”號又是一條結構堅固、速度很快、在美國捕鯨船隊中頗有名氣的船。所以惠爾頓夫人沒有猶豫就上了船。
她的表兄拜蒂柯特,50 歲上下的年紀,大個子,極瘦,顴骨突出,額頭寬大,頭髮又濃又長。他是那種受人尊敬的學者,溫和善良,註定一輩子都是個老小孩。你會覺着他一定會活到很老很老纔會死,像那些百歲壽星似的,到死他也會帶着那種天真無邪的童稚之氣。
船上的人們都叫他“表兄拜蒂柯特”,沒親戚關係的人也這樣叫他,他確實是那種天生就像表兄的老實人。看起來他的長胳膊長腿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帶來了不少睏擾,然而他並不去麻煩別人。他生活很簡單,對什麽都能將就適應,如果別人不給他送吃的喝的,他就會忘了吃喝;他既不知道冷也不知道熱,他好像不屬於動物類而屬於植物界。你可以把他當作一棵沒什麽用處的樹,不能提供什麽營養也不能遮涼,然而他卻有一顆善良的心。
大傢都喜歡拜蒂柯特,好像正是因為他的軟弱無能,惠爾頓夫人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把他作為小亞剋的一個大哥哥。
不要誤解,拜蒂柯特表剋並非遊手好閑之徒,不是個什麽也不幹的人;恰恰相反,他是個實幹傢,他的唯一愛好是博物學,也就是關於自然界的一切動植物的學問。對這門學問的鑽研,使他忘記了一切。
博物學包括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和地質學等幾大部分。拜蒂柯特表兄對植物學、礦物學和地質學中的任何一個分支科目來說,都不是專傢。
那麽說他是個動物學家?是一位從事動物解剖或骨骼重新組合、專業知識十分淵博的學者?是一位對脊椎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和腔腸動物等四大類別都進行過深入研究的科學家?
同樣不是。
他衹是精通環節動物中的一種,不是多足類、蜘蛛類、甲殼類、蔓腳類和環節類,而是昆蟲類!
原來他是一位昆蟲學家。
從理論上講,昆蟲學是自然科學中研究包括所有環節動物的科學。然而,實際生活中人們在用這個詞的時候,所指卻很窄:那就是一切對昆蟲的研究,對一切從頭到尾明顯分為三段環節關節組成的環節動物的研究,這種動物因為都有三對腳,所以叫六足蟲。
就是這麽個看似簡單的昆蟲類中,至少又分了十個科目:直翅目,如蝗蟲、蟋蟀等;脈翅目,如蟻獅、蜻蜓等;膜翅目,如蜜蜂、黃蜂、飛螞蟻等;鱗翅目,如蝴蝶等;半翅目,如小咬、蚊子、蒼蠅等;鞘翅目,如金龜子、螢火蟲等;寄生目,如小蟎等;彈尾目,如蠹蟲、跳尾蟲等。而鞘翅目一項就有大約三萬多個種類,雙翅目有約六萬種,所以拜蒂柯特表兄很忙,他的整個身心完全貢獻給昆蟲學了。
表兄在所有時間裏,包括睡覺時都在和六足蟲打交道。他的衣袖上、領子上、帽子裏、背心上到處都別滿了大頭針。每次這位表兄採集標本回來,你都會看到他用大頭針釘住的昆蟲挂滿了整個帽子,簡直成了“標本帽”了。
他隨惠爾頓夫人來新西蘭,完全是因為他對昆蟲學的熱愛。他的辛勤勞動得到了報答,他的包裏又多了幾種稀有的昆蟲標本。他非常想盡快地回到舊金山,他要把搜集到的昆蟲盡快分類,歸入他標本室中的標本盒裏。
這次他得到了幾衹隱翅蟲的新品種,屬鞘翅目的肉食昆蟲,它們的眼睛都長在頭頂上。這種昆蟲衹能在紐喀裏多尼亞找到。有人嚮他推薦一種當地人稱為“卡蒂波”的毒蜘蛛,這種蜘蛛可以致命。然而這蜘蛛並不屬於昆蟲類,在拜蒂柯特表兄心目中那是一文不值的東西。在他的搜集的標本中,一隻漂亮的新西蘭隱翅蟲是他最鐘愛的。
拜蒂柯特為自己的搜集物交付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貨物保管費。在他眼中,“浪子”號裝載的全部鯨魚油和鯨魚須都沒有他的東西貴重。
在惠爾頓夫人一行上船後不久,鬍爾船長就走來說:
“尊敬的惠爾頓夫人,請原諒我把醜話說在前頭,出了問題你自己負責啊,我可擔當不起!”
“鬍爾先生,你這是要往下趕我嗎?”
“夫人,我沒有得到你丈夫讓你乘此船赴美洲的指示,而一隻捕鯨帆船可不像專司客運的郵輪,能提供旅行安全和舒適的保證。”
“如果我丈夫在這兒的話,”惠爾頓夫人回答道,“難道他就不敢帶着他的妻子兒女上你的船嗎?”
“那他會毫不猶豫地上‘浪子’號的!正像我自己不會猶豫一樣。不管怎麽說,‘浪子’號還是一條很棒的船,儘管這次作業收穫不大,但正如一個船員會對自己駕駛多年的船充滿信心一樣,我相信‘浪子’號是一條很好的船。剛纔所以提醒你,夫人,衹是想說我承擔不了這麽大的責任;也說明這條船上你得不到自己習慣的舒適的生活條件。”
“僅僅如此的話,鬍爾先生,我可不是那種挑肥揀瘦、埋怨艙房小、伙食差的乘客。”
惠爾頓夫人看了一眼拉着自己的手的小兒子雅剋,又道:
“開船吧,鬍爾先生!”
於是鬍爾船長命令開船。“浪子”號船帆張起,順風而下,沿着最近的一條出海航道,駛出了海灣,船頭指嚮美洲海岸,飛速前進。
然而,僅僅在三天之後,強勁的東風就阻擾了“浪子”號,使它不得不由正東改嚮東南斜行,看起來似乎不是要沿着最近的航綫開嚮美洲大陸,而是要繞道去阿根廷南端的合恩角。
每到捕鯨季節,惠爾頓就會命令船隊北上南下,嚮北穿過白令海峽直到北冰洋,嚮南則過合恩角直到南極洲。“浪子”號是惠爾頓的船隊中最小的一條捕鯨船,但它設備先進,操作簡便,衹用幾個船員就敢到南半球的冰山中去冒險。富有經驗的鬍爾船長很善於在這些冰山中間為“浪子”號找到一條巧妙的通道。這些冰山在夏季能漂流到新西蘭和好望角所在的那個緯度,比北冰洋冰山所能漂流的距離要遠得多。這些冰山本來體積就不太大,加上沿途的碰撞和溫暖的海流,所以它們大部分會消失在太平洋或大西洋中。
鬍爾船長是捕鯨老手,是惠爾頓船隊中最好的魚叉手之一。現在他手下有五名水手和一名見習水手,靠這麽幾個人去捕鯨實在是少了點,可惠爾頓覺得從舊金山出海時,衹雇用駕船必需的幾名水手能省不少錢,等到了新西蘭再補充。新西蘭有各種國籍的魚叉手和流浪者,這些人都在捕鯨季節找活幹,一般都熟悉捕鯨業務。到捕鯨季節一結束,發給他們工資送他們上岸。這些人就等着第二年再找活幹。這是雇用零工水手最合算的方法。
“浪子”號捕鯨船也是這麽幹的。
它剛剛在南極圈邊上忙完了這個捕鯨季節,可油桶裏並沒有都裝滿鯨油,鯨須的收穫也遠遠不夠豐收。由於毫無節制地濫捕,鯨科動物越來越少,北冰洋裏的北洋鯨和南極洲附近的黃腹 鯨都快絶種了。於是,人們衹好去獵取那些軀體龐大的哺乳動物,像脊鰭鯨也就是硬嘴鯨等等。但是獵取這種大鯨魚要危險得多。
在這個捕鯨季節裏,鬍爾船長追捕的就是這種大鯨魚。這次,“浪子”號不是很順利。一月初,也就是南極的盛夏季節就要到來的時候,雖然結束作業的時間還沒到,鬍爾船長卻不得不離開捕鯨作業區,因為他雇的那些臨時水手是一幫總找麻煩的搗蛋鬼。船長衹好送他們離船上岸。
“浪子”號轉頭嚮西北,駛嚮新西蘭北部豪拉基灣的威特馬拉。
臨時工們上了岸。
船員們都有點悶悶不樂,他們還沒有經歷過比這更糟的捕鯨季節。船上鯨魚油的收穫比往年要差上兩百桶。
鬍爾船長像一個第一次空手而歸的老獵人,心情沮喪地回來了。他極敏感的自尊心使他有點無地自容。他恨死那幫臨時工了,正是因為他們不服從指揮,纔使他們幾乎一無所獲。
鬍爾曾經想重新雇人再殺一遍,但臨時工們都上了別的捕鯨船,沒人了。所以他衹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當他準備馬上離開這裏時,有人提出要搭乘他的捕鯨船。對這個要求,船長無法拒絶。因為提出這個要求的是“浪子”號船主的妻子惠爾頓夫人。
她和她五歲的孩子小亞剋,還有她的表兄拜蒂柯特這個時候正在此地。惠爾頓因為商業上的原因常到新西蘭來。上次他來的時候,把她們三個都帶來了,原打算是從這裏回舊金山的。
就在他們準備動身的時候,小亞剋突然得了重病,惠爾頓因為商務緊急,不得不一個人先離開了這裏。
三個月以後,小亞剋病體康復,惠爾頓夫人很高興,她可以與這三個月的痛苦離別,帶上兒子回舊金山了。
“浪子”號正好在這個時候到來的。惠爾頓夫人立即决定讓鬍爾船長接她們上船,同行的還有一位名叫娜安的黑人女僕。娜安從惠爾頓夫人小的時候就一直在她們身邊。
鬍爾船長騰出了自己的艙房給惠爾頓夫人住。三千海裏、四五十天的海上旅行,他想讓惠爾頓夫人盡量舒適些。船上的一切井井有條,加上沿赤道綫航行是這個季節裏愜意的航行,所以大傢都充滿了信心。
唯一的不方便是“浪子”號要先到智利的瓦爾帕萊索去卸貨,這必然會耽誤一段時間。等卸完貨以後,這條帆船就可以乘着陸地吹來的東南風,沿着美洲海岸北上。
惠爾頓夫人並不害怕海上旅行。她時年三十,身強力壯,已經習慣了海上的長途旅行。她跟丈夫一起有過多次類似的經驗,乘坐一條噸位不大的海船的風險她是清楚的。然而她知道鬍爾船長是位航海老手,惠爾頓十分信任她。而“浪子”號又是一條結構堅固、速度很快、在美國捕鯨船隊中頗有名氣的船。所以惠爾頓夫人沒有猶豫就上了船。
她的表兄拜蒂柯特,50 歲上下的年紀,大個子,極瘦,顴骨突出,額頭寬大,頭髮又濃又長。他是那種受人尊敬的學者,溫和善良,註定一輩子都是個老小孩。你會覺着他一定會活到很老很老纔會死,像那些百歲壽星似的,到死他也會帶着那種天真無邪的童稚之氣。
船上的人們都叫他“表兄拜蒂柯特”,沒親戚關係的人也這樣叫他,他確實是那種天生就像表兄的老實人。看起來他的長胳膊長腿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帶來了不少睏擾,然而他並不去麻煩別人。他生活很簡單,對什麽都能將就適應,如果別人不給他送吃的喝的,他就會忘了吃喝;他既不知道冷也不知道熱,他好像不屬於動物類而屬於植物界。你可以把他當作一棵沒什麽用處的樹,不能提供什麽營養也不能遮涼,然而他卻有一顆善良的心。
大傢都喜歡拜蒂柯特,好像正是因為他的軟弱無能,惠爾頓夫人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把他作為小亞剋的一個大哥哥。
不要誤解,拜蒂柯特表剋並非遊手好閑之徒,不是個什麽也不幹的人;恰恰相反,他是個實幹傢,他的唯一愛好是博物學,也就是關於自然界的一切動植物的學問。對這門學問的鑽研,使他忘記了一切。
博物學包括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和地質學等幾大部分。拜蒂柯特表兄對植物學、礦物學和地質學中的任何一個分支科目來說,都不是專傢。
那麽說他是個動物學家?是一位從事動物解剖或骨骼重新組合、專業知識十分淵博的學者?是一位對脊椎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和腔腸動物等四大類別都進行過深入研究的科學家?
同樣不是。
他衹是精通環節動物中的一種,不是多足類、蜘蛛類、甲殼類、蔓腳類和環節類,而是昆蟲類!
原來他是一位昆蟲學家。
從理論上講,昆蟲學是自然科學中研究包括所有環節動物的科學。然而,實際生活中人們在用這個詞的時候,所指卻很窄:那就是一切對昆蟲的研究,對一切從頭到尾明顯分為三段環節關節組成的環節動物的研究,這種動物因為都有三對腳,所以叫六足蟲。
就是這麽個看似簡單的昆蟲類中,至少又分了十個科目:直翅目,如蝗蟲、蟋蟀等;脈翅目,如蟻獅、蜻蜓等;膜翅目,如蜜蜂、黃蜂、飛螞蟻等;鱗翅目,如蝴蝶等;半翅目,如小咬、蚊子、蒼蠅等;鞘翅目,如金龜子、螢火蟲等;寄生目,如小蟎等;彈尾目,如蠹蟲、跳尾蟲等。而鞘翅目一項就有大約三萬多個種類,雙翅目有約六萬種,所以拜蒂柯特表兄很忙,他的整個身心完全貢獻給昆蟲學了。
表兄在所有時間裏,包括睡覺時都在和六足蟲打交道。他的衣袖上、領子上、帽子裏、背心上到處都別滿了大頭針。每次這位表兄採集標本回來,你都會看到他用大頭針釘住的昆蟲挂滿了整個帽子,簡直成了“標本帽”了。
他隨惠爾頓夫人來新西蘭,完全是因為他對昆蟲學的熱愛。他的辛勤勞動得到了報答,他的包裏又多了幾種稀有的昆蟲標本。他非常想盡快地回到舊金山,他要把搜集到的昆蟲盡快分類,歸入他標本室中的標本盒裏。
這次他得到了幾衹隱翅蟲的新品種,屬鞘翅目的肉食昆蟲,它們的眼睛都長在頭頂上。這種昆蟲衹能在紐喀裏多尼亞找到。有人嚮他推薦一種當地人稱為“卡蒂波”的毒蜘蛛,這種蜘蛛可以致命。然而這蜘蛛並不屬於昆蟲類,在拜蒂柯特表兄心目中那是一文不值的東西。在他的搜集的標本中,一隻漂亮的新西蘭隱翅蟲是他最鐘愛的。
拜蒂柯特為自己的搜集物交付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貨物保管費。在他眼中,“浪子”號裝載的全部鯨魚油和鯨魚須都沒有他的東西貴重。
在惠爾頓夫人一行上船後不久,鬍爾船長就走來說:
“尊敬的惠爾頓夫人,請原諒我把醜話說在前頭,出了問題你自己負責啊,我可擔當不起!”
“鬍爾先生,你這是要往下趕我嗎?”
“夫人,我沒有得到你丈夫讓你乘此船赴美洲的指示,而一隻捕鯨帆船可不像專司客運的郵輪,能提供旅行安全和舒適的保證。”
“如果我丈夫在這兒的話,”惠爾頓夫人回答道,“難道他就不敢帶着他的妻子兒女上你的船嗎?”
“那他會毫不猶豫地上‘浪子’號的!正像我自己不會猶豫一樣。不管怎麽說,‘浪子’號還是一條很棒的船,儘管這次作業收穫不大,但正如一個船員會對自己駕駛多年的船充滿信心一樣,我相信‘浪子’號是一條很好的船。剛纔所以提醒你,夫人,衹是想說我承擔不了這麽大的責任;也說明這條船上你得不到自己習慣的舒適的生活條件。”
“僅僅如此的話,鬍爾先生,我可不是那種挑肥揀瘦、埋怨艙房小、伙食差的乘客。”
惠爾頓夫人看了一眼拉着自己的手的小兒子雅剋,又道:
“開船吧,鬍爾先生!”
於是鬍爾船長命令開船。“浪子”號船帆張起,順風而下,沿着最近的一條出海航道,駛出了海灣,船頭指嚮美洲海岸,飛速前進。
然而,僅僅在三天之後,強勁的東風就阻擾了“浪子”號,使它不得不由正東改嚮東南斜行,看起來似乎不是要沿着最近的航綫開嚮美洲大陸,而是要繞道去阿根廷南端的合恩角。
航嚮做了改變之後,大海又恢復了平靜。除了由於逆風斜行耽誤了點時間外,“浪子”號的航行還算正常。
惠爾頓夫人得到“浪子”號船員們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服務。她住在後甲板後邊鬍爾船長的休息室,她兒子還有老女僕娜安住在一起。一日三餐,她也是在這兒與鬍爾船長、拜蒂柯特表兄一起吃的。拜蒂柯特表兄住在惠爾頓夫人艙房旁邊一間艙房裏。
鬍爾船長則住到了一間為大副準備的艙房裏。
“浪子”號上的船員個個身強體壯、心地善良,他們都來自加利福尼亞沿海一帶,心很齊,這次已經是他們共同經歷的第四個捕鯨季節了。
他們非常忠誠於船主,因而對惠爾頓夫人也就很客氣。
這些船員中衹有廚師尼古魯不是美國人。他是葡萄牙人,英語說得很棒。他少言寡語,極少與人交往,經常一個人呆着。他的本職工作幹得不錯。原來的廚師逃跑以後,鬍爾船長雇傭了他。現在看來這個决定是明智的,因為尼古魯自上船以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
不過,鬍爾船長沒來得及對尼古魯的過去做深入的調查。尼古魯的面相、目光都頗不一般。對捕鯨這一行來說,要雇傭這麽一個陌生人在這麽小的活動範圍內共同生活這麽長時間,不瞭解他的過去那就是冒險。
尼古魯有 40 歲上下,很瘦,中等身材,皮膚發黃,頭髮卻是棕色,看樣子很壯實也比較容易激動似的。
他從來不談自己的過去,更不談家庭,衹說自己要在瓦爾帕萊索上岸。他不像一個當過海員的人,因為即使一個船上的廚子也比他瞭解一些航海方面的知識。然而他似乎又有點航海的經驗,左右搖擺上下起伏並沒有讓他感覺不適。
大傢很少見他的面。他整個白天都在廚房裏,坐在占廚房一大半空間的生鐵爐子前面;夜裏,尼古魯回到船員集體宿舍最裏面他住的那間小屋子,立刻就上床睡覺。
“浪子”號一共有五個水手和一個見習水手。見習水手纔 15 歲,他一出世就被父母拋棄了,慈善機構把他養大。他叫迪剋·桑德,是紐約人。
他出生兩三個小時被遺棄之後,被一個過路人撿起來,這人叫迪剋,所以“迪剋”也就成了他的名字。他的姓“桑德(Sand)”,是紐約港入口處的哈得遜河口的一個地方的名字。
迪剋·桑德體格結實,但從身材上看,成人以後也不會超過中等身材。棕頭髮、藍眼睛,眼光誠摯熱烈。水手職業使他過早成熟,他能應付生活中的一切挑戰。他聰明而勇敢,有一種敢作敢當的勁頭兒。衹要是自己經思考果斷地認定的事情,他就會幹到底。他的神情既嚴肅又活潑,他不像他的同齡人們那樣隨便亂說亂動。他坎坷的過去磨練了他。
迪剋·桑德身手矯健,天生的手腳利索,無論幹什麽,他都會是個好手的。
他從育嬰堂長大,四歲進入慈善機構辦的小學。他自小熱愛海洋,八歲時上了一艘郵船做童工,開始學習水手的技能。在領班及水手們的指導下,他逐漸掌握了所有船上的操作技能,很快就被提升成見習水手。他很早就懂得了勞動的意義,用汗水換取面包是人類的行為規範。他命中註定要幹一番大事業,因為他有一種堅強的意志,讓人起敬。
鬍爾船長是從一艘商船上發現迪剋的,這位正直的船長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個勇敢的孩子,帶他去見了船主惠爾頓。惠爾頓也很喜歡這個孤兒,他讓迪剋在舊金山繼續上學,讀的是天主教的學校,因為惠爾頓一傢人都是天主教徒。
迪剋很用心,地理課學得非常好。他很註意把學到的知識與他以前在海上的實踐相結合。如今,他是以見習水手的身份上“浪子”號作業的。一個好水手是應該熟悉遠洋捕魚作業的,這是一次很好的實習。再說這是他的恩人惠爾頓的船,船長又是他的保護人鬍爾先生,這些條件對他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
他的一切都來自於惠爾頓一傢人,所以他對他們一傢人的忠誠是勿庸置疑的。好些年以來,惠爾頓夫人對他完全像一個媽媽,他對雅剋也完全像是兄弟。所以說,如果有一天需要他為這些曾經把他撫養成人並教他熱愛上帝的人獻出生命,這個熱血沸騰的孤兒會毫不猶豫的。這個 15 歲的少年已經像一個 30 歲的人那樣行動與思考了,這就是我們的孤兒迪剋·桑德。
惠爾頓夫人很瞭解迪剋·桑德,把小亞剋托付給他很令人放心,而迪剋·桑德也十分喜歡小亞剋,小亞剋常去找“大哥哥”玩。長途的海上旅行,人們往往有漫長的閑暇,這一般是風平浪靜、揚帆而行的時候。每當這樣的時候,迪剋和雅剋便形影不離。年輕的見習水手把自己工作中所有能引起小孩子興趣的東西,都讓雅剋看看。惠爾頓夫人看着雅剋在迪剋的領導下爬上桅桿繩梯、爬上前桅二方帆架或前桅小方帆橫架,再從前桅繩頂上箭一般地滑嚮甲板,她一點也不擔心。迪剋隨時保護着這個纔五歲的孩子,防止他什麽時候手腳一軟摔下來。這些活動對小亞剋十分有益,大益初愈後的蒼白,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鍛煉已經變成壯實的紅潤了。
船上的日子就這樣過得很快,當然如果遇上惡劣天氣,大傢就沒有這麽愉快了。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持續不變的東風,使鬍爾船長不無憂慮,他沒法嚮東航行。到了南回歸綫附近海面時,如果一點風也沒有,再加上赤道水域強大的逆流的推動,船就會一直嚮西。他怕在路上耽誤惠爾頓夫人的時間,儘管這種耽誤並不是人為的。他想如果途中能遇到一艘開往美洲的客船,就把夫人送上去。可是“浪子”號一直在很高的緯度上航行,不可能碰上開往巴拿馬的汽船,而當時橫穿太平洋在澳大利亞與美洲大陸之間往返的船還遠沒有像現在這麽頻繁。
所以衹好一切聽從上帝的安排了。
如果不是在 2 月 2 日那天,在我們的故事開始時的那個緯度上的第一個偶然事件的話,似乎就不會有什麽東西來打擾“浪子”號這次橫穿太平洋的平淡旅行了。
這一天早上快九點的時候,迪剋和雅剋爬上前桅小方帆的帆架上,坐在那兒眺望。此時此刻,晴空萬裏,他們能看到整個面對的海洋。船頭上的斜桅在海浪的背景下,不停地嚮前延伸,斜桅上挂着緊緊相連的三塊三角帆,它們兜着海風很像海鷗的大翅膀。從風帆邊上穿過的海風,吹得帆邊繩瑟瑟發抖。“浪子”號就是藉着吹嚮左舷的海風,盡可能地朝偏東方前進着。
迪剋對雅剋說,“浪子”號各部分的結構都十分輕捷,平衡性很好,在左舷風推動下,船身嚮右傾斜再厲害一點也不會翻船。
“你看,那是什麽?”小亞剋突然打斷了他的話。
“你看見什麽了,雅剋?”迪剋·桑德馬上從帆架上站了起來。
“瞧,就在那兒!”小亞剋指着遠處海面上的一個小黑點,這個黑點正好在船首斜桅上大三角帆和中三角帆之間的空隙裏。
迪剋註視着那個小黑點,大聲叫起來:
“發現一個不明漂流物,右舷前方,下風頭!”
惠爾頓夫人得到“浪子”號船員們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服務。她住在後甲板後邊鬍爾船長的休息室,她兒子還有老女僕娜安住在一起。一日三餐,她也是在這兒與鬍爾船長、拜蒂柯特表兄一起吃的。拜蒂柯特表兄住在惠爾頓夫人艙房旁邊一間艙房裏。
鬍爾船長則住到了一間為大副準備的艙房裏。
“浪子”號上的船員個個身強體壯、心地善良,他們都來自加利福尼亞沿海一帶,心很齊,這次已經是他們共同經歷的第四個捕鯨季節了。
他們非常忠誠於船主,因而對惠爾頓夫人也就很客氣。
這些船員中衹有廚師尼古魯不是美國人。他是葡萄牙人,英語說得很棒。他少言寡語,極少與人交往,經常一個人呆着。他的本職工作幹得不錯。原來的廚師逃跑以後,鬍爾船長雇傭了他。現在看來這個决定是明智的,因為尼古魯自上船以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
不過,鬍爾船長沒來得及對尼古魯的過去做深入的調查。尼古魯的面相、目光都頗不一般。對捕鯨這一行來說,要雇傭這麽一個陌生人在這麽小的活動範圍內共同生活這麽長時間,不瞭解他的過去那就是冒險。
尼古魯有 40 歲上下,很瘦,中等身材,皮膚發黃,頭髮卻是棕色,看樣子很壯實也比較容易激動似的。
他從來不談自己的過去,更不談家庭,衹說自己要在瓦爾帕萊索上岸。他不像一個當過海員的人,因為即使一個船上的廚子也比他瞭解一些航海方面的知識。然而他似乎又有點航海的經驗,左右搖擺上下起伏並沒有讓他感覺不適。
大傢很少見他的面。他整個白天都在廚房裏,坐在占廚房一大半空間的生鐵爐子前面;夜裏,尼古魯回到船員集體宿舍最裏面他住的那間小屋子,立刻就上床睡覺。
“浪子”號一共有五個水手和一個見習水手。見習水手纔 15 歲,他一出世就被父母拋棄了,慈善機構把他養大。他叫迪剋·桑德,是紐約人。
他出生兩三個小時被遺棄之後,被一個過路人撿起來,這人叫迪剋,所以“迪剋”也就成了他的名字。他的姓“桑德(Sand)”,是紐約港入口處的哈得遜河口的一個地方的名字。
迪剋·桑德體格結實,但從身材上看,成人以後也不會超過中等身材。棕頭髮、藍眼睛,眼光誠摯熱烈。水手職業使他過早成熟,他能應付生活中的一切挑戰。他聰明而勇敢,有一種敢作敢當的勁頭兒。衹要是自己經思考果斷地認定的事情,他就會幹到底。他的神情既嚴肅又活潑,他不像他的同齡人們那樣隨便亂說亂動。他坎坷的過去磨練了他。
迪剋·桑德身手矯健,天生的手腳利索,無論幹什麽,他都會是個好手的。
他從育嬰堂長大,四歲進入慈善機構辦的小學。他自小熱愛海洋,八歲時上了一艘郵船做童工,開始學習水手的技能。在領班及水手們的指導下,他逐漸掌握了所有船上的操作技能,很快就被提升成見習水手。他很早就懂得了勞動的意義,用汗水換取面包是人類的行為規範。他命中註定要幹一番大事業,因為他有一種堅強的意志,讓人起敬。
鬍爾船長是從一艘商船上發現迪剋的,這位正直的船長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個勇敢的孩子,帶他去見了船主惠爾頓。惠爾頓也很喜歡這個孤兒,他讓迪剋在舊金山繼續上學,讀的是天主教的學校,因為惠爾頓一傢人都是天主教徒。
迪剋很用心,地理課學得非常好。他很註意把學到的知識與他以前在海上的實踐相結合。如今,他是以見習水手的身份上“浪子”號作業的。一個好水手是應該熟悉遠洋捕魚作業的,這是一次很好的實習。再說這是他的恩人惠爾頓的船,船長又是他的保護人鬍爾先生,這些條件對他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
他的一切都來自於惠爾頓一傢人,所以他對他們一傢人的忠誠是勿庸置疑的。好些年以來,惠爾頓夫人對他完全像一個媽媽,他對雅剋也完全像是兄弟。所以說,如果有一天需要他為這些曾經把他撫養成人並教他熱愛上帝的人獻出生命,這個熱血沸騰的孤兒會毫不猶豫的。這個 15 歲的少年已經像一個 30 歲的人那樣行動與思考了,這就是我們的孤兒迪剋·桑德。
惠爾頓夫人很瞭解迪剋·桑德,把小亞剋托付給他很令人放心,而迪剋·桑德也十分喜歡小亞剋,小亞剋常去找“大哥哥”玩。長途的海上旅行,人們往往有漫長的閑暇,這一般是風平浪靜、揚帆而行的時候。每當這樣的時候,迪剋和雅剋便形影不離。年輕的見習水手把自己工作中所有能引起小孩子興趣的東西,都讓雅剋看看。惠爾頓夫人看着雅剋在迪剋的領導下爬上桅桿繩梯、爬上前桅二方帆架或前桅小方帆橫架,再從前桅繩頂上箭一般地滑嚮甲板,她一點也不擔心。迪剋隨時保護着這個纔五歲的孩子,防止他什麽時候手腳一軟摔下來。這些活動對小亞剋十分有益,大益初愈後的蒼白,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鍛煉已經變成壯實的紅潤了。
船上的日子就這樣過得很快,當然如果遇上惡劣天氣,大傢就沒有這麽愉快了。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持續不變的東風,使鬍爾船長不無憂慮,他沒法嚮東航行。到了南回歸綫附近海面時,如果一點風也沒有,再加上赤道水域強大的逆流的推動,船就會一直嚮西。他怕在路上耽誤惠爾頓夫人的時間,儘管這種耽誤並不是人為的。他想如果途中能遇到一艘開往美洲的客船,就把夫人送上去。可是“浪子”號一直在很高的緯度上航行,不可能碰上開往巴拿馬的汽船,而當時橫穿太平洋在澳大利亞與美洲大陸之間往返的船還遠沒有像現在這麽頻繁。
所以衹好一切聽從上帝的安排了。
如果不是在 2 月 2 日那天,在我們的故事開始時的那個緯度上的第一個偶然事件的話,似乎就不會有什麽東西來打擾“浪子”號這次橫穿太平洋的平淡旅行了。
這一天早上快九點的時候,迪剋和雅剋爬上前桅小方帆的帆架上,坐在那兒眺望。此時此刻,晴空萬裏,他們能看到整個面對的海洋。船頭上的斜桅在海浪的背景下,不停地嚮前延伸,斜桅上挂着緊緊相連的三塊三角帆,它們兜着海風很像海鷗的大翅膀。從風帆邊上穿過的海風,吹得帆邊繩瑟瑟發抖。“浪子”號就是藉着吹嚮左舷的海風,盡可能地朝偏東方前進着。
迪剋對雅剋說,“浪子”號各部分的結構都十分輕捷,平衡性很好,在左舷風推動下,船身嚮右傾斜再厲害一點也不會翻船。
“你看,那是什麽?”小亞剋突然打斷了他的話。
“你看見什麽了,雅剋?”迪剋·桑德馬上從帆架上站了起來。
“瞧,就在那兒!”小亞剋指着遠處海面上的一個小黑點,這個黑點正好在船首斜桅上大三角帆和中三角帆之間的空隙裏。
迪剋註視着那個小黑點,大聲叫起來:
“發現一個不明漂流物,右舷前方,下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