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历险小说>> · fán 'ěr Jules Verne   guó France   lán sān gòng guó   (1828niánèryuè8rì1905niánsānyuè24rì)
兩年假期 Two Years' Vacation
  Two Year's Holiday,中文譯名為《兩年假期》,這是一部充滿傳奇與冒險的著作,它由法國著名作傢、“現代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編著。
   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年的學習結束時,來自新西蘭某寄宿學校的一群學生將要開始一次為期幾天的航海旅行。然而,當孩子們半夜驚醒時發現,他們的船已經漂流在浩瀚的海面上,原來在出發前夜遊船的纜繩斷裂了。海面風浪大作,而船上既沒有船長,也沒有水手,危險、恐懼、絶望和孤獨籠罩着整個遊船。船隨海浪漂流停靠在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雖然身處艱難境地,但孩子們還是憑着熱情、理性和勇氣,最終擺脫了睏境回到自己的傢人身邊。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而一路有關自然風光的介紹也同樣引人入勝。
   該書至今已被譯成世界上多種文字。書中所展現的神奇故事伴隨了~代又一代人的美麗童年、少年直至成年。無論作為語言學習的課本,還是作為通俗的文學和科學讀本,本書對當代中國的青少年都將産生積極的影響。為了使讀者能夠瞭解英文故事概況,進而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水平,在每章的開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導讀。


  Two Years' Vacation (French: Deux ans de vacances) is an adventure novel by Jules Verne, published in 1888. The story tells of the fortunes of a group of schoolboys stranded on a deserted island in the South Pacific, and of their struggles to overcome adversity. In his preface to the book, Verne explains that his goals were to create a Robinson Crusoe-like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and to show the world what the intelligence and bravery of a child was capable of when put to the test.
  
  Publication
  
  As with most of Verne's works, it was serialised (in twenty-four parts between January and December 1888) in the "Extraordinary Journeys" section of the French Magasin d’É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 by Parisian publisher Hetzel. It was also published in book form in two volumes in June and early November of that year. An illustrated double volume with a colour map and a preface by Verne was released in late November.
  Translations and adaptations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was serialised in 36 installments in the Boy's Own Paper between 1888 and 1889.
  
  In 1889 a two-volume English-language book titled A Two Year's Vacation was published by Munro in the United States. Later the same year, a single-volume abridged edi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was released by Sampson Low under the title of Adrift in the Pacific.
  
  In 1890, from February 22 through March 14, the Boston Daily Globe newspaper serialized Adrift in the Pacific; the Strange Adventures of a Schoolboy Crew.
  
  In 1965 the I. O. Evens version of the Sampson Low translation was published in England (ARCO) and the U.S. (Associated Publishers) in two volumes: Adrift in the Pacific and Second Year Ashore.
  
  In 1967 a new modified and abridged translation by Olga Marx with illustrations by Victor Ambrus titled A Long Vacation was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Holt, Rinehart & Winst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67 Czech filmmaker Karel Zeman made a loose adaptation under the title The Stolen Airship / Ukradená vzducholod.
  
  In 1987 a made-for-TV animation was produced by the Japanese studio Nippon Animation under the title of The Story of Fifteen Boys (Japanese: 十五少年漂流記).
  Plot summary
  
  The story starts with a group of schoolboys aged between eight and thirteen on board a schooner moored at Auckland, New Zealand, and preparing to set off on a six-week vac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oldest boy Gordon, an American, and Briant and Jacques, two French brothers, all the boys are British.
  
  While the schooner's crew are ashore, the moorings are cast off under unknown circumstances and the ship drifts to sea, where it is caught by a storm. Twenty-two days later, the boys find themselves cast upon the shore of an uncharted island, which they name "Chairman Island." They remain there for the next two years until a passing ship lands. The ship has been taken over by mutineers, intent on trafficking weapons, alcohol and drugs. With the aid of the two surviving members of the original crew, the boys are able to defeat the criminals and make their escape.
  
  The struggles for survival and dominance amongst the boys were to be echoed in William Golding's Lord of the Flies, written some 66 years later.
第一章 暴風
  1860年3月9日11時。黑夜鎖住了海面,不分彼此,四周衹有幾噚的地方依稀可辨。海面早已波濤洶涌,鉛灰的浪峰間夾着一艘小帆船,桅桿上幾乎不剩一絲帆布了。
   這是一艘可裝載上百噸的帆船。船尾的“偵探號”船名已無從尋起,不知在哪場風暴中給捲跑了。
   在這一海域,3月上旬的夜晚並不算很長,5點鐘天就放亮了。但黎明可否驅散潛在的危險?海浪是否不再對它苦苦相逼?答案是否定的。唯有待這一切狂風巨浪歸於寧靜,它方可逃過此番劫難。
   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殘喘,遠離陸地,叫人依舊無法産生安全的聯想。
   船尾站着三個男孩,其中一個大約14歲,另外兩個13歲上下。舵輪旁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一個12歲左右的黑人男孩。四人正齊心協力控製舵輪,因為船隨時都可能傾斜。但這卻談何容易,使完吃奶的勁,纔勉強轉動起來的舵輪卻把他們推嚮舷墻。子夜時分又是一頓驚濤駭浪,所幸的是,船舵居然沒被捲跑。孩子們驚愕得倒退幾步,不過很快他們又恢復到先前的樣子。
   “船舵還能用嗎?布萊恩特。”有人問道。
   “還行,上帝保佑。”布萊恩特說道。他冷靜地站定了。“抓緊了,唐納甘,”他繼續說,“別擔心,還有其他人看着呢。莫科,你沒傷着吧?”
   “沒有,馬薩·布萊恩特,”莫科應聲說,“不過我們得順風行船,否則我們會被風颳沉的。”
   這時升降口處的門開了。兩個小腦袋鑽出甲板面,後面還跟着一隻“汪汪汪”大叫的小狗。
   “布萊恩特,布萊恩特,怎麽回事?”其中一個年幼的小孩問。
   “沒事,埃文森,沒事的,快和托內下去,放機靈點!”布萊恩特說道。
   “我們在下面都很害怕。”另一個小男孩說話了,他看上去年齡更小些。
   “你們都怕?”唐納甘問道。
   “是的,全部是這樣!”托內如實回答。
   “那好,回到下面去。閉上嘴,躲在被子裏;別睜開眼睛看就什麽事也沒有。根本就沒有危險!”布萊恩特發話了。
   “小心,又起浪啦!”莫科大聲嚷道。
   船尾劇烈震蕩了一下。幸好海水沒有漫過甲板,一旦海水灌進升降口,那就會船沉入亡了。
   “回去,聽到了嗎?”高登咆哮道,“下去,不然我趕你們了!”
   “去吧,下去,小夥計們。”布萊恩特放低了聲音對他們說。
   兩個孩子剛下去,與此同時又上來一個男孩。
   “要我幫忙嗎,布萊恩特?”
   “不用,巴剋斯特,你去和剋羅絲、韋勃、索維絲以及威爾科剋斯穩住孩子們就行,上面有我們四人就夠了。”布萊恩特一口氣說完這些。
   巴剋斯特從裏面拴住了門。
   在這帆船上,他們共有多少人?15人,包括高登、布萊恩特、唐納甘和那個黑人在內。他們怎麽會在這裏?這一切你很快會知道。
   沒有大人在船上嗎?沒有船長指揮這一切嗎?沒有海員可助一臂之力嗎?沒有舵手在掌舵嗎?是的!根本沒有!
   更為糟糕的是,船上竟沒有人知道帆船的航行位置!這可是在四大洋之首的太平洋上航行!
   究竟是怎麽回事?是船員們在某次海難中全葬身海底還是被馬來西亞海盜船擄走,結果衹剩一幫毛頭小夥在船上?一艘上百噸的帆船應該有船長、大副、五六個水手,而現在那個黑人男孩卻要承擔起這所有的一切!船要駛嚮哪裏?它在海裏飄泊了多久?它會不會脫險?如果一路上能嚮別的船長問過這些,孩子們也許能答得上。但放眼望去,他們根本看不到別的航船。即使有,它也得好自為之。它猶如一隻小木筏漂流在大海上。
   布萊恩特和他的朋友們奮力前行。
   “我們怎麽辦?”唐納甘問。
   “求上帝保佑吧。”布萊恩特回答說。即使是最能幹的人恐怕也要陷入絶望,因為風暴還在升級。
   正如水手們常說的那樣,用“雷厲風行”來形容此番景象簡直再精闢不過了。斜桁縱帆因主桅桿斷裂無法升挂,要掌握航嚮就更難了。前桅桿那裏,左右支索綳得緊緊的,隨時都可能被扯斷。支索上的三角帆已成破條兒在風中像機關槍掃射一樣叭嗒聲不絶。前桅上的帆倒是完好無缺,不過看起來每時每刻都有可能被颳跑,孩子們卻無力降帆。一旦它被颳走,順風行船的計劃將成泡影,海浪會把船打沉的。
   四周望不見任何島嶼,嚮東也望不見陸地。擱淺固然可怕,不過孩子們更畏懼這茫茫的海域。暗礁、碎浪、嘩嘩作響的海浪聲使得下風岸原本安全的地方,此刻也翻騰不已,隨時可將船吞沒。於是他們渴望見到希望的曙光。
   但是汪洋之中藴含的衹有黑暗!
   凌晨1點。突然,在風暴怒吼聲中傳來一陣巨大的聲響。
   “前桅桿斷啦!”唐納甘尖叫道。
   “不,是前桅帆沒啦!”莫科糾正道。
   “得弄清楚!”布萊恩特開口了,“你們守着舵輪,高登,還有唐納甘、莫科來幫我。”
   布萊恩特總算懂點海事。早在他遠航歐洲起,就學到了一些航海知識,這就是他的那些門外漢同伴讓他和莫科領航的個中緣由。
   布萊恩特和黑人男孩衝上前去。前桅帆被風吹得鼓鼓的,船眼看就要被吹翻了,無論如何得扯掉這張帆。不過一旦這樣做的話,船就再也控製不了,除非把桅桿砍掉,將支索剪斷,不過孩子們怎樣才能辦到這一切呢?
   布萊恩特和莫科開始了精密的估算。他們盡可能地多留些帆布以確保船在風暴中能順風行駛。放鬆些揚帆索,降了四五英尺的帆:他們用小刀割斷飄動的繩索,綁住了帆的下端纔將一切弄妥當。其間,至少有20次,他們險些被颳進太平洋裏。
   航程在繼續着。雖衹有一小塊帆,抗風能力不強,但它卻以快艇般的速度前進着。對船來說,快則意味安全,最好快得沒有浪頭趕得上它。
   布萊恩特和莫科好不容易回到舵輪旁,升降口的門又一次開了。這次是傑剋,傑剋是布萊恩特的弟弟,比他小3歲。
   “你想幹嘛,傑剋?”哥哥問道。
   “快過來,快過來,裏面進水了。”傑剋大聲說。
   布萊恩特跑下升降梯。一盞飄忽不定的煤油燈照着昏暗的船艙。十幾個男孩在艙裏擠做一團,最小的大概衹有8歲。
   “沒什麽可怕的,”布萊恩特安慰道,使勁給他們壯膽。“大傢都沒事的,別害怕。”
   接着他舉起燈盞照看地板,發現海水接連不斷地涌進來。
   水從哪裏進來的?有漏洞嗎?得去看個明白。
   船艙的前面是活動室,再過去是餐廳,最前面是船員住的地方了。
   布萊恩特挨個仔細查看過去,原來升降口的前門未關嚴而船又搖擺不定,濺上來的海水順勢流進了船艙,真是有驚無險。
   布萊恩特回到船艙宣佈了這個好消息,之後他又回到舵輪旁。船體在不久前用銅板加固過了,因而還可以抵擋得住一陣子風浪。
   大約1點鐘的時候,夜色更濃,烏雲仍斂在一起;風暴更是變本加厲。帆船好似衝行在一片上下左右沸騰不已的洋面上。他們聽見海燕在嘶叫着。難道說離陸地不遠了嗎?不可能,海燕通常在離海岸幾百英裏以外的洋面也見得到,海燕也有面對氣流無力搏擊的時候,它們也像帆船一樣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一小時後,船頭又傳來消息。原先完好的前帆又爛成碎條兒,帆布條猶如巨大的海鷗在空中亂舞。
   “帆全爛了!也沒有可更換的帆了。”唐納甘大叫。
   “得了,那不礙事,我們不需走得那樣快,這速度夠啦!”布萊恩特說道。
   “見你的鬼吧,這就是你的航行經驗!”唐納甘打斷了他的話。
   “看看你身後的浪頭吧!悠着點,否則你會被捲走的!”莫科說。
   話還未說完,就有幾個巨浪打到船尾欄桿上。布萊恩特、唐納甘、高登退到了升降四處,不過他們死死抓住了扶手。大浪橫掃之後,船上的黑人小孩、羅經座、備用桅桿以及三條小船都被風浪捲走了。甲板上空蕩蕩的。海水很快流走了,帆船不會沉沒了!
   “莫科!莫科!”布萊恩特回過神來後,張口就喊。
   “看看他是不是掉海裏了?”唐納甘說道。
   “沒有啊,”高登跑到背風處說,“我既沒看到他,也沒聽到喊聲。”
   “可我們得救他!扔個救生圈給他!扔條繩子給他!”布萊恩特說。
   沉寂片刻後,他又大聲呼喊莫科的名字。
   “救命啊!救命啊!”是莫科的聲音。
   “他沒掉進海裏,他的聲音是從船頭傳過來的。”高登分析說。
   “我去救他。”布萊恩特當機立斷地說。
   布萊恩特趴在滑溜溜的甲板上,極其小心地躲避着繩子鬆鬆垮垮吊着的桅桿。莫科的聲音再度傳來,接着又是一片沉靜。最後,他終於來到船頭升降口。他叫喊起來,但沒有回音。
   難道在他呼救過後又掉進了海裏?如果真的如此,那他遠遠被拋在了船後,因為海水可跑不過帆船此時的速度。這樣的話,莫科可就葬身大海了。
   不!他又聽到了微弱的聲音,他忙趕到起錨機旁,衹見第一斜桅的一端插進了起錨機,而黑人男孩就陷在這個夾縫中。一條升降索正漸漸勒緊他的脖子,大浪沒有捲走他,難道他要窒息而死?
   布萊恩特彈開小刀,費勁地割斷了繩子。莫科被救到船尾,他剛恢復些氣力就又站到了舵輪旁,並嚮馬薩·布萊恩特緻了謝意。此時,四個男孩正同來勢洶洶的海浪搏擊着,現在的船速可比不及海浪,海水隨時都可能漲上船。他們能做些什麽呢?現在連升起那塊帆布也成了空想。
   大的凌晨4點,小船朝着開始發白的東方地平綫駛去。破曉的時候,風浪也該平息了,也許就會看到陸地,孩子們的命運也很快會出現轉機。
   4點半的時候,衹見頭頂上方一片光亮。遺憾的是,霧靄深鎖,就連四分之一英裏以外的地方都看不清。帆船一會兒被拋到浪峰,一會兒又跌入浪底,這時要是撞上礁石,船身衹怕會撞成碎片。
   小夥子們註視着起伏的海面,心想:要是海面還不平靜的話,他們就沒指望了。帆船不可以再這樣漂流下去,海浪會吹走升降梯,然後把船弄沉。
   突然間,莫科大叫起來,“陸地!陸地!”
   透過迷霧,莫科看到了嚮東綿延的陸地。他看清楚了麽?世上最難的莫過於遠遠地認出海岸綫,因為它同天邊的雲際何其相似!
   “是陸地!”布萊恩特也直嚷。
   “沒錯,陸地!在東邊。”莫科一邊應答,一邊用手指着霧氣蒙蒙的一塊地平綫。
   “能確定嗎?”唐納甘問道。
   “是的,是的!我敢保證!”莫科說,“如果那團霧再散開,你看!就在前桅偏右的地方!快看啊!快!”
   迷霧逐漸散開,從海面上嚮空中逸出去。又過了一會兒,可以看得清幾英裏外的洋面了。
   “對!陸地!就是陸地!”布萊恩特大叫着。
   “那裏地勢很低。”高登補充說。他剛瞧見陸地。
   一切都是事實。一塊陸地,一個洲或一個小島,就在五六英裏外的地方。風暴不偏不倚地朝那個方向吹着,不消1小時帆船就可登陸了。但倘若撞上暗礁,那名恐怕永遠都到不了。一切都是未知數。孩子們倒寧願不去想,這塊在無意中發現的,眼前唯一存在的陸地,正是安全的避風港。
   風勢還在加大,船像一片羽毛似的漂浮着嚮岸邊駛去,在乳白色的天空映照下,海岸像一攤墨水一般突兀着,後邊是一座約莫200英尺高的陡壁,前端的黃色海灘呈圓形狀,未嚮右邊延伸。這一圓形似乎是內陸樹林延伸出來的一部分。
   啊!如果這船能安全靠岸而又不觸礁的話,哪怕有一河道口能提供避風港,船上的人就會平安無事地躲過這一劫難。
   布萊恩特讓唐納甘、高登和莫科掌管着船舵,自己走上前仔細審視着這一塊突然出現的陸地。但是他怎麽也找不着讓船安全靠岸的地方。這裏根本不是什麽河道口,甚至連沙灘也不是。這裏沒法讓船靠岸,風浪拍打着亂石濺起一排排的浪花,衹怕輕輕一撞也會將船擊個粉碎。
   布萊恩特衹好决定在船撞上石頭以前,讓船上所有的人都到甲板上來。於是他打開船艙升降門大聲喊道:
   “請大傢都到甲板上來。”
   那衹狗立即跳了出來,緊接着那11個小男孩也先後爬了出來。一看到眼前的驚濤駭浪,那個最小的男孩嚇得尖聲叫了起來。
   清晨6點鐘左右,船駛過了第一道礁石關。
   “大傢註意站穩!”布萊恩特一邊大聲喊,一邊把自己的衣服脫掉了一半,以幫助那些當船被撞時被風浪捲走的人。
   突然有一陣震動,船尾不動了,而船身沒有撞壞,海水也沒有流進來。又一道海浪打來,使船又前進了50英尺,剛好避開了高出水面很多的岩石群。緊接着帆船駛到了停泊地點,靜靜地躺在那裏,任憑周圍的風浪吹打。
   船雖然不在大海中央,但距離海岸還有四分之一英裏。
第二章 帆船失事
  霧靄早已消失,他們總算看清了帆船周圍的境況。烏雲仍舊在涌動,風暴還沒有煙消雲散。但希望這場風暴很快就會過去。當船身在開闊的海面上顛簸時,他們總覺得眼前的情況跟晚上的處境一樣危險。海水一浪高過一浪地吹打着船身,濺起的海水落在孩子們身上。他們緊緊地抱成一團,生怕被風浪捲走。像這樣劇烈的震蕩,帆船是經受不了很長時間的折騰的。海浪每吹打一次,船身都要抖動一下。從帆船擱淺以來,它就一直沒有穩定過。布萊恩特和高登一直呆在船艙裏,觀看海水是否進入船艙。此外,他們還得竭盡全力安撫他們的夥伴們,特別是那些年幼的夥伴們。
   “不用怕,”布萊恩特說,“這船很堅固,離海岸很近了。再等一等,我們很快就設法靠岸。”
   “那還等什麽呢?”唐納甘問道。
   “是的,那還等什麽呢?”那個12歲的名叫威爾科剋斯的小男孩插話說,“唐納甘說得對,還等什麽呢?”
   “因為眼下海浪太高,在礁石中行駛會把船撞破的。”布萊恩特回答說。
   “要是船撞碎了咋辦?”和威爾科剋斯一樣大的韋勃問道。
   布萊恩特安慰他說,“這個你不用害怕,至少漲潮前不會。當風浪過去之後,我們就會沒事的。”
   布萊恩特的想法是正確的。雖然太平洋海域的潮汐不是十分厲害,但和低潮時的力量還是有明顯區別的,所以等上幾個小時是不會有害處的。特別是當風勢減弱時,海潮退去之後,礁石會裸露出來,這樣帆船行駛時所冒的風險就少得多,橫渡那四分之一英裏的海面去靠岸就容易多了。
   雖然這種想法是合情合理的,唐納甘和其他兩三人卻不打算依此行事;他們那幾個人在嘀嘀咕咕。在整個航行過程中,他們原來還按照布萊恩特的命令行事,因為布萊恩特畢竟有過航海經驗,但他們心裏一直想着衹等帆船靠岸就要各行其是。尤其在唐納甘看來,他一直認為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辦事能力遠遠勝過布萊恩特等人。何況布萊恩特碰巧是法國人的後裔,這些英國佬當然就不願聽從布萊恩特的指手畫腳。
   於是唐納甘、威爾科剋斯、韋勃和剋羅絲站在船頭,望着起伏翻滾的海潮,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漩渦。面對眼前的波濤洶涌,每個人心裏都暗想着目前兇多吉少的處境,一旦帆船傾覆,哪怕是最有經驗的遊泳高手也會葬身大海。事實上,等待一兩小時之後再開船確實是明智之舉。因此唐納甘等人不得不面對現實,衹好乖乖地按照布萊恩特的吩咐回到船尾的小夥伴們中間去。
   “現在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團结一致,齊心協力,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你是在要求我們一切都要聽你的嗎?”唐納甘問道。
   “我並沒有別的企圖,”布萊恩特說,“我純粹是為各位的安全着想。”
   “布萊恩特說得很對。”高登說。他這人說話往往經過深思熟慮,處理事情很沉着。
   “對!說得對!”又有兩三位小夥伴贊成說。他們憑直覺站到了布萊恩特那一邊。
   唐納甘不再吭聲了,他和他的那一幫小夥伴走到別處,等待着各自逃命的時機。
   那塊陸地究意是什麽地方?是太平洋上一個小島還是某個大洲的陸地?這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帆船離海岸很近,看不到很長的海岸綫。船停泊在一個開闊的海灣中,兩端都是海岬。北邊的海岬是高高的山地,南邊的海岬是狹長的丘陵,海岬以外的地方又好像都被大海環繞。
   萬一這是一座孤島,而他們的帆船又開不動了,夥伴們又要怎樣才能逃離危險呢?一旦漲潮,船撞在礁石上會不會撞成碎片呢?或者,倘若這島嶼是一座荒涼的沙漠,太平洋上有許多類似沙漠的島嶼,夥伴們又靠什麽來維持生命,躲過這一劫難呢?
   如果這是大陸,他們逃生的希望就大得多,因為這大陸極有可能是南美洲。那樣的話,無論在智利還是在玻利維亞,即使不能很快獲得救援,但至少在靠岸後幾天內肯定可以獲得救援。要是遇到南美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過去的歷險故事恐怕也會令他們不寒而慄。
   但眼下最棘手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船靠岸。天氣逐漸轉晴,海岸邊的情況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海灘、海灘後邊的峭壁,峭壁底下的叢叢樹林,一切都展示得一清二楚。布萊恩特甚至還發現右邊有一道小河口。所有這一切雖不十分誘人,但畢竟海岸上的青緑色意味着有肥沃的土地,或許在峭壁以外的地方,在海風的吹拂下,土地會更加肥沃些。
   陸地上沒有一絲人類居住的痕跡:沒有房子、茅棚,連河口上也沒有。即使有土著人,他們也會住在遠離海岸的地方,因為那裏會受到海風的侵襲。
   “我看不到一縷炊煙。”布萊恩特放下雙筒望遠鏡說。
   “海灘上連一隻船也沒有。”莫科補充說。
   “如果這兒不是海港,又怎麽會有炊煙和船衹呢?”唐納甘反問道。
   “不一定非得是海港,”高登解釋說,“也許捕魚船停泊在河口,但海風吹來時,或許船的主人將它們駛進內陸河裏了。”
   高登說得很對。這裏看不到有一隻船的跡象。整個海:岸似乎都沒有人居住。
   潮水逐漸地退了。可以說是海風使之退潮的。現在風力開始減弱並且颳起了西北風,在礁石露出水面展示航道之前,他們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快7點鐘了,船上每個人都在忙碌地將船上最重要的東西搬到甲板上,其餘的東西則讓海水漂到岸邊時再撿起來。船上還剩下大量的生活必需品。他們將這些東西包裝成袋,讓年紀大一點的男孩子們扛着。
   要想靠岸,必須等礁石露出水面。但潮水退去之後,礁石究竟能不能露出水面,海灘會不會乾燥呢?布萊恩特和高登焦慮地望着海面。由於風力減弱,海面逐漸平靜下來了,翻滾的漩流逐漸隱退。現在正好測量礁石周圍的水位。衹要將船停下來用力傾側一下,便可測知水位。但他們又擔心,要是船身傾側得太厲害,會將船弄翻。因為這艘帆船跟所有現代汽艇一樣,船身又長又深。如果船身一傾側,孩子們還來不及離開船衹,海水就會進入船艙,那時情況就會更加糟糕。
   真可惜!那些小船被那場暴風捲走了。那些船衹足可以容納船上所有的人。布萊恩特等人本來可以乘着那些船上岸,並且帶走破帆船上的許多東西,而如今大部分東西衹能遺棄了。如果帆船在夜間已經被撞壞了,再在礁石中撞過來撞過去之後的破船還有什麽用處呢?到時食物問題如何解决?夥伴們難道要等到去島上種出糧食纔有飯吃嗎?他們喪失了那麽多的小船,真是太可惜了!
   突然船頭傳來一聲驚叫。巴剋斯特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原來,那艘小艇沒有漂走,而是纏在船首斜桁上,並且絲毫沒有損壞。這艘小艇雖衹能容納五六個人,但一旦潮水退去之後,帆船還沒有航道靠岸的話,這艘小艇將派上大用場。
   但在這一問題上又出現了分歧,布萊恩特和唐納甘各執一詞。從發現那艘小艇起,唐納甘、威爾科剋斯和剋羅絲就將它據為己有。
   “你們想要幹什麽?”布萊恩特問道。
   “於我們想幹的。”威爾科剋斯告訴他說。
   “你們想乘那艘小艇離開嗎?”
   “是的,”唐納甘說,“這件事你阻止不了。”
   “我就是要阻止休,”布萊恩特大聲說,“我和其他留在帆船上的人都會阻止你。”
   “留在船上!”唐納甘不屑一顧地說,“你是這麽想的嗎?”
   “你等着瞧,我不會將任何人撂下不管。我們幾個人先上岸,然後再派一個人把小艇開回來。”
   “要是開不回呢?”布萊恩特竭力抑製生氣地說,“萬一小艇在礁石中撞壞了怎麽辦呢?”
   “讓開!”韋勃一邊說,一邊將布萊恩特推到一邊。“讓我們先將小艇放下來!”
   當他們想開動小艇時,布萊恩特緊緊地拉住了它。
   “你們不能走。”他又大聲說。
   “我們會見機行事的。”唐納甘回答說。
   “你們不能走,”布萊恩特說,“這船衹能給小孩子們用。萬一海水沒有退去,他們是上不了岸的。”
   “這事不用你管,”唐納甘生氣地說,“我告訴你,布萊恩特,這事你阻止不了。”
   “我也告訴你,唐納甘,我一定要阻止你們。”
   這事引發了一場爭執。威爾科剋斯、韋勃、剋羅絲站在唐納甘那一邊,巴剋斯特、索維絲和加耐特則支持布萊恩特。這時高登出面調解。他年紀最大,遇事最沉着冷靜。他雖然支持布萊恩特,但調解時,他卻顯得非常公正。
   “喂,唐納甘,做事不要這樣急躁!你看海水現在這麽洶涌,弄得不好,會將小艇撞壞的,你難道看不出來嗎?”
   “我就是看不慣布萊恩特平時對我們的指手畫腳。”唐納甘說。
   “就是!就是這樣!”剋羅絲和韋勃插話說。
   “我沒有對任何人指手畫腳,”布萊恩特反駁說,“但我不容許任何人衹替自己着想而犧牲他人的利益。”
   “我們想的還不跟你一樣!”唐納甘說,“等我們上岸就把船開回來!”
   “問題是我們還沒有上岸!”高登說。“過來,唐納甘,你不要這麽犟;暫不要去冒險開船,等等再看!”
   高登的調解勸和總算告一段落,這種調解已不是第一次了。這幾位男孩子暫時沒有去開船了。
   潮水又退去了好幾英尺。礁石間有沒有航道?布萊恩特走上前去看了看,他爬上右弦支索,坐在桅頂橫桿上。根據帆船兩側露出海面的礁石尖端可以尋出一條穿過礁石的航道。但因為波浪漩流太多,現在坐船過去恐怕要擔風險。最好再等一會兒,直到潮水全部退去。
   布萊恩特坐在桅頂橫桿上,仔細察看了眼前的海岸。在方圓8英裏長的海灣附近,沒有一絲人類居住的跡象。
   在桅頂橫桿上觀察了半個小時之後,他下來報告了他所看到的情況。唐納甘和他的支持者衹是默不作聲地聽着。高登卻相反,他問道:“這船是不是6點鐘的時候停下來的?”
   “是的。”布萊恩特說。
   “海水退潮一般要多久?”
   “我想大概要五六個小時,對嗎,莫科?”布萊恩待回答說。
   “對,大概要五六個小時。”莫科說道。
   高登沉思了一會兒說:“那要到11點纔是開船的最好時機。”
   “我也是這麽認為。”布萊恩特贊同說。
   “嗯,在那以前得做好一切準備。”高登果斷地說,“我們現在先吃點東西。真要是掉進海裏,也要等我們吃飽喝足了纔有力氣逃生。”
   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傢的贊同,並且立即行動起來。有了餅於和果醬吃,小夥子們頓時將煩惱拋之九霄雲外,因為一連24小時未吃東西了,他們不停地吃,好像總是吃不飽似的。
   過了一會,布萊恩特又上前望了望海面上的礁石。
   潮水似乎退得非常緩慢!但水還是下降了不少,因為小艇越來越傾斜。莫科取來測深繩,量得海底深度為8英尺。在這種情況下帆船開得動嗎?他不敢想象。為了不驚動別人,他伺機把情況悄悄地告訴了布萊恩特。
   布萊恩特走過去和高登商量了一會兒。顯然,由於受北風的影響,潮水沒有像在天氣平靜的日子裏那樣退去。
   “怎麽辦?”高登說。
   “我不知道!”布萊恩特回答說。“當事情必須由大男人才能完成時,我們這些小孩子是多麽地沒有用處啊!”
   “那當然!”高登贊同說。“但你可知道,車到山前必有路。千萬不可泄氣!我們會平安無事的。我們得想點辦法。”
   “是的,我們必須想點辦法。如果我們在再次漲潮前沒有離開帆船,那我們就完蛋了。”
   “確實是這樣,到時帆船會被撞碎。我們無論如何得棄船而去。”
   “對,無論如何都是這樣!”
   “我們就不能造一條小木筏嗎?”
   “我也這樣想過,但幾乎所有的帆桅都被暴風捲進了海裏。我們又不能將甲板上的橫木拆掉用來造木筏,況且時間也來不及。現在衹有這麽一艘小艇,海上的波濤又這麽洶涌。依我看來,最好的辦法衹有將一根繩索纏在礁石上,然後將繩索固定在對岸的岩石上。這樣我們就都能靠岸了。”
   “誰願意去纏繩索呢?”
   “我願意。”布萊恩特回答說。
   “我來幫你!”高登站出來說。
   “不,我一個人去就行了。”
   “你乘小艇過去嗎?”
   “那樣會把小艇弄丟的,還是將小艇留到最後再用吧。”
   在實施這一風險計劃前,布萊恩特還采取了另外一道預防措施。船上還有幾個救生圈,他讓那幾個年紀小的穿上它們。萬一他們真要棄船而去,而海水又太深上不了岸的話,這些救生圈能幫助他們浮在海面上;而對那些大一點的夥伴們來說,衹要緊緊抓住繩索,他們一定會被拉上岸的。
   已經10點15分了。再過45分鐘是水位最低的時間。現在船首的水位有四五英尺深,但看起來好像衹有兩三英尺深。因為海水清澈見底,並且無數礁石頂部露出了水面,這附近60碼遠的海域都顯得相當淺。
   遊過這60碼遠的海面是件十分睏難的事,要是布萊恩特真能將繩索牢牢地係在對岸的一個尖石上並且利用起錨機將繩索拉直,一切睏難都迎刃而解了。他們可以將帆船上的包裹、食物和其他東西利用繩索滑過去。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大事,布萊恩特寧願自己去冒這個風險,而不讓別人去。
   他挑選了一根中等大小的繩索,脫下衣服,將繩索係在腰間。
   “喂,大傢都到這邊來!”高登大聲喊道。“大傢站起來放鬆繩索。”
   唐納甘和他的夥伴們以及其他人都走上前來,站着準備緩緩地將繩索放下去,盡可能地減輕下掉的重力。
   眼看布萊恩特快要入海時,他弟弟跑出來哭叫道:“哥!哥!”
   “別擔心,傑剋,別擔心!”布萊恩特一邊應答,一邊鑽進海面,係着繩索拼命嚮前遊去。
   即使在平靜的海面上遊60碼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海浪在礁石間掀起一陣陣波濤,順流和逆流不時相撞,使這位勇敢的男孩不能徑直嚮前遊。當他面臨激浪時,他衹能艱難地繞道而遊。他慢慢地嚮海岸遊去,但他顯然已體力不支。他從帆船上下去遊了不到20碼遠,就遇上了順流和逆流相交的漩渦。如果他能繞過這道漩渦或者徑直遊過去,一切都好辦了,因為那邊的海面非常平靜。他試圖從左邊遊過去,但是沒有成功,哪怕是身強力壯的遊泳好手也遊不過去。他很快被漩渦捲走,他試着想掙紮出來,但很快被漩渦捲嚮海中央。
   “救命啊!快拉啊!快拉啊!”他大聲呼喊,緊接着就不見了他的身影。
   船上的人陷入一片恐慌。
   “快把他拉上來!”高登冷靜地說。
   那些男孩子拼命地嚮上拉繩索,不到一分鐘就把布萊恩特拉上了船。他當時不醒人事,但很快就在他弟弟的臂彎中蘇醒過來。
   這次努力沒有結果,下一步怎麽辦呢?就這樣等嗎?等又能等來什麽呢?能等來救援嗎?這救援又從哪裏來呢?時間已過了中午,海水又開始漲潮了。隨着水位的上升,海面又變得波濤洶涌。因為是朔月,潮水會比先天晚上漲得更高。風力雖然減弱,但還是有輕微的海風吹拂;帆船可能會從礁石層中挪動,搖擺。然後撞碎在礁石上。那樣將無一人幸存!並且還無計可施。
   稍大一點的男孩子和小孩子們都聚集在船尾,眼睜睜地望着水位上升,巨大的礁石在激流中消失。風嚮又轉換成了西風,盡情地嚮岸邊吹去。由於水位上揚,海浪不停地涌起,吹打着船身。到午後兩點,帆船又擺正了傾側的位置;船首開始移動,並且在礁石中上下顛簸,而船尾卻紋絲不動。很快帆船開始左右兩邊擺動。孩子們緊緊抱在一塊,生怕從船上掉進海裏。
   突然一陣山洪一樣的激流從海面襲來,將船尾擡高了幾英尺。激流高達20英尺,呼嘯着洶涌而來,激流蓋過了礁石,激流推動帆船離開了礁石嚮前行駛,但竟然沒有撞上礁石。不到一分鐘,在巨大的海浪衝擊下,這艘破帆船被衝到了岸邊,在離峭壁腳下的樹叢不到幾百英尺的沙灘上停泊下來。這樣帆船就被擱淺在這裏,而海水則又退了回去,將帆船遺棄在那裏。
首頁>> >> 历险小说>> · fán 'ěr Jules Verne   guó France   lán sān gòng guó   (1828niánèryuè8rì1905niánsānyuè24r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