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言情>> 歌德 Goethe   德國 Germany   德意志邦聯   (1749年八月28日1832年三月22日)
少年維特的煩惱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十八世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傢約翰·歌德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詩人而成為一個世界詩人,小說風行各國,掀起一股“少年維特熱”。
  《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於1774年,是歌德早年時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國文學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第二部出版以前,歐洲足足有五十年之久,歌德的名字總是和《少年維特這煩惱》連在一起。 《少年維特之煩惱》篇幅不長,情節也並不復雜麯折,主要角色衹有維特和緑蒂兩人,全書以主人翁維特不幸的戀愛經歷和在社會上處處遇到挫折這一根綫索串連起來,構成一部完整的小說。
  《少年維特的煩惱》-作品簡介
  
  
  這部小說采用的書信體形式開創了德國小說史的先河,作品描寫了維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瀾,在抒情和議論中真切、詳盡地展示了維持思想感情的變化,將他個人戀愛的不幸放置在廣泛的社會背景中,對封建的等級偏見、小市民的自私與守舊等觀念作了揭露和批評,熱情地宣揚了個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尤其是通過主人公反抗社會對青年人的壓抑和窒息的反抗,表現出一種抨擊陋習、摒棄惡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進步的時代意義。這也是這部小說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深受各國人民喜愛而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少年維特的煩惱》-創作背景
  
  歌德對夏洛特·布夫的愛
  小說的情節在極大程度上是自傳性的:
  《少年維特的煩惱》《少年維特的煩惱》
  當歌德在韋茨拉爾(Wetzlar)的帝國最高法院實習期間,他結識了年輕的夏洛特·布夫,並愛上了她。但夏洛特已經和一位名叫約翰·剋裏斯蒂安·凱斯特納(Johann Christian Kestner)的法律工作者訂了婚。在夏洛特的父親看來,凱斯特納顯然比年輕、有着藝術方面抱負的歌德更加穩重可靠;歌德在那時就已經更想成為一名藝術傢而不是律師。歌德倉促地離開了夏洛特。後來,他又認識了一位樞密顧問的女兒馬剋西米利安娜·馮·拉·羅歇。歌德把兩個女子給他留下的印象融合到了緑蒂的形象中。據歌德本人說,他在四周的時間內寫出了這部書信體小說,以抵消愛情的痛苦並使自己從自殺的念頭中擺脫出來。
  
  耶路撒冷的自殺
  小說中的一部分情節,特別是結尾的部分,不同於歌德的經歷。維特自盡了,歌德卻沉浸在痛苦與寫作中。小說中自殺的情節是受到了一位年輕的同事耶路撒冷的激發而産生的。耶路撒冷確實因為巨大的愛情上的不幸而自殺,他在韋茨拉爾的墓地成了不幸的年輕戀人的朝拜聖地。卡爾·威廉·耶路撒冷(Karl Wilhelm Jerusalem)是歌德的泛泛之交,他於1772年10月自殺。此事是凱斯特納告訴歌德的。具有悲劇性的是,耶路撒冷用來自殺的手槍是凱斯特納藉給他的。這使歌德把他自己在1772年夏天的經歷和耶路撒冷的命運混合起來,而在小說的第二部分,耶路撒冷的命運越來越多地成為敘述的主要對象。歌德將耶路撒冷的許多性格特點和其他特徵轉移到他的維特形象上。為了更近地瞭解耶路撒冷自殺的情況,歌德於1772年11月初再次短暫地來到韋茨拉爾。他以與熟悉耶路撒冷的人的談話,以及他自己對耶路撒冷的記憶構成了小說的基礎。他甚至原文引用了凱斯特納對耶路撒冷之死的報告的一些段落。
  《少年維特的煩惱》-內容梗概
  
  這部小說是用日記和書信體寫成的,這種體裁善於披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抒發苦悶的心理和速惆的情感。整部作品像一篇感傷的抒情詩,坦率、真實,坦露心扉,毫無矯飾,毫不做作,無論是主人公愛的歡愉或痛苦,都躍然紙上,像是捧出一顆跳動的心,激起讀者情感上的強烈共鳴和精神上的極度震動。正因為如此,這部小說一出版就使年輕一代如癡如狂,有的與維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輕生而死。這部作品産生了如此大的影響,歌德本人就此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它的出現適逢其時的緣故。就像爆炸一隻地雷衹需一點導火索那樣,這次在讀者中引起的爆炸也是這樣 。
  維特出生於一個較富裕的中産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他能詩善畫,熱愛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他告別了傢人與好友,來到一個風景宜人的偏僻山村。
  這位靠父親遺産過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對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純樸的生活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𠔌、晨曦暮靄、村童幼女……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煩惱。沒過多久,在一次舞會上,維特認識了當地一位法官的女兒緑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與緑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衹有他們倆個。雖然緑蒂早已定婚,但對維特非常傾心。舞會結束後,他們激動地站在窗前,緑蒂含着淚水望着維特,維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渦中,熱淚縱橫地吻着她的手。
  從此以後,儘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維特卻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衹有緑蒂。緑蒂的未婚夫阿伯回來了,他很愛緑蒂,對維特也很好,他們學在一起談論緑蒂。那緑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飄浮的雲再也不能使他平靜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夢到緑蒂坐在身旁,早上醒來,床上卻衹有他一個人,他衹有嘆息命運的不濟。最終在朋友的勸說下,他下决心離開心愛的緑蒂,離開那曾經給他帶來歡樂與幸福的小山村。
  《少年維特的煩惱》《少年維特的煩惱》
  維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館當了辦事員。他盡可能使自己適應這份工作,然而官僚習氣十足的上司對他的工作吹毛求疵,處處刁難他,他的同事們也戒備提防,唯恐別人超過自大,這一切都使他産生許多苦惱。正當他深感百無聊賴時,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謙遜老實,博學多才,對維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給維特帶來一絲安慰。
  一天伯爵請他到傢中吃飯,不料飯後來了一群貴族,他們帶着高傲鄙視的神情看着維特。連和他認識的人也不敢和他說話了,伯爵前來催他趕快離開這裏,不管他走到哪裏,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聽到譏諷的話語,他一氣之下終於辭了公職。
  他應一位侯爵將軍之邀,去了獵莊,期間他曾想從軍,但在侯爵的勸告下,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兒始終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懷念着緑蒂,在心的牽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雖然依舊,但人事全非。心愛的緑蒂早已成了阿爾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個個慘遭不幸。他去拜訪曾為他們作過畫的兩個孩子,但孩子的母親告訴他,她的小兒子已經死了;他去訪問嚮他講述過內心秘密的農夫,恰好在路上遇見他,農夫說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膽地嚮女主人表示了愛情,她的弟弟怕他搶走了姐姐的財産而解雇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擁抱緑蒂,哪怕把她壓在心上一次,內心的空隙也就填滿了,可是見到她卻不敢伸手。
  鼕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涼。他看到了因愛戀緑蒂而丟了工作並發瘋的青年,後來這個青年殺死了一個農夫,維特很同情他,想要救他,竭盡全力為他辯護,結果遭到法官的反對。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窮途末路,痛苦煩惱到極點,任憑感情驅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結局一步步走去。
  聖誕節前的一天,他又來到心上人緑蒂的身邊,作最後的訣別。此時即將熄滅的愛情之火瞬間又放射出光芒,他對緑蒂朗誦奧西恩的悲歌,同時緊緊擁抱着她。兩天後,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讀的遺書,午夜時分,他一邊默念着“緑蒂!緑蒂!別了啊,別了!”,一邊拿起她丈夫的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煩惱。
  
  歌德這本以第一人稱書信體寫成的小說可分為第一篇和第二篇。
  
  第一篇:
  維特是個能詩善畫、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青年,依靠父親的遺産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1771年大地回春之際,為了料理母親的遺産事宜,他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無論是這裏的大自然的美景,還是當地農村摯樸的農民,都使他産生了濃厚興趣,以致留連忘返。不久,他在一次鄉間舞會上認識了年輕貌美、善解人意且富有教養的法官的女兒緑蒂。兩人一見如故,維特從此以後與她頻繁往來,經歷了一段令他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美好幸福的日子。但緑蒂已和一名叫阿爾伯特的青年訂婚在先。不久,她的這位未婚夫旅行歸來,並在此間侯爵府任職,與維特也很快成了好朋友。但他那種老成持重的性格和強烈的事業心則與感情奔放的維特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維特自感追求緑蒂已毫無希望,心靈上蒙上了厚厚的陰影。為了擺脫這種精神上的煩惱和尷尬的處境,他被迫告別了一往情深深愛着的緑蒂和可愛的小山村,到某地一公使館任職。
  
  第二篇:
  維特在公使館任職期間,經常受到迂腐的公使的百般挑剔。翌年春季的一天,他正在C伯爵傢中吃飯,碰巧趕上當地的貴族男女到伯爵傢聚會。維特從未想到過像他這樣的小人物是無權躋身於他們其間的,因而遭到這些貴族鄉紳的奚落,而且將此事鬧得滿城風雨。維特忍無可忍,憤而辭去了公使館的工作,到另一位侯爵的莊園作客。
  由於他後來發現,他與這位侯爵也沒有任何共同語言志趣,加上對緑蒂的思念劇增,幾個月後維特返回了原先的小山村。他循着當初去接緑蒂參加鄉間舞會的大路,追憶着當年的往事,可此時當地已景物全非,一切成了過眼雲煙,緑蒂也已為人妻。愛情上的絶望,世態的炎涼,官場的腐敗,這一切使維特再也無法忍受,産生了告別塵世以求永生解脫的念頭。同年聖誕佳節前不久的一個晚上,他又一次來到緑蒂住所,在誦讀至動情傷感之處,情不自禁熱烈擁抱和親吻了緑蒂。兩天後,維特在給緑蒂寫完不忍卒讀的遺書之後,於午夜時分,用她丈夫的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按他自己的遺願,當地百姓將他葬在他自己選定的地方,沒有任何牧師或教士來給他送葬。因為按照基督教規,自殺者是不能進入公墓安葬的。
  《少年維特的煩惱》-作者簡介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著名詩人,文學家。1749年8月28日生於法蘭剋福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1832年3月22日卒於魏瑪。其生平和創作可分5個時期。
  學習年代和狂飆突進時期(1765~1775) 1765年歌德到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
  《少年維特的煩惱》歌德
  3年後因病回傢。在萊比錫時期寫出了具有洛可可風格的抒情詩和戲劇。1770年去斯特拉斯堡繼續讀法律,翌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770年9月與赫爾德結識。在後者的影響下,他閱讀荷馬史詩、莎士比亞的劇本以及《莪相》等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並開始採集民歌。這時他寫出優美的抒情詩《歡會與離別》 、 《五月之歌》 、 《野地上的小玫瑰》等,開創了德國抒情詩的新時代。1771年8月回到法蘭剋福,此後幾年裏除寫了《普羅米修斯》等許多詩篇外,還創作了劇本《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等,這些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成為狂飆突進運動最為豐碩的成果。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很大程度上是根據作者自己的生活經歷寫成。小說中的維特反對封建習俗,渴望真正的愛情,要求個性自由,並希望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但他在鄙陋的環境、黑暗的現實中四處碰壁,不幸的愛情又給了他沉重的打擊,衹好以死來求得解脫。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以濃郁的詩意和強烈的感情表達了維特的痛苦、憧憬、他的多情善感和憤世嫉俗情緒,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建立合乎自然的社會秩序和平等的人際關係、實現人生價值的心聲。這部小說發表後引起青年人的強烈共鳴,立即風靡歐洲,奠定了歌德在國際文壇的地位。
  魏瑪前期(1775~1786) 1775年11月歌德應魏瑪公國奧古斯特公爵的邀請來到魏瑪,擔任國務參議員等許多職務,1782年獲得貴族身份。他的職責有領導礦山開發、管理交通、領導軍事到負責水利、掌管財政等等,此外還要參加各種文藝活動。繁忙的公務,浮華的宮廷應酬和愛情的挫折,使他無法得到創作所需要的安靜和時間。和狂飆突進時期相比,他這時期的詩歌趨於平穩,對自然和人生由熱情的歌頌轉變為深入的觀察和探索以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歌德的《漫遊者夜歌》 、 《緻月亮》等詩歌以及《魔王》 、 《漁夫》等敘事謠麯均作於這一時期。
  意大利之行和法國大革命時期(1786~1793) 歌德為了擺脫使他感到厭倦和苦悶的宮廷生活,於1786 年9 月3 日改名換姓,悄然去意大利旅行。意大利明媚的風光和完美的希臘羅馬古典藝術使他陶醉。這期間他把《伊菲格涅亞在陶裏斯》散文稿改為詩體,完成了悲劇《埃格蒙特》 。前者藉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表達自己的古典人道主義理想。後者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史實,把埃格蒙特塑造成一個受人民愛戴的英雄。
  歌德一生勤勉寫作,確立了他作為世界大作傢的地位。其作品數量之大達到驚人地步,《歌德全集最後手定本》達40册,他逝世後的補充本《歌德遺著》達20册。寫有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代表作詩劇《浮士德》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著作。
  《少年維特之煩惱》在德國出版後,很快連印了16版,還被翻譯成英法意等20多種語言。拿破侖在遠征埃及時還隨身帶着它,先後讀了7遍。歌德還寫了著名詩劇《浮士德》 ,自傳記《詩與真》 。1922年,中國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將小說翻譯成中文,五四以後的中國也掀起了維特熱,至今這部小說仍受到各國讀者的喜愛,已經成為經久不衰的世界名著。
  《少年維特的煩惱》-作品影響
  
  《少年維特的煩惱》被視為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最重要的小說。這部小說獲得了那個時代相當高的印數,並且是引發所謂的“閱讀熱”的因素之一。
  歌德本人也沒有預料到這本書會獲得世界性的成功。為了記錄所謂的“維特熱”,現在在韋茨拉爾,除了一本珍貴的第一版《少年維特的煩惱》外,被展示的還有它的戲仿作品、模仿作品、爭鳴文獻和多種語言的翻譯本。但這本小說的成功並不僅僅是一種流行現象,用歌德自己的話來說:
  這本小書的影響是巨大的、驚人的、很好的,因為它産生的正是時候。(《詩與真》)
  《少年維特的煩惱》-作品評論
  
  這部小說激起了批評傢和支持者們極為熱烈的反應。其中的原因在於,歌德以維特作為他小說的中心人物,而這個人物完全違背了市民社會的規則。
  《少年維特的煩惱》《少年維特的煩惱》
  市民大衆將維特視為一個和睦婚姻的破壞者,一個反叛者,一個無神論者,他與市民大衆的觀念完全相悖。他們期待的文學,更多的是“實用的東西”和“娛樂的東西”,而歌德的小說在他們看來並不是上述兩者中的任何一種。他們直接在故事中尋找“實用的東西”,他們希望有一個他們能夠認同的人物,並從他的行為中得到學習。但這部小說卻是以自殺告終的——從市民的價值標準來看這不可想象。許多市民批評這部小說僅僅因為它的主要人物不符合他們的觀念,還威脅到他們的價值標準。他們認為《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本和傳統文學决裂的書,這種决裂是他們不希望看到的。他們認為這本書頌揚了與他們的利益相悖的價值標準,贊美了自殺的行為。
  針對這部小說對自殺的贊美的批評在很大程度上也來自於教會和一些同時代的作傢,因為,據說許多青年模仿了自殺行為。實際上的確有模仿性的自殺行為,但其數量遠遠低於教會宣稱的數量。在一些地方(如:萊比錫、哥本哈根、米蘭)這本小說甚至受到了封禁。歌德的反駁大意如下:他以自己的生還給出了最好的例子:人們必須寫出內心的痛苦。歌德對指責自己誘惑他人自殺的馮?戴爾比(von Derby)主教和布裏斯托(Bristol)爵士做出了辛辣、諷刺的回應:
  現在你卻把一個作傢托來盤問,想對一部被某些心地偏狹的人麯解了的作品橫加斥責,而這部作品至多也不過使這個世界甩脫十來個毫無用處的蠢人,他們沒有更好的事可做,衹好自己吹熄生命的殘焰。
  
  “維特熱”
  正當歌德經受着來自教會和市民方面的憤怒和批評的時候,這部小說也擁有着熱心的追隨者。首先在年輕人中間爆發了一場不折不扣的“維特熱”,這場熱潮使得維特成了一個偶像人物。當時出現了“維特裝”(黃褲子、黃馬甲、藍外衣)、“維特杯子”、甚至還有“維特香水”。小說中的場景裝點着茶壺、咖啡壺、杯子、餅幹盤和茶葉罐。對於那時的有教養的市民來說,喝茶喝咖啡的時間成了接觸文學的美好一刻。
  小說的追隨者首先是那些和維特處境相似所以立刻受到吸引的人。那些正確理解了歌德的人可以以這部小說間接地反映他們的處境,並從維特承受的痛苦中找到鼓舞和安慰。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 is an epistolary and loosely autobiographical novel by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first published in 1774; a revised edition of the novel was published in 1787. Werther was an important novel of the Sturm und Drang period in German literature, and influenced the later Romantic literary movement.
  
  The book made Goethe on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literary celebrities. Toward the end of his life, a personal visit to Weimar became crucial to any young man's tour of Europe.
  
  Plot summary
  
  The majority of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is presented as a collection of letters written by Werther, a young artist of highly sensitive and passionate temperament, and sent to his friend Wilhelm.
  
  In these letters, Werther gives a very intimate account of his stay in the fictional village of Wahlheim (based on the town of Garbenheim, near Wetzlar ). He is enchanted by the simple ways of the peasants there. He meets Lotte (Charlotte), a beautiful young girl who is taking care of her siblings following the death of their mother. In spite of knowing beforehand that Charlotte is already engaged to a man named Albert, who is in fact 11 years her senior, Werther falls in love with her.
  
  Despite the pain this causes Werther, he spends the next few months cultivating a close friendship with both of them. His pain eventually becomes so great that he is forced to leave and go to Weimar. While he is away, he makes the acquaintance of Fräulein von B. He suffers a great embarrassment when he forgetfully visits a friend on the day when the entire aristocratic set normally meets there. He returns to Wahlheim after this, where he suffers more than he did before, partially because Lotte and Albert are now married. Every day serves as a torturous reminder that Lotte will never be able to requite his love. Out of pity for her friend and respect for her husband, Lotte comes to the decision that Werther must not visit her so frequently. He visits her one final time, and they are both overcome with emotion after Werther's recitation of a portion of "Ossian".
  
  Werther had realized even before this incident that one of them — Lotte, Albert or Werther himself — had to die. Unable to hurt anyone else or seriously consider committing murder, Werther sees no other choice but to take his own life. After composing a farewell letter (to be found after he commits suicide), he writes to Albert asking for his two pistols, under a pretense that he is going "on a journey". Lotte receives the request with great emotion and sends the pistols. Werther then shoots himself in the head, but doesn't expire until 12 hours after he has shot himself. He is buried under a linden tree, a tree he talks about frequently in his letters, and the funeral is not attended by clergymen, Albert or his beloved Lotte.
  Inspiration and parallels
  
  As Goethe mentioned in the first version of his Römische Elegien, his "youthful sufferings" played a part in the creation of the novel. Having concluded his law studies in the spring 1772, Goethe found himself working for the Imperial Chamber Court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in Wetzlar. He befriended the secretary Karl Wilhelm Jerusalem and, on June 9, 1772, they attended a ball where Goethe was introduced to the 19-year-old Charlotte Buff and her older fiancé, Johann Christian Kestner. Goethe is said to have instantly fallen in love with Charlotte. Goethe pursued Charlotte and the relationship varied between friendship and rejection. Charlotte was honest with Goethe and told him there was no hope of an affair. (She later married Kestner and had a son, August Kestner.) On September 11, Goethe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The parallels between this incident and the novel are evident. Charlotte Buff, like her counterpart in the novel, was the daughter of a widowed official and had many siblings. Goethe, like Werther, often found it difficult to complete work. Both Goethe and Werther celebrated their birthdays on August 28. However, the novel also depicts a number of events that have close parallels to the life of Goethe's friend Jerusalem who, like Werther, committed suicide. Goethe was told that the motive for the deed was unrequited love for another man's wife. Jerusalem had also gone on long moonlight walks that reflected his sad mood and had also borrowed pistols to carry out his suicide. And, just like Werther, he left a copy of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s play Emilia Galotti on his cupboard in the room where he died.
  Effect on Goethe
  
  Werther was one of Goethe's few works in the Sturm und Drang movement, before he, wit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began the Weimar Classicism movement.
  
  Goethe distanced himself from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in his later years. He regretted his fame and making his youthful love of Charlotte Buff public knowledge. He wrote Werther at the age of twenty-four, and yet most of his visitors in his old age had read only this book of his and knew him mainly only from this work, despite his many others. He even denounced the Romantic movement which he is most associated with by calling it "everything that is sick."
  
  Goethe described his distaste for the book, writing that even if Werther had been a brother he had killed, he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haunted by the vengeful ghost. Nevertheless, Goethe acknowledged the great personal and emotional impact that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could exert on those forlorn young lovers who discovered it. In 1821, he commented to his secretary, "It must be bad, if not everybody was to have a time in his life, when he felt as though Werther had been written exclusively for him."
  Cultural impact
  See also: Werther effect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was Goethe's first major success, turning him from an unknown into a celebrated author practically overnight. Napoleon Bonaparte considered it one of the great works of European literature. He thought so highly of it that he wrote a soliloquy in Goethe's style in his youth and carried Werther with him on his campaigning to Egypt. It also started the phenomenon known as the "Werther-Fieber" ("Werther Fever") which caused young men throughout Europe to dress in the clothing style described for Werther in the novel.
  
  It reputedly also led to some of the first known examples of copycat suicide. The "Werther Fever" was watched with concern by the authorities and fellow authors. One of the latter, Friedrich Nicolai, decided to create a satiric—and happier—ending called Die Freuden des jungen Werthers ("The Joys of Young Werther"), in which Albert, having realized what Werther is up to, had loaded chicken blood into the pistol, thereby foiling Werther's suicide, and happily concedes Lotte to him. And after some initial difficulties, Werther sheds his passionate youthful side and reintegrates himself into society as a respectable citizen.
  
  Goethe, however, was not pleased with this version and started a literary war with Nicolai (which lasted all his life) by writing a poem titled "Nicolai auf Werthers Grabe" in which Nicolai defecates on Werther's grave, thus desecrating the memory of Werther from which Goethe had distanced himself in the meantime (as he had from the Sturm und Drang). This was continued in his collection of short and critical poems, the Xenies, and his play Faust.
  Trivia
  
  A major scene in the novel prominently features Goethe's own German translation of a portion of James Macpherson's Ossian cycle of poems, which were originally presented as translations of ancient works, and were later found to have been written by Macpherson.
  Alternative versions and other appearances
  
   * 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 Frankenstein's monster finds the book in a leather portmanteau, along with two others—Plutarch's Lives of the Noble Greeks and Romans, and Milton's Paradise Lost. He sees Werther's case as similar to his own. He, like Werther, was rejected by those he loved.
  
   * The statistician Karl Pearson's first book was "The New Werther".
  
   * It was the basis for the 1892 opera Werther by Jules Massenet.
  
   *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wrote a poem satirizing Goethe's story entitled Sorrows of Werther .
  
   * Thomas Mann's 1939 novel Lotte in Weimar recounts a fictional reunion between Goethe and the object of his youthful passion Charlotte Kestner.
  
   * An episode of History Bites features this book, with Bob Bainborough portraying Goethe.
  
   * Ulrich Plenzdorf, a GDR poet, wrote a novel and a play called Die neuen Leiden des jungen W. ("The New Sorrows of Young W."). It has been called a modern-day Werther.
  
   * In William Hill Brown's The Power of Sympathy, the novel appears next to Harrignton's unsealed suicide note.
  
  
  Translations
  
   *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 ISBN 0-8129-6990-1.
  
   Translated by Burton Pike. 2004 Modern Library (Random House, Inc.)
  
   *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 ISBN 0-14-044503-X.
  
   Translated by Michael Hulse. 1989 The Penguin Classics Library Complete Collection (Penguin Books Ltd.)
  
   *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 ISBN 0-486-42455-3.
  
   Translated by Thomas Carlyle and R. Dillon Boylan. Originally published 1902 C. T. Brainard Publishing Company. Reissued 2002 Dover Thrift Editions (Dover Publications, Inc.)
  
   *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 ISBN 0-679-72951-8.
  
   Translated by Elizabeth Mayer and Louise Bogan. Poems translated and foreword by W. H. Auden. Also contains Novelle. Originally published 1971 Random House, Inc.. Reissued June 1990 by Vintage Books as a Vintage Classics Edition.
  
   * The Sufferings of Young Werther - ISBN 0-393-09880-X
  
   Translated by Harry Steinhau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70.
  
   * The Hebrew translation יסורי ורתר הצעיר was extremely popular among youths in the Zionist pioneer communities in British Mandate of Palestine in the 1930s and 1940s and was blamed for the suicide of several young men who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emulated Werther.
少年維特的煩惱-1
  少年維特的煩惱
   歌德 著
   韓耀成 譯
   有關可憐維特的故事,凡是我能搜集到的,我都盡力匯集在這裏,供你們翻閱,我知道你們將為此而感謝我。對於他的精神和性格,你們定會深表欽佩和愛憐,對於他的命運定會灑下你們的淚水。
   善良的人呀,你正體驗着他那樣的煩惱,那就從他的痛苦中汲取慰藉吧,倘若由於命運的播弄或自身的過錯而覓不到知音,那就讓這本小書做你的朋友吧。
   上篇
   一七七一年五月四日
   我終於走了,心裏好高興!我的摯友,人的心好生奇怪!離開了你,離開了我如此深愛、簡直難以分離的你,我居然會感到高興!我知道,你會原諒我的。命運偏偏安排我捲入一些感情糾葛之中,不正是為了使我這顆心惶惶終日嗎?可憐的萊奧諾蕾!可是這並不是我的過錯呀。她妹妹獨特的魅力令我賞心愜意,而她那可憐的心兒卻對我萌生了戀情,這能怨我嗎?不過,我就完全沒有責任嗎?難道我沒有培育她的感情?她吐自肺腑的純真的言談原本沒有什麽可笑,而我們卻往往為之開懷大笑,我自己不是也曾以此來逗樂嗎?難道我不曾
   ——啊,人呀,自己抱怨一陣又有何用!親愛的朋友,我嚮你保證,我要,我要改正,我不會再像往常那樣,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不幸拿來反復咀嚼;我要享受現時,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你說得對,我的摯友,人要是不那麽死心眼、不那麽執著地去追憶往昔的不幸——上帝知道人為什麽這樣!——,而是更多地考慮如何對現時處境泰然處之,那麽人的苦楚就會小得多。
   請告訴我母親,我將很好地辦妥她交待的事情,並盡早把消息告訴她。我已經同嬸嬸談過了,發現她遠非是我們在傢裏所描畫的那種惡女人。她精神煥發,快人快語,心地善良。我告訴她,母親對她壓着那份遺産不分頗有意見;嬸嬸嚮我說明了她的理由、原因以及她準備全部交出遺産的條件,這還超出了我們所要求的呢——簡言之,我現在不談這件事,請告訴我母親,一切都會很好地解决的。我親愛的朋友,在這件小事情上我又發現,世界上誤解和懈怠也許比姦詐和惡意還要誤事。至少姦詐和惡意肯定並不多見。
   此外,我在這裏感到很愜意。在這天堂般的地方,寂寞是一劑治我心靈的良藥,而這韶華時節正以它明媚的春光溫暖着我常常寒顫的心。林木和樹籬鮮花盛開,我真想變作金甲蟲,遨遊於芬芳馥鬱的海洋中,盡情攝取種種養分。
   城市本身並不宜人,但周圍自然風光之綺麗卻難以言表。座座小山多姿多彩,縱橫交錯,形成一個個秀麗的山𠔌。已故的封·M伯爵為之心動,便在一座小山上建起一座花園。花園簡樸無華,一進去馬上就會感覺到,它不是專業園藝學家設計的,它的圖紙顯係出自一位感情豐富的人之手,他欲在此排遣自己的情思和寂寞。那座濃蔭遮掩的涼亭曾是已故園主人的心愛之所,也是我留連忘返之地,在那裏我為那位業已作古的園主人灑了不少眼淚。幾天以後我將成為花園的主人;沒有幾天,園丁就已對我頗有好感,而他也將會得到好處。
   五月十日
   我整個靈魂都充滿了奇妙的歡快,猶如我以整個心身欣賞的甜美的春晨。我獨自一人,在這專為像我那樣的人所創造的地方領受着生活的歡欣。我是多麽幸福啊,我的摯友,我完全沉浸在寧靜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於把自己的藝術也擱置在一邊。我現在無法作畫,一筆也畫不了,和以往相比,此刻我是位更偉大的畫傢。每當這可愛的山𠔌裏的霧氣在我周圍蒸騰,太陽高懸在我那片幽暗的樹林上空,衹有幾束陽光悄悄射進樹林中的聖地時,我便臥躺在山澗那飛跌而下的溪水邊的葳蕤的野草中,挨着地面觀察千姿百態的小草;每當我感覺到我的心貼近草叢中麇集擾擾的小世界,貼近各種蟲豸蚊蠅千差萬別、不可勝數的形狀時,我就感到那個照他自己的模樣創造我們的全能的上帝的存在,感覺到那個飄逸地將我們帶進永恆快樂之中的博愛天父的呼吸;我的朋友,每當後來我眼前暮色朦朧,我周圍的世界以及天空像情人的倩影整個都憩息在我心靈中時,我往往便會生出憧憬,並思忖:啊,你要是能把這一切重現,要是能將你心中如此豐富、如此溫馨的情景寫在紙上,使之成為你心靈的鏡子,猶如你的心靈是博大無垠的上帝的鏡子一樣,那該多好!——我的朋友——不過,我要是真是這樣去做,就必將隕滅,在這些宏偉壯麗的景象的威力下,我定將魂銷魄散。
   五月十二日
   我不知道,這地方是有迷惑人的精靈在遊蕩,還是我心裏溫馨、美妙的奇思異想把我周圍的一切變得如伊甸園般的美好。花園前面有一口水井,我像美露茜及其姐妹一樣,對這口井着了迷。——走下一座小山,就是一座拱門,再往下走二十級臺階,便有一股清泉從大理石岩縫中噴涌而出。泉水四周砌了矮矮的井欄,大樹的濃蔭覆蓋着周圍的地面,涼爽宜人。這一切既讓人留連忘返,又令人悚然心悸。我每天都去那兒坐上一小時,一天不落。城裏的姑娘都來這兒打水,這是一種最普通、最必需的傢務,從前國王的女兒也要親自操持。每當我坐在那兒,古代宗法社會的情景便會在我眼前浮現:先祖們在水井旁結識、聯姻,仁慈的精靈翺翔在水井和清泉的上空。哦,誰要是沒有在炎暑勞頓跋涉之後享受了井畔的清涼而感到神清氣爽,他對我的體會就不會感同身受。
   五月十三日
   你問,要不要把我的書寄來?——親愛的朋友,我求你看在上帝份上,別讓書籍來打擾我!我不想再要什麽指導、嘉勉和激勵,我這顆心本身就已經夠激蕩翻騰的了;我需要的是搖籃麯,這我在荷馬史詩中已經找到了好多。我常常將它們低聲吟誦,以使我極度興奮的熱血冷靜下來,因為像我這顆那麽變幻無常、捉摸不定的心,你還從未見過呢。親愛的朋友,你見我由苦悶變為放縱,由甜蜜的憂鬱轉為傷骨耗精的,你在替我擔着多大的心,這還用我對你說嗎?我自己也把我這顆心當成一個生病的孩子,任其隨心所欲。這些情況請不要告訴別人,要不準有人要怪罪我的。
   五月十五日
   當地的下層老百姓已經認識我了,並且很喜歡我,尤其是孩子。我來作個有點兒可悲的說明:起先我去接近他們,友好地嚮他們問這問那,於是有人就以為我是要取笑他們,便粗暴地將我打發走。對此我倒並不生氣,衹不過我對我以前常說的事有了極其生動的體會:某些稍有地位的人對老百姓總是冷冰冰地采取疏遠的態度,他們似乎以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們的身份;還有一些淺薄之輩和搗蛋的傢夥,他們做出一副降貴紆尊的姿態,好在窮苦百姓面前更顯得鶴立雞群。我知道,我們並不平等,還不可能平等;但是我卻認為,那些以為必須遠離所謂群氓以維護自己尊嚴的人,同那些因為怕吃敗仗,所以見了敵人就躲起來的膽小鬼一樣,應該受到譴責。
   不久前我去井邊,看見一個青年女僕,她將水甕放在最下面的一級臺階上,正在回頭張望,看有沒有女伴來幫她把水甕放到頭頂上去。我走下臺階,望着她。“要我幫您嗎,姑娘?”我說。——她滿臉通紅。——“噢,不用,先生!”她說。——“別客氣。”——她擺正頭上的墊圈,我幫她放上水甕。她道了謝,便往上走去。
   五月十七日
   我已結識了形形色色的人,但知心朋友卻尚未找到。我不知道,我究竟有些什麽東西吸引人,令那麽多人喜歡我、疼愛我,每當我們衹能一起走一小段路,我就感到難過。你要是問這兒的人怎麽樣,那我要告訴你:和各處的一樣!人都是一個模子裏造出來的。多數人為了生計,幹活耗去了大部分時間,剩下的一點兒業餘時間卻令他們犯了閑愁,非得挖空心思、想方設法把它打發掉。啊,人就是這麽個命!
   不過,他們都是好人!有時我忘了自己,有時同他們共享人間尚存的歡樂:或一起品嚐佳餚,酣飲醇醪,坦誠暢敘,開懷笑談,或適時安排郊遊,組織舞會等等,這一切對我的心身都頗有裨益;衹是我未曾想到,我身上還有那麽多剩餘的精力,由於閑置未用而在衰退,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掩藏起來。唉,這是多麽令人揪心呀。——事情就是這樣!被人誤解,這是我們這樣的人命中註定的。
   唉,我青年時代的女友已經離開人間,啊,我與她曾經相識!——我真想說:你是傻瓜!你在尋找人世間無法找到的東西!但是我曾擁有過她,我曾感到過她那顆心,那個偉大的靈魂,衹要有她在,我就覺得比我實際的境界高出了許多,因為凡是我能做到的一切,我都達到了。仁慈的上帝!難道那時我靈魂中還有一絲精力未曾使用?在她面前難道我不能抒發我的心用以擁抱大自然的全部奇妙的感情?我們的交往中難道不是持續不斷地織進了最纖細的感情、最敏銳的睿智,直至妙趣橫生的諧謔和胡闹?這一切不全都打上了天才的印記?而如今!——啊,歲月,她長我的幾年歲月,竟將她先於我帶進了墳墓。我永遠忘不了她,永遠忘不了她那堅定的意志和她非凡的寬容。
   幾天前我遇見一位年輕人V,他是位襟懷坦蕩的青年,臉也很俊。他剛從大學畢業,雖不自命不凡,但總以為比別人知道得多。我從各方面都感覺到,他也很勤奮,總之,他的學問不錯。他聽說我會畫畫,懂希臘文(這兩件事在此地簡直可說是寥若晨星),便來看我,敘談中他從巴妥到伍德,從德皮勒到溫剋爾曼,將自己淵博的知識都抖摟出來炫耀一番,並對我說,他已通讀了蘇爾策理論的第一部分,還擁有一部海納研究古希臘文化的講稿。我則沒去答理,任他吹得天花亂墜。我還認識了一位正派人,他是侯爵在此設置的地方法官,是個直爽、坦誠的好人。有人說,見他和他九個孩子在一起的情景,真是件賞心的樂事;尤其是對他的大女兒,人們更是交口稱贊。他已邀請我去他傢,我想近日去拜訪他。他住在侯爵的一所獵莊裏,離這裏一個半小時路程,他是在妻子去世後獲準遷往那兒的,要不,再住城裏的官邸衹能使他觸景生情,陡增悲痛。
   此外,我還遇到幾個怪裏怪氣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讓人厭惡,而他們見了你那股熱乎勁最讓人受不了。再談吧!這封信全是客觀介紹,一定會合你的意。
   五月二十二日
   人生如夢,有人已經有此體驗,這種感覺也縈繞在我的心頭。每當我看到禁錮着人類創造力和探索力的那些局限;每當我看到人類把他們的精力全都耗費在設法滿足目的僅僅是為了延長我們可憐的生存之各種需求上,看到要從探索的某些目標中得到慰藉那衹是夢裏聽天由命的企盼,猶如一個被囚禁的人把囚室的墻上畫上各種彩色人像和明麗的風光——威廉呀,對於這一切我衹能緘默不語。於是我就回覆到自己的內心,竟發現了一個世界!我更多地沉浸在思緒和隱秘的欲願之中,而不是去表現生氣勃勃的力量。在我的感官面前一切都變得朦朧恍惚,我也夢幻似地含笑進入這個世界。滿腹經綸的各級教師都一致認為,孩子們並不懂得他們所欲為何;成人也同孩子一樣在這個地球上到處磕磕絆絆,勞碌奔忙,既不知道自己來自何處,欲往何方,辦事也無真正的意嚮,衹好成為餅幹、糕點和樺樹條的奴隸:這些誰也不願相信,然而我卻覺得,這是一目瞭然的。
   我知道,聽了上面所說你會跟我講些什麽,所以我願嚮你承認,那些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人最為幸福,整天帶着玩具娃娃東轉西跑,給娃娃脫了穿,穿了脫,瞪大眼睛在媽媽放甜面包的抽屜周圍悄悄轉悠,要是一下拿到了心愛之物,便將嘴裏塞得滿滿的,鼓着腮幫吃掉,並且嚷嚷:“還要!”——這樣的人是幸福的。還有那些人也是幸福的,他們把自己雞毛蒜皮的事或者甚至把自己的癖好全都貼上漂亮的標簽,並把這些說成是造福人類的偉大業績。——能這樣做的人,願他們幸福吧!可是,誰不懷奢望地看到這一切的後果,誰看到市民的幸福就在於循規蹈矩地把自己的小花園拾掇成伊甸園,看到不幸的人也在不屈不撓地、氣喘籲籲地繼續嚮前走去,大傢同樣都希望還能多看一分鐘太陽的光輝——那末,他的心境就會是平靜的,他也從自己的心裏創造了一個世界,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是人。所以,無論受着怎樣的束縛,他心裏始終深懷美好的自由之感,他知道,他隨時都可以離開這個樊籠。
   五月二十六日
   我愛找個合意的地方蓋間小屋棲居,極其簡樸地在那兒住下,我的這個脾性你早就知道。這裏我又已發現了一個非常吸引我的好去處。
   有個叫瓦爾海姆的地方,離城大約一小時路程,坐落在山坡上,令人神往,走上通往村裏的山路,整座山𠔌便盡收眼底。那位上了年紀的酒店女老闆是個殷勤好客、古道熱腸的人,她給我斟了葡萄酒、啤酒,倒了杯咖啡;最令人陶醉的是那兩棵菩提樹,它伸展的枝椏覆蓋了教堂前的農捨、𠔌倉和場院圍繞的小場地。像這樣令人神往、又不惹人註意的去處實在不容易找到,我常常讓侍者從酒店裏把小桌子和椅子搬到菩提樹下,邊喝咖啡,邊讀我的荷馬。第一次,我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偶然來到菩提樹下,發現場地上很冷清,大傢都下地幹活去了;衹有一個大約四歲的孩子坐在地上,面前另一個大約半歲的小孩坐在他的雙腳之間,他用雙手摟着他,讓他靠在自己懷裏,正好成了小孩的靠背椅,雖然他的一雙黑眼睛在活潑地東看西望,但他卻一直安安靜靜地坐着。看到這一情景,我心裏樂不可支;我便在對面的一張耕犁上坐下,興致勃勃地畫下了這兄弟倆的姿態。我又添上近處的籬笆,倉房的大門以及幾個壞了的車軲轆,所有這些都按其前後遠近的位置加以處理,經過一小時便完成了一幅精心佈局、意趣盎然的作品,畫上絲毫沒有加進我自己的想法。這增強了今後我純粹要遵循自然的决心。惟有自然纔是無窮豐富的,惟有自然才能造就偉大的藝術傢。對於成規的好處,人們可以贊美揄揚,大體猶如對於市民社會也可衆口齊頌一樣。一個按成規造就出來的人絶不會畫出乏味拙劣的東西來,正如一個規矩守法的人絶不會令鄰居討厭,絶不會成為惡毒的歹徒,但是,另一方面,一切成規無論怎麽說,也必定會破壞自然的感情和對自然的真實表現!你會說:“這太極端了!成規衹起約束作用,把瘋長的葡萄蔓修剪修剪”等等——好友,要我給你打個比方嗎?這就像是談戀愛。小夥子鐘情於一位姑娘,成天廝守在她身邊,耗盡了全部精力和財産,為的是好時時刻刻嚮她表白他對她一往情深的感情。這時來了個擔任公職的市儈,對小夥子說:“可愛的年輕先生,戀愛是人之常情,你的愛也應合乎情理!把你的時間分配一下,一部分時間用來工作,休息時間就給你心愛的姑娘。算算你的財産,除去必要的開銷,餘下的我倒不反對你買件禮物送她,衹不過不要送得太頻繁,大體上在她的生日和命名日送她就行了”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要是聽了這位庸人的話,那末就會出現一個有為的青年,我甚至可以嚮任何一位侯爵推薦,給他一個職位;不過他的愛情就完了,倘若他是藝術傢,他的藝術也就完了。啊,朋友們,為什麽天才的河流難得衝破堤岸,難得成為洶涌澎湃的洪水,震撼你驚愕的靈魂?——親愛的朋友們,其原因就在於,兩岸住的是沉着冷靜、深思熟慮的老爺,他們擔心自己花園中的亭榭、鬱金香花圃以及菜園會被洪水衝毀,所以知道及時築堤挖渠,以防患於未然。
   五月二十七日
   我發現,我着迷了,一味打比方,發議論,忘了把這兩個孩子後來的情形嚮你講完。我在犁頭上坐了兩個小時,我的思緒完全陶醉於作畫中,昨天的信上已零零碎碎地對你談起過。傍晚,一位手挎小籃的年輕女子朝着一直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的兩個孩子走來,她老遠就喊道:“菲利普斯,你真乖。”——她問候了我,我謝過她,站起身來,走到她跟前,問她是不是孩子的母親。她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時給了大孩子半塊面包,抱起小的,以滿懷深情的母愛親吻他。——“我把這個小的交給菲利普斯照看,”她說,“我同大兒子進城買面包、糖和煮稀飯的沙鍋去了。”——在她揭開蓋的籃子裏我看到了這些東西。——“晚上我要煮點稀粥給漢斯(這是那個最小的孩子的名字)喝;我那大兒子是個淘氣包,昨天他同菲利普斯爭吃沙鍋裏的一點剩粥時,把鍋打碎了。”——我問起她大兒子的情況,她說他在草地上放鵝,剛說着,他就連蹦帶跳地來了,還給老二帶來一根榛樹枝。我跟這女人繼續聊着,得知她是學校教師的女兒,她丈夫到瑞士取他堂兄的遺産去了。——“他們想吃掉他的這筆遺産,”她說,“連回信都不給他,所以他親自到瑞士去了。但願他沒遭到什麽不測,我一直沒有得到他的消息。”——離開這女人時,我心裏很難過,便給每個孩子一枚剋羅采,最小的孩子的一枚給了他媽媽,等她進城時好買個面包給他就粥吃,隨後我們便彼此道別。
   告訴你,我最珍貴的朋友,這樣的人在他們狹窄的生活圈子裏過得快快活活,泰然自若,一天天湊合過去,看見樹葉落了,心裏衹想到鼕天來了。每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一看到他們,我紊亂的心境就會平靜下來。
   打那以後,我便常常在外面呆着。孩子們同我搞得很熟了,我喝咖啡的時候,就給他們糖吃,晚上他們還分享我的黃油面包和酸牛奶。星期天,他們總會得到我給的剋羅采,要是我做完禱告不回去,便委托女店主代為分發。
   孩子都跟我很親密,什麽事都告訴我。每逢村裏有很多孩子來我這裏,流露着熱烈的情緒以及直截了當地表達他們想要的東西時,我更是樂不可支。
   孩子的母親總覺得他們給我添了麻煩,心裏過意不去,我費了很大的勁纔把她的顧慮打消。
   五月三十日
   不久前我同你說的關於繪畫的想法,當然對於詩歌創作也是適用的,衹不過要識得其精髓,大膽加以說出,當然言要洗練,意要雋永。今天我看到一個場景,衹要實錄下來,就是世上最美的田園詩;可是詩歌、場景和田園詩要寫成什麽樣呢?我們要體驗自然現象難道非得刻意雕琢纔成?
   倘若你指望在這個開場白裏有很多精湛深奧的道理,那你就又上當了;引起我這次生動體驗的,衹不過是一個青年農民。我像往常一樣,一定敘述得很糟,我想,你也同往常一樣,定會覺得我是誇大其詞;這又是在瓦爾海姆,瓦爾海姆總出些稀奇古怪的事。
   外面菩提樹下有一群人在喝咖啡。我覺得他們不是我性情中人,便藉故沒有加入。
   隔壁屋裏出來一個青年農民,動手修理不久前我畫過的那張犁。我很喜歡這個人,便去同他攀談,詢問他的生活情況,不一會兒我們就熟了,同我通常跟這樣的人交往一樣,我們很快就知心了。他告訴我,他在一位寡婦傢幹活,寡婦待他很好。他講了很多關於她的事,對她贊不絶口,我馬上便覺察到,他對她已經愛得刻骨銘心了。他說,她年紀已經不輕了,她第一位丈夫對她很不好,她不想再結婚了。他的話明顯地表露出,在他眼裏她是多麽美,多麽有魅力,他多麽希望能被她選中,以消除她第一位丈夫的過錯給她留下的創傷,我必須要逐字逐句重複他的話,才能使你具體瞭解這位青年農民純潔的傾慕、愛情和忠誠。是的,為了能嚮你惟妙惟肖地描畫出他的表情姿態、和諧的聲音以及他眼睛裏隱藏的烈火,我必須具有最偉大的詩人的稟賦纔行。不,他整個身心和表情中所懷的那種柔情,是任何言詞都無法表達的;我這裏所說的這些,衹是很膚淺的一些點點滴滴,而且說得極為笨拙。尤其令我感動的是,他怕我把他與寡婦的關係會想得很壞,對她良好的行為舉止會産生懷疑。他說,她的體態和容貌雖已失去了青春的魅力,但卻強烈地吸引着他,令他墮入情網,他一談起這些,那感人肺腑的情景我衹有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才能加以重現。如此純潔的企盼,如此純潔的熱切的渴慕我一生中還從未見過,甚至可以說,這樣的純潔我連想都沒有想過,也沒有夢見過。倘若我告訴你,想起他那樣純潔無邪,那樣真心誠意,我的靈魂深處也騰起了烈焰,這幅忠貞不渝、柔情似水的景象時時浮現在我心頭,我自己也好像燃起了企盼和渴慕的——倘若我告訴你這一切,你可不要責備我呀。
   現在我也想設法盡快見到她,不過再仔細一想,或許還是不見她好。通過她情人的眼睛來看她,那樣更好;她本人出現在我眼前時也許不像我現在所想象的樣子,我幹嗎要毀壞這個美好的形象呢?
   六月十六日
   為什麽我沒有給你寫信?——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憑你的智慧和經驗已經先有所知。你準能猜到,我一切都很好,甚至——簡而言之,我認識了一個人,她緊緊地牽動着我的心。我已經——我不知道。
   我認識了一位最最可愛的人,要把這事的經過有條不紊地告訴你,那是很睏難的。我又快樂又幸福,所以不能把事情很精彩地寫出來。
   一位天使!——沒說的!誰談起自己的意中人都這麽說,不是嗎?可是我卻無法告訴你,她是多麽完美,她為什麽會那麽完美;夠了,她已經把我整個心都俘獲了。


  Translated by R.D. Boylan
   I have carefully collected whatever I have been able to learn of the story of poor Werther, and here present it to you, knowing that you will thank me for it. To his spirit and character you cannot refuse your admiration and love: to his fate you will not deny your tears.
   And thou, good soul, who sufferest the same distress as he endured once, draw comfort from his sorrows; and let this little book be thy friend, if, owing to fortune or through thine own fault, thou canst not find a dearer companion.
少年維特的煩惱-2
  她那麽有靈性,卻又那麽純樸;那麽堅毅,卻又那麽善良;操持傢務那麽辛苦,而心靈又那麽寧靜。——
   我這裏說到她的那些全都是些令人討厭的廢話,使人膩味的空泛之詞,絲毫反映不出她本人。下次——不,不等下次,我現在要立即告訴你。要是現在不說,那就永遠不會說了。
   因為,說心裏話,開始寫這封信以來,我已經有三次打算讓人給馬備好鞍子,想騎馬出去了。今天早晨我還發誓不騎馬出去,可我時不時地跑到窗前,看看太陽還有多高。——我無法控製自己,我還是去了她那兒。現在我回來了,威廉,我要吃着黃油面包作為夜宵給你寫信。看到她同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她的八個弟妹在一起,我的靈魂是多麽狂喜呀!
   要是我這麽寫下去,那麽你看到末尾也像開頭一樣不知所云。那麽聽着,我要強迫自己詳細敘述具體細節了。
   不久前我在信裏曾對你說過,我認識了法官S先生,他請我早些到他的隱居處,或者甚至可說到他的小王國去作客。對於這事我沒有太在意,要不是偶然發現這個寧靜的地方竟藏着一位寶貝兒,也許我就永遠不會到那裏去。
   我們這裏的年輕人要舉行一次鄉村舞會,我也答應去參加。我請本地一位除了善良、美麗之外並不十分引人註目的姑娘作為舞伴,並說好由我叫一輛馬車將她和她堂姐帶到舞會場所,路上再順便捎上夏緑蒂·S。——“您將認識一位漂亮的小姐了。”馬車正穿過一片稀疏的大樹林往獵莊駛去時,我的舞伴說。——“您得小心,”堂姐插話說,“別墮入情網呀!”——“為什麽?”我說。——“她已經訂婚了,”我的舞伴答道,“同一個挺棒的小夥子訂婚了,眼下他到外地去了,因為父親去世他得去料理後事,同時也是為了去謀個好職位。”——對於這個消息我並沒有太在意。
   我們到達莊園大門時,太陽還有一刻鐘纔下山。這時天氣很悶熱,天邊積聚了大堆大堆灰白色的雲層,見之令人生畏,眼看雷雨將至,兩位姑娘頗為擔心。我自己雖然也開始預感到今天的舞會將大煞風景,但仍然裝出一副精通氣象的樣子來哄她們,以消除她們的恐慌心理。
   我下了車,一名女僕走到門口,請我們稍等一會,說緑蒂小姐馬上就來。我穿過院子,朝精心建造的屋子走去,上了屋前的臺階,正要進門時,一幕我所見過的最動人的景象躍入我的眼簾。前廳裏六個十一歲到兩歲的孩子圍擁着一位容貌秀麗的姑娘,她中等身材,穿一件簡樸的白色衣服,袖口和胸襟上係着粉紅色的蝴蝶結。她手裏拿着一個黑面包,根據周圍孩子的年齡和胃口一塊塊切下來,親切地分給他們;弟妹們在輪到自己的一份時,雖然還沒有切下來,就把小手伸得高高的,天真地說聲“謝謝”,等拿到了自己的一塊,便蹦跳着跑開了,性格比較文靜的則拿着面包不慌不忙地到大門口去看陌生人和他們的緑蒂即將坐着出門的馬車。——“真不好意思,”緑蒂說,“有勞您進來一趟,還讓兩位姑娘久等了。我因為換衣服和料理在我出去這段時間裏的傢務,忘了給弟妹們分發午後點心,他們不要別人切的面包,衹要我切的。”——我隨便客套了幾句,這時我整個靈魂全都稽留在她的容貌、聲調和舉止上了,等她到房裏去取手套和扇子時,我纔有時間從詫異中恢復過來。孩子們站在離我不太遠的地方,從一旁看着我,年紀最小的孩子臉蛋特別逗人喜愛,我便朝他走去,他就往後縮。這時緑蒂正好從房裏出來,便說:“路易斯,跟這位表哥握握手。”——於是,這孩子便落落大方地同我握了手,我情不自禁,就親昵地吻了他,哪裏還去管他小鼻子上挂着髒兮兮的鼻涕。——“表哥?”我嚮她伸出手去時說,“您認為我配有這份福氣做您的親戚嗎?”——“噢,”她莞爾一笑,“我們的表兄弟多着呢,倘若您是表兄弟中最差勁的一個,那我會感到遺憾的。”——臨走時她又交待大約十一歲的大妹妹索菲,要照看好弟妹,爸爸騎馬溜達後回傢時要問候他。她又叮囑了其他幾個,要聽索菲姐姐的話,把索菲當作她自己一樣。幾個孩子爽快地答應了,可是那個大約六歲的金發小妹卻逞能地說:“可她不是你呀,緑蒂,我們還是更喜歡你。”——兩個最大的男孩已經從後面爬上了馬車,經我說情,緑蒂纔同意把他倆帶到林子前面,但要他倆答應不瞎鬧,並且好好坐穩。
   我們剛在馬車上坐好,姑娘們互相緻了問候,便開始閑聊:品評彼此的服裝,尤其是帽子,並很有分寸地議論着馬上就要開始的晚會。正談着,緑蒂已讓馬車停下,叫兩個弟弟下車,他倆再次希望吻吻姐姐的手。吻手的時候大弟弟顯得文雅和溫柔,與他十五歲的年齡很相稱,那個小的衹是隨隨便便地使勁吻了一下。緑蒂再次讓兩個弟弟代她嚮其他弟妹問候,在這之後我們的馬車纔繼續上路。
   我舞伴的堂姐問緑蒂,新近寄給她的那本書看完沒有。——“沒有,”緑蒂說,“這本書我不喜歡,可以還給您了。上次那本也不怎麽好看。”——我問這兩本是什麽書,她的回答使我大為吃驚:……——我發現,她所談的那些看法都很有個性,我看到,她的每一句話都使她臉上現出新的魅力,閃着新的精神的光輝。慢慢地,她的臉顯得神采飛揚,因為她從我身上感覺到,我是理解她的。
   “早些年,”她說,“我最喜歡的就是小說。每當我星期天坐在一個角落裏,用我整個心分擔着燕妮小姐的幸福與災禍時,上帝知道,那有多快樂。我也不否認,這類小說今天對我仍有某些吸引力,可是因為我現在很少有時間看書,因此讀的書也得要適合自己的胃口。我最喜愛的作傢應是這樣的:在他的作品中重新找到我的世界,他作品中描寫的事情就像發生在我周圍一般,並要覺得他的故事親切有趣,宛如自己傢裏的生活,它雖然不是天堂,可是總的來說卻是一個無法言表的幸福源泉。
   聽了這番話,我竭力掩飾自己的激動,當然沒能掩飾多久:當我聽到她剴切中理地隨口談起威剋菲爾德牧師,談起……時,我情不自禁,便將不吐不快的話統統告訴了她。過了一會兒,緑蒂轉過身去同兩位女伴說話時我纔發現,那兩位姑娘方纔一直被冷落了,她們睜着大眼睛,心不在焉,仿佛沒有在場似的。堂姐不衹一次嗤着鼻子嘲諷地盯着我,對此我卻毫不在意。
   話題轉到跳舞的樂趣上來了。——“如果熱情是個缺陷,”緑蒂說,“那我也樂意嚮你們承認,我不知道還有什麽比跳舞更美的了。我心裏煩悶的時候,衹要到我那架音調不正的鋼琴上去彈上一麯對舞,情緒就好了。”
   談話中間,我一直欣賞着她那雙烏黑的眸子。她那生動的雙唇和活潑鮮豔的面頰把我整個靈魂都吸引住了,我完全沉醉在她言辭的精闢的底藴之中,往往連她所用的詞都沒聽見!——對此你會想象得出的,因為你瞭解我。總之,馬車在遊樂宮前悄悄停住時,我像夢遊者似的下了車,仍然沉湎於夢幻中,在周圍暮色朦朧的世界裏魂不守捨,茫然若失,幾乎連從燈火輝煌的大廳裏飄來的音樂聲也沒聽到。
   兩位先生,奧德蘭和某某——誰記得住那麽多名字——在車門口迎接我們。他們兩人分別是堂姐和緑蒂的舞伴,他們各自輓着一位姑娘,我也領着自己的舞伴走上臺階。
   我們跳起了小步舞,一對對旋轉着;我一個個請姑娘們跳,可是恰恰是那些最不惹人喜歡的姑娘偏偏不及時嚮你伸出手來,作出結束的表示。緑蒂和她的舞伴開始跳英國舞了。輪到她來跟我們一起跳出圖形時,我心裏那份愜意呀,你是會感覺到的。你一定得看看她的舞姿!你看,她跳得多麽投入,她的全部身心都融入了舞蹈,她的整個身體非常和諧,她是那麽逍遙自在,那麽飄逸瀟灑,仿佛跳舞就是一切,除此之外她別無所想,別無所感;此刻,在她眼前其他一切都消失了。
   我請她跳第二輪對舞;她答應同我跳第三輪,她以世界上最真誠的態度對我說,她最喜歡跳德國舞。——“跳德國舞時,原來的每對舞伴都要在一起跳,這是這裏的習慣,”她接着說,“我的舞伴華爾茲跳得不好,倘若我免去他跳華爾茲,他會感謝我的。與您配對的那位姑娘也不會跳,而且也不喜歡,我看見您跳英國舞時旋轉得很好;要是您願意同我跳德國舞,您就到我的舞伴那兒去徵得他的同意,我也去跟您的舞伴打個招呼。”——我隨即握住她的手,我們商定,跳華爾茲的時候讓她的舞伴去同我的舞伴聊天。
   開始跳華爾茲了;我們用種種方式互相勾着手臂,好一陣子我們心裏都樂不可支。她的動作多麽迷人,多麽輕盈!因為我們剛興起跳華爾茲,而對對舞伴旋轉起來又快如流星,所以會跳的人很少,開始時當然有點亂。我們很聰明,先讓別人跳個夠,等到那些跳得最笨拙的退出舞池,騰出了地方,我們便立即進去翩然起舞,並且同另外一對——奧德蘭和他的舞伴一起勇敢地堅持到最後。我從未感到如此怡然輕快過,我已飄然欲仙了。臂中擁着個最可愛的造物,帶着她像清風一樣四處飛舞,周圍的一切全都消失了,而且,——威廉呀,說實話,我暗暗起誓:除我之外,永遠也不讓這位我心愛的、我渴望得到的姑娘同別人跳華爾茲,即使為此我要走嚮毀滅,這也認了。你是理解我的!
   我們在廳裏緩緩轉了幾圈,好喘口氣。後來她便坐下,我就把剩下不多的幾個我特地放在一邊的甜橙拿了來,緑蒂非常高興,衹不過她出於禮貌,不時把切好的橙子一片片遞給鄰座的姑娘,而那位則毫不客氣地一一受用,她每給她一片,我心裏就像是被紮了一針。
   跳第三輪英國舞時,我們是第二對。我們跳着穿過隊列,我輓着她的胳膊,盯着她那極其率真地表露出最坦誠、最純潔的歡快的明眸,上帝知道,我心裏是多麽狂喜。我們來到一位女子身邊,她那賣弄風情的表情引起我的註意,我發現,她的臉已經不再年輕了。她笑盈盈地望着緑蒂,恫嚇性地竪起一個指頭,在飛快地舞着走開的時候,兩次提了阿爾貝特這個名字。
   “恕我冒昧,請問阿爾貝特是誰?”我對緑蒂說。——她正要回答,這時恰好要組成“8”字圖形,所以我們不得不分開。我們彼此交叉而過時,我發覺她額頭上流露出沉思的神情。——“我幹嗎要瞞您,”她說,同時伸出手來讓我牽着加入到全體舞會參加者一起的列隊行進之中。“阿爾貝特是個好人,我與他可以說是已經訂婚了。”——這事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麽新聞,兩位姑娘路上就告訴我了;但是此前我並沒有把這消息同她聯繫起來,經過方纔短時間的接觸,她在我心中已經變得無比寶貴,現在再一想,這消息又完全是新的了。夠了,我方寸已亂,魂不守捨,結果插到另一對舞伴中去了,頓時隊形陷於一片混亂,多虧緑蒂沉着鎮定,將我連拉帶拽,纔使秩序迅速得以恢復。
   舞會尚未結束,閃電越來越強烈,我們本來早就看見天際在打閃了,但我一直說是沒有雷聲的打閃,可是現在呢,雷聲已將音樂聲淹沒了。三位姑娘從隊列中跑了出來,男士緊隨其後;秩序全亂了,音樂也戛然而止。人們在盡情歡樂時突然被不幸或什麽可怕的東西所驚嚇,那它給人的印象定比平時更為強烈,這是很自然的,其原因,一是兩相對照給人的感觸特別深刻,二是,也是更主要的,我們的感官一旦嚮感覺打開了大門,它對於印象的接受也就更快。我想一定是由於這些原因,所以好些姑娘的臉上開始現出奇特的怪模樣。最聰明的那個坐在角落裏,背對窗戶,雙手捂住耳朵。另一個跪在她跟前,腦袋埋在她懷裏。還有一個擠進她倆中間,珠淚盈盈地摟着她的女友。有的要回傢;另一些則更是一籌莫展,人人都戰戰兢兢地在嚮上天祈禱,完全失去了自持力,連對我們年輕騎士們的膽大妄為也駕馭不住了,於是這幫愛占姑娘便宜的小夥子就乘機放起肆來,紛紛從這些備受折磨的美人兒的嘴唇上去搶得她們的禱告。有的男士已到下面安安靜靜抽煙去了;其餘的人都不反對女主人想出的聰明的主意,任她把我們安排到一間有百葉窗和窗簾的房間。剛一進去,緑蒂就趕忙把椅子圍成一個圓圈,請大傢坐下,建議來玩遊戲。有的人希望能贏得一個美美的吻,我看見他們都把嘴撅成了喇叭狀,伸胳膊伸腿地作好了接吻的準備。——“我們來玩數數!”緑蒂說。“請註意!我挨着圈子從右往左走,你們則順序往下數,每人喊出自己輪到的數字,要數得飛快,就像野火蔓延一樣,誰要是停了下來,或者數錯了,他就得吃一記耳光,一直數到一千為止。”——這下可熱鬧了:緑蒂伸出胳膊,順着圈子轉。第一個喊了“一”,旁邊的喊“二”,下一個喊“三”,挨次往下報數。此後她的步伐加快,而且越來越快;這時有位報錯了數:啪!一記響亮的耳光。下一個在哈哈大笑,啪的一聲也吃了一個。緑蒂又加快了速度。我自己也挨了兩下,我發現,她給我的兩記耳光比給別人的重,我好暗自心喜!一千還沒數完,屋裏早就笑聲震耳,這個遊戲也衹得收場。知己朋友互相拉到一邊,這時雷雨已經過去,我隨緑蒂回到大廳,路上她說:“挨了耳光,他們把雷雨以及別的一切統統都忘了!”——我沒有什麽話來回答她。——“我的膽子最小,”她接着說,“我裝作不怕的樣子,以鼓起別人的勇氣,結果我自己也真的變得膽大了。”——我們走到窗前。隆隆的雷聲在遠方滾響,大雨嘩嘩地落在大地上,騰起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它隨溫暖的空氣朝我們飄來。緑蒂用胳膊肘支撐在窗臺上,凝視窗外的原野,她望望天空,又望望我,我看到她的眸子已含滿了淚水,她把手放在我的手上,說:“剋洛普施托剋!”——我立即想起縈繞在她心裏的那首壯麗的頌歌,沉浸在她通過那句口令傾瀉在我心裏的感情流之中。我忍不住俯在她手上,眼含喜悅的淚水吻着它。隨後我又凝視她的眼睛——高尚的人呀,倘若你在她的眼光中見到了對你的崇拜,那末我再也不想從那班凡夫俗子嘴裏聽到你那常遭褻瀆的名字了!
   六月十九日
   上次信上講到哪兒,我已記不清了,但我記得,我上床時已是深夜兩點了,假如不是寫信,而是跟你當面神聊,也許我會一直讓你呆到天明的。
   從舞會返回途中的那些事,我還沒談,今天也沒時間來說。那天的日出真是壯麗極了!周圍的樹林滴着晶瑩的露珠,田野清新,顯得生意盎然。我們的女伴打起盹來了。緑蒂問,我要不要也和那兩位一樣假寐片刻,她還讓我隨便一點,不用管她。——“衹要我看見你這雙眼睛睜着,”我說,同時緊緊盯着她,“就絶不會犯睏。”——於是我們兩人就一直堅持到她傢門口。這時女僕為她輕輕地開了門,緑蒂問起父親和弟妹們,女僕說,他們都很好,還都睡着呢。同她告別時,我請求她允許我當天再去看她;得到她的首肯,我也就走了。——從這時起,日月星辰任其悄悄地又升又落,我卻不知白天和黑夜,我周圍的整個世界都消失了。
   六月二十一日
   日子過得真幸福,簡直可以同上帝留給他那些聖徒的相媲美;無論將來我的命運會是怎樣,我都不會說,我沒有消受過歡樂,沒有消受過最純潔的生之歡樂。——我的瓦爾海姆你是知道的,我就在這兒住下了,此地到緑蒂那兒衹消半小時,在那兒我感覺到了我自己,體驗了人生的一切幸福。當初我在選擇瓦爾海姆為散步的目的地時,何曾想到,它離天堂衹有一步之遙!過去我在長距離漫遊途中,有時從山上,有時從平原上曾多少次看過河對岸那座獵莊啊,如今它藴蓄着我的全部心願!
   親愛的威廉,我思緒萬千,想到人有闖蕩世界、搞出新發現,以及遨遊四方等種種欲望,也想過人由於有了內心的本能衝動,於是便甘心情願地局限在狹小的天地裏,按習慣行事,對周圍事物也不再去操那份閑心。
   真是妙極了:我來到這裏,從山丘上眺望美麗的山𠔌,周圍的景色真讓我着迷。——那是小樹林!——你當可以到樹蔭下去小憩!——那是山巒之巔!——你當可以從那裏眺望遼闊的原野!——那是連綿不斷的山丘和個個可愛的山𠔌!——但願我在那裏留連忘返!——我急忙趕去,去而復返,我所希冀的,全沒有發現。哦,對遠方的希冀猶如對未來的憧憬!一個巨大、朦朧的東西在我們的心靈之前,我們的感覺猶如我們的眼睛,在這朦朧的整體裏變得模糊一片,啊,我們渴望奉獻出整個身心,讓那唯一偉大而美好的感情所獲得的種種歡樂來充實我們的心靈。——啊,倘若我們急忙趕去,倘若“那兒”變成了“這兒”,那麽這一切又將依然照舊,我們依然貧窮,依然受着束縛,我們的靈魂依然渴望吸吮那業已彌散的甘露。
   於是,連那最不安分的飄泊異鄉的浪子最終也重新眷戀故土了,並在自己的小屋裏,在妻子的懷裏,在孩子們中間,在為維持全家生計的操勞中找到了他在廣阔的世界上未曾找到的歡樂。
   清晨,我隨初升的朝陽去到我的瓦爾海姆,在那兒的菜園裏親手采摘豌豆,坐下來撕豆莢上的筋,這當間再讀讀我的荷馬;然後我在小小的廚房裏挑一隻鍋,挖一塊黃油,同豆莢一起放進鍋裏,蓋上鍋蓋,置於火上煮燒,自己則坐在一邊,不時在鍋裏攪和幾下;每當這時,我的腦海裏便栩栩如生地浮現出佩涅洛佩的那些忘乎所以的求婚者殺豬宰牛、剔骨煨燉的情景。這時充盈在我心頭的那種寧靜、真實的感覺正是這種宗法社會的生活特色,我呢,感謝上帝,我可以把這種生活特色自然而然地融進自己的生活方式裏去。
   我好高興呀,我的心能感受到一個人將他自己培植的捲心菜端上餐桌時的那份樸素無邪的歡樂,而且不僅僅是捲心菜,得以品味的還有那些美好的日子,他栽種秧苗的那個美麗的清晨,他灑水澆灌的那些可愛的黃昏,——所有這些,他在一瞬間又重新得到享受,因為他曾為其不斷生長而感到快樂。
   六月二十九日
   前天,大夫從城裏來看望法官,他發現我和緑蒂的弟妹們一起在地上玩,有幾個在我身上爬來爬去,有的在逗弄我,我則搔他們的癢癢,弄得他們大叫大嚷。這位大夫是個非常刻板的木偶人,說話的時候老要理理袖口上的皺褶,沒完沒了地扯扯他的輪狀縐領。我從他的鼻子上看出,他準認為我的舉動有失聰明人的尊嚴。我纔不吃這一套,讓他去大發宏論好了。原先用紙牌搭的房子已被孩子們折散了,我又重新為他們搭了幾座。此大夫回城以後就四處發泄他的不平,說法官傢的孩子本來就缺少教養,現在維特又把他們全給毀了。是啊,親愛的威廉,在這個世界上同我的心挨得最近的便是孩子。我從旁觀察,在小事情上看到了他們將來所需要的品德和力量的萌芽;在他們的執拗中看出他們未來性格的堅定和剛毅,在他們的任性中看出足以化解世道險阻的良好的心態和灑脫的風度,而這一切又是如此純潔,點污未沾!——於是我不斷地、不斷地回味人類導師的金玉良言:“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現在,我的摯友,孩子是同我們一樣的人,我們本應以他們為榜樣,然而我們卻待他們如奴隸,不許他們有自己的意志!——難道我們沒有嗎?哪兒來的這特權?——就因為我們年紀大些,聰明些!——天國中仁慈的上帝呀,年紀大的和年紀輕的孩子全都在你眼裏,別無其他;至於你更喜歡哪一種孩子,你的兒子早已有昭示。可是他們信仰他,卻不聽他的話,——這也是老問題了!——他們全都按照他們自己的模式來培養孩子。關於這些我不想繼續饒舌了。再見,威廉!
   七月一日
   我從自己這顆可憐的心,這顆比某些纏綿病榻的人更受煎熬的心感受到,對一個病人來說,緑蒂有多重要。她將要來城裏幾天,陪伴一位束身自好的夫人。據大夫說,這位夫人大限已近,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想要緑蒂呆在身邊。上星期我同緑蒂一起去看望聖某某的一名牧師,那是個小村子,在旁邊的山裏,有一小時路程。我們是四點左右去的。緑蒂帶了她的二妹妹。牧師的院子裏有兩棵高大的鬍桃樹,濃蔭遮地。我們到那兒的時候,這位善良的老人正坐在門口的長凳上,他一見緑蒂,便變得精神煥發,竟忘了拄節疤手杖就站了起來,迎上前去。緑蒂趕忙跑去,把他按在凳上,她自己也在他身邊坐下,轉達她父親的問候,又抱起老人的寵兒,那個又淘氣又髒的最小的男孩來親吻。你真該看看她對這位老人關懷備至的情景。她提高嗓音,好讓他半聾的耳朵聽得見。她告訴他,幾位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竟意外地死了;她又說起卡爾斯巴德溫泉的出色的療效,並稱贊老人來年夏天要去那兒的决定;她還說,他的氣色好多了,比上次見他的時候精神多了。——這當間我問候了牧師夫人,並極有禮貌地逗她高興。老人興致勃勃,鬍桃樹的緑蔭遮蓋着我們,真令人欣喜,以致我不由得誇贊起來。這下打開了老人的話匣子,雖然說起來有些吃力,但他還是講了這兩棵樹的故事。——“那棵老的,”他說,“我們不知道是誰種的,有人說是這位,有人說是那位牧師。這後面那棵小一點的和我夫人同年,到十月就滿五十了。她父親早晨栽上這棵樹,傍晚她就出生了。他是我的前任,這棵樹在他心目中之寶貴,那是沒說的,在我心目中當然也絲毫不差。二十七年前我還是個窮大學生,第一次來到這院子時,我夫人正坐在樹底下的一根梁木上編織東西。”——緑蒂問起他女兒,他說,她同施密特先生到牧草地上工人那兒去了。接着,老人又繼續說道:他的前任及其女兒很喜歡他,他先是擔任老牧師的副手,後來就接了他的班。他的故事剛講完,他女兒就同施密特先生從花園裏走來了。姑娘親切、熱情地對緑蒂表示歡迎,說實話,我對她的印象不錯。她是個性格敏捷、身體健美的褐發姑娘,一個暫居鄉間的人,同她在一起是很愜意的。她的情人(施密特先生馬上就表明了這個身份)是個文雅、但寡言少語的人,儘管緑蒂一再同他搭話,他仍舊不願加入我們的談話。最使我掃興的是,我從他的面部表情看出,他之所以不愛說話,並不是由於智力貧乏,而是因為脾氣固執和心情不佳。這一點可惜隨後就表現得一清二楚了:散步的時候,弗麗德莉剋同緑蒂,有時也同我走在一起,這位先生本來就黑黑的臉,一下便顯得格外陰沉,以致緑蒂馬上就扯扯我的袖子,提醒我別對弗麗德莉剋太殷勤。我生平最討厭的莫過於人與人之間相互折磨,尤其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本可以胸懷坦蕩地盡情歡樂,可是他們卻彼此拿一些無聊的蠢事把不多幾天的好日子都糟蹋掉,等意識到浪費的光陰已經無法彌補時,已經太晚了。想到這些,我心裏感到十分惱火,因此,當我們傍晚時分回到牧師的院子裏,坐在桌旁喝牛奶,談起人世間的歡樂與痛苦時,我便忍不住接過話茬,真心實意地對心情不佳問題發了一通議論。——“我們人呵,”我開始說,“常常抱怨好日子這麽少,壞日子這麽多,我覺得,這種抱怨多半是沒有道理的。倘若我們豁達大度,盡情享受上帝每天賜給我們的幸福,那麽,如果遭到什麽不幸,我們也就會有足夠的力量去承受。”——“可是我們無力駕馭自己的情緒呀,”牧師夫人說,“這與我們的身體狀況關係很大!一個人要是身體不舒服,他就會覺得處處不對勁。”——我同意她的說法。——“那麽就把心情不佳看做一種病吧,”我接着說,“我們得問一問,有沒有辦法治呢?”——“這話說得對,”緑蒂說,“至少我相信,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於我們自己。我自己就有切身體會。我要是受到戲弄,正當氣頭上,那我就一躍而起,到花園裏去唱幾支鄉村舞麯,來回走一走,煩惱就全消了。”——“這正是我要說的,”我說,“心情不佳同懶惰完全一樣,它本來就是一種懶惰。我們的天性就有此種傾嚮,可是,衹要我們一旦有了振奮精神的力量,我們工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並在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快樂。”——弗麗德莉剋凝神專註地聽着,但那位年輕人卻不同意我的意見,他反駁道,我們並不能主宰自己,尤其是無法控製自己的感情。——“我們這裏談的是關於尷尬的感情問題,”我說,“這種感情是人人都想擺脫的;要是不試一試,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力量。當然,要是病了,就會到處求醫,為了恢復健康,最嚴的戒忌,最苦的藥他也不會拒絶。”——我註意到,那位誠實的老人也在費勁地聽着,以便參加我們的討論。於是我便提高嗓門,把話題轉嚮他。“牧師布道時譴責各種罪惡,”我說,“但是我還從未聽到有誰從布道席上對惡劣的情緒加以譴責過。”——“這事該由城裏的牧師來做,”他說,“農民的心情沒有不好的;偶爾講一講倒也不妨,至少對他夫人以及法官先生是個教育。”——聽了他的話,我們全都哈哈大笑,他也會心地笑了,笑得他咳嗽起來,我們的討論纔暫時中斷。隨後,這位年輕人又開口了:“您說心情不佳是一種罪惡;我覺得,這種說法過分了。”——“絶不過分,”我回答,“惡劣情緒既害自己,又害親人,所以稱它為罪惡是恰當的。我們不能使彼此幸福,難道這還不夠,還非得互相搶奪各自心裏間或所得到的那點快樂不成?請您告訴我,有沒有這樣的人,他情緒惡劣,卻能將它藏於心中獨自承受,而不破壞周圍的快樂氣氛?或者這樣說吧,所謂心情不佳正是對於我們自己身份不配而內心感到沮喪以及對我們自己感到不滿的表現,而這種不滿又總是同被愚蠢的虛榮心煽動起來的妒忌聯繫在一起的。我們看到幸福的人,而我們卻偏要讓他們不幸,這是最讓人不能忍受的。”——緑蒂見我說話時激動的神情,便嚮我微微一笑,弗麗德莉剋眼裏滾着的淚水鼓勵我繼續說下去。——“有的人控製着別人的心,”我說,“於是他便利用這個權力去掠奪別人心裏自動萌發的單純的快樂,這種人呀,真是可恨!世上任何饋贈和美意都無法補償我們自身片刻的歡樂,那被我們的暴君不自在的妒忌心所敗壞的片刻的歡樂。”
首頁>> >> 言情>> 歌德 Goethe   德國 Germany   德意志邦聯   (1749年八月28日1832年三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