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為籃球而生
姚“盼盼”呱呱墜地
1980年9月12日傍晚,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走廊上,一群醫生和護士在竊竊私語。當晚7點多,婦産科病房裏的一位孕婦艱難地産下一個重得出奇的男嬰,負責接生的醫生和護士對此早有準備。男嬰的父母都是退役籃球運動員,這對全中國個頭最高的夫婦在一年前結婚。
孩子的母親方鳳娣身高1.88米,比普通身材的上海男子高出不少。孩子的父親姚志源是個身高2.08米的巨人,由於長期低頭穿過對他來說太矮小的門框,以及低頭聆聽別人說話,他的脊背總是微微佝僂着。這對夫婦從小就擁有高人一籌的個頭,所以人們都習慣叫他們“大姚”和“大方”,孩子出生前,隊友們就已經開始推測起了孩子的身高,不過孩子長大後還是讓他們大吃一驚。第六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肯定沒見過這樣的新生兒:長長的腿、又寬又平的腦門、手腳大得像三歲小孩。這孩子出生時體重5公斤,比普通新生兒重了幾乎一倍。姚傢夫婦給兒子起的名字是姚明,小姚明呱呱墮地的時候,他未來的路就已經註定,誰都看得出來將來他將和父母一樣成為籃球運動員。即便姚明的身高具有巨大優勢,但大姚和大方那時還不曾想到,他們的兒子會成為中國新一代運動員的領軍人物,更想不到他還能震驚遙遠的美洲大陸。
已經退休的王重光教練是上海籃球界元老,他上世紀70年代曾是姚志源的隊友,20年後他又成為姚明的教練。對於姚明,王重光有許多話要說,這是他等待多時的人才:“為了等待一個像姚明這樣的籃球苗子,我們足足等了三代人,所以我覺得姚明的名字應該叫姚盼盼。”
懂事的大男孩
姚明的童年在上海康平路95號度過。姚明記憶中樸素而又快樂的童年,是鋪在一條今天看起來又窄又短的走廊上的。姚明來到世間的第一個傢就在6樓走廊的盡頭,簡陋而狹小的空間留存着姚明童年裏對傢的全部記憶。
遺傳給了姚明一雙巨人般的長腿,但是最終還是他自己邁開了雙腿上路。我們在今天通過資料和采訪試圖從童年姚明身上尋閃光點的時候,找到的竟是每一個中國孩子都曾經從自己父母那裏得到過的普通提醒:懂事。
姚明小時候的夢想竟然衹是上小學後能當一個光榮的升旗手。光榮升旗手是高安路小學給予品學兼優學生的一項榮譽,但姚明一直未曾當選過,至今仍引以為憾。當時姚明衹是眼巴巴地望着老師們,用沉默的努力嚮一個孩子的夢想邁進,一句話也不多說。
姚明到三年級時,已經長到了1.70米。但讓老師們記憶深刻的不是姚明的身高,而是這位學生的敦厚:班裏組織去公園春遊,那時條件沒現在好,車裏座位不夠,總有人要站着,姚明自己從來不坐,把座位讓給個子小的同學。當年他雖然個子很大,但性格很溫順,從來不憑藉身高去欺負小同學,有時候甚至還被別的小學生欺負。當年欺負過他的童年夥伴在今天大概都圍坐在電視機前講述着自己引為終身的自豪。
嘆息中長高的童年
仿佛每一個巨星都會有自己不平凡的童年,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顯露自己的與衆不同,衹是當時卻沒有人註意。當我們今天在資料上查找到姚明的身高記錄的時候翻動的是一串豔羨的驚喜,衹是在當時那裏卻記錄着他的父母夜不能寐的嘆息——4歲,幼兒園,1.20米;7歲,小學一年級,1.50米;9歲,小學三年級,1.70米;13歲,初二,1.97米……
姚明個頭上的突飛猛進竟然把父母望子成竜的美好心願也甩在了身後。對母親來講,當吃的問題解决之後煩惱就集中在姚明身上不斷變小的衣衫,母親衹好給他結毛衣,常常一個月就要結一件。吃了很多大排,穿了很多毛衣之後,姚明終於用他巨人的身高頂破了籠罩在清貧家庭上的愁苦陰霾,巨星的光芒開始悄悄地照耀父母喜氣洋洋的忙碌。
“姚明長身體的時候,食量很大,一隻紅燒蹄膀,被姚明一頓吃光。方風娣這時又得為下一頓發愁了”,東方男籃領隊俞小苗回憶說。為了保證姚明的營養,姚志源夫婦衹得自個兒省吃儉用了。姚明進入少體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少體校的學生有伙食樸助,起碼每天有一瓶牛奶供應。
姚“盼盼”呱呱墜地
1980年9月12日傍晚,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走廊上,一群醫生和護士在竊竊私語。當晚7點多,婦産科病房裏的一位孕婦艱難地産下一個重得出奇的男嬰,負責接生的醫生和護士對此早有準備。男嬰的父母都是退役籃球運動員,這對全中國個頭最高的夫婦在一年前結婚。
孩子的母親方鳳娣身高1.88米,比普通身材的上海男子高出不少。孩子的父親姚志源是個身高2.08米的巨人,由於長期低頭穿過對他來說太矮小的門框,以及低頭聆聽別人說話,他的脊背總是微微佝僂着。這對夫婦從小就擁有高人一籌的個頭,所以人們都習慣叫他們“大姚”和“大方”,孩子出生前,隊友們就已經開始推測起了孩子的身高,不過孩子長大後還是讓他們大吃一驚。第六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肯定沒見過這樣的新生兒:長長的腿、又寬又平的腦門、手腳大得像三歲小孩。這孩子出生時體重5公斤,比普通新生兒重了幾乎一倍。姚傢夫婦給兒子起的名字是姚明,小姚明呱呱墮地的時候,他未來的路就已經註定,誰都看得出來將來他將和父母一樣成為籃球運動員。即便姚明的身高具有巨大優勢,但大姚和大方那時還不曾想到,他們的兒子會成為中國新一代運動員的領軍人物,更想不到他還能震驚遙遠的美洲大陸。
已經退休的王重光教練是上海籃球界元老,他上世紀70年代曾是姚志源的隊友,20年後他又成為姚明的教練。對於姚明,王重光有許多話要說,這是他等待多時的人才:“為了等待一個像姚明這樣的籃球苗子,我們足足等了三代人,所以我覺得姚明的名字應該叫姚盼盼。”
懂事的大男孩
姚明的童年在上海康平路95號度過。姚明記憶中樸素而又快樂的童年,是鋪在一條今天看起來又窄又短的走廊上的。姚明來到世間的第一個傢就在6樓走廊的盡頭,簡陋而狹小的空間留存着姚明童年裏對傢的全部記憶。
遺傳給了姚明一雙巨人般的長腿,但是最終還是他自己邁開了雙腿上路。我們在今天通過資料和采訪試圖從童年姚明身上尋閃光點的時候,找到的竟是每一個中國孩子都曾經從自己父母那裏得到過的普通提醒:懂事。
姚明小時候的夢想竟然衹是上小學後能當一個光榮的升旗手。光榮升旗手是高安路小學給予品學兼優學生的一項榮譽,但姚明一直未曾當選過,至今仍引以為憾。當時姚明衹是眼巴巴地望着老師們,用沉默的努力嚮一個孩子的夢想邁進,一句話也不多說。
姚明到三年級時,已經長到了1.70米。但讓老師們記憶深刻的不是姚明的身高,而是這位學生的敦厚:班裏組織去公園春遊,那時條件沒現在好,車裏座位不夠,總有人要站着,姚明自己從來不坐,把座位讓給個子小的同學。當年他雖然個子很大,但性格很溫順,從來不憑藉身高去欺負小同學,有時候甚至還被別的小學生欺負。當年欺負過他的童年夥伴在今天大概都圍坐在電視機前講述着自己引為終身的自豪。
嘆息中長高的童年
仿佛每一個巨星都會有自己不平凡的童年,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顯露自己的與衆不同,衹是當時卻沒有人註意。當我們今天在資料上查找到姚明的身高記錄的時候翻動的是一串豔羨的驚喜,衹是在當時那裏卻記錄着他的父母夜不能寐的嘆息——4歲,幼兒園,1.20米;7歲,小學一年級,1.50米;9歲,小學三年級,1.70米;13歲,初二,1.97米……
姚明個頭上的突飛猛進竟然把父母望子成竜的美好心願也甩在了身後。對母親來講,當吃的問題解决之後煩惱就集中在姚明身上不斷變小的衣衫,母親衹好給他結毛衣,常常一個月就要結一件。吃了很多大排,穿了很多毛衣之後,姚明終於用他巨人的身高頂破了籠罩在清貧家庭上的愁苦陰霾,巨星的光芒開始悄悄地照耀父母喜氣洋洋的忙碌。
“姚明長身體的時候,食量很大,一隻紅燒蹄膀,被姚明一頓吃光。方風娣這時又得為下一頓發愁了”,東方男籃領隊俞小苗回憶說。為了保證姚明的營養,姚志源夫婦衹得自個兒省吃儉用了。姚明進入少體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少體校的學生有伙食樸助,起碼每天有一瓶牛奶供應。
誘惑下愛上籃球
尷尬的投籃秀
當父母告訴還未滿9歲的姚明,他即將去體校接受籃球訓練時,小姚明沒有拒絶,他一嚮就是個乖孩子。每天下午,姚明放學後就站在學校門口,等教練騎自行車來帶他去體校,訓練的時間是周一到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小姚明一點也不喜歡籃球。籃球帶給他的煩惱太多了。
姚明站在罰球綫後,兩手卡着籃球,屏住呼吸。他心跳得很快,雙臂與貼在胸口的籃球,似乎都隨着心跳在顫抖。這是姚明第一次投籃,那時他上小學一年極。小學生們就像玩一樣,跑跑圈,看誰跑得快,投投籃.看誰投得準。
同學們,投藍比賽讓誰參加好呀?老師在講臺上問,眼睛瞅着坐在最後一排的姚明。小朋友們已齊刷刷地叫了起來:姚明大傢都知道姚明的爸爸媽媽是打籃球的.而小學一年級就長到了1米50的姚明,更讓老師和同學對他充滿期望。
姚明雙手貼着褲縫站了起來,滿臉自豪。這位多年以後的NBA狀元秀就在簡陋的籃球架前開始了平生第一次投籃。但是,沒有投中,籃球有氣無力地碰了一下藍板,然後落在地上蹦了幾蹦,歪歪斜斜地滾遠了。在同學們的一片哄笑聲中,姚明遭遇到了運動生涯中的第一次尷尬。
誘惑下愛上籃球
剛進體校那會兒,姚明的大塊頭和笨拙的動作更是讓他遭受了不少嘲笑,但嘲笑與艱苦的訓練比起來根本算不了什麽。基礎訓練是簡單而枯燥的,一個孩子很難因此愛上籃球。每當姚明垂頭喪氣地回到傢裏,姚志源都會把他拉到小區的自行車棚外,對着釘在那裏的籃圈練習投籃。
衹要姚明投中一定數量的球,父親就答應給他買一件小禮物,以至於姚明後來開玩笑說,他是“在父親的利誘下打籃球”。姚明9歲的一天,大方弄到兩張哈林籃球隊的表演賽門票,小姚明第一次意識到籃球原來是如此充滿樂趣。大方後來說:“我相信那次經歷給姚明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讓他知道籃球也是一種娛樂方式。”
真正讓姚明喜歡上籃球的正是他現在表演的舞臺NBA。他觀看的第一場NBA比賽正是他現在效力的休斯敦火箭隊和曾力邀姚明加盟的紐約尼剋斯隊之間的對决。當年火箭隊中鋒奧拉朱旺在籃下形似鬼魅的夢幻無不,至今都讓姚明自嘆弗如。另一個影響姚明籃球生涯的人物是邁剋爾.喬丹。在喬丹、奧拉朱旺等劃時代人物的影響下,姚明也開始了他義無反顧的籃球生涯——姚明其實是一個英雄情結很重的人,籃球,拿起了,就沒想過再放下。
4年後,年僅13歲的姚明身高已超過2米,他離開自己的傢,住進上海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宿舍,他的職業球員生涯從此開始。
自從NBA激發起姚明的興趣之後,他的訓練更有目的性了。雖然當時姚明還不敢奢望進入NBA打球,但起碼他喜歡上籃球了。而且他有了自己明確的目標——有朝一日能成為王治郅的隊友,僅此而已。當然,有理由相信,若幹年以後,當姚明的光芒將它昔日的偶像幾乎完全湮沒時,他的內心更多的是一種領先的慚愧和對命運天道的敬畏之情。這樣的人才是姚明——永遠不會志驕意滿。從12歲開始進徐匯區少體校的姚明,像每一個運動員一樣,經歷着很長一段時間的單調、枯燥但充滿陽光的少年生活。那時候,雖然也夢想着有朝一日能進市隊甚至是國傢隊,夢想着將來能到NBA去闖蕩一番,可畢竟那還都是很遙遠的事情。
是金子總要發光的。在默默無聞經歷了成長之路後,姚明先是被已帶領上海男籃重返CBA的少帥李秋平相中,和劉煒、賈孝忠三人一起進了東方男籃。而後又迎來了1997年在上海舉行的八運會,他一戰成名。
發怵的體能訓練
1994年,是姚明的轉折。那一年,他看到了奧拉朱旺和尤因的總决賽,也是在那一年,身高突飛猛進的姚明從體校進入上海青年隊,當時執教青年隊的教練是陳德春和王群。姚明現今不錯的體能和突出的下肢力量都是在那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姚明說:我從小就怵體能訓練,田徑場、杠鈴房、電子……想起來頭都疼。那個時候每天訓練的時間加起來要7個小時,能摸到籃球的時候是最放鬆的時候,因為不用練體能了。
尷尬的投籃秀
當父母告訴還未滿9歲的姚明,他即將去體校接受籃球訓練時,小姚明沒有拒絶,他一嚮就是個乖孩子。每天下午,姚明放學後就站在學校門口,等教練騎自行車來帶他去體校,訓練的時間是周一到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小姚明一點也不喜歡籃球。籃球帶給他的煩惱太多了。
姚明站在罰球綫後,兩手卡着籃球,屏住呼吸。他心跳得很快,雙臂與貼在胸口的籃球,似乎都隨着心跳在顫抖。這是姚明第一次投籃,那時他上小學一年極。小學生們就像玩一樣,跑跑圈,看誰跑得快,投投籃.看誰投得準。
同學們,投藍比賽讓誰參加好呀?老師在講臺上問,眼睛瞅着坐在最後一排的姚明。小朋友們已齊刷刷地叫了起來:姚明大傢都知道姚明的爸爸媽媽是打籃球的.而小學一年級就長到了1米50的姚明,更讓老師和同學對他充滿期望。
姚明雙手貼着褲縫站了起來,滿臉自豪。這位多年以後的NBA狀元秀就在簡陋的籃球架前開始了平生第一次投籃。但是,沒有投中,籃球有氣無力地碰了一下藍板,然後落在地上蹦了幾蹦,歪歪斜斜地滾遠了。在同學們的一片哄笑聲中,姚明遭遇到了運動生涯中的第一次尷尬。
誘惑下愛上籃球
剛進體校那會兒,姚明的大塊頭和笨拙的動作更是讓他遭受了不少嘲笑,但嘲笑與艱苦的訓練比起來根本算不了什麽。基礎訓練是簡單而枯燥的,一個孩子很難因此愛上籃球。每當姚明垂頭喪氣地回到傢裏,姚志源都會把他拉到小區的自行車棚外,對着釘在那裏的籃圈練習投籃。
衹要姚明投中一定數量的球,父親就答應給他買一件小禮物,以至於姚明後來開玩笑說,他是“在父親的利誘下打籃球”。姚明9歲的一天,大方弄到兩張哈林籃球隊的表演賽門票,小姚明第一次意識到籃球原來是如此充滿樂趣。大方後來說:“我相信那次經歷給姚明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讓他知道籃球也是一種娛樂方式。”
真正讓姚明喜歡上籃球的正是他現在表演的舞臺NBA。他觀看的第一場NBA比賽正是他現在效力的休斯敦火箭隊和曾力邀姚明加盟的紐約尼剋斯隊之間的對决。當年火箭隊中鋒奧拉朱旺在籃下形似鬼魅的夢幻無不,至今都讓姚明自嘆弗如。另一個影響姚明籃球生涯的人物是邁剋爾.喬丹。在喬丹、奧拉朱旺等劃時代人物的影響下,姚明也開始了他義無反顧的籃球生涯——姚明其實是一個英雄情結很重的人,籃球,拿起了,就沒想過再放下。
4年後,年僅13歲的姚明身高已超過2米,他離開自己的傢,住進上海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宿舍,他的職業球員生涯從此開始。
自從NBA激發起姚明的興趣之後,他的訓練更有目的性了。雖然當時姚明還不敢奢望進入NBA打球,但起碼他喜歡上籃球了。而且他有了自己明確的目標——有朝一日能成為王治郅的隊友,僅此而已。當然,有理由相信,若幹年以後,當姚明的光芒將它昔日的偶像幾乎完全湮沒時,他的內心更多的是一種領先的慚愧和對命運天道的敬畏之情。這樣的人才是姚明——永遠不會志驕意滿。從12歲開始進徐匯區少體校的姚明,像每一個運動員一樣,經歷着很長一段時間的單調、枯燥但充滿陽光的少年生活。那時候,雖然也夢想着有朝一日能進市隊甚至是國傢隊,夢想着將來能到NBA去闖蕩一番,可畢竟那還都是很遙遠的事情。
是金子總要發光的。在默默無聞經歷了成長之路後,姚明先是被已帶領上海男籃重返CBA的少帥李秋平相中,和劉煒、賈孝忠三人一起進了東方男籃。而後又迎來了1997年在上海舉行的八運會,他一戰成名。
發怵的體能訓練
1994年,是姚明的轉折。那一年,他看到了奧拉朱旺和尤因的總决賽,也是在那一年,身高突飛猛進的姚明從體校進入上海青年隊,當時執教青年隊的教練是陳德春和王群。姚明現今不錯的體能和突出的下肢力量都是在那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姚明說:我從小就怵體能訓練,田徑場、杠鈴房、電子……想起來頭都疼。那個時候每天訓練的時間加起來要7個小時,能摸到籃球的時候是最放鬆的時候,因為不用練體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