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家类>> 劉嚮 Liu Xiang   中國 China   西汉   (前77年前6年)
權謀書
  《權謀書》如同一座智慧謀略的寶庫,可謂包萬象,博大精深。全書涉及到領袖、治國、為官、為人、處世、修身、做事的方方面面。既有麯折的歷史故事,也有意味深長的比喻格言;有啓人心智、催人上進對話,也有看似淺顯、實際深刻的處世哲理和做人智慧。對人生、命運、機遇、成就、生死、謀略等都有獨特的看法。引人深思,讓人感悟。
第1節:前 言
  前 言
  《權謀書》是西漢著名學者劉嚮的一部經典作品。成書於公元前十七年,至今已經流傳了二千多年。該書以其廣博的內容、優美的文字、豐富的知識在歷史上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劉嚮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生於公元前七十七年,卒於公元前六年。他自幼博覽群書,熟悉儒傢經典,精通天文星象之學,非常勤奮。班固在《漢書》中評價他:“為人平易,廉潔樂道,不交接世俗,而專思經術。晝讀書傳,夜觀星宿,經常通宵達旦。”
  劉嚮性格剛正梗直,註定了他坎坷多艱的一生。漢宣帝時,劉嚮因為品行優良被任命為諫大夫。當時,宣帝崇尚神仙方術,劉嚮獻上一部父親在審案時得到的煉金秘方,宣帝下令按方煉製,花費不少,卻沒有應驗。於是宣帝大怒,欲治其死罪。他的哥哥以一半傢産充公,贖回了他。因其才氣橫溢,宣帝命他講授《𠔌梁春秋》和《五經》,再拜為郎中給事黃門,不久升為散騎、諫大夫、給事中。元帝繼位後,宦官弘恭、石顯專權,劉嚮聯合朝中正直官員打算請元帝罷免他們。但還沒有行動卻泄露了秘密,被弘恭、石顯搶先告發,劉嚮等人被免職。次年春,發生地震,夏天,星象也出現異常,元帝有所感悟而恢復了劉嚮等人的職務。該年鼕天,再次發生地震。劉嚮認為天象的災變是由於皇帝信任弘恭、石顯等姦人所至,於是以親戚的名義上書元帝,請求罷免姦人,啓用賢臣。但弘恭、石顯識破此文為劉嚮手筆,污衊他“為臣不忠,誣惘不道”,被逮入獄,並被免為庶人。到成帝繼位,弘恭、石顯等的勢力纔被消除,劉嚮重新被起用,官至光祿大夫。當時外戚王氏傢族的勢力開始崛起,災異不斷出現,劉嚮憂心國事,屢次上書,“言多痛切,發於至誠”。他慷慨地說:“我都不說,誰來說?”成帝也被他的赤誠所感動,但性格懦弱的皇帝無能為力,衹有嘆息連連。成帝幾次想起用劉嚮為九卿,但都被王氏勢力所阻擋,在大夫一級三十多年,終生再未獲得升遷,死時七十二歲。
  《權謀書》成書於成帝鴻嘉四年,即公元前十七年。是他在校書的過程中編輯而成的。他編輯此書的目的也是有感於當時社會風俗的奢靡荒淫,禮教零落,乃采取歷史上古聖先賢的事跡和流傳下來的格言警句來引起皇帝的警戒。成帝閱後,“雖不能盡用,但喜歡他的言論,常常慨嘆”。
  宋代以後,該書逐漸受到政府的重視。到了明代,更頒行天下,令學校生員講讀。
  從內容上看,該書可謂包羅萬象,全書二十捲,八百零九則,涉及到治國、為官、為人、處世、修身、做事的方方面面,既有麯折的歷史故事,也有意味深長的比喻格言,有啓人心智、催人上進的對話,也有看似淺顯、實際深刻的處世哲理和做人智慧。對人生、命運、機遇、成就、生死、謀略等都有獨特的看法。
  總之,《權謀書》如同一座智慧的寶藏,可謂珠光寶氣,琳琅滿目;引人深思,讓人感悟。
  劉 泗
  2006年8月7日
第2節:領袖之道(1)
  捲一
  領袖之道
  1. 領袖應具備的素質
  晉平公問師曠說:“什麽是領袖之道?”師曠說:“領袖之道,要清淨無為,廣開言路,博愛衆生;任用賢能擔任公職,不被一般習俗所限,也不要被左右的人所控製;胸襟開闊,要有遠見;有獨到的見解,常常巡視或考核大臣們的政績。這是做領袖所應該有的操守。”晉平公說:“好。”
  2. 領袖要有氣度
  齊宣王問尹文說:“怎樣才能做一個領袖?”尹文答道:“做一個政治領袖,要政簡刑輕,並有雅量能容忍別人。施政的目標簡單,人民就容易服從;法規少,人民就容易守法;不會因為政治問題而犯罪。有遠大的目標理想,就能容納衆人;有恢宏的氣度,就能容納部屬;聖人很少去干涉天下的事,而天下反而管理得最好。
  《書經》上說‘聰明的人可以成聖’。《詩經》說:‘周朝有美德善行,子孫要保持它啊!’”宣王說:“好。”
  3. 領袖須謹慎
  成王封伯禽為魯公,他把伯禽叫來,告誡他說:“你知道做領袖的道理嗎?凡是在高位的人一定要謹慎,下層的人才會順着在上者的行為。要打開避諱的大門,讓他們按照一定的法度,從容地來幫助你。對那些敢說直話的人,不要拿自己的威嚴去嚇他,對他們的話也不要辯正,要廣泛地采擇別人的意見,然後纔選擇可取的。衹有文沒有武,無法威服人民;衹有武而不能文,人民雖然怕他卻不親近他,文武都有了,才能表現威和德;有了威和德,人民纔會親近他,服從他。操守廉潔的人能夠上通領導,長於諂媚的小人被阻塞在下層,敢直言的人能被進用,忠誠信義的人才能被留得住。”伯禽接受了成王的告誡,道謝而去。
  4. 亡國之兆
  陳靈公行為乖僻,說話也不中肯,泄冶說:“陳國快要滅亡了喲!我趕快糾正他,可陳靈公仍然不聽我的話,反而更加不像樣子。在上位的以德感化人民,好像風吹草一樣,東風來了,草就嚮西邊倒下去,風的方向决定草倒下去的方向,所以領袖的一舉一動,就要謹慎。如果種一棵彎麯的樹木,怎能希望它有挺直的身影,領袖如行為不正直,講話不謹慎,就不能保住他帝王的名位,讓他的大名傳到後代。《易經》上說:‘如果一個君子住在室內,講的話合乎義,那麽在千裏以外的人都會響應,何況是跟前的人呢?如果住在室內,言不及義,跟前的人都不會響應他,何況是千裏以外的人呢?話從自己嘴裏說出去,影響及於人民;行為從自己身上表現出去,影響及於廣遠。言行是君子的關鍵所在,關係到他自身的榮辱,他怎能不謹慎呢?’天地有了變動,萬物就跟着有變化。《詩經》說:‘你要出言謹慎,註重你的威望儀表,這樣天下也就沒有不安定、不完美了。’就是這個道理。現在你不從謹慎着手,任意縱欲,不自我滅亡,也會被人殺掉。”
  陳靈公聽了,認為泄冶是妖言惑衆,把他殺了。後來陳靈公果然被徵舒所殺。
  5. 君子成人之美
  魯哀公問孔子說:“我聽說君子不拿下棋當遊戲,有這回事嗎?”孔子說:“有。”哀公問:“為什麽不拿下棋當遊戲?”孔子說:“因為有黑白兩道。”哀公說:“有黑白兩道為什麽就不拿下棋當遊戲?”孔子答道:“因為怕做壞事。”哀公聽了孔子的話也就懼怕起來。
  過了一會兒,哀公又說:“君子討厭做壞事竟討厭到這種地步!”孔子答道:“如果不非常地討厭壞事,也就不能非常地喜歡好事,如不非常地喜歡好事,那麽老百姓也就不會特別親近你。《詩經》上說,沒有看到君子,心裏一直很難過,等到看到了,遇見了,心裏就很高興。《詩經》竟也這樣地贊美一個人做好事。”哀公說:“真好!我聽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會幫助人做壞事。如沒有孔子,我到哪裏去聽這些話呢?”
  6. 堯治理天下之法
  河間獻王劉德說:“堯對天下人心存關懷,尤其擔心窮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擔憂他們不能事事稱心如意。衹要有人饑餓,他就說這是我使他饑餓的;有人受寒,他就說這是我使他受寒的;一個人有罪,他就說這是我使他犯罪的。他的仁義擺在那裏,他的德化範圍廣大;所以不需要奬賞,而人民自己就會作好;不必懲罰,而人民就被治理得很好。這是唐堯治天下的方法。”
  7. 舜以德服人
  當虞舜的時候,有苗氏反叛,他們反叛的原因,是因為有太山在它的南面,殿山在它的北面;左邊有洞庭湖,右邊有鄱陽湖。憑着這樣的險要,所以纔反叛。夏禹想去討伐他們,但舜不答應,說:“教化還沒有盡到力量,再在教化上用力吧。”後來有苗氏請求歸順,天下人聽到了,都責難禹的主張,而稱贊舜能以德服人。
  8. 周公執政
  周公執政,給予人民恩德和好處,他派出州牧,去調查遠方的人民,凡是遭到饑寒而沒有衣食的,因打官司而失業的,有品德才幹而沒有被任用的,統統要報告天子。天子召見那些來朝拜的諸侯,對他們說:“唉,我的政策恐怕有不對的地方吧!為什麽我所領導的人民遭到饑寒,而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有因打官司而失業的,有些人很有才幹,而沒有被任用呢?”
首頁>> >>>> 法家类>> 劉嚮 Liu Xiang   中國 China   西汉   (前77年前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