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天下>> 史论史评>> 唐志拔 Tang Zhiba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 辛元欧 Xin Yuano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36年2007年)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第五稿)
  唐志拔 辛元欧 郑明
  2004年9月9日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二千料六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第五稿)
  唐志拔 辛元欧 郑明
  2004年9月9日
  
  今年是郑和去世570周年,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纪念他,足见其功绩之大。为深入研究和纪念郑和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开拓的精神;讲求科学航海、创新船舶技术的传统;扩展中国对外海上丝绸之路、倡导民族间的和平友好交往、推动国家互惠合作共同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功绩。我们希望把物化中华历史文明的郑和宝船能复原仿造出来,(13)、(14)、(22)供海内外公众比较直观地感受和回顾这段中华民族十分光辉的历史。
  关于郑和44丈宝船,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制作过不少模型,(6)、(16)但学术上仍有争论,(12)、(27)事实上一方面对其大尺度难以从史藉绝对否定,另一方面对其木结构与工艺既难以说清,在当前更难以复原仿造木质实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反复思考我国历史界、造船界、航海界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又联系了沿海省市开发仿古帆船及模型的实践,提出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首先仿造二千料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意见。(15)、(18)、(19)、(20)、(21)、(23)、(24)、(25)、(26)、(28)、(32)、(33)、(38)。
  一、考证依据
  在郑和下西洋舟师中确实存在二千料郑和宝船。初步考证依据有五:
  1、南京静海寺残碑记有郑和率二千料海船出访 (附图12)
  南京静海寺残碑(下简称“残碑”)记载有郑和船队中的二千料和一千五百料海船。2001年,我们把这块“残碑”拓片上能看出的字统统辩认写出来,以供研究分析(2),摘记如下:“建弘仁天妃之宫于都城外龙江之上……复建静海禅寺用显法门试千古之佳胜偶然之……一、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海道永乐四年大船驻于旧港口即古之三佛齐……首陈祖义金志名等于永乐五年七月内回亦由是……永乐七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并八橹船……国王阿烈苦奈儿谋劫钱粮船只……阿烈古奈儿并家……”。“残碑”提到航海出发年代、交往人士等都是第一、二、三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发现此碑的郑鹤声先生认为该碑文字格调与太仓、长乐两碑文字十分相似,更说明此碑可确信无疑。其中明确记载郑和所率将领官军包括船员水手等乘驾的舟船主要是二千料或一千五百料海船。
  1985年郑一钧先生著《论郑和下西洋》(3)(下简称“郑文”)也称,“南京静海寺残碑中所记一千五百料、二千料海船,应为由将领官军所驾的军舰”,是郑和船队中主要船舰类型之一。
  我们还注意到在“残碑”中所记陈祖义、阿烈苦奈儿等人物,正是郑和下西洋舟师自卫反击作战的对象。由之推断“残碑”中既记有官军的战史,也必然会记有指挥其船队作战的二千料海船型郑和宝船,才更合情理。
  2、《天妃经》卷首插图有成列6桅郑和海船 (附图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金秋鹏研究员在2000年翻阅《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版画卷》(由王伯敏主编,上海人民学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时,发现了一幅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图画。金秋鹏先生在《中国科技史料》第21卷2000年第1 期发表了“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图像资料——《天妃经卷首插图》”一文(1)(下简称“金文”)。“金文”中公布了刻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的一幅《天妃经》的卷首插图,(下简称“经图”),并进行了描摹复原。整幅图由六面相连接而成。“金文”称,图的中部和后部下方为郑和船队图像,计五列,每列五艘。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图像资料,因此弥足珍贵。又称,《天妃经》全名《太上说天妃救苦灵应经》一卷,是参加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僧人胜慧在临终时,命弟子用他所遗留的资财,发愿刻印的。刊刻时间是第五次下西洋后,正准备进行第六次下西洋的远航,其目的是彰扬海神天妃佑护下西洋的功德,并祈求保佑新的远航平安、顺利。遗憾的是画集中未注此经现存何处。据金秋鹏先生查考,北京(国家)图书馆和白云观道教总会都存有永乐年间刻的《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一册,即为此经。美术全集称之为灵应经,实为灵验经(17)。
  从“经图”上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①“金文”称,“郑和船队图象,计五列,每列五艘。”又称,“画中,那开阔海面上成列、成行的船队,也为我们描绘了郑和下西洋气势磅礴的景象 ”(1)。我们理解这是按中国画写意特点加以分析的,是科学合理的。我们分析“经图“不仅画出规模很大的郑和下西洋船队,而且所绘的船舶型式、尺度基本相同,可判为郑和船队中一种主要的、有代表性的、优秀的船型。这样的船队既显示军威、国威、又确保整个船队可集中或分散使用这种宝船来执行海上多种任务。我们认为这也就是我们所要复原的二千料郑和宝船队的生动写照。
  ②关于船型,“金文”称,“其所画的船,艏艉高翹,船舷高,吃水深,正符合福船的特征,可说是福船的写实和写意,因此,此图可作为宝船系福船型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据”(1)。金秋鹏先生在《关于郑和宝船船型之我见》(17)文中还提到“所画的船,高大如楼”,“《郑和航海图》的4幅过洋牵星图中船图,(附图2)其形状亦与此相似,可作郑和宝船系福船型的又一佐证”。我们同意这种分析,并从建筑形式上分析,有楼船的风格,主甲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形成舯楼,设舷墙,艉部有三层艉楼,艏部有二层通透性艏楼。整个上层建筑较高大,着重显示皇朝气派。
  ③关于桅帆,我们分析桅杆有6根。艏、舯段有3根固定桅杆,挂的是硬质帆,已张满,缭索自上而下、向后拉紧;后部有2根辅桅,对称布于左右舷,估计可以放倒,图上未挂帆,可能用于挂软帆,辅助使风和操纵航向;船艉部最后一根是较高的旗杆,有横桁,图上挂的似为将旗,可能用于挂将旗、信号旗帜或“ 尾送”之类的帆。由之该型船可判为 6桅郑和宝船。
  ④船艏有虚艄前伸,并吊下四爪锚。艉部宽平,舵深没于水中故不显。
  ⑤“经图”中,每艘船的舯部平台上有6-8个人影,似乎是水兵的形象,分析可能显示编队出港各船“站坡”,向岸上欢送官员和群众致敬的情景。在明《金汤借著》中记有兵船列夫式,即平时在船四面,各兵各器长短相间,外向而立,如遇贼,即随贼所在之面併力动手。还附有平时立船阅视图,注明船艏、舷、艉各部位站坡的各类兵器布署位置。(39)看来“站坡”是我国和外国军舰的传统礼节,由来已久。另外还可由之印证。图中之船是郑和船队中乘载将校官兵率领各编队的郑和宝船和战座船,才统一执行这么严整的军纪与军礼。
  由金秋鹏先生和我们的几点分析充分说明“经图”的最新发现,对郑和宝船主尺度和船型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图中显示6桅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舟师中的代表船型,为复原仿造郑和宝船提供了可信的文献依据。
  3、《西洋番国志》和《明实录》记载中可分析郑和下西洋舟师中存有大量二千料海船型郑和宝船。
  “郑文”中转引巩珍《西洋番国志》中记载,郑和使团当时“乘驾宝舟百艘前往海外”,“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与敌。” (3)此处所称“宝舟百艘”就是“经图”中成列的二千料郑和宝船。又转引《明实录》记载(3),正统十三年(1448年)“府军卫卒赵旺等自西洋还。·····初旺等随太监洪保入西洋,舟败漂至卜国,随其国俗为僧。后颇闻其地近云南八百大甸,得间遂脱归。始西洋发碇时,舟中三百人,至卜国仅百人,至是十八年,惟旺等三人还。”还分析,洪保为郑和使团领导成员之一,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洪保往往率领分宗船队往诸国访问。赵旺等随洪保所乘坐的海船,当为由“将领官军乘驾”的一千五百料或二千料海船,“舟中三百人”,就是这种为广大官兵所乘坐的海船可载的人数。这又与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所记“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基本一致。(注:宋代的料比明代的料要小)郑和船队中的战座船,每船按载二、三百人,则二万六千八百名官军,至多乘坐一百艘一千五百料、二千料的海船,仅占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所率208艘船只总数的一半。郑一钧先生还推论载三百人的二千料战座船,曾用作分宗宝船。“郑文”另一段考证称,“郑和下西洋,组建了前所未有的世界上最庞大的运洋船队……一般由63艘(一作62艘)大、中号宝船组成船队主体。
  按郑文的考证分析,也同样说明把二千料海船做为复原仿造郑和宝船的对象,确实是选择了一种能反映明代造船技术水平的优秀的多功能的成批建造的基本船型。
  4、明《龙江船厂志》及《武备志·郑和航海图》中的海船画与《天妃经》卷首插图中郑和船队的船型有相似性,恰可印证皆为宝船,而以不同写意方式来表现。
  《龙江船厂志》文字中虽说明“海船已革,尺度无考”,但是留下当时所造海船的型制图,(附图3)我们分析(24)图中之船竖4桅,艉有2层黄屋。根据《天工开物》所述,凡船长十丈必两竖的立桅原则,此4桅海船之船长不过20丈,与南京出土宝船舵杆尺度十分相配。这个分析就证明《龙江船厂志》图中所绘之船基本上反映了二千料郑和宝船型制。从图上还可看出主甲板上有一层舯楼,桅杆下段在舯楼平台上都有加强承座,桅杆上段都有望斗,艏艉两头翘,也很明显。这些特征也与“经图”郑和宝船相似。《武备志·郑和航海图》中的船,艏艉两头翹,艉楼高,有舯楼,立3桅,张挂3面矩形帆,桅上均有望斗并挂将旗。与“经图”二千料郑和宝船虽立有 6桅,而主要大桅是3根,也只绘出张挂3面矩形帆,两者画意相通,船型相仿。
  以上源出明代三种文献的三幅郑和船图,使复原仿造二千料郑和宝船,有了比较相似的可靠而可信的海船形象的历史依据。
  5、古代木帆船发展史文献可证明宋元明代大海船确有千吨级。
  我们研究二千多年中国木帆船发展史,对有关的木帆船主尺度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宋代最大5000料海船,长约16.4丈,而出使高丽的万斛神舟,长约16.7丈,有4桅(31)。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有,“帆若垂天之云,拖长数丈。一舟数百人” (3)。元代《元海舶图考》中记有,“海舶广大,容载千余人,风帆十余道”。当时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鲁塔《游记》中称,元代大型海舶挂有帆蓬12 面。(2)(3)。意大利的雅各·德安科纳著《光明之城》中称,元代最大的船,有6根桅杆,12张大帆,4层甲板(2)。马可波罗是亲自乘坐元代大海船护送阔阔真公主去波斯的, 他描写元代中国巨舶时称,“船上有4桅4帆,往住还另加2桅2帆,可按天气情况随意竖起或放倒”(2),即可眠桅。这几种元代大海船都是4-6桅,正是明代造船技术的基础。明代中后叶最大的册封舟,长约20丈,有5桅(4)。宋元明代这些大海船排水量可能均在千吨上下,可参见附表。英国李约瑟博士研究南京出土舵杆长11余米后,分析郑和宝船大概也只有3000吨(2),因为这是当时外国木帆船的极限吨位。
  至于外国帆船有更大的吨位,则是19世纪的事了。如《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列舰》条上记载:“十七世纪末,战列舰排水量为1500-1700 吨,···后期(19世纪中期)风帆战列舰排水量达5000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帆船舰队》条上记载: “1853年锡诺普海战是帆船舰队的最后一次大海战···到19世纪中期,帆船舰队进入鼎盛时期。当时桅帆战列舰的排水量增至5500吨”(12)。中外帆船史证明。二千料郑和宝船排水量达千吨以上,在15世纪已是“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的,在宋元明三代海船中已是特别大型的木帆船,因此二千料郑和宝船可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在明代所创造出世界造船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个代表作。
  二、二千料郑和宝船主尺度、排水量、装载量和外形、布置的初步估算分析与复原研究
  1、从“料”的概念演变,可知明代二千料海船是当时大海船
  宋、元、明时期,“料”是当时流行的用来表示舟船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迄今为止,对“料”的理解,大体上有二种概念:一种认为“料”是一种重量单位,多数倾向一料等于一石;也有认为,以“料”的数量,乘以10(转化单位的需要),再除以4,便可转化为载重量。第二种认为“料”是一种容积单位,可从船舶的长、宽、深计算出来。如陈希育撰《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5),即认为:龙骨长(丈)×面阔(丈)×舱深(丈)×10=****尺并取整,就得出该船的“料”数。在估算中,一般采用总长与面阔的比例为5,身长与面阔的比例为4,三段龙骨长与面阔的比例为3,舱深约为龙骨长的10-13%。我们以明代宁波府五百料船战船为例,采用此公式,主尺度与料数估算结果基本相近。
  明初的“料” 所代表的船舶尺度与载重量都比宋代大得多。例如,明代宁波府五百料战船,船身长12.25丈,面阔3丈,深1.15丈。而宋代二千料海船面阔也仅3丈。又如明代宁波府四百料战船,身长9.4丈,阔1.95丈,深0.92丈。而宋代海鹘船,号称一千料,总长10丈,阔1.8丈,深0.85丈。与明四百料战船尺度大小相近。由此可知,明代的“料”较之宋代已有重大变化。再从官、民对舟船的计量看,原来民间造船时,用民尺或营造尺,后来官方一律用“官尺”或“部尺”。每一官尺比民尺要长。据明代夏子阳撰《使琉球录》上记载:“盖民尺一尺,仅官尺八寸故也”。由上述可知,宋代、明代,官方、民间对“料”的标准并不一致。宋代最大的货船是五千料海船,据《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记载,身长13.6丈,面宽3.83丈,深1.35丈,推算吃水1.10丈,排水量不到千吨(5)。而明代二千料海船排水量超过千吨,已是从十一世纪发展到十五世纪的一种更大的海船。
  2、主尺度和排水量估算
  从明代有关史料上看,能查到四百料、五百料海船的主尺度资料,怎样将较小的“料”数的海船主尺度换算到二千料海船的主尺度,也是摆在船史学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上海交通大学杨酉院士2003年4月撰写的《对复原“郑和宝船”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值得参考。文称,“明代李昭祥著《龙江船厂志》所载,四百料战船,长8.9丈,阔1.65丈,深0.6丈。二千料船的容积应该是该船的5倍,5的三次根等于1.71。该船长、阔、深乘以1.71,得船长15.2丈,宽2.8丈,深1.2丈。(因)战船的型线长了一些,如果把船长减少一些,而把宽度和深度加大一点,就与宋(明)代海船的尺度相仿了(27)。按明代宁波府四百料战船,身长9.4丈,阔1.95丈,深0.92丈,长宽比为4.82,换算成二千料郑和宝船的主尺度,要乘以1.71。得身长16.07丈,宽3.33丈,深1.57丈。明代1丈相当于3.11米,则身长50.5米、宽10.37米、深4.89米。如果取吃水3.91米,方形系数0.47,推算其排水量约950吨。再分析明代宁波有五百料战船,身长12.25丈,阔3.0丈,深1.15丈,长宽比为4.08,换算成二千料郑和宝船的主尺度,要乘以4的三次根等于1.587。得身长19.44丈,宽4.76丈,深1.83丈。明代1丈相当于3.11米,则身长60.46米、宽 14.8米、深5.68米。推算排水量1520吨,这是由于此两船属海战船,但主尺度比和船型不全相似所致。我们分析(2)认为,由明代宁波府四百料与五百料战船的主尺度折中换算至二千料郑和宝船的主尺度才可能比较合理些。因此二千料郑和宝船的主尺度考证估算为:总长61.2米(19.12丈),身长即水线长53米(16.56丈),船宽13.8米(4.31丈),水线宽13.0米,舱深(上甲板外缘到基线)4.89米(1.57丈),设计吃水3.9米,估计排水量约1170余吨,已考虑吃水要扣除龙骨伸出船底基线高度0.5米,其长宽比为4.43,也是考虑到出土古船、文献记载与传统实船加以优选的。(35)
  3、乘载官兵船员编制及装载粮货数量分析
  ①官兵船员编制分析
  巩珍《西洋番国志》称,郑和宝船“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3)。《明实录》中称,“舟中三百人”(3),据可考记载明代历次册封舟使团人数为350-600人之间(4)。因此二千料郑和宝船编制总人数,当在300-350人以上。参照《明史·郑和传》、费信《星槎胜览》、祝允明《前闻记》和《郑和家谱》等文献中所记载郑和下西洋使团人员的组织,推算二千料郑和宝船上的领导、行政官员有:正使太监、副使监丞、少监、内监、典簿、舍人、户部郎中,鸿胪寺序班,阴阳官、阴阳生等,军事指挥人员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外事、贸易专业与保障人员有:通事、教谕、医官、医士、买办、办事、书算手等,航海技术人员有:伙长,番人伙长、带管等。以上各种官员每职平均按1-3人算,则共约有官校50名。宝船上的兵卒有勇士、力士、军力、余丁等,至少应达到百户的编制,即100名。宝船上的船员、工匠等则有:舵工、班碇手、繚手、梢水、水手、民艄,铁锚匠,木捻匠、搭材匠、养马、厨役、小厮等按“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至少应配250名。由之分析二千料郑和宝船的编制总共约有官兵、船员400名。这个推断先作为舱室划分的参考,尚望与各界学者共同深入研讨。
  ②装载粮货数量分析
  赵建群、陈铿先生在《明代使琉球“封舟”考述》(4)(下简称“封舟考”)曾以万历七年封舟为例做分析,其长45.1米,宽9.02米,吃水 4.48米,载重量则在500吨上下(4)。二千料郑和宝船航程远、尺度大,载重量必大于500吨。若按载一年之粮、一月之水,每人日消耗粮菜煤炭等1公斤、用水1公斤计算,粮水共需载180吨左右。另载礼品、货物、军械、火药、修船器材等暂按200吨设置。土石压载按底舱容积约有100立方推算,也有 200吨。全船载重连同人员、马匹、牲禽等共约600吨,与全船排水量1170余吨基本协调。
  4、外形,布置与结构复原研究。
  “封舟考”记有,明朝政府派往琉球册封使“凡十五次,二十七人”。历史上的册封使都率领一个大型使团出使,人数350-600人之间,册封舟按可查史料有五艘,长约14.5-20丈,宽约2.6-6丈,深约1.3-3丈,是五桅巨舰。(附图6)我们估算排水量约600-1000吨。虽是15-16 世纪的官船,其航行海域比郑和下西洋近得多,因此,二千料郑和宝船和册封舟相比,主尺度和排水量相对稍大些才是合理的,更是可能的。“封舟考”述,嘉靖十二年(1533年)陈侃来福州后,“造船之制,访于耆民得之,大小、广狭惟其制”。有了规定的基本尺度,才使历次所建造的封舟规模大体一致(4)。应当说明代中后期封舟也就沿用了距当时百余年前的明代初期二千料郑和宝船等优秀船型的制式,而现代仿造二千料郑和宝船,再利用封舟的有关文献,当属有据可依了(27)。“封舟考”描述,封舟“首昂口张,尾高耸,首尾都有“虚艄”,且伸展很大。尖底,吃水很深。两侧标示规定的吃水线,称之为“水蛇”,船形如梭子。船底的龙骨用松木三段,以榫卯加钉铁锔的方法,连接而成。中间的一段是主龙骨,是封舟的主干,长约16-19米,周长约3米。“凡造船,必先定稳(注:指龙骨)”,之后“凡两参交榛,龙膀、龙骨、通梁参错金束,皆附稳以起”。船壳是双重板结构,每层厚10.9厘米,两层共厚21.8厘米。船板之间或搭接、或平接,用31.1厘米长的铁钉钉牢,再以蛎灰、麻絮和桐油的搅拌物将缝隙捻密。最后使用二十根铁条,从稳底搭到两舷,把船箍紧。封舟的船舱采用水密隔舱结构,多者二十八舱,至少也有二十三舱。自底舱到甲板上,共分为五层:最底层压以石块,曰“压载”,若储藏货物以代石块,则叫“压钞”。中间三层为“官舱”,是使团成员吃、住的地方,船艄是舵工的舱房,与其紧邻的则是“司针密室”。最上一层是甲板,摆列着各类军器,并搭有凉棚,供使团成员乘风。艄尾的最高处有黄屋二层,下一层安放明朝皇帝的册封诏敕,上一层设供奉海神天妃的香火。封舟甲板以下的各层都很低矮,需要“佝偻深入,上下以梯”。“即官舱亦仅高四、五尺,盖恐太高则冲风,故稍卑之耳”(4)。
  明何汝宾撰《兵录·战船说》(下简称“兵录”),及《筹海图编》记有戚继光,俞大猷时期所用之(大)福(兵)船,(附图7、8、9)已是明朝进入十六世纪的舟船水平,有些记述与绘图较细致,转引于此,一并作为参考。“福船高大如楼,底平身大,旷海深洋回翔稳便。且斗头高阔裕于冲犁,两膀巩固如垣势尤倾敌。吃水一丈一二尺,···船身长九丈,桥梢长一丈三尺,舱深一丈三尺,底参头,(注,也指龙骨)头参长二丈六尺,后参一丈八尺,中参长五丈八尺,前后参俱顿在中参三尺之内,用松木砟方二尺两边凿缝以受板,其底板每一尺用五钉,钉时将盐卤蘸过钉下即能吃板。大概板阔则缝少,每边只以十三四块为度。···船头斗盖用樟木长一丈三尺,围三尺,迂贼将碇四门绞在船头以便冲犁。使风面梁用樟木,横长二丈四尺,阔二尺,厚一尺八寸,至天棚收狭七尺止,阔一丈七尺,···”(10)。
  这两段关于封舟和大福船的记载分析,描述了15-16世纪明朝官船的外形、布置、结构,比郑和时代晚了100多年,由于当时明朝的主要政策已偏向禁海,造船工业和技术发展受限,估计基本能保持住郑和时代舟船的水平与型制。由之,我们认为明朝中后期封舟的记载与描述,引用到仿造复原明朝初期二千料郑和宝船上,是比较可信又可取的。大福船虽为双桅兵船,又是中小型船,但有些布置、结构也有参考价值。
  另外按法国弗朗索瓦·德勃雷著、赵喜鹏译《海外华人·序言》所记郑和宝船,每船有四层甲板,满载士卒,马匹蓄之底层,舱室客厅设之高处,华丽舒适(3)。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描述宝船有“头门、仪门、丹墀、滴水、客厅、穿堂、后堂、库司、侧屋,别有书房、公廨等类,都是雕梁画栋,象鼻桃檐”,真如一座小型化的“帅府”(3)。又据《马可波罗游记》上说:“比较大的中国船有十三个货舱。”《明史》在介绍福船型战船时,说它“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舵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女墙及炮床,中为四层,最下实以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之门,中置水柜,扬帆坎火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记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3)。
  综合上述各书记载,统筹判定,二千料郑和宝船基本船型为福船,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有虚梢,两头翘。建筑形式属楼船,高艉楼3层,长舯楼1 层,短艏楼2层。全船设上甲板(即主甲板)、下甲板和底平台三层纵向平台。自艏向艉设17道横隔壁,构成明代木帆船的典型横式结构,并形成各种工作、生活、储藏舱室。也充分显示我国古代在造船技术上最早创造水密横隔壁的结构特征。
  全船主甲板以下设艏尖舱,前桅和柴粮舱,大餐厅兼兵卒住舱,主桅和兵卒住舱,后桅和兵卒住舱,轻软货(丝、茶等)舱若干个,淡水舱分布在前、中、后若干个,食品、粮油储存舱分布在前后共2个,柴炭舱与厨房分布在前后若干个,牲禽饲养舱2个分布在中部底舱,宝物(礼品、珍品储存)舱若干个靠近艉部,重货(瓷器等商品储存)舱若干个分布在中、后部底舱,军械火药舱2个靠近艏部,船用维修器材舱若干个,艉舱。以上舱室按史料记载,人员住舱在下甲板以上,牲畜及储物舱在下甲板以下,底平台以下设压载舱若干个。
  主甲板以上舯楼设置官厅(公务接待厅)、后堂、库司。艉楼一层:官校厨房、官校餐厅、官校住舱、伙(船)长住舱、医护舱,二层:正使太监书房、内室、卫士室、赐品房、针房、航海仪器舱、高等官员住舱、议事堂,三层:舵楼、神堂、敕书堂。顶露天平台为将台,并设有冷兵器陈列架、大更鼓架、锣架、灯籠架等。艏楼一层:水手厨房、餐厅,二层:水手住舱,顶露天平台为值更了望台。
  三、二千料郑和宝船装备的帆桅舵锚橹艇装置
  1、帆型式、数量与面积
  明费信撰《星槎胜览》:“永乐七年已丑,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统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船四十八号,……张十二帆。”(3)我们理解为二千料郑和宝船上张挂帆的总数为12面,包括主帆、边镶插花、头巾顶等。桅帆形式为:3根主桅,挂矩形带撑条硬质竹帆或布帆,(2)(24)(27)边镶有插花,上有头巾顶,主桅前桅顶上还要挂将帅旗与风向旗等,艉楼舷部有2根左右对称的辅桅,挂矩形带撑条软帆,1根艉旗杆,可挂将帅旗或尾送帆,因此可统称为 6桅12帆。
  有的人士建议在前桅和主桅之间挂1-2面“外挑”三角形软帆,主桅和后桅之间挂1面“挂档”三角形软帆,而不加插花边帆;有的学者建议把3道主要桅杆上的帆以横撑条划分成4块帆,也可形成12帆的气势。这些有待在工程设计中与民间蓬帆匠师研究确定。帆的总面积按民间传统设计经验,为身长与平均船宽乘积的2倍,约1700平方米。每1-2根桅旁装有绞辊,作为升降帆使用。
  “兵录”中记有,大福船“大风蓬长五丈五尺,头蓬长二丈五尺。其大蓬用硬游索一条系于蓬稍,以关蓬摺,庶使风安稳面蓬亦不坏。其每摺原用竹片为蓬弓,风猛易折,须以柞麻索为蓬弓,刚柔相济,不但坚久而且便上斗兵步踏稳捷。”所配的缆索有:“大索六根,小索四根,板船索一条,后手索二根,碇缆四根,缭 索四根”(10)。此蓬帆及缆索虽比二千料郑和宝船的帆装要小,但所述之尺寸比例、配备数量。帆撑条与蓬弓结构都是可参照的。
  2、桅数与桅高
  在“经图”的分析中已判别二千料郑和宝船上有前、主、后三根固定大桅,艉部左右舷2根可放倒式辅桅,共为5根,(附图5)如加上艉旗杆式小桅,则为6根。主桅布设在船长从后至前的0.6L处纵中线上,前桅在主桅前,与主桅的最小距离,以挂帆驶风时互不干扰为度。(37) 1375年所绘制的加泰罗尼西亚地图上所画的大型中国海船有5桅,(附图5)故李约瑟博士认为5桅的明代北直隶船(附图4)中可见前、中段有3桅,后部左右有2桅),很可能是郑和宝船的一种母型(2)。这个旁证又说明我们认定二千料郑和宝船设6桅,是可信的。
  据《水运技术词典》所述,中国帆船,主桅长度为船长的0.8-1.0,前后桅长度为主桅的0.6-0.8不等,尾桅长度为主桅的0.5左右。其它小辅桅的长度又在各桅之下。据“封舟考”称,“桅之高,少舟之长五十分之一”,“大桅标准高度为八丈“(4)。“郑文”记封舟前后竖五桅,大者长七十二尺,六尺五寸,余以次而短(3)。又称当时较大的西洋海船。“上下前后有风帆十余道。桅之大者,长十四丈,帆阔八丈”(3)。戚继光大福兵船的“大桅长九丈,围六尺五寸,···桅顶用望斗以布作围,藏兵在上以嘹贼舟,带弓箭及犁头镖、灰石以攻贼。桅脚须用樟木为桕,长九尺大二尺方坚固桅夹一副,阔二尺厚八寸长一丈六尺用筏箍一道以稠木为闩。桅上用麻索一条,上系于饼子之上,下系于后襟门,以使桅身劲而有力”(10)。二千料郑和宝船比后来的封舟、大福船和当时的西洋海船都大,桅帆也应更大些。又据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上记载,宋朝赴高丽航线上的万斛神舟的随行客舟是长约10余丈的海船,其“大桅高十丈,头桅高八丈”(31)。这些船的桅长比约为 0.8-1.0,恰如《水运技术词典》所述。由之可见推算明朝二千料郑和宝船的桅高,按《水运技术词典》的比例是基本合理可行的。二千料郑和宝船为适应远洋航行,各桅必然深置于龙骨上,因此需扣除插入主甲板以下与龙骨底座相接一段长度,大体相当于型深。因二千料郑和宝船总长为61.2米,主桅总长为 0.8L,取为49米,考虑扣除型深4.89米和舯楼高约3米,在炮台甲板上主桅高约为41米。其它前、后、辅、艉桅分别按主桅高的 0.8,0.6,0.5,0.55的比例,前、主、后桅插接船底龙骨,辅桅下插到炮台甲板,艉桅下插到驾驶甲板。都需在设计中统盘考虑帆的高度、宽度、面积后加以取舍。
  3,舵
  据“封舟考”称,舵安在船尾的中央,并用大绳二条,一头系住舵,另一头沿船底两侧拉到船头,“谓之勒肚”,控制住舵,以防遇大风浪冲击时,舵杆大幅度摆动,损坏船只。每艘封舟都有二、三副备用舵,嘉靖四十年封舟还安有“边舵”。制舵的木材都是铁力木。据徐葆光说:柁以铁力木为之,名日“盐柁”,渍海水中愈坚。舵杆最长者10.89米,周长1.15米,重二千多斤,与一九五七年在南京出土的郑和宝船舵杆,质料相同,尺寸、重量大致一样(4)。《兵录》记,大福船有“舵二门,稠木为杆,围二尺八寸、长二丈八尺,舵叶板长一丈八尺,开杨五尺五寸、厚二寸”(10)。该船长仅32米,舵杆也长达8.7米,周长0.87米,由封舟和大福船有关舵的记载看,明代海船的舵的形式、结构、材料是有标准沿革的。1957年南京下关中保村附近出土的 “郑和宝船舵杆”,长达11.07米.鉴于操舵必然在艉楼最高处,按二千料郑和宝船型深为4.89米,三层艉楼总高约6.0米,舵是可升降的,最深水位可降到基线下1.3米,以上三段高度已达12.2米。因此二千料郑和宝船的舵杆长约12米,是合适的。以此舵杆长度再考虑舵板的高约为9.6米,宽约为 3.2米,就比较协调。由于宝船舵杆出土于南京,长约11。07米,或许从一个侧面恰可说明南京宝船厂或龙江船厂有可能成批建造过二千料郑和宝船。
  4、锚
  “封舟考”记载,封舟系采用四爪形大铁锚,每个一千多斤,最多配4个(4)。“郑文”称郑和船队所用铁锚,“大者高八九尺”,几近1丈,每只要重达数千斤(3)。按二千料料郑和宝船尺度大于封舟,配2个四爪铁锚,每个重1500斤较合理,还可配有较小的传统木石碇为备用,都布置在艏楼平台上。“兵录”记福船,船头斗盖用樟木长一丈三尺围三尺遇贼将碇四门绞在船头,以便冲犁(10)。说明将锚固定在船头加强板处,还可发挥冲撞敌船的作用。
  5、橹,
  “残碑”将二千料海船与八橹船前后并列,可知均是郑和船队中有代表性的船型。海船以帆为主,也备有橹,属大中型船;橹船以橹为主,也设有帆,属中小型船。“郑文” 引《马可波罗游记》称,元代每一大船,需要二三百水手来驾驶,……在没有风时,则摇橹以行船,一支橹需用水手4人(3)。“兵录”记,福船配“大橹二株用稠木,长四丈”(10),即12.5米。
  考虑到2000料宝船仅舯楼两舷约30米长的主甲板上可布置操橹部位,橹长一般在12米左右,每舷设4橹位,间距约为10米,互不干扰,动用32名水手或民艄操8橹,在无风静水中对千吨之船估计尚可微速推动。
  6、小艇,
  据“兵录”记,脚船系于船旁若浮水,陡遇风飓每每抛毁,凡行船将脚船吊起大船艏边,不致贼众砌脚,而脚船又不遗失,且母船更易行使“(10)。说明小艇可悬置于艉部舷侧。另据“封舟考”称,封舟配小艇两只,不用时或悬船侧,或停放在甲板上。封舟吃水深,不可靠岸,借助小艇往来运输行李和登岸(4)。二千料郑和宝船可沿用此制,配2只小艇,艇长约6米,悬挂于船侧,供交通联络救生等,每艇按载6人考虑。
  7、舷樯与波门
  据“封舟考”称,两舷上竖着约1.3米高的遮波板,自头至尾如墙壁然,所以障波涛也。左右各开一扇“高可容人”的波门,供下上船用(4)。而“兵录”记福船的“水仙门太阔便不关固,二扇只可阔二尺六寸,上下二闩仍用带二株,使贼不能撞入”(10),参照上述记载,二千料郑和宝船主甲板舷部、艏、艉楼顶部前后及舷侧设舷墙或女墙与战格,其高度约为1.5米。主甲板开有双扇波门,各宽约1米左右。
  四、二千料郑和宝船配装的灯、旗、金、鼓等导航通信照明通风设备
  《兵录》中对福船配装的金、鼓、旗、灯等,记有:“大旗一面并号带,大铜锣一面,大更鼓一面,小鼓四面,木梆铁铃一副,大桅旗一顶,方正旗五顶,灯笼十盏。”(10)二千料郑和宝船是船队指挥船,配装通信导航设备应更加齐全完整,包括金、鼓、旗(将帅旗、各级指挥员神旗、腰旗、认旗、门旗、角旗,号带、风向旗……)(9)和灯(夜航艉灯、艏灯、桅顶灯、艉串挂灯笼、夜营灯···)等布置在将台附近及各桅杆上,既保证通信联络又显示国威、军威。
  水罗盘、沙漏、燃香、水砣、计速木板、牵星板、针路簿等导航设备分别设置于舵楼、针房内。(11)、(27)
  照明采用仿明灯具,如灯笼、宫灯、烛台等,舱室内部装饰及家具要仿明代的。通风除艉楼、舯楼各舱室有窗,其余在露天甲板设天棚或舱口活动盖。舷侧的方形或圆形开口,可参照《中国古船图谱》(34)中有关海船,包括有些清朝海船,如“耆英” 号等(附图10、11)。
  葡萄牙人克路士1569年描述他所见过的中国官船,“有高大的厅房,里面的房舱布置很好,镀上金,富丽堂皇。这边和那边有大窗子,帐子用丝织成,挂在窗前的细杆上,他们可从里面看见外面的人,外面却看不见里面。”(36)这类描述的史藉要广泛收集,使二千料郑和宝船内外保有明代风格。
  五、二千料郑和宝船可能装备的兵器
  绝大部分有关国内历史文献,都没有记载过郑和船队中战、座船或宝船上装备的兵器,只有明罗懋登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8)上有兵器记载,从其兵器的种类和数量看,可能是抄自戚继光撰并于1560年成书的《纪效新书》(9)上福船的兵器,不但兵器种类相同,而且排序也一样,只是装备兵器数量增多约10倍。其中“佛朗机铳”和“鸟咀铳”则是郑和下西洋结束后相隔几十年才从外国输入的,显然不合史实。从零星的外国史料中曾发现有记载郑和船队装备的火器。因此,虽然国内的史籍没有提郑和船队装备的火器,但可以肯定地说,明初我国的火器已较先进,且领先于世界各国,而且也普遍装上战船,在海战、水战中大量使用,取得了重大战果。而郑和船队各船需远航外国,为防止可能的侵袭,肯定需要装备火器。(15)但是在二千料郑和宝船上会装哪些兵器呢?冷兵器是两千多年来的旧传,变化不大,我们就不再赘述。至于火器,凡是在郑和下西洋前后,明代其它各型战船上曾装备和使用过的兵器都有可能装备在二千料郑和宝船上。例如明洪武十至十二年(1377 -1379年)制造铜制手铳(已出土25件),长320-440毫米,口径20-23毫米,重1.55-2.55千克;洪武十至十八年(1377 -1385年)制造铜制碗口铳和中型铁炮(已出土4件),长316-520毫米,口径75-119毫米,重8.35-26.4千克;洪武八年(1375 年)制造的大型碗口铜铳(1988年山东蓬莱出土两件),身长630毫米,口径230毫米,重73.5千克;1377年制造的大铁炮,炮身长1000毫米,口径210毫米(山西博物馆收藏3门)。
  综上所述,二千料郑和宝船上可能装备的兵器类型和数量判析如下:
  冷兵器:弓、弩、标枪、砍刀、钩镰、撩钩、梨头镖、小镖等各10-50把,头盔、藤牌每兵1副。
  燃烧性火器:火球、火药箭、火枪、铁咀火鹞、烟球等各10-100个。
  爆炸性火器:震天雷50个。
  金属管形火器:口径210-230毫米、长630-1000毫米、重70-120千克的铜制或铁制大型铳炮4座,口径75-119毫米、长 316-520毫米、重8.35-26.5千克的铜制或铁制中型铳炮6座,口径14-23毫米、长230-440毫米、重1.55-2.5千克的铜制手铳 10把。
  金属管形火器布置在舯部露天甲板上,左右舷对称配置。铜制手铳及爆炸、燃烧性火器平时放置在军械舱内,战时在上甲板使用。冷兵器陈列在舯楼顶露天平台及将台的冷兵器架上,以壮军威。
  六、二千料郑和宝船的造船材料
  “封舟考”记有封舟的材料有如下特点:
  第一,种类丰富。拿木材来说,就有松、杉、樟、楠、榛、铁力木和其它杂木,而且选择使用特别讲究,桅杆需用“理直而轻”的杉木,舵则用“坚劲”的铁力木,主龙骨要用沈实能久渍的松木,樟木“翕钉而坚实”,用于舱壁、通梁和桅座。根据各类木材的特性,用其所长,以保证船的强度。此外,还使用大量的铁、蛎灰、青麻、桐油、棕和黄藤等。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很高,象铁,一定要到尤溪购买精铁。所有材料,除了铁力木购自广东外,其余都在福建就地取材。
  第二,用大木材。主要构件和设备都规定使用大木材,如主龙骨、舵、桅和橹等等。真可谓“材既大,非数百年之木不中程;木既巨,非数万人之力不能运”。
  第三,材料数量可观。一艘封舟的用料,“倍蓰战船、盐船”,如万历七年的封舟,光铁就用去三十五吨以上,还随船备用六吨多,消耗量很大。桐油、灰和麻,也比一般海船用量大得多。
  明申时行等撰《明会典·工部·船只章》下记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造一艘一千料海船,计需用杉木302根,杂木149根,株木20根,榆木舵杆2根,栗木2根,橹坯38技,丁线35742个,杂作161个,桐油3012.8两,石灰9037斤8两,捻麻1253斤3两2钱。”
  二千料郑和宝船仿造时可以参照这两部史藉的记载来选材。
  七、二千料郑和宝船的外形艺术设计
  外形艺术设计要反映明代官船气势,还要体现中华古帆船的传统。如艏部正面可制有威武的虎头等兽头浮雕,两舷侧前部可制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制有凤凰彩绘,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等,实现锦帆益首,屈服蛟螭,“晖赫皇华,超冠今古”等的艺术效果。
  八、仿造复原2000料郑和宝船的展望与建议
  我国当代明史学家吴晗在1962年为中共中央党校讲授明史时,对郑和的伟大航海实践曾作专题论述。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
  邓小平在1980年曾深刻地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江泽民在1991年5月出访苏联前夕,在回答苏联记者关于“您对哪些历史活动家和政治家最感兴趣?请举出中国诸多世纪的历史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事件”的提问时,他答道:“就古代而言,中国对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和公元十五世纪的郑和下西洋,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说明,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进行文化和经济交流,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总而言之,古今中外有许多历史人物,他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事业,我对他们都怀有敬仰的感情。“1994年11月江泽民在访问马来西亚时,再次强调“早在明朝时期,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驻节马六甲,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友谊,构筑了中国通向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中马之间的这种友好关系一直延续至今。”
  胡锦涛2003年10月24日向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讲《携手共创中澳全面合作关系的美好未来》,其中一开始就讲到:“中国和澳大利亚虽分处南北半球、远隔重洋,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始终对澳大利亚怀有友好感情。早在十五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明朝的远洋船队就到达澳大利亚海岸。在漫长的岁月中,许多中国人飘扬过海,陆续来到澳大利亚这片古老的“南方大陆”。他们把中华文化带到这里,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为澳大利亚的经济社会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领导人的这些评价,把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壮举最本质的内涵确定是“开放、友好、交流、合作、发展”。这正是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精神,现在全国和全世界都来纪念与研究郑和有着特别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本文不着眼于郑和宝船尺度等学术争论,而着力于推动仿造复原郑和宝船工程的实施,所以文中尽力引用诸家研究成果中可以求同存异之见解,力求国内专家能基本上统一认识于首先仿造各方公认确实存在的二千料郑和宝船。更希望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把与北京天坛齐名同代的二千料郑和宝船,在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的前后期间,抓紧复原仿造出来。在上海展示后,可以组织在大陆与港台之间进行直航巡游,把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活动连接在一起,接着再组织出访外国港口,把历史文化考察交流和凝聚海外华人侨心民气结合起来。当然也可作为迎接瑞典仿古木帆船“哥得堡”号访华的友好竞赛(29)(30),把物化的中国海洋文明中有数百年的光辉的舟船历史遗产,尽早通过实实在在的十五世纪初“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的中华古船,直观地科学地显示出来。象复原保存仿造其它陆上古代建筑那样,留给海内外公众和子孙后代。以此来弘扬中华海洋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当然在复原仿造古船历史遗产的工程实践中,必然会提出许多需要深入考证研究的课题,而以之来推动继续深入、全面、系统的郑和学术研究。这样去取得真知,似乎会比泛泛地争论更有实效。仿造的二千料郑和木质宝船可以重走郑和路、环航于世界,她既是中华海洋舟船历史科学文化的博览平台,又是象征中国和平、开放、交往的友好使者,还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与世界各国互惠合作交流、促进共同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光明之舟,她也必然是热心航海运动、考察探险的航海人之家。
  向参与和协助支持二千料郑和宝船复原研究和仿造工程的有关领导、专家、航海人士、老船匠、企业家和热爱海洋事业人士致敬!本文有些见解就是取之于诸位的,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促成此项历史性造船工程。
  (注:本文中有些古体字限于软件文字,仅按偏旁打印,请谅。)
  后记
  本文第四稿完成于2003年12月10日,曾在2003年12日“上海海峡两岸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研讨会”上作过介绍;并于2004年2月嘉兴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学术研究委员会与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郑和下西洋二千料海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方案研讨会”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得到专家们的认可。作为复原设计的重要依据,会后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又做了适当的补充,产生本文第五稿。目前二千料郑和海船的复原模型和仿古实船工程都已启动,为此敬请海内外专家给予指教,共同来深化做为郑和下西洋舟师中的宝船之一 —— 郑和二千料海船的复原研究工作。
  
  
  
  
  附表
  复原仿造古船尺度对比表
  
  仿造国家地区船型 中国二千料郑和宝船 瑞典哥德堡哥德堡号 浙江镇海万斛神舟 中国五千料海船 中国封舟 福建泉州出土古船 浙江舟山绿眉毛号 澳大利亚奋进号
  年 代船 种 15世纪(明代)官 船 18世纪(清代)商 船 11世纪(宋代)官 船 11-12世纪(宋代)商 船 16世纪(明代)官 船 11-12世纪(宋代)商 船 11-13世纪(宋元代)商 船 1765-1768(清代)货船改
  总长(米)
  水线长(米) 61.2
  53.0 58.5
  45.0 52.0
  45.0 51.0
  42.3 46.7 30.0
  27.0 31 33.3
  最大宽(米)水线宽(米) 13.8
  13.0 11.0 13.0
  12.0 11.9 8.1 10.5
  10.2 6.8 8.89
  型深(米)满载吃水(米) 4.89
  3.9-0.5 9.9
  5.25-0.9 4.8
  2.5+0.5 4.2
  3.1 4.0
  3.0 5.0
  3.75 3.2
  2.2 3.45
  总长/宽度比,立体系数 4.43
  0.5 5.31
  0.5 4.0
  0.5 4.28
  0.48 5.77
  0.5 3.0
  0.44
  排水量(吨) 1170 1150 675-810 750 567 454 230 397总吨
  桅数主桅高(米) 5-6
  49 3-4(有首斜桁)47 4
  41 3
  28
  3 3
  24.5 3
  40
  仿造年代
  建议2004-2006年 1995-2005年 计划2003-2005年 考证 考证 复原研究
  2002-2003年 1987-1993年
  
  
  
  附图
  
  仿造复原二千料郑和宝船可依据和参照的船图
  
  1、明《天妃经》卷首郑和下西洋插图描摹复原图
  2、明《郑和航海图》过洋牵星图
  3、明《龙江船厂志》上提供的海船形制
  4、航行于黄海的明代五桅北直隶船
  5、1375年加泰罗尼西亚地图上给出的中国五桅大型海船
  6、1757年《琉球图志略》上的封舟图
  7、明《兵录》上的福船图
  8、明《筹海图编》上的大福船(线图)
  9、日本制作的大福船与册封舟的模型
  10、清《鸿雪因缘图记》中的海船(线图)
  11、清1848年中国第一艘出航大西洋的大海船“耆英”号
  12、南京静海寺残碑刻石柘片
  
  参 考 文 献
  (1)金秋鹏: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图象资料——《天妃经》卷首插图,中国科技史料第21卷2000年第1期
  (2)辛元欧:关于郑和宝船尺度的技术分析,2001年7月
  (3)郑一钧:论郑和下西洋,海洋出版社,1985年6月
  (4)赵建群、陈铿:明代使琉球“封舟”考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
  (5)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
  (6)陈延杭等:郑和宝船队基本船型的模型研制,1995年9月
  (7)金秋鹏、杨丽凡:关于郑和宝船船型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6卷1997年第2期
  (8)[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上海古藉出版社,1985年3月
  (9)[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十八卷本)中华书局,2001年6月
  (10)[明]何汝宾:兵录.卷十战.船说,明万历20-30年间
  (11)唐志拔:郑和宝船上的“罗盘”和“针房”,1995年
  (12)唐志拔:郑和宝船尺度之我见,2000年
  (13)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关于仿古郑和宝船的初步设计方案的函,2001年1月17日
  (14)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关于按照“郑和古船初步设计的原则建议”开展准备工作的函,2001年8月29日
  (15)唐志拔:二千料郑和宝船的复原研究,2001年
  (16)席龙飞:中国造船技术的世界性贡献,2001年5月
  (17)金秋鹏:关于郑和宝船船型之我见,2001年11月
  (18)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所:仿郑和古船的概念设计方案建议,2001年10月
  (19)福建省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郑和号仿古船技术规格书,2001年10月
  (20)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呈报“建造仿明郑和古船的可行性建议”2002年4月
  (21)郑明: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建造郑和古船的创意 ,现代舰船,2002年第6期
  (22)赵幼雄、郑明:世界各国复原仿造古船的回顾,现代舰船,2002年第6期
  (23)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院:仿古郑和宝(座)船船体说明书,2002年8月
  (24)辛元欧、范巨山、卜立鸣:关于郑和宝船复原的思考,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报告,2002年8月。
  (25)郑明:郑和科学航海与古船文明——复原仿造郑和古船与深化郑和研究的思考,南京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10月
  (26)郑明、薛冠超:抓住纪念郑和契机、发扬中华古船文明、开创科学航海新局面,昆明第二届郑和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议论文,2002年12月
  (27)杨酉槱:对复原郑和宝船的一些意见,2003年4月/9月
  (28)郑明:郑和下西洋舟师古船研究,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03年3、5期连载;水上客运旅游,2003年第2、3期连载
  (29)郑明:瑞典“哥德堡”号仿古木帆船,舰船知识,2003年第8期
  (30)郑明:“哥德堡”号的结构与工艺,舰船知识,2003年第11期
  (31)郑明、唐志拔:浙江镇海仿宋“神舟”复原工程的策划咨询建议,2003年5月
  (32)唐志拔、郑明:二千料郑和宝船的复原研究(第一搞),2003年4月
  (33)唐志拔、郑明:二千料郑和宝船的考证依据与初步复原研究(第二稿),2003年9月
  (34)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三联书店,2000年4月
  (35)席龙飞:中国造船史,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
  (36)[英]C。R。博克舍编注: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华书局,1990年7月
  (37)田汝康、石阶池等: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木帆船部分),1980年10月
  (38)唐志拔、郑明:二千料郑和宝船的考证依据与初步复原研究(第三稿)2003年12月8日
  (39)清印《并辟百金方》卷十三,即明《金湯借著》的清印本。
  (40)唐志拔、辛元欧、郑明:二千料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第四稿),2003年12月10日
  
  
  作者简介:
  唐志拔,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理事、海军工程大学教授
  辛元欧,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教授、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江苏郑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郑 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顾问,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长乐、太仓郑和研究会 高级顾问,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
首页>> 旅游天下>> 史论史评>> 唐志拔 Tang Zhiba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 辛元欧 Xin Yuanou   中国 China   现代中国   (1936年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