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ingdao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8106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8-12-02 08:38:32 发表主题: 当胡锦涛遇到卡斯特罗:古巴另类改革与中国灵感 亚洲周刊 |
|
|
亚洲周刊张翠容/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古巴没有受到严重衝击。新任总统劳尔上台后,寻求另类的经济改革,吸引外资并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希望维持社会主义的底线。中国与中国产品的影响力明显上升。
最近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一时间,雄踞半个世纪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理论受到质疑,美国死敌、前古巴总统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卡斯楚)抓紧机会批评美式资本主义是金融殖民的幽灵,其所鼓吹的人性贪婪与自私面是人类当前最大的敌人云云。近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古巴,也跟卡斯特罗「促膝相谈」,交换对当世时局的看法,让人对古巴那有别于美式的金融体系在这趟金融海啸中的角色,更加好奇。
虽然古巴不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未受金融海啸的冲击,而古巴的银行也只是维特最基本的服务,古巴人甚至不多上银行,可是,古巴的社会主义也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不得不求变的时候,自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Raul Castro)今年年初接任总统一职以来,古巴人对这位主张改革的新领导人满有期望。
我近期专程前往古巴,採访这个荡漾于巴勒比海的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小国。它与美国对抗五十年之久,美国对它实施最严峻的经济制裁,它过去被迫靠向前苏联并走苏联经济模式,一直被西方描绘为独裁专制的国家,现在正循序展开一场后卡斯特罗的开放改革,它能够走出一条另类的改革道路吗?
飞机徐徐降落,美丽的古巴终于出现在我眼前。在首都哈瓦那,一部又一部的旅游车把外国访客接载到各大酒店去,当中有不少是前来参加会议的。原来在这里,每天都有大小国际会议在举行,一位古巴友人告诉我,自劳尔正式执政后,国际交流活动渐趋频繁,外国人好奇古巴的转变,也欲在其中佔一个角色。
事实上,劳尔一上任,即相继推出了多项改革措施,期望活化经济等,一改古巴贫穷落后的面貌。但,古巴的改革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更不是单靠劳尔一人的意志而成事的。在过去几年中,古巴社会已存在著一股强烈的改革诉求,特别是文化人与年轻人。
文化人中以知名诗人洛佩兹(Cesar Lopez)最敢言,他去年曾在一个公开场合发表演说,批评政府对文艺政策以及表达自由的限制,还要求政府保证不再重覆七十年代打压文人的政策,当时马上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在座的文化部部长普列多(Abel Prieto)不但没有发怒,反而鼓掌以示欣赏诗人的敢言真诚,部长的这种宽容与开明也显示著古巴求变的一面。
诗人及学生质疑当局
还有一次发生在今年初,古巴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Ricardl Alarcon)到一所大学演讲,谁知却给几名学生「大兴问罪之师」,他们质问阿拉尔孔为什麽政府禁止古巴人入住观光酒店?为什麽哈瓦那的交通如此不济?为什揦他们上网受到限制?
一场高官的演讲变成了一场质询大会,并广为古巴人民热烈讨论。结果,在大会之后不到几个月,政府便推出相关的改革,人们甚至不敢相信,劳尔新政府这揦快就回应人民的要求。首先,新总统放宽国民出境的机会。在此之前,他已首先解除了禁止国民使用观光酒店的旧有政策。此外,他又放宽人民购买电脑。
虽然如此,政府却仍然没有开放上网服务,据政府解释,这是由于美国制裁导致网路技术受限制,但年轻人不甘心,我所走访的一间年轻作家培训中心,当中有年轻作家便利用中心的上网设施办起了地下杂志,并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开去,其中一份地下杂志名为《革命晚报》,就非常受年轻人欢迎,他们甚至准备展开一场资讯革命。
至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交通,更让人眼前一亮。我走在哈瓦那大街上,发觉与去年相比,今年已有很大分别,人们可以享受舒适、新款、兼有空调的公车,过去类似怪物的笨重残旧「骆驼车」已成「绝响」。原来劳尔决心改善交通,斥资三点七亿美元把所有旧车更换。全新的公车全都来自中国宇通。
新车排放的废气明显少得多。霎时间,我也感到哈瓦那的空气较以前清新。这是劳尔所倡议的绿色环境,而省电的电器用品是绿色环境不可或缺的,在过去一年,第二波的能源革命已随著劳尔的指挥棒悄悄登场,而一些有节省能源设计的家庭电器,如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大部分都是中国製造。
可以说,哈瓦那到处都是中国的影子,只要我跑到日久失修的哈瓦那中区,在一个又一个庞大的重建专案告示牌上,都会看到中国建筑公司的名字。古巴与中国关系日益密切,有外界指中国改革成为古巴的重要参考蓝本,他们甚至认为劳尔是「古巴的邓小平」,他的追随者被称为「中国派」。
为此,我在哈瓦那登门拜访了古巴亚洲研究所的经济研究员科维度(Eduardo R.Florido),他在去年与同事合写了一本名为《中国:甦醒中的巨龙》(China: el Despertar del Dragon)的作品。据闻,这是拉丁美洲第一本以第一手资料写成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评论作品。我一见到他便问,古巴真有「中国派」吗?
他咧嘴而笑,指这只不过是西方媒体的「美丽的误会」而已。根据他对两地的了解,两国在国情、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以至所身处的国际气候,都非常不一样。例如古巴在革命之前,已是实行资本主义的,他们知道资本主义是怎麽一回事。因此,他们不会走回头路,而目前所做的,乃是利用市场因素来调整社会主义的不足,并不会大规模推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亦不会鼓励某些人士先行富起来,转身成为「红色资本家」。
科维度说,古巴需要中国协助经济发展,这是毫无置疑的,但不会照搬中国模式。不过,他承认一点,古巴对中国的发展经验十分重视,近年更设有关于中国研究的专有部门,政府也比以前多投放了研究和出版经费,他最近的作品也是在这个环境下得以顺利面世。
中国派出千名留学生
古巴与中国已越走越近。除经贸外,两国的人才交流近年亦不断增加。每逢週末,走在哈瓦那热闹的街道和商场,都会碰上成群结队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告诉我,零六年开始,古巴与中国签订协定,两国每年都会交换学生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并有指定的学科。过去接近两年来,中国已派出一千名学生到古巴,分别研习西班牙语和医术。
唐人街唯一一份历史悠久的华文报章《光华报》总编辑赵肇商,在革命前已来到古巴,他在接受访问时高兴地表示,古巴新政府积极推动改革,来古巴的中国人也多了,而《光华报》一直受古巴政府资助,只不过目前全球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有点撑不住了。虽然老化的《光华报》终有一天消失,但他相信新生的改革力量将为唐人街带来活力。
年届七十高龄的赵肇商与我交谈过后,一拐一拐地回家去,我望著他的背影,一身朴实,口袋里并没有多少外汇,正如他所说,物价飞涨,他的生活也日见艰苦。处于改革过渡期,赵肇商正代表著没有海外亲友支援的古巴草根阶层,他们对改革充满憧景,但却默默承受著改革中最大的阵痛。
与去年相比,我越来越发现,政府所实施的「一国两币(本地披索和可兑换披索)」制度,渐分隔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两个世界的距离,也越拉越远。
九十年代的特别时期,古巴政府为了应付前苏联盟友倒台后所带来的震盪,便合法化了美元的流通,以引进更多的入口货品,一直到二零零四年,政府推出一种以外汇兑换的新货币,叫可兑换披索(Convertible Peso),简称CUC,古巴国内一切进口和高档货品都要以CUC购买,这也引入至食肆、计程车以及被认为是奢侈品的消费活动当中。
我认识一位驻守在政府大楼门外的守卫安勒斯图(Ernesto Tadeo),他一个月工资是一百八十本地披索(Cuban Peso),这是政府向民众发放的国家货币,二十五本地披索才相等于一个CUC,换言之,安勒斯图的工资十分低,只有七个CUC,而一美元可以换零点八个CUC,那揦,七个CUC便约是九美元左右。
三十二岁的安勒斯图已经结婚,妻子也怀有身孕,他们正为将来的生活而彷徨。我问安勒斯图,他是怎样维持生计的?劳尔的改革是否可为他带来什揦好处?
教育医疗免费但粮食贵
安勒斯图说,政府仍维持粮食分配的制度,每人每月可分配到基本的粮食(包括大米、黑豆、麵包、鸡蛋、咖啡、食糖和食油等等),但份量却不足以应付一个月,例如麵包,每人每月只能分得一个,不足的话他们便要在市面购买。可是,使用本地披索的市场所供应的物资越来越少,他们唯有兑换CUC来选择进口品。若有海外亲友定时寄来外汇接济,生活尚可,但只靠工资维生的话,那便会捉襟见肘了。
他歎息道:「虽然我们不用付房租,医疗教育也是重要的全民保障免费专案,但我们却仍要把所有的工资花在粮食和日常用品上,根本就没有积蓄。新政府今年一口气推出多项改革,可是,只要细心去看,全部都是在奢侈品上的放宽限制,从电视、手机到DVD播放机,以至观光酒店的使用。这都是我们一般老百姓不会触碰的东西,就让那些海外有亲友,手中持有大量外汇的人去抢购吧!我们工人阶级只希望政府因应严重的通胀,来提高工资,取消打击我们尊严的CUC!」
有关工资改革的问题,劳尔政府已于今年八月起,平均工资将会被按劳按质分配制度所取代,有表现者将获发放奖金。有人提议,奖金应以CUC支付。不过,据闻政府内部有建议取消CUC这个分化社会的货币制度。有官员已指出,CUC的存在是有违社会主义精神的。
在古巴,无论改革走多远,都有一条无形的底线,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即超越私有制的资源均等分享制度,利他主义道德精神凌驾于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哲学态度。
因此,在人头汹涌的电器店里,人们争相享受新政策下的自由消费时,门外却有一条告示,提醒人民勿忘社会主义。而卡斯特罗的道德训示,则经常以巨型牌匾的形式出现在大街小巷里。「什么是革命?」我在哈瓦那一条街道的转角位置,看到一牌匾上写上这揦一个问题。旁边是卡斯特罗的肖像,他俨如正在直视著每位路过的人,等待他们的回答。
无论革命是什么,从艰苦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特殊时期走过来,古巴所面对的是严峻的经济问题。如果无法从「大锅饭」中跳出来,以提高劳动积极性和解放生产力,那揦就会如一位古巴高级官员所说:「我们将一手终结古巴人自己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革命。」
不过,当生产力还未充分得到释放,做到自给自足之前,依赖进口外国货品看来在所难免,但如何定价?这总不能让售价低于成本。卡斯特罗遂于二零零四年推出一国两币的制度,推出后,大家想尽办法获取外汇,而政府也为了吸引更多外汇,最快捷的办法便是大力推广旅游业,由旅游业衍生的经济活动,便成为一般大众赚取外汇的机会。
政府为了让民众从旅游业获取一点好处,容许民众向外国游客出租房间,但必须向政府申请成为合法民宿,并每月向政府缴纳税款。就好像我所居住的民宿,是一所有前后花园的平房,主人家路易斯的家族在革命前属富裕者,革命后什揦都收归国有,但他们仍可拥有房子的居住权,到现在他们更可把多馀的房间租出去。有很多类似路易斯的例子,他们尽情在外国人身上赚取外汇。
有人便取笑说,革命前的资产阶级又翻身了。因为草根阶层连自己居住的空间也十分拥挤,不会有多馀房间出租。而上述的所谓资产阶级,不仅有能力出国游玩,家里不少用品都是舶来货。他们点算著手中的CUC,盘算要购置手机还是DVD播放机。
古巴的开放改革虽不致造就「红色资本家」,但「特权阶级」的出现却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由于拥有外汇便拥有特权享受较多的物资,导致古巴社会阶层分化、贫富悬殊较为严重,老百姓对此的忍受甚至达到了一种临界点。
外资在古巴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每一产业都期待著开放的空间。事实上,劳尔最近表示,他将考虑首先让外资参与农业改革。现在,农业已成为古巴重点改革的产业。这就和中国早年的改革之路一样,一切改革从农业开始,一切以解放土地为本。
多国借镜古巴农业经验
农业已成为古巴的「示范单位」,我在古巴短短一个月,便先后碰上朝鲜、越南,还有其他非洲国家「农业部代表」前来古巴取经。
总之,当古巴进入劳尔主政的时代,古巴的新发展方向便足以成为国际的焦点。它在一九五九年革命时对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承诺,现在如何与经济发展来一场崭新的磨合呢?当人类仍然摇摆于市场经济、自由民主和官僚集权制之间的迷思中,古巴作为一个流淌著切.格瓦拉革命热血的国家,究竟何去何从呢?
不过,古巴最近在墨西哥湾自己海域内发现石油,数量足以让古巴成为石油出口国,并有机会为国内带来经济突破之馀,也有可能改写美洲地区的政经权力版图。 _________________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
|
返页首 |
|
 |
 |
 |
刘浪 秀才
注册时间: 2008-12-04 帖子: 227
刘浪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8-12-05 17:55:49 发表主题: |
|
|
中国中国,我该对你说些什么?
问好楼主!看您光为我们打扫,自己这都顾不上了。呵呵,我也时间有限,先帮您扫一片。 _________________ 是金子也会 花 光地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