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知了——《金刚经》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26:28    发表主题: 知了——《金刚经》 引用并回复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释一切有为法:

‘一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了无逐,得于自在。‘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阙中(三皇五帝心法)’,此以明乎中道,而行致精微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道德经》’,此以明进道之途也。

‘有为法’非道人之所居也,与无为法相对。‘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有为法乃众人之执所居也,是为烦恼结使。明于烦恼结使,得方便解结也,是为此诗其用所在。



释如梦幻泡影:

‘如’,梦幻泡影亦真如所出之虚妄不真相也,真如本性着迷,行乎有为法,则成妄业道也。修却妄业则归本如,本如、如如不动,不染不离。

‘梦’意为妄为。梦境森罗万象,妄造诸端,醒来成空!妄为耗尽所有,到头成空,何可不慎!

‘幻’意为妄念。幻境凝神意化,由贪恋故,终无实义。妄念不尽,念念相续,欲爱故,无有实相。妄念耗神,不如一时舍念归真!‘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论语》’。其可释于此梦与幻也;好学深思,其精益无极;偏学成妄为,偏思成妄念,此乃于学思之一端也。

‘泡’意为烦恼。泡沫本空,执为则既怕其破,又怕其飞却(取于肥皂泡之理。),故所行战战兢兢,如履溥冰!依于执为之惧,故此烦恼必成其行之阻碍也,不如顺其自然,赏其一时风光,得我自在自由。

‘影’意为业障。迷人逐其自身影象以求得脱,无有是处也。立杆之人自我本是,何更外逐解脱之法?!故明此道之初学能行所行‘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得之也,行于至道将谓‘善之与恶尽皆抛却,身归寂灭’,还生三界之行,此善非彼善,此恶非彼恶也,乃无为法使然也。业障所成,自困其行也。明于自造诸恶,皈依正,行乎至善,其可也哉!(逆生死流)



释如露亦如电:

‘露’,铺在晨途中,太阳一出,倾刻消失!有为法在面临苦难时,化为乌有!然甘露滋心,相呴呴之鱼不若相忘于江湖也;行露碍行,不如待明。
‘电’,(闪电)一闪而过,来无影去无踪,其来彻天彻地皆惊怖,其去留一幽明云空,非吾等得以稳定安养自身之道也!

此句明其空有其华,皆非恒道,转瞬即逝!



释应作如是观:

‘应’,乃境遇于自性所现之应也,是本性之照境也。有作有应,是为‘应作’之初也,正应正作,是为‘应作’之正行也。一作一应,一应一作,本性澄明,则得正应作,不为外在一切作化所动也!斯为鉴照也,正照上述之一切皆空,成其正应作。

‘如是’,乃如上之谓也,意其如上之明方得正行也。或可另释,‘如’、本如也,如如不动之真体,于此谓动用本如而照也;‘是’,正是也,乃本如之正行也(此释亦可通)。

‘观’,音同于‘关’,此当谓依本如而观,能止乎邪见(止观,关),成正鉴照(正观)也!得此正道行,当谓其‘照了’!





了了分明,‘照了’其为此偈之旨也哉?!存之。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28:09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空却慧能

昨天早起,是计划内要到同安梵天禅寺游玩的,去之前却又忽然决定要译译这些诗文,只好挨到今天了。不过碰巧在梵天寺那,向和尚借了本《金刚经慧能释义口诀》,幸得一参,增益不少!今当化意于所释诗文,宿兮不误圣学也哉。

————是为题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释菩提本无树:

‘菩提’意为知,又意为解空。知则无涯,逐无涯之知则生无尽烦恼,是以唯智者了明知之无涯,舍知无逐,是得常自在也!解空则非一切相,非一切相则为不着不染,不着不染乃入流,入流是为无得。两义各有所偏,合之则为发明本相,照了一切本如,归于正因也。

‘本’意为源本、最初、至真。

‘无树’,‘树’于些意为作为、实定相,又以音意暗通于‘数’。‘作为、实定相’乃有为法,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必当弃舍;实定相非万有本真,亦必幻灭,以是故谓无树!‘无数’义乃不可思议、计量也,则句谓烦恼毕竟无尽相,不如一时舍却,还本我自在身也!(依全偈解,两意皆全,此处意当侧于‘数’!若问树木之树,意已于实定相中言明矣。)

全句谓本如无所得!



释明镜亦非台:

‘明镜’意为本源、净尽。‘镜’,非净、静不成镜也(取意于净水、平静湖之鉴照也),此以喻本如自性之态也。‘明’字易误为有为之明,是为令明也,故有众逐道者之求明也;明镜乃自明也,非有为法!

‘台’,抬举物,令高居也。于此则谓自我抬举,自居高位也!自居明镜之能明以务于明,是有为法。

全句谓本如无能所。



释本来无一物:

‘本来’意为源本之至真也。可同参于“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金刚经》”,是不易之常也。

‘无一物’,一物尚无,则入空门也。若明其有,而有所得,必坠得失、生死执着而无所见也。

全句谓本如圆明尽空。



释何处惹尘埃:

‘何处’,此处叱学人之执于定相,见有所染处,常执妄为,自招烦恼也。此可于达摩祖师接引慧可处之言‘将汝心来,吾与汝安心’明之。此处亦禅师接引后学之法,是寻得结使处,依结作解方得正解脱也。

‘惹’,心若为惹,‘若’意为或是或非之惑,是亿测之幻心也。是明此一切烦恼结使所出心幻故也。可于能大师此句参之‘不是风动,亦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解此者修出淤泥而不染之不动心如莲。

‘尘埃’世俗之一世烦恼执着也。字解之,‘尘’乃尖而颓也,尖则易透,颓则易毁;埃,乃私物易争执为也,私物非物,同于污泥,自垢于身!

全句谓本如绝尘不染不着。



此诗乃能大师之道旨也,祖脉传承,唯传本如至真之体,至真之体如斯!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28:4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道进三课

《第一课、渐》

故事略:

  有一位名叫大年的学僧,喜好于佛像的雕刻,但由于缺乏良好的指导,雕刻出来的佛像总缺乏佛性。于是,大年专程去拜访无德禅师,希望能得到无德禅师的指导。
  大年到法堂时,无德禅师便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紧,然后天南地北的跟他闲聊,除了雕刻方面的事外,其它一切都谈,约一个小时后,无德禅师拿回宝石,命大年回禅堂用功。
  这样连续过了三个月,无德禅师始终没有谈到雕刻的技术,甚至连为什么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也没说。终于,大年有点不耐烦,但也不敢询问无德禅师。
  一天,无德禅师仍照往常一样,又拿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准备谈天。大年一接触那块宝石,便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说道:“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
 无德禅师问道:“那是什么呢?”
 大年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已。”
无德禅师欣慰地笑道:“对了,雕刻是要靠心手一致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故事解:

心手一致,其为之乃以渐!三月不耐烦,三年、三十年呢???以此知其当非以知见达也,故若能令其安心务本,即便是故意愚之,有何不可??! 禅宗所行乃玄素之隐也,以此令众僧不轻初学也,其同于此处禅僧之令大年握宝石而不知也,宝实是在其手中,一旦功成,众邪不侵时即现大明矣!
大年到于无德禅师处是求于刻道,然终却是求于知见,违于本心,是迷而失一心也。无德禅师此乃以实行之教直挫其求知见心,明之当省一切只在当下,精务之,渐行可渐远!
“本立而道生”,诸圣之教皆然,宝皆付诸于众人手中,求个什么呢??!精务之!!下面大家不妨参参所谓的愚民教《老子》: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为于细,难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归本以务)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务本无务末)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愚则不愚)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惑)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弃知见)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为学日益。(当下)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简易)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见而明。不为而成。(归)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虚明)


《中课、一得一失》

故事略:

南泉普愿禅师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
学僧:‘夜来好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学僧:‘吹折门前一颗松。’
南泉禅师转身又问旁边站立的侍者道:‘夜来好风。’
侍者:‘是什么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侍者:‘是什么松?’
南泉普愿禅师听后,深有感触,不禁就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说后,又再重问学僧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学僧:‘不做什么。’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学僧:‘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又再转身问身旁的侍者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侍者:‘要做像老师您这样的人物’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侍者:‘为什么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看看二人,放大声音仍然慨叹道:‘一得一失’

故事解:

学僧善效,是行恭顺道也。待者善疑,是求知扣法行也。然尽顺则愚,尽疑则痴,愚终成幻,痴易妄为,皆不道也,故曰:“一得一失”。
恭顺道立其无我,成于无心,学僧落入无志;求知扣法以令自强,成于不迷,侍者却执圣定相一我;无志同于木石,执我如于盗跖,是皆无道也,是为“一得一失”!
若正道者,顺而善受,疑而善决,非为众生,非不为众生,非为圣贤,非不为圣贤,成之以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唯其所当,应机接物、随缘因化是也!得此者方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终普利于天下!
落于两边者,均失圣教,同垢圣教无别!下再列所谓愚民人《老子》之言一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莫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除别)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化一)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相得)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迷人有悟者,悟者除迷人,无迷人无悟者)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致精微之德)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圣教之道,顺教之法)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虚心却相)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损益)

《最后一课、平原》


物格、知至;本立,道生!

下引愚我经《老子》一二以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归)

解禅小结完。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29:27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正法眼

《正法眼》

故事略:

僧璨大师以白衣居士的身份造访二祖,受法得度后隐居于安徽皖公山。时逢周武帝灭佛,他往来于安徽的司空山一带,居无常处,十几年都不被人所知。
一天,有一位年仅14岁、法号叫“道信”的小沙弥来请教大师。
“请指示我解脱烦恼的方法。”道信说。
“谁束缚你了?”大师问道。
“无人束缚。”道信默立了一会儿,回答道。
“那还要求什么解脱呢?”大师说。
道信于此言下大悟。


故事解:

下引两个相类故事以明之:
某日,百丈禅师依傍着窗户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经文,不知何时,一只苍蝇被纸窗挡住了,绕室旋转良久,它无论怎么飞不出去,竟把窗纸撞得特响,真的成了—只名副其实的无头苍蝇;古灵禅师目睹此景,曰: 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 (《御选语录》)尔后,他作诗偈:“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这首诗偈是形容一只苍蝇,为了飞出屋外,不晓得如何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拼命地往“纸窗”里钻,即使身首离异也不能出头呀!什么时候才能钻过“故纸窗”呢,那就不知道了。
宋·白云守端(1025一1072)系杨歧派禅师,俗姓葛,湖南衡阳人。他曾作《蝇子遗窗》偶,曰:“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生来被眼瞒。”

所犯在死钻,而不知超脱!那门那窗本就开着路在,根本就没有束缚,迷人执有死不得脱!
记得还有那么一个故事,把纸窗换成玻璃窗,前面让苍蝇钻玻璃钻不出去,等到把玻璃拿开了(束缚没了),它还以为玻璃在(幻有之束缚),终于没飞出去,困死在里面了!人之困厄多如此,为其迷而不用自个眼睛看看!
假如在那自困的苍蝇面前放另一只苍蝇,让它飞过去,那被困的苍蝇看了也就明白了,也会跟着飞出去的。只是遇到同样的事,它还易犯!得道禅师之范后学,如同飞于彼被困苍蝇前也。然机宜有异,禅师不可能处处为彼解厄,故忌以行效、言语示后学,唯令开悟,得正法眼藏,是授渔之法也!

下面再引一或可应对烦恼之故事:

道树禅师建了一座寺院,与道士为邻。道士不希望这里有佛寺,于是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不久,很多年轻的沙弥都吓跑了,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十多年。到最后,道士所有的法术都用完了,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迁往他方。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么能胜他们?”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如果勉强说的话,只有一个‘无’字是他们不如的。”“‘无’,又怎能胜他们呢?”禅师说:“他们有法术,同时也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却已经无限、无尽、无量、无边了。无和有的关系,是以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邪术如那烦恼,是自心生有故无尽,是不知其终归幻来也。




《能与力》

《能与力》

故事略:

 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他们都是著名的禅师。他们虽为师徒,却经常在一块参禅悟道,相互学习。相比之下,马祖禅师道高一筹,但隐峰禅师也毫不逊色。
  有一次,隐峰禅师推着车子搬运经书,正好碰到马祖禅师坐在藤椅上伸着脚休息。由于道路太窄,隐峰禅师请求马祖禅师把脚缩回去,让一下路,没想到马祖禅师却无理地说:“我向来只伸不缩。”隐峰禅师听到这话也不甘示弱地说道:“那我向来只进不退。”二人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隐峰禅师毕竟有事在身,再这样下去非误事不可。于是他不顾一切推车向前,结果辗伤了马祖禅师的脚,疼得马祖直咧嘴。
  马祖回到寺里,便立刻召集众人登堂,手里还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看样子好像怒不可遏,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马祖禅师对下面云集起来的大众说道:“刚才是谁辗伤了我的脚?快快站出来,我要砍掉他的脑袋!”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这时隐峰禅师快步走上前去,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脖子。马祖禅师见他毫不畏惧,却又放下了斧头,心平气和地说道:“你对自己的前途毫不犹豫,大千世界可任你行走。”
  隐峰禅师听到这话就缩回脖子,向马祖顶礼跪拜,然后弯腰退下。马祖禅师看到这里,再次称赞道:“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众人听后,均若有所悟。

故事解:

“只伸不缩”与“只进不退”皆违于道,机锋相逞,乃以相试也。然以“只进不退”相对,是以恶治恶,以火制火,不道也,故此处隐峰机峰不当。然其能以正事行,愚而不伤事,是其得也。
当进,就是佛祖挡道,生死不两全,也须进!是为能进也。敢做敢当,唯其行正,故得刚勇,此以示进之道可矣!行人生一切困厄道,非自强与无畏,何得行!

当退,就是受尽万辱,亦当屈退!“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你对自己的前途毫不犹豫,大千世界可任你行走。”:唯其心之至正也,然生命轻易断送,以之一意气无理事,非道人所为也!既能进,还须能退方有“大千世界任你行走”也!过进犯冲,逞勇之士,必死,是孔子之谓子路也。

若隐峰不缩头,马祖失道,隐峰失命,净者自净,污者自污,空损命于道过大矣!其能缩头,是得赞“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之所由来也!
于此可悟进退之道,然莫忘用力!

下再引一禅事以补益之:

龙虎寺学僧在墙上画了一幅龙争虎斗图,请无德禅师评鉴。
“画得很好,但没有把握好龙与虎的特性。”禅师说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师父真是一语道破!”学僧们心领神会,其中一位又看了墙上的画一眼,继续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感不足。”
“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禅师进一步说道:“退后一步,才能冲得更远;反省一下,才能爬得更高。”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30:3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小偷与和尚(解悟小集)
《盗贼学技》

故事略:

  弟子们经常向法演禅师询问参禅的技巧。这天禅师给弟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他希望弟子们能从中悟出参禅的道理。
  他说:从前有一个盗贼,他干了一辈子偷盗的行当,眼看自己要老了,不能再做下去了,他便想把偷盗的技艺传给儿子。这偷盗的技巧,说到底就是一个逃生的技巧,于是父亲决定先把逃生的绝招传给儿子。
  这天晚上,父亲领着儿子穿墙入室,来到了一个富户人家。父亲十分顺利地打开柜子,叫儿子进去拿些钱物。儿子刚钻进柜内,父亲便把柜门锁上了。儿子在柜内扑腾翻打想要钻出柜子,不料父亲却悄悄溜走了。可他这一翻打却吵醒了这家主人,主人心想可能是盗贼光顾,赶忙让仆人举灯搜查。盗贼地儿子心急如焚,眼看就要搜到柜子边了,他急中生智,学起了耗子啃木头的声音。仆人听到后,拍打了几下柜子便回去睡觉了。盗贼的儿子听到没有了动静,便一脚踹开柜子门,逃了出去。
  这样一来,又惊醒了主仆二人,他们发现家中真的被盗,于是追出了门去。盗贼的儿子被追到了后花园,眼看无路可逃了,他忽然看到旁边有口水井,又急中生智,抱起一块石头扔到了井里。追赶的人听到“扑通”一声,以为是盗贼慌不择路掉到了井里。于是他们便在井中搜寻盗贼。盗贼的儿子趁机逃脱回家。
  见到父亲,他满脸怨言。可父亲却对他说:“儿子,不要埋怨,告诉我你是怎么逃出来的。”儿子认真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父亲听后非常满意,不禁赞叹道:“儿子,你已经出师了!”

故事解:

其所教乃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为困教之道,唯令其自强,自力更生也,非外人所能助。可与下面司马迁之所考言参之: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其艺道所在,可与庄周所述之故事同参之: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若履,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囗(左“歹”右“昏”音hun1)。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外物》
然此盗贼能逃罪于追赶束缚,却一生不能外于金钱束缚,一生不能外于偷盗营生,一生不能接受‘阳光’的照耀,以至于其后人亦束此偷盗营生,是为其不智之大也!

《只偷一次》

故事略:

石屋禅师一日外出,黄昏薄暮时分投宿到一个旅店里。由于一路走来十 分疲惫,石屋禅师倒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过了不知多久,石屋禅师隐隐约约地觉得房间里有沙沙的声音,以及翻动东西的轻微碰撞声,就睁开眼睛,随便地问道:“天亮了吗?”
声音忽然听不到了,过了一会儿,墙角那边才重重叹了口气,有一个人的声音说道:“现在还是深夜呐。”
石屋禅师心想,能够在漆黑的夜晚来到住人的房间里的,功夫肯定不错,或许就是罗汉来了,就又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又沉默了一会儿,对方答道;“是小偷。”
石屋恍然,但又觉得这小偷很诚实,就说:“我不抓你,只问几个问题。你偷东西有几次了?”
“数不清了。”
“偷东西快乐吗?”
“偷东西成功之后很快乐。”
“每偷一次,能快乐多久呢?”
“那要看偷的东西价值如何?”
“你感到最快乐的一次有几天?”
“四、五天罢。”
“四、五天之后呢?”
“提心吊胆,很不快乐。”
石屋禅师笑出声来说:“你只不过是个鼠贼。为什么不大大地干一次呢?”
小偷经这一问,马上来了情绪,急忙说:“看来老兄很有经验了,你偷过几次?”
“就一次。”
“一次太少了。”
石屋大声说:“只偷一次,毕生受用。”
“那老兄偷的是什么东西?”
石屋禅师站起来,看到小偷站在墙角,就走过去,一把抓住他的胸部说:“‘这个’你懂吗?它可是无尽的宝藏,得到它,保管你一生受用不尽。”
小偷说:“听别的和尚说起过,可是捉摸不到,也许这感受很让人舒服吧!”
石屋禅师说:“那你为什么不亲身体验一下呢?”
小偷听了,就向石屋禅师忏悔自己的偷窃行为,跟着他出家,做了一个禅者。

故事解;

心乃法源,得法乃夺天地造化之功,依此而行造化,先贤所存留之一切宝藏尽为我所用,受用不尽、利人利己,何须行盗!是为大盗盗法源也!于众生之教则谓只要力行于修身务本,一切功果自然可成就也,何须慕他人之所有而行于盗!


《送一轮明月》

故事略: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故事解:

  明月鉴心,将心比心,斯能有爱,有爱则能自力更生而与人无犯也!禅师以爱导之,是行于此道也!
然和尚种下善心,收得善果。天下众小偷何期不自省以自种善果怡养天年,何其不智恶果频种,老至危矣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哪个小偷以长远计,修修善道,偷偷天地与自然。

《小偷偷不走的东西》

故事略:

  无相禅师在床上正似睡非睡时,禅房内钻进来一个小偷.小偷翻箱倒柜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叹了口气,正准备离开.无相禅师开口道:”朋友!请顺便把门关好!”小偷一愣,随即朗声说道:”原来你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你这朋友太过份了!难道要我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故事解:

人人一条命,一双可以创造的手,一双可以云游四海的脚,一个奇思妙想的大脑,……就在身上的这一切了,哪个小偷偷得了呢??这一切对每个人自己都是最珍贵的!
当小偷为和尚翻箱倒柜时和尚偷了小狼狈的身影,寻开心;当小偷为和尚关门时,和尚的双手暂时被偷;小偷远道而来这里,是来为和尚作事的!!!这和尚偷得了他!和尚以他被小偷偷不了的一切偷了小偷的最珍贵的一切,事情就这么简单!
因之与果,和尚种善,小偷种恶。宝藏只在自身中,不在外有之一切!世人忙忙碌碌、斤斤计较,终只为外在之一切奔波,弃自我宝藏于不顾,其与小偷何其相似哉!
“难道要我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没错!可惜太多迷人,‘买东西’来给别人盗了!!!
俺们要的是:让小偷关门!是谓让小偷成为我等防盗把手也。此唯治世者能之!夜不闭户,是此也,大道达则达矣!

《机敏的鱼儿》



故事略:

  深禅师和明和尚都是得道高僧,他们常结伴同行云游四方。
  这天傍晚,他们来到了淮河边上,看到一位渔夫正在收网,于是驻足观看。夕阳西下,河边洒满了落日的余晖,网中金光闪闪,鱼儿活蹦乱跳,半边江水都被夕阳染成了红色,好一番迷人景象。
  然而渔夫看到两位禅师到来却不禁喃喃自语:“罪过,罪过,在师父们面前做这种活儿,我真是心中有愧。”
  明和尚闭目合掌道:“俗家人也要养家活口,生活所迫,何罪之有?阿弥陀佛!”
  渔夫听后,若有所思,不禁放慢了收网速度。忽然,有条鱼儿趁机一跃跳出网外,直入水中。深禅师看在眼里,对明和尚说道:“明兄,真机灵啊!它完全像个禅僧。”明和尚对着那泛起涟漪的水面,回答道:“虽然死里逃生,还不如当初别撞进网里好。”深禅师笑了起来:“明兄,你省悟得还不够哩。”
  明和尚百思不解其意,半夜仍在河边徘徊思索。河水闪着幽幽的光静静地向前流去,仿佛明和尚淡淡的思绪一样随时间流逝。是了,是了,他顿悟:“那鱼儿进了网里与没进网里,只是外在的区别,其实自性都丝毫没变啊!”明和尚兴冲冲地向深禅师报告自己地心得体会去了。


故事解:

此非讲小偷,但相似,可示于其正道矣!
进网与不进网同,能自寻解脱方得自由!捕鱼与不捕鱼同,能放下屠刀,立地方成佛!偷与不偷同,能醒觉修善果,方得长远!尘俗与方外,能超脱迷途方入大道!没有一开始就迷误的,也没有不迷误的,能醒而觉是为至上!
人生就和那水一样,你想挽留住流过去的,后面的又流过去了!吾等唯当行“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何不直取眼前一瓢净水!迷误的一切就让它过去吧,惜取眼前新的一切!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30:5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满了吗
满了吗

故事略:

 徒弟去见师傅:

  “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

  徒弟照做了。

  “满了吗?”问。

  “满了!”

  师傅抓来一把砂,掺人碗里,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又问。

  “满了!”

  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掺人碗里,还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再问。

  “满了!”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

  .......

故事解:

  石,实。你读背多少书,就有多少实的知,实的知是可以到达顶端的,但到达顶端却并不代表已然成就!建一幢飘飘欲坠的楼房比不上建一小座坚实的平房!

  沙,啥(刹、傻)。读书要问个为什么,圂囵吞枣还得消化,化而入无,进益于其神髓,是入于至虚之道矣!行此道,唯当忘前后所达之知,是弃知见而修也。(碎石,是为沙,亦可谓小石子。)

  石灰,实回。深入求于至道,得其神髓,一切知与识听凭所使,是有实力修为矣,回于正觉正知之所见。(磨小石子,成灰。)

  水,随。随心所欲之谓也,得其自然而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下而成海……。水无形执而得应物随形,人无执而得应机接物,道无象而得机宜尽便。(辗灰如水。)

  此故事乃谓于虚实之道也,依之可悟三教之相化宜,修道之正进程。




谁去主持


谁去主持

故事略:


  百丈禅师会下有一位司马头陀,他懂天文、地理、算命、阴阳。有一天,头陀从外面回来,告诉百丈禅师说:“沩山那个地方,是一个一千五百人修行的好道场。”
  百丈说:“我可以去吗?”
  头陀回答说:“沩山是肉山,和尚是骨人,你老如果前去,恐怕门徒不会超过千人。”
  百丈乃指众中的首座华林禅师,问:“他可以去吗?”
  头陀:“他!也不相宜。”
  百丈又指典座(煮饭的)灵佑问:“他可以去吗?”
  头陀说:“他可以去。”
  华林对百丈说:“我忝居第一座,尚不能去住,灵佑为什么能去呢?”
  百丈回答道:“若能于众中下一转语出奇制胜,当去住持。”就指座前的净瓶说:“不得叫净瓶,你们唤作什么?”
  华林说:“不可叫做木 (门闩)。”
  百丈不以为然,乃转问灵佑,灵佑什么也不说,便上前一脚踢倒净瓶。
  百丈笑着说:“华林首座输给煮饭的人罗!”遂遣灵佑住沩山住持。灵佑禅师在沩山,大阐宗风,后成禅门沩仰宗一派。


故事解:
  “不得叫净瓶,你们唤作什么?” :此以非名相,见其本真至道也。
  “不可叫做木 (门闩)。” :净瓶出入净水,有其瓶颈在。华林此言乃见其束缚所在也,不得其解脱也,况其所答不离于净瓶与论争,功利心太重。
   踢倒净瓶:束缚本无,论争本不存在,胜负得失不关心,这一切本净,何必逞能,何必争知逐识!是其得净水之真净也,不束于问题,不求于凡圣,超脱此一切之外,不为此一切自垢其心也!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是问题难,不是对手强,是仁人自失其道也!”!



一呼一喝

一呼一喝

故事略:

广州的仰山慧寂禅师,在福州的沩山灵佑禅师那里悟道,一住十五年,受其心印,三十五岁领众弘法,有小释迦之誉。一日,一学僧从他面前走过,他问学僧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此参学的?”
学僧回答道:“南方。”
仰山禅师举起柱杖,指一指问道:“南方的长老,还说这个吗?”
学僧老实回答:“不说。”
仰山禅师又把柱杖一挥,问道:“既不说这个,那还说那个吗?”
学僧仍是摇摇头道:“不说。”
仰山禅师就摆摆手杖,对恭谨站立的学僧慈悲地喊了一声道:“大德!”
学僧立刻合掌道:“诺!”
仰山禅师指示道:“参堂去。”
学僧告辞,正举步要入禅堂,仰山又在后面叫道:“大德!”
学僧回头,仰山禅师命令道:“到我前面来。”
待学僧走到面前,仰山禅师以柱杖在其头上点了一下,又指示道:“去吧。”
学僧终于言下大悟。

故事解:

  仰山禅师举起柱杖,指一指问道:“南方的长老,还说这个吗?”:此谓于举唱之道也。举唱之道所在,举一直而错诸枉也,拂尘所立,众尘无踪。

  仰山禅师又把柱杖一挥,问道:“既不说这个,那还说那个吗?”:此谓于棒喝之道也。棒喝之道所在,一鸣天下知,一击打醒痴醉汉,一喝六贼无踪矣。

  仰山摆手杖,一谓其立而不失,一则谓其行不落此糟旧也。

  “大德”:谁是大德??何人承当得??!此处一明于禅师之德以示也,一明于学僧当大德以行受也,一则为仰山之教化也。两呼乃重示、钦示于此也。

  一呼一唤:唤去,是以示其当行大德于世也(僧行之道)。呼来,是谓学僧为参寻大德到此,是有大德方聚此众僧,示之谓修行当以大德也,所参乃大德,非是那木瓦之堂也。然一来一去,一阴一阳,道之常也,明此是不执,不执则归一矣!此处一呼一唤和合举唱与棒喝矣,深参之可得。

 “参堂去”:高僧只在目前,堂就只在目前,更去何处??!是明迷人之迷也,以德观德,还是以屋堂观德,以道观人,还是以相观人……是为其辨也,明之则弃却定相,弃却定相,则方参大德,方礼得真佛!真佛亦非高僧肉身,于其法身,如来藏也!

  以柱杖点头:乃定其心也。柱为主,杖为丈;主丈,是有分寸有定夺也。于此仰山以大德示之,是令其以大德定夺也,能以大德定夺,所行于大道不远矣!(大德之定夺,何非举直错诸枉!)

 “去吧”,一令其归省也,二谓其当行大德化天下。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故事略:



慈庄 慈容
  有一位比丘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比丘的两个徒弟在辩论佛法。佛法是要人离我执的,他们争论着说自己所了解到的佛法才是正确的。
  争论的结果,彼此不肯认输,师兄一气之下走进房内请问静坐着的师父:
  “师父!修行的人要心无挂碍,不分是非好坏,没有荣辱取舍,这才是功夫,师兄偏说我不对,请问师父,我的说法究竟对不对?”
  “你的对!”师父轻轻地温和地回答。
  师兄得意扬扬地走到门外,向师弟现出得胜者的姿态,告诉师弟说师父说他的见解是对的。
  师弟不服气,他也跑进房中请问师父:
  “师父!修行的人要心有主宰,分清是非,知道取舍,这才是修行,师兄向我唱反调,怎么师父说他的对?”
  “你的对!”师父告诉他后,他也欢欢喜喜地出来了。
  比丘身旁的侍者心中真不解,他对比丘问道:
  “怎么这个来问你说对,那个来问你又说对,究竟哪个对呢?”
  “是你说得对!”比丘回答侍者。

   摘自《佛经故事》




故事略: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此乃于返求诸己,不责于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二僧执于求彼知己,未于己所不达。)

————————————————————引自《论语》

  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反谓反信也君子言不必信唯义所在耳)赐能敏而不能诎,(言人虽辨敏亦宜有屈折时也)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言人虽矜庄亦当有和同时也)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众过探源)
————————————————————引自《孔子家语》

 “是你说得对!”:此言谓其众皆执于知见论是非,而不求自见也!是执分别,唯执一我,却不返求!

  禅师所行,乃明其根本,先息其心,成衡而调之,于道近矣!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31:20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祖师西来意

祖师西来意
故事略:




僧问马祖:“如何是西来意?”师便打曰:“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即今是甚么意?”

故事解:

“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此当视为西来意也,救迷情!然其行本乎无为,故此观亦妄,能离定相观,明之不远矣。
“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打学僧,为其迷人也。诸方笑我,笑彼有迷人不救也。学僧此问如于问“如何开口说话?”,痴妄可知!救迷情破迷方得不迷,棒喝所在也。
“即今是甚么意?”:此处是解之于前问也,有迷人求救,有禅师破迷。然谓直谓彼为迷人可乎?直谓世人为迷人可乎?有人执智、有人执圣、有人执尊、有人执愚……如其何得??!行于玄素,应机而解可也!







鹤林玄素禅师


鹤林玄素禅师
故事略:




润州鹤林玄素禅师者,延陵人也。姓马氏。晚参威禅师,遂悟性宗。后居鹤林寺。

一日有屠者礼谒,愿就所居办供。师欣然而往,众皆见讶。师曰:“佛性平等,贤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即度之。复何差别之有!”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曰:“会即不会,疑即不疑。”

又曰:“不会不疑底,不疑不会底。”

有僧扣门,师问:“是甚么人?”

曰:“是僧。”

师曰:“非但是僧,佛来亦不著。”

曰:“为甚么不著?”

师曰:“无汝栖泊处。”



故事解:

鹤林之化屠者与下述经文民曲同工,“人之初性本善!”。 行恶之人尚且当化之,更何况是自求向善之恶人?!屠夫非恶人,如何可因其所务即斥之于佛门外?!斥众生于佛门外者本即乱世造恶之法也,非为佛法!(正如今日教育中,将学生随便归入差生、不良学生列,直使其成恶,本即坏教育之本,非为教育之道也!)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非器众生说其深法。是菩萨谬。乐大乘者为赞小乘。是菩萨谬。若行施时但与持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迦叶。是为菩萨四谬。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等以佛慧。于诸众生平等说法。普令众生等住正行。迦叶。是为菩萨有四正道。————引自《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

“会即不会,疑即不疑。”:所谓会者,是执有之心也,故谓其不会。所谓疑者,是因惑而止,不自求其解,故谓其同于不疑也(真正疑者,必当自勤求于除疑,用百十倍于不疑处之精力!)。西来之意于无定法中,无有言说,无有行教,故亦是言语、思虑计较所不及也。
“ 不会不疑底,不疑不会底。”:此谓于正修之法也。不会不疑底,是谓于不疑处不当自居,而当再求之、深求之,是于精进也。不疑不会底,是谓于所不会处当先受之、领会之,是先虚心求学,涵养之后方有正疑悔也!世之人多一遇到先圣或禅门大德的教化,不先领会,即刻生所谓去粗取精之成见疑,未知其识得精之与粗否??!是唯不信正道,无虚心受学故也,病此者自困而难前!下引《小宝积经》文以同参之: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何谓为四。以憍慢心读诵修学路伽耶经。贪利养心诣诸檀越增毁菩萨。所未闻经违逆不信。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灭不增长。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何谓为四。舍离邪法求正经典六波罗蜜菩萨法藏。心无憍慢于诸众生谦卑下下。如法得施知量知足。离诸邪命安住圣种。不出他人罪过虚实不求人短。若于诸法心不通达作如是念。佛法无量随众所乐而为演说。唯佛所知非我所解。以佛为证不生违逆。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所生善法增长不失。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曲心。所应远离。何谓为四。于佛法中心生疑悔。于诸众生憍慢瞋恨。于他利养起嫉妒心。诃骂菩萨广其恶名。迦叶。是为菩萨四曲心所应远离。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恶事。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迦叶。是为菩萨有四直心之相。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败坏之相。何谓为四。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不能奉顺恭敬师长。令心欢悦损他供养。自违本誓而受信施。见善菩萨轻慢不敬。迦叶。是为菩萨有四败坏之相。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善顺之相。何谓为四。所未闻经闻便信受如所说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随顺师教能知意旨。易与言语所作皆善。不失师意不退戒定。以调顺心而受供养。见善菩萨恭敬爱乐。随顺善人禀受德行。迦叶。是为菩萨有四善顺之相。————引自,同上〈普明菩萨会〉四十三

“非但是僧,佛来亦不著。”:此谓禅定不当为一切所惑也。佛来亦不著,是凡圣两忘,静之则得徐清矣!
“无汝栖泊处。”:本净圆明,尘埃入不得也!此处乃谓于破定相法入禅定之法也。





进入深山

进入深山

故事略:

洞山禅师去访问龙山禅师,龙山禅师问道:‘应该没有进入这座山的路,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洞山禅师道:‘这座山有没有路,以及我怎么进来的一事暂且不谈,现在先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
龙山禅师道:‘反正我不是从天上云和地下水来的。’
洞山禅师道:‘请问老师!自从你住进这座山以来,到现在究竟有多少年了?’
龙山禅师回答说:‘山中无甲子,世上的岁月推移都跟我无关。’
洞山禅师道:‘那我再请问老师,是你先住在这里呢?还是这座山先住在这里呢?’
龙山禅师道:‘不知道!’
洞山禅师不解地追问道:‘为什么不知道呢?’
龙山禅师回答道:‘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洞山禅师道:‘你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难道你已经成佛了?’
龙山禅师道:‘不是佛!’
洞山禅师:‘那似什么?’
龙山禅师道:‘说似一物即不中!’
洞山禅师终于提出他的主题问道:‘你是什么缘故才住进这座深山呢?’
龙山禅师也就着主题回答道:‘因为我以前曾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打斗,一边斗一边竟坠入大海中,一直到今天也没看见牛的踪影。’
洞山禅师一听这话,不由得肃然起敬,立刻恭敬地对龙山禅师膜拜。

故事解:

洞山、龙山,都是依山而名,一个洞穿山,一个龙居山,两山斗法,好戏出台!
此处所言山乃用其象征于本真面目上、本源、如来藏也。此处之‘你与山’之辨,乃迷我与真如之辨也。
‘应该没有进入这座山的路,你是从哪里来的呢?’:此乃禅宗所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也,密不透风底,非言语见识所及,故龙山此问乃以试洞山禅师是否已明此而入于“不强为言语、不执有无观”。
‘这座山有没有路,以及我怎么进来的一事暂且不谈,现在先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此处撇开问题,乃求以心会意通也,机锋相照即得明了!不自用己知,故得用彼神识求解,是无执一我之道也。进山路还须问住山人,迷途人须是各各返观自性本源始得是明其归途!
‘反正我不是从天上云和地下水来的。’:此示非相,不以正言,明于非一切相即见如来也!天上云,一谓其飘忽不定,可与‘无有定法’相通;一则以其同于周易之卦象需卦,谓其非贪饮食宴乐者可入也。地上水,一谓其善下,善利万物,上善若水,是于道德真言教化也;二则以其同于周易之卦象比卦,谓其非以妄为比附效仿可入也。虽其如此(谓非从儒家、道教入),觅水识寻源,观云测动静,入山之大道所在也,欲修佛法,还须儒、道功底里出,是三家一贯而进也!
‘山中无甲子,世上的岁月推移都跟我无关。’:此意谓迷我与本源本即相生同在,为其迷故生出分别,有进与出之说!是与本净之说同也。
‘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我又怎么会知道呢?’:尘之仁为儒,天之仙为道,此谓与禅宗另一端之异说也,亦唯彼两教可言及于此!然此更谓者,儒之强知,道之假丹,是各与其宗背道之流也,不入此流,则于大道不远!
‘不是佛!’与‘说一物即不中’:是谓佛相亦非,不当住也!‘一物’,是佛即亦物矣,物非人,唯人为众灵之长!唯除此居识,方得返本归源,源我不二!
‘泥’入水则幻灭,此谓其此一切如幻,入于真如性海即幻灭矣,不复见,言其灭尽也。牛,世间之犟物也,逞能只知向前。相斗之牛乃谓识见之凡尘烦恼也。泥牛入海,乃谓一旦幻灭,执犟、分别等皆即消却,不复在矣!(然此处两泥牛亦喻于龙山禅师与洞山禅师,入源非逞机锋,以是故洞山禅师即败而礼拜!)

此故事乃明于归本源之门也,当详参之!





不能代替

不能代替

故事略: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因此几次三番的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着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哪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地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的话,宗圆终于言下大悟,从此再也不敢说辛苦了。

故事解:

穿衣,可以护身,于此则比之于护法、皈依法。
吃饭,可以养体,于此则比之于苦修、喝棒参禅。
屙屎,弃其糟粕,于此则比之于丢弃前人蔽履,推陈迎新也。
撒尿,水道畅通,于此则比之于修道之融汇贯通,一以贯之也。
走路,身体力行也,于此则比之于为人(为仁)也,前四者之总和不过是行人(仁)道于世间也!

其出参访行脚乃于“吃饭”、“走路”道中,如何可废?!行脚有苦,行道走路均苦,是(世)人(仁)皆等!道只在日常中参!宗圆所悟者,明本份事所在也!




银货两讫

银货两讫

故事略: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去了,信徒对此态度非常不满,因为五十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给平常人过几年生活,而禅师拿到这笔钜款,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紧跟在诚拙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十两黄金。’
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我也知道了。’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停下:‘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谢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吧!’

故事解:

‘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十两黄金。’,‘喂!师父!我今天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我想大家都送过礼,但有人对对方问这个问题否?问前如何?问后如何??!我想没问的话,对方常存恩心以报,问完后,对方像欠了不该有的债一样,当然是得多少还多少,以后不再最好喽!差别在哪呢?!汝是为名与利来还是为慈爱、情谊与珍惜来??!
“五十两黄金,不是小数目!”,那付得起的人除了信佛感恩的有心人,就是为名与利来的富户豪门了。信佛感恩的有心人不为利来,常存恭敬,谢不谢等同,禅师此行不伤!为名与利为之富户豪门,禅师此行乃慈悲教化,彼若得明,以爱心回报世间,自然福无尽!“五十”乃务实,务实莫务虚名幻利,此为禅师方便施教也!
此则故事于禅则谓:莫执于虚幻名利形象,而迷失于自我心性慈爱之真也!

下附《孟子》之所斥利一则以同参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31:46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自扫门前雪

自扫门雪

故事略: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走过,突然刮起一阵风,树上落下好多树叶。禅师就弯下腰,把树叶一片片捡了起来,放进口袋,旁边的沙弥就说:“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鼎州禅师不以为然:“话不能这样讲。打扫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沙弥再说:“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鼎州禅师边捡边说:“落叶不光落在地上,也落在我们心上。我在捡我心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呀。”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者的生活了。

故事解:

“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一,明天有明天的事。二,今天到明天的这段时间不仅浪费了,而且面对着不干净的一切。三,明天扫完,也马上有落叶下来,不干净是常存的! 总结:万事于当下做起,时时勤拂拭方得见时时之清净也。
“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积水成渊,堆土成山,滴水穿石,成于细微,为之以渐也。
“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步走,前面、后面莫须两顾,清心一意,捡完前面再顾后面,何为因两顾不得而弃?!!世之落此困者多矣,谨以记之。
“落叶不光落在地上,也落在我们心上。我在捡我心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呀。”:若为落叶多而不捡,满山满世界尽是落叶,如何取舍?!眼前的落叶,心上的落叶,捡好了再说吧,要是每个是把自个心上的落叶,身边的落叶捡干净,何愁之大地不干净!是为禅师之既不自用,而又能自求多福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禅师点亮心灯,为众生照明,众生依之明心,各捡一份落叶,则尽大地是清净世界矣!一滴水当汇入大海,其道即此!




锄草斩蛇

锄草斩蛇

故事略:

有位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参学。智常禅师正锄草,草里钻出一条蛇,禅师举锄便砍。
学僧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直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高兴地问:“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反问道:“且不要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地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我斩蛇做甚?”
学僧终于有省。

故事解:

锄草本就是杀生,为庄稼而杀生。砍蛇是杀生,为锄草僧众不被蛇咬而砍蛇。另外即使是砍一条蛇以警众蛇,令蛇与人不相犯,亦值!不锄草,庄稼不生,人众受饿死;不砍蛇,僧众惧(受)蛇咬,谁人锄草!一利一弊、一弊一利,取舍依道!
“‘什么是粗?’智常禅师放下锄头。”:放下锄头,有草不锄,收获时却怪庄稼结果少!放下锄头,锄草遭遇蛇不砍,僧众受毒蛇咬谁救?!粗心大意令庄稼无收,粗心大意令僧人命损,此何非粗?!
“‘什么是细?’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姿势。”:细心方得防微杜渐,斩蛇以令锄草众不受蛇咬害,是此之谓也!
“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我斩蛇做甚?”:看不见自己,是谓不看自个于毒蛇面前危在旦夕,却只看见高僧斩蛇!是为虚有名相奔波,而迷失自我于不顾也,心中所存圣贤定相作怪!是有为于大道之失也,禅不离日常生活之一切!
和尚可杀人否?和尚可骂人否?和尚可撒谎否?…… …… 圣贤呢?……。不管黑猫、白猫,一切有利于苍生百姓的,都可以用!
试想一个将军对其士兵说:“你们到前线去,不要杀害任何一个敌人”。这会有什么后果???!为了所谓的不杀生,让自己的士兵去送死,最后让全国人民遭殃,伤亡之大,用为国所杀的敌人数换得来吗???!
以此故事,吾等当深明机宜之所在也!



曇照随顺

曇照随顺

故事略:

曇照禪師每日与信徒開示,都會大聲呼喝:“快樂呀!快樂呀!人生好快樂!”

可是有一次他害病了,在生病中卻不時叫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就來責備他:“喂!一個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應該呀!”
曇照答道:“健康快樂,生病痛苦,這是當然的事,爲什麽不能叫苦呢?”
住持說:“記得當初你有一次掉進水裏,快要淹死時,你還面不改色。那種無畏的樣子,視死如歸,你那份豪情如今何在?你平時都說快樂、快樂,爲什麽到病的時候,要說痛苦、痛苦呢?”
曇照禪師對住持和尚道:“你來,你來,到我床前來!”
住持到了他床邊,曇照禪師輕輕地問道:“住持大和尚,那麽請你告訴我,究竟是說快樂對呢?還是說痛苦對呢?”
住持大和尚無言以對。

故事解:

  该快乐,就痛痛快快的过。

  该痛苦,就任命的痛苦着。

  此故事谓当随顺于自然,不得令一切积郁于心也,行此道方得大快其心,是解心之门也,不于造作刻意中!

  开示大众,他快乐,道行得宜之乐也,而依此行,则亦把快乐带给了众人,何乐而不为!

  生病痛苦,他喊苦,病痛之苦,避于窒内,喊出来反倒自在了,大家也得不拘于礼节为其解疾矣!

  掉水临危,他面不改色,此临危不惧也,若非如此,焉有命在?!是为应机行所宜也,三者皆然!

  “说快乐对呢,还是说痛苦对呢?”此是二边之问,皆有对错,贵在应机得宜,应机得宜则超脱于二边而得其自在洒脱矣!不离二边皆苦,住持犯执!



古镜已磨请茶

古镜已磨请茶

故事略:

有道禪師四處雲遊,路過一間賣茶的茶坊,因爲口渴,就順道進去想喝杯茶小息一下,店主一看便熱忱招待,問道:“禪師!辛苦了,喝茶嗎?”

只見有道禪師用平淡的眼光看了一下茶架,點一下頭,其他什麽也沒說。
店主似乎也是禪道高手,小心謹慎地説道:“想必您是一位禪道高深的禪師!在下有個問題想請教您,如果您告訴我,我就供養你!如何?”
有道禪師:“你問吧!”
店主問道:“古鏡未磨時如何?”
有道禪師很快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問道:“古鏡即磨以後如何?”
有道禪師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爲然,説道:“對不起!恕我不供養。”說著轉身就入店内去了。
有道禪師愣了一下,心想:“我數十年參禪,現在連個店主都不如,可見其禪道之高了!”於是決定下苦心閉門深修,以求開悟。
三年后,有道禪師又出現在茶坊的門口。店主仍親切地招呼道:“啊!三年不見,仍想請教那句老話,古鏡未磨時如何?”
有道禪師順口說道:“此去漢陽不遠。”
店主再問道:“古鏡即磨后如何?”
有道禪師再回答道:“黃鶴樓前鸚鵡洲。”
店主聽后,誠懇地説道:“請禪師接受我的供養!”隨即轉身吆喝道:“夥計!泡茶,泡茶,泡好茶!”

故事解:

  店主热忱招呼:这是随顺于事业的表现。

  禅师平淡无言:心事重重,烦恼无边,无奈之境,见茶喝茶,有何明于茶道!其于禅道也远斯!

  古镜之对,本没错,耐其乃拾前人牙慧,失于机宜!其前对谈天谈地乃可对修道者言,其后之对评古赏景则可对平民百姓语也。

  此去汉阳不远,一谓近视幻境,一谓自大;均是不知天高地厚也。

  黄鹤楼前鹦鹉洲:黄鹤与鹦鹉相对;黄鹤乃应于仙道,是谓于其得道之状态也;鹦鹉只知学舌,是得一览众山小而明未得道之我与未得道之一切所言与行,如于鹦鹉只知学舌之模仿也!(照得假真!)楼前,音为漏前,是谓不得道之时也。洲,音奏、周,奏谓举喝;周为周详,于此谓欠周详!

  泡茶,泡茶,泡好茶:茶,音为察。此谓禅师之应对当好好参悟也!




丹霞燒佛

丹霞燒佛


故事略:

唐朝丹霞天然禪師在一座佛寺裏掛單,時值嚴冬,天氣寒冷,大雪紛紛,丹霞即將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來烤火,寺中糾察師一見,大聲怒斥道:「該死!怎麼將佛像拿來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燒取舍利子!」丹霞禪師從容不迫的回答。
「胡說!木刻的佛像那有舍利子?」糾察師仍是大聲斥責。
「既然是木頭,沒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來烤火!」丹霞禪師從容的又將佛像投入火中。

故事解:

  丹霞禅师是云游掛單,外出所带之行李当缺少。時值嚴冬,天氣寒冷,大雪紛紛,在这种情势下,没有寺内和尚救助是不行的!

  冷天大家都冷,为什么没有木材可以烧火取暖呢?为什么没有棉被可借予行脚僧一用呢?!原因当为:寺内和尚都是自顾自的,根本不虑及他人;另外一个就是没有提早防寒!(和尚并无务耕种,何懒至此!无道所在!)和尚所修乃慈航普渡、以大智大慧、广济世人脱离疾苦,如何却只会自顾自?如何却偷懒不防寒以为人为己?!

  如此则佛何在?难道佛堂供着佛像就代表佛在?!

  丹霞烧佛乃斥其寺中无佛在也!佛法不在,佛道不在,供着佛像何用!于丹霞反衬之,则谓佛法在,佛道在,何劳常供于佛像前,是躬行佛事也!

  舍利子,舍却利以利世人之佛子也,此乃斥寺中和尚自私图利而不能舍利以济众人也!

  木头无情人有情,彼不修佛道,不济世苦之和尚,何如木头!多烧木头,乃意谓揭其私短也。

  与此故事同悟之言语“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论语》”,‘人能成就佛道,非佛道能成就人’!此当明自证自修之可贵也,无务于形式!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32:1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三件古董

三件古董

故事略:

一休禅师的弟子足利将军,请一休禅师到家里用茶,并将其所珍藏的古董一件件地拿出来展示,且频频问一休禅师的看法。禅师回答道:“太好了!为了增添你这些古董的光彩,我也有三件古董,一是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石块,二是历朝忠心大臣吃饭的饭碗,三是高僧用的万年拐杖,如果你也收藏在一起就好了。”
将军欢喜不已地说:“谢谢禅师,要多少钱一件?”一休道:“不用谢,每件物品只要一千两银子。”
将军虽然心疼,因为觉得这三件古董价值很高,所以花了三千两银子把它买下,并叫侍从随着一休禅师前去取回古董。
一休回到寺中,就对弟子说:“把在门口抵门的那块石头拿来,还有喂狗食的饭碗,以及自己花了十钱银子买的那根拐杖,给来人带回去吧!”将军的侍从将这三件东西拿回去呈给主人,并说明其来处,将军非常生气地跑去找一休禅师理论。一休和言悦色地开示道:“目前正是饥荒时候,每户人家三餐不继,将军却还有心思在欣赏古董?所以我将你的三千两银子拿去救济贫民,替你做功德,其价值终身受用不尽,比古董更宝贵了。”将军除惭愧外,更深深佩服禅师的智慧与慈悲。

故事解:

“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石块”与“门口抵门的石头”释:盘古,乃意为攀古,一休骗足利将军正是用‘攀古’手段。盘古氏开天辟地,故有天地间之苍生繁衍,一休攀古而开将军钱粮之仓,振济百姓于饥荒水火中,亦是造福苍生,是其同也。门口抵门的石头可令门常敞开,门敞开才能出入,钱财之门常开,方得有进有出!石头本没什么价值,可一旦攀于古则价值上千;钱财放在家里,不会有什么出入,一旦用它来救济苍生,福报无边(用到点上!)。

“历朝忠心大臣吃的饭碗”与“喂狗食的饭碗”释:此谓将军当忠于国家、忠于江山社稷、忠于人民,而不当存私鱼肉乡民也。将军忠于国家才有饭碗,和尚忠于信徒才有饭碗(救疾苦),人民幸苦耕作更应当有饭碗!这一循环链上,饭碗里的饭是人民创造的,他们没饭吃,谁该有饭吃?!狗忠于主人尚有饭吃,人何得不如彼?!此在警示,亦在尽忠也!

 “高僧用的万年拐杖”与“自己花了十钱银子买的那根拐杖”释:此件主在述高僧之责。(首件述此事所当,次件述将军之职。)高僧,是为大德,大德当在其行。万年,是其道不易也。拐杖,是拐账,将军付财,和尚布施,和尚、将军同受福德,非高僧善拐账何得如此!十钱,使钱,‘十’字象形为歧点,是为拐点也。银子,荫子。

  此则于禅可参于因果报应中各人之所当行也。因果循环无尽,将军乃令其衡也,和尚乃推助之也,人民乃其根基也,吾等如何???机宜所当,应机接物当明此!

下附一则《论语》以同参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谓除徭役)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谓还食予民)




丙丁童子来求火

1故事略:

玄则监院在法眼会中,也不曾参请入室。一日法眼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
则云:“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
法眼云:“汝试为我举看。”
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
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
法眼云:“好语,恐尔错会,可更说看。”
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
法眼云:“监院果然错会了也。”则不愤,便起单渡江去。
法眼云:“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
则到中路自忖云:“他是五百人善知识,岂可赚我耶?”
遂回再参法眼云:“尔但问我,我为尔答。”
则便问:“如何是佛?”
法眼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

故事解:

“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此乃玄则禅执见为有,执道自高也!得道之僧心常下人,其此行本即违道,是其见违于空门,落于知解之过也!

“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此解义理无差,然自居是佛,其过甚大!若不去此自居,万劫不悟也!(不住相。功成而不居。……)

历此事后,法眼再以同样答案直示之,乃击其唯有见识而无实修实悟之得也!而玄则于此前之一切期望过高,一下落空,落差甚大,以此明心,直捣太虚矣!

另丙丁音为病丁,执我之失也。法眼之行乃点火、益火之举,此与丙丁童子来求火相偶而益光大,以是能明大道之无边也。

2故事略: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看过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二字,不禁无名火起,立即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着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我骂你什么啊?”
苏东坡于是将诗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道:“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听罢,惭愧不已。

故事解:

此可与上个故事同参。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此乃东坡所观之佛祖定相也,与金刚所言“不得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相背反,是执有之观,自我则迷失而无所见,得意而失于谦下,是执崇高也!
佛印此行,乃以却其崇高,消其得意,是正教矣!



下附八风名号:

 1. 称: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拥护,给你赞美,给你欢喜。
 2. 讥: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随便议论你的长短,给你生气,给你烦恼。
  3. 毁: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给你打击,给你阻难。
  4. 誉: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再来,称你是圣贤再世,给你捧场,给你得意。
  5. 利:金钱物质,各项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到,给你受利,给你利益。
 6. 衰:减损所有,破坏所得,将成的事业忽然垮台,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给你贫困,给你衰微。
  7. 苦: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恶的境界折磨身心,给你艰难,给你逼迫。
  8.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

  以上所说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当我们逢到顺境的时候,就欢喜快乐,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就苦恼愁怅,都因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啊!人若是为“称誉”陶醉心,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人若是为“讥毁”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若是为“利乐”所迷,人的尊严就会利乐葬送;人若是为“衰苦”所折,人就会为衰苦打倒。八风,这可怕的境界,若能如如不动,不为这八种境界风所震撼,那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顶礼

故事略:

在仙崖禅师门下习禅的人很多 ,其中一位经常在夜里起身,爬过院墙到外面游乐去。 一天夜里仙崖到宿舍去查看,发现那位老兄不见了,同时又在院子里看到了他爬墙用的高脚凳子。于是将那条凳子挪开,让他自己站在那条凳子的地方。 那位老兄游罢归来,不知老师取代了凳子,遂以一脚踏在仙崖的脑袋上面,跳下地来,定睛一看,不觉大吃一惊。但仙崖说道:“清晨气候冷,小心不要着了凉。” 自此以后,这位学僧再也不去夜游了。

故事解:

禅僧踩和尚头可进出院墙,此尚不可,况和尚是踩在众施主的头上接受供养的,如何可将所换来之美好时光用来游乐,而不知力修佛法,宏法济世,还报世人??!!

以此故事当明和尚于尘世众人之德也!

仙崖禅师是传法人,踩在于众僧之上,僧众有过,其先受罪责(踩头之负荆),是知过责先己后人也,故其无责于此禅僧。(不教而杀,谓之暴,不道也!禅理亦当明礼也!)

然依之推之,众生疾苦,过责在己也,故得先世人受苦而济世救民也!此皆返求诸己之道,彼禅僧正为此返求之道感而悔过也!

“万民有罪,罪在尔躬——《论语》”,若人人能如斯,天下不太平不远矣!




说究竟法

故事略:


日本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人拜访他的一位朋友,辞去时,因天色已黑,他的朋友就给他一只灯笼,让他照路回家。
“我不需要灯笼,” 他说,“无论明暗,对我都是一样。”
“我知道你不需要灯笼照路回家,”他的朋友说道,“但如果你不带的话,别人也许会撞到你。因此你最好还是带着。”
这位盲者带着灯笼走了,但没走多远,却被来人撞个正着。“看你走到哪里去了!”他对来人叫道。“难道你看不见这盏灯笼?”
“老兄,你的蜡烛已经熄灭了,”那人说道。

故事解:

你需要的别人不一定需要。你不需要的别人不一定不需要。

关爱他人等于关爱自己。怪人等于怪自己。

此谓莫执一我一端,任何事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若能深明,则得于世无争,共存共荣矣!




嫌什么?

故事略:


  龙牙山的居遁禅师,为求大彻大悟,就诚诚恳恳的到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一住多月,均未蒙翠微禅召见开示,有一天鼓起勇气,走进法堂问道:
  “学僧自到禅师座下参学以来,殿堂随众,进进出出,不蒙开示一法,不知为什么?”

翠微禅师不在意的反问道:“嫌什么?”

  居遁因得不到要领,只好告别翠微禅师,就前往德山亲近宣监禅师,又经多日,请示宣监禅师道:

  “学人早就心仪德山的一句佛法,但我已来了多日,事实上身在此处却得不到禅师一句佛法。”

  德山禅师好像和翠微禅师约好的一样,回答道:“嫌什么?”

  此二位宗师所答均不谋而合,居遁不得已又转往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一日问道:

  “佛法紧要处,乞师一言!”

  洞山禅师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道:“等洞水逆流的时候,再向你说。”

  龙牙居遁禅师于此言下大悟。

故事解:

翠微禅师之谓“嫌什么?”,乃谓其予居遁禅师一个自由自在、自己做主、自寻法门的空间,这是求佛法人所要的解脱束缚第一门也,其不知珍惜利用反怪翠微,是不自省也!另处进进出出之殿堂随众,乃以修随顺法也,此以除其尘心执着也,耐何其放不下执着心,自用而不自由也。

德山之谓“嫌什么?”。一句之开示,非初机接得,入门法要,不离平常,若逾越此渐进之道则反污此初学,是法师之大德也,故此所指引之路乃同于翠微也,再兼不误后学之德!

洞山禅师之谓“等洞水逆流的时候,再向你说。”,乃谓反常,反常于洞山则谓以其敝履污此初学,是违于洞山为后学除垢之旨也。然另外之寓意则是开示居遁禅师当莫令其意识随波逐流,只于其所困处逆流而自解也(其如草木于被毁之枝叶处重生枝叶)!

洞山之敝履为何??有答案之言谈以束此后学也!

三位禅师所传之道皆不毁其自在,令其自求也!自求于道乃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之道也。




什么是正眼

故事略:

  赵州想大山西五台山的清凉寺去,有位僧人便写了一首偈子给他说:“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赵州并不因此而改变他的初衷,他反问那位僧人说:“什么是正眼?”

  那位僧人无话可说。

故事解:

此处乃斥知见也。

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谓随缘莫造为也。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此犯,一知难而退,二自知非达正眼却不力参,是不进取也!(注:正眼观时,正射其于非正眼处也,自畏其难!)依此后句解其前句,则其前之谓乃为其得过且过之借口矣!

“什么是正眼?”彼时两个所困皆在此也,能力求解脱者终成佛,畏难而退者徐居佛门!此求道之心离佛门不远!(正是:举世无人肯立志,志心修道道自真!)

然理见之正眼,可是正眼?知见之正眼可是正眼?……正眼能观,如人有目能见也,语中之目与画中之目不能以见!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32:39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薪尽火传


1故事略: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著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德山禅师道:‘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就把烛吹灭,德山到此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所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遂将疏钞取出焚烧,当火焰上升时,

他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故事解:



龙潭,可解为有龙着居,亦可解为可接引龙来居。德山所言乃意有龙着居,龙潭禅师所言乃意接龙来居也!言‘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龙潭!’,是谓德山如龙而寻于龙所居之潭也,此言似败机实则礼之大胜也。潭以接龙,其如江海不择细流也,彼若是龙,当入潭息言矣,若非龙则与老僧空口绕舌,终败大道之机,何益!

夜中徘徊与所言‘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乃德山于受困中不自求解脱也。佛法乃自求解脱之大道,以此观之,可明德山失于悟机之所在矣,若明之则当自强,自求和尚以助(而非默等)、自求火以明路矣!

龙潭禅师为其点火,乃如于古先圣为吾等传道说法也。龙潭禅师在其接灯时把灯吹灭,乃如于古先圣传道说法竟皆已入灭矣。吾等学人唯当学其点火之道,自点火以照明也,而不应沉迷于先圣所点之火(古藉典藏),而不知移世应机!以此明之,吾等当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而不假外援也,是谓无求于人!禅宗祖祖传灯者,乃传点灯之道也,不传现成之灯,如此方有自强不息之后辈(不溺爱!)。

龙潭点火、灭火之事,可另一则故事同参,其事大体谓:吾等所学之一切皆从先圣处借来,借的越多,还的也就要越多(越悟不得道),何时能不借而有还呢??!不接所传之灯,只学其点灯之道,自个点灯,千灯万灯何所不成!是为自强之道也。

‘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一毫者,醒世真言、点灯之道也。太虚者,真如性海也。点灯之道传人,一传十、十传百……;以一灯传人,灯灭火泯,止于一也!(授人以渔,莫授人以鱼。学人之渔,莫得人之鱼!)

末了引一旨示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故事略:


法眼時代,禪林有五百宗師,佛法大興。
  這時,韶國師久依疏山,自己認為已得禪之旨趣了,於是收集疏山生平文字,帶領弟子雲遊天下。
  到法眼處時,他也不去入室參請,只令弟子跟隨別人一道去參請。
  一天法眼升座,有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法眼說:「曹源一滴水。」
  那個僧人惘然而退。韶在一旁聽了,忽然大悟。後來他作了一偈呈給法眼:
  通玄峰頂,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法眼印可說:「只這一偈,可以承繼我的宗風。你後來自有王侯敬重,我不如你。」
  韶後來出世,承嗣法眼,並被封為國師。


故事解:


此案当与前案同参之,以其理同也。

曹源,一指曹溪慧能所传大法也,一指“朝源”是谓指心明性也。源,众水之源乃大海也,而佛性亦以如斯喻。

曹源一滴水,谓虽然自曹溪慧能所传下来的一切如一滴那么少,然而就因为把它朝大海汇入,终成如大海般广大!

法眼于其时说“曹源一滴水”,乃意“朝源一滴水”也,直向问佛僧真如性海中滴入!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乃谓所传法不与世间同,世间传法乃传鱼,玄法乃传渔!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此谓直示心源,眼开洞天,处处无非机宜法要也!


3故事略: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故事解:


本故事可专解前两个故事之理,置此,大众共赏。






风幡不关心

故事略:

据《坛经》记载:六祖惠能(中国佛教第六代传人,“顿悟禅宗”创建者)在唐仪凤元年正月初八到了广州法性寺,正赶上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这时有风吹幡(一种法器,类似于旗子)动。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个和尚说是幡在动,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惠能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言一出,非但两位僧人若有所悟,连主持印空都颇感惊愕,乃亲自为他剃度,并拜其为师。

故事解:

“风动、幡动”是执于二边也,局外之人不如是见!若其以此问题去问一个无知小童,答案或许是“你问什么?”其至是不加理睬!是风动幡动不关其心也!众和尚执于所论而不知开脱其外,还其心之清宁,失于自在,乃因有为于修道而致自垢其心也!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乃弃风幡尘境,超脱事外,得其自在之明也!同于所谓之自心本来清净也。风动幡动,不关心、不着意(心不动),闲杂事不入其心,是心之净而静也!

若总为风动幡动,则势必为外界所扰也。外界之一切变幻无常,心随境转,时喜时悲,无有定时,何时得静乐!是唯不为风幡变化所惑,方得静致一心,清静至无余也,此谓不动之心。

今日人们总闲世人躁杂,总恨无清静之所在,却不明自心造作之动如斯也,自苦犹不自知!仿之而作,则谓“人躁?世躁?”,“不是人躁,不是境躁,是自心躁(动)!”

以幡为帆。风帆,乃助人远航也,然还须舵手善掌舵,若非如此,稍有不慎,反为所害!(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舵手!)佛法,乃以求人脱苦海也,稍有不慎,则反为其所苦,如彼执风幡论者!以此明之,方见得出明心法门之禅以正宗门也!

下附一则有关之故事:

【云在青山,水在瓶】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只有我没说话】
在日本,禅宗尚未传入之前,天台宗的学者既以坐禅。那时有同学四人,非常要好,但为了闲扯打岔而好好用功打坐起见,他们约定:誓守不语戒七天。头一天的白天,他们都默默不语,故而打坐的效果也非常好。但到了夜深之际,油灯忽明忽暗,眼看就要熄灭了。他们中的一位禁不住向侍者叫道:“请添些灯油!” 他的一位同学听了颇以为怪。“我们应该一言不发的呀!”他说。 “你俩真蠢,”另一位同学说道,“为什么偏要讲话呢?!” “只有我没讲话!”第四位同学应道。(心说话了!)



真正兴旺

故事略:

一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他的家族永远兴旺写些祝语,以便作为传家之宝而代代相传下去。仙崖展开一大张好纸,写道:“父死,子死,孙死。”

那位富人见了突然发起火来,说道:“我是请你写些祝福我家世代幸福的话!你怎么开起这种玩笑来?”

“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仙崖解释说,“假如你的儿子在你前面死,你将十分悲痛。假如你的孙子在你儿子前面死,那你和你的儿子都悲痛欲绝。假如你家的人一代一代地照我所写的次序死,那就叫做享尽天年。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兴旺。”

故事解:

上面那个故事,我想大家都明白的,顺应自然、各得其所的方是常道!现在来看看这个,看大家明白也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听说是出自儒家经典的。

反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均),那就是胡做非为、徇私舞弊,祸国殃民了!臣不臣(陈),那就不仅仅是不助君治国(左右手)了,而且还是以下犯上、谋君篡国了!父不父,那将是有家不养,有子不教。子不子,那不仅是不务学求自立,而且更可恶的还是有父母不亲孝,反居于父母之上,令其父母劳苦至终!

禅法出世间,然不离世间法,于此故事可明矣!儒礼乃本依自于法天象地之道,其与自然法则共辉也,众人当莫执儒佛分别之见!






化缘睡觉

故事略:

昭引和尚云游各地,被大家认作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来请示:“发脾气要如何改呢?”
“脾气皆由嗔心而来,这样好了,我来跟你化缘,你把脾气和嗔心给我好吗?”
信徒的儿子非常贪睡,父母不知如何改变他,昭引和尚就到他家,把梦中的儿子摇醒:“我来化缘你的睡觉,你把睡觉给我吧!”听到信徒夫妻吵架,他就去化缘吵架。信徒喝酒他就去化缘喝酒。

故事解:

“人之初性本善。”,与所谓“世人本有佛性,只为迷故,为外缘所执,自受其扰反不自知放下!”同意蕴也,昭引真是个昭引也,专引化世人此自迷之死结也。

世人之心本自清净, 脾气和嗔心本无,然人们一旦遇到它时,却依缘习,不知其本无,与己无干,时当一时抛却,反与之为敌,定执其有,与幻化做斗无有竟时也!化缘其脾气与嗔心,乃令其放下此执,得归自在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谓当一时跳出局外而得自在也。是为不执二边也,二边者,有脾气是一边,无脾气是一边,是为二边也。不执二边者,有与无脾气尽忘,一时超然于事外是也!睡之贪与不贪,吵架之胜与负……皆当依之而脱却,是为不迷也!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33:0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求人不如求己

故事略: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求人不如求己。”

世尊(释迦牟尼)因五通仙人问:“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应诺。佛曰:“那一通,你问我。”

故事解:

上述两个故事禅门故事可互解之。

念珠中蕴含通达大道之法门,念佛号亦然。念佛号与念佛珠所在非在于求佛,乃在于悟道也。佛印之躬拜佛乃礼也,常修谦下心,不执所得而成常自在也。合掌乃聚首也,聚首则会元,是修一心也。……无言之教于礼当悟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此乃“求人不如求己”之道也,故世尊曰:“那一通,你问我。”




提起放下

故事略: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方便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注白话解必因解者道行而有曲,众当明之。)

故事解:

 “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所要他放下的是那份歉意与不安,令其不再以此为念,是为放下,此方得自在也!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带回去的是“我没有带礼品”这个心,是那份耿耿于怀,终成心病,礼佛求自在反不自在!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再多带回去的是与禅师问答中的疑问,有疑问就更不自在,更不安心了!        

 “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这个是带堆积出来的疑问。然此处禅师挑白了他会带回的“东西”——“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是深入开示也。然此处当明彼信徒执实有过重,不知其‘心有’之有而成病根也。

 “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此意味一切天然本在,无有不是本性所具,知足者足也!心能明此一切不差少,方得常自在也,是为心足自足!

 “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依此故事本身解之,是禅师不能因缘随俗成宜也,禅师自执于清高佛门,使用之言语方便尽术门,不与俗众合机,与信徒无关(当然信徒只知求神礼佛,而不知自修为,是另一回事了!)。一切众生佛性本具,只为着迷须得善知识开解而已!“万民有罪,罪在尔躬——《论语》”,故明其罪在禅师,非在信徒也;然若禅师为以此结警后世禅众,则另当别论。



云在青天水在瓶


故事略:


  唐代朗州刺史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严禅师的德行,一天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但仍无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仍然专注于经卷上。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理睬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
  “见面不如闻名!”
  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严禅师至此,才冷冷说道:
  “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并问道:
  “如何是道?”
  惟严禅师以手指上下说:
  “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说不会。
  惟严:“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随述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故事解:

  惟严禅师见太守所示现者乃“不为权贵功名所动惑”之心行修为也,太守不能体其道意,故言“见面不如闻名”!然事实正是其“贵耳贱目”,不能体此不言之教也!

以手指上下:

  上有天下有地,法天象地而得顶天立地也。然依之而衍,天尊地卑、高低贵贱、四时阴阳……尽备矣,是明于至礼也。

云在青山水在瓶:

  击于上其上言则有谓太守不知天地至礼矣,不知至礼则不见大道(是谓大道可由礼而明之!)。以青云自喻,以瓶中水喻太守;云在青山得自在,瓶中水不自由;两者不相干,太守来青山所当知依清规(礼)而行,是应机化宜也,大道之行!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首句谓其修得肉身同仙,是喻其道之高也,为山林中之主。

  松,乃公,荫庇子民。经,乃大道。故二句言其以道之高,为世人于山林建一荫庇所在,是以道化天下也。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前句意谓两不交涉也。我,亦寓意于一切执我见私见之众生。无余说,一谓不言之教;一谓不为私利所动,是自心之清净而不为一切所染也。

  再阐后句于此所增之蕴:山寓善,青乃寓生机、希望;青山可寓于至善!(‘止于至善’——《大学》)。云,为匀(是君子也);水,为随(从众逐利之流也)。瓶,为凭(凭依之求,反为所制)。故此句谓当修君子大道、得自在之止,莫学俗世争名逐利、了无休止也!




圆融


《一无所求》

故事略:


  宋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学士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待你。”
  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
  “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
  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
  即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故事解:

  “不一定”,此乃此事之眼也!世人执相故,要么执一端,要么执两端,……是于劳苦算计中,总不见其余也!

  雪窦禅师,本即言“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最终却不是落入这二边中去!而是去了发善心的曾会指引地“灵隐”!(雪窦这“不一定”因一善心改变了,此可喻发善心成善,善即于眼前之贵也。是为因缘法。)

  曾会所言“他会好好待你的”,是常法,乃一定之见也。曾会一到寺中即找雪窦,乃执定雪窦必去灵隐,执定雪窦必付信,执定雪窦必于灵隐当僧众……!然所出现之一切在意料之外!

  雪水僧终成一住持,雪窦再离灵隐而驻翠峰寺,是又两个意外事!由此看来曾会之介绍信也不是个好的了,若用之,则雪窦受人恩而不得自在,则其必为僧众中人而不自苦修为矣,则其必不再驻翠峰而自主矣……!

  然此“不一定”之善事,却为曾会所发之一善心推引,妙哉!本故事以曾会寓示于“一定”之法,以禅师寓示于“不一定”之法,两者相得,两端更莫执,是为大道也!

雪窦之“不一定”行之能成,乃在其自强不息与道行修为之高也。曾会炎“一定”行之能成,乃在其诚心坚持也!(到寺后问不到人,还不忘继续寻找,非有诚心不行此也!)

  雪窦禅师所示现者,乃无常之因缘化行也。明此无常,修其无心,是则为“一无所求”也!“一无所求”则脱于一切系缚,独得自在矣!

下附一则来自释迦牟尼之故事同参之:

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一切皆禅》

故事略: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慧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想想还是走为上策。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道:‘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认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侍者,你会吗?’
侍者茫然,不知为对。

故事解:

不一定!彼云水僧犯执于法,草木皆兵,自生怖畏,人之于迷,自束自缚亦复如是!




日日是好日


故事略:

  云门问僧徒:“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以前如何,我只问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不知道。”云门:“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故事解:

  十五月圆以前,无明、新月、弦月、望月、满月。

  十五日以后,满月、望月、弦月、残月、入灭。

  以十五月圆前喻悟道之初及于悟道也,悟道之途必经历坎坷曲折之变化,乃悟圆满之大道而得明鉴一切之终始,明终始如一之大义也。十五日以后乃同喻人间之四时,寓历无常人生也。

  日日是好日,乃谓其得明于大道,故得不为外境一切变迁所转,是修得历劫不动之真法身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此一谓其对一切变化习以为常,二谓其善见、常见各时之美景!(春夏秋冬,此乃四时也,以喻尽无常之变化)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闲事,一谓遇事惊惧事,乃不顺自然之过患也;一谓于无常变化中只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日日为外境之恶扰心,是则无宁日也!(诗中两句乃可互解互证也)


下附《道德经》一则以明之: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逍遥法道
童生


注册时间: 2008-08-16
帖子: 54
来自: 中国福建
逍遥法道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07 22:33:26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心即是佛


故事略:


  有个和尚问沩山:“什么是道?”沩山:“无心是道。”这僧:“我不懂!”沩山:“要想明白,还是去问那个不明白的好。”这僧:“谁是那个不明白的人?”沩山:“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接着,沩山又说:“现在的人只要当场体会不领会的,正是你的心,正是你的佛。如果向外求得一知半解,当作禅道,却不相干。并且,还污染了你的心田,所以说向外求道,是背道而驰。

故事解:

  道须是自修自证始得,佛祖能为你指迷却必不能为你修与证,明此当知自修证之至贵!

  向外求道,一谓附于外在之某人某物某事,一则谓执于自我之见闻觉知。能不为外在一切所动,并得体察而渐放弃自我之一知一见一听一闻……此则入于“无心道”矣!

  无心是道,弃于雕琢,返于素朴,自在者是!


下附《道德经》一二以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




一切现成


故事略:

  雪停之后,文益前来告辞,桂琛禅师把他送到了寺门口,说道:“你平时常说‘三界由心生,万物因识起’。”
  就指着院中的一块石头说:“你且说说,这块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
  文益:“在心内。”桂琛:“一个四处行脚的出家人,为什么要在心里头安放一块大石头呢?”
  文益被窘,一时语塞,无法回答,便放下包裹,留在地藏院,向罗汉桂琛禅师请教难题。一个多月来,文益每次呈上心得,罗汉桂琛都对他的见解予以否定。直到文益理尽辞穷,罗汉桂琛才告诉他:“若论佛法,一切现成。”这一句话,使文益恍然大悟。

故事解:

  石,乃实,是执有也,此可明其执行于有为法,空执务佛!

  佛法乃解空大法,如何可以有为、执实之心求之!

  言“石头在心内”乃执于法也,言“石头在心外”乃执于实相也。问“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是两边之难也,当一时抛却,淡出其外,自得洒脱!

  一切现成,是谓天然本在,当除却一切雕琢、着意之为也!

  对其见解均以否定者,乃以除其定执有相而令其心入至虚也。


下附注语一二:

  “攻其两端,不及其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野狐禅


故事略:
  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忽然有一天不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
  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后,请按和尚礼仪葬我。”
  百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故事解:

所言“ 不落因果”是执于有为法,有为法之不落因果是逃避因果,逃避因果人天大众所不容,故只能入于草莽野丛与非人之类为伍也,不得为人!(所骂禽兽之行者属此类!)

 所言“不昧因果”是应机接物之行也,信行因果,不执因果,有因无因尽同太虚,此法天地之道而成之无为法也。行之无心,不以计较。


下附《中庸》一则以同参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数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 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磨砖成镜


故事略:

  一天,怀让看马祖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坐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马祖说:“我想成佛。”怀让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马祖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怀让:“我磨砖做镜子啊。”马祖:“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怀让:“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马祖:“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怀让:“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马祖无法回答。怀让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故事解:

砖曰专;石砖,是死钻。磨砖,是莫钻!

镜曰净;铜镜,是同净。

枯坐禅是执相死钻,弃执除分别则浑同而得净心会元!

坐禅、作佛乃以之除众生执迷俗名利禄之执,是转引之法。众生反因依之生坐禅、作佛之迷执,是反为祸也!其如担子从右肩转到左肩而已,并没有放下,而佛法是令众生放下偏执,而成其自在的大法,如何却反而众生辗转之累!

  明之者,请悟无为法!


下摘引《道德经》章句一二以明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_________________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上城
进士出身


注册时间: 2007-03-15
帖子: 2024
来自: 江夏黄鹤楼
上城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8-09-22 15:34:0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很多,要慢慢读才行.不知道里面有些新意不
_________________
每个诗人都很重要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