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晓辉,发到国外哲学界评级机构(这是得到彻底校对的版本)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01 18:18:15    发表主题: 晓辉,发到国外哲学界评级机构(这是得到彻底校对的版本) 引用并回复

理性主义分析《道德经》
[关键词] 道,理念、规律、法则;无为、无为而治,有为
[中心语]《道德经》是一部以哲学理论为铺垫的彻头彻尾的政治著作,但是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老子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念一直搞不清,老子所谓的“无为”、“无为而治”等就是指抓住规律性而有所作为,而不抓住规律性去为就是“有为”,有为就是失“道”,老子认为人类社会和宇宙万物都是构建在“道”(则规律)的超级链接中的,规律性贯穿其中,表达一种秩序性,他这种认识,限制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进程的认识,而他往往是站在批评者的地位提出自己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念的。他的“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其实就是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和具体的规律、法则,“道”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天道”或等同于“天道”,“道”作为哲学概念,它是独立的,它只是在性质上与人道、地道、天道相通,人道、地道和天道是作为具体的“道”存在的。
引言:贯穿全书的中心观点和观念
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观念和政治观念、人生观念,贯穿全书的中心观点是“道”,而贯彻始终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念是无为。但是,书中表达的观点和观念历来被人们理解不清,由此造成的曲解、错误和混乱非常之多,下面笔者将作详细的各种肯定和否定、分析和剖析。
一、“无为”及“无为而治”是什么
1、 概念和“表达的矛盾”:我们看老子《道德经》里的文章,往往发现它表达的内容是“有为”却又往往说“为无为”、“处无为”。而“无为”按一般的解释就是不做或不作为,如果真的这么理解就错了,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谓的“无为”就是抓住规律性去“为”,因为规律性就是一种秩序性,一切事物的生成、生长或毁灭都是依照规律进行的。因此,这首先是老子造成的概念矛盾,然后就是因此造成的表达矛盾。
2、 成立的理由:A、按上面所述,“无为而治”就是“抓住事物的规律性而施行治理”,则“按照事物的规律性而有所作为”,这些陈述都在《道德经》中出现并可感知。因此,我们不妨以《道德经》中的文章去论述这些问题。例如《道德经》之文六十三:“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篇文章说得就是“从小事做起,完成大事和从容易事做起去解决困难之事。”是有为篇,都是按规律去做。再引用《道德经》文之六十四:“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篇文章说得就是“从小事做起完成大事,从苗头起按防患于未然的规律去做事。”B、因此“无为”和所谓的“为无为”和“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指的是抓住规律办事,并非不做和什么事都做。所以“无为”、“为无为”、“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所表达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是按规律或规律性办事而有所作为的最高境界。我们从老子的《道德经》中可以看到,老子对这些问题的陈述造成的“错误”是非常多的。所以,我们在理解和翻译时要明确因此而带来的表达。
3、 “无为而治”由何而来。我们先看老子《道德经》中的一些文章,如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味,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篇文章的译文是:眼看不见,所以称之为不灭,耳听不到,所以称之为希微,手摸不着,所以称之为无状。这三种情形,不可以穷追问,因此混合而为一,归于“道”的虚无。“道”的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阴暗,它的运动持续不断,不可名状,我们称这又只好称之为无物状的“道”。“道”啊,无法形容,不可物状,因此我们只能说隐约恍惚。人们按照它的定律运行,迎接在前,却看不见它的头面,追随在后,看不见它的背部。如果我们掌握它的定律指挥现存的一切事物,就可以推知“道”在远古的相对开始处,那就是“道”的纪元的开始了。
老子认为“道”无形无状,视而不见、听而不到、摸而不着,但是却可感觉和可感知的“虚无”存在,我们掌握它可以驾御一切现存的事物,它是规律性。
我们再看《道德经》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一篇文章的译文是:懂得的不乱说,乱说的不懂得。塞住耳目口鼻的知识穴窍,关闭喜怒哀乐的欲门,自敛锋芒,解脱世间的纠纷,使自己和入世间的光辉,也使自己混同世间的浊尘,这就叫做深远无形的与“道”同。所以,无法对它亲近,无法对它疏远;无法使它得到利,无法使它受害;无法使它尊贵,无法使它下贱。所以为天下所尊贵。
老子认为“道”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所尊贵。
老子《道德经》七十三章有言:“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则:天的“道”,不斗争而善于胜利,不用说话而善于应对,不用召唤而自己到来,不急于谋划而善于谋划。“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母体,它独立存在,源源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对世间万物产生作用而不假外力: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道”是理念、规律,它无言地存在,利用它和掌握它就掌握了天地万物,这便是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根据。而离开“道”这个规律性的东西而为则是有为,有为则是失“道”。所以老子提倡“为无为”,而批评“有为”。
二、“道”作为“理念”、“规律”、“法则”的由来和根据
1、见于《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在这一篇文章中,很明显表明“道”是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些话表明“道”是一个理念;而同时,它又是无处不在的具体规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篇文章的译文是:
“道”啊,它无形无状,是不可见的虚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万物都在用它而用不完。多么渊源啊,它好像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它自敛锋芒,解脱世间的纠纷,可以使自己融入世间的光辉里,也可以使自己混同世间的尘浊里。它隐没得那样无形无象,看似不存在却总是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2、见于《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篇文章表明“道”是一个理念,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母体。这篇文章的译文是:“谷神”这个深不可测的道体是永恒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玄牝”。“玄牝”之门,自然万物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天地的根本。它生化万物永不停息地运动,无形地存在着,它永不停息地发生作用是自然的,它不假外力发生作用,同时,万物又无不在运用它。
3、见于《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味,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篇文章表明它是理念和规律。这篇文章的译文是:眼看不见,所以称之为不灭,耳听不到,所以称之为希微,手摸不着,所以称之为无状。这三种情形,不可穷追问,因此混合为一,归于“道”的虚无。“道”的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阴暗,它的运动持续不断,不可名状,我们称这又只好称之为无物状的“道”。“道”啊,无法形容,不可物状,因此我们只能说隐约恍惚。我们感觉它的存在,迎接在它的前面,却看不见它的头面,追随它的后面也不见它的背面。如果我们掌握它去驾驭一切现存的事物,就似乎可以知道“道”的相对远古处了,那就是“道”的纪元的开始。
4、见于《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唯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篇文章表明“道”是一个理念和真实的规律。这篇文章的译文是:大德的容纳,只是它遵从了“道”这个法则。“道”这个东西啊,是没有固定的形体的。恍恍惚惚啊,其中有它的物象;恍恍惚惚啊,其中有它的物体;深远幽幽啊,其中涵含着它极细致的精气;它的精气啊,极其真实,其中有它准确的信验。从古至今,我称之为“道”,它这个名字从不去除,看到它就看到了万物的开始。我凭什么知道万物开始时的情况呢?就是根据它生天地,天地生万物的这个法则。
5、见于《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篇文章表明“道”是存在于宇宙中无处不在的规律。这篇文章的译文是:大道像水泛滥,可以左流右流,四面八方流,无所不到地周流。万物依靠它生长而它不自邀其功,功成而不名彰,护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它永远也没有私欲,没有自己的形态,可把它叫作小到不能再小;万物归服它而不自以为主,可把它叫作大到不能再大。因为它永远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其大。
6、见于《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这篇文章表明“道”是理念也是维系宇宙万物存在的具体规律。这篇文章的译文是:古时得到“道”这个“一”的:天得到这个一,借以清明;地得到这个一,借以稳定;神得到这个一,借以灵验;河谷得到这个一,借以水满;万物得到这个一,借以滋生;侯王得到这个一,借以成为天下的首领;他们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天保持不了清明,恐怕要断裂;地保持不了稳定,恐怕会震动;神保持不了灵验,恐怕会绝灭;河谷不能保持水满,恐怕要枯竭;万物得不到滋长,恐怕会灭绝;侯王不能保持地位高贵,恐怕要倒塌。所以,贵以践为根本,高以低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以贱为根本吗?难道能说不是吗?所以,追求过多的荣誉,反而得不到荣誉。不想做什么高贵的美玉,只珞珞如石之贱而已。
7、见于《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篇文章表明“道”是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这篇文章的译文是:道生无形体的一;无形体的一既称为一,已成为有,这有是实在之物,它产生了天与地便是二,天地产生了阳气、阴气、中气便构成三;三产生千差万别的万物。万物虽异,但都是背后负阴气,胸前抱阳气,阴、阳二气在看不见的虚气中得到交流谐和。人们所憎恶的,是“孤”、“寡”、“不谷”,而侯王却以这些字眼自称。所以,一切事物,有时减损它,反而增益了它;有时增益了它,反而减损了它。人们用来教人的话,我也用来教人,“强梁的人不得好死”,我将用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头一条。
8、见于《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篇文章很明显地表明“道”是存在于宇宙万物中的具体规律。这篇文章的译文是:天下最柔软的“道”,穿梭于有的坚硬物体之中,这种无形的力量能进入没有空隙的有形之物。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好处。不言的教育,无为的利益,天下人很少认识到这程度。
9、见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一章里老子对“道”的认识作出了总结:一、表明“道”作为理念是先于天地、上帝而存在,作为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它产生了一切,包括天地(即宇宙)、万物、上帝,而并不是天、上帝创造了“道”, 这就是所谓的“先天地生”;二、“道”无声无形无状,作为理念和规律,它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和永存性,而其它的一切属于现象界的事物是相对而言,具有相对性,“道”是一个绝对体,绝对对待,没有对立面,独立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独立不改”;三、“道”作为规律永远持续地循环运动,事物依赖它而形成、存在、发展、消亡,一物的消失,即一物变为另一种物时,原来的规律仍然存在但同时转化为另一条规律,作为规律它保持着独立性,物质只是依赖它作功而已,原来的物质变了,但作为规律永远不灭,这就是所谓的“周行而不殆”,因此规律具有不可消灭性;四、所有的事物都是以另一些物体作为存在的依据,效法它物,只有“道”根据自己的原理独立存在,独立运行。效法的是自己,因此“道”没有相对性,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五、对于“道”认识具有不完全性,不知其名,惟有以“道”笼统称呼,勉强曰之为“道”这个名字,表示对它的认识,它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理念、规律、法则。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道”这个天地万物的母体循环不息,永远地运动,不依赖任何东西而存在,不假外力而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这篇文章的译文是:有一个东西,混合成为整体,在天地出现之前已产生。它无声响啊,又空虚无形状,它不依赖于任何物而独立存在,不假外力而自动循环运行,永不停息,可以看作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给它一个表字叫“道”,勉强为它起一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至永恒,永恒不息地运行而永远循环往返。因此,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因此,宇宙之间有四个大,而人占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己的样子。
由于老子对“道”认识的不完全性,所以他的哲学有待于发展,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表达仅仅表达为正“道”,同时,“德”作为“道”直接而来的功能(作用),“道”的作用力是非常强大,我们只要看看核弹的爆炸威力就可知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表达的“道”并没有普遍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因而他认识的“道”和“德”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
三、老子的哲学是活生生的生命哲学,作为引证,则比比皆是,所以,在这里只是援引此书中的三篇文章来证明:
1、见于《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篇文章的译文是:“谷神”这个深不可测的道体是永恒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玄牝”。“玄牝”之门,自然万物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天地的根本。它生化了万物又永不停息地运动,无形地存在着,它永不停息地发生作用是自然的,不假外力对它发生作用,同时,万物又无不在运用它。
2、见于《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味,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篇文章的译文是:眼看不见,所以称之为不灭,耳听不到,所以称之为希微,手摸不着,所以称之为无状。这三种情形,不可穷追问,因此混合为一,归于“道”的虚无。“道”的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阴暗,它的运动持续不断,不可名状,我们称这又只好称之为无物状的“道”。“道”啊,无法形容,不可物状,因此我们只能说隐约恍惚。我们感觉到它的存在,迎接在它的前面,却看不见它的头面,追随它的后面也不见它的背面。如果我们掌握它去驾驭一切现存的事物,就似乎可以知道“道”的相对远古处了,那就是“道”的纪元的开始。
3、见于《道德经》第十四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篇文章的译文是:天下最柔软的“道”,穿梭于有的坚硬物体之中,这种无形的力量能进入没有空隙的有形之物。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好处。不言的教育,无为的利益,天下人很少认识到这程度。
总体而论,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是活生生的生命哲学,“道”,驰骋宇宙万物其中,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阴暗,它的运动持续不断,不可名状,我们称这又只好称之为无物状的“道”。作为生命哲学,它在中国的风水玄学中得到充分的继承、发展和体现,中国的风水玄学把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看成是有灵气的生命系统,万物是生命的体现和灵气的呈现,所谓山清水秀,龙脉;而穴位的名堂有“白虎穴”、“鲤鱼迎水穴”、“嫦娥奔月穴”等。风水的灵气讲求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整体上呈现出灵气和秀气,从山水草木的整体呈现把握穴位和灵气、龙脉等等。
四、老子的哲学是理性的哲学
道家的最早起源是上古天文学,日月星晨的运动既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大周期性运动,从某一个起点开始看,又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故曰:反者道之动。这运用在生物学里,即一切生命的开始正向死亡发展,而死亡又是生命的孕育。因此,老子得出了这样一种哲理:规律的运动是向相反的方向,这是“反者道之动”的真正含义,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因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篇文章中,老子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有产生于无。那么什么是“有”和什么是“无”呢?“有”就是实存的、显现的、有形体的,“无”就是“道”,是一种理性存在,一种绝对抽象,是理念、法则和规律,即康德所谓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和柏拉图所谓的Idea,都是同一表达。世界的合理性就在于一种预先存在的理性。老子认为,不是神创造了世界,是“道”创造了一切:“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他对天地万物的产生就是这样表达的。而万物的生与死是“道”运动的结果。老子信奉:虚、柔、和、静、默、退、守、藏等,往往与刚与阳相反。老子所谓的“道”(则理念、具体的规律、法则等)是预先存在的,万物都要依赖它而形成,它是无处不在的,什么规律都会存在于宇宙中,只不过我们缺少的是发现和掌握,直至目前为止,人们认识和掌握利用的规律是有限的,作为具体规律的存在是无限的,但被人们发现和掌握的却永远是有限,我们发现宇宙中有多少的现象存在,就有多少已经起作用的规律,未被发现的规律在我们的探求和感官之外,有着无限被发现的可能,被发现的有限永远少于未被发现的无限。“道”的存在不是依赖物质的,但是物质只能依赖它而起作用。所以它是无,物质是有。无是非显现的,有是显现的,因为物质的形成依赖规律,所以老子说:有生于无。同时,物质的形成也同时就是规律的寄存,这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的另外一种解说。即存在物显现规律,存在物的消失也显现规律(一个人生存时,生命规律存在在他的身体里,当他死亡时我们就感觉生命规律离开了他,生命规律也不再制约他,而同时,生命的规律也就转化为死亡的规律,这时死亡的规律对尸体发生作用),万物依赖规律而形成,事物形成的同时也就是规律的寄存,存在物消失的同时原来的规律也就演变为新的规律。因此,有是一种存在,无也是一种存在,只不过作为无的规律我们欠缺足够多的认识和掌握而已。人类发现和掌握的规律永远是有限的,而未被发现和掌握的规律永远是无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具有一种永远的无限性,规律的无限性是不依赖物质而存在的。因此,世界有两种无限:一种是物质世界的无限,二是规律的无限,这是世界的两个本质。也就是说,物质作为世界的一个本质它是永恒的、不会被消灭的,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理性的规律不仅其存在是永恒的,而且未被发现的规律也是永恒的。世界的有限性被无限性包容,无限性是作为物质和规律的一种宇宙属性,是物质无限和规律无限这两者存在的一种自然的属性。而一张化学反应原素周期表就是一张反映事物规律的理性表,物质的化学反应依椐化学反应原素周期表进行,而这是有限的发现。理性的规律是充满宇宙间的,在宇宙间是无处不在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啊,它无形无状,是不可见的虚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万物都在用它而用不完。多么渊源啊,它好像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它自敛锋芒,解脱世间的纠纷,可以使自己融入世间的光辉里,也可以使自己混同世间的尘浊里。)和“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像水泛滥,可以同时左流右流,四面八方流,无所不到地周流。万物依靠它生长而它不自邀其功,功成而不名彰,护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它永远也没有私欲,没有自己的形态,可把它叫作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万物归服它而不自以为主,可把它叫作大到不能再大的大。因为它永远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其之大。)万物的产生和存在是根椐“道”而来的,“道”的存在是“为无为而无所不为”,因而掌握了“道”就知道宇宙万物开始的由来:“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唯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大德的容纳,只是它遵从了“道”这个法则。“道”这个东西啊,是没有固定的形体的。恍恍惚惚啊,其中有它的物象;恍恍惚惚啊,其中有它的物体;深远幽幽啊,其中涵含着它极细致的精气;它的精气啊,极其真实,其中有它准确的信验。从古至今,称之为“道”,它这个名字从不去除,我从它看到了万物的开始。我凭什么知道万物开始时的情况呢?就是根据它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这个法则。)。同时,“道”存在于宇宙间,是永不停息地运动,在宇宙间循环往复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有一个东西,混合成为整体,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它无声无响啊,又空虚无形状,它永远不依赖于任何物而独立存在,永远不假外力而自动循环运行,永不停息,可以看作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称,给它一个表字,叫做“道”,勉强给它命名叫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至永恒,永恒不息地运行而永远循环往返。)同时,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是理性的,都是建立在“道”的超级链接中,“道”维系宇宙间一切的存在和发展:“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古时得到“道”这个“一”的:天得到这个一,借以清明;地得到这个一,借以稳定;神得到这个一,借以灵验;河谷得到这个一,借以水满;万物得到这个一,借以滋生;侯王得到这个一,借以成为天下的首领;他们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天不能保持清明,恐怕要破裂;地不能保持稳定,恐怕要震动;神不能保持灵验,恐怕要绝灭;河谷不能保持水满,恐怕要枯竭;万物不能保持滋长,恐怕要灭种;侯王不能保持地位的高贵,恐怕要倒塌。),所以,老子的哲学是理性的哲学。

五、《道德经》由何而来。
我们看老子《道德经》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明确表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母体,由“道”的直接作用而来的功能便是“德”,它是“道”的功用,一个直接作用于物的性能,它使万物得到养育、繁殖、发育、生长、成熟,对万物爱养、保护。“道”和“德”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恃其能,所以万物(包括人)没有不尊崇“道”而贵重“德”的。“道”的被尊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hepingdao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8106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01 18:25:06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理性主义分析《道德经》

学问很深呀
Very Happy
_________________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01 18:52:19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我的地址:广东省东莞市石排中学教师宿舍B座102室;姓名:曾柏清;邮码:523338.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和平岛
举人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1277
来自: Victoria, Canada
和平岛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01 19:57:4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风动松柏

新年快乐!
_________________
写诗是为了写更好的诗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05 20:24:1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谢谢和平岛.也祝和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kokho
进士出身


注册时间: 2006-11-30
帖子: 2642
来自: Singapore
kokho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07 17:11:1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新年快乐。。。

要慢慢读呢 Cool Laughing


_________________
乒乓、摄影、诗歌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08 15:06:20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hepingdao 写到:
理性主义分析《道德经》

学问很深呀
Very Happy

谢谢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08 15:08:2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kokho 写到:
新年快乐。。。

要慢慢读呢 Cool Laughing


谢谢并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1-22 22:16:19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hepingdao 写到:
理性主义分析《道德经》

学问很深呀
Very Happy
谢谢并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04 04:42:3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和平岛 写到:
风动松柏

新年快乐!
这是经修改完毕的新版,祝新春快乐.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07 15:49:26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问好晓辉,这才是正式修改,以前的不要采用.谢谢.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yi xin
童生


注册时间: 2007-08-10
帖子: 12

yi xin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10 05:34:1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Smile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yi xin
童生


注册时间: 2007-08-10
帖子: 12

yi xin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10 05:34:35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Surprised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yi xin
童生


注册时间: 2007-08-10
帖子: 12

yi xin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10 05:34:5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Surprised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岁华
童生


注册时间: 2007-08-12
帖子: 12

岁华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8-12 00:33:21    发表主题: 问好 引用并回复

Smile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下一个偶像是野兽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16
帖子: 504
来自: 西安
下一个偶像是野兽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9-09 09:39:3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问好。拜读。

不错的文章,有很深的中国文化修养。
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1343504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谈古论今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