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水 大学士
註册時間: 2006-10-02 帖子: 14102 來自: TORONTO 白水北美楓文集 |
發錶於: 2007-12-08 09:40:15 發錶主題: 五绝-梅花赛凑趣 |
|
|
临屏草作, 不参赛 权当抛砖再引玉. 古来诗贵为和, 赛事为小, 重在参与
五绝<梅>
(一)
无奈登魁首
风寒断碧枝
纵然凝百媚
却恼雪来迟
(二)
醉里娇娘笑
樱唇吐旧词
随心拈玉笔
可入画眉时?
(三)
廊桥拾旧梦
谁解女儿痴?
点点新桃血
轻将浅墨持 |
|
返頁首 |
|
|
|
|
qinghongh 榜眼
註册時間: 2007-10-14 帖子: 4110
qinghongh北美楓文集 |
發錶於: 2007-12-08 15:24:15 發錶主題: Re: 五绝-梅花赛凑趣 |
|
|
白水 Moonlight 寫到: |
临屏草作, 不参赛 权当抛砖再引玉. 古来诗贵为和, 赛事为小, 重在参与
五绝<梅>
(一)
无奈登魁首
风寒断碧枝
纵然凝百媚
却恼雪来迟
(二)
醉里娇娘笑
樱唇吐旧词
随心拈玉笔
可入画眉时?
(三)
廊桥拾旧梦
谁解女儿痴?
点点新桃血
轻将浅墨持 |
五绝-和白水
拈来桥旧梦
玉手填新词
付与腊梅艳
飘香雪化时 |
|
返頁首 |
|
|
|
|
白水 大学士
註册時間: 2006-10-02 帖子: 14102 來自: TORONTO 白水北美楓文集 |
發錶於: 2007-12-08 15:46:39 發錶主題: |
|
|
谢谢QINGHONGH |
|
返頁首 |
|
|
|
|
荷梦 进士出身
註册時間: 2006-12-19 帖子: 2826 來自: 湖北,黄梅 荷梦北美楓文集 |
發錶於: 2007-12-10 02:47:13 發錶主題: |
|
|
读来别有情趣! |
|
返頁首 |
|
|
|
|
秋叶 秀才
註册時間: 2007-02-17 帖子: 769
秋叶北美楓文集 |
發錶於: 2007-12-11 01:22:12 發錶主題: Re: 五绝-梅花赛凑趣 |
|
|
醉里娇娘笑
樱唇吐旧词
|
|
返頁首 |
|
|
|
|
游向高原的鱼 秀才
註册時間: 2007-05-20 帖子: 382
游向高原的鱼北美楓文集 |
發錶於: 2007-12-11 02:12:56 發錶主題: |
|
|
另一种味道哈。欣赏。 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乃是一面镜子,在其中认识自己。 |
|
返頁首 |
|
|
|
|
白水 大学士
註册時間: 2006-10-02 帖子: 14102 來自: TORONTO 白水北美楓文集 |
發錶於: 2007-12-14 20:16:34 發錶主題: |
|
|
谢谢各位朋友, 这也是无奈而作. 以为梅花写绝了, 只好拟人了.
这是此诗歌之前的瞎想
白水 Moonlight 寫到: |
此吹源于此无字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水开吹, 我解我诗
某日和友人侃诗, 得一结论: 大凡好诗, 必然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完美结合. 为证实这个理论, 于是有了这首无字诗及现在的戏解:
所谓形象思维, 意指把你所之想写写的形象贴切, 写的呼之欲出. 而让读者去感受其切切实实地存在. 那么, “感”从何来?
人形于表的感观有五种: 耳, 鼻, 眼, 嘴, 肤. 眼司其观, 耳司其闻, 鼻司其嗅, 嘴司其尝, 肤则司其触. 对一首诗歌的感觉, 如若能占其中有三, 想是便可勉强得六十分, 如若获其全, 则是那摘桂冠的姣姣者了.
那么此无字诗是否姣姣呢? 试着解析:
观: 题为<春梅>, 春日虽有百花斗艳, 可这玉洁冰清之梅却是无处可寻的. 此诗无字, 其 “观” 准确地将其不欲争春, 淡泊名利的隐匿姿态活脱脱现于银屏.
嗅: 如若说冬梅味淡如雪, 那么春梅的味原本就不是文字可以描述的, 只好任凭读者去感受林妹妹或哪位更护花的使者葬花于土的那份滋味了.
尝: 如若飘渺云彩你或许还能品尝淡淡的清甜, 而银屏这一片空空, 无色, 无形,留下的当只有无穷的回味.
触: 触摸, 你会发现苍白如孤傲高洁之魂魄袅无影踪. 这皮囊所不能触, 唯有心灵才能的感应, 不正是万千思绪之所牵挂吗?
闻: 无字无梅, 无梅无落, 无落无声. 而这 “无”恰是 “声”之所在, 所谓 “于无声处听惊雷”. 此声可含其苦, 其甜, 或哀哀怨怨之饮泣, 或唤醒百花之欢欣, 或流水落花之无奈, 或抿嘴窃笑之顽皮,,, ,,,. 其留白之阔, 诸位看官, 猜想已足够拓展你想象空间了吧.
那么所谓抽象思维呢? 我以为当是凭借抽象的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反映, 于诗歌,则是通过诗歌本体所传达的感观的信息所形成的波动, 去冲击我们的大脑和血脉.
春来了, 梅去了. 为何, 谁知? 仁者智者, 谁能定论?
曾几何时? 为 “剑之最高境界为无剑” 所动, 一直想写一首无字诗, 未得天允. 直到友人提议以梅为诗. 搜肠刮肚, 发现梅竟被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绝. 情急之中, 偶得思念多日无字之诗, 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 好生得意. 不曾想却被诸位诗家大腕爆笑, 只笑的我心疼欲裂, 泪如黄泉, 落下最后两滴蜡梅来, 大腕们仍笑不止. 无奈何, 心空空, 泉干见底, 眼空空, 空空无字, 更觉无字之诗才是真实之触, 如入禅境.
|
|
|
返頁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