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 首頁
   北美文学网 | 移民园地 | 皮皮金工作室 | 漂木藝術家協會 | 诗海 | 乐岛
"华河杯"2007中外华文诗歌联赛暨华文民间报刊联展于2007年元旦正式开始。终评委:洛夫、非马、巫逖、谢冕、高平、向明、痖弦、陈铭华,Lorna Crozier写英文评语。 本次比赛得到上海华河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芳先生的大力赞助。
  
 常見問題與解答常見問題與解答   搜索搜索   成員列錶成員列錶   成員組成員組   註册註册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查看留言查看留言   登陸登陸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聞博客新聞   照相簿照相簿 
英文版 双语版 中文版
诗词字典 Dict 格律检验 Check 诗词搜索 Search 音乐频道 Music

北美楓 首頁 -> 评论鉴赏 Reviews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转帖]真实
戴玨
秀才


註册時間: 2007-01-03
帖子: 808

戴玨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07-08-07 08:16:10    發錶主題: [转帖]真实 引用並回復

作者:周振甫
引用:
  《西清诗话》曰:“欧公嘉祐中见王荆公诗①:‘黄昏风雨暝②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荆公闻之曰:‘是岂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九不学之过也。’”  (《高斋诗话》以“秋英”二句为子瞻③跋。《渔隐丛话》云:“于《六一居士全集》及《东坡前后集》并无此二句,不知西清、高斋④何从得此。”)  (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五十七)

① 欧公:下文的欧九(排行九),六一居士(号),都指欧阳修。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王荆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字介甫。 
②暝:当作 “打”字。 
③子膽:与下文东坡,都指苏轼。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④西清:宋蔡絛《西清诗话》。高斋:宋曾慥《高斋诗话》。

  史正志《菊谱后序》里指出菊花有落有不落的,花瓣结密的不落,盛开之后,浅黄的转白,白的渐转红,枯干枝上;花瓣不结密的多落,盛开之后,遇风吹雨打,就飘散满地。又指出“夕餐秋菊之落英”,认为菊花初开才可餐,枯落了就不好餐了。这个“落”是始开的意思,像《诗经》中的《访落》,就是开始访问。(刘灏《广群芳谱》四十九)

  这里讲到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一定可靠,这里主要是借它来说明写作中的问题。王安石做了一首《残菊》诗,有两句说:“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虽说根据种菊花的史正志所言,菊花有两种,一种花瓣结密的不落,一种花瓣不十分结密的会落,但就一般所见的菊花说,以不落的为多。倘王安石真的看到罕见的落的菊花而作诗,应该加以说明,他没有说明,可见他没有看到这种罕见的菊花,因此欧阳修提出批评,说“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是对的。王安石指出屈原《离骚》里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他是根据屈原这话来的。这样说就有问题了。因为屈原讲服食菊花,初开的菊花有香气,才可采下来服食,要是枯萎的菊花就不适宜服食。因此有人说,屈原讲的“落英”,不是指落下来的花瓣,这个“落”字有开始的意义,指刚开的花瓣。这样说来,王安石误解了屈原的意义,再根据这种错误的理解来写诗,那自然也不对了。

  从这里看,诗人作诗应该从生活出发而不该从书本出发。从书本出发,看到屈原说过秋菊落英,认为屈原是说菊花的花瓣会落掉的,因而写出“残菊飘零满地金”,那就不符合屈原的原意了。从这里,也看到理解诗句也要从生话出发。由于一个字可以有几个解释,所以“落英”可以指落下来的花瓣,也可以指刚开的花瓣。哪个解释恰当,结合服食菊花来讲,在生活中只服食刚开的菊花,不会服食枯萎的菊花,那么哪个意义恰当也就可以判断了。
_________________
I labour by singing light
我的blog
我的專欄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戴玨
秀才


註册時間: 2007-01-03
帖子: 808

戴玨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07-08-07 08:17:00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引用: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纪昀批:“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犹有神。随风二句,虽细润,中晚人刻意或及之。后四句传神之笔,则非余子所可到。”  (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七)

  起有悟境,从次联得来。于“随风”、“润物”悟出“发生”,于“发生”悟出“知时”也。仇(兆鳌)曰:“曰‘潜’曰‘细’,脉脉绵绵,写得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写雨切夜易,切春难,此为着眼。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写诗要从生活中来,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个好例子。他住在成都,观察到成都地区春雨的特点,“当春乃发生”,在春天下的,是细雨,所以“润物细无声”,因为细,所以随风飘拂,主要在夜里下,所以“潜入夜”。这是成都地区春雨的特点,不从生活中体察,是写不出来的。别处的春雨,不一定这样细,不一定主要在夜里下,不一定当春就下。这样的雨有利于春天植物的生长,所以说“好雨”。当时杜甫住在成都郊区,雨主要在夜里下,所以“野径云俱黑”,更显得 “江船火独明”。这种雨一到早上就停了,所以“晓看红湿处”,“红湿”所以“花重”。

  浦起龙说:“起有悟境”,这个“悟”也是从生活体验中来。因为成都地区的春雨,不是偶然这样,是经常这样的。在成都住久了,自然悟到这一点,“好雨知时节”。于“发生”悟出 “知时”,即好雨“知”时,把无知的雨写成有知,这里正透露出“喜雨”的感情来。纪昀从风格上看,认为随风二句写得细润,中晚唐人刻意或及之。他大概没看到,这两句是从生活体验中来,抓住成都地区春雨的特点,可见不仅写诗要有生活体验,读诗也要有生话体验,否则光从文字风格上看,就不会看到它的真正好处。

  结合生活的真实来写,由于生活是变化多样的,所以同样写雨后的花,也可以写得不同。比方杜甫作“红湿”、“花重”,而王勃《郊兴》作“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钟惺批:“‘雨去’,‘去’字妙,才于‘花光湿’,‘光’字有情。若直言‘雨’,则‘湿’在花而不在‘光’矣。”谭元春批:“‘湿’言‘光’,‘疏 ’言‘影’,即不寻常。”(《唐诗归》卷一)杜甫写的是下了一夜的细雨,所以雨止以后,看到“红湿”“花重”。王勃写的也是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所以看不出“红湿”“花重”,花上已经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中透出。两种雨后的花,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所以写得完全不同。

  同样写细雨,杜甫写的是春雨,曾几写《仲秋细雨》:“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中秋天还热,下雨就凉快,所以说“衾裯惬夜分”。方回批:“惬字当属锻改乃得此字。”纪昀批:“此字微妙,此评亦得其甘苦。”(《瀛奎律髓》卷二十)这里写感觉。结合感觉、结合思想感情来写景物,从生活中来,更可以写得丰富多采。曾几有一首《悯雨》就写出了思想感情来:
引用:
梅子黄初遍,秧针绿未抽。
若无三日雨,那复一年秋。
薄晚看天意,今宵破客愁。
不眠听竹树,还有好音否?

  这里关心农业生产,写得有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I labour by singing light
我的blog
我的專欄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杨光
秀才


註册時間: 2006-06-01
帖子: 683

杨光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07-08-23 23:36:14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从这里看,诗人作诗应该从生活出发而不该从书本出发。
启发啊!
_________________
杨光的语言空间

http://blog.sina.com.cn/languagespace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從以前的帖子開始顯示:   
錶情圖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錶情圖案
1頁/共1頁           閱讀上一個主題 閱讀下一個主題    
北美楓 首頁 -> 评论鉴赏 Reviews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