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鵬展 秀才
注册时间: 2009-04-14 帖子: 606 来自: Hong Kong 香港 魏鵬展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4-01-29 12:42:57 发表主题: 新诗创作法 - 穷则变 变则通-创作灵感的延续 |
|
|
穷则变 变则通─创作灵感的延续 魏鹏展
宋人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觉得写作灵感可从读书得来。读书是否一定能给创作者源源不绝的灵感呢?很多作家年青时,文思汹涌,一写就数百首诗,结果江朗才尽,灵感尽失,不论怎样看书,还是不能再有新作。灵感的缺失是所有创作者和艺术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最近好友送我一本《十一诗章》。书中收录了十一位诗人的新诗,应该都是他们的近作和得意之作。其中较触目的是秀实的诗。秀实是一位文学老前辈,写诗超过三十年,著作甚丰。他能够坚持创作三十年以上,而且中间没有中断。如果我们把集中的新诗与他的少作相比,可以发现风格变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是两个人的风格,两种不同的创作手法。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应能不断突破自己的风格,题材内容上也应不断扩阔,否则就是创作生命的终结。秀实不是一位现代主义的诗人,但在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诗很有现代主义的色彩。
不必为存在的延续而焦虑
总有办法可以计量出迁徙的途径
此时,在过于拥挤的空间内
未来只能如瞎子般小心翼翼地摸索着
……
在苍蝇都飞走了的静夜
可以扶着一根柔软的绳索
攀爬到窗台上
偷偷与你幽会 (秀实〈想象〉)
这首诗有现代主义诗歌的特色。现代主义诗歌多写大城市的感觉和迷乱,在诗中多表现微妙的和瞬间的感受。秀实这首诗写的正是城市的的孤寂感。诗中叙述诗人在拥挤的房间中漫无目的,无所事事的孤寂;又幻想自己在静夜爬上窗台与情人幽会。这些微妙的感受都是很个人的,不涉及社会问题。
疲倦时让瓶盖打开
思念的香气便散发出来
那是换季时的叮咛
叫一个柔弱的身躯
蜷缩在熏香的温暖中
那混合了雄性的醉人情欲 (秀实〈熏衣草〉)
一瓶熏衣草的香气令诗人疲倦的身躯回忆起情人的香气。诗的基调是以孤寂和个人微妙感受为主,整首诗不涉及社会大主题。这种情感基调与现代主义诗歌很相似。这类诗爱把痛苦、忧郁沮丧理想化和浪漫化,诗的主题又与现实生活取一个远远的距离,只走向内心的世界和感觉的世界。秀实在《十一诗章》中的诗多是这种特色。这种诗歌风格又与他早年的诗作有很大差异。我们看看秀实于1987年在《香港文学》发表的新诗〈山脚下〉。
这里,一个山脚下的
小小村落
无声的流水有
回航的渔船有
问路的归人有
童话色彩般的房子有
偶尔传来的三两声
「阁阁」─「咯咯」 (秀实〈山脚下〉)
这首诗的文字明显比《十一诗章》中的文章更明快,甚至此诗有近作中没有的古典诗的意境。这首诗除了写景,更写出了渔村生活的景象,诗歌主题紧扣社会现实。这首诗肯定不是以现代主义手法写成。
同一位诗人有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这是新诗创作的突破。一个诗人很容易就固定于单一的风格,以致后来的作品欠缺新意,这就出现灵感缺失的问题。穷则变,变则通,我们可尝试新的创作手法,新的作品将有新的惊喜。从写实的风格走向内心的世界和感觉的世界的现代主义风格,不只是秀实,余光中的诗被誉为风格多元化,他的近作也走向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文学的潮流。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对浪漫主义坦白奔放的反叛,和新诗直露肤浅风格的反向。现化主义诗歌的文字语法有很多破格,甚至不合逻辑。例如「我是一个年轻的老人」,这种不合逻辑的句子写出了青年未老先衰的时代病;「美丽的夭亡」是写出了事物的新关系;「很蓝色的忧郁」是借助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忧郁和视觉上的颜色联系起来。这些现代主义的文字特色都大大扩大了新诗语言的感染力。
但现代主义新诗强调写大城市的感觉和迷乱,表现诗人微妙和瞬间的感受,这与广大读者有些脱节,不能够为广大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现代主义诗歌的作品又刻意把意象和意境分离,把内容主题深藏,这就更难引起读者共鸣,更难触动人心。笔者认为创作人应尝试不同的创作风格,以延续创作生命,甚至把两种创作风格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又是一种新风格。创作生命的延续除了尝试不同创作方法外,最重要的还是我们从生活中去深挖。「走千里路,识万种人」是创作的永恒泉源。有了生活,我们还须以同情和共鸣的敏锐心灵多感受人与人的情脉和事物的神韵,那创作的泉源才可越挖越深,泉水越流越远。
2013年3月28日 夜
(刊登于《文学评论》2014年,30期,香港,页111-112) _________________ 香港文學報《小說與詩》投稿方法+稿約、稿例、最新一期目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18dcp.html
魏鵬展是香港詩人、《小說與詩》主編、中文教師;微信(WeChat): npcjeffre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