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龙 童生
注册时间: 2007-04-14 帖子: 25 来自: 浙江省龙泉市 陈小龙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3-03-18 11:26:38 发表主题: 青云山写意 |
|
|
一班旧日同事相约去登青云山,周五却下起了大雨,到深夜仍没有停歇,我隐隐有些担心:活动怕是要泡汤了。
次日一早起床,雨竟止了,阴冷的天气,却让人着实体会到什么叫春寒料峭。顾不了许多,一行人如期出发了。青云山位于锦溪镇半溪村,距市区不过20公里,因为51省道还在改建,车辆一路颠簸,半个小时后我们抵达山脚。我想象着“山在虚无缥缈间”抑或“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情景,抬头,只看见一片高而远的天空。
上山的一条青石小径狭窄险峻,好在虽然是雨后,却并不特别湿滑,只是踩上去,我总感觉每一级石阶都有些往后倾,身体也仿佛不由自主地后仰,两边青黛的山峦似乎也一齐直逼压过来,于是就格外小心,山间的美景也无暇他顾了。
终日伏案,疏于锻炼,没过多久,我就有些气喘,于是在半途坐下休憩。一同事说起在半山腰原有一户人家,其庭院遍植花草树木,登山的人多会到此小坐喝茶。这位老人,我二十多年前在锦溪工作时,曾见过数面,算得上是一方闻人。姓邱名金荣,自幼爱好花木、山水,房前屋后平整出500多平方米,栽种竹木、花卉和盆景300余种,又修假山,挖池塘,养鲤鱼,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别有一番雅趣。且好收集诗书字画,藏品甚丰,多达千余种。
正谈论着,陶陶却告之老人已在几年前去世,儿孙为生计,都已搬离下山,散居四处。昔日的房子,空无一人,已渐呈破败之象,一行人唏嘘不已。遥想当年,老人虽处深山,却“回也不改其乐”,种花植树,习诗作画,知书达礼,文明传家,欣欣然有五柳先生之风,而今有多少人还能有此心境?
四十多分钟后,我们顺利登顶,其实也就是到了青云古庙。三座庙宇刚修缮一新,中间的稍高,并无太大的气势,里面却收拾得异常清爽洁净。我们自然就与隔河相望的昴山进行了比较,昴山的名气过大,造了进山公路后,香火更加鼎盛,灵感寺常年烟雾缭绕,显得杂乱陈旧。而青云山却人迹罕至,倒真正显出佛家所说的“清净无染”之境。
一位看庙的老人给我们送上热茶,茶叶是他们自制的粗茶,虽比不上那些做工讲究的金观音、风阳春之类,味道却很纯正,清香四溢,最绝的是泡茶的山泉水,清冽甘醇,喝上几口,乏意顿消。
在众人闲聊时,我与观荣兄去庙后的小山坡随意走了走。坡度不大,被开辟成一畦畦的菜地,种上了时令的新鲜蔬菜,畦间无一杂草,连一些游人丢弃的垃圾也收集后烧成灰烬做了肥料,从这样的细节中可以想见看庙老人的勤勉。这样纯生态的绿色蔬菜,吊起了我们的胃口,可惜中午不在庙里用餐,不能大快朵颐,还是略有遗憾。观荣兄指着坡后成片茂密的树林说,台湾农业观光游也无非就是把游客拉到一些农庄,由导游介绍或让游客辨识这是某某花草树木而已,这样的乡村景致我们这里也随处可见,但他们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还是挺值得学习借鉴的。三句不离本行,观荣兄的敬业令人佩服。他又指着前面的一片紫竹,让我细看,这紫竹平常并不多见,在大片浓密的绿竹间也有些势单,与寺庙古朴肃穆的气氛倒十分契合,据传观世音尤爱紫竹,因而有“紫竹林中观世音”一说。两人笑言居住山中,坐拥茂林修竹,闲听鸟雀啼鸣,静看花开花落,那份悠然自得,还是颇令人羡慕的。不过说说而已,又有几人能真正忍耐并习惯于这种寂寞呢?怕是只住了一宿,次日就早早溜之大吉了。
离开前,我突然想起青云山应该是有一些传说和典故的,问了庙中的老人,却一无所知,回家后查阅1994版县志,也无青云山与任何名人扯上瓜葛的记载,恍悟是自己太过多情了,青云山原就胜在本色与天然,又何需涂抹上文化之类的油彩呢?那一刻,我的神思分明又去了青云山…… |
|
返页首 |
|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3-03-19 06:45:06 发表主题: |
|
|
纪实和游记散文。比较细腻。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