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军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3-15 帖子: 192
刘世军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2-02-15 06:00:32 发表主题: 解毒《太阳讨薪》 |
|
|
解毒《太阳讨薪》
----因中国诗歌流派网的张无为的歪曲中伤,不得不在此一一解毒。
首先,《太阳讨薪》是一首关于民工讨薪的诗歌,是反映当今一种比较多见的社会现象。作者本身也有讨薪的经历,固对讨薪这一现象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当今社会特别是《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关注严重不足,所以造成讨薪现象普遍存在。作者一直想通过诗歌的呼唤来引起社会大众对讨薪现象的关注。不曾想,一天灵感来临,便写就了《太阳讨薪》一诗。决没有受张无为所说的那些样板诗的影响,因为作者至今都还没有见过这些诗歌。
农民工讨薪,要的是自己该拿的血汗钱,而不是什么以死要挟。本来是自己该得的,现在变成了讨,甚至在过程中经常遭那些老赖毒打摧残,期间有谁去关心他们?有谁代表他们向社会发出他们的心声?没有!无奈之下,他们只有拿起自己唯一的武器----可怜的生命。当然很多人在围观,在看农民工的笑话,当然还冷血者如张无为之类,他们打着文化人的旗号却无文化人的心胸和度量,讽刺挖苦,仿佛他们是这个社会之外的神仙。
从《太阳讨薪》这首诗而言,从场景、意境、语感都是一首相当成功的诗,在所有反映讨薪题材的诗歌中,这是唯一一首可以典藏的诗歌。
“一大清早太阳羞红着脸/站在楼顶/刺骨的寒风/让所有的围观者/心灵哆嗦”,在这里“太阳”代表着劳动者也就是农民工(难道太阳不可以代表着劳动者农民工吗?谁能告诉我有何不妥?),“羞红着脸”农民工都知道以这样一种方式讨薪是很丢面子的,特别是那些一说话就脸红的农民工兄弟,他们在心底就认为这是一场“笑话”。开篇就把时间人物,特别是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的如此惟妙惟肖,才短短的一句话。这足见作者的功底深厚。中国自古出阿Q,对于有人要跳楼讨薪当然围观者众(这也是讨薪者想引起的社会效果),但自古阿Q还是有良心,所以他们也会“心灵哆嗦”。反倒是张无为在这里表现出良心“大大的坏”!
艺术从来就要夸张,所以才有了第二节。“没有120/也没有110”是极写社会职能的冷漠,当然现实中并不是真的就是如此冷漠。“最后,连围观者/都很忙,离开了”,因为没有社会职能的介入围观者光有同情心也是枉然,加之也还要奔于生计。所以这是一次失败的讨薪,“绝望的太阳/纵身跳下/顿时,整栋大厦/洒满了鲜红的阳光”,结果相当悲惨。作者在这里用“顿时,整栋大厦/洒满了鲜红的阳光”这样一种悲壮的结果来告示:一,讨薪的民工切勿效仿;二,我们的社会职能应该对讨薪现象予以更多的关注,尽早防患于未然。
本诗原意是用来描写旭日东升的情景,却不经意写成了农民工讨薪。本诗的拟人手法相当成熟,特别是用“太阳”这一意象来比拟农民工,可以说是推陈出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突破国人的习惯思维,以至引来张无为等的质疑诟病。
《太阳讨薪》
诗/刘世军
一大清早太阳羞红着脸
站在楼顶
刺骨的寒风
让所有的围观者
心灵哆嗦
没有120
也没有110
最后,连围观者
都很忙,离开了
绝望的太阳
纵身跳下
顿时,整栋大厦
洒满了鲜红的阳光
附:张无为“站内解读” 之四:《太阳讨薪》(作者:刘世军)http://www.zgsglp.com/thread-12755-1-1.html
“站内解读”说明:解读所选作品,均来自本站会员贴,欢迎各位编辑、群主、会员踊跃选诗解读(加精、标亮的诗可优先考虑),在“诗歌评论”发布;推荐(包括自荐)希望解读的文本,可点击我的空间 “发消息”说明。
《太阳讨薪》解读
我认为,本诗写某人(“农民工”吧)为讨薪以死要挟,寒风刺骨,让所有的围观者心灵哆嗦。没有120、110,最后,连围观者都很忙,离开了。(太阳落山了),他绝望地纵身跳下……
——应该说,以诗关注小人物命运是必要的,全诗将讨薪者与太阳进行比附之处有三:
一是“太阳羞红着脸”——是常见的拟人,讨薪人何以如此?是不好意思吗?那与太阳关联有什么深意呢?看不出。而且这样的句子也太一般,与“月亮的脸惨白”、“谷穗压弯了腰”一样是上世纪的诗意模式。当然,老模式不是不可用,关键应翻出新意,但在这里没有,反而很别扭。
二是“绝望的太阳纵身跳下”——也是拟人,意在表现讨薪人等了一天吧(那更验证了要挟),最后和太阳落山一样跳下楼。太阳沉下去给人的感觉一般是伤感,也有平静等。但这里显然是悲壮,“纵身跳下”可见其大义凛然的样子,而这样表现的结果是什么?赞美?敬仰?尤其是最最必要的可怜却字缝里都见不到。
三是“整栋大厦洒满了鲜红的阳光”——是夸张,即讨薪人自杀,流血,一定也死去了,这当然是令人震惊的事件。但如此夸张表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讨薪人死得辉煌,就走形了。类似的句式如1979年《小草在歌唱》中,“黎明、一声枪响、在祖国遥远的东方、溅起一片血红的霞光”——现在看来,句子并不新鲜,但烈士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被杀害,精神依旧如霞光万道,还可以说深刻感人。况且,此诗中,“整栋大厦洒满了鲜红的阳光”与太阳下山也不合逻辑。
另外,直观解读标题“太阳讨薪”,显然更牵强附会了,自不必说。
总之,作者试图寻找讨薪人及其“客观对应物”是诗化的正当路径之一,如果找到太阳,必须考虑两者之间至始至终是否都有契合点,否则就应该重新选择。如:他“站在楼顶”之后与太阳是什么关系?像太阳一样飞升?围观者心灵哆嗦的理由及其与太阳有无关联?整栋大厦洒满了鲜红的阳光实际与语境情景有没有逻辑关系?等等。
既然如此,倒不如就人写人,或冷抒情,或生活流,哪怕平铺直叙也可能比不伦不类的比附好得多,如:(http://www.zgsglp.com/thread-12677-1-1.html)青铜酒杯的《老杨讨薪记 》。
附带一点,此诗中可以辐射的还有很多,如揭露老板,揭露中国的“看客”,当然也可以忽略。但既然涉及,就应该考虑意义。如诗中的“所有的围观者”先是“心灵哆嗦”,之后是“都很忙,离开了”——他们为何哆嗦?既然哆嗦,那么,忙是离开的理由吗?很忙的出处是什么?这样写的深意又在哪里?……可惜都一厢情愿地飘忽而过了。
以上分析不知当否?欢迎作者、朋友们批评。 |
|
返页首 |
|
 |
 |
 |
chenrunmin 进士出身
注册时间: 2009-11-21 帖子: 2427 来自: nanjing.jiangsu.china. chenrunmin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2-02-15 06:53:45 发表主题: |
|
|
欣赏。问好。龙年快乐幸福,吉祥如意! 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来自南京,普通大众中的人。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