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 首頁
   北美文学网 | 移民园地 | 皮皮金工作室 | 漂木藝術家協會 | 诗海 | 乐岛
"华河杯"2007中外华文诗歌联赛暨华文民间报刊联展于2007年元旦正式开始。终评委:洛夫、非马、巫逖、谢冕、高平、向明、痖弦、陈铭华,Lorna Crozier写英文评语。 本次比赛得到上海华河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芳先生的大力赞助。
  
 常見問題與解答常見問題與解答   搜索搜索   成員列錶成員列錶   成員組成員組   註册註册  個人資料個人資料    查看留言查看留言   登陸登陸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聞博客新聞   照相簿照相簿 
英文版 双语版 中文版
诗词字典 Dict 格律检验 Check 诗词搜索 Search 音乐频道 Music

北美楓 首頁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at a friend's funeral (haiku)
Lake
举人


註册時間: 2007-01-09
帖子: 1286

Lake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2 12:23:05    發錶主題: at a friend's funeral (haiku) 引用並回復

visitation
mourners’ solemn looks broken
by her smile on the wall

funeral flowers
whisper of recollections
among friends

death, that taboo...
we talk openly
snow at burial
_________________
the trouble with poetry is that it encourages the writing of more poetry -- Billy Collins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博客
博弈
榜眼


註册時間: 2006-12-21
帖子: 4381
來自: SFO
博弈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3 11:14:22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death is probably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a person can experience
and not able to live to talk about it

Wink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瀏覽發錶者的主頁
Lake
举人


註册時間: 2007-01-09
帖子: 1286

Lake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3 11:43:36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is death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to the dead or the living or both?
like a friend of mine once said I don't even know who we cry for, the dead people or ourselves.
_________________
the trouble with poetry is that it encourages the writing of more poetry -- Billy Collins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博客
博弈
榜眼


註册時間: 2006-12-21
帖子: 4381
來自: SFO
博弈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3 13:14:14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庄子鼓盆而歌。

我想,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死亡,而死亡的感覺是最美妙的,最超越的,可惜這經驗多數人只能經歷一次,無法回來述說。

Wink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瀏覽發錶者的主頁
Lake
举人


註册時間: 2007-01-09
帖子: 1286

Lake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3 18:08:45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如此说来,一些事物的终止,不见得是坏事,如:失去工作,婚姻破裂,白发脱发,....
我倒是经历过一次死亡的威胁,当时感到的是从未有过的恐惧,当然没到老庄这个境界。
后来,别人对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福不福的不在乎,死时别太遭罪就好。
_________________
the trouble with poetry is that it encourages the writing of more poetry -- Billy Collins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博客
和平岛
举人


註册時間: 2006-05-25
帖子: 1277
來自: Victoria, Canada
和平岛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3 18:35:56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死时别太遭罪就好

a good point

death is something everyone tries to deny but fails at the end
_________________
写诗是为了写更好的诗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博客 瀏覽發錶者的主頁
博弈
榜眼


註册時間: 2006-12-21
帖子: 4381
來自: SFO
博弈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3 19:48:13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怎麼說死都是最難面對的,於死者於生者。有意識地面臨死亡而不畏懼多半要倚靠愛和信仰。

2012, 馬雅的預言普遍流傳。
近日又聽到一個新的解釋,將會有 1/3 的人口在這一年消失;聳人聽聞。
今年到目前有兩位著名歌手逝世,大家似乎在比早死。我有位親戚正在癌症末期,也不到50歲。

2012 象徵一個進化的結束,另一個全新人類文明進化的開始,並非地球世界的結束,也有此一說。

活一天,是一生。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瀏覽發錶者的主頁
戴玨
秀才


註册時間: 2007-01-03
帖子: 808

戴玨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4 07:02:44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Now, your joyful home and excellent wife
will no more welcome you, your sweet children
will not come running up to snatch kisses
and touch your heart with secret joy. No more
will you be able to live prosperously
and protect your own. You unhappy man,
sadly one hostile day has taken from you
all the numerous privileges of life.”
So people state, but in saying these things,
they do not add this, “And there now remains
left over in you no yearning for these things.”
If they perceived this clearly in their minds
and followed it in what they said, they would
relieve themselves in their own minds of fear
and great anxiety. “Indeed, just as now
you are asleep in death, so will you be
for all time to come, free of all suffering
and pain, but close by we lamented you
inconsolably, as you burned to ashes
on the dreadful funeral pyre, and no day
will rid our hearts of everlasting grief.”
Therefore, we should ask the man who says this
what is so harsh: if death is a return
to repose and sleep, how could anyone
pine away in constant lamentation.

---Lucretius De Rerum Natura
_________________
I labour by singing light
我的blog
我的專欄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博弈
榜眼


註册時間: 2006-12-21
帖子: 4381
來自: SFO
博弈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2-14 09:51:26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謝謝戴玨分享.

pine away 讓我想起以前的一個興譯.

http://oson.ca/viewtopic.php?t=8410&highlight=recognition

顾城《墓床》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间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死亡天使>


死亡天使之
信我者得永生
天堂是那麼的美好為什麼還慢吞吞不忍離開人間
還日夜祈求不死的奇蹟
信我者啊不信我
快快來到天堂
氣球飽滿飛向天際

人卻洩了氣
死,賴在人間
因為兒女還小
因為妻子太過勞累
因為媽媽頭髮剛白

不是不願
離去;是不忍
不能在那一秒之後
安慰親人的傷悲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瀏覽發錶者的主頁
Lake
举人


註册時間: 2007-01-09
帖子: 1286

Lake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3-20 07:13:42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Thanks Hepingdao, Daijue, Boyi for the interest of the topic and for sharing the poems.

我这个朋友就是拒绝化疗,不愿给家人和朋友增加麻烦,因此早早离世。
孩子不能面对,一直持denial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
the trouble with poetry is that it encourages the writing of more poetry -- Billy Collins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博客
博弈
榜眼


註册時間: 2006-12-21
帖子: 4381
來自: SFO
博弈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3-21 05:55:18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尊严死“是必要的。
只要自己愿意,只要不是自杀,也值得尊重。
到了化疗的地步,医生并不能治病,只能减少痛苦。
我所描写的癌症患者,撑过了生日,现在反而亲人希望他早点走,
别再受折磨,看了难过。难就难在,他还不想走。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瀏覽發錶者的主頁
Lake
举人


註册時間: 2007-01-09
帖子: 1286

Lake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3-21 09:56:53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这真是令人唏嘘的场景。今天读到这首

she awaits her death
she watches others await
her final waning

what silk-thin difference is there
if I stay to dream or go

-- Kyoko Selden
_________________
the trouble with poetry is that it encourages the writing of more poetry -- Billy Collins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博客
博弈
榜眼


註册時間: 2006-12-21
帖子: 4381
來自: SFO
博弈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3-22 08:42:25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imagine a mother saying 我希望他(兒子)早點走,免得受罪。

what sort of sadness can that be

we see life differently
when we encounter
a representation of death
in close range, we know that now.
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的審醜裡終將建立起新的審美)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博客 瀏覽發錶者的主頁
非马
秀才


註册時間: 2006-06-22
帖子: 907
來自: 芝加哥
非马北美楓文集
帖子發錶於: 2012-03-26 00:30:13    發錶主題: 引用並回復

曾得一九八三年諾貝爾物理獎的芝加哥大學印度裔教授成都拉(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昵稱Chandra),是本世紀天文學權威之一。他早年對星球死亡的研究導致了宇宙黑洞的發現。他说过一句话, 我想对一个没白白浪费掉一生的人来说,应该是个很好的安慰. 他說:"你能想像貝多芬或莎士比亞在他們臨終時不快活嗎? "
当然我们不可能有貝多芬或莎士比亞一样的成就, 但我们可以说: 我们的确已尽我们所能做过了!

我最近在写一本关于芝加哥的书, 写到了小说家海明威的自杀. 当然自杀是不可取的事. 但想到连这么成功受欢迎的作家都"活得不耐烦"而不得不用自己的手结束自己的生命走入死亡, 那么死亡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非马艺术世界>
http://feima.yidian.org/bmz.htm
返頁首
閱覽成員資料 發送私人留言 瀏覽發錶者的主頁
從以前的帖子開始顯示:   
錶情圖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錶情圖案
1頁/共1頁           閱讀上一個主題 閱讀下一個主題    
北美楓 首頁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