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绵绵不绝是乡愁(zt)
qinghongh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10-14
帖子: 4110

qinghongh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1-08-04 14:41:50    发表主题: 绵绵不绝是乡愁(zt) 引用并回复

绵绵不绝是乡愁

·余作田·


故乡总是美好的。

概因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尽管家乡有这样那样的欠缺不足,你总能找到许多的优点长处予以弥补。毕竟生于斯长于斯,那感情是一辈子的。有一首歌不就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嘛。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人是不愿离家出走的。

如果没法,一定要离开,那就更能体验到老家的好了。人生地不熟,连说话、饮食习惯都不同,能不想家?在他乡若能听到乡音,那可是人生几大幸事之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呢。

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留恋故乡的民族了。老祖宗说过“父母在,不远游”。即使离开了,到老还讲究“落叶归根”,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份量了。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的活动运作范围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辗转迁徙,到外地学习、谋生、定居。有的人甚至终身不能回去,直至客死他乡。那份心情就不用说了,大概可以算是“痛并快乐着”吧。古往今来,多少人发出慨叹,多少文人留下了传唱千古的名言佳句。由此看来,思乡是一个绵延不绝的话题,它甚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艺术范畴。原因不但在于其内涵了丰富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在于它具有隐藏于艺术表象之后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

最早何时出现有关怀乡的文字有待史家考察论定。在没有深入考据以前,自然不该妄下结论。更远的不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即已写过“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东晋时期,诗人陶潜在其《归园田居》 中亦写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些都是借物喻人,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到了唐朝,更有许多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最广为人知的,当首推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是因看见地上的月光联想起对故乡的思念,只是没有提及故乡的具体内容。

另一首是《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处,太白具体地提到了故乡的水。纵使船行万里,它也会载着自己走向远方,永不分离。

这些都只是描述思念之情,没有表露些许哀婉感伤,作者不愧为浪漫主义诗人。

其实,比李白出生更早的初唐诗人王勃也有关于思乡的作品。《山中》即是一例: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在这首诗里,情绪化的字已经出现了。“悲”表白了心境,“滞”显示了急迫,“万里”指明了距离,“归”更是突出了作者客久思乡的强烈愿望。最后两句对深秋景色的描写,深化了归回故里的迫切心情,并带上了一层明知不可能立即回乡而产生的悲怆色彩。

这种因思乡而产生的愁苦情节被更多的诗人提及。同样是唐朝,晚于李白出生的诗人柳宗元就有更为强烈的感受。例如: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作者将海边的尖山看作锋利的刀剑,能割断思乡的愁肠。即便被它千刀万剐,散在山头,只要能够望见故乡,也心甘情愿。乡思愁苦到了这种境界,真是无以复加,令人感佩。这种表现手法,亦被无数后人仿效。

到了宋朝,仍有不少关于思乡的诗句。王安石就曾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对故乡的不舍,心情迫切,跃然纸上。

宋朝的文学成就以词见长。范仲淹就有一首著名的词《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阕写景,功力老到。唐圭璋先生在其《唐宋词简释》中曰:“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

下阕抒情,笔锋如刀。唐认为:“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酒入肠化泪亦新。足见公之真情流露也。”

全词意境高远,情真意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无论景物描写还是内心独白,均堪称典范。难怪有人夸赞其为“绝唱”(邹祗谟《远志斋词衷》)。

范仲淹的词在描写乡思这个主题上的确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后人似乎很难望其项背。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元朝又出了个马致远,功力也是了得。在其曲《天净沙•秋思》中写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硬是用区区二十八个字,把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手法不同,但意境和表现力绝不在范之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明清两代这方面的名篇佳作似不如唐宋,故此略去不提。到了近代,随着现代汉语的普及推广,更多的人用白话文或现代诗词发表思乡怀旧的作品。佳作很多,精品迭出。这其中,有两位诗人的作品影响极大,不得不提。

一位是原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诗人于佑任,另一位是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余光中。两人都生于大陆,但后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台湾。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一个从未回过大陆,一个有幸能够回去参访。

于佑任(1878-1964,生于陕西三原)在逝世前两年写下了蜚声海内外的诗篇《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依依不舍和叶落归根的强烈愿望,以及缘于至死都无法归去的无比悲凉心情。情感真挚,无以复加。

比于佑任小五十岁的余光中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实秋称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离开大陆以后,余光中思乡之情日益强烈。1971年,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二十分钟就写出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 —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未来啊,
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你去那头,
我来这头。

这首诗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诗以时间为序,将几个最亲密的人、物串在一起:母亲、新娘、大陆、你我,表达了鲜明的骨肉亲情和家国情怀。具体而言,又物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桥梁。这些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读来非常亲切、温馨。另一方面,它的情感表达极为含蓄。即使是令人痛彻心扉的母亲过世,也仅以九个字轻轻带过“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全诗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游子把他的颠簸人生向人娓娓道来。不但有过去的苦难、现在的无奈,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令人感慨又充满希望。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感情逐步升华。先是与母亲的暂时分别,靠一枚邮票鸿雁传书;后又与妻子别离,辗转漂泊,聚少离多;再后来是与母亲的天人相隔;最后将情感引申为对故土的眷恋,将台湾、大陆和世界各地看作一个整体。这种由浅入深、由个体到社会的自然延伸扩展,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烙印。当其将话题由自己的个人际遇转入台湾海峡的时候,牵涉到的就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两岸同胞几代人的共同经历,是整个国家民族的伤疤,是成百上千万人的动荡苦难。作者的乡愁被这湾浅浅的海峡隔断,盼望着能重返故里,寄托了全体国人消弭隔阂重归于好的共同心声。尤其是对未来人们能够抛弃一切成见阻隔而自由往来,不但在客观实体上建筑一座桥梁,而且在心灵上也能架构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平等相待、和平相处的纽带,满怀着无限的期待。这一点,自然引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烈共鸣。

再有就是它的结构形式非常优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均衡对称又有长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而不呆板,变幻而又统一。 另外,它采用 了《诗经》中的复沓手法,通过反复吟诵不断深化主题,令人荡气回肠。当然,作者的文字功力也是深厚广博、运用自如。无论是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长长的”,还是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一条”,都用得恰到好处,并且极富音韵美感。

相比于前人的古典诗词歌赋,这首现代诗字节更长,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友情和故国家园的深深眷恋。全诗跌宕起伏,情感丰富,细腻深沉,扣人心弦,不愧为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必将名垂青史。

对远方的游子来说,故乡是严冬寒夜里的盆火,是酷暑沙漠中的甘泉。对它的思念向往、离愁别恨,纠结了极为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情感因素 — 它集孤寂、焦虑、忧伤、痛苦与温馨、甜蜜、兴奋、期待于一身,寄托了太多的心怀意念和期许盼望,令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正因如此,决定了它将永远缠绕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绵绵不绝。真个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山城子
榜眼


注册时间: 2007-05-23
帖子: 4771
来自: 中国贵州
山城子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11-08-08 00:05:1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古今一览——欣赏!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