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 童生
注册时间: 2011-06-09 帖子: 4
枯叶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1-06-09 22:25:46 发表主题: 叔公 |
|
|
叔公
陈守溢
喊他叔公已经是很不敬了,若论资排辈,这一声“叔公”该是从我爷嘴里出来的才对。可在村里,比我爷辈份大的人,我大多都无法给出个准确的称呼。没辄,只好让“叔公”将就将就了。
虽说叔公与我同村,但已是远亲了,隔着十来代。彼此相互熟识那也是近两年的事。
说来也算是有缘。有一回,我到祠堂玩耍,叔公也在,三言两语之后就知道了我是谁家的娃。
那时,个头中等的叔公只差三年就可以过上八十大寿了,他那满头的白发更加能够说明年纪问题。下巴处长着一缕胡子,像个老学究。他的背就像是弯了一半的弓,老也伸不直。步子时快时慢,有时还有点喘。
叔公常到祠堂里闲聊,只要到祠堂里,准能听到他那苍劲有力的声音。别看他已经七十多了,但却热情依旧,村里的大事小事他都十分地关心,而且还积极参与。问他为了哪般,他总说,闲不下来啊!
我知道,叔公确实是个闲不住的人,从他那忙前忙后的劲头中便能看得出。时常,我一进大门便可听见叔公与众人一同议事的声音。他总把嗓门扯得老高,似乎在告诉人们,我的想法多得去了,要不要听听。认识他的人都晓得,他并非不服老,而是确实有想法。怎么会有那么多想法?大概是因为有着一颗爱村之心吧。仅仅如此似乎还不够,我仿佛还觉得叔公的热情强于旁人。否则,怎会没有消退的一天?
“哎,你来啦!好几天没看见你了,最近在忙什么?”————这是叔公见到我后常说的话。那时,我时常给报社写上一些新闻之类的文字。对这事,叔公似乎特别来劲,时不时地给我提供一些素材。叔公常说,村里有很多奇闻佚事,你为什么不报道一下?对于奇闻佚事,我向来如丈二金刚般,总是摸不着头脑,更不知该从哪里下笔。叔公见我为难,便将我叫到身旁,一边摸着胡子,一边放低声音,将知道的奇事细细说来。每当说到重点的地方,为了能让我听明白、记清楚,他总是一再重复、反复念叨着,就怕我漏了什么。
那一年,村北处的一条河道正在进行改造与排污。叔公说:“这是好事,你可以报道一下嘛。”我疑惑地问道:“这算什么好事?”叔公有些不高兴地说道:“你这傻瓜,这不是好事什么才是好事?”接着,叔公又说:“这是利民工程,可以改善河道两旁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是好事是什么?你要带上相机到现场去拍拍照,顺便采访采访。”那时,我只有二十来岁,总怕在采访时没人肯理我。我将顾虑说给叔公听,他气乎乎地说道:“你想写新闻,胆子就要放大些,你不是有名片吗,给他看看,说明来意,人家就会告诉你了。” “会吗?”我问他。叔公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放开胆去做,不要怕。”叔公的话就像一股暖流,给了我莫大的动力,虽说后来没能报道成功,但我依旧感激叔公。我想,叔公鼓励我,不止是为了让我写写新闻吧,大概,他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村里有了新动向。他常以“新气象”三个字来形容刚发生的好事、新鲜事。也许,那便是叔公眼中的新农村。
无论是对人或对事,叔公都抱着极大的热情。别看他平时默不作声,其实他都在听、在记,该说话时他都会开口的。村里有个文物管理委员会,是个专门管理和保护文物的组织,叔公便是其中一员。
“文管会”里的成员大多是由上了年纪的人来担任,他们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地较全面,在开展工作时方便些。而叔公在文管会成员里应该是资历较深的一个了。
村子不大,但却顶着书乡之名走过了两百多年。故而,便留下了许多文物与故事。故事不多,讲来说去也就那几个情节。可文物却不同了,村里的文物较多,且分散在更个角落,并且各有各的典故与文化内涵。上几代传下来的书面资料多以文言文为主,难读难记,一般人几乎无法记全。而叔公却能将它们一一记住,并且能够随时说出它们具体位置与它们的历史。这该是缘自叔公的那颗爱村之心吧!也许,泰山有多重,村子在叔公的心中便有多重。叔公将寄托交给了村子,交给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明天。我的叔公真是不简单呐。 |
|
返页首 |
|
 |
 |
 |
荷梦 进士出身
注册时间: 2006-12-19 帖子: 2826 来自: 湖北,黄梅 荷梦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1-06-10 21:00:33 发表主题: |
|
|
欢迎新朋友的到来! |
|
返页首 |
|
 |
 |
 |
枯叶 童生
注册时间: 2011-06-09 帖子: 4
枯叶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11-06-17 03:12:16 发表主题: |
|
|
谢谢!请多指正。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