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ingdao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6-05-25 帖子: 8106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9-07-11 05:01:45 发表主题: 李白最崇拜的诗人是谁? |
|
|
“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度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这是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所写的一首《论诗绝句》。诗中的“青莲”,即青莲居士,也就是李白。“谢宣城”,即在宣城作过一阵子太守的谢玄晖,也就是谢脁。渔洋先生的这首诗,不仅赞颂了李白登峰造极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漏了李白毕生崇拜谢脁的内心世界。
李白一向恃才傲物。对于皇帝,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对于宠臣,他不肯“摧眉折腰侍权贵”;但对于文学前辈,他却表现出了少有的推崇和尊重。李白一生对屈原、曹植、陶渊明、谢灵运等许多古代文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欣赏和赞叹,但真正让他倾倒和折服,真正让他心甘情愿低下脑袋的,恐怕只有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人谢脁了。
谢脁(464—499),字玄晖,南齐人,“竟陵八友”之一。史书上说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出任宣城太守后,谢脁在山水诗歌方面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因而能与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谢”和“小谢”。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脁不预其谋,反遭诬陷,下狱而死。
一代诗坛巨星,年仅三十六岁就悲凉陨落,这不仅在当时引发文坛轰动,更让数百年后的李白唏嘘不已。谢眺在李白的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李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怀念这位诗人,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也常常赞美他,处处流露出崇拜之意。翻开李白的诗集,诸如“谢脁”、“谢公”、“小谢”之类的字眼,触目可见。
三山怀谢眺,水澹望长安。(《汕望金陵寄殷淑》)
九华落雁峰,此山最高。(《云仙杂记》)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脁诗。(《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谢公亭》)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送储邕之武昌》)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州谢眺北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登宣州谢眺北楼饯校书叔云》)
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
谢脁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
读李白的诗,笔者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李白把谢脁看作是诗歌上的守护神,一生谨守着谢脁写诗的原则,追求“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至善境界。李白作品中的“澄江浄如练”,原是谢脁的名句,李白将其化入自己的作品,这既是一种文学上的认同和共鸣,也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这两位相隔了三百年的诗人,原来如此心心相印,脉搏相连。
李白对谢脁的崇拜,不仅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而且还表现在他的行踪上。凡是谢脁生前去过的地方,李白一定会几番前来寻找前辈的足迹。宣城,是一个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胜地。谢脁在这里作太守时,曾建有一个北楼,即“谢眺北楼”。李白一生多次踏进宣城,有时一住数年。期间,他不止一次地登上过“谢眺北楼”,并写下一些优美动人的诗篇。当涂境内的青山,是谢朓特别钟爱的地方。谢脁生前经常游历于此,并筑室于山南,即“谢公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谢脁,将其宅改建为“谢公祠”。李白一生至少有七次来到当涂,登临青山凭吊“谢公祠”,著名的《望天门山》就是李白初来青山时留下的佳作。
李白重走谢脁走过的路,不单是游山玩水,找寻创作灵感,更主要的是睹物思人,追念先贤,向他最崇拜的精神师友倾诉心声。评心而论,李白的文学成就,要远远高于谢脁。但李白的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却受到了谢脁诗风的深刻影响。在山水诗方面,谢脁是李白的启蒙老师,李白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文学风格上的延续和创新,往往能把两个不同时代的灵魂,紧紧地栓连在一起。
除了文学方面一脉相承外,李白一生的遭际也与谢脁极其相似。他们都才华横溢,都怀才不遇,都遭过排挤,都受过打击,都不得善终。所不同的是,谢脁被“枭首”于健康,死于非命;李白被“流配”到夜郎,疲于颠沛。这种相似的坎坷命运,这种雷同的人生轨迹,让李白忍不住穿越了时空隧道,把命运更加悲惨的谢脁引为同调知己。李白在登山临水、策马乘舟之际,常常觉得谢眺就在身边,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
接到赦令后,年逾六旬的李白不辞辛劳,又一次来到宣城,向他毕生崇拜的诗人倾吐了一腔愤闷。李白晚年,寓居在当涂,因慕“谢家青山”,以至产生“终焉之志”。李白死后,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正月,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迁其墓于青山脚下,与山上的“谢公祠”近距离相望,与他一生最崇拜的诗人谢眺永结为异代芳邻,可以说是遂了李白一生最后的心愿。(刘秉光) _________________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