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 童生
注册时间: 2009-10-13 帖子: 10
一山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9-10-13 17:57:38 发表主题: 淡定里有真理——欣赏纳兰容若《远方》 |
|
|
淡定里有真理——欣赏纳兰容若《远方》
说实话看到纳兰的名字,我会想到纳兰性德,再没读这首诗之前,我确实对他也用这个名字有意见。我尽量不去看那个纳兰的词,也不看这位开封的纳兰容若的其他诗以及朋友们对他的评价,减少先入为主的份量。
《远方》是难得的一首好诗。现代生活,无论热闹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或多或少沾染了太多的浮躁之气,能够关注精神和心灵层面的人越来越少了。纳兰能够写出这样一首短诗,从关注自己的精神,由近及远,钟声所到之处,即是纳兰关注之处。在一天刚刚开始,诗人能够从内心里进行反省,不是像我们一样总是在谴责社会的处处阴垢,指责世人的阴险狡诈,也没有怨怅他人有什么不义和冒犯,而是狠狠的挖掘自己过失,甚至罪衍!这种由己及人,由近致远的思维模式,绝不是像人们习惯中容易产生的误解那样的文化人常常固步自封,而是一种积极入世的行为。我说过,文字的技巧只是小伎俩,心灵的高尚才是大智慧。这首《远方》语言平淡如水,立意却清奇,脱俗。读着这样的诗,能使自己烦躁的心瞬间趋静,能在生活的重重压迫和我们向静的心灵之间竖起一层坚实的隔离墙。《远方》的美,在于它就是架清丽悦耳,震撼心灵的钟,能认真思考这架钟的声音的人是有福的!太多的人,看到这首诗后,只是说这首诗好,并没有去联系自己的心灵,去思考!可知诗人的心如同我们的心,他写诗并不是为了换取谁的赞赏,也不是为了展示语言的技巧和才华,这首诗是为我们大家写的!
“体内有寺院的人,总在清晨敲响灵魂的//钟声。传至远方,然后//归于岑寂。”诗人用了一个叫生僻的字“岑”,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语言如果更平淡一些会更容易流传,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用生僻的字。当然,用什么字都是小事,随作者的喜好罢了,意境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诗人在这里用了“体内有寺院的人”,我想他的本意是说,有信仰的人。因为无论哪派宗教,都有这类的说法,其实我们的身体就是这座寺院,我们的心灵就是高高在上的那位的住所!不管哪种信仰,你一定会从一早开始就笃行洁净的生活,每天在清晨就用钟声开始自己向善的新一天。这真的是“灵魂”的钟声。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会理解这首诗的名字为什么叫“远方”。整篇诗文,没有写到远方的人和景物或故事,为什么叫远方呢?这首诗叫远方,有它深刻的含义,诗人写的是自己,绘的是近景,但意在远方,完善自身是方法,改善社会是目的。读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留一份空白给远方,而不要太写实的只看到诗人洒扫庭除的琐碎行为。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诗人在每天的开始,不做别的,而是洒扫自己的居处,难道你会相信,他整个一天,就只会停留在自己的居处?你会非常肯定地说,他肯定会从自己的居处出发,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就像钟声,只要它能传多远,它的影响就有多远。在归于岑寂之前,诗人会做尽量多的事,这是我个人的直觉!以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说,要做大事,就必然要注意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这不是我们非常习惯的一种处事方式吗?
“落叶遮盖了台阶和上升的道路。//我要在清扫之前//数算自己的不义、过犯//和罪衍”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事业上,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有层层台阶的,应该是向上的,但是在这些台阶和道路上却有着层层落叶!敢的人,一定会能看到这些台阶和向上的阶梯的,尽管他们被层层遮盖,向上的方向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然而,在生活中,就有那么多的懦夫,因为看不清而害怕,不是困难了前进的道路,而是在看到层层落叶的时候,自己被吓倒,转身向下!这句诗给我们揭示了应该采取的态度,在面临生活上难题的时候,在面临事业上挑战的时候,不要被层层的落叶所蒙蔽,因害怕而退却,失去成功的最好机会!这句话也许是这首诗中最最平淡的,没有什么高雅的出新词句,但是我认为这是整首诗最最阳光的语言!读诗的朋友一定要记住这句话,我要用黑体标注这个句子“ 落叶遮盖了台阶和上升的道路。”!不得不佩服诗人,不能不被这样的诗折服!
“我要在清扫之前//数算自己的不义、过犯//和罪衍”。在你知道了人生总有向上的道路之后,诗人再一次告诉你他是怎样一种态度,或许这就是此前流行的一钟说法,态度决定命运!诗人告诉我们,尽管上升的道路上有着层层落叶,但是他却不打算谴责别人!这些落叶也许是客观制约,也可能是我们成功路上人为的障碍,诗人没有打算抱怨社会,也没有意向要谴责他人,而是只想简单的清扫了它们而已!诗人没有说这些落叶多么腐朽、肮脏甚至值得憎恨,他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定格在从自身找原因上,这是一种无上的又是绝对智慧的宽容!别人对自己的阻挠,他要彻底自省,要清查自己是否不义、过犯,命运对自己不公,他把它归因于自己曾经的罪衍!这就是他清除落叶的方式,这是从内向外的一种方式,一种彻底的方式,在一山看来也是最最有效的方式!
“然后把落叶托付于火,把自己托付于水”。我们不能简单的想,一堆树叶,有必要要烧了它们吗?置之树下,可以化作春泥,而烧了,会增加烟尘和二氧化碳,造成污染。要知道这些树叶里,不是普通的东西,里面有着尴尬复杂的人事纠纷和层出不穷的怨憎和无奈,诗人烧了它们,可以说是一种宽容,一种你我都难做到的,但却富含几千年哲理的智慧!不管是什么罪过和过失,不管是多少欠债和官司,我付之一炬,不为得到谁的感谢,而是扫清了我自己的道路!这句诗其实在诠释着“宽恕别人等于宽恕自己”的圣哲伦理!
在诗的最后最后诗人“把自己托付给水”,试想世上还有什么比水更洁净?只有最圣洁的水能洗净一切呀,把自己托付给了水,这是多么明智的托付!洗净之后,我们相信,诗人会满怀信心的走出去,去走向远方!
整首诗,虽然处处富含哲理,却没有一点说教的感觉,诗人一直用一种淡定的口气说着一种平凡朴实的话,就像它的内容一样,整首诗的语言也像在进行清晨的扫除。意境是清新的,在清新中我们很高兴的接受了这样的哲理!
附原诗:
《远方》
作者:纳兰容若
体内有寺院的人,总在清晨敲响灵魂的
钟声。传至远方,然后
归于岑寂。
落叶遮盖了台阶和上升的道路。
我要在清扫之前
数算自己的不义、过犯
和罪愆
然后把落叶托付于火,把自己托付于水
_________________ 寻真,论真 http://blog.sina.com.cn/pinchahuarensheng |
|
返页首 |
|
|
|
|
荷梦 进士出身
注册时间: 2006-12-19 帖子: 2826 来自: 湖北,黄梅 荷梦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9-10-24 20:08:35 发表主题: |
|
|
好诗好评!学习了!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