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红亮 童生
注册时间: 2009-08-25 帖子: 13
敖红亮北美枫文集 |
发表于: 2009-08-25 14:09:38 发表主题: 诗歌的挖掘 |
|
|
诗歌的挖掘
——我看郁葱新浪博客诗歌
诗人简介:
郁葱,原名李丛。当代诗人。生于1956年7月,现居河北省石家庄市。《诗选刊》杂志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有诗集《蓝海岸》、《生存者的背影》、《世界的每一个早晨》、《郁葱爱情诗》、《自由之梦》、《最爱》、《郁葱抒情诗》等七部。主编《中国诗选》、《河北50年诗歌大系》、《河北历代诗歌大系》等多部。著有中篇小说《瞬间与永恒》及中短篇小说、理论文章50余万字,所著电视剧《蓝岛意识流》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一篇优秀的诗评不是单纯去评判一首诗歌的好坏,抑或去猜解诗人的思想,定位一下其诗歌运用的一些常见的写作方法,诗评家首先是诗学理论的学者和创建者,通过个体的诗歌来阐述自己的诗歌理念,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创作尺度,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创建出新的诗歌理念,确立一些有价值有品位的当代诗歌的诗学价值,奠定他们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这才是一个诗评家的道德良知和职业操守,诗评家肩负着创造性地再现作品,推动和促进创作的使命,也肩负着通过品鉴性工作来提高诗歌审美情趣与诗歌价值的使命。诗歌在它诞生的一刻起即已经死去了,诗评家要以自己的能力让它凤凰一般的更生,同时,还要把古今中外的诗歌理论融会贯通进去来鲜活它的生命意识,在诗、思、史的结合上臻于完美,既深入诗歌文本内部,又能够超拔出具体的现象,从而发掘出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普适性的诗学理念。故而,一定是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二度创作达到一个理想的诗学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动人心弦的精神内涵,达到启人心智的效果。可以说,诗歌评论是一门戴着镣铐来舞蹈的艺术。——解非语
郁葱老师的诗歌我读后感觉内涵挖掘浅尝辄止。诸如:《简单的一年》、《比如我们》、《总觉得雪花是你的》、《欲望黄昏》、《一个人》、《中年了,有一点轻微的心脏病》、《这世界有好人就有好鬼》、《本来就没有喧哗没有嘈杂》、《什么样的眼神能够一生》。有的堆积诗句搞散文排比(诸如:《祝福》、瞬间的生活》、《从来不再想以后》、《飞翔》、《浅浅的想:你是一个娃娃》,没有把诗的层次感写出来。
每一作家在内都不可以去回避的问题就是创作的阶段:想写作品——到能写出东西——到顺手——到分水岭——到创作高峰——到走下坡路。我想郁葱到了后者。草原上的草黄了,再绿,这是自然现象。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不按照规律办事是要受惩罚的。愿我们像茶叶静卧杯底感知深层的世界,肚子里有话实在想说,就浮出水面说几句。
我相信好诗在民间,好诗人在新人!
还有就是语言不凝练和欠修辞。我拉拉杂杂写了以上的话不知确否还请郁葱老师商榷。
一、诗歌的挖掘与表现
诗歌也和其它文体是一样的,在于挖掘和表现。
那么诗歌要挖掘什么呢?
首先得弄清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解非
诗歌是一种内心的抵制,抵制我们随时想要哭泣的沉沦——兰达教授(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我们要挖掘出一种叫钢铁的东西来把脆弱的心灵加强硬度。像郑小琼的诗就达到了。
当然什么是诗歌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见地。
诗的语言除了具有一般文学语言的特点之外,还有诗所独具的特点。概括地说,诗的语言是有鲜明节奏、有韵律、有独特的用词与造句方法、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语言。诗的语言形式上的特征,是与诗的内容上的特征密切联系着的,是被诗的内容制约和决定的。可见,只有了解诗的内容特征,才能选用强档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否则,只是孤立地从语言形式出发。片面地研究语言造型美,那就脱离了对象的实际,会使创作走上歧途。通过高度概括集中的生活事件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强烈的诗的情绪,这是诗在内容上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深度挖掘出来后,就得用文字去加以表现。
这个表现,就不能像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说“做诗如说话”那样不尊重诗歌的语言音律和形式技巧。
表现就得用诗的语言去表现。
在表现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小我”与“大我”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二、诗歌所写的对像与手法
诗歌所要写的对像就是人、景、事、物。
而手法可以是传统的承启转合;也可以是铺垫与提升。
三、诗人于情趣要能入能出和诗歌的流程
感受情感要能入进去;回味起来要能出。
散文要人能“知”(能知贵在精确);而诗人要人能“感”(贵在丰富,而这个丰富绝不是郁葱先生的排比诗句的罗列);
散文是要写出真情实感,而诗歌要写出惊讶。
什么是大师?就是别人看习惯的人、景、事、物你去写了,并产生共鸣你就是大师。
诗人在感受人、景、事、物有了诗意后去写作,再寻思再修改(冷处理)后再接受批评,再修改,一首好诗就形成了。
四、情趣与意象构成诗的意境和境界
意境为情趣意象的契合融贯但有意境仍不能成为好诗,诗必须将蕴蓄于心中的意境传达于语言文字,使一般人可以听到看到懂得。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歌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是混杂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杂整体抄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与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然自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合,结果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一个宇宙。正如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并非是空中楼阁,也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史诗和抒情诗的分别,戏剧和抒情诗的分别,都是繁琐学者强为之说,分其所不可分。凡是艺术都是抒情的都是情感的史诗或剧诗。”——克罗齐《美学》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自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
每一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霎时无暇旁顾,仿佛是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个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的。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欣合无间!
五、跳出风格模式化
诗歌《河北》是郁葱跳出风格模式化的佳作。
让我想起作家王晓芳说:“千成百计地进入圈子后,还要跳出去就能存活。”
其实风格是长期形成的。别人一看就能看得出来这诗是谁写的。不过那样会僵化风格的。能跳得出去的话就活了。跳不出来的就“死”了。这得须要悟性才可以达到的彼岸。
注:参考书有朱光替的《美学》。
郁葱的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yucong |
|
返页首 |
|
|
|
|
杨光 秀才
注册时间: 2006-06-01 帖子: 683
杨光北美枫文集 |
|
返页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