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你说,还是我说--明明白白<道德经>>>翻译.请不要跟贴.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27 01:18:46    发表主题: <<你说,还是我说--明明白白<道德经>>>翻译.请不要跟贴. 引用并回复

老子篇章的翻译之一
【题解】
此章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开宗明义,他提出了“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但又不得不借助“名”去解释。老子的《道德经》中,无论是“道”还是“名”都是岐义重重的,这是古代语言文字、文字表达和古代科学不发达的必然结果。其实,所谓“道”即是一个预先存在产生一切的理念、康德所谓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和柏拉图的ldea,也是指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规律、法则。因此,“道”既是最高范畴的“理念”,也是具体事物的规律性。因而“道”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通性。何谓“道,可道,非常道”?首先:“道”是一个预先存在产生宇宙万物的理念,是老子哲学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二、“道”是发展变化的,它不是恒久不变的。例如,当代科学家利用基因改造茄子的适应性、动物的生产规律(即所谓克隆)等等;三、老子的“道”也是指一切普遍地存在于所有事物中的规律,即所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里的“道”也是存在于宇宙万物中的“道”,即具体事物的“道”——具体事物的规律、法则,事物不同,其规律也就不同,“道”即规律是无处不在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例如:空气有其存在的规律性,如化学元素的构成、空气的振动规律等,又如草有其生长、生存的规律性等。何谓“名,可名,非常名”?因为事物的存在总是一物多相的,即是说一物的存在是由多物(多相)发展而来的。例如青蛙先是受精卵子孕育出蝌蚪(有尾巴类)、然后再生长成青蛙(无尾巴类),但即使是青蛙这一事物,其相也是经常改变的。因为多名,所以多相(多维空间);因为多相所以多名(叫不出),故曰“名,可名,非常名”。名相问题,是老子在中国哲学中最早提出的一个问题之一。接着老子说,要把握“道”要从事物有形态和无形态两方面去观察。为什么呢?如前所述,“道”在这一章中既是指产生一切的理念,又是指普遍地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具体规律,但规律是不可见的(如同基因可以破译,可以用数字符号和概念来表示,却不可直观基因,物质只是基因的承载体。),却可以从事物的生成、存在、发展和消亡中感受到得真实存在,所以“道”或者说规律是具体地存在于事物形态中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形态、形状,此物区别于它物往往是以形状来区别的,不同形状的事物又往往体现不同的规律性,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又何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因为事物的诞生便是“道”使之然和它的寄存,无形体的“道”和有形体的事物是同一个来源而有不同的名称。
要理解老子“道”的双重性表达,不妨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比如“树”是一个大概念,一个理念,但是树有千千万万种,由“树”到千千万万具体不同的树,这是一个演生和演化的过程和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千千万万具体的树,其形状不同,高矮不同,颜色不同,叶子不同,果子不同,生长条件不同,这些可以看作树的真实性的具体条件。反过来说,又是具体的树存在和生长、培育的具体条件。不同的树,其气候、土质、干湿的生长条件和要求也就不同,结出果子的形状、质量等也不同,这些的不同形成事物的具体规律性。这是事实的不同,同时又是表达的不同,这是事物存在和表达的双重性。又比如“管理”是一个理念,但是有千千万万不同的“管理”,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人员管理、生产管理------千千万万,要求不同,方式不同,其规律性也不同。从这样的区别去理解老子提出的“名相”问题也就比较容易了。车,是一个抽象的名堂,车的类型和模样却有千千万万,从最早制造出来的车,演变为当代千千万万的形状和用途不同的车辆,这个过程就是无限的演生和演变的过程,名堂和形状不同,所以“名,可名,非常名。”,所谓的“名”就是名状和名称的意思。这样解说就能从抽象的不可理解性,变为具体的可以理解性。哲学问题之难,难就难在由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概念和存在物的可名状性,具体化的过程。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 道:这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老子的哲学是活生生的生命哲学,其原因皆由“道”生一切。其实在老子的文章中,“道”有不可名状之妙,也是岐义重重的。“道”作为哲学范畴的意义,相当于“理念” 和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柏拉图的“Idea”、“事物的规律性”、“自然法则”是基本相同的意义。
② 可道:可以言说。这里的“道”作动词用。
③ 常:与“恒”通解。
④ 无名,天地之始:“道”无形体,它首先产生了天地,故曰:天地之始。无名是“道”的借代词。
⑤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是天地的借代词,天地产生了,万物也随之而产生,故天地是产生万物之母。
⑥ 妙:事物演化道理的极致。
⑦ 徼:边界。这里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界限。
⑧ 玄:深黑色,意思是深远、看不透。老子常用这个概念形容“道”之深奥。
【译文】
“道”,如果可以说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如果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名”,是天地的来处;“有名”,是产生万物的母体。所以,“道”是不显现的,要经常从无形体的角度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又要从事物经常显现的形状去观察辨认每个具体事物变化的边涯。显现和非显现(有形体和无形体)同一个来源但却名称不同,它们都可以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万物中一切玄妙之理所出的门径。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28 01:59:0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老子篇章的翻译之二
【题解】
这是老子的方法论和自然主义的功德篇。老子的这一篇文章,旨在说明事物是互相对立而存在的、相生的,同时也说明为功而不居功,所以功德永在的自然主义思想。因此,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集中讲述方法论,他举出美与丑的八事为证,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产生,相生相成,彼此互补。相反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价值判断,也在不断的变动中。要理解这个观点,不妨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例如,以800米作为一切事物的参照高度,它相对于1000米来说是低,相对于500米来说是高,高与低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是以800米这个高度判断产生的。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评价一个政府好与坏的标准也随着变化,执政为民,廉洁奉公,平衡社会群体的收入差别,不浪费、综合利用和调配社会的总体资源、不污染环境、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等,就是现在人们评价一个政府好与坏的一些标准和概念,而不是过去吃得饱、穿得暖的要求了。又例如,电视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功能和质量不断提高,从而评判电视机好与坏的价值观念也就不同,同时产生新与旧这两个概念。这就是对“相反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价值判断,也在不断的变动中。”这个观点的具体理解。
第二部分讲圣人行事。其方法论用之于社会事物领域,则有为与无为,有言之教与不言之教,也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圣人是在自觉活动中比众人先走一步的人,表现他们尊重顺依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的自然过程而不妄为,更不拔苗助长,任凭各自的生命开绽其丰富的内涵,圣人助事物生养而不居功,因此功德永在,这是老子在这篇文章里表达的自然主义思想。老子认为,万物的作用及其后果,是“道”造成的,自然界的万物生长是自然之“道”——自然规律在其中起作用的结果,它们的呈现和变化是由“道”而来的自然属性,此外没有什么能对它们起作用。老子认为,“道”是一种规律性也是一种秩序性,万物是存在于“道”(即规律性)这个超级链接之中而形成一种秩序性,自然之道和社会之道是一致的,因此,人类的所有作为造就了事物或社会的成功,乃是他遵循“道”的结果,若是他不遵循“道”就不会成功,因此,功劳应归功于“道”,他的作为是因为尊重顺依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的自然过程而不妄为,更不拔苗助长,任凭各自的生命开绽其丰富的内涵因此而有的,所以他应该有功劳而不自恃,为功而弃功,因为“道”从来就不恃功。所以,人类和社会的一切表述都要符合自然和社会之“道”——一切的结果都是自然的,而不是他做了什么,因此,根本就没有什么功劳。这就是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的由来。所以老子认为,圣人是遵循“道”去办事,“道”是自然存在的,表达一种规律性,人们做什么、为什么,都是依照了规律性,圣人不用去教导人们,让人们自己去领悟规律性,并依据规律性去行事,这是行不言之教。行有言之教就是将一己之智加于自然法则,就是失“道”,失“道”就无功,因此,要“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无论是社会大众事业,自然事物的存在、生长、死亡,开绽丰富的内容,是“道”无言作用的结果。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① 恶:这里指丑。
② 有无相生:存在与非存在相互依存而产生。
③ 难易相成:难和易是互相对产而依存,也是互相转化的。
④ 倾:偏侧。
⑤ 音声:人鸣曰声,物鸣曰音。
⑥ 圣人:完美的人。老子理想中“与道同体”的典范。
⑦ 无为:按规律性而有所作为,也即是按规律性去做。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美才是美的时候,丑就产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时候,同时也知道什么是恶了。因此,显现(有)和非显现(无)互相对立而生成,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成立,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低互相比较而存在,声和音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形影相伴。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法则而去做事情,实行不言的教化,让人民像天地一样任凭万物按照自然规律生长,而不替它开始,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恃其能,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28 03:07:54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老子篇章翻译之三
【题解】
此篇文章中,“尚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所推行的强国改革的政治措施,即以功名利禄奖赏有功劳的奴隶和平民百姓,鼓励他们为国立功和建功,在内强和外扩以及发展经济上为国家作出贡献,而无功的贵族即被削为平民。当时,各国争雄和互相攻战吞并,各国之中推行这种政治改革最彻底和最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因此而造就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秦国,使它在战国七雄中处于最优越的地位。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推行愚民政策:“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就是说要虚弱人民的心智,使人民不具有知识智慧地生存,只是吃得饱穿得暖,身体强壮就行了,永远使他们不具备知识、智慧和思想,使其中具有高智慧的人不敢作为。但是,既然老子说有“难得之货”,人民就会自然产生“盗”的念头,呈现“可争夺的东西”人民自然产生“心乱”的情况,那么人类的贪婪欲望就是与生俱来的,具有不可消灭性,那么,老子推行愚民政策实则就是幼稚无知的社会认识和导致国家灭亡的观念。其实,人的本质就是贪婪自私,人类和人类社会本身也必然向前发展,这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老子企图建立一个无争和无私欲的社会,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并且注定要破灭的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而已。其实,从人类自有可争夺的财富开始,在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时就为了争夺生存地盘而进行过无数次的残酷战争,到蚩尤、黄帝、炎帝时期就经历了两次为争夺生存地盘而进行的大战争:一次是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一次是黄帝与炎帝之间进行的战争,结果炎帝被打败并降服于黄帝。这些历史事实恰好说明:人类必须在社会组织和有效管理之下才能和平共处、和谐地生活,社会不是不需要管理,而是需要更为有效的组织管理,现代社会更需要能科学地组织和利用所有资源以及控制犯罪的制度和人才,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缺乏这些人才,就落后、就动乱、就被控制、就被压迫和剥削,人民生活水平就低。社会需要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更需要科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国家是不可能消亡的,只要有国家存在,国家的压迫和掠夺就不可能消除,一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对于它国实行政治、经济上的封锁、掠夺乃至于颠覆就不可避免。社会不断进步,国民的思想不断更新,国家科学技术和维护国家正常秩序的工具和思惟就必然要不断更新。自私有时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动力,在遵守法律和受约束的情况下;但是在不遵守法律、法纪和受约束的情况下会犯罪累累。人类的原始劣根性即贪婪自私是不会自行泯灭的,老子企图建立一个无争和无私欲的社会,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并且注定要破灭的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而已。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① 不尚贤:战国时期各国推行的强国政策措施,即以功名利禄奖赏为国建功和立功的平民、奴隶,而没有功劳的贵族即不进行奖赏,因此而遭受贵族集团的指责和非议。
② 贵:抬高。这里作动用。
③ 见:呈现。
④ 虚其心: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之无贪欲。
⑤ 智者:人民中有知识和智慧的人。
【译文】
不以功名利禄去奖赏人民,从而使人民不为功名利禄而付出争取的代价;不抬高难得的商品,从而使人民不为宝贵的东西而产生盗窃的念头;不呈现出可争可夺的东西,从而使人民心正不斜。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心不存在私欲,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之无贪念,为了三餐温饱就算了,同时,薄弱他们争逐名利的志气,令他们无野心,但强健他们的筋骨,永远令他们无知无智无贪念,也使他们中智慧高强的人不敢胆大妄为。按照这样的规律去治理天下,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2-28 03:28:2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老子篇章翻译之四
【题解】
这一篇是老子续讲的宇宙本体论,老子叙述了两种情况下的“道”以及它的自然秩序性,老子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而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源泉,先于上帝而存在:“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渊兮,似万物之宗”,是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可感知而不可见、不可触摸的虚体,万物都在利用“道”,而“道”的作用和被利用性是永无枯竭、永无穷尽的。同时,又是具体地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的具体规律、法则:“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作为规律、法则,它是无处不在的,是统一万事万物的一个超级链接;“挫其锐,解其纷”,作为规律存在它又产生一种秩序性。但“道”在老子的文章中是岐义重重的,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和解释。其实,“道”,乃是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是产生一切的母体,则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和拍拉图的ldea,同时又是寄存于宇宙万物之中的具体规律、法则。它不是人们所说的“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地道、天道和作为最高哲学范畴的“道”仅仅在性质上是相通的,“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自己,‘道法自然’,意思是说‘道’效法自己。老子认为‘道’是一独立体,没有对立面,绝对对待。),“道”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概念具有自然的独立性,把“道”简单地理解为天道或者等同于天道是庸俗和幼稚无知的解释。如果仅从理念去理解和把握老子所说的“道”,是不准确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它既是最高哲学范畴的理念,也是具体地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规律、法则和一种超级链接。但是如前所述,老子的“道”是岐义重重的,在他的《道德经》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和解释,事实上,老子的哲学也没有以准确的概念作为推理的阶梯,因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但是,也必须理解,在他的时代,语言和语言表达都不发达,而作为规律,当时人们所认识和把握的具体规律少之又少,因而这种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作为“理念”、“规律、法则”这种意义上的理解又是绝对的。
同时老子认为“道”是一个统一宇宙万物的超级链接:“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实际上,规律性就是一种秩序性,宇宙万物、自然的事物和社会的事物都是统一在“道”(规律)中的,任何事物的纷呈存在绝不是杂乱无章的,任何事物包括现象的产生和呈现都是“道”作用的结果,它表达一种秩序性。“道”(规律)是不可见的,却是可感知它的存在的一个虚体。由此,老子表达了他的自然主义思想和理想,他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统一在规律的超级秩序性之中,由此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回归自然,建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和谐自然社会,所以,老子提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状态下的发展是来自哲学上的根源。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① 冲:古字为盅(chong),器皿,空虚的意思。
② 盈:穷尽的意思。参看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相同。
③ 兮:语气助词,比之与现代汉语的“啊”、“呀”相同。
④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又见于五十六章。这里的“其”字都是“道”本身的属性。
⑤ 湛:沉没水中为湛。形容“道”的隐而无形,而又确实存在。
【译文】“道”啊,它无形无状,是不可见的虚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万物都在用它而用不完。多么渊深啊,它好像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它自敛锋芒,解脱世间的纠纷,可以使自己融入世间的光辉里,也可以使自己混同世间的尘浊里。它隐没得那样无形无象,看似不存在却总是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3-01 02:17:26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老子篇章翻译之五
【题解】
在这一篇文章中,老子在治国上表现了彻底的自然主义,对老百姓的善良本性加以引导的一句话也没有提,而是认为老百姓应该象大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这篇文章有三个解读层面:一、是效法天地的政治论:老子认为圣人对待老百姓如天地对于万物一样,没有私爱,天施地化,不施仁恩,贵自然,万物都依其自身规律运行,人和社会也一样,人的个别性及差异性听任其自由发展,万物都不能施加外在强制性的干预,同时,老子认为,自然之物与社会之物,其发展规律呈现同一性,统一在本性相同的规律之中,这同儒家的观念相反:儒家提倡仁义,强调发挥人的本能以及主观能动性作用,而老子则强调自然之功;二、论虚功,谓动而有功,事物的运动来自于规律的运动,事物的变化发展的无穷性来自于规律的无穷性,论之于社会事物,则劳动所以生产,天地中虚,如风箱一样,源源无穷;三、是人生论,也是政治论:人若多言,则运数穷竭,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不如守藏。老子认为万物都有其定数,万物也都有穷尽之时,这是事物相反并存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化的,三个意思都表现了老子彻头彻尾的自然主义思想。然而老子为什么如此主张呢?这得提一提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群雄并起,互相争夺,礼崩乐坏,“道术已为天下裂”,社会的混乱和传统观念的沦亡,令老子既苦闷又无可奈何。但是,人类自有可争夺的财富开始,在炎帝和黄帝以前就经历了无数次的互相争夺和残杀。到炎帝黄帝后,逐渐形成三个大的原始部落,发生了占领黄河流域的两次大战争:第一次是黄帝与炎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当时蚩尤统治长江流域);第二次是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结果炎帝被黄帝打败,炎帝向黄帝降服。但是,这些历史事实恰恰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些真理:人类必须在组织下生存并求得和平共处;人类也必须在法律、规则等约束下,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遵守法律,并通过有效的社会组织和接受强制性的管理才能求得和平共处,社会的规律性不等同于自然事物的规律性。因此,老子所主张的自然主义理想下的自然社会的生存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一厢情愿地提出回归自然社会,是不顾现实和人性的本质(贪婪自私)的天真幼稚的心态。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① 天地不仁:“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仁者,立功施化,有恩有为,而受惠者反失其本真,反失其独立性。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所以说不仁。
②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用来祭神。祭祀时,人们用匣子把刍狗装着,给刍狗披上华丽的绣巾,庄重地把它供奉在神前,并不是爱它;祭祀完毕,任人践踏,弃之不顾,还把它烧掉,也不是恨它。人们对它无所谓亲不亲、仁不仁,天地对万物亦然。
③ 圣人不仁:道家的圣人效法天地,王弼所谓“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所以说圣人不仁。
④ 橐龠:橐是牛皮袋,古人冶铁,用以鼓风炽火。龠是竹制吹管,连通牛皮袋以吹风。橐龠即古代的吹风箱。
⑤ 屈:穷竭的意思。
⑥ 数穷:物有定数,数穷而终。
⑦ 守中:静守心中不发言。
【译文】
天地是没有仁爱之心的,任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是没有仁爱之心的,任由百姓自然生活。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当中空洞,而生生不穷,发动起来便不断地出风。万物都有定数,多言有失,不如守中不说,行不言之教化,顺应天地万物自然规律。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3-07 03:04:22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老子篇章翻译之六
【题解】
这一章也是老子的本体论,继续阐发第一、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意思。此文中的所谓谷神,谷,山谷之谷也,这里取其虚义,谷神借喻的是道体,中虚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曰不死矣。牝者,雌性动物的生殖器也。这里的“道”,首先是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天地万物由此而来,老子比喻它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具有伟大母性的生产力,因此老子的哲学是活生生的生命哲学,这种表达也不仅限于此文中,纵观老子的《道德经》,不难看出它是一个生命系统,一种生命哲学的表达;第二,是规律,并且产生永久持续的作用,万物凭借它而形成、存在,利用它而生长、发展,但是万物运用它却又没有劳动自己,所以说不勤。宇宙的产生,是由“道”而来的,因此,它是天地的根本,而宇宙的毁灭也是依椐“道”这个理念,因此,一切的产生和毁灭都是依椐规律进行的。事物的形成依据的是规律,事物的消失或者灭亡也是依据规律。就像四季的草一样,它的生长与死亡(周期性表现)是因为规律。因而,宇宙的一切是因为规律而起作用的,离开了规律一切也就无从说起。人类社会的存在或创建一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个必然的进程,谁也否认不了,同时也绝对否认不了,虽然世界上的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表述,具体的社会条件、社会发展和存在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对于人类发展的必然进程,国家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个别差异性(我国自我表述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作为否认这一必然进程的借口,反而是这一必然进程的具体表现。万物都有差异性,万物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性,否认事物的差异性实际上也同时否认了事物存在的真实性。人类对自己和社会也必然产生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作为,因为人类的理性是被动地反映一切内在和外在的东西的,是利用理性思惟所创造的符号和概念反映世界(包括人的自身),因此对于社会和宇宙的必然进程也必然地受制于某些内在因素和条件的局限。东方哲学,不仅是老子的哲学,还是儒家的哲学,都有很多人性化的要求,老子的哲学是生命哲学,“道”,老子喻之为玄牝,犹如动物生产一切,这一切包括了整个宇宙的一切,无机物进化到有机物和有机物进化到生物所沿循的是规律,它产生一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产的“道”和“道”生产的一切,是大道生小道,万物流变于“道”而行,于“道”而存在,于“道”而形成或消失、毁灭,“道”或者说规律无时不在发生作用,一切都带有“道”的信息,我们从事物的出现和毁灭中感觉到“道”的存在,所有事物在“道”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同一性: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种生动性,在西方哲学中,我们看不到。老子的生命哲学这种传统在中国的风水玄学中得到继承,中国的风水玄学讲究山灵水秀,认为山水之中自然会透露出灵气,讲究地气的运转和龙脉的生成等。直到现在,风水玄学在民间的应用还是生生不息,不断引证中国生命哲学的伟大传统。“人杰地灵”这一句成语深藏着生命哲学的玄机和内在信息。风水哲学把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山一水看成一个整体的生命系统,它不是孤立的单独存在,而是从整体中去把握个体,衡量个体的存在价值,不可断章取义,相反,只有把个体放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和意义。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① 谷神不死:谷,山谷之谷,这里取其虚义。谷神借喻道体。司马光说:“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
② 玄牝:牝,雌性动物的生殖器。玄牝,象征深幽而看不见的生产万物的雌性生殖器。
③ 绵绵若存:形容“道”的连续性和无限性,以及“道”的不可见性。苏辙说:“绵绵,微而不绝也;若存,存而不可见也。”
④ 用之不勤:王弼说:“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译文】
“谷神”这个深不可测的道体是永恒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玄牝”。“玄牝”之门,天地万物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天地的根。它生化万物永不停息地运动,无形地存在着,它永不停息地发生作用是自然的,不假外力对它发生作用,同时,万物又无不在运用它。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3-09 16:55:21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老子篇章翻译之七
【题解】老子在此篇文章中,阐明谦退反进的弯转之理,借天地的无私造化之功来比喻圣人在社会中先公后能私的道理。老子首先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地存在,它们并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永久地存在。所以,圣人要效法天地,生存时要把自己的利益摆在后面,遇到危险时,把自身置之度外,这样反而能成全自己。圣人并不是无私,是因为他先成全别人的利益然后成全了自己的利益,因此,事物总是向对立面发展的,这是生活的道理也是生活哲学中真实存在的辩证关系。圣人者,完美有大作为之人也。担大任者,必先公而后私,造就社会和人类,才能成就自己;反者,必天人共愤,此至理也。但是古往今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有伟人却并没有圣人。人类社会不仅要求有才能的人,更加需要为人民为群体谋福祉、先公而后私的人,具备这种品德的人会不断地迎接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挑战自己,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具有广阔的胸怀和视野,不会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放弃奋斗,从而能发奋发图强,朝着远大的理想奋斗终身。因而,使自己在迎接各种艰难险阻的同时培养出高强的能力、才干,不会被一己之私障目,能站得高、看得远,使自己在知识、智能、胆略等方面超群出众。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容纳别人所不能容纳的,胸襟广阔,大志大勇,从而大有作为。事实上,在社会群体的生存中,你必须先为群体的生存作出贡献,令大多数人获得利益,群体才接纳和拥戴你,自觉地推举你为领导者。因为,人们总是从利益出发看问题的,你能为大家带来利益,为他人着想,他人才敬佩你,心甘情愿服从你,你会在别人的拥护当中成就大事业,在造就社会大众的同时成就自己,这是古今往来伟人的路途。而自私的人往往一叶障目,鼠目寸光,不为大众群体所接受和认同,在损人利己中自取灭亡,这是匹夫生存,被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的事实。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解放中国的伟人,首先是因为他确立了把中国建立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强大、繁荣的祖国而奋斗,所以尽管牺牲了多位亲人,而没有被悲伤压到,继续奋斗,把自己的雄才大略发挥出来,造就他成为一个世纪伟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因此,圣人学习天地,遇到利益,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身反而能占先;遇到危险,把自身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这不正是他不自私,所以能成全他的自私吗?”。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
① 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生存不为自己。自生则不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
② 后其身而身先:遇到利益,先人后己,正因为如此而成就和成全了自己,这说明了不争之德的好处。
③ 邪:同“耶”。
【译文】
天地长久地存在。天地所以能长久地存在,是因为它们为万物提供生存条件,而不是自私地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条件,所以能长久地存在。因此,圣人学习天地,遇到利益,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身反而能占先;遇到危险,把自身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这不正是他不自私,所以能成全他的自私吗?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风动松柏
秀才


注册时间: 2007-01-01
帖子: 197

风动松柏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7-03-09 23:05:08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老子篇章翻译之八
【题解】
这一篇是老子的人生篇,用水比喻上善之人,其要旨是宽大和宽容。老子认为,水性柔,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众物争,犹如圣人安居乐命处于低劣的位置而默默地为众人,老子认为这种品格才接近“道”,因为水生养了万物而不恃功不恃能,这种性质接近“道”的自然性质,这种人心如止水,与人交往表现出博大仁爱,说话像水的汛期一样真诚守信用,从事政治像水一样清静,做事像水一样善于发挥功能,动如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而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因为他像水一样不与众物争,所以不会出现过失和差错,因此他的作为就接近“道”的自然性质。可以看出,老子要求一种善于成就和覆泽万物的无私性、宽容性和接纳性。纵观《道德经》,老子的一切要求都是要符合“道”,即无为——按规律性办事。这与儒家的观念相反:儒家主张居上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仁义道德积极入世,老子却认为仁义道德是病态社会的产物,但是,正是儒家这种主张,它在汉朝便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治宗教,而道家则在汉朝与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结合,形成了道教。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儒家和道家交相影响,道家提出的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被封建王朝的最初创建者所接纳。因为,王朝的建立经历巨大的战争消耗,人口死亡过多,土地荒芜,需要恢复元气,就必须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尽快地恢复人口繁殖力和社会生产力,封建皇朝的统治者着眼于长远利益,为了使社会尽快地恢复繁荣,更加为了保持皇朝的长久生命力,不重蹈前朝的覆灭道路,惊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规律和亲身的历程,他们都关怀和关心人民,一般地说,皇朝的初建者给予人民的利益和亲切的关怀和关心程度都是比较高的,他们都能为大众着想,使生民之道顺畅。但是,封建统治者的皇权至高无上,往往使私欲和权力失控,必然道致皇朝的无一例外地灭亡。儒家倡导的道德观念,在今天来说,只有在法律和人民的监督下才能建树起来,否则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但,封建社会的乡里级别统治中,它却等同于成文的法律),或者说,不将道德观念法律条文化,把道德等同于治国行为,那么道德将是摧毁社会崩堤的洪水猛兽(事物无不向相反方向发展)。道德观念如果站在国家法律的高度看,它从来就没有什么约束力,所以在法律不健全的时代必须尽快完善法律,使国家沿着法律的轨道正常运行并产生秩序性。当代社会中,道德没有上升为法律条文,没有法律的约束力,谁也不会遵守。当代,中国人提倡道德,却最不讲道德,中国社会要疏通民道,顺应民意,还社会人民以公义性、公正性和公平性,事实上,社会也以它的公义性、公正性和公平性为标准衡量它的存在和发展价值,这已经是一条不可忽视的规律。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① 上善:不是一般的善。
② 恶:讨厌、不喜欢。人恶卑下,《论语?子张》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儒家力争上游,老子与之相反。
③ 几:接近。道无形,水有形,所以说接近。
④ 地:天高地下,至下谓之地。
⑤ 渊:沉静的深水,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
⑥ 汛:河水汛期即至,叫做信水。
⑦ 正:读为政。
⑧ 尤:过失,差错。
【译文】
最高的善象水一样。水善于润泽万物,令它们繁盛地生长,而它却从不与万物竟高下,争长短,它总是安身立命在众人所不愿去的低洼地,这种品格才最接近于“道”的自然性质啊。具有像水品德的人,其安身立命,像水一样随遇而安,善于居住低洼之地,心若止水,与人交往表现得像水一样博大仁爱,说话像水的汛期一样真诚守信用,为政像水一样清静而治,做事像水那样善于发挥功能,行动像水那样善于把握天时。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不会出现过失和差错。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是因为有所不爱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