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自动   忘密 注册注册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常见问题与解答常见问题与解答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照相簿照相簿 
 树型主题—淡雅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心 游 响 山
吟啸徐行
举人


注册时间: 2008-05-03
帖子: 1336
来自: 中国安徽
吟啸徐行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9-01-16 22:36:12    发表主题: 心 游 响 山 引用并回复

心 游 响 山

家居鳌峰桥头,宛溪河畔,与响山相距不过区区几里,步行、乘船来去也只个把时辰。但我迟迟没有成行,不是百务缠身,抽不出空闲;也不是无人陪同,怕孤身寂寞。虽说这多年情趣相投的朋友难觅,偶有一位两位,也都天各一方。可我将雏挈妻,就地取游,也不失为一件雅事。
但近些年,我仿佛患了恐游症,对实地旅游渐渐冷淡,甚至变得自闭起来。我怕像凭吊谢眺楼那样,登临送目,得来的不是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的豪情,而是时过境迁的伤感;我怕像拜谒开元寺塔那样,拂眼四周,内心深处荡漾的只是无限喟叹;我更怕像探访梅氏故里那样,踏破铁鞋,古迹无觅,目睹一幢幢新起的凡人楼宅,如同遭人豪夺,一派失落和迷惘。我宁愿在心底守着一个美好的夙愿,而不去践约。生活的经验不止一次证明,践约带来的往往不是欣喜,而是沉重的失望。曾经海誓山盟的恋人,插草焚香的金兰,日思夜梦的亲属,其变化常让你半天收不回吐出的舌头。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结婚旅行到杭州西湖,坐在石椅上,背倚一湖暗绿的湖水,苏轼诗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绝美意蕴,消失殆尽。说实在的,西湖的水质与我年幼时村中臭水塘有过之而无不及。多年后在报上读到西湖清淤,引钱塘江水灌湖,心才稍稍恢复平静。九十年代我去北京,车过黄河大桥,从车窗里望去,一条细若飘带的浑浊之水,无波无浪,缓缓蠕动,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就是李白笔下“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歌曲里反复咏唱的“你从雪山走来”的黄河,炎黄子孙的发祥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吗?后来从媒体中得知黄河断流的消息,我不禁泪眼婆娑了。
而后岁月荏苒,我也曾到过一些地方。那些名胜古迹不是被现代人唯利是图开发得不伦不类,就是被俗不可耐之流涂抹得面目全非,久村心中的美好印象,被破坏得支离破碎。于是很长一段时期,我怕寻访古迹,徒惹心头不快。
“筑土接响山,俯临宛水湄。”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李白《九日登响山》)
当年李白只身赴宣,荀媪的米饭,纪叟的老春,汪伦的盛情,融化了他久积心头的薄冰;宣城友人的热情和朝陪夜伴拂落了他仕途坎坷的惆怅;宛陵的清山秀水洗涤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他登北楼,攀敬亭,游桃潭。是年九月,重阳佳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诗人平步响山,倚峰而眺,山下宛水,波平如镜,夕阳淡铺。此时月上东天,银辉似水,直泻响潭,一阵微风,浮光跃金。诗人沉醉了,不禁捋须哦吟。
响山,俗名葫芦山,地处宣城东南隅高阜,为南郊游览胜地。它北接陵阳,西连柏山,冈峦叠翠,碧溪流玉,历代名士,倾步而至。宋梅尧臣过响山,追思古人,一路低吟“每过响山下,常思路中丞”。清蔡大杰面对响山赤壁,纵声高咏“响山突出鳌峰前,雄踞东南似虎眠”,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点破响山的龙威虎势。清路大俊着眼于响山的仙风道骨,目光俯仰,援笔而诗“下有深穴破山骨,神鲛舞鬣饥且谗”。而清袁朝选“公余揽胜出县城,独拥孤杖步响山”,俨然一幅雅士风范。
宛水、青溪二水交汇,在响山下形成深潭。倘若舟行河上,楫桨上下,水声频传,故名响潭。响潭高耸陡峭的崖壁上,严公钓台在望。自严公垂钓之后,响山寂寞,斗转星移八百秋。至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宣观察史路应在响山驻兵,建亭筑营,又使响山沸腾起来。而刺史权德舆作《响山亭新营记》,勒响山石壁之上。文曰:“揭东西二亭于双峰之上,相距百步,华轩峻宇,皆据胜势,广原疏寮,又栖灏气。碧山恒日,清疏在下。”权德舆虽算不上散文大家,但其文却传承韩柳之风,气高意畅,文才斐然,为响山增辉添势,传神扬名。让你默诵于心,爱不释手。
严公,即严子陵。这位东汉的隐士,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师游学,且情笃意厚。刘秀登基称帝后,严光不仅不去溜须怕马,沾同窗的光,反而避开刘秀的征召,隐姓埋名。他著羊裘而四方云游,曾垂钓于宣城响潭。而今社会,一些文士多热衷于黑厚学,两只眼睛死死地盯住关系。倘有一线希望,便伺机而动,翻家谱,攀远亲,总想借权傍势,沾点官运,捞点财气,与严光的高风亮节相比,优劣不判自明。自严光响潭垂钓之后,响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就折射着一种傲视权贵、鄙弃功名、清操自守的神采。
响潭,又名龙潭。据县志载,仙人窦子明曾于此潭钓走“白龙”。窦子明,何许人也,我不得其详;白龙何故藏身响潭,是行善还是为恶,我所知寥寥。总之,这一切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不过响山倒真印了唐刘禹锡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此,响山则以一方仙山,响潭则以一方圣水,端坐于尘世变迁中,不时擦亮人们的神往。
而今,伫立鳌峰桥头,但见浊浊浅流,缓缓北去。顾目南望,树被伐,山遭削,楼房栉次鳞比,一切景致今非昔比。行舟响潭,移步响山,则旧梦难圆。我移居宣城已一年有余,却蛰伏斗室,不作巡游,是怕去捅失望的蜂窝,承受被蛰的疼痛。
忽然,我忆起桓蠡、王选两位官员,他们对宣城的发展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桓蠡,字茂伦,晋明帝时官至散骑常侍。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出任宣城内史。他曾于陵阳山上,兴筑城墙。城墙总长七里,世称子城,这是宣城最早的城池。后来苏峻叛乱,桓蠡率兵征讨,战死于泾县,马革裹尸而还,归葬城北五十里外的东门渡。我若再有机会路过此处,当向着位先贤默致哀思,以表怀念。而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91年),王选出任宣州刺史,又大兴土木,扩筑城池。西北拓至敬亭山麓,东过宛溪河,并跨河建桥设水门,城池广轮三十里,是宣城历史上最大一次增拓城池工程。今日宣城经过两次设市,大规模建设,城池也只在原先旧址上,稍有拓展。
我常想,在迅疾流逝的岁月之河里,湮没是让人哀叹和惊心的。楼兰文明早已埋入荒沙下,名闻遐迩的第二大咸水湖罗布泊,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流尽了最后一滴泪。而美丽的孔雀河,也没能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最大季节河塔里木河,也流量锐减,正在走向衰亡之途。如今黄河频频断流,长江三峡,这条洞穿中国历史的文化长廊,也在不断的蓄水中沉入江底。古云梦泽湖面缩减过半,早已将桂冠拱手让给了鄱阳湖。即便今日有幸登上岳阳楼,老杜诗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气象,孟浩然笔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势,也只能永远搁在想象的世界了。
天涯若比邻,初唐诗人王勃的预言,早在汽车火车车轮的反复碾压下,飞机翅膀的高速超越里,变成现实。可在今天一日万里的云游中,纵然胜迹重览,总也不是古人眼里的山水,笔下的城阁楼塔了。而毛泽东“往事越千年”,“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词句不断涌来,聊可以作为我心情和感受的写照,甚至也可以说是今天,乃至未来的谶语。

2004年7月12日于芳草庵
_________________
彰显自我爱好,弘扬民族文化,追求诗意生活.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William Zhou周道模
探花


注册时间: 2007-06-10
帖子: 3950
来自: 中国四川广汉
William Zhou周道模北美枫文集
帖子发表于: 2009-01-17 15:06:53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诗思在时空中飞扬,文字从史籍里漫出。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灵魂的歌唱.
周道模
返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发送私人留言 博客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表情图案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更多表情图案
1页/共1页           阅读上一个主题 阅读下一个主题    
北美枫 首页 ->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跳到: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