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美就上海公報達成協議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72年   二月27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國政府一直采取敵視政策。但是,由於新中國不斷壯大,在國際生活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迫使美國逐步改變它對中國的做法。1971年10月,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恢復新中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剋鬆訪華,中美關係掀開了新的一頁。尼剋鬆表示:“自己過去的觀點同杜勒斯有相似之處,現在認為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應該改變,要順乎潮流,否則將為潮流所掩沒;美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較好的關係,將對所有國傢有利。
  2月21日下午,毛澤東會見尼剋鬆,兩位領導人就中美關係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訪問期間,周恩來總理同尼剋鬆總統,姬鵬飛外長同羅傑斯國務卿,對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和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廣泛、認真和坦率的討論。尼剋鬆一行訪問北京後,還訪問了杭州和上海。2月27日,中美雙方在上海就聯合公報達成協議。28日,中美雙方發表了聯合公報。
  《公報》中,雙方各自闡明了自己的立場。一致同意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解决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美國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所有中國人都認為衹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確認從臺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的。雙方同意擴大兩國人民的瞭解,增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方面的聯繫與交流。尼剋鬆訪華和上海公報的發表開闢了中美關係新的前景。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