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 人物列表
但丁 Dante Alighieri彼特拉克 Francesco Petrarca塔索 Torquato Tasso
朱塞培·翁加雷蒂 Giuseppe Ungaretti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Salvatore Quasimodo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Eugenio Montale
马可·波罗 Marco Polo马可·奥勒留 Marcus Aurelius卡萨诺瓦 Casanova
玛丽亚·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科里纳 Corina罗伯特·巴乔 Roberto Baggio
克拉苏 Crassus庞培 Pompeii恺撒 Gaius Iulius Caesar
屋大维 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安东尼 Anthony斯巴达克斯 Spartacus
罗穆卢斯 Romulus陆马·庞培留斯 Numa Pompilius提比略 Tiberius Claudius Nero
卡利古拉 Ga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克劳狄一世 Tiberius Claudius Drusus Nero Germanicus尼禄 Nero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
加尔巴 Servius Sulpicius Galba奥索 Marcus Salvius Otho维特里乌斯 Aulus Vitellius Germanicus
苇斯巴芗 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提图斯 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图密善 Titus Flavius Domitianus
涅尔瓦 Marcus Cocceius Nerva图拉真 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哈德良 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
安敦宁·毕尤 Antoninus Pius维鲁斯 Lucius Ceionius Commodus Verus Armeniacus康茂德 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
佩蒂纳克斯 Publius Helvius Pertinax尤利安努斯 Marcus Didius Severus Julianus塞维鲁 Septimius Severus
卡拉卡拉 Caracalla马克里努斯 Marcus Opellius Macrinus迪亚杜门尼安 Marcus Opellius Antoninus Diadumenianus
埃拉伽巴路斯 Elagabalus亚历山大·塞维鲁 Alexander Severus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 Edmondo De Amicis
乔万尼·卜伽丘 Giovanni Boccaccio卡尔维诺 Italo Calvino路易吉·马莱巴 Luigi Malerba
乔万尼奥里 Rafaello Giovagnoli乔苏埃·卡尔杜齐 Giosuè Carducci奥莉娅娜·法拉奇 Oriana Fallaci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Niccolò Machiavelli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乔万尼·薄伽丘 Giovanni Boccaccio
弗朗西斯科·萨伊塔 Francesco Saita安德烈·波切利 Andrea Bocelli奥维德 Ovid
奥里亚娜·法拉奇 Ao Liyana falaqi皮耶罗·费鲁奇 Piero Ferrucci弗朗西斯科·阿尔贝隆尼 Francesco Alberoni
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意大利 意大利文艺复兴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
达文西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注 1],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芬奇城皮耶罗先生之子──列奥纳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按照艺术史学者海伦·加德纳的说法,他的兴趣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范围和深度,而且“他的思想和人格似乎是超出常人的,而他本身却是神秘又疏远”。Marco Rosci提出尽管现在已经有许多关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推测,他的世界观却是从本质上符合逻辑的而不是神秘的,他使用的经验主义的手法在那个时期也是不寻常的

达·芬奇是公证员瑟皮耶罗·达芬奇和农民妇女卡特琳娜的非婚生子女,他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中一个叫做芬奇的地方出生成长。列奥纳多从小在著名的佛罗伦斯画家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的画室受教育。他的早期工作生涯都是为米兰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服务。他后来在罗马波隆那威尼斯工作,在弗朗索瓦一世授予他的法国的家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年。

达·芬奇过去与现在都主要以画家著称,并以其画作写实性和极具影响力闻名。在他的作品中,《蒙娜丽莎》是最负盛名且最常被模仿的肖像。《最后的晚餐》被认为是所有时期中最多被复制的宗教绘画,只有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的声望能与之媲美。列奥纳多的绘画《维特鲁威人》也被认为是一个文化的象征,他被复制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如欧元、教科书和T恤衫上。他的绘画中有15张遗留了下来,之所以数量这么少,是因为他持续不断地,频繁地用新技术进行灾难性的试验以及他作画时一贯的拖延[注 2]。不论如何,他的作品,连同他那包含了速写、科学图解和关于绘图本质思想的笔记手稿,使他成为了同时代中只有米开朗基罗才能与提并论的、对后世的艺术家有巨大影响的艺术家。

达·芬奇受到人们的尊崇是因为他技术上的独创性。他具有超越当时的广泛构思,其中著名的概念性发明有:直升机机关枪机器人坦克太阳能聚焦使用、计算器双层壳,他还勾勒出了板块构造论的基本理论框架。但达 · 芬奇的作品中衹有极少数画作流传下来,加上散布在形形色色收藏中包括了绘画、科学示意图、笔记的手稿。达·芬奇的发明大多是超前的,在当时,只有少数设计在当时被建造出来,而多数设计在当时是不可实现的[注 3]。但达·芬奇的一些小发明,例如一个自动的绕轴机,一个用于测试金属线的张力的机器,这些发明第一次预示了一个有制造业的世界[注 4]。他在解剖学土木工程光学流体力学方面都有过重要的探索。

生平

参见:达·芬奇的私人生活

童年(1452-1466)



 

位于芬奇的达·芬奇儿时故居

 

 

已知最早的达·芬奇画作——《阿莫谷》(作于1473年),现藏于乌菲兹美术馆

 

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的4月15日(儒略历)“在夜幕降临三个小时后”[注 5]。在芬奇的托斯卡纳小山镇,阿尔诺河流过的山谷附近,当时这个地方是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领地。达·芬奇的父亲叫瑟·皮耶罗·达芬奇,是佛罗伦萨的法律公证员,因此十分富有。他的母亲卡泰丽娜是农妇。达·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注 6]。达·芬奇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姓,他的全名“Li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思是:“芬奇镇皮耶罗先生之子——列奥纳多”。他名字中的“ser”只表明他的父亲是一个绅士。

关于达·芬奇的童年所知甚少。他五岁前和母亲一起居住在芬奇村镇,1457年以后他和他的父亲、祖父母、叔叔弗朗切斯科居住在芬奇小镇。他的父亲和名叫阿尔比耶拉(Albiera)的十六岁女孩结了婚。她喜爱达·芬奇,但死得很早。达·芬奇16岁时,他的父亲和20岁的Francesca Lanfredini结婚。直到他的第三次和第四次结婚后,达芬奇的父亲才有了合法的子嗣

达·芬奇没有正式地学过拉丁语、几何和数学。后来,达芬奇记录了他小时候的两次小意外。一只隼(猎鹰)在他的摇篮上空盘旋,它尾巴上的羽毛扫到了他的脸。还有一次,他在山里探索时发现了一个洞穴,虽然害怕里面会藏有怪兽,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后还是进去一探究竟

达·芬奇的童年已成历史疑案。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乔尔乔·瓦萨里,记述了一个当地的农民做了一个盾牌,请达·芬奇的父亲皮耶罗在盾牌上作画。儿子达·芬奇在上面画了一个吐着火舌的怪兽。这张画栩栩如生,令人觉得十分恐怖,皮耶罗便把它卖给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中介,艺术中介又把这幅画卖给了米兰的公爵。然后皮耶罗才用转让这幅画赚的钱给那个农夫买了一个新盾牌,上面绘有一个被箭穿过的红心。

这幅画描绘了只穿着遮羞布的耶稣,站在凹凸不平的浅溪边上。他的右边是为他进行洗礼的圣若翰洗者,手执十字架,把水洒在耶稣的头上。耶稣的左边是两个跪着的天使。耶稣头顶上的是上帝的手和滑翔的白鸽。

 

耶稣受洗(1472–1475)—Uffizi,由委罗基奥和达芬奇共同作画

 

职业生涯

目前已知最早有日期记录的达·芬奇作品是1473年8月5日以阿诺河谷(Arno valley)的笔及墨水绘成的画作。在1476年至1478年间达·芬奇接受了两件画约,由此臆断当时他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

大约在1482年至1498年间,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聘雇达·芬奇并允许他和学徒开设工作室。这个位置就是1495年米兰公爵企图拯救米兰避免被法国查理斯八世统治,将70吨青铜铸造成武器的地方,而这些材料原本是达·芬奇打算用来制作马雕塑

1498年,当法国回归路易斯十二世统治时,米兰不战而降,斯福尔扎家族因此被推翻了。达·芬奇仍在米兰待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清晨,他发现骏马的实物大小黏土模型被法国弓箭手拿来当作标靶练习。达·芬奇与他的挚友兼助手沙莱以及第一个描述复式簿记的朋友卢卡·帕西奥利离开米兰来到曼图亚,两个月后到达威尼斯。在威尼斯,达·芬奇被聘为军事工程师。随后于1500年4月终回到佛罗伦斯。

在佛罗伦斯,达·芬奇进入教宗亚历山大六世之子凯萨·波吉耳的部门,担任军事建筑暨工程师,并随凯萨·波吉耳游遍意大利。1506年,达·芬奇回到米兰,那时继瑞士佣兵被驱逐出法国后,马克西米连·斯福尔扎(Maximilian Sforza)在米兰复辟。

在1513年至1516年间,达·芬奇住在罗马,当时著名的画家像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很活跃,不过达·芬奇并没与这些艺术家经常接触。然而在可能违背艺术家的想法下,他却是将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大卫像”重新安置在佛罗伦萨的关键人物。

达·芬奇人生最后的三年,受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移居到法国昂布瓦斯弗朗索瓦一世赠予达·芬奇克劳斯·吕斯城堡作为居所,达·芬奇则为香波尔城堡设计了螺旋双梯。

1519年达·芬奇病逝,葬于昂布瓦斯城堡的圣·于贝尔小教堂。

科学与工程

主条目:达·芬奇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发明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在科学与艺术之间并无相互排斥的极端现象。达·芬奇钻研科学、工程领域就像他的艺术作品般令人难忘与突出。手稿中约13,000页的笔记与绘画全是混合艺术与科学所组成的纪录。这些纪录是达·芬奇在欧陆行程中透过观察周遭并不断的创作而来。左撇子的他终其一生均以镜像写字。对左利手作者来说,将羽毛笔由右向左拉过来写比由左向右推过去写容易,而且不会将刚写好的字弄糊。因此,他的日记都是镜像字。

在科学上,达·芬奇是一个钜细靡遗的观察家,能以极精细的描述手法表示一个现象,但却不是透过理论实验来验证。因为缺乏拉丁文数学的正式教育,同时期的学者大多未注意到在科学领域中的达·芬奇。而达·芬奇则靠自学懂得拉丁文。也曾有人说达·芬奇打算发表一系列包含各种主题的论文,但终未实现。

解剖学

 

达·芬奇关于人体比例的作品──《维特鲁威人》。

 

 

达·芬奇的《胚胎研究》(约在1510年)

 

达·芬奇在师从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时开始认识人体解剖学。当时委罗基奥坚持要所有门徒学习解剖学。当达·芬奇成为成功的艺术家时,得到于佛罗伦斯圣玛丽亚纽瓦医院(Ospedale Santa Maria Nuova)解剖人体的许可。之后他在米兰马焦雷医院(Ospedale Maggiore)以及罗马圣灵医院(Ospedale Santo Spirito;第一个意大利本土医院)作业。1510至1511年,则与托尔医生(dottore Marcantonio della Torre;1481年—1511年)共同工作。30年内,达·芬奇共解剖了30具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体。当与托尔医生共同工作时,达·芬奇准备出版解剖学理作品并制绘了超过200篇画作。然而,他的书直到1680年(辞世161年)才以《绘画论》为名出版。除了人体外,达·芬奇也解剖了禽鸟以作为解剖结构比较。

达·芬奇画了许多人体骨骼的图形,同时他也第一个具体描绘脊骨双S型态的人。他也研究骨盆骶骨的倾斜度,以及强调骶骨不仅非单一形态,而且是5个椎骨组成。达·芬奇也能卓越地表现人类颅骨的形态以及脑部不同的交叉截面图,如横断面、纵切面、正切面。他画了许多图,内容包括肺脏肠系膜泌尿道性器官甚至性交。他是第一个画出子宫中胎儿(他希望了解“生育奇迹”)同时也是第一个画出腹腔中阑尾的人。此外达·芬奇经常描绘颈部和肩膀的肌肉肌腱。2005年,达·芬奇的画作激发一位英国心脏外科医师领先发展一个修补受损心脏的新方法

他可说是局部解剖图宗师,不仅在研究人体解剖学方面表现杰出,而且在涉猎其他动物解剖时一样表现出色。达·芬奇不只关心身体结构,也关心生理功能,这使得他变成解剖学家生理学家。他积极寻找外观有明显生理缺陷的人作为模特儿以便画成滑稽的画作来突显生理功能的意义。达·芬奇还可以同时一手作画一手写字。

基于人体解剖学研究也使得达·芬奇设计出史上第一个机器人。这个被称作达·芬奇机器人的设计可能是在1495年完成,这一草稿直到1950年代才被发现。目前不知这个设计是否要作成实体。

一般均认为达·芬奇对人体构造的了解可以说对他在绘画方面有相当大助益。

发明及工程学

由于着迷飞行现象,达·芬奇做了鸟类飞行的详细研究,同时策划了数部飞行机器,包括了以4个人力运作的直升机(但因机体本身亦会旋转故无法作用)以及轻型滑翔翼。1496年1月3日,他曾测试了一部自制飞行机器但以失败告终。

1502年,达·芬奇曾为伊斯坦布尔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二世土木工程专案制作单一跨距达240米(720英尺)的桥梁草图。这个设计打算让桥梁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口的金角湾。但因巴耶塞特二世认为无法建设而未施行。2001年,奠基于达·芬奇的设计,威卜琼·山得达·芬奇专案(Vebjørn Sand Da Vinci Project)让此桥以小桥的形式在挪威付诸实行。而在2006年5月17日,土耳其政府决定在实地建设达·芬奇桥跨越金角湾让该桥终究成形。

1490年,达·芬奇将无段连续自动变速箱概念绘制成草图。今日,达·芬奇的变速概念以现代化形式实际使用在汽车上。此外,无段连续自动变速箱也已经在拖拉机雪上摩托车速克达机车等使用了许多年。

由于达·芬奇曾任军事工程师,笔记中也包含了数种军事机械的设计:机关枪、人力或以马拉动的武装坦克车子母弹、军用降落伞、含呼吸软管以猪皮制成的潜水装等等。不过,后来他却认为战争是人类最糟的活动。其他的发明包括了潜水艇、被诠译为第一个机械计算机的齿轮装置,以及被误解为发条车的第一部可程序化行动机器人。此外,达·芬奇在梵蒂冈那些年里,曾计划应用太阳能而使用凹面镜来煮水。尽管达·芬奇大多数的发明在他的生平并未实现,但在IBM赞助下,实作了许多模型在昂布瓦斯克劳斯·吕斯城堡达·芬奇博物馆展示

 

达·芬奇绘制的超巨型弩



 

达·芬奇在昂布瓦斯城堡设计出武装坦克车



 

达·芬奇手稿中的坦克



 

达·芬奇的武装坦克车内部



 

达·芬奇所绘的菱方八面体(rhombicuboctahedron),1509年出现在卢卡·帕西奥利的《神圣比例》(Divina Proportione)中

手稿

参见:列奥纳多·达·芬奇作品列表 § 手稿

达芬奇生前留下大批未经整理的用左手反写的手稿,难于解读。只有到17世纪中叶,才有学者整理出小部分达芬奇手稿。达芬奇的主要手稿丢失了二百多年,直到1817年才重见天日。

达·芬奇手稿分几大类:

  • 绘画论》1817年从乌尔宾诺图书馆发现经达·芬奇弟子弗朗西斯科·梅尔兹整理的绘画论手稿
  • 论雕刻
  • 论建筑:包括教堂草图、拱型结构分析
  • 论生理:论人的生死、记忆、智力和欲望
  • 论解剖学
  • 论动物学
  • 论天文:论地球、太阳和行星
  • 论地理:论地下水,地质学,意大利运河,法国的道路,论开矿
  • 论哲学
  • 小故事
  • 书信

达·芬奇终其一生每天都做笔记,并以个人独特的镜像反写字书写。尽管大多数人认为达·芬奇是为了保守秘密,但比较合理的看法则是镜像反写才合乎左撇子书写的天性。达·芬奇记录了他的素描发明建筑设计力学元素、绘画构想、人体解剖、物品清单甚至向他借钱的人。这些不同形式大小的手稿原先在他辞世后散布在朋友手中,现在主要收藏在卢浮宫西班牙国家图书馆米兰盎博罗削图书馆以及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大英博物馆将达·芬奇的手稿(位于BL Arundel MS 263)精选上网,放在“Turning the Pages”的分页中。达·芬奇手中主要的科学纪录──莱斯特手稿则为比尔·盖茨所拥有,目前每年在全世界不同的城市展览。

对那些认为达·芬奇想要将他的观察普及为大众知识的人来说,为何达·芬奇不出版或以不同的方式散布手稿内容,至今仍是一个谜。科技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达·芬奇将手稿有如个人游记般保存,那么想将这些成果用于不当之处的人将无所查阅(比方坦克车)。直到19世纪,这些手稿都一直处于隐匿状态,但对那时的科技发展而言,已无直接助益。2005年1月,研究人员发现所谓的达·芬奇秘密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用来作飞行及其他先进科技研究,发现的位置在佛罗伦斯市中心的古罗马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大殿隔壁修道院的一间事先封闭的房间

个人

 

意大利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外的达·芬奇雕像

 

 

蒙娜丽莎

 

私下,达·芬奇始终保持秘密。并宣称其厌恶肉体关系,曾说“与生儿育女有关的任何事令人厌恶,人若没有美好面孔以及美感质素将会早亡”。根据后来佛洛依德分析艺术家时的解释,达·芬奇是性冷感

性取向

1476年,达·芬奇还在委罗基奥门下时,被匿名指控与一名叫作雅客布·沙特瑞里的17岁模特儿发生鸡奸行为,而这名模特儿还是当时已知有越轨性行为的案例。经过2个月的调查后宣告无罪,虽然表面上看来没有任何目击证人出庭,但是也有人宣称那是由于达·芬奇父亲受人敬重的社会地位所致。在那之后,达·芬奇和关系人等一直在佛罗伦斯值夜官的监视下度日。值夜官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执法机关,负责取证鸡奸等非法行为,这些案件都保留在当时行政官和值夜官的法律文献中。

直到16世纪,达·芬奇被指控有恋童癖都一直是人们讨论的主题。在《梦之书》(Il Libro dei Sogni)中有一段关于《断袖之恋》(l'amore masculino)的虚构对话,由同一时代的艺术评论家兼理论家吉安·保罗·洛马奏所写,书中出现的虚构主角达·芬奇说:“可知男性之爱仅是道德的产物,一起以不同的友情加入男人中,就从幼年进入男人的爱中,如同更多健壮的朋友一样。”在这段对话中,对谈者向达·芬奇打听他与助手沙莱(il Salaino)的关系,“你在那个佛罗伦斯之爱玩背后游戏吗?”虚构主角达·芬奇回答:“可真多次呀!在我心里他可是一个漂亮年轻人,尤其他才15岁。”

 

达·芬奇的仆人兼助手──沙莱。画者佚名(1495)

 

吉安·贾可蒙·卡坡蒂·达奥伦诺绰号沙莱(Salai)或依尔·沙莱诺(il Salaino),被乔尔乔·瓦萨里描述为一位“达·芬奇所陶醉的细卷发优美青年”。1490年,10岁的沙莱方进入达·芬奇家。但是他们关系并不好,因为在一年后达·芬奇为沙莱作了一个行为不端纪录,说他是“小偷、骗子、顽固且贪吃”。记录中说“小恶魔”沙莱至少有5次偷走金钱及值钱的东西,并将钱花在服饰及24双鞋中。然而过了30年,沙莱仍旧是达·芬奇的同伴、仆人兼助手。在两人相识的初几年于达·芬奇的笔记中也发现有卷发俊男图。

 

印加魅地天使

 

维多利亚女皇的收藏中,有一件1518年所作的情色画作《印加魅地天使》(Angelo Incarnato),后面也有沙莱的名字。达·芬奇依据沙莱的外观所绘的主要作品《施洗者圣约翰》看起来有趣诙谐且袒胸露肩,评论家如马丁·肯普(Martin Kemp)及詹姆士·沙士罗(James Saslow)批评该画灌输同性恋思想。在《亚特兰堤斯抄本》(Atlantic Codex)书背所发现的情色作品描述沙莱两腿背后有阴茎队伍行军。达·芬奇的画作也包括男女交媾图,但是在他死后被一位神父发现并且破坏掉。

1506年,达·芬奇遇到一位伦巴底贵族的15岁儿子Francesco Melzi(Count Francesco Melzi)。梅尔兹曾在信中提到对达·芬奇的感觉,直陈是“深情且至热的爱”。沙莱事实上也接受梅尔兹存在,而且他们3个还在意大利旅行。梅尔兹也变成达·芬奇的学徒及同伴,甚至是达·芬奇最偏爱的学生。

虽然沙莱称之为达·芬奇的“学徒”(pupil),他也声称达·芬奇“教了他很多绘画方面的东西”,但和其他学徒相比,例如Marco d'Oggiono和Giovanni Antonio Boltraffio,通常认为他的作品艺术价值很少。1515年,沙莱曾以安得瑞亚·沙莱(Andrea Salai)为名为丽莎·乔宫多(Lisa del Giocondo)画裸体肖像,即画作《蒙娜·瓦娜》(Monna Vanna。达·芬奇也为乔康达夫人绘了一幅肖像画《蒙娜丽莎》,《蒙娜·瓦娜》与之比较相形失色。达·芬奇去世后,他的画作便归学徒们和助手沙莱所有。其中达·芬奇遗赠了沙莱《蒙娜丽莎》,在他的遗嘱里《蒙娜丽莎》被估为505意大利里拉,这对于此幅面积不大的肖像画来说是非常之高的估值。达·芬奇在佛罗伦斯的日子还有许多在不同领域著名或者影响历史的朋友。包括在1502年至1503年任职于凯萨·波吉耳之下而结识席撒。在这时间,也认识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后来变成好友。此外,也包括了法兰西那斯·贾弗黎尔斯伊莎贝拉·黛丝恬,这两位带达·芬奇来到曼切华,而达·芬奇也为他们画肖像

素食主义

从达·芬奇的作品和早期传记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刚正不阿的人;也因尊重生命让他成为一位素食者。尤其当他把向乳牛挤奶视为偷窃时,“全素”这个词刚好适用于他。乔尔乔·瓦萨里记录了达·芬奇的一件逸事:当达·芬奇还是青年时,经常在佛罗伦斯购买笼中鸟,然后将其释放。他也是一位备受尊崇的审美鉴赏家,特别是露天舞台创作。达·芬奇应该是在青年时接受素食主义并终此一生

指纹

2006年12月,人类学家宣布已重建达·芬奇左手食指指纹。达·芬奇的母亲是从君士坦丁堡来的奴隶,证据是鉴定出60%中东裔人口都有相同的指纹螺旋特征。人类学家预期可以证实达·芬奇日常生活作息的细节。但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犯罪学副教授Simon Cole对此反驳说:“你不能凭这些统计去预测一个种族,尤其是只看一根手指时。”

睡眠

达·芬奇睡眠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额外频繁的打盹减少睡眠时间。

异教信仰

人们广泛推测达·芬奇信仰正统基督教或者异教

 

施洗者圣约翰

 

评价

 

救世主》(Salvator Mundi),2017年以4亿5000万美元售出,创下单一艺术品的最高拍卖价纪录。

 

“……在那些典范中,于佛罗伦斯任官职的有为百姓前,唯有他不断的展现该如何抬昇乔凡尼(S.Giovanni)洗礼池,而能涉足其中不损坏之,并且在激烈的争论中说服其他人这是可能的,虽然之后他又让每个已恍然大悟的人知道其实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实现。”

──乔尔乔·瓦萨里,《达·芬奇的一生》

代表性作品

更多信息:列奥纳多·达·芬奇作品列表

图集

 

圣母领报》(Annunciation),1472年–1475年,收藏于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

 

岩间圣母》(Virgin of the Rocks),1483年–1486年,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最后的晚餐》(Last Supper),1498年,收藏于意大利米兰恩宠圣母

 

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 and St John the Baptist),1499年—1500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蒙娜丽莎》(The Mona Lisa (La Gioconda)),1503年—1507年,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圣母子与圣安妮》(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1508年,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施洗者圣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1513年-1516年,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抱银鼠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1485年-1490年,收藏于波兰克拉科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



 

女子肖像》(Ginevra de' Benci),1474年-1476年,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艺廊

 

三博士来朝》(Adoration of the Magi),1481年-1482年,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



 

基督受洗》(Battesimo di Cristo),1470年-1475年,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

大众文化

  • 达·芬奇密码》 ——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小说与改编电影
  • 手机游戏《Fate/Grand Order》——2015年以“Caster”职阶、2019年以“Rider”职阶登场,在游戏中被描述为使用某种手段让自己变成如蒙娜丽莎的女性外观的男性,作为“Caster”职的宝具为“万能之人”、“Rider”职则是“超越界限”。

注释

  1. ^ 达·芬奇是闻一多首创翻译名,乃按意大利语音译。旧译“达文西”乃按英语翻译;意大利语“ci”应读成“奇”(普通话)或“迟”(粤语),而非“西”(普通话)或“思”(粤语)。
  2. ^ 有15幅重要的画作,有的是整张有的是大部分,被大多数艺术史学者认可为列奥纳多的画作。这个作品数原则上只包括在板上的油画,但它却包括了一幅壁画,一幅画在纸上的大规格画作以及两幅只有初步处理的作品。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作品被或多或少认为是列奥纳多的作品。
  3. ^ 文艺复兴时期,冶金术和工程学的现代科学方法只处于萌芽阶段。
  4. ^ 达·芬奇的许多有实用意义的发明都被视作可作为基础的模型陈列在芬奇博物馆。
  5. ^ 在达·芬奇祖父瑟·安东尼奥的日记里写到:“4月15日,星期六,入夜三个小时,我的一个孙子诞生。”这个日期是按照儒略历记载的。佛罗伦萨地方时下午6时40分日落,日落后三小时大约是晚上9时40分,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应该算是4月14日。把这个日期转换到新的历法应该加9天,所以按照现代的历法达·芬奇是在4月23日出生的
  6. ^ 有资料显示,卡泰丽娜或许是一个来自中东地区的奴隶,或者“最起码来自地中海沿岸地区”。根据在芬奇的列奥纳多博物馆的馆长历桑德罗·维佐西的说法,有证据表明皮耶罗有一个中东奴隶叫作Caterina。至于达·芬奇的中东血统是根据复原的指纹得知的。正如文章中所说,60%的中东原住民复原指纹都有这种回旋。但文中还表示,这个说法被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犯罪学、法学和社会学教授西蒙·科尔所否定:“人们不能用这种证据判定一个人的种族,况且是人们只有他一个手指的指纹。”

参考文献

引用

  1. ^ 跳转至:1.0 1.1 1.2 Gardner, Helen. Art through the Ages. 1970: 450–456.
  2. ^ 跳转至:2.0 2.1 2.2 Vasari, Boltraffio, Castiglione, "Anonimo" Gaddiano, Berensen, Taine, Fuseli, Rio, Bortolon.
  3. ^ Rosci, Marco. Leonardo. 1977: 8.
  4. ^ John Lichfield, The Moving of the Mona Lisa, The Independent, 2005-04-02(accessed 2012-03-09)
  5. ^ Vitruvian Man在以下继续多其他网站中被以"iconic"提及Vitruvian Man, Fine Art Classics, Key Imag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uriosity and differenc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1-30.; The Guardian: The Real da Vinci Code
  6. ^ The Controversial Replica of Leonardo's Adding Machine. [201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9).
  7. ^ 跳转至:7.0 7.1 Vezzosi, Alessandro. Leonardo da Vinci: Renaissance Man. 1997.
  8. ^ 跳转至:8.0 8.1 达·芬奇的诞生被记录在其祖父瑟·安东尼奥的日记里,安吉拉·欧提诺·德拉·基耶萨(Angela Ottino della Chiesa)在《列奥纳多·达·芬奇》(雷纳尔公司)和《列奥纳多·达·芬奇》(威廉·摩罗出版公司,1956年)中都曾引用这个日志。
  9. ^ della Chiesa, Angela Ottino. The Complete Paintings of Leonardo da Vinci. 1967: 83.
  10. ^ Falconi, Marta. Experts Reconstruct Leonardo Fingerprint. USA: Fox. Associated Press. 2006-12-01 [2010-01-06] (英语).
  11. ^ 跳转至:11.0 11.1 Bortolon, Liana. 达芬奇所生活的年代. London: Paul Hamlyn. 1967.
  12. ^ Rosci, p. 20.
  13. ^ Rosci, p. 21.
  14. ^ Brigstoke, Hugh. The Oxford Companion the Western Art. Oxford, ENG, UK. 2001.
  15. ^ Vasari, Giorgio. Lives of the Artists. Penguin Classics. 1568: 258–9.
  16. ^ BBC NEWS | Health | Da Vinci clue for heart surgeon
  17. ^ The U.S. 公共电视网(PBS), aired in October 2005, a television programme called "Leonardo's Dream Machines", about the building and successful flight of a glider based on Leonardo's design
  18. ^ 存档副本. [200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0).
  19. ^ 存档副本. [2006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8月22日).
  20. ^ http://auto.howstuffworks.com/cvt.htm
  21. ^ 存档副本. [2006-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03).
  22. ^ http://www.bl.uk/onlinegallery/ttp/ttpbooks.html
  23. ^ 存档副本. [2006-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2).
  24. ^ Sigmund Freud, Gesammelte Werke, bd VIII, 1909–1913
  25. ^ Saslow, Ganymede in the Renaissance: Homosexuality in Art and Society, 1986, p.197
  26. ^ E quante volte! Considera che egli era uno bellissimo giovane, e massime ne' 15 anni. Giovanni Paolo Lomazzo, "Il Libro dei Sogni;"(1563) in Scritti sulle arti; Centro DI, Firenze, 1974; vol 2, dialogue 5
  27. ^ Oreno website (Italian)
  28. ^ Saslow, ibid., passim
  29. ^ Augusto Marinoni, in "Io Leonardo", Mondadori, Milano 1974, pp.288,310
  30. ^ Crompton, Louis: Homosexuality and Civilization. NY, 2003. p.269
  31. ^ Giorgio Vasari. Lives of the Artists. Penguin Classics, trans. George Bull 1965. 1568: 265. ISBN 0-14-044164-6.
  32. ^ 存档副本. [200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3).
  33. ^ Kemp, Martin. Leonardo da Vinci: the marvellous works of nature and 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61–262 [10 October 2010]. ISBN 978-0-19-280725-0.
  34. ^ Rossiter, Nick. Could this be the secret of her smile?. London: Telegraph.co.UK. 2003-07-04[2007-10-03]. ... It's a probate document listing the possessions of Leonardo's life-long companion, Salai ... It includes a painting valued at 505 lire, which was a small fortune in those days. So it must have been a masterpiece, almost certainly left to Salai by Leonardo himself...
  35. ^ Michael Rocke, Forbidden Friendships epigraph, p. 148 & N120 p.298
  36. ^ Leonardo da Vinci's Ethical Vegetarianism
  37. ^ History of Vegetarianism - Leonardo da Vinci
  38. ^ Maria Falconi, Experts reconstruct Leonardo fingerprint, Associated Press, December 1, 2006.
  39. ^ 何谓达·芬奇睡眠法
  40. ^ “爱午睡一族”较放松、抗压力强

来源

  • 《芬奇论绘画》,(意)达芬奇 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11,1983.6,1986.9(包含列奥纳多的Codex Urbinas Latinus全文)
  • 《达·芬奇论绘画》(意)列奥纳多·达芬奇 著;戴勉 编译,朱龙华 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633-3848-1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朱龙华 著,人民出版社,2004 ISBN 978-7-01-004025-7
  • The Notebooks of Leonardo da Vinci, Vol I,II compiled and tr. by J.P. Richter,Dover ISBN 978-0-486-22572-2(英、意对照)

延伸阅读

  • Jean Paul Richter. The Notebooks of Leonardo da Vinci. Dover. 1970. ISBN 978-0-486-22572-2 and ISBN 978-0-486-22573-9 (paperback). 2 volumes. A reprint of the original 1883 edition.
  • Frank Zollner & Johannes Nathan. Leonardo da Vinci: The Complete Paintings and Drawings. Taschen. 2003. ISBN 978-3-8228-1734-6 (hardback).
  • Fred Bérence. Léonard de Vinci, L'homme et son oeuvre. Somogy. 1965. Dépot légal 4° trimestre 1965.
  • Charles Nicholl. Leonardo da Vinci, The Flights of the mind. Penguin. 2005. ISBN 978-0-14-029681-5.
  • Simona Cremante. Leonardo da Vinci: Artist, Scientist, Inventor. Giunti. 2005. ISBN 978-88-09-03891-2 (hardback).
  • John N. Lupia, "The Secret Revealed: How to Look at Italian Renaissance Painting,"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Times, Vol. 1, no. 2(Summer, 1994): 6-17.(ISSN 1075–2110)
  • Sherwin B. Nuland, "Leonardo Da Vinci." 176 P. Phoenix Press. 2001. ISBN 978-0-7538-1269-3
  • Michael H. Hart. The 100. Carol Publishing Group. 1992. ISBN 0-8065-1350-0 (paperback).

外部链接


Leonardo da Vinci (English: /ˌləˈnɑːrd də ˈvɪni, ˌlˈ-, ˌlˈ-/;[a] 14/15 April 1452[b] – 2 May 1519) was an Italian polymath of the High Renaissance who is wide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painters of all time (despite fewer than 25 of his paintings having survived).[c] The Mona Lisa is the most famous of Leonardo's works and the most famous portrait ever made. The Last Supper is the most reproduced religious painting of all time and his Vitruvian Man drawing is also regarded as a cultural icon. He is also known for his notebooks, in which he made drawings and notes on science and invention; these involve a variety of subjects including anatomy, cartography, painting, and palaeontology. Leonardo's collective works compose a contribution to later generations of artists rivalled only by that of his contemporary Michelangelo.

Properly named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d] Leonardo was born out of wedlock to a notary, Piero da Vinci, and a peasant woman, Caterina, in Vinci, in the region of FlorenceItaly. Leonardo was educated in the studio of the renowned Italian painter Andrea del Verrocchio. Much of his earlier working life was spent in the service of Ludovico il Moro in Milan, and he later worked in Rome, Bologna and Venice. He spent his last three years in France, where he died in 1519.

Although he had no formal academic training, many historians and scholars regard Leonardo as the prime exemplar of the "Renaissance Man" or "Universal Genius", an individual of "unquenchable curiosity" and "feverishly inventive imagination." He is wide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diversely talented individuals ever to have lived. According to art historian Helen Gardner, the scope and depth of his interests were without precedent in recorded history, and "his mind and personality seem to us superhuman, while the man himself mysterious and remote." Scholars interpret his view of the world as being based in logic, though the empirical methods he used were unorthodox for his time.

Leonardo is revered for his technological ingenuity. He conceptualized flying machines, a type of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 concentrated solar power, an adding machine, and the double hull. Relatively few of his designs were constructed or even feasible during his lifetime, as the modern 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metallurgy and engineering were only in their infancy during the Renaissance. Some of his smaller inventions, however, entered the world of manufacturing unheralded, such as an automated bobbin winder and a machine for test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wire. He is also sometimes credited with the inventions of the parachute, helicopter, and tank. He made substantial discoveries in anatomy, civil engineering, geology, optics, and hydrodynamics, but he did not publish his findings and they had little to no direct influence on subsequent science.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