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柳亚子 Liu Yazi(现代中国)沈尹默 Shen Yinmo(现代中国)海子 Hai Zi(现代中国)
洛夫 Lo Fu(现代中国)舒婷 Shu Ting(现代中国)徐志摩 Xu Zhimo(现代中国)
席慕容 Ximurong(现代中国)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食指 Si Zhi(现代中国)
刘半农 Liu Bannong(现代中国)北岛 Bei Dao(现代中国)顾城 Gu Cheng(现代中国)
卞之琳 Bian Zhilin(现代中国)戴望舒 Dai Wangshu(现代中国)多多 Duo Duo(现代中国)
昌耀 Chang Yao(现代中国)向明 Xiang Ming(现代中国)孤夜赏雨 Gu Yeshangyu(现代中国)
离离 Chi Chi(现代中国)陈忠坤 Chen Zhongkun(现代中国)熊焱 Xiong Yan(现代中国)
绝壁孤侠 Jue Biguxia(现代中国)迪拜 DiBai(现代中国)祁鸿升 Qi Hongsheng(现代中国)
杯中冲浪 Wang XuSheng(现代中国)鲁绪刚 Lu XuGang(现代中国)余刃 Yu Ren(现代中国)
白琳 Bai Lin(现代中国)太阳岛 Tai Yangdao(现代中国)秋叶 Qiu She(现代中国)
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周梦蝶 Zhou Mengdie(现代中国)郑愁予 Zheng Chouyu(现代中国)
兰语凝嫣 Lan Yuningyan(现代中国)刘华明 Liu Huaming(现代中国)陆华军 Liu Huajun(现代中国)
离开 Chi Kai(现代中国)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林泠 Lin Ling(现代中国)
商禽 Shang Qin(现代中国)罗门 Luo Men(现代中国)西川 Xi Chuan(现代中国)
欧阳江河 Ouyang Jianghe(现代中国)翟永明 Di Yongming(现代中国)杨炼 Yang Lian(现代中国)
张错 Zhang Cuo(现代中国)田间 Tian Jian(现代中国)阿垅 A Long(现代中国)
纪弦 Ji Xian(现代中国)灰娃 Hui Wa(现代中国)马骅 Ma Hua(现代中国)
覃子豪 Qin Zihao(现代中国)林亨泰 Lin Hengtai(现代中国)蓉子 Rong Zi(现代中国)
痖弦 Ya Xian(现代中国)杨唤 Yang Huan(现代中国)羊令野 Yang Lingye(现代中国)
林徽因 Lin Huiyin(现代中国)白萩 Bai Qiu(现代中国)管管 Guan Guan(现代中国)
方军
现代中国  (1954年)
籍贯: 北京

军事纪实 arm record of actual event; on-the-spot report《我认识的鬼子兵》

阅读方军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方军
  方军 (1954~)北京人。中共党员。小学五年级辍学。当过首钢铆工,现为南京艺海潮书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艺苑》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诗书画皆能,精书法,擅画鹰,工诗文。先后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其作品苍劲雄浑,气韵天成,潇洒流畅,蕴含着内在的艺术魅力。佳作多次入选全国书画大展,并获得一、二等奖。从2001年始在全国省会城市举办《方军书法作品全国巡回展》。先后在福州、广州、海口、郑州、济南、太原、上海、南昌、武汉、杭州、合肥、石家庄、天津、西安等地展示精品力作。
  人物经历
  1954年生于北京,1973年参军,在军队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在日本《读卖新闻》北京分社当日本记者助手,继到日本驻华大使馆领事部工作。 1990年在北京一家报社任记者,随后赴日本留学,曾在日本两所大学学习社会学和经济统计学, 1997年3月回国。12月发表了处女作《我认识的鬼子兵》,之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兼任北京社会科学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
  著有专著《我认识的鬼子兵》、《最后一批人》等。作品获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图书奖、中国第十一届图书奖、1998年中国政府广播奖等。
  个人荣誉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美术报》、《书画艺术》以及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一百多家传媒进行了专题报导。精品被国家文化部、美术馆、名人纪念馆、中南海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收藏。出版有《方军书法集》、《方军书法作品全国巡回展专集》、特别报道《方军?全国书法巡回个展第一人》。艺术成就被中国文联确认为“有突出成就的书画家”,荣获“二十世纪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作品评价
  方军的第一本书《我认识的鬼子兵》畅销大江南北。他的第二部力作《最后一批人》,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与读者见面。
  
  这部书的全名是《1931-1945亲历日本侵华战争的最后一批人》,一共有三本,目前只出版了第一本,后两本将陆续推出。
  
  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方军这部书也写了八年。也许这不仅是数字上的巧合,更是方军的抗战情结、老兵情结、历史情结的再一次凸显。
  
  方军是八路军的后代,血管里流淌着抗日烈士的血。1991年,他到日本留学时就是一个“另类留学生”,专门采访当年的侵华老兵。他负载着父辈的使命,要对那些杀害父辈的罪人们无情地进行灵魂的拷问。回国后,方军写了他的成名作《我认识的鬼子兵》,引起轰动。在他的努力下,曾经有好几个80岁以上的“老鬼子”到中国公开谢罪。
  
  从1997年开始,方军便萌发了采写“最后一批人”的念头并付诸行动。这些人包括: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原国民党军抗日将士,东北抗联老战士,回国参战的华侨,援助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虎队、驼峰航线的老飞行员,抗战中的中国知识分子,被日军强掳到日本的中国劳工,被日军强掳为性奴隶的“慰安妇”,战争中的受害平民,战争中降生的军人子女等十几类人。方军力图通过这些人物的不同命运,全方位展现残酷而惨烈的抗战历史。
  
  在方军的写作初衷里,有两个关键词使用频率很高。其一是“抢救”。方军说:当年的战争见证人大都垂垂老矣,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今天他同我谈话,也许明天就只有照片了,如果我不去采访记录,活在他们心中的那段记忆就不复存在了。夸张地说,历史的一页就这么翻过去了。”因此,方军以一种争分夺秒“抢救”史料的心态进行采访写作。
  
  其二是“口述史”。方军多次提到:在“博物馆学”里有三个名词:人证、物证、口述史。方军对“口述史”情有独钟,因为在少年时代,有两部历史丛书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部是《红旗飘飘》,一部是《星火燎原》,共有几十本,数百亲历者亲口讲述,记录了中国革命进程中整整一个时代人的命运和思想。抗日战争也是一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鸿篇巨制,方军认为,他写的两本书都是抗日战争的口述史,“我填补了两个空白,一是让中国人了解了老鬼子;二是告诉大家当年的抗战老兵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8年来,方军的足迹遍及全国甚至延伸至国外,一共采访了260多人,受访者的年龄跨度从66岁到105岁,都是当年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幸存者。方军的笔锋不仅对准了这些人物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昂壮阔,还着力描写了他们平淡的晚年生活。一个个引人感叹的故事让读者深思:战争与国家和人生交织在一起,究竟怎样影响着那个时代的人们甚至他们后代的命运?
  
  因此,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局限在“战争人证”、“口述历史”这一点上,而是一部敢于向残酷真相提问,揭示战争遗留者真实命运的好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