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芈 |
網筆號: | 鬻熊子、鬻子、熊蚤 |
閱讀鬻熊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
鬻熊,出土楚簡中又寫作媸酓,又稱穴熊,芈姓,季連的後裔,如同服侍父親一樣跟隨西伯昌,不幸早死,其子熊麗繼位,周成王日後封鬻熊的曾孫熊繹為子爵。
鬻熊(Yù Xióng):本名熊蚤,又稱鬻熊子、鬻子(已知最早的道傢人物之一,起子書之始),玄帝顓頊的後裔,楚國的先祖,楚國開國君主熊繹之曾祖父。大約生活於公元前11世紀。
商朝末年,鬻熊協助周文王起兵滅商,並成為周文王的老師和火師。周成王時,成王感念鬻熊的功勞,封鬻熊的曾孫熊繹為子爵,楚始建國。
楚是各國裏面相對偏嚮母性的,芈姓當然是母姓,而且“楚”的國名就是為了紀念女性(出土的楚簡《楚居》如是說),楚先鬻熊,是已知最早的道傢人物之一,道傢崇尚母性多元,以柔剋剛,陰陽調和,損有餘,補不足,協調均衡,是人類碩果僅存的母係社會思想遺留。被學界認為是楚地黃老道傢的起源之一。
中文名 鬻熊 名 鬻熊子、鬻子、熊蚤 國 籍 楚國 民 族 華夏族 職 業 楚人首領 主要成就 協助周文王滅商朝,並成為周文王的老師和火師 繼 任 熊麗 曾 孫 熊繹
目錄
1 周朝功臣
2 宗教大巫
3 傑出政治傢
周朝功臣
鬻熊是周文王姬昌的老師和火師(官)。
周成王姬誦時,追封功臣後裔,他的曾孫熊繹受封於楚蠻,建立楚國。
鬻熊著有《鬻子》一書。《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傢有《鬻子》二十二篇,小說傢類有《鬻子說》十九篇”。劉勰《文心雕竜·諸子第十七》:“至鬻熊知道,文王咨詢,餘文遺事,錄為《鬻子》。”今傳《鬻子》僅二捲。
宗教大巫
作為傑出大酋的鬻熊,還通曉法術,是一位有聲望的宗教大巫。
其先輩原為芈[mǐ] 姓,芈國後裔。芈姓是所謂“祝融八姓”之一,始祖為季連。季連的後世子孫鬻熊為周文王師。古書記載,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為氏,但據出土戰國晚期楚國銅器銘文,楚君名號皆以酓為氏。鬻熊曾孫熊繹僻處荊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帶),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河南南陽淅川縣丹江水域),從此立為國傢。楚人最初根據地在河南新鄭(新鄭在上古時期又稱為有熊,有熊相傳為黃帝的國號)。著名考古學家唐蘭在《西周青銅銘文分代史徵》中說:“華,地名,在今河南密縣(今屬新鄭)。華邑在新鄭,有熊之墟,祝融之墟。重黎,鄶國均在新鄭”。楚王之所以是芈姓熊氏很可能就是因為被封在祝融之墟附近的華陽,祝融之墟也叫有熊之墟。在上古文字中,“華”與“芈”這兩個字的寫法十分相像。
楚的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區和江漢平原一帶,後逐漸嚮西溯江而上擴展到今四川東端,嚮北溯漢水而上擴展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陽盆地和丹江流域,嚮南擴展到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嚮東沿淮水和江水擴展到今河南東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東南部、江蘇、浙江一帶。楚人與漢水中下遊和長江中遊一帶荊蠻、濮、苗蠻等原始民族雜居,東周以後這些民族逐步被楚人徵服。
楚人的主體是芈姓季連部落,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連部落後裔為主,其中又以鬻熊傢族為核心。當地的荊蠻居民一部分成為楚人的組成部分,但多是庶族。
傑出政治傢
鬻熊要求執政者委任賢吏、改惡從善、賞罰嚴明的政治主張,說明楚國先祖鬻熊是傑出的政治傢。
鬻子的政治主張,首先是要遵行“道”,在行“道”的前提下,君臣遇合,互相信賴,共同完成大業。他說:“君子不與人謀之則已矣,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君子遵道而行,能不能被君主接受,這要看君主是賢明還是昏庸。所以,他又說:“故君子之謀,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見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不能必見信。”這說明,衹有君明臣賢,二者相遇合,“道”才能得到推行應用。因此,賢臣的作用能否發揮,要視君主是否賢明而定。什麽是“道”呢?鬻子說:“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為天下人謀福祉的政令,就是“道”。這在商末周初的奴隸製社會,提出為天下人謀福祉的政治思想,無疑是進步的。這一思想,被五百多年後的孔子繼續和發展,成為儒傢學派核心思想仁政的基石。 (摘自《楚國先祖鬻熊是傑出的政治傢》,作者:丁有國 湖北鄂州職業大學教授,研究方向:文史)
鬻熊,姓芈,名熊,又稱熊蚤或芈蚤。祝融氏的後代,是陸終第六子季連的後裔。鬻熊九十歲拜見文王,文王把他當做老師。到了武王,成王都把他當做老師。成王大量分封異姓諸侯,其時鬻熊已經去世,鬻熊的兒子熊麗、孫子熊狂也都已去世。故封他的曾孫熊繹於楚地,子孫都以熊為姓。傳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主。鬻熊有《鬻子》一捲。《史記·楚世傢》記載:“鬻熊先生輔佐文王,去世早。熊通說:‘我的先人鬻熊淵博,是周王的老師。去世早。’”但《鬻子》說九十歲纔見文王,之後有武王、成王嚮他求教封康叔於衛的事,算起他的年齡應該超過一百一二十歲纔對。所以前面說到的去世早指的是未及受封就去世,而不是說不長壽。故楚人以鬻熊為始祖(楚人奉顓頊帝高陽氏為先祖,老童、祝融為遠祖,鬻熊為始祖)。
鬻熊被熊氏傢族尊為始祖。
名言:
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謂之道,除去天下之害謂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