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nghù:  mìmǎ:  zìdòng   wàngmì zhùcèzhùcè
博客群博客群    博客新闻博客新闻   chángjiànwèntíyǔjiědáchángjiànwèntíyǔjiědá   
sōusuǒsōusuǒ    chéngyuánlièbiǎochéngyuánlièbiǎo    chéngyuánzǔchéngyuánzǔ    zhàoxiāngbùzhàoxiāngbù 
 shùxíngzhùtíhéngdànyǎ
běiměifēng shǒuyè -> 现代诗歌 fābiǎoxīntiè   huífùtièzǐ
11.11
白水
大学士


zhùcèshíjiān: 2006-10-02
tièzǐ: 14102
láizì: TORONTO
白水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08 15:22:02    fābiǎozhùtí: 11.11 yǐnyòngbìnghuífù

11.11
—停战纪念日的反思

聚焦,在金字塔尖
与夕阳的轨迹遥相辉映
落霞如火
火不在偏厢,不在妈妈忙碌的灶台
不再飘香的袅袅炊烟
火,不在暖阁,不在婴儿摇篮边的烛光
不再温馨的低吟浅唱

火在荒芜的原野
舔噬,大片大片倒伏的枝干,谁用镰刀收割?!
The Harvest of Death
那大片大片曾经年轻的鲜活
死亡的收成!!
尸骨,石碑,火红火红的虞美人
茫茫然,任烈焰,任灰烬,任大脑的空白飞扬驰骋
为谁而战?而死,而弃骨他乡?
纵然一副空空皮囊,也罢
纵然血成河,骨成山,也罢。纵然!
纵然那些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也罢?!

午夜,寂静的,我环膝冥思
轻声再问:为谁而战?而死,而弃骨他乡?
你飘然而至
久久地,滞于我的指尖,指天
指地,指辉煌的落日,指
金字塔尖,谁的指,在一排排耸立于键盘的石碑上敲:
“我看见,故乡
那枚明晃晃的孤月,是妈妈挂在天上
一滴清洌的泪珠。”


每年的11月11日是加拿大的“Remembrance Day”,这一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
1918年11月11日清晨 ,德国政府代表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表明德国投降。至此,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为纪念这一天,各国将11月11日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 每逢纪念日,欧洲各国(如英国、法国等)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凭吊战争死难者,同时祈祷和平永驻。

‘死亡收成’("The Harvest of Death"):战场上阵亡的联邦军。提摩西·欧苏利文(Timothy O'Sullivan)摄于1863年7月5。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gnis
秀才


zhùcèshíjiān: 2014-04-01
tièzǐ: 176
láizì: 中国厦门
gnis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08 17:15:53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quote="白水 Moonlight"]11.11
—停战纪念日的反思

聚焦,在金字塔尖
与落日的轨迹遥相辉映
晚霞似火
火不在偏厢,不在妈妈忙碌的灶台
不再飘香的袅袅炊烟
火,不在暖阁,不在婴儿摇篮边的烛光
不再温馨的低吟浅唱
……
我看见,故乡
那枚明晃晃的孤月,是妈妈挂在天上
一滴清洌的泪珠。”
赏读新作!问候朋友。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白水
大学士


zhùcèshíjiān: 2006-10-02
tièzǐ: 14102
láizì: TORONTO
白水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09 18:56:12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quote="gnis"]
白水 Moonlight xièdào:
11.11
—停战纪念日的反思
...


谢谢你的鼓励,问好周末。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冰清
同进士出身


zhùcèshíjiān: 2007-03-29
tièzǐ: 1921

冰清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0 06:14:22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集悲悯、伤痛、拷问于一;融“价值判断”在血淋淋的战场战事。
——这不一般的追思、悼念,其哀情哀痛,当是更为理性,更为深沉!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白水
大学士


zhùcèshíjiān: 2006-10-02
tièzǐ: 14102
láizì: TORONTO
白水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0 19:12:07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冰清 xièdào:
集悲悯、伤痛、拷问于一;融“价值判断”在血淋淋的战场战事。
...


谢谢冰清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适逢停战纪念日,前些天又读了才女苏珊的散文,更为她散文后配的照片所震动。战事,带来太多灾难。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山城子
榜眼


zhùcèshíjiān: 2007-05-23
tièzǐ: 4771
láizì: 中国贵州
山城子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1 00:06:26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所幸,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增强,社会文明在进步,尽管小的摩擦不断,但世界性的战争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fāsòngdiànzǐyóujiàn 博客
山城子
榜眼


zhùcèshíjiān: 2007-05-23
tièzǐ: 4771
láizì: 中国贵州
山城子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1 00:06:49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所幸,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增强,社会文明在进步,尽管小的摩擦不断,但世界性的战争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fāsòngdiànzǐyóujiàn 博客
黑眼睛的苏珊
童生


zhùcèshíjiān: 2011-10-10
tièzǐ: 28
láizì: Toronto
黑眼睛的苏珊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2 12:33:00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我看见,故乡
那枚明晃晃的孤月,是妈妈挂在天上
一滴清洌的泪珠。”

喜欢这句诗意盎然而又悲哀的诗句。

作为一个儿子的母亲,我永远诅咒战争。龙应台在《大江大海1949》的扉页上写道:“战争,有胜利者吗?”,的确,对于普通百姓,对于无数失去儿子的母亲,失去丈夫的妻子,无论胜方还是败方,她们的痛苦都是一样浓烈的。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liúlǎnfābiǎozhědezhùyè
白水
大学士


zhùcèshíjiān: 2006-10-02
tièzǐ: 14102
láizì: TORONTO
白水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5 14:32:27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山城子 xièdào:
所幸,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增强,社会文明在进步,尽管小的摩擦不断,但世界性的战争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

但愿。问好老师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白水
大学士


zhùcèshíjiān: 2006-10-02
tièzǐ: 14102
láizì: TORONTO
白水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5 14:52:14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黑眼睛的苏珊 xièdào:
我看见,故乡
...
问好才女,严格说自幼我就是个崇拜英雄的人,特别是那些为正义而战而血洒疆场的人。直到现在,每每读到“In Flanders Fields”还会为之感动。后来互联网发达了,太多关于战争的报导,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白水
大学士


zhùcèshíjiān: 2006-10-02
tièzǐ: 14102
láizì: TORONTO
白水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5 14:53:32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Flanders Fields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2]






2

诗歌翻译


编辑

在佛兰德斯战场,罂粟花随风飘荡

一行又一行,绽放在殇者的十字架之间,

那是我们的疆域。而天空

云雀依然在勇敢地歌唱,展翅

歌声湮没在连天的烽火里

此刻,我们已然罹难。倏忽之前,

我们还一起生活着,感受晨曦,仰望落日

我们爱过,一如我们曾被爱过。而今,我们长眠

在佛兰德斯战场……

继续战斗吧

请你从我们低垂的手中接过火炬,

让它的光辉,照亮血色的疆场

若你背弃了与逝者的盟约

我们将永不瞑目。纵使罂粟花依旧绽放

在佛兰德斯战场……[2]






3

创作背景


编辑

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西南部交界处有个重要军事阵地——佛兰德斯,它是十分关键的防线,沿英吉利海峡一带,一直抵达瑞士边境。一战期间,加拿大万千热血青年赴欧参战,在法国和比利时交界的佛兰德斯死伤惨重。有无数无名战士为保卫祖国而牺牲,长眠在佛兰德斯的黄土之下。[3]

1915年春,第二次伊普尔战役(Battle of Ypres)期间,麦克雷负责在佛兰德斯前线包扎和治疗伤员。履行外科医生职责的同时,他还充担过枪手,也负责殡葬服务。战友亚历克西斯·赫尔墨(Alexis Helmer)在此期间战亡。安葬完好友亚历克西斯·赫尔墨中尉的次日,麦克雷坐在一辆停在伊伊锡尔运河(Canal de l'Yser)畔包扎站附近的救护车后,用笔在一张从发件本上撕下的纸上宣泄他的痛苦,看着盛开在沟渠里、在十字架间的野生罂粟花,灵感汩汩而出:泣血的罂粟花下长眠着为国捐躯的战士,勇敢的云雀掠翅飞过连天的烽火,生者怀念与往生者共度的时光,祈求胜利与和平的火炬照亮曾经的疆场……麦克雷用弥足珍贵的二十分钟写下了十五行诗,这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一战著名诗篇《在佛兰德斯战场》。

一个年轻的士兵见证了麦克雷写诗的全过程。西里尔·艾林逊,这个年仅22岁的军士长,看到麦克雷时,他正在投递信件。麦克雷抬头看了一下正走向他的军士长,继续埋头写他的诗。“他脸色非常疲倦但又平静,如我们所写的,”艾林逊回忆道,“他时不时地环顾四周,目光游移到赫尔默的坟墓上。”写完之后,他从艾林逊手上接过邮件,一句话也没说,把他手里的纸交给这位年轻士官。艾林逊为他所读到的东西而深深打动:

“这首歌如实地描绘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色。第一行的"blow”这个词发表在Punch杂志上时才有,起初并未被使用,而是被用在倒数第二行。他在那行用那个词是因为那个早晨罂粟花确实在温柔的东风中飘荡。我从未想过有一天它会变成墨香四溢被发表,在我看来它只是我们所看到的情形的写实而已。”

实际上,正如艾林逊所言,这首诗确实差点没能为世人所知。麦克雷对此诗并不满意,把它丢弃了。但一个战友——渥太华报纸的前编辑,第一炮兵旅指挥官Edward Morrison中校,或是参谋J.M. Elder中校——二者之一,把它取回并寄给伦敦的报纸。The Spectator拒绝发表它,幸运的是,Punch在1915年12月8日发表了这首诗。

麦克雷的这首诗是有史以来最有意义的战争诗篇之一,它是1915年伊普尔战役留给这个世界的永恒遗产。[4]






4

诗篇意义


编辑




佛兰德斯罂粟
佛兰德斯罂粟[2]
在每年11月11日的前后,人们都会在胸前佩带一朵小红罂粟花来缅怀战争期间的丰功伟绩和告诫子孙后代今天的和平来自不易。[3]
佩戴罂粟以表追思始于美国。一个名叫莫伊拉·米迦勒的美国人,在读完《在佛兰德斯战场》之后,感触颇深,她决定永远佩戴罂粟花以表追思。米迦勒小姐在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工作。1918年11月9日,星期六,她负责主持一个有多国代表参加的基督教青年会战时秘书会议。为了感谢她的盛情招待,一些代表馈赠了她一笔钱。米迦勒小姐告诉他们,她将用这些钱来买罂粟花,同时也告诉了他们关于麦克雷和《在佛兰德斯战场》的故事,并说她将永远佩带罂粟花以示追思。受此启发,法国代表盖琳女士想到了卖人造罂粟花筹集资金用以帮助贫困的士兵和他们的家属。她把她的理念在欧洲盟国间的社会机构内广为推广。

1919年,为了培养大家的荣誉感,英国组成了由退役士兵及其家属组成的英国军团。陆军元帅,后来的欧洲战场英军总司令黑格伯爵,决定设计一个徽章,用以表达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的祝愿。他最终采用了罂粟花作为徽章——这天恰好是11月11日,阵亡将士纪念日。

1921年,联盟采纳了这一想法,宣告:“澳大利亚英联邦返乡水兵及士兵联盟及英帝国和协议国其他返乡战士组织在国际大会上通过决议,认定佛兰德斯罂粟花为停战周年纪念日的纪念佩带用花。”

“采纳佛兰德斯罂粟花为返乡战士在上述日子佩带的纪念花,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象征物可以代表那片英雄们曾经为之而战斗的战场,也没有任何其他一种花可以圣化那片英雄们长眠的土地。”[4]

《在佛兰德斯战场》是所有战争题材的诗歌中最具感染力、最广为传颂的诗歌之一。此诗旨在纪念为保卫祖国而献身的战士,蕴含着作者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思想。比利时布鲁日的雕刻家Pieter-Hein Boudens设计了一个纪念碑以纪念约翰·麦克雷中校。这首诗就刻在纪念碑上,俯瞰着伊伯拉斯的战争遗迹。[3] [5]






5

作者简介


编辑




约翰·麦克雷
约翰·麦克雷[4]

约翰·麦克雷中校(英文全称:Lieutenant Colonel John Alexander McCrae),诗人、医生、作家、艺术家和一战士兵,187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市。一战期间,他在欧洲战场写下著名诗篇《在佛兰德斯战场》,流传甚广。1918年,麦克雷因病逝世。[6] 1966年,其在安大略省的出生地——麦克雷故居被加拿大政府辟为国家历史遗址。[7]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chenrunmin
进士出身


zhùcèshíjiān: 2009-11-21
tièzǐ: 2427
láizì: nanjing.jiangsu.china.
chenrunmin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15 18:56:27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很见诗歌的思想运作性,擦出思想的火花。马年快乐幸福,吉祥如意! 学习,顶上 问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来自南京,普通大众中的人。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fāsòngdiànzǐyóujiàn
白水
大学士


zhùcèshíjiān: 2006-10-02
tièzǐ: 14102
láizì: TORONTO
白水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23 16:41:33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chenrunmin xièdào:
很见诗歌的思想运作性,擦出思想的火花。马年快乐幸福,吉祥如意! 学习,顶上 问好朋友.


谢谢鼓励,问好周末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杯中冲浪
进士出身


zhùcèshíjiān: 2006-09-29
tièzǐ: 2891
láizì: 中国
杯中冲浪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1-29 01:16:37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最后一节很精彩,有恻然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
杯中冲浪.披履而行
http://blog.sina.com.cn/shoutao006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白水
大学士


zhùcèshíjiān: 2006-10-02
tièzǐ: 14102
láizì: TORONTO
白水běiměifēngwénjí
tièzǐfābiǎoyú: 2014-12-18 09:54:50    fābiǎozhùtí: yǐnyòngbìnghuífù

杯中冲浪 xièdào:
最后一节很精彩,有恻然的感觉。


谢谢鼓励。问好节日
fǎnyèshǒu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博客
cóngyǐqiándetièzǐkāishǐxiǎnshì:   
biǎoqíngtúàn
Very Happy Smile Sad Surprised
Shocked Confused Cool Laughing
Mad Razz Embarassed Crying or Very sad
Evil or Very Mad Twisted Evil Rolling Eyes Wink
Exclamation Question Idea Arrow
gèngduōbiǎoqíngtúàn
1yè/gòng1yè           yuèdúshàngyīgèzhùtí yuèdúxiàyīgèzhùtí    
běiměifēng shǒuyè -> 现代诗歌    fābiǎoxīntiè   huífùtièzǐ
tiàodào:  
凡在本网站发表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杂志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观点与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上传图片,版权自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