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种倾向--《张杰抒情诗选》印象[刘华](
2010-01-19 10:37:15
生活需要选择,需要生存的理由。张杰选择了诗歌。他激情而又平静地倾诉着内心巨大的轰鸣。这条喝着汉江水长大的西北汉子,企图以持久的热情抵达一种永远不可抵达的方式,他的脚步一直朝着精神的高地盘亘着行走着。。。
生活不会辜负一个痴心之人。--《张杰抒情诗选》的出版便是证明。我不敢妄断他的优劣,也不愿站在朋友的立场抱以偏爱。但其中有许多打动了我的句子使我有一种急于言表的冲动。
从该集的80余首诗歌的形骸来看,张杰应是一个乡土诗人。因为他的诗多是咏吟故乡山水,人物的。怀抱古今,情游万仍,魂系家圆。正如内容提要所言:“诗人纯粹的诗歌精神和富有探索的文本实践,在此得以充分的展现。”
是的,张杰走着一条探索之路。1985--1998诗人的目光关注着生存环境中的繁华世事,人物命运。“永远的朋友”,“江籁”两辑中的大部分诗歌可窥其笔致。我鼓呼其存在的意义,但我不得不说,这时的张杰在语言方式极其结构上还太诚实,恣肆汪洋的叙述,复选如数家珍地宣扬着本土文化。读这些诗,在被逼人而目的笼笔重彩深深打动之余,你会有些令人窒息的雷同之撼。《金州导游图》和《春天到香溪洞去》,《女人》和《钱》是一辆车上的四个轮胎,载着诗人一路前行在故乡美丽的热土上。
1990年诗人张杰在赴缪斯之约的途中,寻得了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他策动着青春的快马,斩断旧习的羁绊,“去掉铜臭和烦躁/去掉枯草与沾沾自喜/让精神之花去抢占纯粹的天空。”[《写作的克制》]他的诗歌理想是崇高的,也是成功的。他“在行走中目击了纯粹的水。感性的石头。沉默的钢铁。动人的血。刹那的辉煌。。。。在与万物交谈和领悟中获得了果实,”“明天的雪与精神之大鸟或厚度,张力与形式使我临诗歌。”《自序》。
在《塔》一诗里,展示了诗人对佛文化的独特理解,他为一种精神寻找寓所,让图腾不再以碑的形式出现:“走进或远离/对置身在/多少楼台风雨中的塔影/能不肃然起敬”《塔》。
《鱼。水。翁》是诗人在海边沙滩拾得的一颗奇石。“先雨而后翁呢/水万年不语”多么纯真而执拗的诘问啊。有些自寻烦恼吗?谁去寻答案才是傻子呢!但你想过没有?不想行吗?
《投入与再回首》:在重复来临的夜晚,诗人坚守在阵地上,动作或者思考始终被一声隐隐哭泣缠绕--"我重复着一个地方/像黄郦重复着歌唱/",但现实往往容不得我们沉醉太久,醒复醉,醉复醒,两个极端给人以似真似幻的快感--"重复一个地方/故事绝不会多余".
《比较与纯粹》是11首偈吧?!朋友,让目光深深地沉下去,万念俱灰,你会看见一个风流而冷漠的"僧人"在巢居,在田野里,在高岗上面对一枚燃烧的桃红,"将无病呻吟扔向后方",甩甩头,勇敢地走向远方。远方在何处?远方还在远方,远方有些东西总可以找到的。而“守株待兔之心/依旧吗”非耶?是耶?“雪旧落在屋顶/较去年厚些“熟悉处无风景”,但有永远的“牡丹花/自1882始/香溢至今”。但有心中的江水汨汨流淌着,“时肥。时瘦”,但有“那纤纤之手握成一个圆点”。。。
左手一个“圆点”,右手一把利剑,胯下一匹神骏,一个雄心勃勃的战士在文字沙场驰骋,他想整出杀气腾腾的句子献给我们这个时代,我想我们不会拒绝诗人的好意吧。
这是第一本诗集。是热爱他的人给他的嘉奖。也是诗人给自己的鼓励。
下一步呢?诗人该给自己下第二道战书了。
【注:《张杰抒情诗选》1998年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著名诗人牛汉题签,作者刘华系年轻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