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阳光下的翅膀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王婆三只眼》(4)美色堪豪饮 痴情愿自囚


2007-09-12 21:24:48


《王婆三只眼》(4)美色堪豪饮 痴情愿自囚


——两首爱情诗的赏析和比较 *[司马策风]





——洛夫

用一根芦管从你的眼中汲取,上升上升,
青脉就象一条新劈的运河,畅通无阻。

饮你满身的光,你的神奇,以及完整,
十九岁的隐笑和浅浅的的羞红,
你原是一只洁白的玉杯。



窗 口


——司马策风


某年某月某一天,
一个剪影倚窗前,
一个回眸谜一般。

哦,窗口,令我心颤,
呵,窗口,打开了我黎明的封面
在你绿色的栅栏里,
我愿作一个永久的囚犯。




诗歌大多短小的好。无论新旧体诗歌中外诗歌,大凡广为传颂的名篇,多数为十行左右或更短。

短诗的难点是构思的巧妙和独特,否则你何以从众多的佳作中站立起自己独特的形象呢?第二,一定要有一两句佳句才能打动人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两首诗名字不同,但切入点相同。从眼睛着手,但是手法与风格却大为不同。

先看《饮》:第一句起句大胆独特超出一般想象,居然用一根芦管从眼睛去汲取——这不是诗人的大胆妄为,就是诗人已经沉醉于那波光潋滟的美人眼了。第二句接着发挥联想,饮什么——他要饮少女满身流光溢彩的奇美。接着,又饮那若有若无的笑和一抹羞红——这可是少女身上最为动人之处——不然,中国人在造“妙”字时怎么会特别选取了“少女”两字呢?当然,你完全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想象,可饮少女的女儿香,清泉般的嗓音等等。最后一句又是一个大胆生动的比喻。这所有奇妙之美如何可饮呢?原来少女的眼睛就是一只洁白的玉杯,盛满了少女所有的风韵。洁白代表纯洁,玉代表高贵。一般说“秀色可餐”,洛夫却换为“秀色可饮”。这是出新出巧的的地方。

照片上和传闻中,诗人的太太很是迷人有风韵,不知诗人是否以自己的妻子为模特儿写成该诗呢?有待日后当面向诗人求证。


再看《窗口》:前三句是回忆一次路过某一个窗口时,有一位美少女回眸的一瞬间,那如梦似幻的眼睛令司马如痴如醉。第四句的窗口指的是墙上的窗口。窗口里框着的少女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油画——谁不为之心动呢。那种美让诗人的心尖都颤抖起来了。第五句的窗口已经作了转换,由墙上之窗变为脸上之窗——眼睛——心灵之窗。这一句意象切换自然,意境优美。一句里同时用了象征和比喻:黎明,是头一个夜晚的结束,又是新一天的开始,而这窗口可能即将迎来崭新的一天。封面,是一本书的开篇。这也意味着诗人此时还没有真正恋爱过,或者,至少还没有一双少女的眼睛如此的打动过他。这个比喻形象别致新颖,给人印象深刻。前面的几句已经架好了跑道,最后一句如果飞不起来,这首诗歌就还是不算成功。前面的感情已经灌注得很满了,最后一句就必然破堤倾泻。在你的眼睛你我愿作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囚犯。这一句含有了几个暗喻一气呵成,完成了意向的跳跃和连接:栅栏——眼睫毛——铁栏杆,那么眼睛就是监牢的窗口了。爱到了愿去眼中做囚犯,想象该是何等的大胆,情感又是多么的强烈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诗人接下来几经周折找到了认识少女的中间人传带书信,并且还见了面,少女也为诗人的热情感动,但是,这次诗人又一次迟到了——她已经有白马王子了。这样令人遗憾的事情诗人已经不只一次遇到了。

洛夫的诗第一句用芦管从眼睛中汲取,独特难以有人想到。最后一句收得很好,眼睛比做玉杯,盛满了少女流光溢彩的美——当然要豪饮加痛饮了。

司马的诗构思巧在墙上的窗和脸上的窗(眼睛)无痕迹的转换过度,更好的是最后两句象征和比喻所营造的意境深远,痴情感人。

洛夫的潜意识里,是把少女当作一件纯美的艺术品来品评。象一个老资格的收藏家,从千万件艺术品中发现了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珍品,又象是一位品酒高手,偶然得到一瓶连神仙也未必一遇的绝世美酒,岂能不奉为神明呢?

司马的潜意识里,是因美而醉,为美而成囚,有一种仁人志士追求心中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又如虔诚的教徒,把美当作自己的宗教而顶礼拜,有飞蛾扑火的悲壮。

洛夫的风格浪漫魔幻。司马的风格纯情痴狂。


到此草成绝句一首《江山美人》:

美目掀波神不渡,
无情未必是英雄。
兴亡有数非因色,
水去云来千古同。



2004,10 温哥华 (选自司马策风商报专栏《怪味胡豆》)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七 律 蝴 蝶 梦


2007-09-12 21:12:01


七 律 蝴 蝶 梦

————司马策风


柔 情 织 网 心 成 蛹,

蜜 语 熔 金 人 变 仙。

一 笑 吐 香 萦 晓 梦,

三 生 联 袂 造 福 田。


鹰 翔 半 世 风 难 济,

帆 过 重 洋 港 未 怜。

何 苦 佳 人 挥 旧 泪,

应 欢 骏 马 系 香 船。


2004春


    6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伤感不如怀恋


2007-09-12 19:14:27


伤感不如怀恋

————司马策风



你是我花飘彩雨的春梦
你是我风转黄叶的秋思
你是我狂潮破堤的夏洪
你是我飞雪洗心的冬祈
你是我混沌的阳光和牧师
你是我韶光的界碑和天使

你把我怯懦打造成移山的勇士
你把我矮小拔高为擎天的柱石
你养花哟又葬花
难道你竟是复活的黛玉
你媚笑生我冷眼死我
莫非你是神仙的魔女

为何水晶会化成晴天的雪泥
为何爱城原来是蜃楼海市
上帝要我们半只苹果找到苹果半只
红绳却总是半个苹果栓上半个梨子

你把心碳燃烧为炉火的美丽
我把心碳锻压成闪光的钻石
没有你我寂寞
拥有你却更孤寂
情的烈火未必能点燃灵魂的火炬

谁能一次就翻中魔术的底牌
谁不知悲剧总是套演着喜剧
无论城里和城外都是一出戏
情意不绝滚滚来
淘尽多少男和女

沧桑道一句流水落花的叹息
幸运讲一个恩雨天光的传奇
我失手的破碗迟早被埋葬成古董
千年后自有人发掘它独特的寄意

冥冥长夜中你我流星来相遇
谁能不心醉呵那闪光的魔力
欢歌吧这交会时互放的璀璨
祝福吧那下一程未知的神奇

即使天雷碎我为心蚕一粒
我也将人生五味吐作放光的虹霓
请让风雨为我呐喊喝彩吧
我必定从这梦壳中
去重振飞天的金翼




2004,5


    16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与 星 子 的 对 话


2007-09-08 17:50:11


与 星 子 的 对 话

————司马策风


星子好:

你的这首诗很有生活感受。感悟良多,颇有些沧桑和无奈。

人生的悲剧:就是我们追求的是得不到的,得到的未必就是想

追求的。也许你在变,也许他在变,也许两人都在变。

其实追求什么和得到什么也许未必是最重要的,也许怎样来看

待你所追求的和你得到的才更为重要。



爱是需要更新和生长的——重要的是如何生长和更新。

烈酒醉人,人所喜欢,但事实上,清茶一杯或者白水的味道更

为悠长更有益于自己。当激情变为亲情,当思念的煎熬变为平实的相

守,人生总会有失落的。但是从包蕾到开花,从蜂蝶翩翩到花谢果

红。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美丽和价值。过去的,

我们追忆留念,拥有的,我们好好珍惜把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人生就是这样。



这首诗调子稍微低了一点,可以更开朗阳光一些。与其战抖恐

惧的迎接黄昏和黑夜,还不如微笑着歌唱着与生命的终结者握手。

星子,当然我是讲的退而求其次。如果看电影,散坐你都可以有

滋有味,那么坐楼堂包厢不就更妙了?


要想平静的湖面来点波浪涟漪——那也不难,只要把自己变成

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同时把对方也感染为忘我的孩子就成了。要想

有风暴,你就得会制造风暴。 生活中,把平淡和习惯加点浪漫幽默

的调料,对理所当然一成不变东西,心怀感激,有意无意间弄出意想

不到的起伏跌宕和戏剧的效果......

只要有点石成金,点性成爱的美好心愿和技巧,只要共同努力去

营造幸福的乐园,以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去对待工作生活,大部分的

人都可以作到青春常开花果常鲜,直到白发满头,黄叶归土——生命

走进自己的轮回。



祝好


司马策风 2006,3,25 温哥华




    3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王婆三只眼》(3)一样相思 两种风韵


2007-09-08 17:09:55


《王婆三只眼》(3)一样相思 两种风韵

——两首乡愁诗歌的赏析比较 *[司马策风 ]


家 书

洛夫


洞庭湖的鱼正肥时
据说你们仍是素食主义者
难怪信里的家书
都一一瘦成了长仿宋体

据说四弟仍旧羁旅在山东
仍排队卖一棵降霜后的白菜
据说大哥的旧棉袍用冰制成
冬至以前就开始用火去烤
化水的时间多么漫长啊
其余的日子
都花在拧干上

而妈妈的那尊含泪的照片
拧了三十多年
而现在
仍旧是湿的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可以说,洛夫和余光中是台湾最有分量的两位大诗人,同时在世界华语诗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两人同龄,1928年大陆出生,然后去了台湾。余有“现代古典派”的雅称,洛夫有“诗魔”的绰号,既是同道又是好友,互有诗文唱和。这里将两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赏析,并没有打擂比高下之意,只想以我作为诗歌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和大家一道来品尝这一道精神美食的不同风味。

乡愁,大约是人类永恒的相思病之一。只要你离开了原居地,与亲友有了一定的时空距离,它就产生了;扩而大之,当你身处异域他乡,有了语言文化道德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等冲突的时候,这时的乡愁就更为复杂,如大海深远浩瀚了。

《家书》原版没有分段,为方便我将它分为三小节。我没有找到具体的写作时间和背景。

洞庭湖一带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为何要说家人是素食主义者呢?大约这是指中国大陆的七十年代,当时正在割资本主义尾巴,自然鱼的尾巴也逃不掉的。信里的字都瘦成了长仿宋体,当然人就瘦得更不象话了。这是一种黑色幽默,是一种魔幻的表现手法。第二节说四弟和大哥的生活状况:排队买白菜,可见当时物质的匮乏;而那棉袍一定是穿了几十年都板结如冰了,根本不暖和,但诗人并不直接说,而是怪异的说用火去烤,又化水拧干等。这又是魔幻的手法。第三节,我想母亲寄给洛夫的照片一定不是掉泪的形象,但很可能神态上有些凄楚和翘盼的愁容。生活的艰辛,为儿孙的担心,特别是一别就是三十年的老二(洛夫),眼看自己年事已高,不知是否还有机会重逢。大陆是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改革开放,才陆续有一些海外游子回乡探亲访友。我想,这首诗歌应该写在这不久前。照片当然是不能拧的,但是有了泪,就可以拧了,而且拧了三十年都还是湿的——可见相思的泪水太多。这一个“拧”字表示了“扭曲”与“反抗”,代表了内心的“挣扎”和“艰辛”的历程。这一节,有催人泪下的功效,必定会在读者心中撞响同一频率的乡愁之钟。

余氏的《乡愁》较为明白易懂,但并非浅显无味。

第一节,说自己很小就离乡背井为学业生计而奔忙了。第二节,表现了对妻子的思念。,有船票为证。男人自古一条道——只有奋斗。命运的无情,生存的压力,男人自有同感。第三节,游子多年离乡难归故土,生离死别,有坟墓为证。母亲的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子女对母亲的思念刻骨铭心,惜有孟郊的《游子吟》,今有余光中的《乡愁》。这节让人难忍泪流。第四节的乡愁扩而大之了,说我身在台湾如漂流在汪洋中的小舟,而“我”,也是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根和精神故园,却在海峡对岸的大陆,在黄河长江的滚滚浪花中,在李白的酒杯里飘香,在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里沉思与挣扎着......

两岸虽然同宗同血同文,但是,因为历史分流和政治歧见,造成了多少骨肉分离,有亲不能聚,有祖不能祭,这又是何等博大精深和沉重的有关民族的国家的和文化的乡愁啊。

洛夫的《家书》用语散文化,以写信的语气,自然亲切,看似平淡无奇,却象未加修饰的璞玉,,要有慧眼才能发现它的价值。它实则又象一块超级海绵包含酸楚的感情。其表现手法用魔幻似的黑色幽默方式,即流泪的事情却用微笑的方式来讲述,这更让人深省和思考。说洛夫的诗歌不好懂也多少有点道理。这主要是因为他用的意象跳跃较大变形大。有人说,读洛夫的诗,不要用太清醒的眼光来看,要带一点醉意就正好与他合拍了。这里的乡愁,有瘦瘦的长仿宋体,白菜,旧棉袍,照片等来具体表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余光中的《乡愁》音韵优美,朗朗上口,每节象古人的绝句,形象生动,感情醇厚深沉,由己及人,由家到国,以小见大,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很强的精神震撼力。余的每一节有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如邮票,船票,坟头,和海峡等,这些形象起到了卤水点豆腐的作用。该诗广为传诵,影响极大,可以说凡知道余光中就不会不知到这首诗歌——自然成了余的代表作。

到此,写成绝句《望月怀乡》有感:

远游思故水,
闻雁怕登楼。
月满潮高涌,
长风万里流。


2004,10 (选自司马策风商报专栏《怪味胡豆》)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Blog 拥有人: 司马策风
作者群: (没有)
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7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连络 司马策风

Email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Yahoo 短信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1
QQ 号码

关于 司马策风

注册时间
2006-12-03 23:05:41

来自
温哥华
职业
移民顾问
兴趣
热爱生活,拥抱阳光。好绘画音乐,喜烹调写作。

留言板

钓月
2008-11-08 00:50:04

下次再读!问好诗人!

雪浪花
2008-08-16 01:29:04

学习来了,问好,祝快乐!

kli
2007-03-31 06:56:18

hao

戴玨
2007-02-18 03:51:26

看 那 潮 拍 红 日 洗 我 心 扉

我 的 春 燕 呵 你 何 日 再 重 归

--
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遺誰。

司馬策風新年好! Very Happy

 用户: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博客

博客启始于
2006-12-17 23:24:59
文章数量
21
博客历史
6775 天
回响总数
1
观看人数
140271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