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清清小河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青春舞曲[4]
2008-06-11 22:12:05
[ 心情: Amused ] [ 状态: Listening to ]
蒙族舞
聆听着这优美而熟悉的舞曲,让思绪尽情放飞.追溯逝去的青春年华......
十来个英姿飒爽的草原女民兵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排练,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隆重的汇报演出;舞台上聚光灯如同白昼,正在后台化妆的偶们悄悄地撩开大红金丝绒幕布一角向外窥探;
哇!宽大的礼堂里密密层层,人头撰动.前面两排坐着学校领导,政府机关要员,左边是一大帮子乐队的同学.无数双眼全都紧紧地盯住舞台.只等指挥一个手势,大红金丝绒幕布便会徐徐拉开.
此时此刻,偶们好紧张好紧张,因为偶可是第一位出场啊,如果乱了阵脚,岂不是出洋相吗?挺住!千万要冷静!偶在心里不住地给自己打气.突然,"嗒,嗒,嗒......"随着舒缓,悠扬的乐曲声响起,偶们刚才紧张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些,精力集中,渐入状态.
"站在草原上......"尤其是当这一段抒情的乐曲响起,偶们可更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得排练时,老师特别要求这段乐曲应该是自由表情,舞蹈动作跨度也比较大.可偶总是不能到位,这可是正式演出,调正情绪,进入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以优美的肢体语言向观众们表述内心的情感.
随着缓满而柔美的乐曲,偶仿佛置身于宽广无垠,美丽大草原,在那天高云淡,彩霞飘飞的草原,佩钢枪,跨骏马,驰骋疆域......不由自主地满怀深情,极目远眺.双臂也随着那时而委婉,时而激越的乐曲节奏云手,抽肩,双腿跨跳,圆满地完成了这一段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
随着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响起,谢幕.演出成功.那让人激动人心的场景,至今想来仍回味无穷!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23) 文章地址
|
青春舞曲[3]
2008-06-11 19:56:49
[ 心情: Amused ] [ 状态: Listening to ]
训导
"通知,请各班同学们注意;校宣队的同学们请赶快到学校舞台集合排
练......"
巳经坐在教室里准备上课的偶和同学们不得巳起身离开课堂......
那时候,这样的紧急通知可是屡见不鲜.学习,究竟学到了什么?大部份时间都是在舞台上度过.记得为偶们执教舞蹈的是成都音乐学院毕业一个子小巧玲珑,模样俊秀的年轻教师.舞姿可是美得没法形容.甭管跳哪个民族的舞蹈,真是摹仿得唯妙唯肖.
听说;某老师就是个矮了点,否则早就进入东方歌舞团深造.偶们一行在她严格训导下,每天坚持压腿,云手,下腰,时间不长,由她编排的这支[草原女民兵]舞蹈在当时那小小县城也还是小有名气,各单位部门搞什么庆典,也总是请校宣队的同学们为此捧场.
偶们可是爱好广泛,专注,刻苦加上训导有方,让偶们对乐曲,对舞蹈的那股子激情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光阴荏苒,岁月不再,当年的青春时光巳一去不复返.但是对音乐,对舞蹈的情有独钟仍然让偶痴迷永远......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21) 文章地址
|
抒情表意
2008-06-11 19:26:26
[ 心情: Amused ] [ 状态: Listening to ]
书画家以挥毫泼墨 纳彩雕塑来表达来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曲作者以创作一曲曲美妙的音符来抒发感受
音乐家在键盘和琴弦上弹奏悠扬的乐章释怀
歌唱演员们用那时而哀婉缠绵 时而高亢激昂的歌声来抒发情感
舞蹈家更是以优美的肢体语言向人们叙说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
在生命的长河中 一些美好而难忘的回忆镌刻于心
偶将轻轻地夕拾这一瓣瓣小小的花絮
编缀成一个个七彩的光环 让它在心灵深处熠熠放光!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22) 文章地址
|
青春舞曲[2]
2008-06-11 19:25:02
[ 心情: Amused ] [ 状态: Listening to ]
蒙族舞蹈
"嗒嗒嗒嗒,嗒塔嗒,蓝天飘彩霞,草原开红花......"
每当听到这熟悉的舞曲,偶的心里总是禁不住阵阵激动.喜欢草原的歌曲;欣赏草原的美图;更爱草原的舞蹈.那蕴涵着民族风格轻松,优雅的肢体语言.肩,臂,腕却是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
蒙族舞中的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到下腰等一系列优美舞姿,再加上脚步,眼神,面部表情上的结合形成视觉上的立体化.然而这一切必须源于生活的根基,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时而极目远眺;时而俯视前方,表情明朗,坚毅,体现出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舞素质.
美妙的旋律令人心生激动,跃跃欲试.热情洋溢的音调便激发着人体的每一个音乐细胞,使人不由自主地跟着舞蹈.
坐在电脑前的偶们突发其想;何不如把那首N年前曾陪伴着偶度过青春岁月的"青春舞曲"找出来.于是就在网络上搜索.
因为这首舞曲是76年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独创的.人们如是说;想不到那时还有这么动听的乐曲,要是拿在现在参赛,一定会拿金奖!
独特的民乐伴奏,典型的草原风格,把草原女民兵英姿飒爽,草原上的马蹄嗒嗒声诠释得淋漓尽致!那优美的旋律,熟悉的舞姿让偶渐入角色,兴致来了,偶会随着那优美的韵律翩翩起舞.尽管腿脚不十分灵便,但是,当年那股子激情却有增无减......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23) 文章地址
|
青春舞曲[5]
2008-06-11 17:05:33
[ 心情: Amused ] [ 状态: Listening to ]
佤族舞
校团支部突然接到紧急痛知;区府要举行一次隆重的庆祝活动,邀请校宣队为他们准备一台精彩的节目.事不宜迟,校宣队的同学们可是忙得脚不沾地,废寝忘食,在老师的有序安排下,排练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其中就有一支佤族舞蹈.
排练归排练,同学们大都随心所欲,穿的是自己的服装.可是轮到正式演出的时候,老师们却为这演出服装犯了难;大家都不愿意穿这佤族服装,说是没自己的服装好.实际上,那是推口话.
舞台上表演一定得穿演出服,这样舞台效果才能在颇具民族风格服饰的衬托下显现出来.同学们这样说,是认为演出服装太露了,因为是紧身服,比较短,露肚脐,要是现如今,这样的穿着打扮根本就没啥,可在当时,人们的脑筋还是较守旧.一时半会转不过弯来.
马上要登台,同学们又倔着不穿,老师们可是虎着个脸,也管不着那么多了,不穿也得穿,跟大家来了个软磨硬缠,好话说尽.没法,可怜的偶们看着老师嘴皮子磨破,无奈之下,只有接招了.虽然穿上感觉不自在,但是,一旦进入角色,也就把什么都丢在了九霄云外......
佤族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木鼓舞》便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
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木鼓舞》.人们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翩跹起舞.并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动作规律而平稳.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求生存,图发展”的民族精神。
今天,人们在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成为佤族的代表性舞蹈。
甩发舞原甩发比较单一,大多为前后甩,近年来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甩法,有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它潇洒健美,较好地表现了佤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这些舞蹈有与周围傣族,彝族等民族交流借鉴的因素,多年来,经佤族人民的融合吸收,已具有了佤族舞蹈的特征,也己成了佤族人民喜爱的,自娱性的,群众性的民间舞蹈。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15) 文章地址
|
随便说说
2008-06-11 04:10:45
[ 心情: Amused ] [ 状态: Listening to ]
初来咋到,感觉这里环境还可以,清新雅致.就在这里安安心心地写作呗...记下生活的点滴,珍藏心灵的记忆.希望偶能喜欢这里!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15) 文章地址
|
青春舞曲[1]
2008-06-10 17:33:18
[ 心情: Amused ] [ 状态: Listening to ]
藏族舞蹈
题记;在偶的教学生涯中,音乐舞蹈一直是偶多年来的喜好, 可以这样说;它无时无刻都在伴随着偶走过这多姿多彩的人生.所以,偶一直努力在记忆的长河中搜索寻觅,把那一朵朵散失的花絮编织成七彩的光环......
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
闲暇之余,偶会随着悠扬婉转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其目的则主要是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美妙的音乐带给人们的享受的确是无与伦比!
想当年,在专业教师的训导下,偶们由入门到喜好,由喜好到痴迷,聆听着悠扬的琴声虽激情未减,但是仍有许多比较难一点的舞蹈动作巳无法完成!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光阴易逝,岁月不饶人哪.......
尤以喜爱民族舞蹈为主,伴以健身舞和近年来流行的印度舞.....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度里,少数民族舞蹈就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深邃莫测,琳琅满目,浩瀚无边,藏族歌舞就是其中的瑰宝!
藏族歌舞种类,形式很多,各地区名称也不相同.藏族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又因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而增添不同的色彩.尤以农区四川巴塘的“弦子”农耕生活气息特浓......
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然而,这些动作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
从舞蹈角度来看,具有另外的一种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中甸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随着宗教意识逐渐淡薄,人的精神面貌在改变,但这种舞蹈的韵律,风格已成为民族的审美特征保存下来.
民间歌舞“谐”是一种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群体舞蹈.一般是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边唱边舞.民间舞蹈还有“卓”,“热巴”,“锅庄”等.“羌姆”是藏族的宗教舞蹈,表演时有鼓,钹,铜号,骨号伴奏,喇嘛颂经伴唱,气势壮观,寓意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热巴是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弦子,锅庄,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表演艺术.相传为11世纪的流浪僧人米拉热巴所首创,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作“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特技表演.从事这种表演的艺人也称为“热巴”。
藏族踢踏舞,最初为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踢踏舞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舞蹈.[部分资料选自]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25) 文章地址
|
|
|
Blog 拥有人: |
wq0066 |
作者群: |
阿依琼裙 |
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8月 2025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关于 wq0066
注册时间
2008-06-01 15:16:35
来自
中国重庆
职业
教育教学
兴趣
音乐 书画 写作
留言板
这个博客里面没有任何留言。
博客
博客启始于
2008-06-06 06:39:23
文章数量
68
博客历史
6279 天
回响总数
0
观看人数
81040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