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松山居士的博客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一个季节的开始


2013-03-02 20:27:32


——赏析碧宇的“另类”诗作《从一丛秋菊开始》
  
  碧宇提倡绿色诗歌创作理念。多年来,她在实践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绿色诗歌理论体系,在现代中国诗坛,可谓独树一帜,应者甚众。其绿色诗歌理念,不仅展现在色彩变幻上,或者表现形式上,更贯穿在思想内容上。她的每一首作品,都充满了真情实感,如果你能静下心来阅读,你就可以真正走进她的悲与欢、低与高,感受她为什么在逆境中始终坚持不懈,感受她为什么与诗歌有不解之缘。实际上,就我本人来说,放下小说写作转而从事现代诗创作和研究,与碧宇的传奇经历对我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打开碧宇的诗歌作品,你既可以全面地去认识和感受,也可以从某个角度去发现和品赏。阅读《绿色书》诗集,我发现一首与众不同的《从一丛秋菊开始》。
  《从一丛秋菊开始》给我的初始感觉是,运用了大量的长句,没有分节,而是一气呵成,这在碧宇的作品中是不太多见的。是不是有些“另类”呢?带着这个疑问,细读之后,我发现这首诗不仅具有唐诗的那种典雅美,还兼具宋词的那种纤细美,甚至渗透着散文诗的那种浪漫美。当我第一眼读到《从一丛秋菊开始》时,就爱不释手了。
  菊花的花语是:清净、高洁、真情、令人怀恋等,菊花还给人以独特、济世、多彩,甚至孤傲的感觉。自古以来,有很多诗人从不同角度描写菊花,但主题却只有一个,就是菊花不畏寒霜的秉性。诗人、画家留下了大量不朽的作品,比较著名的诗篇如:杜甫:“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云安九日》);白居易:“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咏菊》);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朱淑真:“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花》);陈毅:“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秋菊》)等等。
  这些作品在歌颂菊花的同时,还给读者留下这样的映像:菊花独放于秋,差不多代表着一个似锦繁花季节的结束。而诗人的《从一丛秋菊开始》却独辟蹊径,要“从一丛秋菊开始”。于是,我们是不是会想到:跨越季节的空间,不畏寒冬的临近,迎难而上?
  诗人大多想象力丰富,但这种想像力多来自于生活磨砺的体验,甚至挫折的考验。经历过磨砺和挫折的人,往往最容易也最能体会到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的可贵:“寻找我们理想的日子”;也更看中于生活的内质:“我们从一朵菊花的金黄里向外看,我们的心也金黄着”。当然,诗人也有苦恼的时候:“我们的目光越过栅栏,被一片菜园地锁住。”这种苦恼,是因为什么?从诗人在逆境中奋斗的历程看,她曾经经历过诸如下岗、办刊的不顺,被怀疑甚至嘲笑,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了。当诗人坚定了前进的方向以后,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菊花的一声轻咳,让我们明白眼前没有悬崖/连一道小沟也没有,我无须自危。”于是,我们又不得不佩服她:“我们从这里开始,履历了一段理想的日子。”她不仅要自己前行,还要号召所有热爱诗歌的人们走进一个时代、创造一个时代,以不辜负这个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
  读完这首诗,再仔细回味,《从一丛秋菊开始》其实并非“另类”,她是与诗人的绿色诗歌理念一脉相承的,长句的运用,只不过是增加了诗作的厚重感而已,其主题是:不管前进道路上有多么坎坷,我、我们也会执着地向前、向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季节将更灿烂、更辉煌。
  与前述菊花诗的不同之处在于:《从一丛秋菊开始》代表的不是一个季节的结束,而是一个季节的开始。或许,这就是“另类”的感觉吧。
  2011年12月28日
  
  附:《从一丛秋菊开始》
  文/碧宇
  
  绕开田园,绕开东篱,却绕不开一丛菊
  亲爱的,这个中午,我在想,我们就从一丛秋菊开始
  寻找我们理想的日子
  我们从一朵菊花的香气里寻找一条韧黄的丝带,绵长
  延展到远方,延展过我们的一生
  这个中午,我的生命里只有你我的跋涉以及一丛菊的开放
  我们从一朵菊花的金黄里向外看,我们的心也金黄着
  我们的目光越过栅栏,被一片菜园地锁住
  那手执蚕丝的女人静坐在篱下
  这个时刻,我有些许的醋意,些许的冷血,些许的敌意
  菊花的一声轻咳,让我们明白眼前没有悬崖
  连一道小沟也没有,我无须自危
  面对菊花,我一路无语
  面对你,我多像一只涉世不深的小蜻蜓
  亲爱的,此刻你正在午睡,你是否做梦,你是否梦见一丛菊
  我们从这里开始,履历了一段理想的日子

作者简介:松山居士,本名陈泽,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徽舒城人。诗歌、诗评、散文、小说等作品发表于国内30余家报刊。作品入选多部专集,有诗作入选当代诗卷和年度最佳网络诗歌。40余次获得各级各类征文奖项。著有诗集《第二道痕》。

通联资料:

  姓名:陈泽
  单位:安徽省舒城县国家税务局
  邮编:231300
  手机:13956100298
  E-mail:xkszssjs@163.com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印象诗人殷晓媛及其《印象之内,物象之外》


2013-03-02 20:23:19


  
  殷晓媛就是花丛中的一朵奇葩。2010年,殷晓媛被评为大别山诗刊十大实力诗人。
  晓媛是个川妹子,毕业于北京第二外语大学日语系。她通晓日、德、英等多种语言,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及多种文学作品翻译,其诗歌、小说、译著等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多家有影响的报刊及网站。在她新近出版的诗集《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封面上,美国伊利诺伊州诗人协会原会长、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创会理事非马博士写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一辈子能精通一种外语已经很不错了,殷晓媛年纪轻轻却似乎已掌握了好几种外语,至少我知道她的日语及英语都有相当可观的造诣,翻译之外,还写出了一些诗味十足的双语诗。读她的诗,常给我们一种稳重恬静笃定的感觉……”彰显了她多才多艺的白领丽人本色。
  初识晓媛的诗作时,我曾怀疑过自己的阅读能力,因为她的诗歌太独特了。在评选论坛“十佳诗人”时,我对她的作品写过这样一段总体印象:“殷晓媛是一位活跃在大别诗刊论坛的一位诗风较为特别的女诗人。她的诗,意象繁密,意境含蓄、深沉,风格独特,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实际一点说,一般诗歌爱好者是很难理解其作品诗意,乃至构思的。这种风格,虽隐晦含蓄,但却很耐品味,也给人以挑战自己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感觉。”当我打开《印象之内,物象之外》(以一首诗名做诗集名称)后,这种感受有增无减。不过,我这人有一个爱好,就是越有挑战性的事情摆到我的面临,我越想挑战它。我喜欢用一位网编的眼光和态度品味诗人及其作品。
  在我看来,晓媛的诗歌,源自博大精深的汉语体系,这从其唐诗宋词研读和习作便可略见一斑,同时还汇入了外语著作赏析、翻译和创作的收获。当然,最为可贵的,还是来自于她广博多思的生活体验和她对诗歌的热爱。在诗歌的创作中,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做支撑,无论技巧多么高明,毫无例外都是干瘪和苍白的,而晓媛的诗,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兼具,她用《印象之内,物象之外》作为诗集题名是恰如其分的,这,可以从其格律诗“苍然古韵”、外语诗“意蕴无疆”和现代诗“偶遇机锋”三个篇目的内容中得到映证。
  “苍然古韵”收录了26首格律诗。因对格律诗研究甚少,只是略懂皮毛而已,所以我不敢妄加评论,但可引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杨秀丽写的一句点评:“格律以及典故运用得很是得体,很是挥洒,不由得感叹:这个女生,了不起……”
  “意蕴无疆”收录了5首英文诗。在当代中国读者群中,以及诗人们,乃至当红诗人,能读懂外语诗的人,少之又少,因为这类读者,至少需要掌握一门以上外语,且系诗歌爱好者,而且是外语诗歌的爱好者,而创作外语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晓媛既然将5首诗放在诗集内,我想,既是自己诗歌创作生涯的一段回顾,也是一种自我肯定。而我们得到的,至少是一个证明。
  “偶遇机锋”收录了101首现代诗。是诗集《印象之内,物象之外》的重头戏,其中又分七个子栏。我认为,现代诗部分最能体现和代表诗人创作思想、诗歌风格水平。
  先谈谈《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原作附后)这首诗。
  在我读这首诗之前,我的脑海中曾闪现过“印象派画家、印象派作家、印象派音乐”等词汇。于是,我想找一找诗中关于“印象”的一些影子。果然,有一条“阿佛尔港口”的注解附于诗后:印象派画家莫奈创作《日出•印象》的地方。这,为我解读这首诗,乃至解读诗集应该是有所帮助的。《印象之内,物象之外》首先切入了一幅古朴的画面:“铜绿砚台,淡紫远山,黑而冷峻的乌鸦或者高亢的歌剧花腔”表明诗人的想象从远古开始了:或轻盈,或凝重,中华文化和西欧文化,若隐若现。“浮躁的刀具、生僻的段落、以及光线暧昧的百叶窗”则把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战争场面、甲骨文雕刻,以及西式生活。寥寥几句,我们便可以品出中西结合的味道来。
  “森罗万象的世间/你潜藏得越专注,就越容易被寻根问底地挖出。/各种形态、各种名字、各种时空,把你命名成长短参差的痕迹。/如果可以,你愿把皮囊烧透,让框架里/只留下一团焦糊。线里线外你正弦一样走着。”读这一段,你既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对外面世界的感叹;也可以感受到她的一点点畏惧,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还可以感受到她的执着的性格。
  诗人采用“五行”、“五色”、“五蕴”这些词汇描述世间,不禁令人感叹:小小年纪,懂得真多!而“菊花瓣”则是一种象征,菊花开在深秋,秋天,给人的想象太多了。“又有谁……”当然是诗人自己。她要掘出泥土里诗歌,用诗歌为尘世洗去灰尘,勇敢地举起自己的旗帜。余下部分:“……水面已经嘶嘶作响,停顿下/太阳一定会追上并灼伤,你的脚跟。最好躲进/风或者倒影或者巨轮的船舱,转身踢起/一脚冷水,把镜里镜外互相穿梭的岁月。浇得背影模糊。”在我看来,“太阳” 表示时间或者人生,作者用心中的“禅”意,劝戒、劝导、拯救一个心身、心灵的过程。诗中的“你”和“我”既可以是一个人的“昔”和“今”,也可以看作是“我”对“你”。
  这首诗,与诗集中的其他诗作一样,所有的“印象”都是建立在“物象”之上的,印象是物象的延伸,又螺旋般地上升为情感。于是,诗歌便有血有肉了。
  再从论坛挑选一首《半面洛神》(原作附后)介绍给读者。我在阅读数遍后,写下这样的跟评:看似描写一个人的一段徘徊,其实宛如人生一世,从孤独、彷徨,到找回体内那片“金属”,便又风光无限,只是换了一副面孔,或者另一种心情。用大量的意象运用作铺垫,展现所要表达思想内涵,我就是这样读这首诗的。关于洛神,应该是一个传说,还有洛神赋图等(经查阅有关资料,确实如此:关于洛神,有三国曹植的《洛神赋》、东晋顾恺之的绘画《洛神赋图》等)。当然,若要完全走进作者的内心,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深层次解读,尚须多花些精力和时间。
  对于诗歌阅读,其最大的魅力往往在于:作者创作出作品后,给读者以较大的想象空间,而读者的解读,只要基本符合作者的意图,就算唱、和成功。
  一般来说,诗人是很少地向读者和盘托出自己的创作意图的。或许是晓媛怕我或者其他读者曲解了诗意,善良的她赶紧回帖,对此诗作了构思过程和创作意图简介:原先只按照传统视角理解为风韵万千、道骨仙风的姽婳女子。而此诗,则从另外一个视角审视洛神,认为她不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更不应该是以某个历史人物为原型的人物,而是一种精神、风格,人人皆可有之。比如,只要有适度的光影、情调、良辰佳日,人人都可以是洛神。此诗歌的主角是男性,也是传统意义上强势、直白、果断、明朗的意象。但强者形象的一部分所构成的,必定是阴性的、委婉的征象。正如俗话所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意象塑造上,似乎可以这样说。
  我把这首诗作者与读者交流的过程写进此文,希望对广大读者了解诗人的创作构思和风格特点有所帮助。
  晓媛的诗歌,在内容上,可谓色彩缤纷,大量典故等意象运用,人物、场景塑造,为诗歌“房屋”(意境)精致的建筑,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一般在末节或末句完成“封顶”,表达出创作思想。在形式上,并无拘束,长句短句相结合,短句具有古典意味,且语言洗练。而在断行上,又与西体诗相近。所以,我们应该不难看出其中西结合的特点。
  从《印象之内,物象之外》诗集总体看,中西结合,正是诗人所追求的风格。所以,我把殷晓媛称为“印象诗人”,意思是:以物象为经,以印象为纬,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编织出既古朴典雅,又色彩缤纷的诗歌作品。
  最后,我想说的是,《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展现了晓媛宽广的知识面,这为年轻的她,在今后诗歌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无疑将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伴随时光的滴答声,晓媛一定会有更多的生活积累,也一定能够写出感悟更多、更深刻的好作品。
  新年即将到来,首先祝晓媛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并祝愿晓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0年12月31日
  
  附:(文/殷晓媛)
  
  1、《印象之内,物象之外》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陶然亭楹联
  
  铜绿砚台,淡紫远山,黑而冷峻的乌鸦
  或者高亢的歌剧花腔。浮躁的刀具、生僻的段落、
  以及光线暧昧的百叶窗。森罗万象的世间,
  你潜藏得越专注,就越容易被寻根问底地挖出。各种形态、
  
  各种名字、各种时空,把你命名成长短参差的痕迹。
  如果可以,你愿把皮囊烧透,让框架里
  只留下一团焦糊。线里线外你正弦一样走着。
  
  你尝试过很多种存在。五行、五色、五蕴。菊花瓣
  落在DVD机旁,又有谁偶然借了音韵的形体?
  我想,我一定要把你从世界的泥土里
  滤出,持一瓣无声的莲花,笑骂着
  说唱乐中过于泛滥的咒语,站在一支烟
  尚未大肆弥漫的起点。无数的你和你们
  
  是变形的水银,漂在决口的河堤和渡口。一定要带你
  用听觉的脚走到阿弗尔港口,教你渡涉人间
  最扑朔迷离的空旷。水面已经嘶嘶作响,停顿下
  太阳一定会追上并灼伤,你的脚跟。最好躲进
  
  风或者倒影或者巨轮的船舱,转身踢起
  一脚冷水,把镜里镜外互相穿梭的岁月
  浇得背影模糊。
  
  (阿弗尔港口:印象派画家莫奈创作《日出印象》的地方。)
  
  
  2、《半面洛神》
  
  游船的孤独雇主,卡西欧表面的齿轮里
  看到大半扇夜色在背后,像一轮金色的鹤羽
  拭去淌满街道的狂欢节歌曲。他的眼神珠光宝气
  犹如威尼斯面具。桃红、金黄、罗兰紫。一滴冷泪
  未曾在尘世显露形状,却并不妨碍成为他下眼睑
  
  奢华的水钻。丢失在陌生国度里的节日,环抱
  一臂之内的月光,骨骼和外围的麾氅里所有的金属
  都叮当着红黄的烟花,怂恿他把自己水的本质
  像过时的领带一般丢弃。但他犹豫。他低垂的沉默是
  涟漪的镜像。上衣金黄色的穗落进波光,化作
  莲花灯和夜曲。水磨去巍峨的轮廓。
  隔着云母似的水面,他眼睑低垂的右脸
  
  温婉得像弯曲的夜,沿着边界柔软、朦胧的岸
  俯拾嫣然易碎的韵脚。水袖在现实之外延伸,是
  捻不熄的淡香,不经意逃出古籍,把竹简
  青青黄黄的眼影,投进画面某个角度。此时,洛神是
  被波光剪裁的抽象,存在于巧合和萃取之间,不拘泥于
  女人的形体,而是闪烁、馥郁和渺远。但午夜
  
  他离开小船的时候,那些被离心力洒向四周的金属
  又回到他的身上,像柔韧的衣架,把他挂回
  凡间的衣橱。香槟色礼服、卡其色长裤,一头灼伤夜色的
  醋栗色长发。
  
  (本文作者松山居士,大别山诗刊编委,资深网站编辑。著有诗集《第二道痕》)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焦渴的桃花(外两首)英汉对照


2013-03-02 20:16:48


焦渴的桃花(外两首)

  依然开在三月
  但是她的身体却比三月瘦弱
  依旧开在初春的诗行
  但是她的脸色却比初春憔悴
  失去了春雨的云梯
  我担忧她的孩子们
  能否攀上夏日的枝头

  

  ◎麦苗
  

  如果没有想象中
  那么水灵和热情
  请你谅解她
  因为她
  刚刚熬过了一个没有被褥的冬天
  正在忍受干渴的折磨

  

  ◎油菜花
  

  黄金渴死了
  蝴蝶和蜜蜂
  与谁媲美
  去哪儿安家


英语对照版(English version):

Still open in March
But, her body, than march emaciated
Still keep open lines in early spring
But her face was haggard than early spring
Lose the spring rain and a ladder for his ascent
I worry her children
Whether the branches of summer climbed

Money is replenished

If no imagination
So watery and enthusiasm
Would you please forgive her
Because she
Just endured a no bedding winter
The torture are suffering from thirst

YouCaiHua money

Gold die of thirst
Bees and butterflies
Comparable with who
Where to go forever


法语对照版(La version française au regard de):

Toujours en mars
Mais elle est de dénutrition physique de mars
Toujours en ShiHang au début du printemps
Mais la mine était au début du printemps de dépérir
ChunYu ont perdu des d’incendie
Elle Me préoccupe
Si les ZhiTou commencent seulement

◎ MaiMiao

S’il n’y a pas imaginer
Il ShuiLing et sa passion
Je vous prie de bien le comprendre
Car elle
Pas de survivre à une vient de matelas
Subit la soif

◎ YouCaiHua

Rappelait d’or
Papillon et abeilles
Avec qui égaler
Où installer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蛇我其谁》等5首


2013-03-02 20:08:25


  蛇我其谁
  
  沸腾的硝烟点燃新年日历,
  此刻,结冰的温度
  还躺在沉睡的废墟中。
  我丢下一张字条:我不怕老鼠,
  像我吞噬它们一样,啃食我。
  
  假如没有毒液和鳞片,
  我还有没有资格为人类的词语
  打工?谁还会
  为一只没有毒牙的黄鳝
  带上属性的面具?
  
  我的毒液和鳞片,不过是
  一剂治病的良方。假如硬要把我
  比作美女,在生物的链条上,
  老鼠,必然泛滥成灾
  
  2013年2月12日

  内敛的符号
  
  晴朗的夜空从孤岛出发
  重返,青涩大教堂
  翩翩少年
  从银质的隧道冒出水面
  
  马尾辫,花格子长裙
  寸头,蓝色粗布褂
  被时尚的玫瑰挤进旮旯
  学俄语的班主任哼着
  英文自行车,赶回周一
  把笼中的小鸟释放蓝天
  
  校园大门,宽敞而又明亮
  铺满蛙鸣的小道
  样板戏,身披绿色荷叶
  在严厉的呵斥声中睡眠……
  
  憧憬的杯底朝上,寻找
  栖息的岛屿
  划呀,划呀……熟悉的月光
  你为什么那么内敛?
  
  沙哑的嗓子在眷念和祝福声中
  乘着玄月,返回
  不可逆转的庄园
  
  2013年2月14日
  
  
  戴口罩的牌照
 
  小城,街道,塞满斑斑锈迹
  喧嚣声
  刺穿,香樟宁静的耳膜
  自行车簇拥着电瓶车
  电瓶车簇拥着灰蒙蒙的人影
  灰蒙蒙的人影簇拥着自行车
  
  餐桌上的嘴唇
  踩着小城纤细的肩膀
  盲转360度
  戴口罩的牌照,被熟视无睹的雾霾
  圈禁在原地。吞噬
  
  远走他乡的使者
  带回了,
  千百个病泱泱的孪生兄弟
  
  2013年2月17日


  我愿意在昨夜绽放
  
  昨夜,一场密集的大雪
  弥补了——
  “不下雪就没有年味儿”些许遗憾
  记得这句俗语,是因为在我心中
  还能找出一块年轻空地
  没有被尘世侵蚀的初恋
  
  看那清晨景色:是漫无边际的白
  仿佛上苍赐予所有生灵的一张白纸
  假如它们的白,能够
  填平这世上一条阴暗的沟壑
  我愿意在昨夜绽放,成为
  降落谷底的第一朵小雪花
  
  2013年2月19日

  你幸福吗?
  
  手握木梳的中年人,正在
  梳篦《白鹿原》里的白狼
  窗外一个女人尖利的哭喊声
  烧灼,刚刚冷却的夜空
  被春天搅乱的大腕
  退出春晚的老笑星
  网络骂战,自尽的韩剧明星
  以及被架在空中的房子
  像沙尘一样钻进他的身体
  
  2013年3月2日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Blog 拥有人: 松山居士
作者群: (没有)
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5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连络 松山居士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

Yahoo 短信 :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 1

QQ 号码 :

关于 松山居士

注册时间 : 2013-03-02 20:07:16

来自 :

职业 :

兴趣 :

留言板

这个博客里面没有任何留言。
 用户: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博客

博客启始于 : 2013-03-02 20:09:17
文章数量 : 0
博客历史 : 4466 天
回响总数 : 0
观看人数 : 15381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