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黄淮的博客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上下——以字为鉴5首


2010-09-08 02:46:31





平地立根杆

——直通霄汉



谁敢徒手攀

——没有顶点






云端凭空放下

——一条软梯!



顺势着陆的人

——他是谁呢?






一面镜子

少女自我审视



美的丑的

卸妆以后自知






文家老汉踩高跷

常在街口扭秧歌



心身健康老来福

儿孙满堂老来乐






发光的从不吝啬

受光的回向四邻



日月辉映

昼夜光明

2010.8.27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义——以字为鉴2首


2010-09-08 02:44:50





——既有交叉

——也有分歧



争夺天下——

揭竿而起......



君不见改朝换代

第一页写满义字



且慢往下翻看

结局都是悲剧







草莽当央

拔萃而起



开花飘香

蜂拥蝶戏



有蜜无蜜

品品自知

2010.8.27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表——以字为鉴2首


2010-09-08 02:43:00





里三层,外三层

层层包裹



外礼服,内胸衣

里外掩饰



统统剥去

暴露裸体



难说,那就是你

谁知,你在那里?






睁大眼睛向外搜寻

——看见了什么?



闭上眼睛向内探索

——发现了什么?



外面看见的
——里面有吗?



里面发现的

——外面有吗?

2010.8.26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黄淮的哲理小诗 文/程文


2010-08-15 03:25:23


黄淮的哲理小诗

文/程文

黄淮先生是位十分热心、不倦耕耘和久负盛名的高产诗人。为了新诗的发展繁荣不畏千辛万苦,一直坚持奔走呼号。90年代就与丁元等人组织创建了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惨淡经营,全力支撑,直到今天,精神叫人感佩之深。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其中“九言诗”尤其丰富,诗集有《爱的格律》、《黄淮九言抒情诗》、《诗人花园》、《中华诗塔》以及《点之歌》等多部,可谓“九言大家”。特别是其中一些诗篇不仅诗情感人,而且属于格律上相当成熟的“四步九言诗”。《中国新诗格律大观》里曾收录诗例10首之多。
另外,黄淮哲理小诗(曾出版《黄淮哲理小诗选》)也颇有造诣、别有特色,令人珍爱。这则诗话,就此谈点个人心得。

所谓哲理诗者,必然要诉诸以“理”,否则何以为哲理诗?然而既然是“诗”,还必须使用符合诗用的材料。这材料一方面要能够充分体现或蕴示该诗所要抒发“理”,另一方面同时还要具有诗歌艺术所需求的鲜明的形象性和浓郁的抒情性,这才会使诗歌具有人们所喜欢的意境与意象的美,而不会使诗歌变成论文杂文。这样看来,哲理诗人不仅要有广泛的生活视野,还应是有造诣与修养的思想家。不仅善于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是非问题,还要善于扑捉适于表现各种“理”(问题)的题材和形象。应该说,黄淮先生就具有这样的修养、才能和素质。
先请看《门神》、《木鱼》、《脑袋》和《宇宙人》。他往往就在人们熟视无睹之中,赫然提出了具有深刻或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

前门,|锁着 念过|多少遍‖经文|启蒙
后门,|掩着 击过|多少遍‖脑壳|追问
门神|升了 木鱼的|回答‖总是|一串
库房|空了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门神》 ——《木鱼》



长在|自己|脖子 都说|人体|似宇宙
往往|不由|自主 各种|元素|样样有

常常|被人|租借 我说|宇宙|像人体
转为|强者|服务 地球|是她的|乳头

灵魂|出壳|漂泊 人类|是个|不肖子
难觅|落脚|之处 咬烂|母乳|不松口

——《脑袋》 ——《宇宙人》



——这些小诗的哲理是多么含蓄、隽永,构思是多么巧妙、朴实,意象是多么贴切、神奇,形象是多么鲜明、逼真,语言是多么精美无华……哲理小诗难就难在,不仅是使用形象又要以感情来说“理”的,而且篇幅极为短小,要精之又精,不能有一个多余的字。因此,生活与诗学的底蕴和基奠必须扎实、雄厚,这才能构思巧妙、意境醇美,功有所成。

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哲理小诗既然也是诗,那就在具有形象性的同时,还必须使用诗情淋漓、感人动情的语言,这就是诗歌必备的抒情性,或许就是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由来吧。



请看《稻草人》、《说浪》、《鱼中鱼》、《雨花石》和《神鬼人》等小诗如此深刻、尖锐而又辛辣的激扬文字、生辉妙笔,同样洋溢着感人的激情,充满着鲜明的爱憎,循循的劝导,这岂不也是当代的“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吗?——



站着|像尊神 撞上|岩岸|——献束花
鹰雀|皆惊魂 涌上|沙滩|——洗脚丫

倒下|一捆草 遇上|一个|——冲浪者
鸡鸭|敢啄心 高高|捧起|——又摔下
——《稻草人》 ——《说浪》

欣赏|鱼的|游姿者   一粒|雨花|石子
仿佛|生出了|尾鳍 一颗|诗的|种子

品评|鱼的|肥瘦者 放进|水里|浸泡
仿佛|嗅到了|香气 萌发|一朵|花苞

而鱼|打了个|水漂 没有|自然|造化
溅了|我一脸|墨汁 灵感|也开|谎花
——《鱼中鱼》 ——《雨花石》
向左转,|是人
向右转,|是鬼
喊口令,|是神

定睛|看仔细
还是|他自己
——《神鬼人》

就诗的形式而论,小诗与普通诗歌不同,特别是与“微型诗” (包括“独行诗”)尤其不同,因为太短小,各种表现手段无法展开。然而此则诗话所选诗例则不然,上面的9首整齐体小诗里,分别是两步四言诗(《门神》)、两步五言诗(《稻草人》、《神鬼人》)、三步六言诗(《脑袋》、《雨花石》)、三步七言诗(《宇宙人》、《说浪》、《鱼中鱼》)以及四步九言诗(《木鱼》)等。
至于参差体的哲理小诗,限于篇幅,此文只选了两首:

羊|坐上去
已经|变成|狼了
狼|坐上去
还能|变成|羊么?
——《审椅子》
墙厚|不拒绝|开窗
——心房|敞亮

纸薄|不拒绝|笔墨
——诗画|满堂

笛孔|不拒绝|唇吻
——歌声|飞扬

锁眼|不拒绝|钥匙
——门户|开放
——《不拒绝》

——不难看出,两首诗的诗意颇为隽永,耐人寻味,符合上面所说的哲理小诗的长处。而在形式上有这样几个共同点:①每首诗的各个诗节,都是用长短两种诗行构成的;②从句法上看,各个诗节都是一个句子,两行一句的句法;③韵律基本上都是传统的隔行韵,也有《审椅子》那样的交韵和复韵(ang + e )。
这样的多节诗(前者两节,而后者四节),两节合起来看,《审椅子》就是这样一首四行参差体格律诗:

羊|坐上去
已经|变成|狼了

狼|坐上去
还能|变成|羊么?

《不拒绝》呢?自然是八行参差体格律诗。两者都很有规律,节奏也很和谐,都堪称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佳作。(转自《中国格律体新诗网》)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转载]黄淮《发光的不是我》诗体探微


2010-08-15 03:16:58


原文地址:黄淮《发光的不是我》诗体探微作者:刘聪美
黄淮《发光的不是我》诗体探微


我是一根立柱
站立在大路的旁边
发光的不是我
那是我高举的灯盏

我是一支火把
前进在跑道的中间
发光的不是我
那是我挺举的火焰

我是一个蜡台
照亮了桌面的诗签
发光的不是我
那是蜡烛滴泪的眼

这是黄淮先生的诗《发光的不是我》原文,三个小节,每节四行,偶行押韵。经我调整,此诗可化为以下格式:

我是一根立柱,站立在大路的旁边
发光的不是我,那是我高举的灯盏

我是一支火把,前进在跑道的中间
发光的不是我,那是我挺举的火焰

我是一个蜡台,照亮了桌面的诗签
发光的不是我,那是蜡烛滴泪的眼


为方便论述,我把此诗放在以下表格中给予编号:


标准诗行
标准诗行内容
音节数(不包标点所占用的时值)
时值(包括标点占用的时候,句中标点视为1个音节,行尾标点视为3个音节)
韵密度
分句
韵节奏(韵律)
音节奏(音律)

第1个标准诗行
我是一根立柱,站立在大路的旁边。
14
18
1/14
2
第1个韵节奏(韵律,韵拍)
该行含14个音节,2个分句
第2个标准诗行

发光的不是我,那是我高举的灯盏。
14
18
1/14
2
第2个韵节奏(韵律,韵拍)
该行含14个音节,2个分句

第3个标准诗行
我是一支火把,前进在跑道的中间。
14
18
1/14
2
第3个韵节奏(韵律,韵拍)
该行含14个音节,2个分句

第4个标准诗行
发光的不是我,那是我挺举的火焰。
14
18
1/14
2
第4个韵节奏(韵律,韵拍)
该行含14个音节,2个分句

第5个标准诗行
我是一个蜡台,照亮了桌面的诗签。
14
18
1/14
2
第5个韵节奏(韵律,韵拍)
该行含14个音节,2个分句
第6个标准诗行
发光的不是我,那是蜡烛滴泪的眼。
14
18
1/14
2
第6个韵节奏(韵律,韵拍)
该行含14个音节,2个分句

整篇文章含6个标准诗行
整篇文章不计行尾标点,共90个字(包括行内标点)
84
18
1/14
全文共12个分句,6个标准诗行
共6个同韵语音流
行与行的音节、分句分布均匀、整齐

这里有个问题,标点处,也就是在分句或词组之后的断句处、停顿处,算不算音节呢?按理说是不能算的,但在那个地方停顿的时间其实也确实占用了相当于一个以上的时值。以我看完全可以把行内有标点的地方视为一个音节的时值,作为一个虚拟的音节对待,这也便于我们在对诗行做相应的量化分析。而行尾,也就是韵尾那个地方,一般来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完成的时候,又是诗行的韵脚处,朗读时停留的时值恐怕至少相当于3个音节以上的时值,虽然如此,由于它前面的语音流已到此为止,公平地说,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不计入其中,也可以计算在内,每行都计,也是一样。但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统一规定行内标点占用一个虚拟音节时值,行尾占用3个虚拟音节时值。按以上定义,我们可看出这首诗的基本指标了:该诗全文84个音节,24个虚拟音节,共计102个音节,含6个标准诗行,6个韵节奏(韵律或韵拍),行与行之间的韵间距所含的音节数与标准诗行所含的音节数完全相同,诗行间的韵密度都是1/18(若讲虚拟音节)或1/14(若不计虚拟音节)。
黄淮先生为什么不自学地选择了这样的韵间距创造诗歌?我看这是他长期从事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而已直观地体会到了这个音节数的中庸之道了。这是一个微妙的音节数。这是一个诗韵中的临界点,多了,韵味马上减弱,古代的七言诗,其标准诗行每行也是14个字。纵观汉语古今成功的诗歌作品,就可看出这样一个现象,罕有标准诗行音节数过14个以上者。标准诗行所含音节越少,表现思想越拘谨,对人的精神束缚越大,由于受到语句语法的影响,一个标准诗行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平均值都有一定的界限。但想要把握好这个界限也是十分不容易的。我在译《失乐园》时采用了每行大约16个音节这样的指标,就明显显得诗行音节数是大了些,诗歌的韵味显明不强烈。后来创作的《含羞草》每行13个音节,虽然韵味浓了,但又觉得显明是太过拘谨,对思想的表达在语言上的处理中分明有刀砍斧琢的痕迹,我曾译过莎士比亚的诗歌,采用了韵间为10个音节的模式,就更显得束缚了,所以以我看,14个或15个音节是最恰当的韵音距,标准诗行在此之内,一定可强烈地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过此者韵味大打折扣。当然,在长短句形式的诗歌中,韵间距随着诗中分句或词组的变化而变化,形成韵律的参差美,在1-15个音节之内左右摆动,诗歌就在韵律美的基础上增加了诗歌自然的音律美。齐言诗与杂言诗在诗歌韵的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于其标准诗行所造成的韵律节奏与标准诗行内音节多少造成的音律节奏的矛盾运动而创造了诗歌的音乐美效果。
所以以我看,诗歌的基本单位应该是标准诗行,它是诗歌的细胞,而居于居首位的是诗歌中的韵律,这实在就是诗歌的细胞核,象诗行中的分句、音节,其实就是细胞核之处的东西,协助韵律完成诗歌的韵律美。我在此未谈论诗歌在内容上意义上的作用,是因为就意义讲,诗歌和散文在表现手法上,没有什么区别,诗歌之所以是诗歌,是因为除意义上的内容外,诗歌多了语音上的韵律这一特征。
此诗的价值就在于它暗示给诗人这样一个启示:汉语诗歌的韵间距应该控制在14-15个音节之内,在这样的同韵语音流中大致可由二个分句组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Blog 拥有人: 黄淮
作者群: (没有)
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7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连络 黄淮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

Yahoo 短信 :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 1

QQ 号码 :

关于 黄淮

注册时间 : 2009-02-08 18:12:27

来自 :

职业 :

兴趣 :

留言板

黄淮
2009-02-08 19:31:12

黄淮,原名,黄维超,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山东黄县。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吉林省戏剧创作室历经劳动实习、社运动、文革风暴、五七道路。一九七八年归队调入省文联任《长春》月刊、《作家》月刊诗歌编辑。一九八四年与诗友共同创办全国第一家自负盈亏的诗刊--《诗人》月刊。任编辑部主任编委、副主编、副编审。一九八八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九九三年九月与诗友胡建雄、张朔、思宇等发起创办了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代格律诗坛》主编。九0年代曾提出“中华诗园”构想的创意,引起广泛反响。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九言格律诗、微型格律诗、自律体格律诗的探索与创作。著作有《爱的格律》、《命运与爱》、《人之诗》、《黄淮九言抒情诗》、《我和咪咪》、《诗人花园》、《中华诗塔》、《星花集》、《黄淮哲理小诗选》、《点之歌:黄淮新格律诗选》、《雷:黄淮一行哲理诗900首》等诗集。《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诗歌大辞典》及《中国新诗大辞典》等多部辞书收入黄淮及其作品的条目。电子信箱:hh1939@sina.com

信址:(264209)山东威海文化西路62号6栋204信箱

黄淮
2009-02-08 19:30:05

黄淮诗宣言:
以诗开慧,以爱塑魂;以侓立体,以意传神;律随情移,体缘律立;以律为纲,振兴新诗!

 用户: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博客

博客启始于 : 2009-02-08 19:15:32
文章数量 : 26
博客历史 : 5995 天
回响总数 : 0
观看人数 : 69310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