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淮南小山黄伟群的博客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中国古籍总目》长歌(2011、12、23,25,30)


2011-12-30 22:04:57


《中国古籍总目》长歌(2011、12、23,25,30)

汉文典籍灿星罗,汗牛充栋浩烟波。善本书目基始奠,总目工程似山阿。壬申﹡京华初立项,癸丑蒲月﹡启鸣珂。穷搜禹域台港澳,日韩北美德法荷﹡。囊尽群籍二十万,对此涕泪双滂沱。五部两编停四载,文化长城屹嵯峨。出齐二十馀﹡巨册,一十三载﹡功何多?导源积石归东海,纵论禹迹不为过。彪炳书林惠后世,传之久远期无佗。优秀文化傲世界,重见巨斧扬天摩。辛卯岁暮闻书讯,史丛十册费媕娿。优价九百一十九,强弩之末奈其何?继出子部册甚夥,经集联翩更似梭。蓝锦花缎金作字,摩挲似有鬼神呵。阮囊羞涩邺架窘,欲买不买困心魔。安得喜讯﹡从天降,大快朵颐莫折磨?沐浴斋戒为正坐,案明几净平不颇。愿览千遍书万遍,挑灯彻夜费吟哦。呜呼长歌止于此,哀哉吾意其蹉跎!
﹡1992年。
﹡1993年7月。
﹡德法荷,西欧诸国,举其主要国家。
﹡具体册数待成书后定。
﹡总跨度17年。
﹡指网上折扣活动。

        

文章地址

《岁暮观月全食》(2011、12、11)


2011-12-12 03:00:03


《岁暮观月全食》(2011、12、11)
岁在辛卯犯太岁,玉兔升天食红瑛。
屈身守分待天时,命压泰山不可争。
再三起看食已既,四海一时失皓清。
须臾渐放半牙出,东墙风劲正三更。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中华书局点校本平装“二十四史”、《清史稿》长歌


2011-10-02 23:15:23


中华书局点校本平装“二十四史”、《清史稿》长歌(2010、8、14,2011、8、7,19,29,9、29)
曩昔闻夸廿四史,二百四十一册全。插架满满一书柜,初版二百七十元⑴。惜我年少学未及,魂牵梦萦缘何悭。九十年代书价贵,价已三七二七翻⑵。复思购买缩印本,价破两千坐长叹⑶。庚寅下海十六载,缩印特价尙破千⑷。字小宜查不宜读,网上下载何其艰。上海书店影殿本,娇美便藏一何廉⑸。近查网上有书店,电子光盘品种繁。区区五十六元整⑹,廿年心病一朝痊。机飞驿递凡三日,拆封薄薄两光盘。硬盘转存可立等,床上卧读似神仙。可横可竖可大小,原汁原味何其便。惜哉横屏尺寸窘,竖机立屏当书翻。笔记电脑似砖重,荧屏炙眼颈肩酸。立志通读廿四史,得鱼如何能少筌?
辛卯孟夏“六一八”,京东商城起旋风。全场半价真给力,数典学子何汹汹。雁落脱手空得羽,二十四史转眼空。我思抑买阅读器?平装缩印无适从。既知绿皮真王道,旧书新本难折衷。重印新本价甚贵,穷搜低价遍寰中。七月廿六百返百⑺,虽云鸡肋妙算同。两单九百实八百,十六返券来何慵?⑻。清寒书生天所佑,数典光君消息通。半价全让凡四种,书来连翩似游龙。后汉魏书新唐本,宋史卌册何其雄?陈书南北复元史,半壁江山倾刻雍⑼。九九十五折上折,再减九十何丰茸⑽。十种计有六十册⑾,机会如此太难逢。明史一单忍痛下,十四返券空如蜂⑿。梁书凑单用一券,南金立减心病终⒀。助人从来即助已,史记抵值乐融融⒁。跳出圈套天地阔,清史多磨最后踪⒂。二四八八五六折⒃,一毕十八年前功⒄。二百八九床头立,绿衣仙子何玲珑?圆我清寒书生梦,孔网文轩与京东。期以十年囊萤力,珠峰绝顶我为峰。
⑴若加《清史稿》48册计289册。二书1959年起由中华书局出版,至1977年底出齐。繁体竖排,绿皮平装。一版一印价323.10元(其中《清史稿》53.10元)。
⑵ “二十四史”平装本扣除《旧唐书》3606元,《清史稿》平装本价780元,合计4386元。
⑶前者缩印本20大册价1980元,后者缩印本4大册330元,合计2310元。
⑷前者缩印本网上书店有售1140元者。
⑸余1994年藏上海书店影清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12大册260元;复配《元史二种》(即柯绍忞《新元史》、屠寄《蒙兀儿史记》)两大册79.80元,合计339.80元。
⑹另加快递费15元。
⑺7月26日京东“买100返100”活动。
⑻两单917元,用去一张“买200减100”优惠券,实支817元。按活动规则可返800元东券计50元面额16张,每单200元可抵用一张。
⑼《陈书》、《南史》、《北史》、《元史》系光君所转让。至此已达129册。
⑽三单除使用3张50元返券外,复参加“每满99返15元”活动,再叠加享受6次返15元的优惠,计省240(150+90)元。
⑾计《三国志》、《北齐书》、《周书》、《隋书》、《新五代史》共19册;《晋书》、《旧五代史》、《辽史》共21册;《汉书》、《宋书》共20册。
⑿因《金史》缺货,不得已购《明史》,原始价格344.10元,使用50元东券1张,实付294.10元。14张返券先用此1张,12张送国学数典网友,剩1张留用。
⒀京东购《梁书》,凑《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宋,清,近代)4册加《两当轩集》为一单,用50元东券1张;新华文轩网购《南齐书》、《金史》,凑《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南北朝,辽金元)2册,为一单,立减50元。
⒁积分换券60元加立减15元计抵值75元。
⒂《清史稿》,孔网购,定价780元,京东原始价585元,优价381.90元,运费80元,较京东节省123.10元。
⒃京东共返券17张,实用5(3+2)张,计250元,加前优惠100元、叠加优惠90元、光君167.60元、新华文轩网50元,又京东积分换券抵值60元,活动立减15元,孔网优惠123.10元,计优惠855. 70元,相当于京东现行价的五六折。单册价9.11元。
⒄1993年3月26日初购《旧唐书》16册。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哀“7·23”温州特大动车追尾事故﹡》(折腰格)


2011-07-27 11:18:21


哀“7•23”温州特大动车追尾事故﹡(折腰格)
(2011、7、28 2:30)
动车如电奔,入夜地天翻。
谁家娇贵客,魂断甬台温
﹡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二百馀人受伤。

        

文章地址

中年宜读廿四史


2011-07-09 01:29:38


中年宜读廿四史
——关于“通读‘二十四史’”的随想
据说在中国当代,通读“二十四史”的人不出十位,除了为人熟知的政治家毛泽东外,据说史学家中读完《二十四史》的,也仅有柳诒徵、吕思勉、陈垣、邓之诚数人而已,他们都是史学巨匠。古典文学家中读完的,有报道可查的是何满子先生。据介绍,他18岁以前,已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30岁以前,陆续读完“二十四史”和《清史稿》。
如果说读传统雕版印刷的版本如殿本,无标点,无断句,是传统意义上的真阅读的话,那么中华版点校本系铅字印刷,有标点,有专名线,就是新式意义上的阅读了。它第一次将卷帙浩瀚的传统雕版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转化为现代版的书籍,使读者第一次知道这套典籍到底有多少册。它是建国后由毛泽东主席提议、“文革”中也没中断的国家出版行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按说读完这套241册(加《清史稿》为289册——下面所谈读二十四史,均习惯附加《清史稿》,不再注明)的大书也并非难事。如果要说难的话,可能指:1、阅读传统文言文能力不够,不习惯繁体竖排的版式;2、工作生活压力大,定力不够,难以心无旁骛、一鼓作气看完。3、除前四史文学价值较高外,其他的史书有的文笔不够精炼,有的朝代历史内容比较枯燥。4、有的人阅读速度慢。
为什么要读二十四史?用司马迁的话最准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读者,“成”字当改成“观”字。有的人可能会说,史书是帝王、政治家或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专业研究人员来读的,一般读者只要会查即可。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华版问世以来,那么多普通读者节衣缩食也要备办一套,他们难道都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二十四史”已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座文化高峰,就像珠穆朗玛峰,它矗立在那儿,有多少人想要征服它。但限于金钱、时间、能力、动力、毅力,最终登上这座文化高峰的,不过十数人而已(放宽一点说)。
什么时候适合读二十四史?青年立志,皓首穷经,当然值得推崇。就史书而言,其实更适合阅读的时间段是中年。不是说青年就不适合读史,青年应广泛涉猎,打下根基,奠定自己的价值观,才不会流于看热闹、被史书牵着鼻子跑。人到中年,有了一定的阅历和思想,较青年更有定力,还有相当的精力。此时读二十四史,可谓正得其宜。
怎样才算读完二十四史?那种看简体横排本,网上未经严格审校的白本,那种无注释、校文的本子,那种一目十行地扫读、跳读,神没到、心不在焉的泛读,都不能算读。非繁体竖排本,一行行,一字字,心手俱到,圈点标注、做摘录不能算读。
需要多久才能读完二十四史?有人经过测算,认为读完这两套书,大概要五至七年的时间。也有的说专业人员十年可以读完。但有两个确切数据,何满子先生读了十二年,毛泽东主席在繁忙的政务之馀用了二十四年(1951年底至1976年9月,当然部分史书他老人家不止读过一遍)。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一年花多少天,一天花多少时来读?一个人如果扣除工作、吃饭、锻炼、休闲交往、睡眠时间,都是读书时间的话,也就是说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算上的话,当然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读完二十四史。但在当下这个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各种诱惑多的时代,要通读二十四史,谈何容易!
当然,相信也会有极少数人,像那些职业登山家一样,以征服这座中国历史的文化高峰为荣。
对本人而言,通读“二十四史”,除了上述三条理由外,还为配合古典文学研究,了解一些人,了解一些事,了解一些话。 现在越来越感到值得读的书真的不多,能吸引我的大概只有原典性的书了,如“二十四史”、《清史稿》之类,又如《全元诗》、《全明诗》、《全清诗》、《全清词》之类。此外,还有相关的工具书。对照上述所立通读的理由和标准,也已具备。在即将阅读完前四史的基础上,可以说,通读二十四史,此其时矣!
盼望着有一天,可以自豪地向国人宣告:我通读了二十四史!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Blog 拥有人: 淮南小山黄伟群
作者群: (没有)
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5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连络 淮南小山黄伟群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

Yahoo 短信 :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 1

QQ 号码 :

关于 淮南小山黄伟群

注册时间 : 2010-06-22 07:42:51

来自 : 中国

职业 : 教师

兴趣 : 中国古典(传统)诗词

留言板

这个博客里面没有任何留言。
 用户: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博客

博客启始于 : 2014-12-23 17:09:08
文章数量 : 0
博客历史 : 3800 天
回响总数 : 0
观看人数 : 50347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