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地震无情人有情,爱心传递暖人心---雅雪在进入重灾区前发回的短信

2008-05-14 23:38:24

雅雪在进入重灾区前发回的短信

文/冷巉



雅雪,这个名字好象与中国特警的身份完全不相符,在五官非常端正的脸上架了一付眼镜,男儿本色当中显现出文人的气质。



可是,他今天去了汶川映秀镇重灾区,在他进去之前,给我发回了这几条短信。

13.02分:我们已到达汶川映秀,上午发生一次六点二级余震,不完全统计,死伤近八百余人,其中包括三名武警,我们已经开始进行设法救人,但条件很苦,只有二千幸存。

13.10:我们要进入重灾区去,过了这里就没有信号了,你帮我发到论坛去,谢谢你的支持,向朋友们告别了。

13.14:知道了,代我向朋友们问好,愿天下人都平安。

13.17:会的,呵呵,我不会有事的,我走了。



当收到第一条短信时,我正在去往外面玩的路上,随转车回家,并发给他一条不知说什么好的信息:我与你同在,我代表所有活着的人谢谢你。

平安归来。

好。保重。

当他的最后一条短信发来时,我已经大哭出声,走在回家的路上,很多人关心的问我,我什么也没回答。在我们这个平安的地方,可能还有好多人根本不知道汶川,不知道在死亡的同时,又有很多人为了救援会发生些什么。

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再给他回复短信,因为我知道这已经不是说什么可以代替得了的。

此时我拨打雅雪的电话,电话已经不通了,我知道,他已经进入重灾区了。



雅雪有个很有个性的网名,他的网名叫秃鹫。


以前经常在群里见到此人,但从我真正认识他到现在不到24小时,因为他要上灾区,所以把我的手机号留给了他,我说,大孩子,我的心与你同在,保重自已,平安归来。

虽然灾区的人民需要救助,但我认为给这些上灾区的救援者一点爱心,也同样很宝贵很值得。

朋友们,请用我们各自不同的爱心来支持灾区吧。



13:56 2008-5-15

胡言乱语

2008-05-04 23:22:09

胡言乱语







《情诗》季刊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历时三年,作为一份没有任何赢利方式并以赠送交流为主的诗歌读物,能够这样长期的坚持下来,给我的触动很大,它类似于公益事业,也可以说是一项慈善事业,但它所遵循的宗旨“诗人的心灵牧场,读者的情感家园”却给了很多诗人创新并出彩的机会,它从中发掘出了许多新人,可谓是为诗歌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又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编委的我,深感抱歉,因为我没有出多少力,做多少事,在此要对《情诗》说声对不起。

今天,当我再次收到《情诗》季刊女诗人专号,感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又一种责任和理解涌上心头,感概和感激同时并存。

对着封面和封底的二位美女诗人,虽然只是影像,但我还是要向你们问声好,你们的诗歌是我学习和进取的榜样,因为诗歌于我还很陌生。虽然“爱无题(外二首)”被收录进了专号,但自感相差好的诗歌很远,虽然与很多名诗人同时被写于这期的专号,但我感觉差距很大,不知我奋起直追能否达到或者永远也达不到这些名家老师的水平,但我知道我一直在努力。

这期“情心走笔”所选文章也不错,其中有中外散文诗学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秦华老师的“手机解码(组章)”,有文学学士耳朵的“音乐里的灵魂”。还有天水市作家协会兰叶子姐姐的“三月,一场盛大的雪事”。真可谓名家聚集,高水平的展示。

“不相识的人,因舞而相遇。”今天,我们无须言语,便在《情诗》相遇,借蔚蓝色的迷恋,走过铺满诗篇的人生之路。

感见闻之诗情,谢见闻之诗心。







真的是很高兴,由和平岛主编的《北美枫》第四期也同期到达,这期刊登的主要是“‘华河杯’2007中外华文诗歌联赛”专号作品。这次联赛的征稿,历时半年。在没有得到任何官方帮助的情况下,由《北美枫》完成了,真是一大盛事,可喜可贺。

由此可以看出,当下的诗坛和文坛正处于一种很微妙的状态,官办及体制内的诗刊以及诗人都形成了一种疲软的局面,网络及民间的期刊和诗人作家已形成了一种不小的针对性,并有蓬勃发展,百花齐放之势。可以说,诗歌在民间,诗人在民间。而同时大量涌现的民间报刊,所出现的很多问题,也将促使我们需要来思考:如何自助并能长远的生存并发展下去。

我想,增进民刊之间的联络,加强相互了解,增进双方友谊,促进交流,分享信息资源和管理经验,应该是我们民刊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从《北美枫》这期联赛的举办,由32家诗歌报刊所作出的响应,我相信,民刊有它发展和生存下去的必然。

当然民刊也希望能得到有志于此的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欧莱雅的服务可称一流。

我的信箱经常会收到他们的宣传资料,初看信封也会让你开心很多,一份美丽的档案当从这里出发,一个美丽的殿堂将又造就一个美丽的人生。

只是可惜,冷巉将从此变成冷馋,不知是不是一种进步或者遗憾。

朋友,请一定记住,它确实是一份好的安慰及修饰你人生的靓点。







一纸在手,了解一个地方文学的发展及水平的展现也是我必修之课。

由十堰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十堰作家》给了我一个更加努力学习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个认识这个世界和观察这个世界的机会。

因属官办纸刊,不想多说什么,只为一种记忆,暂存在此。







虽然对某些事和某些牛人有些看法,但比起收到稿费来说,真是不值一提,更不值一想。

对于刚刚接触文学的我,和见闻的一番胡聊,已使我转变心态。

作文先做人,立世先立身。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做不到,也很难达到,但此时的我当作好自己,并尽力做好,因为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别人,更无权利来指责别人。

借见闻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这篇小文:一个人是非常渺小的,只要内心沉静而不浮躁,降低个人的欲望,能够做到知足常乐,身心的归宿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2008年4月28日日记

2008-05-04 23:20:29

2008年4月28日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能够把语言记录下来,文字能够帮助语言在各种季节穿越时空的障碍,文字能够在很多地方提升语言的作用,文字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虽然这些对于一个刚刚学习并接触文字的人来讲确实是很新奇的。特别是中国的文字,真的很美又很有趣味性,你看它曲折婉转的笔画,以及文字中所埋藏的天机,还有它所蕴藏的智能带给人的发现,成功,失败使人折服。所以文字于我还很神秘,因了知识水平的低浅,使之目前对文字的演变及文字学的内涵并未深入。大家可能会说,你每天都会写上几个字,难不成太过谦卑。非也,本人与文字可能用之终生也无法明确能学会几个字,更不用说文字的深意了,虽然我们时时都把文字挂在口中,却根本无法说清它的由来以及它的流变。文字的奥秘令人眩目,如果用普通的剖析之法来想象汉字的规律,当也需无数个我的前半生。所以今天的我无法用我自已的这无知的大脑来说出它真正的意义,但我一定明白语言文字历来都是文化的根基。
所以在今天偶得一文字“文字训诂师”时,我还是很吃惊。随请教了几个朋友。一答为猜测性释读,具有一种随意性。二答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三答应该是训诂学毕业后,有资格证的就是训诂师了。四答训诂就是对古文字句作解释,训诂师应是此方面的大师吧。等等。
可想我们的语言文字是何等的神圣,在现代各种语言出现的同时,神圣的汉字绝不会因某种非理性因素所能撼动得了的。

2008-04-25 22:43:31


文/冷巉


大地的清辉迷蒙着春天

在我的视线之外

每透过一次随风聚散的风景

窗外的白云便留在了我的字里行间

朝阳升起

眼前的青天已然寂静

纯纯的一块蓝水晶

正笼罩着清丽银白的光辉



闪烁出光辉的绸幔

飘动在眼帘的曼妙玲珑的舞姿

寂寥的灵魂

正相拥着生命枝头清丽绝俗的杜鹃

沉鱼的浓香



11:37 2008-4-26

十堰人社区坛庆请柬

2008-04-17 05:16:33

冷巉谨代表社区所有管理者向大家问好!祝朋友们在十堰人社区玩的开心,文章篇篇精彩。
  
  适逢社区周年庆典,诚邀友好论坛及朋友光临,互通有无,共建网络家园。
  
  十堰人社区:http://bbs.shiyanren.com



欢迎光临冷巉的博客
Blog 拥有人: [ 冷巉 ]
作者群: [ (没有) ]
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7月 2025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留言板
这个博客里面没有任何留言。
连络 冷巉
Email 地址
私人留言
MSN 短信
Yahoo 短信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QQ 号码
关于 冷巉
注册时间
2007-03-10 03:55:50
来自
中国十堰
职业
兴趣
博客
博客启始于
2007-04-03 09:40:03
文章数量
0
博客历史
6666 天
回响总数
0
观看人数
169517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