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人九首
2013-08-29 18:47:01
秦楼微寒薄罗裳,月痕云影两断肠。
横箫一曲乘风去,感念弄玉与萧郎。
枕边夜夜盈光泪,别君滴滴尽相思。
无限秋色风光好,谁共裁合赋新词。
笑生双靥春桃面,菱花镜里何处寻?
多愁怎堪别情重,落泪可知是思君?
昔旅旧痕竟何在,千愁万绪入梦来。
寒梅欲共清莲语,岂奈苍茫是雪白。
一片冰心对寒月,无限梅影何处寻。
玉蝶不来因风冷,宝钗楼上雪纷纷。
寂寞容颜雪中冷,万里冰霜一笑开。
试问惆怅花解语,此生无路向蓬莱。
寒窗月下怜孤影,思君谁解慰离情。
枕边有雨滴不尽,夜夜巾上到天明。
日日念君伤别离,此生无物比情重。
良辰好景容易去,故将彩笺寄相思。
潇潇风雨两沧茫,与君形影天一方。
昨宵梦魂犹会面,却下相思泪几行。
横箫一曲乘风去,感念弄玉与萧郎。
枕边夜夜盈光泪,别君滴滴尽相思。
无限秋色风光好,谁共裁合赋新词。
笑生双靥春桃面,菱花镜里何处寻?
多愁怎堪别情重,落泪可知是思君?
昔旅旧痕竟何在,千愁万绪入梦来。
寒梅欲共清莲语,岂奈苍茫是雪白。
一片冰心对寒月,无限梅影何处寻。
玉蝶不来因风冷,宝钗楼上雪纷纷。
寂寞容颜雪中冷,万里冰霜一笑开。
试问惆怅花解语,此生无路向蓬莱。
寒窗月下怜孤影,思君谁解慰离情。
枕边有雨滴不尽,夜夜巾上到天明。
日日念君伤别离,此生无物比情重。
良辰好景容易去,故将彩笺寄相思。
潇潇风雨两沧茫,与君形影天一方。
昨宵梦魂犹会面,却下相思泪几行。
不要悲伤
2013-08-29 18:45:05
我曾静静凝望夜空上那轮月亮
她在黑暗中给世间带来光芒
朔风从我的耳边吹过
严寒冰冻了大地
也许我的心头会掠过一丝凄凉
一丝迷茫与彷徨
但黑夜走了就会见到太阳
花儿谢了是为了明年开放
冬天来了春亦不会是一种奢望
我的爱人,你不要悲伤
世界就是这样
起落没有任何规律可寻
黎明从不拒绝黄昏的降临
燕子不会永远留在南方
祝福像春草一样绵长
有我在你梦里
爱也许多了份沧桑
却夹杂着蜜甜的馨香
我的爱人,你不要悲伤
哪怕生活在苦海中徘徊
海浪的咸涩让你无法忍受
浪潮也会将我的牵挂带到你的身旁
守候着希望
追寻着思念的航向
有你在我心上
哪一处荒芜的土壤
哪一个无名的角落都是我的天堂
她在黑暗中给世间带来光芒
朔风从我的耳边吹过
严寒冰冻了大地
也许我的心头会掠过一丝凄凉
一丝迷茫与彷徨
但黑夜走了就会见到太阳
花儿谢了是为了明年开放
冬天来了春亦不会是一种奢望
我的爱人,你不要悲伤
世界就是这样
起落没有任何规律可寻
黎明从不拒绝黄昏的降临
燕子不会永远留在南方
祝福像春草一样绵长
有我在你梦里
爱也许多了份沧桑
却夹杂着蜜甜的馨香
我的爱人,你不要悲伤
哪怕生活在苦海中徘徊
海浪的咸涩让你无法忍受
浪潮也会将我的牵挂带到你的身旁
守候着希望
追寻着思念的航向
有你在我心上
哪一处荒芜的土壤
哪一个无名的角落都是我的天堂
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看明代小说与社会
2013-08-19 22:38:00
中国的文人大都把文学看作很高雅的事情,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所以古代产生小说以来所描写的大多是文人雅士的韵事或者征战沙场的情景,如小说的源头唐传奇时期的《莺莺传》和后来的《三国志》。而到了明代是封建社会白话小说的高产时期,该变了以往小说的创作方式体制及语言内容和思想。这其中冯梦龙和凌蒙初的“三言”、“二拍”可谓横空出世,对后世小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当时也是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一大代表性作品,小说通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妓杜十娘的不幸遭遇,描写了杜十娘与宦家公子李甲相恋,并克服阻碍与他从良奔至瓜洲,又遭生性风流、家财万贯的孙富所看中从中作梗,使她被意志本不坚定的李甲抛弃,最后怀抱悉数珍宝投江自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贴近世俗化、批判社会黑暗、强化女性意识的鲜明创作态度。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明代小说的多数创作内容和与前番不同的思想艺术风格,也可对当时社会略见一二。
一、教坊司——世俗生活的舞台
自古文人雅士多风流,涉足清楼听歌观舞倒也不足为奇,而这篇小说却把妓院作为故事开端的起始地点来描写,其间也写了一些妓院生活情景。写到“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年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写到老鸨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初时李公子撒漫用钱,大差大使,妈妈胁肩谄笑,,奉承不暇。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了”;又写到十娘从良之日老鸨要十娘“即今就去。平时穿戴衣饰之类,毫厘休想。”“将公子和十娘推出房门,讨锁来就落了锁”,这些都是妓院事景。不仅如此,小说还改变了以往描写达官贵人的生活和文诗雅词的惯例,而来描写市民社会的风情。即使李甲是宦家子弟也将他放在了教坊之内、名妓的身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小说的通俗化特点。
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人和手工业者成为时代的宠儿,一些作家不再只是关注上层社会之事和文雅之事,而是更多的去接触市民阶层,去了解市俗的生活,所创作的作品也都是反映民生疾苦,或是团圆美满的美好、或是别去离散的悲苦的一些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宣徽院仕女秋千会》等都是此类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棒打鸳鸯、始乱终弃——那个时代的产物
杜十娘排除万难与李甲从良奔至瓜洲,本打算“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此情此德,白头不敢忘也”,却偏偏十娘的歌声招来了家资巨万的孙富,这孙富“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及至见了十娘容貌,不觉垂涎三尺。他抓住了李甲此时对十娘正处于“老父性严,尚费踌躇”的心理,借机同他大大的言语了一番,使李甲最终“被孙富一席话,说透胸中之疑,起身作揖道:‘闻兄大教,顿开茅塞’”。这里值得人们思索的是,孙富棒打鸳鸯夺人所爱固然可憎,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甲也是个始乱终弃之徒。小说中交代李甲“原是没主意的人,本心惧怕老子”,我们所看到的不仅如此,李甲的父亲是当朝的布政,他出身于官宦人家,撒漫用钱、爱慕虚荣、关心自己仕途、以父母家业为重的本性是存在的。所以当孙富指出十娘是不洁之人,把她带回家去恐怕不为家人所接纳时他便动了心,听了孙富“南边原有旧约,借兄之力,挈带而来以为他适之地”的话,也说明李甲对十娘妓女的身份是很介意的,他并不能完全打破封建等级观念去追求纯脆的爱情。尽管最初他对她并不是虚情假意,也有几分真心,但这不能够掩盖他伪君子的事实。
在封建社会中,男子以仕为荣,尽管这到明代已有所改变,可人们终究摆脱不了时代的枷锁和世人的眼光,为功名利禄而竞腥追逐,封建家长专制也同时在挟持着人们的内心。所以李甲为了不使老父生气,为了能够在家中争有一席之地继承家业,不至沦为笑柄,最终放弃了原本纯洁而世人却认为污浊的杜十娘。孙富以为自己出身富贵便可以用金钱来换取一切,这都是作者意在给读者展现出这样一个事实,使后人读来能够体会到明代小说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那个时代的种种堕落与不公平。
三、怒沉百宝箱——女性意识的觉醒
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够使人们读来拍案叫绝,其最精彩之处就在于这可怜可爱又可敬的名妓最后时刻这“怒沉百宝箱”的壮举。如果这篇小说最后写成大团圆的结局,那么其思想价值就远远不及这个悲剧效果了;如果杜十娘随孙富而去或是被李甲的悔恨所打动而回心转意,那么这个人物形像便失去了她的艺术感染力。小说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尾,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身为妓女后又从良的十娘所追求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国文学作品中出现妓女这一身份的并不只这一篇,这其中也有很多高洁不屈的形像。作为妓女,她们固然不想长过那种浮华靡烂、迎来送往的生活,而同为妓女,杜十娘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从良。以她的积蓄早可以为自己赎身,也可以摆脱李甲孙富独自离去,而她最后却选择了将所积攒的珍宝一件一件地展示过后抱着它们投江自尽,她要的就是争来自我的人格和尊严。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白朴《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李千金虽然是个富家小姐,身份与十娘不同,但在本质上这两个人物形像的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杜十娘而言,从良的条件是两情相悦,对于两人共同来讲,婚嫁的前提是自尊与人格的充分体现。
在封建社会当中能够出现带有这样人物思想的小说,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作者的一大进步,也是文学的一大飞跃。
“三言”、“二拍”作为明代小说优秀佳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作为“三言”、“二拍”中的一大代表,所带给我们的意义是极其深刻而又丰富的。透过作者高超的描写,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明代小说的描绘倾向和与以往不同的进步性,以及明代当时的社会制度与风习,带给读者广阔的空间和历史的再现。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一大代表性作品,小说通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妓杜十娘的不幸遭遇,描写了杜十娘与宦家公子李甲相恋,并克服阻碍与他从良奔至瓜洲,又遭生性风流、家财万贯的孙富所看中从中作梗,使她被意志本不坚定的李甲抛弃,最后怀抱悉数珍宝投江自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贴近世俗化、批判社会黑暗、强化女性意识的鲜明创作态度。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明代小说的多数创作内容和与前番不同的思想艺术风格,也可对当时社会略见一二。
一、教坊司——世俗生活的舞台
自古文人雅士多风流,涉足清楼听歌观舞倒也不足为奇,而这篇小说却把妓院作为故事开端的起始地点来描写,其间也写了一些妓院生活情景。写到“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年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写到老鸨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初时李公子撒漫用钱,大差大使,妈妈胁肩谄笑,,奉承不暇。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了”;又写到十娘从良之日老鸨要十娘“即今就去。平时穿戴衣饰之类,毫厘休想。”“将公子和十娘推出房门,讨锁来就落了锁”,这些都是妓院事景。不仅如此,小说还改变了以往描写达官贵人的生活和文诗雅词的惯例,而来描写市民社会的风情。即使李甲是宦家子弟也将他放在了教坊之内、名妓的身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小说的通俗化特点。
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人和手工业者成为时代的宠儿,一些作家不再只是关注上层社会之事和文雅之事,而是更多的去接触市民阶层,去了解市俗的生活,所创作的作品也都是反映民生疾苦,或是团圆美满的美好、或是别去离散的悲苦的一些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宣徽院仕女秋千会》等都是此类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棒打鸳鸯、始乱终弃——那个时代的产物
杜十娘排除万难与李甲从良奔至瓜洲,本打算“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此情此德,白头不敢忘也”,却偏偏十娘的歌声招来了家资巨万的孙富,这孙富“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及至见了十娘容貌,不觉垂涎三尺。他抓住了李甲此时对十娘正处于“老父性严,尚费踌躇”的心理,借机同他大大的言语了一番,使李甲最终“被孙富一席话,说透胸中之疑,起身作揖道:‘闻兄大教,顿开茅塞’”。这里值得人们思索的是,孙富棒打鸳鸯夺人所爱固然可憎,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甲也是个始乱终弃之徒。小说中交代李甲“原是没主意的人,本心惧怕老子”,我们所看到的不仅如此,李甲的父亲是当朝的布政,他出身于官宦人家,撒漫用钱、爱慕虚荣、关心自己仕途、以父母家业为重的本性是存在的。所以当孙富指出十娘是不洁之人,把她带回家去恐怕不为家人所接纳时他便动了心,听了孙富“南边原有旧约,借兄之力,挈带而来以为他适之地”的话,也说明李甲对十娘妓女的身份是很介意的,他并不能完全打破封建等级观念去追求纯脆的爱情。尽管最初他对她并不是虚情假意,也有几分真心,但这不能够掩盖他伪君子的事实。
在封建社会中,男子以仕为荣,尽管这到明代已有所改变,可人们终究摆脱不了时代的枷锁和世人的眼光,为功名利禄而竞腥追逐,封建家长专制也同时在挟持着人们的内心。所以李甲为了不使老父生气,为了能够在家中争有一席之地继承家业,不至沦为笑柄,最终放弃了原本纯洁而世人却认为污浊的杜十娘。孙富以为自己出身富贵便可以用金钱来换取一切,这都是作者意在给读者展现出这样一个事实,使后人读来能够体会到明代小说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那个时代的种种堕落与不公平。
三、怒沉百宝箱——女性意识的觉醒
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够使人们读来拍案叫绝,其最精彩之处就在于这可怜可爱又可敬的名妓最后时刻这“怒沉百宝箱”的壮举。如果这篇小说最后写成大团圆的结局,那么其思想价值就远远不及这个悲剧效果了;如果杜十娘随孙富而去或是被李甲的悔恨所打动而回心转意,那么这个人物形像便失去了她的艺术感染力。小说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尾,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身为妓女后又从良的十娘所追求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国文学作品中出现妓女这一身份的并不只这一篇,这其中也有很多高洁不屈的形像。作为妓女,她们固然不想长过那种浮华靡烂、迎来送往的生活,而同为妓女,杜十娘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从良。以她的积蓄早可以为自己赎身,也可以摆脱李甲孙富独自离去,而她最后却选择了将所积攒的珍宝一件一件地展示过后抱着它们投江自尽,她要的就是争来自我的人格和尊严。这不禁使我们想到了白朴《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李千金虽然是个富家小姐,身份与十娘不同,但在本质上这两个人物形像的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杜十娘而言,从良的条件是两情相悦,对于两人共同来讲,婚嫁的前提是自尊与人格的充分体现。
在封建社会当中能够出现带有这样人物思想的小说,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作者的一大进步,也是文学的一大飞跃。
“三言”、“二拍”作为明代小说优秀佳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作为“三言”、“二拍”中的一大代表,所带给我们的意义是极其深刻而又丰富的。透过作者高超的描写,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明代小说的描绘倾向和与以往不同的进步性,以及明代当时的社会制度与风习,带给读者广阔的空间和历史的再现。
王孙游未归
2013-08-19 22:36:00
诗人张予在《长陵春色》中有句云:“绿野浮青霭,莺啼绕远树。王孙游未归,夕照明花坞。”一句“王孙游未归”裹藏了多少情感,蕴含了多少心酸的眼泪。春天来了,山野绿了,莺啼声声是欢快的,穿越了空间的距离,在刚刚抽芽的树林间久久的萦绕。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然而,惆怅的是,远行的游人还未归来,只有那夕阳还在静静的斜照,不言亦不语,无声亦无息。不知那夕阳下是否还有一个孤独的身影在久久的伫立,期盼着能有那么一个时刻,想念中的人能够从前方走来,告诉她:“我回来了。”然后,从此再不用分离。可是,一天一天,一年又一年,荒芜了她的等待,风干了她的相思,她可也曾绝望?也曾哀嚎?远游的人啊,你还记得我吗?还记得昔日执手相对、缠绵缱绻的一幕幕吗?不管走到哪里,无论是什么原因让你现在仍未归来,当某一些特定的时刻,晨风轻轻吹动你丝发的时候,暮雨悄悄滴落你衣襟的时候,可也会拨动了你那曾经多情的心弦,你可还能想起我会在这样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于这幽然的夕阳下苦苦的等着你吗?
人们都说,中国的诗人比任何一个国家的诗人骨子里都刻着与生俱来的、永远也抹不掉的忧愁和伤感,而中国的古典诗人尤其如此,没有忧伤便不成诗文,这些诗文好就好在带了那些忧伤。原本绿野浮动着青色的雾霭,莺啼声声绕过远树,这已经是很美好的景致了,可偏偏却出现在了“王孙游未归”的时候,而这一句,游未归的虽然是王孙,表面上看写的是一个游子远行未归的实际情况,而深入其内里,却是在描述那个王孙走后、盼望着他的归来、渴求着能够与他团聚的苦情人。春花秋月,晨钟暮鼓,寂寞着她的岁月,纠结着她的人生。未曾亲身经历过,又怎会明白其中酸苦,凄凉的景致两个人看,就会从中品味出人生的哲理,体会出相依的乐趣,而春光明媚,绿野莺啼,这本应是青春韶华热烈绽放的时节,却只能独自一人空对着“夕照明花坞”的景象,喃喃低吟着:“王孙游未归,王孙游未归……”何其烦恼、何其迷茫,唯有把满腹的愁思化作一声哀叹,托天边的飞燕带给他:“你还好吗?是否已在归途中了?”可那燕子却又叽喳叫着不着边际的飞去了。想寄向夕阳晚霞,它却又渐渐隐没,只留一片残红在她的衣裙上啜泣着起舞。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句诗里又裹含着多少痛楚与无奈。“王孙游未归”,未归的又何止是远游的王孙,更是那痛彻心骨的思念,那带泪的青春和热情,那永无休止的呐喊和牵挂……
人们都说,中国的诗人比任何一个国家的诗人骨子里都刻着与生俱来的、永远也抹不掉的忧愁和伤感,而中国的古典诗人尤其如此,没有忧伤便不成诗文,这些诗文好就好在带了那些忧伤。原本绿野浮动着青色的雾霭,莺啼声声绕过远树,这已经是很美好的景致了,可偏偏却出现在了“王孙游未归”的时候,而这一句,游未归的虽然是王孙,表面上看写的是一个游子远行未归的实际情况,而深入其内里,却是在描述那个王孙走后、盼望着他的归来、渴求着能够与他团聚的苦情人。春花秋月,晨钟暮鼓,寂寞着她的岁月,纠结着她的人生。未曾亲身经历过,又怎会明白其中酸苦,凄凉的景致两个人看,就会从中品味出人生的哲理,体会出相依的乐趣,而春光明媚,绿野莺啼,这本应是青春韶华热烈绽放的时节,却只能独自一人空对着“夕照明花坞”的景象,喃喃低吟着:“王孙游未归,王孙游未归……”何其烦恼、何其迷茫,唯有把满腹的愁思化作一声哀叹,托天边的飞燕带给他:“你还好吗?是否已在归途中了?”可那燕子却又叽喳叫着不着边际的飞去了。想寄向夕阳晚霞,它却又渐渐隐没,只留一片残红在她的衣裙上啜泣着起舞。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句诗里又裹含着多少痛楚与无奈。“王孙游未归”,未归的又何止是远游的王孙,更是那痛彻心骨的思念,那带泪的青春和热情,那永无休止的呐喊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