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 首页 -> 博客群 -> 魏鹏展诗文集(北美风)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评论 - 怎样写人?
2012-02-03 07:48:56
怎样写人? 魏鹏展
很多时候,老师给同学们的作文题目都是有关写人的,如〈我的爸爸〉、〈我的班主任〉等等。遇到这样的题目,同学们常常会想出很多形容词去形容人物的性格,这样的写法就流于空泛。在谈怎样写人前,我们要先弄清楚怎样才算是好的写人的文章。同学要明白文章写给别人看,只有日记才是写给自己看,别人不可能很了解我们的背景,写出来的东西如果不够具体,别人就不会明白。写人的文章最重要是要让读者透过文章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我们写〈我的爸爸〉,如果读者读了我们的文章,能很具体认识爸爸的性格,那文章就是很好;我们写〈我的班主任〉,最重要的也是让读者明白我们的班主任是怎样的老师。
我读过很多同学的写人的文章,他们都喜欢直接描述人物的性格。他们写〈我的爸爸〉,就喜欢用严肃、幽默等形容词去形容;他们写〈我的老师〉,就喜欢用严格、要求高等形容词。这就流于概念化,写出来的人物性格不具体,也不能写出人物与我们的感情关系。我们应以事件去呈现人物性格,不应直接用我们的口说出,读者自然能从事件中明白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学们写〈我的爸爸〉,可选择一些生活的事例去呈现,不必直接说出。例如我们要写爸爸很疼爱我们,我们不论用甚么形容词去形容都不够具体。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平时与爸爸相处时的生活故事。我们可以记一次生病时爸爸照顾我们的情况,但不能像写日记那样把事件巨细无遗地记录,而是要经过剪裁,把那些能表达爸爸疼爱我们的情节才记下,其它事情可以省略。同学们写〈我的班主任〉,也不必直说班主任的性格特点,我们只须选取一些生活细节去呈现。例如,我们想写班主任对学生很严厉,我们可以选取一些顽皮同学做错事,结果如何被班主任责罚的情节去呈现他的性格,但也须要剪裁,只集中写能呈现老师性格的情节,把其它故事省略。事件不能太多,太多则每件事写得不够仔细深刻;太少则文章显得单调乏味,而且以单一事件呈现人物性格不够深刻。我建议同学们可写两三件事情,那么文章就很充实了。
文章的结构也很重要。文章结构不好,就如一座房子的结构有问题,很容易会塌下来,情况不堪设想;结构做得好,有时可以令文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写人要写得感人、深刻、引人入胜,最好的结构是欲扬先抑,或者有人叫先抑后扬。所谓「扬」是指谈人物好的地方,「抑」则是谈人物不好的地方。为甚么要先谈人物不好的地方,才谈人物好的地方呢?这是因为结构上有个对比的作用,把人物好与不好放在一起,可以对比出好的地方更好。例如,我们写〈我的爸爸〉,可以先谈爸爸如何对我们要求高,不准我们只顾游戏,令我们很讨厌他;到下文,我们又可以笔触一转,写爸爸如何疼爱我们,怎样陪我们玩游戏,这样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令人物形象更鲜明。我们写〈我的班主任〉,也不应该全文只集中写老师如何好,应该先在文章的前半部写老师怎样严厉要求我们守秩序,如何责骂同学,令同学们敬而远之;文章下半部分,笔触一转,又改为记述一些老师如何爱护我们,令我们很敬重他,这样就能使文章的前半部分对比下文,使老师受人敬重的形象更鲜明。因此,同学们应多留意文章的结构。切记不应以「直述」取代「呈现」,多以事件让读者自己感受人物的形象和个性。
2012年1月1日 夜
(刊于《喜乐少年》2012年2月5日,页3)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评论 - 「去」的用法
2012-02-03 07:14:53
「去」的用法 魏鹏展
我们写文章常受到口语影响,弄不清「去」的用法,常常写成「我去图书馆借书。」这是粤语句法。规范的书面语应改为「我到图书馆借书去。」我们可以记住这个格式「……到……(做甚么)去」。「去」前可加上动词,「到」后则加地方。例如,「我到海滩游泳去。」问句可写成「你到哪儿去?」否定句可写成「我今天到不了美国。」很多同学写成「我不能到美国去。」这句意思跟前一句有点不同,前一句意思是赶不及今天到美国,后一句则是有特别原因不能到美国去。
2012年1月1日 夜
(刊于《喜乐少年》2012年2月5日,页3)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新诗 – 理发
2012-01-20 06:33:42
理发 魏鹏展
星期三是我的星期天
忘记了上次播放的光盘
反正今天是我的星期天
我知道很久没有晒太阳
我知道很久没有吹海风
听一听公园的麻雀声
昨天的夜晚非常短
小孩子长得真快
剪一剪不经意长出的白丝
漂亮的话是美丽
对白的重复是我的专业
修一修仅余的几根青丝
这算是男人的尊严
2011年12月13日 夜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评论 - 何达诗的同情与共鸣
2012-01-20 05:40:38
何达诗的同情与共鸣 魏鹏展
杜甫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诗人,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杜甫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很能引起读者共鸣。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多表达关心民生疾苦的主题,这些主题是很多人关心的,加上作品表现的同情之心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同感。一个诗人能以同情和共鸣的心看世界,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何达的诗文字技巧不算很高,很多都平白如话,但就能体现杜甫诗那种悲天悯人的同情心。他的诗的特点是强调「我们」而扬弃「我」,实际上是强调接近人民,表现人民,主题多集中于讽刺、控诉和行动三方面。
第一个摸她乳房的
是纱厂的工头
她愤怒地扭一扭童年的身子
第二个
是她的情人
她爱
第三个
是日本人
她颤抖
她知道日本人的军刀是可怕的
第四个是美国兵
她喊叫
她挨了重重的耳光
而且被接到警察局里
于是
第五个摸她乳房的
是中国警长 (何达〈一个少女的经历〉)
整首诗很浅白,但主题却很深刻。何达成功利用象征少女贞洁的乳房讽刺社会的不公。中间的日本人和美国人不是诗的重点,诗的主题思想是侧重于工头和警长。在传统中国,贞操是很重要的,少女的贞操是糟蹋在第一份工作的工头之手,反映中国工厂的黑暗,工头对员工的践踏,读来令人同情;最后被美国兵污辱后,却反被告上警察局,最后竟又被中国人的警长污辱,读来令人愤慨。这些情节很能引起读者共鸣,原因在于题材很真实,很典型,也是社会上不难想象的事实,这些题材精妙之处在于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身后的陈旧
往日的苍凉
生灵涂灰的灾灾难难
我都可以作证
但不要让我的皱纹
把你吓坏
请在吓纹中
寻找
巧妙的组合
奇异的花纹
认得出麻
这种的符号
哪一笔是哀悼
哪一笔是悲伤
哪一笔
是还未实现的理想 (何达〈陈伯〉)
何达从老人的皱纹,感叹时间的飞逝,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的同情。这又符合他的创作风格,强调「我们」而扬弃「我」,这个「我们」自然是指每个人都会经历衰老。这是一个典型性的主题,能引起大部分读者的共鸣。诗的主题是好的,但何达在艺技巧上还是可以改进的。时间是个永恒的文学主题,重写须翻出新意,这才有阅读价值。如果诗人能从这个文学的旧主题中写出现代情怀,或写作手法上有所突破,这都是文学上的创新。这首诗的思想和技巧都未能突破传统的写作惯例,手法有点俗套。文字上,何达用了太多形容词如「哀悼」、「悲伤」等,这令写作的主题思想概念化,写作手法上出现了「直述」取代「呈现」的问题。何达另一个文字特点是新诗的散文化。例如头几行诗「生灵涂灰的灾灾难难 /我都可以作证 / 但不要让我的皱纹 / 把你吓坏 」这几行诗的文意是顺着写下去的,中间没有跳跃,甚至出现「但」这个连接词,这明显是散文的句子,令诗句有很强的逻辑性。这些句法很明显是受闻一多等诗人的影响。
何达虽没有很成熟的现代新诗文字技巧,但题材却很有典型性。强调「我们」而扬弃「我」的创作观有很积极的意义。题材又每每看到何达对弱者的同情与共鸣,这又是文学创作人必须有的文学修养。只有以同情和共鸣的心去创作,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2011年12月26日 夜
(刊于《香港作家》2012年1月,页34)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评论 – 新诗的神韵
2012-01-14 05:56:38
新诗的神韵 魏鹏展
画家齐白石画虾很著名。听说画虾前都会盛一盆水,里面养着虾,他就蹲在盆前看几个小时,直至看出感兴,才下笔画虾。他画的虾很有生气,虾的触须彷佛会摆动,就如在水中游走。这种虾的生气就是神韵。神韵和意境都是古典诗歌和山水画的术语。意境是「意」和「境」两个概念,即「作者的情感+景物」,详细的解说可看拙作〈甚么是意境〉。神韵其实也是「作者的情感+景中的对象」,与意境的分别在于神韵是风景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某些东西;意境则是整个风景。
古典诗很重视意境,神韵也就包括其中。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就有很好的意境,当中也可发现景物的神韵。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诗人写出了一个秋夜寂静的意境。境中的意象不多,只「松子」一个。这个意象不是随意选的,松子带有作者特别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神韵。我们可以具体地想象到一个松子从松树上掉下发出的声音,这声音越是清晰可见,越能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古诗中,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新诗则较少。我看过的新诗中带有神韵的首推沙白〈水乡行〉。
水乡的路,
水云铺。
进庄出庄,
一把橹。
这节诗描写了划船进庄出庄的情景,但全不提及船,只提及划船的橹,读者就能想象船夫划船的动态,也能想象船行进时摇动的情景,但这些东西都不用说出,只留给读者去补充,效果比直说更有感染力。橹带给读者的想象和感受就是神韵。
要寻人,
稻海深处;
一步步,
踏停蛙鼓。
稻海深处本应很宁静,蛙的叫声却以鼓声来形容,这就更显得稻海深处的宁静。蛙是稻田里的典型动物,很有乡土气息,诗人不用写太多东西,只写最能令人产生感兴和联想的东西作为意象,更能触动读者的想象和感受,这也是诗中的神韵。
古典诗中很多作品都充满神韵,新诗却较少,这可能由于古人多寄居山林,对山水的感受较深,较能写出神韵;现代人要是想写出神韵,只写风花雪月已没有新意,这已被古人写尽。感染力来自真切的见到,现代人居住在石屎森林,连草也不多见,更何况其它山水美景,硬要写,就不是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是无病呻吟。现代人其实不一定写风花雪月,城市景物也可以写出神韵,这种城市景物表现的神韵更符合新诗要有现代情怀的要求。
2011年10月2日 傍晚
(刊于《圆桌诗刊》,2011年34期,页40-41)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评论 – 童诗的童趣
2012-01-14 05:30:14
童诗的童趣 魏鹏展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能从很多身边的事物中找到乐趣,甚至可以说很多对大人平平无奇的事,在儿童看来都是很有趣的。大人看到蚂蚁,匆匆走过,有没有踏死牠们,一点也不在意;儿童看到蚂蚁,会蹲下身体,先是仔细观看,再而用树枝挑起来玩,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大人看到蟑螂,尤其是女人,会吓得尖叫起来;儿童看到蟑螂,可能会追着牠们来玩。记得小时候,妈妈在田里翻出一条蛇,吓得连忙躲开;我反而跑过去追蛇,我的举动吓怕了妈妈。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当时追蛇的行为也是儿童的天性,这就是童趣。童诗是写给儿童看的,能写出儿童的乐趣,也就较能引起读者共鸣。
一个人的时候,
我喜欢听小鸟唱歌,
牠那迷人的歌声,
把我的烦恼,
抛到九霄云外,
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台湾小四曾郁芳〈一个人的时候〉)
这首诗受到大人过分的指导,以致失去了童趣。诗题〈一个人的时候〉写的是有关独处、寂寞的主题,这根本不是儿童的思想,儿童不可能理解甚么是寂寞。「烦恼」、「九霄云外」是大人的用字,不是童言。这首诗严格来说不是童诗。
蝴蝶喜欢说秘密给花朵听
花朵笑开了脸
露出甜甜的笑容
小雨喜欢说秘密给窗户听
窗户睁大了眼睛
露出了明亮的光 (台湾 小三 黄于珊〈秘密〉)
这首诗用了拟人法,把蝴蝶、花朵、小雨、窗户都写活了,还会嬉笑呢﹗儿童就是喜欢笑,喜欢玩。花朵看到蝴蝶会笑,这是童真的笑;窗户看到小雨会睁大眼睛,这跟儿童喜欢玩鬼脸,一样充满童趣。拟人法最大的作用是把所有东西都写活了,增加了趣味。我们还可以用比喻令笔下的东西更有趣。
我像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在爸爸的树上,
快乐的爬来爬去。
雄壮的树干像他强壮的身体,
茂密的树叶就像他细细的头发,(台湾小四游承恩〈爸爸〉)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把自己比喻为小松鼠,把爸爸比喻为一棵树,松鼠在树上爬来爬去,就像小孩跟爸爸在沙发上玩耍,在爸爸的怀抱中钻来钻去,开心得大笑起来,那是多么温馨的童趣。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有赤子之心,能从身边所有被大人所忽略的东西上找到乐趣,这就是童趣。
2011年12月13日 上午
(刊于《喜乐少年》2012年1月15日,页5)
6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情诗 - 照镜
2012-01-14 02:20:54
照镜 魏鹏展
-女为说己者容
只看一半是很美丽
轻轻扫一扫眉
睫毛稍曲就更好
小猫跳一跳
睡在怀里
一滑
就溜到那边
伸懒腰
习惯站在同一边
全神贯注的无声
或者是宁静
近处远方陌生的目光
黑夜中的车头灯特别刺眼
习惯坐在同一边
棉花糖的轻软中
有点甜
纯白的纸上为甚么有污渍?
习惯坐在同一边
照一照那一边
涂一涂口红
不是很美吗?
2011年8月28日 夜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影评 - 吸血新世纪4破晓传奇上集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 Part I (Kristen Stewart,Rob
2012-01-01 00:26:56
影评 - 吸血新世纪4破晓传奇上集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 Part I
导演 : 比尔干顿 Bill Condon
演员 : 姬丝顿史钊域、罗拔柏迪臣、泰勒洛特-加龙省 Kristen Stewart, Robert Pattinson, Taylor Lautne
片长 : 117 分钟
级数 : IIB
语言 : 英语 (中文字幕)
魏鹏展评:电影最精彩的地方莫过于贝娜与僵尸爱德华的爱情。理想的爱情应该是甜密而有安全感的,他们的爱情却带有恐怖感和危险性。一般人都不能接受欠缺安全感的爱情。贝娜何尝不喜欢安全感?只是爱之太深,那不安全感硬被接受了。能够接受常人不能接受的爱情,那爱情是升华了的情感。贝娜结婚前发了一个与僵尸结婚的恶梦,梦见观婚礼的人都被僵尸杀了。贝娜结婚当天,也是怀着战战竞竞的心情行婚礼。婚后生活的气氛一点也不甜蜜。贝娜吃鸡腿,看到未熟透的鸡肉上的一点血丝,竟吐起来。这些细节都反映她的婚姻是充满恐惧的。贝娜对爱情不安全感的接受是爱情的伟大之处。这伟大之处是由爱情上的爱慕彼此的优点升华到接受彼此的缺点,所接受的缺点越大,就反映两人的爱情越深。这种以僵尸为题材的爱情故事相当成功,能有效写出男女之间的深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12年1月1日 下午
文章地址
|
新诗 – 红绿灯
2011-12-25 20:04:55
红绿灯 魏鹏展
红灯 停一停
扫一扫浅眉
恰到好处
左右必须对称
熟练的技巧和
速度
半开的口红
红不过远处的灯
不喜欢重复的东西
变化太多又变成
单调
七十一都是那几种颜色
拐过弯
跑下了同样速度的
电梯
免费报纸训练了
阅读速度
忘记了情人的生日
翻一翻相簿
清晰和模糊的图像
黄灯亮了
停一停 听一首
新歌
一只麻雀落在车顶
绿灯亮了
路边的树上有
鸟声
2011年10月2日 夜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情诗 – 热闹中的宁静
2011-12-03 01:39:51
热闹中的宁静 魏鹏展
小孩跳上滑梯
溜下来 荡出去 秋千
大手中的小手步履不稳
升高了的烈火中的吶喊声
在你的耳边听不清楚
你最爱兔子灯笼
黑色的波浪
白色的团圆
悄悄地说
路边那辆熟悉的车
响起了甜甜的乐声
2011年11月1日 夜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评论 – 童诗的童言
2011-12-03 01:17:23
童诗的童言 魏鹏展
大人说话跟小孩子说话有很多地方都不同,例如词语和语气,我们一听就可以听出来;写文章呢?大人和小孩子当然也有所不同。童诗是写给儿童看的文学作品,它的用语也就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善于与儿童沟通的大人都善于用儿童的口吻说话。刻意用儿童的口吻说话,目的是要给儿童亲切感;口语是这样,文字也不例外。切忌过分雕琢文字,把大人的用字套进童诗中。
时间像妈妈一样
温柔地安慰我
抚平我内心的伤痛
时间像流星一样
匆匆一闪即逝
告诉我要珍惜光阴
这个学生的作品可能经过老师的修改,有些词就失去了童真:「抚平」、「一闪即逝」对儿童来说太深了,这是大人的用语;「伤痛」的感受太抽象,儿童不应有伤痛的经历,这个词有明显大人修改过的痕迹。
风,
轻轻的吹,
在空中和叶子玩耍, (台湾小五谢承恩〈风〉)
小孩子都很爱玩耍,「玩耍」这个词就成了小孩子的常用词。风吹起叶子本来是很自然的一回事,在大人看来没甚么特别,但在小孩子看来,那叶子被风吹起,又在空中打圈,就像小孩子在玩耍,「玩耍」这个词充满了小孩子的特性,所以这个词就是童言。
夜深了,
正睡得香甜,
你不但在我耳边大声唱歌,
还偷偷亲吻我的脸,
送给我一颗大红豆。(台湾小五管廷伟〈蚊子〉)
小孩子爱吃糖果,「香甜」这个词就成了小孩子的常用词,「熟睡」是一个大人用的词语,小孩子就爱用「香甜」;小孩子很爱唱歌,蚊子在耳边嗡嗡叫,在他们看来,就是「唱歌」;妈妈常常在小孩子睡觉时亲吻他,蚊子叮自己的脸,就会想起妈妈亲吻一样痒痒的;小孩子又很爱吃红豆冰,脸上一个个被蚊子叮的红印,就会令他们想起平时爱吃的红豆冰。「香甜」、「熟睡」、「唱歌」和「红豆」都是小孩子常用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是「童言」,大家千万不要刻意雕琢字词,用大人的思维写小孩的情感。这两篇文章,我跟大家谈了童心和童言,童诗除了这两个特点外,还包括童趣,下回再谈。
2011年11月12日 夜
(刊于《喜乐少年》2011年12月4日,页3)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评论 – 对比的奇妙
2011-11-18 06:29:08
对比的奇妙 魏鹏展
小时候,我很爱看图书,尤其是那些有很多插图的书。相片中的花朵旁都放了一枚一元硬币,初时不知有甚么用,后来才知道摄影师想让读者更具体明白植物的大小,才放上硬币去对比。原来很多东西要说得明白,很不容易,但用其它东西去比较,就清楚得多了。我们写文章,原来也可用对比去令意念更具体,更传神。
如果我要同学们描述一块玉很珍贵,你很重视它,你会怎样写呢?直接用成语「价值连城」,或者在「珍贵」前加副词「非常」、「十分」,又未能很传神,很具体地把「珍贵」的概念写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不单靠词语去描述,而用修辞手法去深化我们要表达的意念。被誉为最好的中国长篇小说《红楼梦》就用了对比把「珍贵」这个概念表达得很传神,很有感染力。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甚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红楼梦‧第三回》)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用了几个对比:宝玉把玉摔到地上去,众人却急忙冲去拾玉,由旁人对玉的重视,对比宝玉对玉的轻视;贾母骂宝玉可以打人,骂人,但不要摔玉,把玉说成比人的身体还要重要;宝玉说那块玉是劳什子,贾母却说那块是命根子,对玉的不同命名,简接写出「珍贵」的概念。作者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就用了几个对比,把玉的「珍贵」写得很具体,很传神,甚至我们可以发现整段文字中,作者竟完全没有提及「珍贵」这个词,也没有用形容词去直接描述玉的「珍贵」,但「珍贵」这个概念却写得很传神。这段文字的艺术效果是来自对比手法。我们会发现很多名家都不爱把意念和情感直接说出,而是用艺术手法令读者自己动脑筋去感受和思考,这种文字上的互动,比作者单向的直接道出,来得更传神,更具体。
对比手法可以小至一句句子,那效果就呈现在一句中;也可以大至一段文字,如上文,那种艺术感染力就表现在一段文字中;甚至可以大至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结构上,那种结构上的比较的范围就更阔,甚至是结构性的,对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主题都有深化作用。
2011年10月29日 下午
(刊於《喜樂少年》2011年11月20日,頁3)
3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普粤比较 – 多少先
2011-11-18 06:26:44
普粤比较
多、少、先 魏鹏展
同学们写文章很多时候都会受口语影响,结果写出不合规范语法的句子。其中最常错的是「多」「少」「先」的用法。粤语会说「你食先」,「先」放在动词后面,但普通话的副词都放在动词的前面,如「专心地做功课」中的「专心地」就是副词,要放在动词「做」前面。「多」、「少」、「先」都是副词,也应该放在动词前面。例如:「你先洗手。」「他多做运动。」「我少吃零食。」以上三句的「多」、「少」、「先」如果放在动词后面就会变成粤语句法,就不是规范的汉语语法。
2011年7月25日 深夜
(刊于《喜乐少年》2011年11月20日,页3)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文学何用?
2011-11-16 01:57:28
文学何用? 魏鹏展
有人访问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请他介绍一些书给年青人。你们可能以为他会介绍数学书,鼓励年青人学好数学。令人觉得意外,他竟然建议年青人读文学作品。他认为年青人在社会上工作,沟通能力很重要,读文学是很好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曾接受电视台访问。他在节目中谈到了自己年青时候看很多书,日后他能够在商界有所成就,可能都与这些书有关。你们可能都以为他一定看很多投资或商业类的书,以致他能在商界创一番事业。答案也令你们惊讶,原来李嘉诚看很多文学作品,其中不少甚至是古典文学的书。香港才子陶杰在电台节目表示最看不起读工程系的学生,觉得他们没有内涵;但却最欣赏读文学系的人,为甚么呢?
文学能带给人的除了沟通能力外,另一样东西就是人情世故。作者创作文学,把自己的人生体验都写到作品中去。我们可以从很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学会很多人情世故。当中有的是前人失败的血泪;有的是前人成功前跌倒留下的痕迹;有的是一面镜子,当中有很多丑陋的面孔。有人把《红楼梦》放在枕边,读完一回,又一回,每次读完都有新的发现,也有新的反思。有人把《三国演义》读了不下十次,反复回味当中的人事斗争。文学作品中的人情世故令读者不须跌倒,才知道路难行。把前人的经验读过了,走到现实中去实习,不是更有把握吗?
不论甚么行业,甚么环境,人总要与人相处,总要与人沟通,文学就可以带给人这些东西。文学的能力与语文的能力有所不同。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只是口头和书面的基本输出和输入;文学的能力,除了基本的语文能力外,还有一种能力,那种能力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作者写了文学作品,透过作品抒发情感,读者也透过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有人说读书能令人神交古人,说的就是读者透过文学感受古人的情感,读者就成了古人的知己,也就与古人做了朋友。读者先是从文学感受作者的情感,这种文学的感知能力迁移到现实,读者就能感受身边人的情感。现实中,人与人多一点情感交流,人际也就更和谐。古人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要素,文学令人与人的情感增加了交流,人与人纷争也就减少了,也就增加了成功的机会。
也有人把《唐诗三百首》反复背诵,从中感受古典诗歌的美感。欣赏能力须要培养。欣赏能力也是一种修养。作者欣赏身边的一草一木,写成文章;读者透过文学作品去欣赏世界上很多被忽略的美好事物。我们每天匆匆走过人行道,上班去,停一停,留心看一看,路边的麻雀在这边跳一跳,在那边吱吱一声,又飞到那边去,可爱极了﹗读者欣赏文学作品,继而欣赏身边的小鸟,最后对不同的人也能欣赏。每个人都值得我们欣赏,只是你未发现呢?老板会欣赏下属,就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做适当的工作,这对公司的分工不是更好吗?
我有时想,李嘉诚年青时不是读很多文学作品,而是读很多商业类书,会有今天的商业成就吗?庄子说的「无用之用」有时是更有用的。
2011年9月19日 夜
(刊登于《香港中学生文艺月刊》,2011年11月15日10期,页56-57)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情诗 - 西湖
2011-11-04 20:41:13
西湖 魏鹏展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鱼字三点不就能活吗?
年青的绿柳很年青
湖畔的桃花非常红
轻轻撑一撑船桨
拱桥边飞来了蜻蜓
小船上唱着歌声
两只野鸭潜进水中
慢慢划一划船桨
赶不走绿水中的锦鲤
雷峰塔上的斜阳
轻轻
吹一吹你脸上的柳絮
飘落在红彤彤的桃花上
2011年4月29日 下午
4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评论 – 童诗的童心
2011-11-04 19:55:17
童诗的童心 魏鹏展
童诗最基本的元素是童心、童言和童趣。三者中,我觉得童心最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童心的诗,算不上童诗。所谓童心是指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以儿童的耳朵听世界;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世界。儿童又很爱玩,对身边的事都很有兴趣,世上的事物在儿童看来都是好玩的,有趣的。如果你是大人,你要代入儿童的心灵,回忆孩提时的想法,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同学们只要写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情感,说你自己的话,把自己真实的意念写出来,千万不要学大人写文章。
〈大自然的心〉是一首小学生的小组作文,是一首很好的童诗,能写出童心。我们可以看到这首童诗很真实地写出了儿童的想法。
树木花草有生命,
树木花草笑一笑,
儿童的心目中,大自然很多事物都很可爱,很友善,同学们就用拟人法写出花草在笑,彷佛在向我们招手。这些事物在大人看来只是普通的花草,没甚么特别,更不会感受到花草的友善;只有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大自然,我们才会觉得花儿在笑呢﹗
这首诗押了韵,同学们可能会问童诗要不要押韵。童诗是新诗的一种,自由度很高,不一定要押韵,有人认为新诗和童诗都不应押韵,因为押韵的作用只是增加节奏感,太刻意押韵,有时会忽略了文字的传意性,或者走向过分追求辞藻华丽的形式化,反而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新诗或童诗不是不要节奏,而是追求内在的节奏,即内容思想的节奏感。这首童诗的内容思想上已有一定的节奏感,即使不押韵,也可读出节奏。
我们再看一首台湾小六学生林欣仪的〈喝酒〉,也很能写出童心:
柿子喜欢喝酒
喝得满脸通红
挂在树上摇摇欲坠
柿子怎会喝酒?但在小孩子的眼中,那红彤彤的颜色就如爸爸喝醉了酒,脸色很红;柿子挂在树上摇摇欲坠,在小孩子看来,就如大人喝醉了酒,步履不稳,走起路来,东歪西倒。这样的写法就能把客观的事物写得很传神。童心是童诗最基本的东西,要写好童诗,还要写出童言和童趣。甚么是童言,下回再谈﹗
2011年10月11日 夜
(刊于《喜乐少年》2011年11月6日,页3)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新诗 – 绿袖子
2011-10-25 03:20:02
绿袖子 魏鹏展
亨利的爱情没有贞洁
接纳与世俗已不是主调
竖琴声的重量
沉下
又沉下
谁说书中有黄金屋?
八股文不是已被打破吗?
不同的地方有相同的人
相同的人有相同的重复
竖琴重复后
又是重复的长笛
这不是悠扬的乐声吗?
台上蒙眬的时针
竖琴的突兀无声
可能又是明年的重复
2011年5月22日 夜
文章地址
|
童军技能嘉年华 - 人在自然中
2011-10-22 19:13:41
童军技能嘉年华 - 人在自然中 魏鹏展
2011年7月31日,香港童军总会为了庆祝百周年,在沙田公园举行了「童军技能嘉年华」,活动包括海上活动比赛和摊位游戏。大会除了邀请了梁振英先生担任主礼嘉宾,也邀请了来自马来西亚及台湾的童军来此作交流。
摊位活动主要由总会各署及地域负责,其中历奇架、营火袍、童军技能章、童军游戏等等。其中如历奇架,可让幼童军初步尝试玩先锋工程;模型船可让小孩初步明白各种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情况。这些摊位活动不但让各童军成员有愉快的一天,更增强了童军成员间的凝聚力。
是次活动最精彩的莫过于海上活动比赛。其中包括独木舟、标准艇、龙舟及木筏扎作。童军的活动一向主张走出郊外,亲近大自然,这些海上活动也就是让童军成员走到大自然的河流上。童军成员除了感受到生命之源太阳的温暖外,也能体现各童军成员在竞赛中,互相合作中产生的「热力」。
其中较令笔者难忘的是参与了是次龙舟比赛。在炎炎夏日中,太阳的热光晒在童军成员的臂上,听到成员间的谈笑,城门河黑水荡漾着,龙舟行进时,水面不时跳起了鱼儿,船桨的水花都溅到大腿上了,人与大自然是多么近呢﹗我们不是专业的龙舟健儿,打鼓的女成员也不是专业鼓手,她只拿着两个胶樽轻敲大鼓,我们的桨虽尽力做到一致,一上一下间未必一致,但我们的专注、认真,不儿戏的体育精神却是专业的。比赛中,虽不是每个船队都能胜出,但却能表现不屈不挠的精神,先冲线的不感到骄傲,落后的也没有气馁。看到前面的龙舟都冲过终点线了,但我们划桨的速度没有慢下来;鼓手的节拍也不马虎。不怕输,不好胜,不马虎,这是我们的童军精神。
海上活动中最能体现童军技能的是木筏比赛。这木筏是由童军成员在限时内利用绳把九枝竹和四个胶筒扎起来,因此这是童军的水上先锋工程。比赛中,考验成员的绳结技巧和合作精神,如果扎得不好,木筏就容易在水中散开;划木筏时,成员也要好好合作,否则就不能有效控制木筏。评核的标准不只是比赛的输赢,还包括木筏扎作技巧。童军成员要在限时一小时内,在烈日下,合作扎好木筏;又要在烈日下,在水上与大自然融合,又与大自然竞争,这不但是童军活动跑进大自然的精粹,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
烈日的光照在城门河上,几条小鱼在年青人的笑声中,又跳起来了。
2011年8月1日 下午
(刊于《香港童军月刊》,2011年329期,页11)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散文 – 比喻
2011-10-21 06:51:41
比喻 魏鹏展
好文章一定能引起读者共鸣,令读者具体感受我们抒发的情感。情感是很抽象的,如何写得具体呢?我们默书一百分很开心,到迪斯尼乐园玩了一天,也是很开心,两件事情都用「开心」去形容,读者就不能具体感受我们的情感;我们测验不及格很伤心,祖母去世也说很伤心,两件事情性质很不同,伤心程度也很不同,我们依然用同一个形容词去形容自己的感受,读者好容易感受我们的情感,这是文字的限制。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打破这些文字的限制,令我们的情感写得更具体。
高燕霜〈天空〉的比喻用得不错,她觉得中午太阳很热,直接用形容词「非常」、「十分」去形容热,太抽象,表意效果不好,所以她用暖炉去比喻太阳;天空变化多端,她就把天空比喻为魔术师;黄昏的太阳美丽得很,她就比喻为咸蛋黄,想把它吃掉,这个动作又暗示太阳下山,很传神。接着,作者又顺时写晚上的景色,她把星星比喻为嵌在夜幕上的银珠。高同学的比喻用得很贴切,其中最重要的是她能找到日常熟悉的事物作为喻体,令读者很容易理解。
陈颂恩的〈你好吗?大自然!〉几乎以比喻贯穿全文。她看到柳树随风飘动,觉得很美,就用仙女般舞动身驱去比喻;花朵挨着柳树生长,她又联想为小孩躺在母亲怀抱;小鸟的叫声,她又比喻为演奏厅。比喻要有创意,被人用得太多的比喻,就不要再用。陈颂恩的比喻都用得贴切,喻体也用得很新奇。其中,较特别的是她把比喻和拟人法连在一起用,把文字写得很生动,很活泼,很有童真。但她的比喻也有些地方可以改善。她把青蛙的叫声比喻为不速之客。整篇文章的基调色彩都较为喜悦,「不速之客」是负面色彩的词语,用来比喻令人喜爱的景物,就有点格格不入。
比喻不可以滥用,具体的事物直接说就可以了,只有抽象的情感和道理才用比喻。这些景物都是具体的,为甚么还要用比喻呢?作者很感性,看到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很抽象,很难令读者感同身受,比喻就是把作者对景物的感受形象化。
2011年9月24日 傍晚
(刊于《喜乐少年》2011年10月23日,页3)
2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
新诗 – 收拾
2011-10-19 06:31:30
收拾 魏鹏展
蒲公英风一吹
飘落在路旁的草叶上
货车驶过
又不知飘到哪里……
收拾细碎
收拾了心情
有用与无用没有意义
丢弃旧的
新的更好吗?
迎面擦过相识的陌路人
天空的云很黑
微雨打在袋里
东西很重
雨点打湿了脸
风一吹
很冷
2011年7月26日 深夜
3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文章地址
|